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金融保险论文

2022-04-18

摘要:近年来,现代化社会普遍关注的话题涉及到金融保险行业上市公司财务徇私舞弊问题,导致资本市场诚信不高、社会信用危机越来越大,人们逐渐不相信市场。对于这种情况,我国陆续颁布很多政策,比如:基本规范政策等等,实施这些政策可以增强公司内部控制建设,也提高了公司的经营管理能力。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内部控制金融保险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内部控制金融保险论文 篇1:

论金融保险行业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摘 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稳健发展,金融市场越发活跃,金融保险上市公司数量不断增多,为国家经济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文章通过对金融保险行业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分析,以期为推动金融保险上市公司良性发展,提供行之有效的理论参考依据。

[关键词]金融保险行业;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

[DOI]10.13939/j.cnki.zgsc.2018.30.054

金融保险行业上市公司在发展过程中屡现财务管理问题,使公司资金运营体系存在资金链“亚健康”状态,一旦受到市场竞争大环境异动冲击,将对金融保险行业上市公司造成极为严重的消极影响,使其无法獲取更高经济收益,影响公司长远发展。其中公司内部控制作为可有效优化其财务管理体系的重要一环,在现有政策的加持下,逐渐强化了金融保险行业上市公司内控能力,使财务管理发展过程中凸显出来的缺陷得以弥补,为降低公司经营管理财务风险奠定基础。基于此,为使金融保险行业上市公司得以稳健发展,在金融市场竞争环境中占据一席之地,为自身获取更高经济收益奠定基础,分析其内控有效性,提升该类公司对内控机制的重视程度显得尤为重要。

1 金融保险行业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内涵

金融保险行业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属专业管理制度范畴,其在践行过程中以有效监管、防范风险、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管理能力为目标,通过设定内控控制节点,建造内控网络,梳理内控流程,达成内控目标。使其与公司业务发展流程、日常运营管理等工作相契合,与公司发展脉动保持同步,凸显其公司管理控制有效性。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内控机制应用稍晚,内控经验相对较少,其内涵仍无较为规范的表述方式,主要作为公司全面风险管控子系统进行研究,是公司管理体系中的重要一环。金融保险行业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体系主要由风险评估体系、信息与沟通体系、监管体系等要素构成,于2010年全面在该类公司内推行,并在《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等法规指引下,成为可提升公司管理有效性的重要内容。

2 探究金融保险行业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

(1)金融保险行业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极其灵活,可满足公司发展的各种需求。公司的日常运营体系较为复杂,为达成公司发展目标,需通过各个管理环节有效落实各项工作,才能确保公司得以良性发展。为此公司内控可依据不同发展目标作出不同工作规划,使公司在发展过程中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不断优化财务管理体系,其管理能力更具针对性。科学系统的内部控制能有效促进公司内部各个环节的协调配合和互相监督,且严谨的控制体系对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与热情具有重要意义。在内部控制下,使公司发展体系更为健全且富有体系性,为实现公司发展目标奠定基础。

(2)金融保险行业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可优化其管理体系。内部控制作为可实现公司发展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一环,已然成为当前上市公司日常管理体系中的主要构成部分。引导公司实现利益最大化的发展目标,调节公司发展、股东权益、工作人员、金融服务对象等利益方的矛盾,切实提高各权力机构的权利与监督功能,为公司发展营建和谐稳定氛围,降低因矛盾而发生纠纷等消极现象的发生概率,使公司管理体系得以优化,提升其管理能力。

(3)金融保险行业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可实现内部牵制,使公司统一发展节奏。内部控制打破公司以往管理过程中各部门“各自为政”的固有常规,将公司创设为互相关联、相互牵制、相互影响的整体,使公司经济业务在统一化管理氛围中,得以落实经营管理战略目标。相较于以往公司各部门“各扫门前雪”,公司内控工作体系可将“积雪”推往一处,提高管理影响力,充分发挥公司在金融市场中的竞争实力,提升自身综合实力。在相互牵制、交叉控制氛围中,降低“一枝独秀”现象发生概率,使公司得以均衡发展,避免人为消极因素对公司日常管理的不利影响。如公款私用现象、财务信息谎报现象、管理缺失等现象均得以有效控制,为公司发展营建良好氛围,凸显内控践行价值。

