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消费发展经济论文

2022-04-20

摘要:《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一部里程碑式的著作,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共产党宣言》当中体现的人本思想,就是以“人”为“本”的共产主义思想,其核心要义就是追求“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的理想社会。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人本消费发展经济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人本消费发展经济论文 篇1:

马克思经济思想与我国经济新常态的双重合理性

[摘 要]马克思的经济思想是人本逻辑的思想,他在对经济发展的目标进行定位时,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观念,这从他对人的需要何以成为生产劳动的原动力、作为财富价值判断的最高标准、促使经济交换的产生与持续的论述中,可以得到充分证明。基于马克思的经济思想,整理分析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调整历史,不仅能够为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各阶段的经济目标调整找到依据,更能够解释现实背景下,我国经济发展提出新常态逻辑的必然性。进而,基于马克思“以人为本”的经济发展观,能够解析我国经济建设修正到“新常态”上来的理论与实践双重合理性。在理论合理性方面,经济新常态一方面恰当地回应了人们具有动态性的生活需要在当前的诉求,另一方面对人的异化进行了深刻反思;在实践合理性方面,人的生活条件的变化、人的自我反省、人的需求结构调整、“人的生产”的新要求这四个变化,为经济新常态的落实提供了必要的实践条件。

[关键词]经济;马克思;以人为本;经济新常态

在我国经济建设之路上,每一阶段实践方向的调整,尤其是“经济新常态”的提出,促使学术界思考这样两个问题:首先我国经济建设调整所依赖的理论根基是什么?其次在经济建设不断调整中,我们是否始终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方向?而这两个问题又可以归结为一个问题:我国的经济建设之路是否能够从马克思思想中获得最基点的理论合理性和实践合理性的支持?在探寻这些问题的答案时,可以从马克思的文本分析中去寻找。本文研究以生产为起点,从马克思的文本著作中厘出其经济活动人本性的恒定逻辑,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实践,并进一步审视社会经济发展新定位“新常态”的合理性。

一、马克思“以人为本”的经济思想

马克思并没有以直接的方式描述经济生产的终极目标属人性,但是他以经济生产活动“劳动”、经济生产成果的使用形式“消费”和经济生产成果的流通方式“交换”几个方面为目的的阐释,对经济活动的“人本”属性进行了充分论述。

(一)马克思关于劳动原动力的“人本”观

劳动是经济生产的手段。人类为什么从事劳动?经济利益(或物质利益)的攫取是其最终目的吗?马克思在其文本著述中对此给予了否定的答案。在他看来,满足人的需求,实现人的生产和再生产才是劳动的终极目的。虽然在马克思的思想体系中,生产可以分为物质生产、人的生产和精神生产,但无论物质的生产还是精神的生产归根结底都是以人的生产为终点。因为:

1.劳动以人的生产为目的。马克思说:“劳动……本身对人说来不过是满足他的需要即维持肉体生存的需要的手段”[1]96,人通过这一手段,实现的是生命的生产,更准确地说是达到自己生命的生产[2]80。这里指出了马克思将人作为生产的目的性要素而非价值性手段的事实[3]。同时,也说明了劳动从本质上看是人进行自我再生产的有效方式。如果说这样的描述是他从独立个体角度的解释,那么通过将劳动置于社会关系的视角,马克思又从“类”的层面说明了在生产中人的目标性价值。他撰文说:“生产生活本来就是类生活。这是产生生命的生活”[1]96。对此进一步理解是:“劳动(生产中的劳动)的对象是人类生活的对象化:人不仅像在意识中那样理智地复现自己,而且能动地、现实地复现自己……。”[1]97

2.劳动以生活为中介服务于人。马克思认为生产是“生活的生产”[4],在生活与生产关系的讨论中,马克思既从生产的源头进行了思考,也从生产的目的进行了阐述。“马克思、恩格斯多次把自己的历史观、社会观表述为‘人的生活的直接生产过程’‘直接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满足人的生活需要的生产’等等。”[5]我们也可以通过对马克思在具体阐述中的话语发现生活对于生产而言的本源性,《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有这样一段话:“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6]8也即社会生产是以生活为原动力。而生产到底如何为生活服务,马克思曾以劳动为中间变量来进行说明。“任何一种不是天然存在的物质财富要素,总是必须通过某种专门的、使特殊的自然物质适合于特殊的人类需要的、有目的的生产活动创造出来。因此,劳动作为使用价值的创造者,作为有用劳动,是不以一切社会形式为转移的人类生存条件,是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即人类生活得以实现的永恒的自然必然性。”[7]56这段话一方面说明了人们的生产活动“劳动”是人的生活永恒的必然条件,同时也是满足人的生活需要的存在。

3.生产正是通过服务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人。这从马克思对人与生活关系的论述得到证实。他首先承认人具有生活,生活是人的生活。正如他在讲述法律与人的关系时,讲道:“法律……是人的生活的自觉反映”[2]176。生活是人的生活,在人的行动中,生存仅是维持生命存在,而生活却是人生命高级形式的表征。因此,为了生活是人展开各种行为的原因。恰如在论述新闻出版自由时他说的那样:“作者当然必须挣钱才能生活、写作,但是他决不应该为了挣钱而生活、写作”[2]192。鉴于人与生活的主体与形式的关系,生产的生活目标事实上恰从另一个方面再次佐证了马克思经济生产终极目标人本性的思想。

通过对相关思想的上述论述,可以系统地整理出马克思并未直接言明,但是却彰显在著作之中的人与生产的关系。对于这一关系可以描述为:人——经济生产——生活——人。

(二)马克思关于财富价值的“人本”观

生产的结果是带来财富。财富的价值到底何在?对此,马克思做了如下几方面的分析:

1.他说“在现代世界,生产表现为人的目的,而财富则表现为生产的目的”[8]486。在对财富进行具体分析时,他又指出“财富是物,它体现在人作为主体与之相对立的那种物即物质产品中……以私人享受等等为目的”[8]104。由此可见,人从事劳动,创造财富,进而服务于人的享受等各种需求。

2.财富同样也作为中间变量将生产与生活联系起来。财富使人的生活得以可能,也使人的生产可以持续。“商品首先是一个外界的对象,一个靠自己的属性来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物。……这里的问题也不在于物怎样来满足人的需要,是作为生活资料即消费品来直接满足,还是作为生产资料来间接满足。”[7]47-48显然上述一段话指出了生产作为人进行自我生产的中间价值和生活对个人自我呈现的直接意义。人与需求一体,满足生产是在间接满足人,满足生活却是在直接满足人。

