初中数学创新性教学论文

2022-04-15

(于都县三门中学,江西赣州342300)[摘要]在新的历史时期,初中数学教学面临着更为深入的改革,新课改已经不再是停留在理念上的更改,而是向更为细致的方向发展,这对教师提出了严肃的讨论话题。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初中数学创新性教学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初中数学创新性教学论文 篇1:

新课标下初中数学创新性教学初探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是越來越高。因而学校为了适应这种需求,开始不断地加强素质教育的改革和不断深入新一轮课程改革,推进数学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从而切实地提高数学教学的效果,减轻学生的负担。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数学;教学

在新课程改革的逐步实施下,初中教学要求不断地创新教学理念,调整和更新原有的教学方式方法,不断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这无疑使得任课教师面临着更大的教学挑战。

一、初中数学创新性教学现状

(1)初中学生学习数学的现状由于长期以来受到以应试教育为主要特征的传统数学教学的束缚,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得不到重视,甚至还受到学校、教师、家长、社会等方方面面的抑制。表现在:①过于老实听话,顽皮淘气的学生往往是许多老师所不能宽容的,老实听话的总能得到老师的偏爱和褒奖,而前者一些有逾常规的所作所为,却可能是创新意识的萌芽;②过于循规蹈矩,教师讲授多,学生思考少;一问一答多,探讨交流少;教师的活动占时多,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少。学生的某些奇思异想往往被视为出格而受到批评和限制;③过于相信参考答案,由于围绕着考试的指挥棒转,学生有了潜在的创造性因素常被置之不理,解题时常把参考答案作为标准答案,无形中使探索创新的意识受到了削弱;④过于依赖教师,传统数学教学方式基本上是你讲我听、你问我答老一套,学生总是按着教师设计的路线走,导致依赖性强、自主性差,死读书、读死书的现象较为普遍。这种传统的应试教育方式,使学生创造性学习能力极大地受到了抑制,阻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初中数学课程的教学现状虽然新的初中数学教材已富有创新性,但课程安排仍是传统守旧,应试教育的成份还比较重。表现在:①重分化轻整合,传统数学课程较为强调自身独立的知识系统,对数学与其它学科、与现实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有所忽视,弱化了数学课程对学生德的教育功能;②重小课堂而轻大社会,传统数学课程往往被狭义化为小课堂教学内容,自我封闭于校内,容易脱离生活、脱离社会,未能让学生在生活中充分体验数学、學数学、做数学,弱化了社会这个大课堂的教育作用;③重模式化轻灵活性,传统数学课程在实施过程中显得过于模式化,课堂上不能游离于教材之外,课堂外难以更多地开展富有针对性和适应性的教学,弱化了对学生创新意识和自主意识的培养;④重成绩轻问题,传统数学课程往往重让学生适应课程,而轻让课程适应学生,学校和社会重视用学生的考试成绩来评价数学课程,却忽视了对课程本身存在问题的查找和改进。总之,传统初中数学课程明显缺乏生机和活力,导致了推进创新性教学举步维艰。

二、加强初中数学创新性教学的主要方法

1.启发式教学法

启发式教学法是教师遵循学生认知规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开展思维活动,主动获取知识的一种教学法。它同“注入式教学法”是根本区别的。教育家叶圣陶说:“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学’。”初中数学教师应当很深地理解这个思想,使自己的教法设计紧紧围绕“使学生学会学习和创造”这个中心。它的基本教学模式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理性归纳”,主要适用于证明、运算和应用题的教学。实施启发式教学法,要求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按“问题解决”的形式设计教学过程,设计一系列的问题情境,提出带有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它既可以抓住课本的典型题例进行引伸和扩展,编拟出内涵丰富的应用题让学生“钻”,也可以抓住数学问题本质,编制现实情景的实际应用问题让学生“试”;既可以把数学知识恰当地放到各种实际情景中,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及应用数学的意识,也可以利用丰富多彩的各种数学课外活动,使学生真正在生活中应用数学,从而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2.探究式教学法

探究式教学法就是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下,学生带着自己的问题,运用所学数学知识,通过实践、实验、想象、推理、领悟等解决问题的过程。在探究过程中,鼓励学生合理假设,合理猜想,仔细论证,认真评价,回顾总结,推而广之,实践运用。这种教学法的基本模式是“创新情境—分析探究—猜疑假设—论证评价”,主要适用于概念法则、公式、定理、例题等知识形成过程的教学。它要求在例题的选择和配制上,要加强探究性问题,让学生运用合情推理在更广阔的空间里探索;在解题环节上,要突出探索活动,重视分析学生在探索中出现错误的合理性:在探索活动的形式上,可采用个人思考、分组讨论、大组报告等多种形式和CAI软件,让学生通过数学实验在更理想的空间进行探索和发现。探究过程,是学生发展智力、掌握学习策略、积累学习方法的重要过程,是学生形成创新能力的重要一环。

