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失业保险理论启示论文

2022-04-15

摘要:通过对改革开放后期社会保障政策的综述,梳理了政策演进的过程,结合数据进行定量分析总结出了农民工参保人数不断上升,但参保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流动人口对社保政策持认同和需求的态度。并结合政策现状提出了建立全国统筹等政策建议。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西方失业保险理论启示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西方失业保险理论启示论文 篇1:

浅谈我国失业保险对再就业的促进

摘要:当前,失业是我国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我国目前的失业保险制度在促进就业方面表现乏力。应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改革我国失业保险制度,提高其促进再就业的功能。通过完备劳动就业中介服务体系,完善再就业与自主创业激励机制,加强失业者职业技能培训等,发挥我国失业保险在促进再就业中的作用。

关键词:失业保险;再就业;培训

失业保险是“国家通过立法强制实行的,由社会集中建立基金,对因失业而暂时中断生活来源的劳动者提供物质帮助,并同时获得职业培训,提高再就业竞争能力的一种保障制度。”[1]

一、失业保险与促进再就业的关系

失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可避免的社会风险,失业率过高会造成诸多社会问题,甚至危及社会的安定,因此20世纪初诞生了失业保险。其最初的功能是帮助工人抵御失业期间的经济困境,但随着工业的大发展,失业人数的剧增,维持较高支付水平的保险金导致失业保险基金频现危机,同时失业现象并无明显减缓或改善。于是各国历经尝试,发现失业保险制度的目的转到促进再就业可以更好地发挥其作用:

首先,可以避免失业者对失业保险的依赖。较低的失业保险金会使失业者生活陷入困境,而高支付又会使其失去找寻工作的意愿,变成社会的“懒汉”,但是通过失业保险的给付方式的调整及建立相应的激励政策,转变以往失业保险等于单纯失业生活保障的思维,可以作为一项积极的刺激就业措施,鼓励失业者积极就业。

其次,可以减低失业者搜索就业信息的成本。政府通过搭建信息平台免费发布就业信息,加快就业信息传递效率与覆盖面,可以使失业者大幅降低搜寻工作的时间和经济成本,在更短的时间内实现再就业。

最后,可以提高失业者再就业能力。失业保险根据市场需求对失业者免费培训,提高其职业能力,为低能力就业者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帮助其尽早实现再就业。

二、国外失业保险在促进就业方面采取的措施

上世纪80年代以来,单一的只关注生活保障的失业保险制度弊端凸显, 许多国家开始对其改革,使其在确保失业人员基本生活的前提下发挥更多的促进再就业的功能,即实施积极的失业保障制度。归结其措施,大致以下几种:

1、采用复式保障的结构模式

历经改革,国外失业保险逐步向强调多重保障的方向发展,“失业保险+失业救济”衔接型的复式保障结构目前被各国广泛采用。这种保障模式给失业者规定一个时期,在此期间内失业者可以领取失业保险金,若过了此期间仍未找到工作,则只能领取失业救济金。失业救济金要比失业保险金的给付水平低,但比社会救济金略高。[2]

2、鼓励积极再就业

采取各种措施鼓励失业者积极再就业:(1) 失业保险金与领取时间挂钩。根据领取时间长短决定失业金水平,领取越长给付水平就越低。例如在阿根廷,失业者在头4个月可每月领取与原工资相当的失业保险金,而超过4个月后便逐月降低,最终降至60%。[3](2)实行提前就业补助。国家规定一个期限,此期限内失业者如果提前找到工作,便可获得一定的补助。如日本就规定以30~120天的失业保险金作为就业补助,奖励在一半的时限内找到工作的失业者。[4] (3) 补贴愿意从事简单工作的失业者。为鼓励失业者放下身段,积极就业,很多西方的失业保险机构都拿出一定的补贴,鼓励那些愿意从事比自己能力低的工作的失业者。

3、帮扶企业,减少裁员

防止失业最根本的办法是减少企业裁员。在很多国家,失业保险机构为减少企业裁员,采取各种措施,对困难企业予以帮扶。例如,对经营不善、规模被迫缩小的企业提供资助,使其内部消化过剩人员,维持就业稳定,尽量不裁员或少裁员;对留用、吸纳高龄和残疾劳动者的企业提供奖励,避免这些就业弱者失业;帮助部分中小企业改善就业环境,减少员工离职发生。美国则以浮动失业保险费率的做法,鼓励企业保持就业稳定,减少解雇行为。