3.财富的使用方式是消费。消费作为经济领域一项重要的活动和经济可持续的动力,其最终的目标指向也是人本性的。马克思将消费也视为一种生产,并且认为这是人的生产。他这样描述:“消费直接也是生产,正如自然界中的元素和化学物质的消费是植物的生产一样。例如,吃喝是消费形式之一,人吃喝就生产自己的身体,这是明显的事”[9]740。消费是生产能够持续展开的刺激要素,换句话说生产是为了满足消费的欲求,而消费的欲求又是为了什么?从马克思的上面阐述中可以看出,在他看来消费是为了人的生产。也就是说,人的生产和再生产才是一切财富的目的,才是人有意识地进行其他物质或非物质生产的动力和促进因素。

这里实际上马克思指出了一个以人为起点和终点、以消费和财富作为中介的循环关系。这一关系体现为:人——生产——财富——消费——人。也就是说,获得财富只是生产的表面目的,进行消费仅是一个传导行为和中介手段,它们归根结底只是中间环节,财富本身并不是生产的真正价值所在,消费本身也并不是生产的根本目的。在财富中介性的分析中,马克思指出了人的生产主体性和生产服务对象的双重意义。但是在这双重角色中归根结底人是为了服务于自我和生产自身而进行的生产和财富创造,以及财富的消费。

(三)马克思关于交换目标的“人本”观

在论述与生产直接相关的交换时,马克思再一次强调了他的“生活的生产”这一思想。他指出:“交换是以自己生产的产品的剩余和对他人生产的产品的需求为基础的。”[1]12可见,交换的动力是人为了满足自我需求。真正促使交换能够产生并持续的动力是人的需求,而承运者和商人只是需求者的代理人,他们无法从本源上促成交换的诞生。恰如他继续阐述的那样:“因为每个人为自己劳动,而他的产品并不是为他自己使用,所以他自然要进行交换,这不仅是为了参加总的生产能力,而且是为了把自己的产品变成自己的生活资料”[8]104。可以看出生产结果的交换同样是以生活为源,人们归根结底为了生活为了获取必要生活资料而进行生产并交换。在探讨交换的类本质时,马克思从人的社会联系层面说明了交换人本性的特征。“不论是生产本身中人的活动的交换,还是人的产品的交换,其意义都相当于类活动和类精神——它们的真实的、有意识的、真正的存在是社会的活动和社会的享受。因为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社会联系,所以人在积极实现自己本质的过程中创造、生产人的社会联系、社会本质,而社会本质不是一种同单个人相对立的抽象的一般的力量,而是每一个单个人的本质,是他自己的活动,他自己。”[1]24从这样一段话中,我们也能够看出,在马克思看来,交换是起于人、止于人的活动,人们进行生产活动的交换、劳动产品的交换,归根结底还是为了使得人能够为人,使得人能够获得社会联系,使得人能够形成自我。这也说明,在马克思看来:“上面提到的真正的社会联系并不是由反思产生的,它是由于有了个人的需要和利己主义才出现的,也就是个人在积极实现其存在时的直接产物”[1]24。可见,在马克思的讨论中,交换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能够使得物品或财富增值,这只是看起来的表面目标,经济交换的最终目标还是在于人,在于为人的需求,为人的自我呈现而服务。

二、基于马克思“以人为本”的经济思想来分析我国经济建设转向新常态的必然性

从上文的分析中看出,在马克思看来,经济发展的各个环节(无论是从事经济生产的劳动,还是经济生产带来的财富,还是经济成果的消费)都是为人服务的,是以人为目标指向的。下面将基于他的“以人为本”的经济观回头看我国经济建设的历史,发现经济新常态转向的必然性。

(一)我国经济建设的“以人为本”的调整历程

“物质生活的生产”这一界定集中反映了马克思理解“生产”的独特视角,即立足于人们的现实生活、强调生产与生活的内在联系。对于生活的角色,可以认为生活具有社会建设的引领者与价值旨向的特征。因此,在经济建设方面要坚持人的价值本位,以人的生产和再生产的现实需求为经济判断的标准。而在具体的政策与实践当中,经济建设要始终遵循生活的动态性。生活具有动态性特征这一事实,马克思是这样阐述的:“它(生活)总是常变常新,永远也不会老成持重”[2]352。恰恰是由于它的常变常新,才使得在以改善生活为目标的社会发展之路上,经济发展的实践策略也经历了这样几次修正:

1.从无序经济发展中解脱,为解决人民面临的生存问题而确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策略。这一阶段也可以看作是为了发展经济而发展经济。新中国成立之初,人民生活的基本条件是“生存”还无法得到很好的保障。于是,1954年为了能够从长远上解决人民基本的生活保障问题,我国提出发展工业,自此到2000年先后经历了:“重点发展重工业——重工业与基本建设兼顾并努力增加生活资料生产——高速发展经济,农业、基础工业、商业并重,这样几步走的战略调整,实际上是在依次完成“建立生产生存资料的基础条件——生产条件改善与生产并重——高速生产并进行生存资料的分配以满足人们的生存需求”。自1978年提出高速发展经济开始,高速增长的经济建设目标持续多年,相当长的时期内国民经济在实践中贯彻执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可以看到这一阶段人民生活改善的标准均与物质、经济相关,包括收入的增加,住房条件的改善,等等。这一阶段经济建设的地位恰如195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经济建设工作在整个国家生活中已经居于首要的地位。”人的生活让位于经济发展带来了在当时背景下的预期目标,满足了人的最基本的生活需求(也是生活能够在纵深基础上展开的基本条件),符合具体时代和社会的要求。

2.生存之基的建立,温饱基本满足后,经济发展的目标与实践调整到在坚实经济基础的同时,满足人在生活中的多元需求。这一阶段是为了多样的生活需求来满足而保持经济高速发展阶段。《二〇〇〇中国人权事业的进展》提及,中国温饱问题基本解决。在温饱满足后,国民的生活中,一方面对物质和经济的欲望并没有减弱而是始终在持续增加,这与前期的物质匮乏带来的不安全感和对物质的极度渴望有直接关系;另一方面人们又希望能够有一些物质之外的享受,如休闲。面临人们现实生活需求的变更,我国的经济目标进行了及时调整。200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大力发展服务业……发展面向居民消费的房地产业、社区服务、旅游、餐饮、娱乐、健身等产业,增加服务内容”。紧接着文化产业、法律服务等各种服务行业陆续进入政府工作报告中。服务业的明确提出,反映了经济契合人民生活,超越生存层面,从物质束缚中解脱出来的现实。自此,人生活中的多种需求成为经济实践的服务对象。同时,我国的经济建设速度并没有减缓,中央政府依旧将加快经济发展作为经济实践的重要目标,这也是为了能够满足人们温饱之后并未减弱的物质欲求和夯实生活得以展开的基石。可见客观上马克思的经济发展人本逻辑及时修正了经济的发展方针与政策。这一阶段也可以看作是过渡阶段,在满足人的生活多元需求时,经济实践围绕着人本逻辑不断地在反思和修正中探寻前进方向。这一探寻的路径上出现了科学发展观下的经济实践,幸福、美好生活的目标确立等等。