(4)金融保险行业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可助力其增值。内控工作与公司日常经营管理各类项目息息相关,同时对公司发展具有一定控制能力,通过内控管理及内控会计两方面工作有效落实,使其成为有效调整公司管理体系的重要一环,良好的管理体系是公司增值基础,凸显内部控制制度应用有效性,使其符合公司现阶段运营实力,避免出现公司发展项目“停摆”,消耗过多公司资源等消极现象,使其成为可促进上市公司增值的管控手段之一。

3 提高金融保险行业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的方略

通过对金融保险行业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内涵及其有效性进行分析可知,内部控制可助力该类公司实现发展运营资源优化配置,提升财务管理综合成效。时代在发展,社会也随之发生巨大转变,金融市场竞争新常态已然到来,为此该类公司需秉持与时俱进原则,明晰金融保险行业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在此基础上结合自身发展需求分析有效提高内部控制有效性的方略,使该内控机制得以有效运行,凸显内部控制践行价值。

(1)提高金融保险行业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执行力度。内部控制执行力度与公司经济收益呈正相关,为此需提高其内部控制执行力度,充分发挥内部控制有效性。为此公司需设定内部控制践行目标,以目标为核心设计内部控制践行计划,依据计划按部就班落实内控工作,使内控工作得以有效落实,确保内部控制与公司发展方向保持同步,成为助力公司发展财务管理制度的重要一环。金融保险行业上市公司需指定内部控制运行监督机制,对内控工作执行力进行评析,一旦发现内控工作未得到有效落实现象,及时依据相关监管机制给予严肃处理,为提高内部控制有效性营建良好监管氛围。

(2)完善法律法规用以约束金融保险行业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践行体系。相较于发达国家我国金融市场尚未达到完全成熟阶段,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缺陷,影响了相关公司发展成效,为使其内部控制有效性得以提升,我国作为法治大国,需与时俱进,从实际出发健全该行业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法律体系,为内控工作有效落实提供有力依据。其中法律法规除具有约束、引导积极作用外,还肩负惩处、监管的重要职责,加大公司财务管理内控缺陷打击力度,提高内控法律影响力,使其得到公司的重视,在日常工作中愿意尊崇内控工作践行要求,达成经济战略目标,维护财务管理体系稳健运行,为其获取更高经济收益奠定基础。

(3)设定金融保险行业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体系。“有效性”本身是一个抽象意味较为浓郁的词汇,怎样衡量“有效性”成为金融保险行业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发展过程中的研究重点,为此需将“有效性”量化,用以衡量公司内控工作践行成效。针对不当工作环节予以优化,引导内控良性发展,提升内控践行成效,使其有效性得以提高,为此金融保险行业上市公司可依据自身财务管理客观需求,制定自评体系,设定自评标准,将“有效性”量化,使内控有效性分析更为直观,使其与公司管理体系紧紧关联在一起,为引导公司内控工作良性发展提供依据。

(4)培养优秀内控人才。内控人才作为有效践行内控工作的核心力量,需具备优越的内控工作实力,其工作思想需与公司发展方向保持同步。为提高金融保险行业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夯实人才基石,公司需做好工作人员培训工作,提升其内控能力,同时积极吸纳内控人才,打造一支强有力的内控队伍,达到提高其内控有效性目的。

4 结 论

综上所述,金融保险行业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对其发展能产生极大影响,为此公司需重视内控有效性,通过提高金融保险行业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执行力度,完善法律法规用以约束金融保险行业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践行体系,设定金融保险行业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体系,培养优秀内控人才等方略,提升内控能力,凸显内控价值,继而为公司获取更高经济收益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徐惠珍,王程程.金融保险行业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4(15):89-90.

[2]江宇.当前我国金融类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探讨[J].全国流通经济,2016(33):67-68.