4、积极开展再教育和再培训

对失业者积极开展再教育和再培训是各国帮助失业者再就业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美国很早就开始注意再就业培训,并制定了相关的法律。在美国,从中央到地方都建立了完整的再就业培训体系,培训的内容分课堂培训和就业现场的操作培训,并提供就业咨询、基础技术训练等。

俄罗斯和中东欧经济转型国家也十分重视对失业者的再培训。这些国家都制定了失业培训的中长期计划,建立了相应的机构和基金。

各国经验表明,失业保险只有强化促进失业者再就业的功能,才能更好地发挥其作用。

三、对我国失业保险制度的政策前瞻

我国的失业保险制度自1999年《失业保险条例》颁布和实施以来已形成完整体系,但从《失业保险条例》实施来看,失业保险在促进就业方面并没有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完善我国失业保险制度已势在必行。

1、改革不合理的保险金筹措和发放制度

改革不合理的保险金筹措制度。我国现有的失业保险对各类企业按统一的比例收缴保险费,没有充分考虑到企业的经营效益和就业者的工资水平等因素。改革不合理的保险金发放制度。我国现有的失业保险对失业者一律给予相同的失业保险待遇,没有考虑失业者失业前缴纳失业保险费的多少。 “一刀切”的筹措和发放制度较为僵硬,缺乏制度柔性,且有失公平,必须加以改革。

2、加大职业技能培训的支出

我国现行的失业保险制度过于偏重生活保障功能。自实行以来,失业人员基本生活保障金就占了每年失业保险基金总支出的绝大部分。如2001年,我国的失业保险基金总支出为111.8亿元,其中基本生活保障金支出占79%,职业技能培训、职业介绍等支出仅占21%。培训经费不足严重影响了培训机构的热情,妨碍了求业者的职业技能提高。所以,我国失业保险基金应加大用于职业技能培训的费用分配比例,对职业培训机构或承担培训任务的单位,从失业保险基金中提取部分费用对其补贴,提高其培训热情和质量,增强失业者职业能力,提高就业机会。

3、完善再就业与自主创业激励机制

对积极求职的失业者或创业者应给予经济上的支持,提供必需的费用,以加速劳动力市场的人才流动。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完善激励机制:(1)根据领取期长短给付保险金,领取期越短,给付额越高,随领取期加长给付额逐步降低至一定水平。(2)对在保险期限内提前就业者给予适度奖励。(3)发放创业贴息贷款,提高自主创业奖励,完善和落实创业税费减免优惠政策,努力让创业者带动更多的人就业。

4、完善劳动就业中介服务体系

以政府劳动部门开设的职业介绍所为主体, 以其他企业、社团甚至个人开办的职业介绍机构为补充,构建全方位的劳动就业中介服务体系。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电视、报刊等媒体,搭建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免费发布岗位需求、人力资源、职业指导等信息,为失业者提供及时便利的就业信息服务, 实现劳动力合理配置。

5、提高失业者再就业职业技能

我国劳动力市场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低素质劳动力供给绝对过剩,高素质人才供不应求。据推算,我国的第三产业若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 至少还可以容纳近一亿较高素质的劳动力就业[5]。因此,积极开展对失业者的职业技能培训, 提高其职业能力,是扩大劳动力市场需求、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减少失业的一项重要举措。在培训过程中要协调人才结构和市场需求之间的矛盾,紧盯劳动力市场变化,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及时调整培训内容和方向,从而最大限度发挥职业技能培训对再就业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才让加.社会保险学[M].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2008:283.

[2]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国外失业保险的启示与思考(上)[EB/OL].在线资源,http://www.rky.org.cn/c/cn/news/

2008-09/22/news_6187.html 2008-09-22.

[3] 国外失业保险的实施经验[EB/OL].人民网,http://society.people.com.cn/GB/168256/168281/168282/10005935.

html,2009-09-07.

[4] 莫荣.发挥失业保险预防失业、促进就业的作用[J]. 中国社会保障,2010,(09):22.

[5] 中国面临严峻就业问题的成因分析[EB/OL].人民网,http://www.people.com.cn/GB/guandian/1036/2015217.html, 2003-08-14.

[6] 陈舒超,郭莉.探析我国失业保险基金运行中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2,(09).

[7] 孟卫军.借鉴国际经验发挥失业保险制度的主要功能[J].财会研究,2008,(02).

