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金融安全与风险控制论文

2022-04-22

摘要:一直以来,网络金融作为依托于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新型金融服务方式,在我国得到迅速的扩大与应用,这对于金融行业的管理模式、金融风险预警以及金融产品创新等方面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所以,本文就网络金融风险进行分析,然后探讨其对应的防范措施,这样就能够促进网络金融的可持续发展。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网络金融安全与风险控制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网络金融安全与风险控制论文 篇1:

互联网背景下网络金融风险防范策略探讨

[摘 要] 网络金融是传统金融行业与互联网技术相结合的新兴领域。用户依靠互联网信息通信技术进行金融交易,包括投资、支付和其他形式的资金融通。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金融发展速度迅猛,用户群体扩张迅速,对人类社会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阐述了网络金融的定义,介绍了互联网背景下网络金融的主要特点,及其发展过程中暴露出的一些问题和风险,并针对这些问题和风险提出了相应的防范策略,同时对这些防范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 互联网;网络金融风险;防范策略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8. 13. 046

0 引 言

近年来,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发展迅速,网络金融同样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其业务范围几乎涵盖了金融业的所有领域。宏观上看,网络金融发展可以促进国家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措施,对于提高我国金融服务的普惠性,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具有重要意义。但是,任何新兴事物在发展过程中都会出现一些问题和风险,网络金融作为一项新兴领域也不例外。甚至因为网络金融影响范围的广泛性,其暴露出的风险及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使得规范网络金融发展已经形成共识。基于此,我们对网络金融存在的风险进行探索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防范策略,希望能够促进网络金融的长期稳定发展。

1 网络金融

1.1 网络金融定义

网络金融是传统金融机构与互联网企业利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实现资金融通、支付、投资和信息中介服务的新型金融业务模式[1]。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其与金融行业的有机结合,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对金融业务、产品、服务等方面产生了颠覆性的影响。网络金融的迅猛发展给小微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同时增加了就业岗位,提高了人民生活质量,对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带来了积极的影响。

1.2 网络金融的主要特点

网络金融最主要、最基本的特点当然是互联网通信。除此之外,网络金融还有其自身独特的一些优缺点。优点主要包括运营成本低、业务处理效率高、客户覆盖范围广、发展速度快,缺点主要有监管难度大、风控弱、风险大[2]。下面我们对网络金融这些优缺点进行简单分析。

1.2.1 运营成本低

网络金融模式下,许多金融业务可以在网络平台上进行处理,不会受到时间和空间的制约,因此,金融机构可以减少甚至免除营业网点的设立,或者缩减营业网点的业务范围,缩小营业网点规模,减少网点员工数量,从而降低营业网点投资成本,达到降低金融机构运营成本的目的。另外,互联网用户通过网络平台可以方便快捷地找到心仪的金融产品,足不出户,大大节约了交通成本以及时间成本。

1.2.2 业务处理效率高

网络金融主要以计算机为业务处理手段,各项业务处理都有设定好的模式和流程,基本实现用户在客户端的自主操作,相较于线下业务处理模式,无须排队,速度快捷,用户体验更佳。如我们常用的转账操作,只需几个步骤,输入相应密码和验证码,操作就能快速完成,全程所需时间不超过一分钟。

1.2.3 客户覆盖范围广

网络金融模式下,每时每刻,每一个互联网用户都是网络金融平台的潜在客户,不存在地域限制和时间限制。另外,网络金融的客户以小微企业和个人用户居多,而这些客户群体正是传统金融机构容易忽略的群体,所以网络金融的存在对金融资源进行了更为有效的配置,对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1.2.4 发展速度快

网络金融以互联网为依托,随着近年来电子商务和大数据的快速发展,网络金融增长迅速。网络科技的快速发展,正在逐渐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习惯,越来越多的人已經习惯了方便快捷地在各种网络平台上处理相关业务,包括网络金融业务,这就给网络金融的发展不断带来新的机遇,从而实现了网络金融的高速发展。