(二)“以人为本”的经济发展转向新常态的必然性

随着物质进一步的富足和人的生活新状态的出现,我国经济建设实践又进一步得到修正并进入一个新的目标导向时期。在靠近小康的道路上,明确人及其生活的终极价值,经济建设实践真正调整到为人服务的方向上。这一阶段将人的生活作为经济发展的衡量标准,经济发展速度被重新进行理性思考与调整,怎样是有利于人和他们的生活而不是怎样有利于经济提高俨然成为核心问题。于是建设“经济新常态”被明确提出。目前学界探讨“经济新常态”的研究成果中,对其含义的外延范围理解多元化的,但综合而言包括了这样几方面的内容:经济的适度而非快速增长;宏观调控政策中不采取非常规的刺激措施;经济驱动力的创新转向;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避重就轻。这是新形势下对经济发展的再一次修正。而这一新的实践指向直接从马克思的经济导向人本逻辑中得到理论与实践合理性的支持。

三、马克思“以人为本”经济思想对“经济新常态”理论的合理性支持

上述内容是从马克思的“以人为本”经济观来阐释了当前我国提出“经济新常态”的必然性。下面则从理论合理性方面来分析马克思的经济观对经济新常态的支持。

(一)“经济新常态”与生活动态性的理论契合

正是在马克思的“生活的生产”“人的生产”的视角下,我们才真正发现了“经济新常态”的理论根基。正是在生活的动态变迁中,才能够合理解释我国经济发展策略的逐步调整。建设经济新常态,意味着在经济生产的财富能够满足社会成员的生活需求,实现社会成员生产的前提下,增长速度不能够以牺牲人的生活质量为代价,经济结构建设要以人的现实生活需求为导向,经济动力要符合人的自我生产动力。建设社会新常态,则意味着要从社会结构方面进行合理调整,弥合那些有损社会发展,阻碍建设人民幸福美好生活社会的各种要素,实现高质量的人自身的生产与再生产。而这一切实际上就是在遵循马克思以人为起点,以人为终点建立起来的生活、生产意义的解释和关系的解释。也就是说我们衡量什么是“常态”是要在不断用人,用人的生活来审视经济,从而对“常态”的理解进行调整。

(二)“经济新常态”从理论上反思了经济对人的异化

现实中经济对人的异化却是毫无遮掩地呈现出来。劳动对人的异化以人们为了劳动而劳动,为了创造经济产出而劳动,在劳动的过程中人成为经济生产的机器形式而呈现。于是过劳死出现并成为新的社会问题而存在。财富对人的异化表现为人们盲目地去获取财富和占有那些即使生活中完全用不到的财富。人们在财富中失去理智、失去良知。在财富的支配下社会信仰与结构都在发生着变化。消费对人的异化则以“我消费故我在”“消费什么我就是什么”的一系列消费主义价值观展现出来。这些经济维度对人的异化,使得人失去自我,失去真实自由,失去对社会和经济的支配能力。

所有以上这些异化,使得人不再是经济的目标,而成为经济的工具。这完全违背了马克思思想体系中重要的线索:“人本”思想。而这提出了“经济新常态”建设的需求。社会的持续发展,人的自我生产与实现都需要将人再次摆放在价值终端的位置,并放在行动起始的位置。经济建设需要从只注重速度的方向转舵,扭转到新的常态上来,能够通过提升人的生活进而提升人自身的自我生产能力与质量,也就意味着实际上我们是要以扭转生产对人的异化为起点来使整个经济走上一条常态之路。

人们被异化为纯粹的生产工具的现象频繁发生,甚至不断恶化的现实背景中,从马克思的观点出发,正确认识了人在生产链上的终极价值性,有助于扭转劳动对人的异化。于是,我们再来理解马克思对生产的一个概括性语句:“说到生产,总是指在一定社会发展阶段上的生产——社会个人的生产”[9]735,会发现这句话事实上包含了双重的含义。一方面,人是从事生产活动的能动行为者;而另一方面,生产归根结底是为了能够实现人的生产,一切经济活动都要以人为价值判断的标准。

四、马克思“以人为本”经济思想对“经济新常态”的实践合理性支持

基于马克思的经济活动人本性思想,从现实的社会条件出发,反思“经济新常态”建设的实践条件是否已经具备,可以发现:

(一)人的基本生活条件的实现为推行“经济新常态”提供实践条件

如果说经济生产对人的异化是非常态,而人对经济的掌控和主导为常态,那么由异化向常态的转变前提是人的基本生活条件的实现。所谓基本生活条件即人的生存条件得到满足。当物质匮乏之时,生存(是生活的前提和基础条件,只有作为一个有机的生命存在,才能够展开生活)无法得到普遍满足,那么必然决定对物质的残酷竞争和强烈欲望,因此人们会在对物质的欲望驱动下失去自我。而基本生存条件的满足使人能摆脱完全的物的依赖状态,从物质中抽离出来思考自我,寻找自身的独立性和主体性,这为扭转人被经济生产异化的状态提供了一个最客观的保障,也提出了扭转这一形式的需求。唯有在基于基本物质需求得到满足的前提下,在人的自我认知提升的基础上,才能够探讨和推行新常态。

(二)人的自我反省为调整经济发展速度提供了实践中“人”的保障

随着人被异化的事实不断以各种形式呈现在个体面前。作为具有类生活特征的人,逐渐形成了群体共识——人已经被经济裹挟、利用,沦为了工具,失去了自主性;人需要再次建立起自己的主体地位,找到自己是谁,为什么存在,存在的目标是什么。在这些问题的反思中,人们总结出了经济快速发展之下造成的失去生活,只在活着的状况。于是,“人”这个类群体提出了减缓经济发展速度,还人主体地位的要求。在此时机,践行“经济新常态”,使经济发展的速度调整到合理常态,能够得到人的支持,能够顺利推行,并能够兼而获得社会稳定的溢出效果。

(三)人的需求结构变化为调整经济动力提供了方向与引领

人的需求是经济生产的动力与结构的导向。随着生存性需求向生活性需求的转变,基本物质需求向享受型、心理型需求的转变,要求社会的经济发展动力进行相应调整。由以往发展满足生存需求的第一、二产业向建设满足享受、心理需求为目的的第三、四产业转变。因此,当我国提出要建设经济新常态时,必须考虑到以人,更确切地说是人的需求为导向的经济动力的调整。基于此,在建设经济新常态时,需要将经济的驱动力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服务业发展及创新驱动。

(四)“人的生产”重点的转变提出了经济结构调整的现实需求

人的生产包含双重含义:自我的再生产和他人的生产。而人自由在能够保证自我可以不断恢复(即不断再生产自身)的基础上,才能够顾及他人再生产的问题。在物质短缺的社会环境中,人们为了能够维持自身的存在,获取可能多的物质,在经济生产时无暇顾及自然生态和他人可持续性的问题,因此经济结构呈现出了“不顾资源短缺、竭泽而渔、破坏性开采的粗放型发展”的态势。而当经济条件可以满足人不断再生产的自我之时,他人的生产问题和人的可持续性被提上议程。因此,在中国经济新常态下,经济发展方式要逐步转入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以保障人口可持续性方面。

[参 考 文 献]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 马俊峰.全面理解马克思的人的生产理论[J].教学与研究,2005,(2):24-28.