[8] 丁煜.完善我国失业保险制度的政策研究——以促进就业为导向[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8,(02).

作者:王华

西方失业保险理论启示论文 篇2:

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政策研究

摘要:通过对改革开放后期社会保障政策的综述,梳理了政策演进的过程,结合数据进行定量分析总结出了农民工参保人数不断上升,但参保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流动人口对社保政策持认同和需求的态度。并结合政策现状提出了建立全国统筹等政策建议。

关键字:流动人口;社会保障;政策

一、社会保障政策综述

社会保障是一种社会再分配,由个人、企业、国家三方面进行融资,保障社会成员在遭遇病痛、失业、工伤、生育、养老时的基本福利,增强人民面对以上风险的承受能力。我国的社会保障包括失业保险、养老保险、工商保险、生育保险和医疗保险。在我国的社会保险建立经历了探索-建立-完善的过程,为流动人口的生活各方面带来了有力保障,随着我国社保制度的不断完善,统筹层级不断提升,城乡制度的逐渐并轨,社保将更加全面而又有力的保障流动人口的生活,免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增强他们的市民认同和归属感。

(一)《社会保险法》的颁布。2010年10月由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明确了各项社保的缴纳范围和主体,明确了社会保险在中央和地方的负责部门,同时明确规定进城务工的农村居民应当依照法率规定参加社会保险。为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险制度提供了法律保障,为各项社保政策的细化完善奠定了有力基础。

(二)相对成熟的养老保险。在2009年12月人社部与财政部发行了《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该方法是为了促进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流动,保障跨省流动且在城市中工作的劳动人员的合法权益制定的,该办法规定对于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人员,在跨省流动后在各地缴纳的养老保险年限可以合并计算,个人账户储存额累积计算。这适应了我国大量的流动人口是向东南沿海跨省流动的趋势,为包括农民工在内的流动人口提供了有力的养老保障。

(三)医疗保险的逐步完善。在1998年12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对职工医保的缴纳方式和覆盖范围都做出了明确规定,同时明确了通过建立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和个人帐户的方式进行全国范围内的医疗保险制度。

在2009年7月,人社部与财政部公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管理的指导意见》。在其中明确提出了提升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层次的要求。并指出要在2011年基本实现市级统筹,同时要求有条件的地区试行医疗保险的省级统筹。同年12月,人社部与财政部公布了《关于基本医疗保险异地就医结算服务工作的意见》,在再次强调了要建立基础医疗保险的市级统筹减少异地报销的同时,对于异地就医的情况明确了应当享受参保地的医保待遇,对于异地就医产生的花费参保地应予报销。并对精简报销程序,为参保人员提供便利的方面做出了细致规定。对于流动人口而言无疑是一阵强心剂,消除了后顾之忧。

2015年8月,民政部发布了《关于做好进城落户农民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和关系转移接续工作的办法》,对积极引导农民工在工作地入户和所能参加的落户地城镇医保类型做出了规定。同时提出了改进不同地域不同类型间医保的接续手续,确保农民工的基本医保待遇连续享受。

2016年1月,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意见》,提出了要整合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促进城乡居民的福利待遇公平化合理化。

2016年4月,人社部、财政部发布了《关于阶段性降低社会保险费率的通知》,明确提出了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超过20%的省(区、市),将单位缴费比例降至20%;单位缴费比例为20%且2015年底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可支付月数高于9个月的省(区、市),可以阶段性将单位缴费比例降低至19%。此举降低了企业为员工缴付社保的负担,在保证养老待遇不降低的情况下提升了企业为员工投保的积极性。

二、现行社会保障的基本情况

2015年全国农民工总量27747万人,比上年增加352万人,其中外出农民工16884万人,农民工总量连续多年持续增加,但增速持续下滑[1]。

(一)社会保障全国整体参保人数持续增多。

养老保险:年末全国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8583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601万人。全年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32195亿元,比上年增长16.6%,其中征缴收入23717亿元,比上年增长12.4%。全年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27929亿元,比上年增长19.7%。年末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存39937亿元。

医疗保险:年末全国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人数为6658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835万人。全年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总收入11193亿元,支出9312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5.5%和14.5%。

失业保险:全国参加失业保险人数为1732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83万人。其中,参加失业保险的农民工人数为421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48万人。全年失业保险基金收入1368亿元,比上年下降0.9%,支出736亿元,比上年增长19.8%。年末失业保险基金累计结存5083亿元。