1.2.5 监管难度大、风控弱、风险大

虽然网络金融发展速度很快,但是在中国它仍然是一个新兴领域,准入门槛低,并且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监管难度较大[3]。另外,网络金融缺乏类似银行的风控、合规和清收机制,行业中隐藏着许多不易发现的风险问题,包括网络安全风险和信用风险。

2 网络金融的风险探讨

网络金融是互联网信息技术和金融行业的有机结合,所以其主要的风险有两大类,包括网络安全风险和金融行业的传统风险,如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以及法律合规风险等[4]。

2.1 网络安全风险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安全问题逐渐凸显,由此导致网络金融风险已经发展到不可忽视的地步。网络安全的主要威胁包括网络攻击、病毒木马、伪基站、APT攻击以及无线网络安全。以网络攻击为例,一旦遭到网络攻击,网络金融平台可能无法正常运行,严重的甚至会出现网络金融平台瘫痪,严重影响平台用户的正常使用,同时,还可能造成用户个人信息丢失以及资金安全受到威胁的情况。另外,无线网络安全也是网络安全风险中的一个重要问题。随着移动端用户的增多,诸如饭店、宾馆等公共场所提供的无线网络安全问题,逐渐成为关注焦点。黑客可以通过公共无线网络侵入私人移动端,盗取私人信息,对社会大众的信息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危害。

除此之外,网络金融平台自身也可能存在一些安全隐患,可能造成客户信息泄露,资金安全受到威胁等风险问题。

2.2 金融风险

网络金融,其本质依然是金融,仍然具有金融行业的特征风险,包括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法律合规风险等。许多网络金融平台进行借贷业务时,对借、贷双方的资质并未进行严格的审核,贷款方可能无须任何抵押担保就能得到一定的贷款额度,这种情况下,一旦贷款方出现经营不善无力偿还贷款的行为,借款方的资金安全就无法得到有效保证。这种情况就是我们所说的信用风险。另外,我国征信机制并不完善,而网络金融无地域限制的特征,更加导致了信用风险的放大。

网络金融竞争日趋激烈,一些网络金融平台为了吸引客户,相继推出许多高收益、高流动性的金融产品,此类产品看似诱人,其实隐藏着较高的流动性风险。

个人终端、网络金融平台以及互联网本身可能存在一些设计缺陷,使得用户在网络平台进行业务处理时,发生操作错误,进而造成用户自身的资金损失等问题,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操作风险。当然,也可能因为用户自身原因造成操作失误,从而带来操作风险。

网络金融作为一个新兴领域,缺少相应的法律法规对其进行约束,导致网络金融平台的一些行为,无法界定其是否符合法律法规,也就造成了我们所说的法律合规风险。

3 风险防范措施

针对上述提出的网络金融风险,我们就此提出了一些防范措施[5]。

3.1 网络安全风险防范措施

对于网络安全管理方面,应当制定健全的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并且严格遵守。网络金融用户应当选择安全性尽可能高的操作系统,并且对操作系统进行安全配置,包括设立防火墙、安装可靠的杀毒和安全管理软件等。另外,网络金融平台应该加强自身的安全性,定期对平台进行技术更新和维护,修复平台漏洞,对用户的账号实行安全管理,如设置安保密码,多重用户名,多重密码,涉及资金的操作应当使用验证码等。另外,在数据传输过程中,使用加密技术,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其他措施包括数据备份和审计等。

3.2 金融风险防范措施

首先,应当明确制定网络金融行业的经营准则,制定严格的行业准入标准,从根本上提高网络金融平台的质量。明确平台进行信息披露的责任,并且平台应当对所披露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负责。另外,加快个人征信体系建设的步伐,从而帮助平台或借款人对贷款方的个人信用进行较为准确的判断。以上几点,即是针对信用风险提出的防范措施。