[4] 王雅林.生活方式研究的社会理论基础——对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社会理论体系的再诠释[J].南京社会科学,2006,(9):8-14.

[5] 王雅林.社会发展理论的重要研究范式——基于马克思社会理论的“生活/生产”互构论[J].社会科学研究,2007,(1):104-112.

[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

[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8]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9]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

〔责任编辑:崔家善〕

作者:赵丽娜

人本消费发展经济论文 篇2:

论《共产党宣言》中蕴含的人本思想

摘 要:《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一部里程碑式的著作,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共产党宣言》当中体现的人本思想,就是以“人”为“本”的共产主义思想,其核心要义就是追求“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的理想社会。研究《共产党宣言》当中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的人本思想及其现实意蕴,对于我们把握马克思主义的价值标准、指导中国以科学发展观为核心的大政方针,都有现实的意义。

关键词:《共产党宣言》;马克思;人本思想;以人为本

《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作为科学社会主义的纲领性文件,体现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精神和理论特色,其所蕴含的人本思想更是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追求。从理论和现实两个维度来讲,研读《宣言》,对于我们把握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价值标准不仅有重要意义,而且对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中遇到的现实问题有很大的指导价值。重读《宣言》,体味其中人本思想绵长的意境,为我们触及马克思主义的深刻内核,感悟其对人类给予的深沉期盼提供了契机。

一、《共产党宣言》中人本思想的提出背景和科学内涵

人本思想不是马克思主义独创的,其有着悠久的理论渊源。远至古希腊时期,智者普罗泰哥拉斯说:“人是万物的尺度”,从认识论上肯定了人是认识的主体。文艺复兴以来,从本体论上讲,神本思想逐渐被人本思想所替代,这场以理性和人文思想为核心的运动成为人本主义思潮的元起。经过数百年的大浪淘沙,人本主义思想经历着从认识论到本体论再到价值论的变化转型,但不变的是思想本身对于人的肯定与推崇。马克思主义的人本思想,正是在历史长河的理论积淀中,在对旧唯物主义的批判当中,在马克思、恩格斯对人的境况深切的关怀中,被确立起来的理论原则。

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的产生也有其深刻的经济背景和阶级根源。随着现代化大工业的发展,工人阶级受到了极大的压迫和不公的待遇,面对着资本家的压榨和剥削,两个阶级在压迫和被压迫中产生对立,资产阶级时代的一个鲜明特点是:“它使阶级对立简单化了,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两个对立的阵营,分裂为两大直接对立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1]401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马克思和恩格斯怀着对工人阶级的悲惨境况的悲悯与关怀,将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的诉求,展现在《宣言》当中。

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的理论内涵,离不开对于“人”和“本”的理解。“本”,即本质、本体和衡量标准,具有至上性。哲学上的“本”,即世界的本原。在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之前,关于世界本原的说法众说纷纭,形态各异,但都与人无涉。马克思的唯物主义观点,第一次将对世界本原的追寻置于人的实践活动当中去理解,提出实践是人的实践,人是实践的主体,站在崭新的实践的观点上,马克思将“本”赋予了“人”的意义。“本”不言自明的重要,也使得以何为本变得意义重大,这决定了行事的标准,代表了思想的方向。马克思主义蕴含着人本的思想,以“人”为“本”,将人放到了中心的至上地位。因此,对“人”内涵的剖析和把握也变得重要。人是区别于自然界中其他生物的类存在物。这一点突出了人的主体性,在自然界中,人是唯一因为劳动而摆脱纯粹动物状态的类存在。人可以通过认识和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与自然相互依存,强调了在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当中人的主观能动性。“人本思想”充分彰显了人的主体性与创造性。

二、《共产党宣言》中蕴含的人本思想

(一)对于工人悲惨处境的描述中展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本思想

马克思在《宣言》的第一部分对工人的悲惨境遇给予了极大同情。现代工人为了生存,不得不将自己作为劳动力像其他任何货物一样出卖,工人干着繁重的劳动,却只换回不符合劳动价值的分厘回报,“花在工人身上的费用,幾乎只限于维持工人生活和延续工人后代所必需的生活资料”,更令人揪心的是,“当厂主对工人的剥削告一段落,工人领到用现钱支付的工资的时候,马上就有资产阶级的另一部分人——房东、店主、当铺老板等等向他们扑来。”[1]408马克思在对工人生活的描述中,给予了极大的同情,在理智的语言中也流露出感性的色彩。

劳动者的悲惨还不仅体现在生活的困境,更是体现在被资本异化的过程当中。缺乏劳动条件的工人,为了生存而不得不将自己的劳动能力出卖给资本家,从而形成了第一层次的异化,即劳动者与自己的劳动产品相分离和对立。劳动者在资本家的监视下,重复着日复一日的工作,在这个过程当中,“无产者的劳动已经失去了任何独立的性质,因而也失去了对工人的任何吸引力”[1]407,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不能体会到劳动带来的幸福感和愉悦感,相反却感到压抑和否定,劳动者与劳动过程相对立导致第二层异化的产生。因为劳动成果的剥夺,劳动过程的苦楚,劳动者对劳动开始产生厌恶与抵触,而与将劳动视为自由自觉活动的人的类本质产生对立,这是第三层异化。最后,在剥削与被剥削、压迫与被压迫的关系中,劳动者不仅仅与资本家产生对立,而且在生存压力下,工人阶级内部也出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异化表现,这是第四层即人与人之间的异化。对于分工带来的异化,马克思以连贯的逻辑性表现在《宣言》当中,在对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冷静分析的同时,也渗透着对于劳动者深切的同情与关怀,在对资本主义的批判背后,更蕴含着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对于每一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这个终极目标的追求。

(二)对于未来理想社会的美好设想中蕴含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本思想

现实的无奈,将未来社会的美好愿景衬托得更加令人期待。宾克莱曾提到:“凡能阅读马克思著作的人,几乎无人不为他对19世纪不幸的工人命运所表现的深切同情所感动。他为看到当时存在于资产阶级社会的一切非正义的现象感到义愤填膺,以致他不仅为一个有自由与正义的较好的日子而呐喊,并且提出了一项实现他为人类所抱的理想的纲领”[2]95-96。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人类的社会形态是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尽管过程是曲折的,但共产主义的实现和资本主义的灭亡同样的不可避免。他们对共产主义的设想是,人们的物质生活极大富足,精神境界极大提高,个人的消费品按需分配。随着阶级和国家的消亡,人们不再有差别和对立,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与自然的关系也获得和谐。马克思和恩格斯追求的根本价值目标是个体高度自由自觉的发展,人类从支配他们生活和命运的异己力量当中解放出来,实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任何人都没有特定的活动范围,每个人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发展,社会调节着整个生产,因而使我有可能随着我自己的心愿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3]37人不再是奴仆也不再被压迫,每个人都将体会生之为人的幸福与愉悦。