3.恰当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多媒体网络技术逐步的被应用到初中数学教学中去。多媒体网络技术是集文字、图像、视频、动画、声音于一体的新技术。将多媒体网络技术应用到初中数学教学中,能够有效地提高初中生的学习兴趣,在某种程度上让他们体验真正的数学学习环境。例如,在讲授“三角形”的相关知识时,可以通过视频动画的形式给学生演示三角行平面变化效果,让学生充分地理解三角形以及相关的特点。

总之,新课程标准下,初中数学教学已经逐渐践行了一些好的教学新思路,也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新进展。但当前的初中数学教学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和学生数学素养恶化综合能力的现状。这需要各位初中数学的任课教师在实际教学实践中进行探索。提出一些具有可行性、针对性的教学策略、不断改进教学现状,提高教学效率,进一步培养学生数学素养和数学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王永洪,张红.试论创新教学原则[J].教育探索,2005(2).

[2]李树臣,张昌伟.再谈数学创新教育的实施问题[J].中学数学杂志,2005(4).

[3]方静.培养学生数学创新思维的研究[J].中学数学杂志,2003(6).

作者:柴梨剑

初中数学创新性教学论文 篇2:

新课改下的初中数学创新性教学探讨

(于都县三门中学,江西 赣州 342300)

[摘 要] 在新的历史时期,初中数学教学面临着更为深入的改革,新课改已经不再是停留在理念上的更改,而是向更为细致的方向发展,这对教师提出了严肃的讨论话题。在新课改下,初中数学创新性教学的实现,就要从教学观念上进行转变,进而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思路的选择以及教学内容的发展都进行转变,利用好多媒体技术等时代赋予的教学优势,全面推进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 初中数学;创新性教学;新课程改革标准

新课改对各学科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教学思路,更加关注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初中数学教学正在不断探索创新性教学的方式与方法,打破传统教学思路,同时关注知识学习与数学思维的教学,创新课堂教学组织,培养学生罗辑思维能力与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尽管近年来在理论与实践方面的探索都在不断深入,数学教育中出现了许多新的思路,但在实际情况下,数学教学仍然面临着许多问题,对于理论的实践化也需要不断创新,这些都推动着数学教学向着更为深刻的方向改革。

一、新课改下初中数学教学的新思路

新课程改革的发展,为数学教学带来了许多新的思路。首先是在教学思想上,新课改强调以人为本,即教学内容的设计与展开要以学生为中心,将学生真正摆在课堂中心位置,而教师承担着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参与者、合作者,是教学的主导。其次,新课改带来了许多新的教学思路与方法,这些方法有些是国内教育工作者研究发现的,也有许多是借鉴外国优秀的教育思路并加以改造的。最后,对于数学学科,新课改也将其划为四个个性鲜明的部分,包括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等。在教学目标上,初中数学学科也不再局限于打好数学基础,掌握数学知识,而是开始强调学生的综合发展。教学目标的转变直接影响到了教学的组织与建设。

笔者对当前初中数学教学现状进行了如下整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教师尽管认同并积极践行着新课改理念,但在教学中难免会受到传统思路的影响,尤其在应试教育压力下,教师的教学思路总是会在不自觉中发生偏差。其二,部分教师过分关注新课改带来的新教学方式,但又缺乏相应的实践经验,于是采取普遍尝试的方法,不能很好地与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导致教学中出现杂乱无章的情况,以及过分依赖多媒体设备而导致多媒体设备喧宾夺主。其三,在教学创新发展过程中,对传统教学方式全盘否定。全盘否定现象在当前教学中较为明显,许多教师尽管并未直接表现出来,但在教学中并未有意识地进行反思与联系,而是直接盲目地学习新的教学思路。以上几点就是当前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是阻碍教学发展的关键。

二、新课改下初中数学创新性教学的策略性思考

1.转变教学观念

教学观念的转变是新课程改革发展的基础,也是创新发展的基础。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对新课程标准有深入的了解与剖析,进而树立新课标思想,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树立学生中心的教学思想,根据学生对课堂的反应组织教学,促成师生角色的转变,实现教学目标的发展;认真研习新课标内容,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提出,教学大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并且在与时俱进地进行补充,对于教师与学生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这个过程中,作为教学组织者的教师有责任对教学内容进行把握,转变教学组织思路,制定新的教学目标;教师要及时转变教学观念,避免灌输式教学法限制学生的发展。[1]

2.将数学教学生活化处理

在新课改过程中,很重要的转变是教学目标不再停留在学生的学习成绩上,而是着重学生的综合素质,这种综合素质既包括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能力与技巧,也包括如何在学习之后,运用数学知识处理生活中的问题。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在当前已经取得了广泛的关注,然而对于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却并未取得足够的关注。[2]

