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院大学生寝室文化论文

2022-04-25

摘要:寝室管理是辅导员的基本工作之一,本方案通过找到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环境中寝室矛盾的主要诱因,重新设计寝室分配制度和寝室文化建设活动,帮助新生建立和谐的寝室关系,平稳度过大学适应期,促进学生塑造健全人格,提高辅导员的管理效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医学院大学生寝室文化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医学院大学生寝室文化论文 篇1:

班主任工作应加强寝室文化建设

[摘 要] 大学生寝室文化对大学生的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对塑造大学生的性格以及人生观、行为方式、人际关系等的形成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分析了班主任在寝室文化建设中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没有充分认识到寝室建设的重要性、对寝室长队伍建设不够重视、到寝室的次数和时间不够,并提出了班主任在寝室文化建设中的指导措施,主要包括重视寝室文化建设、加强寝室长队伍的建设、每周下一次寝室。

[关键词] 班主任 寝室文化 建设

一、寝室文化对大学生成长的影响

寝室,是大学生们的“家”,寝室是大学生休息、娱乐、社交、业余学习的重要场所。大学生有一半的时间是在寝室里度过的。这个由相同人数组成的临时小集体形成了一种具有自己特色文化氛围——大学生寝室文化。大学生寝室文化对大学生的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对塑造大学生的性格以及人生观、行为方式、人际关系等的形成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一)对个体心理的影响

由于寝室文化是在寝室群体所创设的一种类似于家庭环境条件下形成的一种精神氛围,因此它对每位成员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这种精神氛围对每位成员的心理影响都是深刻的。如果是在良好的精神氛围中,成员之间十分融洽,彼此和睦相处,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个体在失败时能得到鼓励,在困难时能得到帮助,在痛苦中能得到安慰,在取得成绩时能得到大家的肯定。个体能能获得友谊、支持,体验到集体的温暖和力量,保持心理健康,群体心理相容,可以消除个体之间的成见、偏见和对立情绪,使个体心理获得良好的发展。若群体精神环境落后,如风气不好、舆论不健康,就会使人的心理感到一种难以承受的压力,造成人们心理得畸形发展。

(二)对个体学习的影响

实践证明,浓厚的寝室学习气氛与寝室成员的学习成绩的整体提高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我班102寝室八名同学中有六名获得奖学金,而且一等奖、二等奖获得者都在该寝室,这与该寝室良好的学习氛围密不可分,而这又会进一步促进良好寝室文化发展。如果寝室里大多数人持“60分万岁”的态度,混日子过,成天是谈情说爱,谈论穿衣化妆,学习就没有压力,成绩也会逐渐下降。因此,寝室精神氛围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个体的学习效率。

(三)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如果一个寝室风气正,大家在人际关系上都积极、主动、热情,能从具体人际情绪出发,克服认知上的偏见,爱人如己,正确地去理解别人的态度、情感和行为,而不是误解别人,那么就会使寝室人际关系融洽,彼此和睦相处,互相帮助。一个人买了本新书,相当于每个人买了这本书,一个人总结出学习经验,大家共同享受,过一种共产主义式的生活。如果寝室成员之间由于语言、心理活动等行为方式差异而互不买帐,甚至猜疑、嫉妒,就会使寝室人际关系紧张,互相对立,互相闭锁,寝室里就象笼罩着一层阴云,一走进寝室就给人一种压抑感和不愉快感。

(四)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寝室里的规范及“权力代表”形成寝室的约束力,制约着群体的行为,一方面是个体的自愿模仿和学习。如看到别人字写得很好,自己也主动练字,看到别人打扫清洁和做义务劳动,自己也主动参加等等。另一方面是强制性的遵守,因为不这样做,有可能遭到群体的谴责,甚至抛弃。因此,个体总是有意和无意地注意自己的行为,尽可能地使自己的行为在寝室约束力允许的范围内。

二、班主任在寝室文化建设中的不足之处

现在班主任对寝室文化建设还不够重视,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没有充分认识到寝室建设的重要性

有的班主任认为寝室只是学生休息的场所,注重班集体的建设而不注重寝室集体的建设。

(二)对寝室长队伍建设不够重视

班主任普遍非常重视班干部队伍的建设,但对寝室长队伍的建设则不够重视,对寝室长的要求比较低,目前对寝室长的要求主要是卫生、就寝纪律的管理方面,没有提高到寝室文化建设的高度。班主任很少召开寝室长会议。