(三)为工人阶级指明实现共产主义的途径

现实的凄惨与未来社会的美好之间有一片汪洋,被压迫的人们在“此岸”遥望“彼岸”,马克思认为,能够跨越汪洋的只能是无产阶级,而无产阶级到达“彼岸”的方法只能是乘着“暴力革命”的旗舰,正如《宣言》指出的:“到目前为止的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1]400。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产阶级越是富有,工人就越是赤贫。于是“资产阶级不能统治下去了,因为它甚至不能保证自己的奴隶维持奴隶的生活。”无产阶级革命,需要强有力的领导核心,指导战斗。马克思在《宣言》中论述共产党人与整个无产阶级有着共同的利益,并且是革命当中最坚强的部分,因为共产党人了解无产阶级运动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作为领导核心,共产党人的一切目的就是要为大多数人谋福利,就是要消灭那种压迫和奴役社会中大多数人的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生产关系,正如《宣言》中指出的:“共产党人的最近目的是和其他一切无产阶级政党的最近目的一样的:使无产阶级形成为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由无产阶级夺取政权”[1]413。

三、人本思想在当代中国的生动体现和现实启示

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自建党至今的九十多年的奋斗历程中,始终践行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最高的位置,“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中国共产党与其他政党的根本区别,也体现着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观。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革命的历程中,就提出了“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在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更是将“以人为本”上升为执政理念,升华为衡量一切的根本标准。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中国共产党也做出了“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4]139的庄严承诺。党的十八大报告进一步指出:“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与人民的血肉联系”[5]386,党的十九大更是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分析中体现了我党为全体人民谋利益的理念不断深入。

(一)“以人为本”要处理好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的平衡

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现阶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是要集中力量进行现代化建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当然,强调发展经济的重要性也并不意味着“以物为本”,经济的发展只是手段,其所要达到的目的仍是《宣言》当中体现出的马克思主义的人本思想。片面地追求物质财富的增长,而忽略人本身的发展是舍本逐末的行为,任何时候,经济发展的服务对象都应当是人民群众,经济发展的中心也应当围绕着人民群众的需要和幸福感。国富并不代表民富,民富是国富的基础,国富的意义在于民富,在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奋斗历程当中,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处理好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的平衡关系,始终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这个目标。

(二)“以人为本”要坚持重点论,心系困难群众

“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广大人民群众为本,其中更是要将困难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作为重中之重去落实。2017年是推进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一年,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深化之年,中国共产党最牵挂的就是困难群众,习近平同志强调:“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必须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思路,更精准的措施,超常规的力度,众志成城实现脱贫攻坚的目标”,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路上,保障和改善民生始终没有终点。让困难群众的钱包鼓起来,让人民住有所住,让孩子们成长得更好。每一个人的发展是一切人发展的基础,困难群众作为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应该也必然要作为重点的帮扶对象,让每一个中国人都能享受到改革和发展的成果,每一个中国人都能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每一个中国人都能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同成长进步的机会。

(三)“以人为本”要放眼世界,展现大国治国理念

共产党人的人本思想,不仅体现在国家治理当中,更是彰显在处理国际事务的外交工作当中。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领导人基于对世界大势的准确把握而贡献的“中国方案”。中国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从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到真实亲诚的对非工作方针,再到共建“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从抗击埃博拉病毒到也门撤侨行动,再到尼泊尔强震救援……中国不仅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更敞开胸怀欢迎各国搭乘中国“快车”、共享发展机遇,以实际行动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中国智慧,贡献中国力量,同世界各国合作共赢。这种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识,超越种族、文化、国家与意识形态的界限,为思考人类未来提供了全新的视角,为推动世界和平发展给出了一个理性可行的行动方案。充分展现着大国以人为本的治国理念和世界眼光。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宾克莱.理想国的冲突[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3]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4]张筱强.十七大精神深度解读——文化建设篇[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5]十八大报告文件起草组.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责任编辑:许广东)

作者:安然 王勃然

人本消费发展经济论文 篇3:

资本主义大众的需要困境

[摘要]马克思认为人的需要是人的本性所在。正是因为人的需要才造就了人的生存和发展,才使人成为区别于动物的类存在物。需要具有多层次性和历史变化的动态特征,从根本上来说,全面地保障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能力提升就是人的最本质性需求。然而,随着当今生产力的发展和物质资料的日益丰富,资本逻辑的运行必然会使以生产为主导的经济型社会发展为以物质资料消费为主导型社会。在生产过剩的过渡消费社会中,为了无限制造利润,发达资本主义社会利用各种传媒工具和手段向大众灌输强制性需要和畸形消费,从而促成了消费—生产—消费的经济运行模式,促成了大众对虚假需要的依赖。这使得大众来自自身本性的需要被隐藏,大众的需要本性陷入困境。从马克思的需要理论出发来剖析马尔库塞的虚假需要理论,揭示当今资本主义社会大众陷入的虚假需要困境,提示需要具有历史辩证思维来看待消费社会的虚假需要,谨防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落入虚假需要和异化消费的陷阱。

[关键词]需要;人的本性;虚假需要;消费异化

需要这一概念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解释,它是指“为了满足人的生存和发展对物质和文化资料的占有欲求。”[1]43一切生命体都有其基本的生存需要即维持肉体存续的自然需要。但人作为独特的生命存在物,其需要的内容和性质早已超越了这类动物性的需要。人类不仅限于满足与动物同等的生物性的需要,还需要满足自身除肉体生存需要以外的生存和发展需要。因此作为生命活动的内在规定与生存方式,人的需要已经在社会实践中被社会化了。自然和社会两者需要的统一组成了人的需要。马克思将人的需要与人的本性连接成一体,认为人的需要是人的本性的体现。