工伤保险:年末全国参加工伤保险人数为2143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793万人。其中,参加工伤保险的农民工人数为748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27万人。全年工伤保险基金收入754亿元,支出599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8.6%和6.8%。年末工伤保险基金累计结存1285亿元(含储备金209亿元)。

生育保险:年末全国参加生育保险人数为17771万人,比上年末增加732万人。全年共有642万人次享受了生育保险待遇,比上年增加29万人次。全年生育保险基金收入502亿元,支出411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2.5%和11.8%。年末生育保险基金累计结存684亿元[2]。

(二)农民工社会保险参保率有所上升,但与全国水平相比总体仍然较低。

根据数据显示,外出农民工(近似看做流动劳动人口)参加工伤保险的比例为29.7%,参加医疗保险的比例为18.2%,参加养老保险的比例为16.4%,参加失业保险的比例为9.8%,参加生育保险的比例为7.1%,参加住房公积金的比例为5.6%。相较于去年的水平,均有所上涨,分别提升了1.2%,0.6%,0.7%,0.7%,0.5%,0.6%。同时需要注意的是,与流动劳动人口主要面临的经济负担重,失业率高,缺乏稳定保障的需求和困难相比较,失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的较低参与度则很难对日益增多的流动人口形成可靠稳定的保障。

(三)农民工主对社会保障需求并认同。

由巴格内(D.J.Bagne)提出的人口学经典的“推拉理论”能够很好地解释流动人口的需求。人口之所以流动是为了改善生活状况,在城市中所能得到的优厚的待遇成为了对流动人口的拉力,而农村较低的劳动报酬则成为了流动人口的推力。后续的数据采自“中国城乡困难家庭社会政策支持系统建设”项目的15年的问卷调查结果。这是民政部的一项持续性抽样性的调查项目。根据统计数据得出结果,就2014年失业保险满意度分析来看,流动人口对失业保险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的占到了22.6%和18.4%。超过一半(53.2%)的受访者对失业保险的满意度是一般,而4.2%和1.6%的流动人口受访者对失业保险满意度的态度是比较低和非常低。可以总结出失业保险在流动人口中具有着作用明显的特点。

越来越多的流动人口选择参与社会保险的行为在为自身的养老健康等多方面进行保障的同时,无疑是对社保现状的肯定与支持。但同样需要明确的是流动人口因其自身工作的不稳定性、异地手续的接续论难、以及社保费率过高等问题使参与社保的人数低于全国整体的参保情况。而将近一半的流动人口家庭想要参与到社会保险中缺遇到了种种困难,这说明在流动人口面前社保的参与仍有一面无形的屏障等待着破除。对失业保险较少的负面评价说明了事业社保在实际用途中还是取得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三、流动人口社会保障进一步改革的建议

(一)面对多元化流动人口的政策改革。

我们可以把城市流动人口分为两类,一类为有着较为稳定的工作,具有一定支付能力的市民化水平较高的流动人口。另一类为工作性质较为临时,且有可能返回原先所在的城市或者农村的流动人口。在面向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政策的制定和改革上也应当以保障这两类流动人口基本权益为改革方向。对于第一类市民化程度较高的流动人口,我们应当以直接扩面的方式将其纳入到城镇社会保险体系中去,为他们建立起入户的通道,促进城市化进程。对于第二类市民化程度较低、工作不稳定、支付能力较弱的流动人口,政府应当为其建立支付金额较小、流动性强、保障性强的社会保险,同时应当注重费缴费性质社会福利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二)政府提升资金投入。

对着我国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养老压力和医疗压力不断增大,政府应当进一步提升在社会保险中的资金投入。我国目前社会保障的支出大约占据我国财政支出的12%,而西方发达国家对社会保障的支出占比大约为30%-50%,即便是中等收入国家对于社会保障的财政支出也占到了20%以上。从社会保障支出在GDP的占比上,水平最高的是法国。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OECD) 发布的报告,在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法国社保快速增长,尤其是针对失业人员、退休人员的保障性指出大幅度增加。其社保支出增速大幅度增加,以至于法国14年的社保支出水平达到历史最高,占到了该国当年度GDP的31.9%,成为了世界之首[3]。可以看到,大部分国家的政府都承担了社会保险的主要责任,很多国家对于社会保障的支出是在所有支出中位列第一的。这给我们的启示无疑是在社会保障的资金供给中明确政府的“首位度”,大幅提升这会保障开支,保障人民权益。