[3]沈志超.我国金融类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文献综述[J].教育财会研究,2014,25(6):56-58.

[4]贾璐.我国金融保险业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披露分析[J].中国证券期货,2013(8):20.

作者:路娟

内部控制金融保险论文 篇2:

论金融保险行业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摘 要:近年来,现代化社会普遍关注的话题涉及到金融保险行业上市公司财务徇私舞弊问题,导致资本市场诚信不高、社会信用危机越来越大,人们逐渐不相信市场。对于这种情况,我国陆续颁布很多政策,比如:基本规范政策等等,实施这些政策可以增强公司内部控制建设,也提高了公司的经营管理能力。基于此,本文从不同角度分析了金融保险行业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希望可以为有需要的人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金融保险行业;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

当前,人们越来越重视内部控制的研究,而且也充分认识到内部控制是金融保险行业上市公司防范风险、严格控制财务徇私舞弊的重要措施,内部控制的任何细节都有可能造成该公司内部控制失去自身的作用,严重的话会造成企业面临破产的局面。因此,对于金融保险行业上市公司来说,必须要尽可能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其有效性,以推动公司稳定发展。

一、金融保险行业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基本内涵

金融保险行业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属于专业管理机制范畴,其在践行过程中中以优化配置资源、提升管理效率为主要目标,通过设置内部控制节点,实现内部控制目标。[1]使其和公司经营管理等工作内容相符合,及时跟上公司发展的脚步,使公司管理控制的有效性得到充分体现。相对于欧美发达国家,我国内部控制制度应用很迟,内部控制经验严重缺乏,其内涵依旧没有体现规范性的表达方法。将内部控制系统作为公司全方位风险管理控制的子系统进行分析和探究,在公司管理体系中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这种类型公司在2010年全面推行,而且在《内部控制评价指引》等法律政策指导下,从而成为提升公司内部管理有效性的重要内容。

二、分析金融保险行业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一)具有一定灵活性,可以满足公司发展的所有需求

任何公司,其日常经营运转体系是十分复杂的,要想从根本上实现公司发展目标,应该将所有管理环节真正落实到每项工作,才可以促进公司持续稳定发展。对于金融保险行业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管理,可以结合每个发展目标合理制定各项工作规划,让公司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完善财务管理体系,使得管理水平具有更多的针对性。科学的内部控制可以促使公司内部各个环节进行相互配合,而且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对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在内部控制背景下,公司发展体系必须要具备一定的体系性,为实现公司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不断优化公司内部管理体系

在实现企业资源优化配置中内部控制是关键环节之一,成为现代化上市公司经营管理体系中的重要构成部分。[2]正确引导公司在最大限度上实现发展目标,缓解各部门工作人员、股东权益以及公司自身发展等多方的冲突,尽可能提升每个权力部门的监管功能及权利,为推进公司稳定发展建立相对宽松的环境,减少由于冲突而引起纠纷等不良情况的出现几率,确保公司日常经营管理体系实现更好的优化,提高其管理水平。

(三)实现公司内部相互牵制,促进公司整体发展

内部控制改变公司原有管理中每个部门“各自执政”的局面,将公司创建为相互产生影响的一个整体,促使公司各项经济业务可以在统一化管理模式中贯彻落实经营管理战略目标。[3]与以前公司每个部门“各自为政”相比之下,公司内部控制工作体系可以将各个部门集中在一起,增加管理影响力度,提高自身各方面的实力。在每个部门之间相互牵制气氛中,减少某个部门过分优秀的出现几率,确保公司可以实现平衡发展,防止一些人为不利因素影响公司的日常经营管理,进而阻碍公司稳定发展。比如:通过这样做可以有效避免诸多问题出现,主要包括私自挪用公款、谎报财务资料信息等等,在某种意义上可以为公司将来的发展建立轻松活跃的气氛,更加全面地体现内部控制所包含的践行价值。