一、马克思的需要论

既然需要是人的生命活动的内在根据,那么首先需要确认人的需要及其特性。马克思主义认为,正是由于人的需要,人的永续生存和发展才有不竭的动力。也就是说人的需要是刺激人的生存和发展的动力。这里所谈及的需要是超越了动物生存本能的需要,是人在满足生物性需要之上的更高层次的需要。人的需要具有的三种特性体现了其与动物的本能需要的不同。首先,人的需要具有客观性。它的客观性表现在需要的主体、需要的客体即对象、满足需要的手段与方式上。需要的主体是人,是双足踏地生活在客观世界的现实中的人;是从事一定社会历史实践和感性活动的现实中的人。这些现实中的人作为客观存在的类存在物,其为了维持自身生存以及种族的延续和永续发展的需要是不以主体意识为转移的客观性的实在。需要的客体即满足需要的对象,无论是从自然获取的还是从社会获取的,都是具有真实性的客观存在。人们满足需要的手段以及方式是分门别类的,他们也都属于感性的客观的物质活动。其次,人的需要存有社会性。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在于他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就明确了人的社会属性即人是一种社会存在物。因此人产生的各种各样的需要也具有社会性。而满足这些社会性需要的活动只能是客观的普遍多样的物质实践活动。现实的社会中,社会分工使得每个人进行个体性创造活动,然而单个人的创造性活动并不能满足具有社会普遍性的需要。人们只有在各种形式的社会交往中,相互交换自己的创造性活动的成果,才能满足各种各样的社会需要。这样,个人的创造性活动才具有社会普遍性,体现了人们满足需要的社会性。人的社会性需要才是人们区别于动物的真正需要,才是人类真正扬弃动物性需要的关键。最后,人的需要具有社会历史性。人的需要的社会历史性是指人的需要会随着历史的变迁和人类的发展水平而变化,是动态的范畴。同时,人们的劳动生产实践是一种具有历史性的活动,它是不断变化发展的。人的需要是生产的内在动因,而生产又决定人的需要。因此劳动生产的变化必然引起劳动生产结果的变化,从而人类需要的对象和内容也会发生变化。此外,人类的需要受一定的劳动生产水平的制约,当人类劳动生产水平越高,人类的需要就越多樣,层次也就越高。也就是说当一定的社会生产满足了人类的第一级需要,人类就会激发更高层次的需要;当生产发展到能够满足第二级需要时,人类又会产生第三级需要。促进了需要和生产的辩证统一。

人的需要的特殊性决定了人的需要已然超越了动物式的本能性需要。动物的本能性需要是动物的本性使然。那么人的需要也与人的本性密切相关。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在任何情况下,个人总是‘从自己出发的’”,但从他们相互之间“不需要发生任何联系这个意义上来说他们不是唯一的,由于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以及他们求得满足的方式,把他们联系起来(两性关系、交换、分工),所以他们必然要发生相互联系”。由此看来,马克思将人的需要与人的本性化为统一体。人的本性的复杂性决定了人的需要的多样性。马克思和恩格斯将人的需要划分了三个大的层次即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这三个层次的组合就构成了人的本性的实质内容。  

人的生存需要是人的需要的第一个层次。一个有机物种的产生首要解决的就是如何生存的问题。首当其冲的就是维持肉体生存的问题。任何一个有机物种都有满足延续自身肉体生存的需要,也就是说,生理性的需要是人类也逃脱不了的需要。“人们首先必须是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 [1]80如果无法满足这些最基本的物质需要,生命就难以维系,更别说进行其他的生命活动。所以,人首先应该解决的也是这种生理性的生存需要。动物的生存是完全依靠本能的天性驱动来获取自然界天然的物质资料。人虽然也需要自然界中的物质资料来完成自己生命的新陈代谢活动,但人在获取物质资料的方式上与动物大不相同。人是具有意识的能依靠劳动来获取生存资料的类存在物,人可以直接地从自然界中获取现成形态的物质资料,也可以利用劳动活动以自然界作为原料中介来生产出自己所需的物质资料。因此,人的生存需要是靠自己的劳动生产手段来满足的。所以,可以这样说,人的需要是人进行生产的动力来源。没有需要,生产就不会产生,而没有生产,需要也同样不会存在。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要而从事的生产活动会引发新的需要,而新的需要又能推动生产实践更深层次的发展。可以说,生产与需要是一对矛盾统一体,彼此不断互动从而不断促成人类社会的逐步进步。

享受需要是人的需要的第二个层级。什么是享受需要,就是人类通过生产实践活动满足了自己最基本的物质需要之后的关于身心享受的需要。这就是说,随着人类生产力的提高,人们的“温饱”、“住行”等基本需要得到了解决,“温饱问题”不再成为制约人类发展的因素之后,人类就会产生更高层次的需要,这是人类的本性使然。这种高层次的需要指追求身心愉悦的需要,这种需要一般是在满足了维持生存需要的基础上对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质、升华自己的精神境界的更高层次的需要。如果说满足生存需要是以获取物质资料为主,那么满足享受需要则以改善物质条件和追求精神感官享受为主。比如,人们对食物的要求不仅限于能够满足口腹之欲,还要求融入“色、香、味”俱全等审美、口味方面的追求。享受需要是在生产力发展基础上人的普遍需要。并且随着生产力的逐步发展,人类会有越来越多的享受需要,而且在生产力的支持下,都能得到普遍满足。但享受需要并不意味着只是通过对物质的消费以获得感官刺激的享乐,而是一种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但资本主义消费社会下,资本家为了追逐利润,一味地鼓吹享乐至上的价值观,鼓吹物质消费是人们满足享乐需要的唯一手段。本应是人的合理性的文明享乐需要逐渐变成了追逐奢侈物欲的需要,使得人们存在过度消费和畸形消费的倾向。然而这种享乐方式只是感官上的一时愉悦,并没有达到满足身心愉悦需要的真正本质。

发展需要是人的最高层次的需要,是在满足生存、享受需要之后展示人性与才能的更高级的需要。这里的发展需要是指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需要。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每种需要的产生、实施与满足都趋向于人们自由全面地发展自己。因此,人的发展需要也是各种需要的总和。它的满足是以一定的生产力条件为基础的,并且是在满足科技研究与艺术创作需要,极大地提高自身各种能力之后,向其他各种领域发展的结果。人的发展需要与人的自由自觉活动的本质息息相关。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之一在于自由自觉的活动。“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2]人可以在意识的指导下超越种的限制与束缚,自由自觉地、全面地展开活动。人类就是在这种自由自觉的活动中自由全面地发展自己,这也是人类应有的生活和需要满足状态。然而,现实却并非如此。因为在资本主义私有制下,自由自觉的劳动活动成为人们谋生的手段,社会呈现出异化的状态。因此人们真正自由幸福的状态丧失了,留下的只有压迫与剥削造成的痛苦,更别说满足人们自由全面发展的需要。要想破除异化、消灭痛苦,让劳动真正成为全面自由的活动,就必须要破除资本主义私有制,向共产主义迈进,也只有在人们回归自由全面的活动的本质之后,人的发展需要才能得到真正满足。

二、发达工业社会的虚假需要

以上需要是马克思站在人的本质角度探索的人的真正需要的形态。然而现实却是人的需要呈现出了一种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样态。即是说现代消费社会现实下,人的需要受制于资本的操控,陷入了“符号化”“虚假化”的困境。人们在消费的引导与诱惑下辨别不清真实需要、虚假需要,甚至将虚假需要当作是自身的真正需要,从而使自身需要得到满足之后,仍未有归属感与实在感。人们看似自由地选择了真正需要,却并不知这种自由是非自愿的自由,是被操控的自由,因为他们也不知他们所选择的“真实需要”其实是发达工业社会资本逻辑操控下的虚假需要。