其次,针对操作风险,应当尽量减少个人终端、网络金融平台以及互联网本身的设计缺陷,进而避免用户使用网络平台时操作错误的发生。另外,针对用户自身操作失误造成操作风险的情况,应尽量将操作界面设计得简单明了,此外,用户初次使用平台时,应当进行简单的培训指引,增加用户对平台操作方法的了解,从而降低用户误操作的可能性。

再次,应当建立流动性风险的评估指标,实时监测各网络金融平台的流动性风险,同时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对流动性风险进行分析预警。

最后,国家应当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对网络金融的各个方面进行明确的法律规定,使各网络金融平台的经营管理人员能够清楚地了解自己平台的运营管理是否符合法律规定,进而大大保证了网络金融平台的规范性,降低了其法律合規风险。当然,随着网络金融的快速发展,相应法律法规也应当适时调整,避免其对网络金融的发展造成严重阻碍。

4 结 语

在当前的互联网背景下,网络金融应当加强监管力度,无论是传统的金融机构,还是网络金融时代新兴的金融机构和组织,都应当加强自身的风险控制,提升金融风险管理意识,创建新的金融管理模式,促进网络金融的健康发展。另外,监管部门应当严格落实国务院印发的《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规范网络金融业态,优化市场竞争环境,确保网络金融创新方向的正确性,降低网络金融风险案件的发生频率,并且建立网络金融长效监管机制,确保网络金融的持续健康发展,发挥网络金融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积极作用。

主要参考文献

[1]姚国章,赵刚.互联网金融及其风险研究[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5(2):8-21.

[2]郑国强,张聪.我国互联网金融特点与风险的研究[J].全国流通经济,2015(4):82-83.

[3]徐征.互联网金融风险监管及对策探微[J].财会月刊,2017(23):41-45.

[4]徐明.互联网金融风险及风险管理分析[J].中国商论,2017(1):40-41.

[5]庞敏,邱代坤.互联网金融风险产生的路径与防范对策分析[J].理论探讨,2017(4):116-120.

作者:李尤

网络金融安全与风险控制论文 篇2:

网络金融的风险防范措施探析

摘要:一直以来,网络金融作为依托于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新型金融服务方式,在我国得到迅速的扩大与应用,这对于金融行业的管理模式、金融风险预警以及金融产品创新等方面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所以,本文就网络金融风险进行分析,然后探讨其对应的防范措施,这样就能够促进网络金融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网络金融 风险 防范

传统的金融业务活动只包含了贷款、存货、结算等,但是网络金融则可以利用移动通信技术、互联网技术等来实现相关的业务需求,这样也能够满足现代金融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不过,由于网络金融的发展风险相对突出,这样就能够更好的做好金融风险防范。

一、网络金融的基本概念

网络金融,也可以称之为电子金融,主要是基于金融电子化建设成果在国际互联网之中满足金融活动的实施,其包含网络金融交易、网络金融机构、网络金融监管和网络金融市场等,在提高资金融通效率和信息交换等方面也具有重要的影响和作用。简而言之,网络金融本身就是金融与网络相互结合的产物,能够满足用户的行为习惯和心理习惯的安全性移动金融新模式。相比传统的金融机构和非金融机构,其优势相对明显,其打破了空间和时间方面对于金融服务的限制,灵活的交易方式相比传统金融更加能够吸引客户,其将金融产品和互联网技术相互的结合起来,就可以实现经营成本的降低,从而提升服务质量,最终增加收入。基于长远的发展角度来分析,网络金融的发展之路也要明显比传统金融更加的优秀。

二、网络金融的主要风险类型

目前,网络金融风险多样性较重,并且风险本身带有的多样性特点就成为网络金融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这就要求从理论层次上进行深化研究,其风险类型主要包含:

第一,法律风险类型。基于网络金融法律风险分析,主要是因为没有基于法律规范,或者是缺少法律体系支持导致风险的出现。网络金融本身主要是选择利用互联网技术来实现业务的支持。因此,交易的双方并不会相见,再加上网络发展速度的持续加快,导致法律规范无法跟上,这样就很难解决其权益纠纷。当前的金融法规虽然能够满足互联网金融的要求,但是在程序上法规不够完善,最终引发法律风险。基于这一情况,不法分子就会利用网络金融,从事违法犯罪活动,再加上审查不够严厉,往往就会出现触犯法律法规的现象。

第二,管理风险类型。在当前的网络金融发展之中,风险出现的类型也是多种多样的,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管理风险。一旦在其中缺少自主安全,网络金融安全就得不到保障。因此,在实际的发展中,网络安全是面临的主要问题。网络金融企业通過技术的引入,就会遭受网络犯罪以及计算机病毒影响,进而出现网络环境方面的威胁。如果没有实现安全环节的管理,那么无法配上网络金融风险管理的制度体系,这样就会对其发展产生影响。

第三,操作风险类型。网络金融风险之中所面临的操作风险主要是客户操作引发的,并且在不规范操作下,还会影响其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由于客户本身欠缺安全意识,在网络之中出现的错误操作就会引发操作风险。因为软件的影响,还会进一步延伸其软件风险,导致金融机构的系统软件以及利用支付结算出现一定的问题,造成蠕虫计算机病毒的传播,直接威胁到软件操作,最终使得用户自身安全意识不够强烈,最终引发操作过程之中的操作风险。

三、网络金融风险的防范措施

(一)建立共享型网络银行数据库

在完善法律制度的过程中,可以按照《网上银行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商业银行法》等,进一步加快网络金融立法,按照时代的发展来制定《电子资金划拨法》、《数据保护法》等一系列的法规,从而将各方的权利义务明确,适当的补充相关的内容,从而加强网络金融市场的准入管理,通过一系列的国际合作,就可以对网络金融犯罪行为进行严惩。

为了保障网络银行资产的安全性,就需要在信息透明度方面下足功夫,基于数据库技术存储、数据处理分析以及管理的实施,这才是现代化管理的必经之路,强调网络金融资金的科学管理,就可以满足信誉资源联网和信息共享,从而提升数据库对于数据的搜集处理,最终强调企业与个人的授信监管[1]。

(二)交易风险防范

在国际之间,互联网金融企业主要是利用人民币作为其交际结算的合同货币,针对其外出口的,在外汇市场之中的汇率逐渐上涨的货币,还需要考虑到对于货币签订合同的有效选择。在国际交易合同中,努力增加货币保值的附属条款,也可以确保在汇率变动的时候,自己的交易资金可以满足有底数的价值变动,这样就可以规避汇率风险货币本身引发的损失。在交易之中,通过价格的调整或者是利率的调整,从而来争取自身有利的合同货币,如此,就可以在偿还日或者是结算日,基于计价货币汇率的变动趋势,最终从而几日的提前与延后,最终实现交易风险的防范,这样也能够针对具体交易中另外进行和现交易路径完全相反的交易,这样就可以通过汇率的变动,将其风险直接抵消掉,同时,也能够在汇率变动之中让投保保险公司弥补其损失。

(三)管理风险防范

目前,在网络之中的庞大交易就会有海量数据的产生,再加上系统功能、产品设计等会成为网络操作风险的核心。作为操作人员,就需要在办理业务的时候认真的审慎,尽可能避免失误操作;对于企业一方,就需要注重稳定性、安全性以及可靠性的监控,能够维护电脑信息的正常运行;针对网络金融产品设计方面的缺陷,还需要做好产品开发步骤的细化处理,严格控制产品质量;此外,做好真假电子货币识别系统的开发,这样有利于客户与网络金融机构之间信息交流的增强,最终构建风险管理系统。同时,建立健全防火墙技术,努力完善网络安全管理制度,这样才能够落实计算机专业管理制度。基于核心技术的掌握,发展电子信息产品制造和软件开发,并且让其独立拥有安全软件,实现科技方面的开发,培养对应的反病毒人才,这样才能够确保计算机病毒从源头上加以控制,最终满足网络金融的安全性[2]。