(三)到寝室的次数和时间不够

现在能做到每周下一次寝室的班主任很少。有的班主任甚至不能说出哪些同学在哪个寝室,哪个寝室的寝室长是谁。下寝室的时间不充分,可能每个寝室转一下或个别寝室来坐一坐就走了,走马观花,没有充分地与同学开展交流。

三、班主任在寝室文化建设中的指导措施

(一)重视寝室文化建设

班主任应充分认识到寝室文化的育人功能,学生寝室作为大学生活、学习的重要场所,是集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于一体的亚校园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每一位寝室同学,有着很强的育人功能,对个体的心理健康、学习导向、人格塑造、行为导向都起着重要作用。

(二)加强寝室长队伍的建设

寝室长的作用重大,如果寝室长思想健康,学习认真,关心大局,作风上进,则其他人也能如此,如果寝室长不思上进,生活懒散,追求低级趣味,则其他人也会受影响,即使不错的学生也会在不良的风气中退步。班主任要挑选学习认真,思想上进,作风正派,有活动能力,热心为大家服务,品学兼优的同学担任寝室长,发挥寝室长的模范带头作用,通过他们团结更多的同学,影响他们都朝着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目标努力,共同建设高雅的寝室文化。班主任应每月开一次寝室长例会,与寝室长交流,督促其明确集体目标,开展集体活动。

(三)每周下一次寝室

班主任首要能熟练地说出哪个同学在哪个寝室,这个寝室的寝室长是谁。平时争取每周下一次寝室,节假日后都能下寝室,每次下寝室,争取每个寝室都走到,与学生进行充分的沟通和交流,鼓励大家相互激励与相互帮助,增强同学们寝室文化建设的自觉意识,自觉培育并维护良好的寝室文化。

参 考 文 献

[1]甘雅芬等.试论寝室文化建设在高校素质教育中的地位有作用 [J].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03,(06)

[2]刘燕. 浅谈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 [J]. 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4)

作者:周玲

医学院大学生寝室文化论文 篇2:

医学生寝室分配与文化建设整合优化方案新探

摘要:寝室管理是辅导员的基本工作之一,本方案通过找到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环境中寝室矛盾的主要诱因,重新设计寝室分配制度和寝室文化建设活动,帮助新生建立和谐的寝室关系,平稳度过大学适应期,促进学生塑造健全人格,提高辅导员的管理效率。

关键词:寝室管理;医学生;辅导员

寝室是大学生在校的主要生活空间,和谐的寝室心理环境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形成健全的人格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而寝室气氛压抑、寝室人际关系不和谐则可能导致学生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危害不可小觑[1]。宿舍人际关系处理得好,无疑能促进大学生在学习、生活等方面的进步,保持身心愉悦;处理得不好,则可能使其处于压抑的心境,避免不了发生或大或小的人际关系危机。[2]医学专业学生相对其他专业有自己的特点,由于学科学习课程安排紧,根据教育部的要求,又必须在医院进行见习和实习学,所以寝室中存在的问题也较为特殊。对于辅导员来说,如何行之有效地解决寝室矛盾,帮助学生建立和谐的寝室关系,是工作的基本要求之一。本方案旨在找到医学生生活的特定环境中引起寝室矛盾的普遍诱因,对症下药,从规避矛盾诱因入手,通过优化寝室分配方案和组织年级内以寝室为单位的活动,从科学的角度组建寝室,并合理利用团队建设式活动进行寝室文化建设,引导学生自觉形成积极向上的寝室文化,发挥寝室和谐关系对学生心理的积极调解作用,降低以往“随机分配”带来的风险,将寝室建设向可控、易调节方向引导,提高辅导员管理效率,解决管理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一、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学生寝室关系情况调查分析