什么是虚假需要?马尔库塞在《单向度的人》谈道: “为了特定的社会利益而从外部强加在个人身上的那些需要,使艰辛、侵略、痛苦和非正义永恒化的需要”就是虚假需要。首先,所谓“为了特定的社会利益”是指人们需要的出发点是为了某种社会利益。这种社会利益在发达工业社会的前提下,就是促进社会消费的利益。因此,可以这样说,虚假需要不是个人为自身发展而产生的需要,而是社会为社会自身发展运用多种方式(主要是媒介传播的方式)灌输给个人的且不利于个人发展的需要。因为在这种需要下,个人是作抑制性地发展,“社会要求个人在多大程度上作抑制性的发展,个人的需要本身及满足这种需要的权利就多大程度上服从于凌驾其上的批判标准。” [3]6然而,一个健全且真实的社会应该成为提供满足他们需要的物质基础和精神文化基础的关系容量载体,而不是跨过人类意志成为操控他们的力量。在这种意义上,虚假需要也是社会功能异化的表现。其次,“从外部强加在个人身上”是说虚假需要是与人的本真需要隔离的“外来”需要,它是“外部”的,因而它不是人内心的自发欲求,不是人的本质部分。不仅如此,虚假需要还是“外部”“强加”在个人身上的并非体现人意志的需要。“强加”意味着这些需要是通过强制性手段逼迫人们接受的。但人却对自己被逼迫的现实毫无察觉,他们认为自己的需要就是从自己内心出发的欲望。因为他们个人能够从满足这些需要当中获得“幸福感”。他们还不知道的是,就连这种“幸福感”也是虚假的。“幸福感”本身就是社会为了让人们接受虚假需要而制造出来的假象。可见,不仅是虚假需要本身是虚伪的,围绕在虚假需要周围各种因素也是虚伪的和荒谬的。最后,虚假需要具有一个主体,是“他们”为了社会利益从外部把需要强加给个人的。这个主体就是能够导致虚假需要产生的发达工业社会。但社会也是由人组成的,因此社会的需要本质上还是人的需要,社会的意志本质上还是人的意志。这个“人”必定不是发挥真实本质的个人,而只能是社会上占压倒性优势的统治阶级。在发达工业社会,这个统治阶级是资产阶级。资产阶级为了实现追逐利润最大化的目的,资本为了自身的无限增殖,必须使资本逻辑不断地运行下去。然而在消费社会,生产效率的提高使得产品“过剩”,生产不能更好地再为资本创造积累的条件。因此,消费就转化成了新的生产动力,以资产阶级为主导的发达工业社会(消费社会)就不断地利用各种社会沟通手段向大众灌输虚假需要,刺激消费者消费,从而使自己能够源源不断地获得资本利润。

虚假需要造就的需要困境。随着虚假需要无孔不入地渗透,现代社会人类的虚假需要占据了他们的生活,造成了需要的三个困境:第一,人们丧失辨别虚假需要和真实需要的能力。现代发达工业社会制造了多种需要以及满足这样或那样需要的产品、手段以及途径,人们在众多需要之中无法选择自己的本质需要或者说社会制造的需要已经占据了他们的需要空间。再加上虚假需要制造出来的幸福假象,人们满足虚假需要可以使自我得到表浅的快乐,因此更加无法辨别真实需要和虚假需要。但无法辨别真假需要,并不代表人们会陷入两难的需要选择处境和对真假需要的迷茫状态,因为他们已经从内心上信仰现实的需要就是自己的真实需要,已经将虚假需要当作合理的需要纳入到自己的生命过程了。也就是说,人们将虚假需要和真实需要画上了等号。资本家的目的达成了,他们就是想让他们为了自身的利益制造出来的社会需要变成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并通过某些对象活动转换为人们身体的一部分。可以说,虚假需要是使大多数人处于社会控制之下的手段之一。第二,虚假需要使人们处于虚假的幸福、真实的抑制中。“现行的大多数需要,诸如休息、娱乐、按广告宣传来处事和消费、爱和恨别人之所爱和恨,都属于虚假的需要这一范畴之列。” [3]6现代社会早已不像过去那样缺乏各种物质资料,生产效率也到达历史从未有过的高度。产品“过剩”导致生产动力需要改变以生产为主导的状态。因此,发达工业社会把生产动力转向了消费,于是就利用各种广告、媒介来宣传“消费主义”、宣传“消费能带来快乐的”价值观。对人们来说,消费是一件既可简单操作又可带来满足感的方式,所以人们对消费价值观是喜闻乐见的。现代工人们在经过日复一日、枯燥劳累的劳作之后,通过消费带来的短暂“幸福”状态使消费轻易成为人们满足需要的主要方式甚至是唯一方式。然而通过消费来满足需要的“幸福感”实际上是一种虚假的“幸福感”,这种“幸福感”持续性并不长效,所以人们会在“幸福感”也就是满足感消失后再去寻找下个需要,然后再通过消费获得需要的满足,使自己可以获得源源不断的“幸福感”。然而,就是这些具有短暂满足感的需要,才是社会为了满足自身的利益利用媒介、广告等宣传手段向大众灌输的需要,也是社会为了刺激人们消费而制造的虚假需要。人们在这些强制灌输之下,丧失了不接受的权利,成了只有肯定性选择的单向度的人。真实情况是人们的需要被抑制、选择被抑制,一切都在抑制之中。第三,虚假需要使商品的符号价值大于使用价值。马克思主义认为“物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效用”就是使用价值。它是商品价值物质方面的承担者,是商品自然属性的体现。然而在发达工业社会下(消费社会),人们对物品使用价值的满足已丧失强烈渴望。可以这样说,人们对虚假需要的满足已不在于使用价值而是隐藏在其背后的“符号”价值。所谓“符号”价值是指商品所具有的能满足人们社会地位、权力、身份等抽象象征的效用。商品的符号特征使人们在选择商品时更倾向于选择它背后的象征意义而不是使用价值。因此就造成了过度消费和畸形消费的社会氛围。所谓过度消费是指人们在现有产品能够满足自己日常需要的情况下,还要购买更多、更昂贵的商品的消费行为。实际上,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并不缺少能代替奢侈品的使用价值的一般产品,但大多数人还是会乐意购买可能会超出自己购买水平的奢侈品。因为奢侈品在社会的宣传引导下,象征着一个人的富贵、荣耀和品味。但其实个人的富有、品味、地位完全不是靠消费社会所要求他们消费的产品所获得的。所谓畸形消费是指人们注重对消费背后的符号价值追求,忽视了自身其他方面诸如文化、科学等的追求。社会宣传的符号价值取向,使人们对自身的认识陷入误区。他们认为只要能够满足社会所要的需要,通过消费具有“地位”的社会产品,个人的才能、地位、身份就能够实现极大提升。因此,就导致了人们对金钱物欲的追求远大于对精神文化的需要。对符号价值的需要并不是人们真正的需要,因为这种需要包括符号价值本身都是发达工业社会制造出来的虚幻意义,不代表各人的真实意志。但现实情况是,人们对于虚假需要的乐此不疲,对于虚假需要的满足手段—消费更是不断追求。于是,現实社会就在这种虚假需要和消费满足中充斥着虚荣、比较和畸形。