(四)有利于公司自身增值

内部控制工作,离不开公司日常经营管理的各种类型项目,并且可以控制公司的发展,通过贯彻落实内部控制会计和内部控制管理,让其可以成为对公司日常经营管理体系做出调整的核心环节。[4]公司要想实现增值,必须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构建一套完善的日常经营管理体系,使内部控制机制的应用意义得以体现,确保其和公司当前运营水平相符合,防止存在公司发展项目搁置、公司资源损耗过大等问题,力求让内部控制可以成为有利于公司增值的一种重要管理控制方法。

三、政策意见

(一)科学设计公司内部控制评价体系

一般情况下,不同的公司,由于在公司机构、经营范围、业务内容等方面存在差异,所以其有着不同的内部控制设计。[5]作为上市公司,需要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以及其所处行业的重要特征,对于这个行业中可能存在徇私舞弊的环节,需要合理设计内部控制评价模型。特别是对于大规模的上市公司来说,容易因细节上的失误而造成企业受到重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对公司内部控制进行设计时,必须要对综合考虑各个因素,比如:规模的大小等等。对于大规模的公司,必须要对更加系统的设计内部控制,只有这样才可以构建较为完善的内部控制评价体系。

(二)加大公司内部控制的执行力度

公司內部控制执行力度的强弱直接关乎到公司的整体效益,公司在完成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建立后,还要结合内部控制设计方案的实施具体情况,以实现公司内部控制的最终目的。并且公司需要对内部控制进行定期的评价,一旦在评价中发现问题,必须要及时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通过内部控制设计指导其内部控制执行,且利用内部控制执行对其设计的合理性作出检验,只有这样才可以对公司内部控制评价体系做出进一步完善,使公司有效的内部控制设计与内部控制执行得以真正实现。

(三)健全相关的法律政策

相对于一些发达国家,我国金融市场仍旧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在发展中存在诸多不足,容易对有关公司发展产生影响,为了可以提高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我国不能一味的坚守传统发展模式,应当不断进步,以实际情况为出发点,构建完善的金融保险行业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法律法规体系,为落实内部控制工作奠定坚实基础。[6]而法律政策不仅有引导和约束的功能,而且有监督管理、惩罚违法人员的重任,不断提升公司财务管理内部控制问题打击力度,使其可以得到公司的高度重视,在日常工作中根据内部控制工作的有关践行要求,以便于更好地实现公司经济战略发展目标,保证财务管理工作有序进行,促进公司经济迅速发展。

四、结语

总而言之,金融保险行业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关乎到公司的全面发展,所以公司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必须要注重内部控制的有效性,通过科学设计公司内部控制评价体系加大公司内部控制的执行力度健全相关的法律政策,提高内部控制水平,突出体现内部控制价值,进而给公司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路娟.论金融保险行业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有效性[J].中国市场,2018(30):54-55.

[2]赵波.金融保险行业廉洁风险隐患防控建议[J].当代电力文化,2017(02):54-55.

[3]张良.论金融保险行业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有效性[J].财经界(学术版),2014(23):117-118.

[4]徐惠珍,王程程.金融保险行业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4(15):89-90.

[5]王严.高管薪酬与公司经营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以金融保险行业上市公司为样本[J].学术界,2013(S1):36-39.

[6]罗尧,陈珊.股权集中度、高管激励与企业业绩——基于我国金融、保险行业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2(10):139-140.

作者:赵淑芳

内部控制金融保险论文 篇3:

金融保险混业经营问题的思考

摘 要:混业经营的金融模式是我国金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保险混业经营在我国金融市场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针对我国金融保险混业经营面临的一些问题,探讨了几点完善策略,旨在更好的推动金融保险混业发展。

关键词:金融保险;混业经营;策略

近年来,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潮流,在这样的背景下,金融保险混业经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混业经营的发展态势一直是国际金融界研究的热点[1]。部分学者认为行业与机构的划分是相对的,金融保险行业的分工处于变动状态;也有部分学者认为金融保险行业结构和机构是相对稳定的。混业经营模式可以充分利用多种资源,促进金融产品的创新发展。此外,金融保险混业经营可以实现不同领域之间的相互交融,能够为客户提供多元化的特色服务。金融保险混业经营能够提升我国金融机构的国际竞争力,促使我国金融业健康发展。但是,由于我国金融监管体系尚不健全,导致混合经营的经济风险较大,因此开展金融保险混业经营问题的思考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金融保险混业经营概述