树立学生的数学运用能力,要求教师有将生活带入课堂的能力。数学在生活中出现得很多,小到简单的数字加减,大到图形的变化与测量,都可以运用数学知识进行解决。在现实中,许多学生都不能观察到生活中的数学,需要教师进行引导。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采取情境教学法,将生活内容直接搬入课堂,还可以借助学生熟悉的以及喜闻乐见的场景,对学生部分习题进行包装。在课堂举例环节,多一些与生活实践相关的内容,会使学生更为轻松地接受教学内容。

3.全面提高教师教学技能

在新课改下初中数学要想实现创新性教学,就离不开教师扎实的教学基本功。首先,教师要有教学组织的基本能力,尤其是语言组织能力。在新的历史时期,教师授课能够更多地依赖多媒体技术、网络资源等,但这并不意味着对传统教学方式的彻底否定。而教师的语言讲解能力,正是传统教学中较为宝贵的部分,值得教师去发展。其次,教师要掌握新的技术。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学工作越来越信息化与智能化,在这个过程中要想取得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就要主动提高自身的技能,例如不断更新自身教学体系的技能、多媒体设计技能、资源获取的技能,这些都是教师需要掌握的内容。[3]

4.关注学生对知识的反馈

在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对知识的反馈。新课标要求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实现教学组织的发展。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及时关注学生的反馈,在课堂中,多与学生互动,及时听取学生对于知识的观点,并以此为导向进行教学调整,根据学生在教学中体现出来的状态,适当调整教学进度。[4] 在课后,教师也要及时搜集学生对课程的感觉,以及通过课下练习反映出来的课堂学习的漏洞。新课改下教师应当根据课后的反思,对自身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自我认知。

5.寻找教学方法与教学实际的结合点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现有诸多教学方式与方法,包括在许多学科教学中都发挥了积极意义的教学方法,如情境教学法,在各学科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那么对这些教学方法将如何选择呢?许多教师都遇到了这样的困惑。笔者对此结合自身教学实践与调研,对基本观点进行了如下的整理:首先就是要对班级的情况有所了解,任课教师要想对自己班级教学工作进行改革,首先就要了解自己的班级,包括学生整体水平、对数学喜爱程度等,通过这些了解先确立教学方法选择的大体方向;其次是要对各种教学组织形式进行剖析,包括发展原理、教学实践以及在教育界得到的评价等,这是作为教师需要具备的素质。[5]

实际上,在选择数学教学组织方式时,教师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及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选择。在选择教学组织形式后,教师要做到的就是坚守,避免盲目地更换教学方法,想办法将这种教学方法与课堂教学实践相结合,而不是为了教学的发展而不停地更换教学组织形式。许多教师在新的时期求新求变中迷失了自己的教学,使数学教学变得杂乱无章,这在实际教学组织工作中是不可取的,不仅不能推动教学的发展,反而会起到阻碍作用。[6]

参考文献

[1]孟永芳.创新教学如何在初中数学中应用[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1,(07):72-73.

[2]田陽丽.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数学创新教学的探讨[J].新课程学习,2011,(01):58-60.

[3]高伯瑜.初中数学新教材中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分析[J].甘肃教育,2006,(06):111-112.

[4]巴桑顿珠.浅谈初中复习课的创新教学[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1,(07):147.

[5]杨永挺.探究新课改视野下初中数学教学的创新[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04):53.

[6]孙焕昭.新课改视野下初中数学教学的创新[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04):10-11.

责任编辑 李杰杰

作者:康辉

初中数学创新性教学论文 篇3:

初中数学创新性教学模式探析

人类思维的最高形式就是创造思维能力,创新的关键靠人才,人才的发展靠教育,初中生是祖国的未来和花朵,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在数学教育中表现的尤其明显,因为数学是一门很重要的逻辑推理科学,而要想实现创新思维,老师必须实施创新性的教学模式,我们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谈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几种创新性教学模式。

一、激发兴趣是初中数学有效课堂教学的前提

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最实际的内部动力,直接影响学习的效果。所以,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是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1.创造有效的课堂导入

数学的课堂导入是一门艺术。利用好可以让课堂变得生动活泼而更有效率。生动而富有艺术魅力的导入像磁石,能把学生分散的思维一下子聚拢起来;形象而富有想象力的导入像思想的电光石火,能给学生以启迪,提高整个智力活动的积极性。新奇而富有创新力的导入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就像一把开启学生兴趣大门的金钥匙。导入是数学教学中不容忽视的环节,它使课堂处于一种有利于教师调控的状态,为教学重点、难点的学习起到铺路搭桥的作用。