(四)黑客攻击风险防范

第一,努力提升系统安全级别的设置层级,通过防火墙程序来做好系统信息进出的编写,如此就可以实时监控黑客攻击的位置,并且利用防御程序运行,做好黑客攻击的避免。第二,在交易处理中,还需要第一时间做好数据的备份处理,尽可能在黑客入侵之后,能够通过备份数据直接进行修复,从而实现经济损失的有效控制。第三,针对网络黑客攻击,开发或者是购买安全软件,做好交易数据的加密传输处理,尤其是需要进行多重加密,这样才可以拦截黑客,对于传输数据加以监控,从而实现客户端和系统服务器之间的安全传送。第四,在交易中选择客户端软件进行,防范网页操作,这样也可以对黑客攻击进行一定的规避。

(五)重视专业人才的培养

对于网络金融风险防范人才的培养,其主要包含:第一,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注重金融知识和专业人才融合培养步伐,能够致力于证券、银行、基金、保险、信托等引入,进一步加大知识储备。第二,引入专业人才,选择国际市场之中专业人才的引入,实现网络金融监管人才队伍的扩充和调整,并且为具有潜力的人才创造学习交流和出國深造的机会。第三,注重专业人才的培训。通过网络金融发怒光面的专业知识讲座、培训班等,就可以提升监管人才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真正打造精良的专业监管团队,最终为网络金融的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由于金融创新起步相对较晚,很多金融衍生工具都没有得到实践性的应用,为了能够实现金融衍生工具的创新发展,提升监管效能,在国内的学术界以及业内人士,还需要进一步加大金融组合工具设计与开发的创新,最终实现风险控制,让收益最大化[3]。

四、结语

总而言之,网络技术不仅带来了方便,同时为金融业的发展也创造了诸多有利条件。虽然高科技的使用方便人们的生产生活,但是也会带来严重的网络金融风险,导致交易和自基金的安全性明显降低,这样也会阻碍金融业的发展。因此,强调网络金融的风险防范,确保其网络金融交易安全,就能够推动网络金融业务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伟.互联网金融风险与防范研究综述[J].经济研究参考,2017(54):49-61.

[2]杨璟.我国网络金融风险及防范研究[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7(09):134.

[3]周正铭.基于金融创新冲击下对网络金融风险防范的思考[J].金融经济,2017(18):49-51.

作者单位: 美国金门大学旧金山校区

作者:周钰

网络金融安全与风险控制论文 篇3:

网络金融风险及监管的政策性建议

摘 要:网络金融自诞生之日起不到二十年的时间里,以其迅猛之势发展,并凭借其独有的优势成为经济金融业发展中的重要力量。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其带来的风险亦是巨大的,由于其业务的特征不仅放大了传统金融业中的一般性风险,还形成了网络金融业自身独有的风险,即基于信息技术形成的系统风险与基于虚拟金融服务形成的业务风险,具体包含:操作风险、信誉风险、注意力分散风险、法律风险等。文章进一步分析了风险产生的原因。网络金融风险不同于传统金融风险,使得金融监管出现许多新的调整,文章分析了目前我国网络金融监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性建议。目的在于维护网络金融的健康发展,繁荣金融市场。

关键词:网络金融;风险;监管;建议

1 网络金融风险与成因

按照具体行业划分,网络金融分为网上银行、网上证券、网上保险。其中,网上银行在网络金融中拥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并且,网上证券、网上保险与网上银行的风险有很大程度上的相似性。因此,本文以网上银行为例,分析网络金融风险及其成因。

1.1 网络金融风险

1.1.1 网络银行的一般风险

传统银行业中存在的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利率与汇率风险、市场风险在网络金融中亦有体现,并且,相对于传统银行业,这些风险在网络银行业会一定程度上地放大,网络金融面临着比传统金融业更大的风险考验。