根据金融保险业中功能和结构之间的关系和状态,可以将其分为金融保险分业经营和金融保险混业经营,其中前者指的是能够发挥部分或单一的金融保险功能,后者指的是可以完成多元化的金融保险功能,即其功能与机构可以以多种形式存在。金融保险混业经营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上的金融保险混业经营指的是证券业务与银行业务;广义上的金融保险行业经营则涵盖证券、保险、信托、银行等全部金融保险领域。目前业内研究的金融保险混业经营多指的是广义上的范畴[2]。

对发达国家的金融保險机构来说,单一性业务往往就能够达到运营目标,因此在较长时间里对于混业经营的需求不大。但是随着部分国家经济实力的增长,一些金融机构开始向多元经营转变。从金融机构经营层面上来看,混业经营是经保险机构发展策略突破性选择的结果。这种混业经营模式打破了传统金融行业单一的分工模式,有利于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以及金融保险服务质量的提升,可以说金融保险混业经营是金融机构科学化、合理化发展的必然选择。在经济全球化发展时代背景下,金融保险混业经营已经成为当前金融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我国金融保险混业经营面临的问题

我国金融保险混业经营模式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比如我国金融保险混业经营内控机制落后、现行金融保险法律制度不健全、混业经营收购兼并手段落后等等[3]。

首先,现阶段我国金融保险混业经营内控机制相对落后。对于实行混业经营的金融企业来说,子公司与母公司之间的交易是不可避免的。混业经营模式可以有效的促进子公司与母公司、子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的沟通和协调,有助于提升管理效率、降低企业经营成本,确保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但是需要清醒的认识到金融保险混业经营容易给金融机构带来内部风险。比如经营能力具有差异的母子公司之间其负债与资产会相互影响,母子公司之间相互担保,容易出现审查不严谨的现象。企业各部门之间容易出现转移利润等违规行为,容易给企业带来经营风险。此外,如果某个子公司因经营不善出现资金链断裂时,很容易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给其他子公司和母公司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严重者会造成整个行业的动荡。总体来说,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金融保险企业内控机制尚不健全,在这样的情况下开展金融保险混业经营容易给企业经营带来负面影响。因此完善内部控制体系,降低企业经营风险是金融保险混业经营必须解决的问题。

其次,我国现行金融保险法律制度尚不健全。众所周知,健全完善的法律规章体系有助于企业之间建立平等互利的促进关系,是金融保险混业经营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但是,要清醒的认识到当前我国现行法律制度存在诸多不足。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实行金融保险混业经营的企业越来越多,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平安集团、太平洋保险集团等知名公司。与混业经营蓬勃的发展态势相比,我国现阶段缺乏针对混业经营的法律法规。近年来,我国政府对金融保险混业经营的重视程度日益提升,2016年出台的《金融业改革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引导金融保险机构积极开展综合经营新试点,提高我国金融保险业务综合服务水平”。在这样的背景下,如果不健全金融保险法律制度,一旦企业出现问题,很容易导致子公司或母公司出现问题,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

第三,我国金融保险混业经营收购兼并手段有待提升。在我国政府大力推动金融保险混业经营的大趋势下,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开始寻求金融与保险业务的双发展,其中收购和兼并是金融机构的常用手段。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平安集团为实现金融保险混合经营,成功收购深发展集团。当前我国在收购和兼并实践中存在着形式单一、效率低下等问题。纵观现阶段我国金融保险企业收购和兼并实践可以看出,大多是在政府的干预下采用强弱并购的方式进行的,兼并收购方多为资本雄厚、经营能力较强的大企业,被兼并方多为濒临破产、企业经营出现问题的企业。这种硬性并购方式容易给双方资源整合配置以及后续的经营管理带来一系列的负面作用。再者,当前我国现行法律中针对金融保险企业兼并或收购方面缺乏明确的规定,因此在兼并或收购实际操作中出现问题时,会出现无法可依的现象。此外,兼并或收购不是简单意义上的重组,而是企业资产文化的重新整合,尤其是当收购或并购的双方经营领域存在较大差异时,很容易导致经营管理等多种问题。