2.课堂教学的提问是否有技巧是课堂实效性的重要衡量标准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师之为教,不在于全盘授予,而在循序诱导”。如何诱导?他认为一要提问,二要指点。有效的问题应该有明确的目标,或为引入新课,或为教学前后联系,或为突破教学难点,或为引起学生争论,或为总结归纳等等。

二、创造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创新性有效课堂教学的保证

古人云:亲其师才能信其道;现行教学中传统色彩仍然较浓,仍在注重着“师道尊严”,在师生关系中,老师更是一直处于居高临下的地位,使得学生的个性难以得到张扬,更有甚者,对学生的学习包办代替,把自己的思维当成学生的思维,把自己的思想当成学生的思想。因此,创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和学生关系,创造和谐的教学氛围,也能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鼓励学生发表不同见解,允许学生向老师提问质疑,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心情舒畅,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使之个性得到释放,获得心理上的满足。

三、自学——指导教学模式

这种教育模式旨在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教会学生如何学习。自学——指导教学模式是对传统的“传递—接受”模式的一种改造。它是指老师指导学生自学教材,讨论交流、弄清疑难、练习巩固并作出总结,以牢固掌握知识技能、培养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的一种教学模式。在这一模式中,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从目标看,它既重视学生知识、技能的学习,又重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新课改条件下一种很好的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这一教学模式能很好的提高教学效率,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其基本程序如下:

(1)自学。自学是该模式的核心程序和主要教学活动。学生根据老师提出的教学任务和要求,独立阅读数学教材,使学生将原有的数学知识与新知识相对照,揭示学习过程中的主要矛盾,以便于有针对性的组织和开展新的教学活动。在这一环节中,由于学生的学习背景、学习能力有所不同,所以,老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在自学环节中,因材施教,以使不同的学生都能逐步达到同层次的水平:使学生基本具备独立阅读数学教材的能力,对教材的基本数学概念、基本数学原理有一个大体的了解;绝大多数学生在自学结束后,能够在理解的基础上总结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逻辑结构;学生能够把自学内容同自己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能够顺利实现数学知识之间的同化或顺应。

(2)讨论。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进行交流,对自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讨论的目的是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在对问题的共同探讨中培养学生分析、概括等思维能力和演绎、归纳等推理能力以及协作精神。讨论可以在同桌之间进行,也可以在邻近同学之间进行,还可以将班级氛围若干小组进行。分组讨论时要做到按照学生的学习成绩和个性心理特征进行适当分配。

(3)启发。对于经过自学和讨论后仍然存在的问题,老师要进行适当的点拨、指导和答疑,帮助学生解决学习过程中的难点与疑点,但要注意数学方法的适当运用,数学这一学科的实践性和理论性都很强,要尽量避免直接呈现答案,要通过引导学生让他们自己得出结论。

(4)练习和总结。数学知识不是听听、背背就能掌握的,练习和总结也至关重要。老师要指导学生完成各类作业和实践操作,消化、巩固和运用已学的数学知识。对于学生的练习,老师要给予适当的评价,并要求学生及时改错、强化、总结,使其能将所学的内容纳入已有的数学知识体系中,做到融会贯通。

该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主体意识,有利于学生自学能力和学习习惯的培养,加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有利于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更好地解决了集体教学中如何因材施教的问题。采取这一模式,需要注意的是老师讲的少了,只起点拨、解疑的作用,但是对教师的主导作用要求更高了,老师必须做到这一点,否则,就会导致放任自流,很难体现出这种教学模式的优越性。

四、引导——发现教学模式

引导——发现教学模式又称“引导——探究”教学模式,是一种以问题解决为核心,注重学生独立活动、着眼于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培养学生意志力的教学模式,这一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应用的非常普遍。其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手脑并用,运用创造性思维去获得实证的知识;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养成探究的态度和习惯,逐步形成探索的技巧。这一教学模式的优点在于使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如何发现问题、怎样加工信息、怎样提出假设、如何推理论证,所以,在数学课堂中应用的非常普遍。

五、目标——导控教学模式

目标——导控教学模式是以明确的教学目标为导向,以教学评价为动力,以矫正、强化活动为中心,让绝大多数学生掌握教学内容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普遍采用,并且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也有一定的作用。这种模式的操作程序是:前期诊断——明确目标——达标教学——达标评价——强化补救。这一教学模式要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通过分析学生的原有认知水平来确定教学目标,学生与老师是共同的教学活动主体,既不排斥教师的主导作用,也不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总之,创新性有效课堂教学的本质在于有效,主阵地在课堂,而要完成“轻负高质”的新课改目标,作为具体实施者的教师应当科学理解创新性课堂教学的真谛和内涵,为创新性课堂教学作出不断的探索。

作者:毕建英

上一篇:学生党员信息化管理论文下一篇:说明文兴趣学习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