(三)建立全国统筹办法,完善跨地区有序转移接续机制。

流动性是流动人口的一大特点,在制定面向流动人口的社保的建立和改革方案上必须正视流动人口的这一特点。然而由于各地经济水平发展不均衡、政府收入水平不相称、人口组成及流动方向不一致等问题使得实现全国统一的社保统筹建立有着相当的难度。首先需要建立全国统一的流动人口信息管理系统,将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信息录入其中并全国联网,对流动人口发放社会保险卡,实现全国“一卡通”。当流动人口跨地区就业并继续参保的,由两地社保部门为其实现保险关系的无缝衔接。当劳动关系解除迫使保险中断的,应保留其保险关系并封存其个人账户,并按照一定利率为其计息[4]。其次要根据各地的社会保险水平和参保人数提升不同程度的财政支持,消除各地不同等级不同标准的社会保险,统一实行“就高政策”。从而使得社会保障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国统筹,提高流动人口的参保积极性,提升社会保险质量。

参考文献:

[1]2015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EB/OL].http://www.stats.gov.cn/tjsj/zxfb/201604/t20160428_1349713.html,2016-04-28

[2]2015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http://www.gov.cn/xinwen/2016-05/30/content_5078119.htm,2016-05-30

[3]张勇. 我国社会保障支出的经济效应分析:1999-2013年[J]. 社会保障研究, 2015(5):90-96.

[4]张燕. 加快完善我国农业转移人口的社会保障制度[J]. 经济纵横, 2014(01):7-12.

作者:姚林

西方失业保险理论启示论文 篇3:

德沃金资源平等理论及其教育意蕴

摘要:德沃金的资源平等理论是西方平等主义理论阵营的重要分支。他提出了独特的“资源”平等观,将资源划分为非人格资源和人格资源,并就如何实现人格资源的平等提出了重要的见解。德沃金主张所有非人格资源的分配应该“敏于选择”和“钝于禀赋”,给予人格资源的处境不利者以必要的资源补偿。在人格资源的平等化中,政府和市场两种机制同样重要且相互补充。资源平等理论在平等与优先、平等与选择、起点平等和过程平等之关系以及政府在平等中的作用等问题上,为人们理解教育平等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资源;人格资源;资源平等;教育平等

我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有一种对于平等的关切。在某种程度上,人们更倾向于生活在权利、机会、财富、健康和福利都得到平等分配的社会中;在某种程度上,人们也愿意从富有阶层转移部分资源给处境不利的人,改善他们的生活境况。然而,平等既是个深受人喜爱的政治和道德理想,同时也是个令人费解的政治和道德理想。诸多不同甚至彼此对立的理论均被冠以平等称号,但是只要回到实践当中,不少的平等理论常常会成为扩大不平等的工具。那么,平等到底是什么?人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平等?本文尝试分析美国著名法学家和政治学家罗纳德·德沃金的资源平等理论,并就该理论对教育平等之理论和实践的建设性价值略作评述。

(一)对“资源”平等的独特见解

什么是资源?这是理解德沃金资源平等理论的逻辑前提,也构成了该理论的重要特色。德沃金关于资源平等的论述主要集中于1981年发表在《哲学与公共事务》(PhiIosophy&Public Affairs)上的两篇论文中,后来被扩展为学术专著《至上的美德:平等的理论与实践》,还有部分观点散见于他对批评者的回应中。

资源是个十分常见的概念。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将资源理解为工具意义上的东西,即能够创造价值和使用价值的东西。比如学校中的资源,凡是能够促进和帮助学生发展的所有事物均可被称之为学校的资源,包括有形的和无形的资源。因此从常识的角度,资源平等可以被理解为个人、家庭或机构可支配的各类外在支持性事物的总体上的平等。

毫无疑问,德沃金对资源的理解远远超过了常识的层面。德沃金所说的“资源”是十分广义的,包括人格资源和非人格资源。非人格资源主要包括货币、土地、房屋等可被分配和转让的财富,当然也包括其他不可见的资源。人格资源是人格品质的一部分,而人格品质又包括两个部分:第一层含义是广义上的人格,比如个人的性格、信念、偏好、动机、嗜好和抱负等,这些不属于资源的范畴;第二层含义是人格资源,即个人的禀赋、健康、体格、技能等。在著作中,德沃金不但强调非人格资源的平等,更强调人格资源的平等,从而将平等主义理论向前推进了一大步,这是他对平等主义理论作出的重要贡献。此前的平等主义理论,尤其是主流的机会平等理论,大多只关注个体自身之外的不平等条件,比如形式上的不平等(歧视)和实质性的不平等(家庭背景),几乎没有关注人格资源的不平等(自然禀赋)。