三、金融保险混业经营问题的完善策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指导下,我国金融保险混合经营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下文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探讨了几点金融保险行业经营问题的完善策略,如完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丰富兼并或收购手段等,旨在更好的提升我国金融机构的市场竞争力[3]。

首先,结合企业发展实际,完善内部控制体系,降低企业经营风险。完善金融保险结构内部控制体系,一方面要注重控制金融机构风险,另一方面还要重视企业交易所产生的风险传递现象。金融保险混业经营面临的最大风险是内部交易风险,因此在内部控制体系构建的过程中,要注重加强企业不同部门之间的监督协调作用,进而提升企业管理效率和经济效益。企业加强对经营活动风险的控制和管理,确保企业运营的规范化,从而最大程度上降低企业的内部风险。在保证公正公平的前提下,提升企业信息的透明度,并积极构建企业防火墙监管机制,明确经营责任人,确保负责人在其责任范围内承受风险。在混合经营模式下,子公司相互之间独立经营,各负盈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风险传播。此外还需要严格把控不同子公司之间的资金状态,防止关联交易等违规现象的出现。为确保企业管理人员能够及时掌握不同部门机构的运营状况和风险情况,可以考虑设立第三方监管部门,通过构建完善的风险评估标准,对各部门和子公司进行风险评估,在此基础上管理人员可以快速进行决策。

其次,树立安全与稳定的理念,积极构建保险证券的金融法律制度。完善金融保险法律制度,关键在于树立安全稳定的理念。比如美国在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转变期间,不断修改相关法律,并对其中的漏洞及时的予以弥补,逐步摸索出金融保险混业经营的最佳方式。随着我国金融保险混业经营的不断壮大,加强对金融控股公司的规范管理显得越来越重要。因此有关部门需要尽快完善金融控股公司的专项立法工作,针对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现状明确其经营规则和发展方向。近年来结合我国企业金融保险混业经营的实际发展情况,并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相关部门已经对部分法律法规予以修改完善。比如,在充分参考美国《金融控股法》的基础上,结合我国企业的发展状况,我国也出台的《金融控股法》,该法规确保了金融控股企业合法经营地位。为了促进我国金融保险经营模式进一步发展,相关法律需要进一步明确规定金融控股企业的进出制度以及经营范围,通过完善监管制度,降低混业经营带来的利益冲突和内部风险。此外我国金融法律体系涉及面较广,因此需要进一步完善金融行业内部的相关法规,维护风险管理和消費者保护的利益,防止金融控股公司出现垄断和隐私泄密等问题。

第三,丰富兼并或收购手段。前面已经提及,现阶段我国金融企业大多通过收购或兼并的手段实现混业经营。比如平安集团通过收购合并,大大提升了企业混业经营的速度。受此影响,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采用鉴定或收购的方式完成金融保险混业经营。通过该方式,企业可以有效的扩大经营范围,并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力。企业之间的兼并或收购可以促使企业内部机构设置和分工的合理化,进而达到降低成本、提升利润的目的。我国金融业应该进一步丰富收购和兼并手段,完善相关制度,通过组建大型金融集团实现保险金融混业经营的高效发展。

参考文献:

[1]赵金鹏. 浅析混业经营背景下金融保险基金的研究[J]. 纳税, 2017(9):117-117.

[2]黄鑫, 彭雪梅. 混业经营、金融牌照与保险公司经营效率[J]. 保险研究, 2017(7):22-37.

[3]杜明鸣. 混业经营趋势下我国金融监管模式的选择与创新[J]. 吉林金融研究, 2017(5):15-20.

作者:王国宇

上一篇:初中女生体育锻炼论文下一篇:大学体育课程改革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