广州中医药大学新生寝室以往均为随机分配决定如何入住,虽然有方便管理、让学生随机接触不同室友、帮助学生锻炼社交能力等的优点,但同时也存在一些缺点。在日常工作中发现,第二临床医学院作为临床专业的学生,由于学习压力大、时间安排紧等问题,寝室情况较为和谐,但是部分寝室依然有矛盾存在。为了能够对症下药,在进行寝室方案优化前,首先通过座谈和问卷调查对第二临床医学院的在校学生进行了寝室关系情况的调查,拟发现在同一学院的生活、学习环境中,对寝室关系危害较大的矛盾诱因。此次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800份(已经不在学校寝室居住的实习生未列入本次调查对象),回收1651份,其中有效问卷1239份。通过统计,其中表示寝室关系非常和谐的有17.6%,表示寝室比较和谐的有33.2%,表示寝室关系一般的有31.7%,表示寝室关系不和谐的有17.5%;在“最可能引发寝室矛盾的诱因”问题中(可复选问题),有65.1%的学生选择了“作息规律”因素,37.1%的学生选择了“生活习惯”因素,7.1%的学生选择了“地域因素”,4.9%的学生选择了“性格因素”,10.7%的学生选择了“其他因素”。在座谈中发现,寝室关系非常不和谐的寝室,通常都不是由于某一诱因导致突然打破了寝室内原有的和谐状态,而是由一些小矛盾日积月累,最终形成了难以调和的较大的寝室矛盾;在原本关系和谐的寝室中,和谐的寝室关系是可以起到一定的积极调解作用,在矛盾初现的时候进行调和,但在寝室内小矛盾发生频繁的状态下,原有的和谐关系非常容易被打破。

广州中医药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的中医学院校,第二临床医学院广东省生源学生与外省生源学生人数比例大約为3∶1,新生寝室均为四人间。在座谈中发现,以往随机分配过程中,容易出现“老乡抱团”(即老乡形成寝室内小团体)现象,即一个寝室中同一生源地学生超过两人时,寝室中可能会出现人数多的生源地学生形成寝室内小团体,人数少生源地的学生被边缘化的现象;若一个寝室四人均为外省生源学生,则容易由于地域文化不适应和相互不认同室友的生活习惯导致寝室内发生摩擦。在和谐的寝室中,寝室基本形成了成文或不成文的“寝室规则”,寝室成员都自觉遵守,作息有序,气氛和谐,一旦寝室成员出现矛盾,其他成员会自觉主动地进行矛盾调解工作。

基于上述的情况,可以考虑将“作息规律”这一因素作为第二临床医学院环境中引起学生寝室矛盾的主要诱因,同时应注意生源地学生人数不均带来的寝室问题。所以,笔者在第二临床医学院2015级新生寝室分配方案中,主要通过规避上述两个矛盾诱因,人为创造一个有较高机率产生和谐寝室关系的环境。同时,考虑到新生的交际能力参差不齐,而针对寝室文化建设的活动不多,所以通过参考各类团队建设游戏,设计寝室文化建设方案,帮助寝室成员相互熟悉,建立和谐关系。

二、寝室分配方案与文化建设方案

(一)寝室分配方案

针对调查结果,在制定新生寝室分配方案时,在2015年第二临床医学院本科新生入学宿舍分配中,除优先考虑需要照顾的有特殊情况的学生外,将作息规律作为重要参考条件之一,同时保证各地域生源学生混住,促进学生的交流,避免由于地域问题难以融入大学生活而被“边缘化”,形成如下寝室分配制度:

1.优先照顾身体残疾或有疾病的学生,按照其要求分配楼层。

2.将入睡时间分为“9∶30-10∶30”、“10∶30-11∶30”、“11∶30以后”三个时间段,所有学生在新生群(学生处已将新生群等信息与录取通知书一起寄送给学生)姓名后备注入睡时间,在分配宿舍时入睡时间相同或相近的学生住在同一间寝室。

3.省外生源学生与本省生源学生混住,如省外生源不够分配到全部寝室则本省不同地市生源的学生混住。

4.将学生按入学成绩排名,全院共新生寝室55个,将入学成绩前55名的学生尽量平均在学院的55个新生寝室中。

5.在条件冲突的情况下,以作息习惯—混住制度—成绩的优先顺序调整寝室安排。

(二)寝室文化建设

在寝室分配优化后,在年级中按阶段进行以寝室为单位的活动,逐步帮助同寝室的学生促进感情,构建和谐寝室。具体活动如下

1.破冰阶段,旨在帮助学生增加相互了解,增强成员互动:以班级为单位,按寝室结组进行破冰游戏。

2.增进感情阶段,旨在拉近寝室人际距离,促进学生的沟通与情感联系,推动健康和谐的寝室心理环境生成:组织学生以寝室为单位,在校园所在大学城内进行出游、聚餐、读书等活动,每次活动结束后按寝室上交游记、合影,每月进行分享,以寝室为单位交流本寝室的活动与心得。