(二)敏于选择与钝于禀赋

德沃金之所以在西方平等主义理论界确立自己的显要位置,还得益于他提出了著名的“敏于抱负”(ambition-sensitive)和“钝于禀赋”(endowment—insensitive)的平等理论框架。所谓“敏于抱负”就是要激发每个人去努力奋斗,尊重每个人的选择权利,让个体自主地去决定自己的爱好、志向和生活方式。“敏于抱负”还有更深层的含义:努力、选择与责任是分不开的,如果不受个人不可控制的因素的影响,每个人就要为自己的志向和选择承担相应的责任。德沃金称之为“具体责任原则”。“敏于抱负”实质上提出了选择和责任的问题,这样就肯定了人的自由权利和独立的道德地位。“钝于禀赋”就是个人的最终成就和命运不应该受到健康、体格和禀赋等人格资源的影响,这些都属于个体控制力范围之外的因素,都是道德上任意的因素,因而也是每个人不应得的奖赏或惩罚。资源平等理论要求对每个人的人格资源的不平等进行补偿,使每个人的人格资源保持持续的平等。他在这里表达的是“重要性平等原则”。也就是说,平等原则并不要求所有人在所有事情上都相同或相等,而是说每个人的人生都是同等的重要,都应该取得成功而不被虚度。每个人的生活都不应该受到诸如残疾、能力缺陷或禀赋平庸的不利影响。

禀赋的有利或不利始于造化弄人,也就是纯粹的运气。所以,德沃金的资源平等必然走向一个结果,即主张运气的平等。他将运气分为原生的运气和选择的运气。所谓原生的运气(brute luck),就是每个人在生活中遭受到不可预见的、无法避免的和自身无法有效控制的因素而带来的好运或者厄运,比如说突发性疾病、自然灾害、早期未能发现的能力缺陷以及低水平的技能等,还包括日常生活中的种种霉运。在德沃金看来,原生运气都是道德上任意的因素,个人无须为之承担责任。选择的运气(option luck)“是一个自由的和经过计算的赌博如何产生的问题——人们的损益是不是因为他接受自己预见到的并可以发生的独立风险”,它是每个人自身的嗜好、个性倾向或者独特的志向带来的,比如说购买彩票、奢侈的消费习惯、高雅的艺术追求等,因而无论结果如何,个人都应该承担由此产生的后果。

(三)资源平等的实现:政府与市场

德沃金在他的理论架构中主要通过三条途径去实现资源平等,分别是假想情境、政府和市场。他效仿了罗尔斯的原初境况,设计了所谓的荒岛情境,即一群遭遇海难流落荒岛的人,所有人均身无分文,除了荒岛上的土地和物产外别无其他的非人格资源。德沃金通过假想实验轻而易举地实现了人类非人格资源的平等。可见,资源平等理论所要着力解决的重要难题是人格资源的平等。

众所周知,人类在智商、体格和活动能力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有的人天资聪颖,有的人天生愚钝,有的人生而健康有力,有的人生来赢弱不堪,这些都是再常见不过的事情了。那么,德沃金准备如何去实现人格资源的平等呢?显而易见,他不可能改变人类的遗传基因,也不可能改变人类的身体构造,他所能做的就是通过非人格资源的再分配,为人格资源的欠缺者(弱智者、残疾者和病弱者)提供充足的补偿性的非人格资源,使他们在基本知识、基本能力和基本生存手段等方面达到与正常人同等好的水平。非人格资源的再分配主要通过政府和市场两种机制去实现。

平等地关切和尊重所有的公民是检验平等主义理论的基本尺度。德沃金没有太多地论述平等关切的主体,他也没有在假想情境中设置一个初始分配的组织者,但初始分配的主体是隐然存在的,那就是政府及其官员。德沃金认为:“一个统治着其公民并要求他们忠诚和守法的政治社会,必须对其全体公民一视同仁,每个公民都必须投票,它的官员也必须在制定法

律、确定施政方针时牢记那项责任。正如我曾经谈到的,平等关切是施政者特殊的、必不可少的美德。”既然政府应该平等地关切所有公民的利益,如果部分公民因为遗传或后天的不幸,导致他们在人格资源上的明显缺陷,并造成对他们生存和发展的不利局面,那么根据“敏于选择”和“钝于禀赋”的原则,政府有义务为这些人提供必要的非人格资源的补偿。