1.1.2 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指银行的借款人或交易对象不能按事先达成的协议履行义务的潜在可能性。网络金融中,当客户通过远程网络申请贷款时,若网络信息系统尚没有完善的贷前审核程序,不能很好地评估借款人的财务状况和还款能力。并且借贷双方不直接见面,对于借款人的身份识别等问题都有待于完善。在这种情况下,势必会增加网络金融中的信用风险。

1.1.3 流动性风险

流动性风险指商业银行掌握的可用于即时支付的流动性资产不足以满足支付需要,从而使其丧失清偿能力的可能性。网络银行业务中,银行将电子货币进行投资,当客户要求取现以赎回电子货币时,若银行无法迅速变现,则有可能陷入流动性风险中。虽然流动性风险经常是银行破产倒闭的直接原因,但实际情况往往是由于其他种类的风险长时间隐藏、积累,最后以流动性风险的形式爆发出来,因此流动性风险的防范必须与其他风险的控制结合起来。

1.1.4 利率与汇率风险

利率风险即银行在筹集或运用资金时可能遭受的损失。由于汇率的变动而使银行持有的资产和负债的实际价值发生变动可能带来的损失即汇率风险。网络金融打破了时空的界限,使其经营者更偏好国际金融业务与跨国交易,因此,网络金融面临着更大的汇率风险。

1.2 网络银行的特殊风险

依据具体行业的不同,网络金融除传统金融业拥有的一般风险外,还有自身的独有风险。就网络银行来说,其特殊风险一是基于信息技术导致的系统风险,二是基于虚拟金融服务形成的业务风险。

1.2.1 基于信息技术导致的系统风险

电子信息系统的技术性和管理性安全是网络金融运行中最为重要的技术风险。这种风险一方面来自于计算机系统停机、磁盘列阵破坏等不确定因素,另一方面网络外部的数字攻击、计算机病毒破坏也是构成风险的重要因素。近年来,国内外金融技术风险事件频繁发生,银行业因为技术失效引起的损失案例更是占据着金融技术风险事件的绝大比率。在传统金融业中,安全风险可能带来的只是局部的损失,但在网络金融中,信息技术风险会导致整个网络的瘫痪,是一种系统性风险。

1.2.2 基于虚拟金融服务形成的业务风险

①操作风险。如今,网络信息技术对银行业务的支撑日益强大,并且金融市场化、全球化的趋势日益凸显,使得操作上的失误可能带来严重的后果。过去的近20年里,由于操作风险带来的后果及损失层出不穷,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全球金融危机中的巴林银行倒闭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②信誉风险。当网络银行的网络信息系统运行出错或系统的安全设施遭到破坏时,或者说只要网络银行未能提供客户满意的网络金融服务,都会使公众失去对银行、网络金融的信心,使银行同客户的长期友好关系受到一定程度上的损害,形成网络金融的信誉风险。并且,随着金融全球化的发展,任何一家的网络银行因为信息系统内部或者第三方原因出现信誉风险,会一定程度上削弱公众对整个网络金融行业的商业信心,使客户对网络银行业的信誉产生怀疑,甚至可能导致整个网络金融业的危机。

③注意力分散风险。在实体金融机构的营销中,金融机构通过与客户面对面的形式为客户提供优质高效的人性化服务,进一步扩大潜在客户群体,提高其金融机构的收益。在网络金融中,缺少面对面的交流,客户在众多网站面前享有充分的自由选择权,对某个网络金融机构来说,造成了潜在客户的流失。

④法律风险。法律风险即因法律制度的缺失或者不完善导致双方的权益得不到有效的保护。网络金融业务与传统金融业务有较大的差异性,原有的有关传统金融业务法律法规不再完全适用于网络金融业务。而相比较发展比较迅速的网络金融,与之相匹配的法律法规建设相对滞后,产生相应的法律风险。此外,网络金融的全球化趋势日益凸显,但不同国家和地区对网络金融业务的法律完善程度或具体法律法规细则不一,在业务交往过程中出现问题时,双方所要承担的责任与义务也含糊不清,这些都将增大网络金融的法律风险。