三、方案成效

本方案自2015年9月开始实施,至今已有半年有余,2016年4月,通过对2015级学生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座谈、走访考察本方案的成效。在问卷调查中,有85.1%的新生对寝室关系“非常满意”,12.7%的新生对寝室关系“满意”,有2.2%的新生对寝室关系“不满意”;有82.7%的新生认为寝室关系“非常和谐”,15.2%的新生认为寝室关系“比较和谐”,仅有2.1%的新生认为寝室關系“不和谐”。结合走访与座谈的结合,可以将本方案的成效总结如下:

第一,大大降低了寝室矛盾的发生率。从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新生的寝室和谐情况好于老生,仅有少数学生认为寝室存在不和谐关系。

第二,将寝室建设向可控方向引导,提高辅导员管理效率。辅导员通过所带学生的具体情况入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找到症结所在,通过减少矛盾诱因有效提高管理效率。

第三,以人为本,帮助医学生平稳度过大学适应期。规避最可能影响学生寝室关系的因素,帮助学生建立可能产生和谐寝室关系的环境,让新生尽量平稳地度过适应期,融入大学生活。

第四,发挥和谐寝室心理环境的积极调节作用。在和谐的寝室心理环境促进学生自主化解寝室小矛盾,帮助学生学会与不同的人相处,形成“和而不同”的有个性化发展又整体和谐的寝室格局。

第五,营造良好的寝室环境,促进形成和谐友爱的班级氛围。融洽的寝室关系推动班级和谐气氛的产生,促进班级逐渐形成团结友爱的积极向上的班风。

四、展望

本方案通过找到学生寝室矛盾产生的较大诱因提高学生的寝室和谐比率,目前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并不能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仍有少数学生认为寝室关系不和谐。同时,在解决了较为普遍的问题后,个性化的问题如何调和和解决,推进学生寝室管理往更有序的方向发展,是今后面临的主要问题。并且,我们应认识到,在较为普遍的寝室问题解决后依旧尖锐的寝室矛盾大部分是需要辅导员深入了解并进行思想教育才能缓解的。本文旨在提高一种解决寝室问题的办法,但这一做法是否可以推广、如何推广的问题,还有待后续的研究解决。

参考文献:

[1]陈虹.大学生寝室和谐心理环境的特征及其构建[J].教育评论,2014,(6):94-96.

[2]申艳婷.大学生宿舍和谐人际关系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2008,(2):184.

作者:梁媛园 张广清 郑永臻

医学院大学生寝室文化论文 篇3:

构建医学院校大学生公寓文化的初探

摘 要:大学生公寓是学生生活、学习、交流的地方,对整个院校文化水平的提升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医学院校大学生公寓文化又是寝室文化建设中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作为医学院校的大学生,他们的未来承担着“救死扶伤”的重担,因此也赋予了医学院校大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对医学院校的在校大学生的培养,既包含了专业素养,也包含德育建设。而德育里一个必不可少的关键,便是大学生公寓文化的影响。公寓不仅是医学院校学生们起居休息的场所,也是他们缓解学习压力的避风港。本文首先介绍了医学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的特点,然后分析了公寓文化建设的内涵和遇到的问题,最后探索其建设的途径。

关键词:大学生 公寓 文化建设 途径

医学院校大学生公寓,是医学生们在校期间的第二个家。因此,加强大学生公寓文化建设,不仅可以推动医学院校校园文化,建设良好的校风,还有助于学子积极向上的成长,形成和谐互助的生活与学习环境。构建医学院校大学生公寓文化,建设进取、关爱、整洁的先进公寓文化对医学院校大学生的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医学院校学生公寓具有规模大、人口密度集中、设备紧张等特点,又决定了医学院校大学生公寓文化建设务必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除了公寓化过程中应当遵守的原则外,就建设过程当中的一些难题也当需要深入探究。

1 医学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特点

医学院校大学生是众多高校中较为特殊的团体,他们是未来医疗工作的希望,肩负着人类自身健康的使命,因此,医学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也较为特殊。

(1)在价值取向上,能很好的把握社会、国家与自我三者的关系。所谓“医者父母心”,在多种思潮冲撞的当今社会里,作为医学院校大学生,具备了较高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懂得去权衡国家与社会的重要性,时刻准备以行动来践行“生命所系,性命相托”的医学生誓言。

(2)政治态度积极向上,能将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真挚信仰。医学院校大学生普遍关心国家时政热点,具有较高的社会责任意识,对我国的未来和发展充满信心。

(3)职业道德和综合素质较高。当代医学的教育模式由生物医学—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医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也进一步的提高,科学探索精神和人文情怀也愈加的浓厚。