德沃金设计了一种类似于市场机制的虚拟保险机制。在这种保险机制中,每个人都可以用初始非人格资源的一部分来购买所需要的险种,比如失业保险、残障保险、医疗保险以及技能平庸的保险。购买险种的人可以获得对原生运气造成的损失的赔偿,而选择不购买险种的人则要承担相应的损失,比如禀赋平庸带来的低工资得不到保险公司的赔偿。由于投保属于未雨绸缪的行动选择,并且由于信息不足、保费水平过高、保险市场不完善以及偶然因素的作用,仍然有许多人选择不购买或者没有机会购买保险,比如残障保险和医疗保险。那么他们是否应该完全承担残障和疾病的损失呢?德沃金提出了一个针对市场机制的修正原则,他认为应该由政府实行强制性保险或者强制征税,强制性保费和税收的水平相当于在公平的市场条件下理性的人们会选择购买的保费水平。由此可见,在德沃金的理论中,政府和市场是相互补充的,共同致力于所有公民的人格资源的平等。

(四)资源平等理论的教育意蕴

德沃金资源平等理论是一个复杂的体系。总体上看,它是西方的自由主义与人道主义两种思想结合的产物。“敏于抱负”和“选择运气”是自由主义思想的体现,即鼓励和尊重个人的努力和选择,但选择者必须为之承担责任,不能将自主选择带来的损失加在别人身上。“钝于禀赋”和“原生运气”则有深厚的人道主义关怀,弥补禀赋、体格和健康上的不利境况,为个人遭受的自身无过错或非自愿选择的原生运气提供补偿。资源平等理论为我们理解教育平等提供了诸多有益启示。

首先,如何处理平等与优先的关系?

平等与优先(priority)是平等主义理论不能忽视的问题,虽然优先理论也属于平等主义理论的范畴,但两者之间是有区别的。严格的平等主义者十分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利益比较,力主减少利益间的相对差距,但不太在意不同群体获得的绝对利益,比如贫困阶层的利益和紧迫需要。优先理论则力图改善贫困阶层的不利境况,但不太关注富裕阶层和贫困阶层之间的相对差距。

教育政策和实践中同样存在平等与优先之间的冲突。政府在制定教育政策和分配教育资源时,经常面对着两难的选择,是将更多的资源提供给贫困阶层的学生,弥补他们在教育起点上的不利境况,还是平等地分配教育资源,提高更具禀赋者的教育水平,从而创造出更大的社会财富。德沃金的理论提供了有意义的指导。政府应该平等地关切所有公民的利益,但平等关切不是千篇一律或无视差别,它既是政治原则也是道德原则,它尊重每个受教育者的同等的道德地位。初始的非人格资源和人格资源的不平等都是道德上任意的因素,不应该将这种不平等的不利结果强加于学生的教育机会和教育成就,因此应该给予处境不利的学生适当的资源补偿。然而,德沃金也不主张绝对的优先,弱势补偿和优先不能明显地干扰其他阶层的学生接受教育的权利,这是优先理论和实践的边界。

其次,如何处理平等与选择的关系?

德沃金的“选择运气”受到了诸多非议,威尔·金里卡提出,真实地测量个人应该为自己的收入承担多大的责任,都将是“荒唐的”;事实上,“根本不可能确定个体责任的大小,甚至只是进行尝试都会明显侵犯隐私。”咿丽莎白·安德森(EIizabeth·s·Anderson)也认为无法将选择所需要的能力与环境和禀赋截然区分开来,“负责任的选择所需要的能力——远见、韧性、计算能力、坚强的意志、自信心——部分是天生禀赋的功能,部分是体面的双亲带来的好运。”个人完全承担选择带来的厄运,不但不公平而且显得过于苛刻。德沃金在回应中指出,资源平等理论特别重视个人的选择责任,并非因为它假设人们的选择能够独立于他们的文化、历史和境遇,而是它“追求一种政治的道义,从每个公民的内在道德实践和合乎道德的批评,包括自我批评的方面来说,这是讲得通的”。另外,他还拒绝了形而上学的决定论,选择虽然不是绝对的但也是可能的。

在教育实践中,选择也是无处不在的。选择何种类型的教育机构,选择培养什么兴趣和爱好,选择普通教育还是职业教育,以及选择高等教育的学科专业,等等。选择者当然无法承担选择本身带来的所有后果,但并不能由此否认个体的选择权利。由于初始资源(包括非人格资源和人格资源)的不平等,不同的家庭和个人的教育选择能力是不一样的,如果要实现德沃金的“敏于抱负”和“钝于禀赋”,政府就应该在公立学校内部或公、私立学校之间提供平等的教育选择机会,尊重和保障处境不利的学生的教育选择权利。

再次,如何处理过程平等与起点平等的关系?