1.3 网络金融风险成因

1.3.1 网络银行缺乏经营管理经验

全球第一家网络银行——安全第一网络银行(SFNB)于1995年10月15日在美国亚特兰大诞生,网络银行虽从诞生至今只有短短的19年历史,但发展势头较为迅速。目前,全世界的传统银行都开展了网络银行业务。我国的网络金融虽发展较发达国家来说较为缓慢,但市场潜力巨大。在网络银行发展迅速的同时,网络银行的经营管理经验却相对匮乏,从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技术风险与诸多业务风险的产生。

1.3.2 社会信用体系不健全

网络金融风险来自客户方面的原因主要产生于社会信用体系尚不健全。就我国而言,目前尚没有出台专门针对信用的法律法规,对社会各界包括政府、企业和个人在内的信用主体的信用行为没有建立起相应的法律准则与约束体系。我国一方面对失信的惩罚不严厉,另一方面守信的收益不明显,守信的交易成本太高,失信的成本低,收益大,导致守信的市场主体退出市场或者自动放弃守信原则。

1.3.3 网络信息系统技术方面的原因

网络金融业务实质上表现为数据的存储与传输,其中任何一环节因为网络信息系统内部漏洞或者外部恶意袭击而出现错误,损失都是巨大的。目前许多金融机构采用UNIX系统主机终端模式,而UNIX系统未提供主机与终端之间的通讯加密,它本身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其源代码已经公开,因而存在安全漏洞。

1.3.4 法律建设不健全

相比较发展较为迅速的网络金融,我国的网络金融立法较为滞后。风险暴露后所涉及的责任认定与承担等问题常常因为法律法规的缺失或不完善而难以解决。近年来互联网呈爆发式发展,无论是电子支付还是互联网金融的各种“宝”,互联网的每次创新都能激活市场,给行业秩序和监管带来了挑战。今年两会,李克强总理就表示要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完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这就要求完善网络金融立法。

2 我国网络金融监管的问题和对策建议

2.1 我国网络金融监管存在的问题

我国针对网络金融的特征作出一些相应的监管调整,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在网络金融监管领域还存在一些问题。针对网络金融的特点,目前尚未形成一个成熟理性的监管体系。

2.1.1 技术风险监管的力度不足

基于信息技术导致的系统风险是网络金融业特有的风险。网络金融业务实质上表现为数据的存储与传输,其中任何一环节因为网络信息系统内部漏洞或者外部恶意袭击而出现错误,损失都是巨大的,所以,加强技术风险监管成为网络金融监管尤为重要的一个方面。目前我国网络金融信息系统尚没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其核心技术仍从依靠从发达国家进口,有关部门对研发核心技术的投入力度一直不是很大,这就威胁到我国的网络金融安全系统。据有关部门调查显示,我国网络金融系统占有较大比例的一部分涉及资金往来的网络尚没有完善的网络安全防护措施,具体包括:局域网络未设置防火墙;远程客户机可通过拨号等方式访问主机等。

2.1.2 尚未形成网络金融监管法律体系

相比较发展较为迅速的网络金融,我国的网络金融监管法律体系的建设较为滞后。风险暴露后所涉及的责任认定与承担等问题常常因为法律法规的缺失或不完善而难以解决,网络金融监管缺少法律依据,阻碍了我国网络金融监管的实施。

2.1.3 业务系统缺乏统一的规范

目前,我国网络金融许多业务系统尚没有形成统一的业务标准。网络金融业务的软件、硬件、通信兼容性不足,这不仅大大降低了网络金融的便捷性与高效性,也不利于集中资金、技术等资源优化配置进行风险防控,阻碍了网络金融市场的发展。这一方面是由于网络金融在我国发展时间不到20年,我国缺乏对大规模系统的处理经验。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我国网络金融该机构间的交流合作尚不足。