2 公寓文化建设的内涵

公寓文化,以公寓里各个成员共同的价值观为主导,由行为规范、生活习惯、群体思想、价值取向等组成。它包含公寓的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公寓的物质层面包括公寓的环境设计、建筑格局及卫生状况等硬件配备;而精神层面指的是,公寓成员的思想意识、精神面貌、心理素质及公寓的制度等。其中,精神层面是公寓文化的核心部分。

从公寓文化的本质来说,公寓文化的建设并非自发形成,是公寓文化的主体自觉意识并自觉创造的结果。它的每一步发展都离不开学生的参与,它在配合学校实现教育管理的工作目标的同时,也引导了学生文明行为的构建,激励学生积极向上,增加集体的归属感,拉拢了彼此之间的凝聚力,有助于形成大学生健全完整的人格。

3 医学院校大学生公寓文化建设遇到的问题

(1)学生安全意识薄弱,消防意识欠缺。

由于教育改革的深化,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学生公寓建筑扎堆,空间较为紧凑,人口较为密集,这使得学生的生活环境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对于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大学生来说,在生活自理能力较差的情况下,很难去顾及到人多所产生的安全隐患。医学生是我国未来医学的希望,消防意识的欠佳,成了他们入住公寓期间较大的弊端。

(2)公寓文化建设思想欠佳。

部分医学院校学生公寓主管部门对公寓文化建设并不注重,认为对医学生而言,只要抓好医学研究培育,就是对他们身心最大的帮助。却不知,公寓才是学生步入社会前的第二个家。学生社会思想和性格的形成,很大部分来自于公寓里与他人的交往互动,以及公寓下的思想文化氛围。因此,必须通过改革和学习,改良公寓文化,让学生能在一个安全、文明、和谐的环境下进行可持续、向上的学习和生活。

(3)学校与公寓管理不统一。

对于医学生而言,他们较之其他专业院校的学习压力更大,学习任务也更为庞杂。基础课业繁重、实践性强,学生难免会在学习之时难以顾及全面发展,管理难度较大。而这时,如若学校与公寓的管理不能达成统一和互相协调,不能较好的从学生的生活把握学生的习惯,不能提供更为有利的和谐环境,对学生的学业上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4 医学院校大学生公寓文化的建设途径

(1)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保证医学生一个有序安全的学习生活环境。

将公寓管理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管理范畴,围绕医学生的安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根据学生特点制定、完善相应制度。每位公寓成员在认真学习医学课程,遵循校规的同时,还需遵循公寓管理规章,从而去消除不道德、不文明的生活习惯;学习消防常识,倡导健康安全的生活意识。同时,奖惩分明,将学生于公寓的表现列入德育的考核项目中,从而调动学生创造安全文明公寓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将文化氛围建设与学生素质建设结合。

利用宣传板、网络、主题活动等方式,加强对医学生的文化教育;同时也可利用摄影、书法作品等,营造一个优雅温馨的公寓文化氛围,逐步提高医学院校大学生的身心素质;创新文明公寓,开展公寓寝室的评比,通过示范,结合安全文明寝室、学习氛围浓郁寝室等手段,推动公寓寝室文化的规范发展与进步。

(3)发挥学生主体对公寓文化的推动作用。

建立学生为主导的公寓文化建设委员会,实行公寓责任制,发挥党员、积极分子的模范带头作用,形成公寓责任制与学校组织管理双管齐下的管理模式。通过学生的自我管理和示范,宣传公寓文化的重要性,便于进行行为指导及思想教育及医学院校公寓文化的建设。

总之,医学院校大学生的生理和心里尚未完全成熟,社会经验匮乏。这使得他们在思维模式和思想观念与社会目标存在偏差。目前医学院校大学生公寓文化的管理模式尚在探索的过程中,但对学子的成长影响却不容小觑。因此,医学院校在注重医学教研的同时,也要注重公寓文化的建设,让学生生活在一个文明安全的公寓文化环境下,才能有益于医学人才的培养及医学生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张绪俊.高校学生宿舍管理学[M].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

[2] 毛曦.医学院校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初探[J].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38-42.

[3] 邵国平.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进公寓:挑战与对策[J].思想·理论·教育,2002(5):11-14.

[4] 江华.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教育研究,1999(4):74-76.

[5] 刘维,王慧琦.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理论界,2006(8):105-106.

作者:刘宏伟

上一篇:化学教学情境创设分析论文下一篇:商务英语课程教学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