产生虚假需要原因,就在于它在现代社会发展的条件下逐渐成为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产动力,掩盖了人的真正本质的发展。上文提到,虚假需要的产生与劳动异化与资本逻辑的运转相关联。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应是人们自觉自由的活动,是体现人真正本质的活动。然而在资本主义私有制下,劳动失去了其自由属性,成了无资本的工人迫不得已的生存活动。痛苦、压抑等消极词汇成了劳动的代名词。因此,马克思说道:“只要肉体的强制或其他强制,一停止,人们会像逃避瘟疫那样逃避劳动。”[4]在前资本主义阶段,劳动是这样的强制活动。在现代工业社会下,劳动的压迫和强制属性也并未改变。现代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技术的进步,使得社会效率加快,人们从过去那种亲历亲为的劳动中得到了相对的解放。人们的生活方式日益多样,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品种繁多的食物、功能齐全的家庭设备、便捷实用的购物网站等商品和服务设施丰富了人们的生活。阶级之间的差别平等化,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享有同样的社会资源,工人和老板不仅可以坐在同一家餐厅享受同样鲜嫩的牛排,也可以观看同样的足球比赛,漫游同样的旅游胜地。“由于更多的社会阶级中的更多的个人能够得到这些给人以好处的产品,因而它们所进行的思想灌输便不再是宣传,而变成了一种生活方式。这是一种好的生活方式,一种比以前好的多的生活方式。” [3]11但实际上,这样一种“好的生活方式”并不是真正属于人的自由自觉的生活方式,它是发达工业社会制造的能让人们认为劳动合理的虚幻假象。也就是说,现代资本社会为了能使人们对压迫性的劳动更具适应性和合理性,从而制造虚假需要来缓和人与私有制下的劳动之间的矛盾关系。

    虚假需要的产生原因除了劳动异化还要归结为资本逻辑的运转。所谓资本逻辑其本质实际是追求资本的增殖。实现资本的增殖就必然要使生产和消费两个环节保持通畅,这就要使包含剩余价值的商品资本可以顺利地通过售卖环节转化成货币资本,否则资本的增殖就无法实现。马克思将这样的产品转换为商品、商品转换为货币(资本)的转化过程叫作 “惊险的跳跃”,并称“这个跳跃如果不成功,摔坏的不是商品,但一定是商品占有者”。因此,资本家定会想方设法地让资本增殖过程运行下去。但是,前资本主义生产效率的低下,使得物資匮乏严重,实现这样的跳跃过程更多集中在生产这个首要环节。因为只有生产得越多,可供人们消费的产品就越多,资本的增殖过程就越能够实现。然而现代工业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技术的运用使社会生产效率越来越高,人们物资匮乏阶段已然消失,甚至出现产品过剩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资本家要实现资本的增殖就不可能再主要依靠生产阶段,而是直接转向消费阶段,这是资本在当代背景下实现“惊险跳跃”的唯一最佳手段。因此,生产社会转型成了消费社会。在资本的操纵下,社会利用各种手段(主要是文化误导手段)向大众宣传虚假需要,宣传消费是实现需要的唯一手段,从而刺激他们的消费欲望。消费社会把自身的需要灌注到了人的身上,人的真实需要被抛弃了,虚假需要占据了人的全部生活,消费便成了最佳生活手段。

三、真假需要的历史辩证性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来看,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需要的形成发展都是不同的。什么是真实需要人类还无法定论,因为需要本身就是一个日益扩大和丰富的体系,还需要每个人在生活体验中不断地扩充和完善它的概念。同样的,虚假需要也是一个历史概念。马克思将人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由血缘关系为主导的阶段;第二个阶段是以“物的依赖关系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的阶段”;第三个阶段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阶段”即共产主义社会的阶段。如今,我们仍处于依赖物的第二个阶段,还无法摆脱对物的依赖关系,虚假需要正是在对物的依赖基础上产生的。实际上,虚假需要也具有推动历史进步作用。在消费社会下,资本扩大生产范围继而扩大了消费,不断将奢侈需要转化为必要需要。这不仅造就了资本主义的生产发展,还为人们拥有更多的需要以及需要的满足提供了更好的物质条件。因此我们要承认的是,资本在利用虚假需要发展自身时也同样铸就了人的发展。同时,虚假需要成就的消费社会一方面使人陷入了消费误区,另一方面又使工人在劳动压抑中获得了相对的解放。正是在这些意义上,资本逻辑操纵的虚假需要促进了历史的进步。所以,要站在历史唯物观的立场看问题,既要看到虚假需要在社会的历史发展中具有的不合理方面,又要看到合理的方面。不能“一刀切”地反对资本和消费社会的形成与发展。当社会生产力发展到更高阶段,人类物质极大丰富,进入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时,人类的劳动活动就不再是压迫、抑制的生存活动而成了人的自由自觉的创造性的实践活动,人们内在的真正需要成为社会生产的真实目的。在那时候,虚假需要必将消失,资本也会因其完成历史使命将退出历史这个舞台。因此,我们既不能乐观地认为虚假需要是合乎历史发展进程的合理需要,也不能悲观地认为人类无法摆脱资本逻辑操纵的虚假需要。我们需要抵制那些“继续限制人类发展、使人类发展成为狭隘而片面的那些消费和生产的形式。”[5]

虽然虚假需要是发达工业社会的产物,但由于全球化的蔓延以及我国国情,不得不使社会主义中国被卷入商品市场经济的浪潮中。作为正在努力向发达国家迈进的发展中大国,发达工业社会出现的这一系列问题必须作为前车之鉴。经济全球化使世界上的每一个国家都不可能摆脱资本逻辑,中国更是如此。关键在于要以正确的态度对待资本逻辑和虚假需要。一方面要看到资本在扩充生产、发展生产力、发展经济,从而为广大人民群众创造丰富的物质条件的积极作用,一方面又要坚持以人为本,不能片面绝对地追求经济增长。要把人的发展看作是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在历史发展中扬弃虚假需要,创造真实需要产生和满足的条件,促进人的自由全面的美好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2][德]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96.

[3][美]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4.

[5][比利时]厄尔条斯特·德尔.晚期资本主义[M].马清文,译.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3:490.

〔责任编辑:徐雪野〕

作者:周启杰 张佳欣

上一篇:我国古代旅游文化论文下一篇:绿色轮胎节能减排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