2.1.4 网络金融对监管体制提出的挑战

我国金融业当前实行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体制。该体制虽然一定程度上明确了分工,但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体制不利于金融市场的活跃与繁荣。对于网络金融来说,网络金融机构发展全能型的网络金融服务,银行、证券、保险、租赁、信托、支付结算等全方位、多层次发展,有利于提高金融市场效率,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减少资源重复性投入。因此,网络金融机构推行多样化的金融业务,实行混业经营的内在需求对我国分业经营、分业监管体制提出了挑战。

2.2 网络金融监管的政策性建议

2.2.1 加强信息系统的完善,保障网络金融安全

网络信息系统的安全是网络金融健康运营的重要基础与支撑。为完善网络信息系统,有关部门应投入力度对网络金融信息系统核心技术进行研发,逐步形成我国网络金融系统的自主核心竞争力;应加强信息系统科技企业或科研单位等有关部门同金融机构的技术合作,加强内部防控风险建设,在内部系统同互联网间建立良好安全屏障,进一步增强网络金融的安全。这些需要专业信息科技企业或科研单位等有关部门的专家加盟,而不仅仅是依靠于金融机构内部的IT人员。

涉及资金划拨往来、清算等重要业务的系统理性状态下尽量做到不与其它业务系统共用一个网络,当然,这在现实的业务中较难办到,则需保证建立强有力的安全防护系统来确保业务系统的安全运营。

2.2.2 加快网络金融立法

网络金融立法是一项系统性的项目,包含对网络金融业务实施市场准入监管的法律法规,违规、违法经营的责任追究与承担,袭击网络金融系统的法律责任,网络金融机构内部风险防控与责任等等。此外,考虑到网络信息技术发展迅猛,网络金融立法要积极修订与补充,以保证网络金融的健康运营。

针对网络金融中的第三方支付平台,尽快出台新的《电子商务法》;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明确数字签名、电子凭证的有效性;积极借鉴发达国家的网络金融立法经验,让我国网络金融立法适合我国目前网络金融发展特征外,又能一定程度上与世界接轨。

2.2.3 促进机构间的交流与合作、统一网络金融业务标准

为保证网络金融业的长远发展,各金融机构要加强交流与合作,制定网络金融业中的统一标准,保证软件、硬件、通信的兼容性,促进网络金融的可持续发展。

在加强网络金融业务标准的统一性方面,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关于网上认证系统。目前,中国的网络金融认证中心颁发的电子证书仍然只能保证一对一的网络交易安全,因为每个金融机构使用各自的安全协议,所以统一的用来保证交易安全的电子证书仍没有实现,这可以成为加强网络金融业务的统一标准努力方向。

2.2.4 平稳地对分业经营、分业监管体制做出适当调整

金融混业经营、混业监管是世界金融体制的趋势。目前,我国在实行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大体制下,可平稳地对现行体制随着经济发展的变化做出适当调整。例如,允许网络银行在网络证券机构和网络保险机构的合法委托下,办理代理网络证券业务或网络保险业务等。加强网络金融各业的相互渗透,努力打造网络金融全方位、多层次的发展,推行业务的多样性,为实行混业经营、混业监管这一未来的发展方向打好基础与平稳过渡。

2.2.5 着力网络金融业务的推广

针对前文所述的网络金融注意力分散风险,应在客户、社会中加强网络金融业务的营销与推广。积极向客户传递产品的优势、操作流程、风险识别与防范。只有客户真正了解网络金融,对此产生强大的信心,网络金融业的发展才有广阔的市场。

参考文献:

[1] 兮言.网络银行条件下的风险控制和监管[J].金融管理与研究,2008,(1).

[2] 贾淑萍.我国网络银行风险与监管对策研究[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

[3] 舒志军,全球网络金融超市的崛起[J].国际金融研究,2000,(6).

[4] 郭磊.网上银行业务诈骗案例及分析[J].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2007,(4).

作者:张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