德沃金的资源平等理论中,初始非人格资源的平等提供了一种背景正义,但该理论并没有局限于初始非人格资源的平等。德沃金认为,起点的平等根本算不上是正义的分配理论,它只要求初始资源的平等,之后便实行完全的自由放任政策;它认为只要初始资源是平等的,无论人们最终拥有的资源有多大差异都是合理的。资源平等理论的基础“是另一种非常不同的观点:这里所说的平等是用于整个人生的资源平等。”德沃金主张持续性的资源平等,由于他强调“敏于抱负”和“选择运气”,鼓励所有人的努力和选择,他并不赞同最终结果的平等。因此,德沃金的资源平等理论可能偏向于过程平等。然而,德沃金并非不看重起点平等,他提出的“钝于禀赋”就是要使所有人达到初始人格资源的大致平等。

教育机会平等属于什么范畴?是起点平等、过程平等还是结果平等?这个问题很难有一致的答案。从政策层面看,教育机会平等是一个从起点平等到过程平等的循序渐进的过程;但是从理论层面看,起点和过程是不可分离的。没有无过程的起点,也没有无起点的过程。因而,教育平等既要保证所有儿童在教育起点上的平等,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和早期智力开发,更要保证整个教育历程的资源和机会平等,将教育平等贯穿于每个人的终生。可以说,德沃金提出的“持续性的平等”,抓住了教育平等的真正内核。我们不能够满足于所有孩子都上学,还要实现教育资源分配上的平等,为处境不利的学生提供必要的资源补偿,保证他们在基本学习能力和技能上的平等。我们也不能仅仅关注起跑线上的输赢,还要持续地关注跑的过程中的参与和获得成功之机会的平等。

最后,如何认识政府在平等中的作用?

德沃金的资源平等理论中,政府是非人格资源的再分配和实现人格资源平等的重要机制。有学者对此提出了批评。伊丽莎白·安德森认为,德沃金的理论很难通过任何平等主义理论都必须面对的基本检验:表达对所有公民的平等尊重和平等关切,因为它使补偿资源的接受者处于卑微的地位,并承受尊严受辱的不利后果。萨缪尔·谢富勒fSamuel schemerl更直接地批评德沃金的理论是一种“仁慈的专制”,它虽然要求政府官员平等地关切所有公民,但他们只是被关切的对象,并不是真正的道德主体。“一个独裁的父亲也可能用德沃金的方式留下遗嘱并平等地对待他的孩子们,但这并不能使他的家庭变成平等主义的社会单位。”

针对这些批评,德沃金也做了回应。他认为安德森的批评是个特别不幸的错误,“几个世纪以来,援助不幸者会造成受援者人格侮辱的谣传,已经成为富人的冷漠而非穷人的尊严的遮羞布。资源平等建议的再分配不是基于.除悯或对低劣的任何评判,严格地说是基于对遭受不幸和缺乏公平机会的人的尊重和关切以抵制不幸。”相对而言,德沃金对谢富勒的回应要无力一些,因为他的理论更多地关注公民的资源平等而非社会和政治的平等,并对政府及其官员提出了较高的道德要求。但是,德沃金认为,社会和政治的平等尽管非常重要,但经济的平等显然更为基本,“如果每个人的基本需要都得到满足,但是某些公民有机会使他们的生活比其他人的更加精彩、更有成效、更多样或更有趣,问题仍然是分配资源并带来那种结果的法律能否得到证明。”

德沃金的资源平等理论对中国的情况尤其富有借鉴意义。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政府都是增进教育平等的主导力量。特别是在我国的现实背景下,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学校之间、性别之间、家庭之间以及学生个体之间的教育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仍然存在着显著差异,这已经引起了比较明显的教育不平等。政府迫切需要加强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教育资源的分配正义。

作者:张灵 黄学军

上一篇:财政支持农业保险评价论文下一篇:体育教学与多媒体技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