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设计情感回归论文

2022-04-18

关键词:中国传统元素;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实践应用隨着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不断深入,全球各国经济联系变得越来越紧密,并建立起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与此同时,各种思想文化不断发生碰撞,文化交流已然转变成当前时代的一大热点话题。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产品设计情感回归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产品设计情感回归论文 篇1:

体验设计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摘  要:当前体验设计的方法多用于服务与交互两大类产品设计中,在传统产品的设计领域,体验设计的理念还不普遍。通过对体验设计研究历史和研究现状的总结分析,得出当前体验设计的几大主要研究方向,即“界面交互设计中的体验设计”“无意识的产品交互体验设计”“基于用户使用情景下的体验设计”。可以将這些理论结合传统产品设计的方法,从而对传统产品的用户体验进行优化以及再创新。

关键词:体验设计;交互设计;无意识;使用情景;传统产品设计

体验设计伴随服务设计以及交互设计而生,其多用于对服务产品以及交互产品的用户体验进行优化改善。但体验设计并不只能用于交互和服务设计,如果从广义上去理解服务以及交互的概念,那么,任何产品都在为人提供服务并与人发生交互,这样体验设计的概念也就被放大了。当前体验设计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将体验设计的理论用于传统产品的优化设计以及用体验的概念对产品进行创新设计。

一、体验设计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历史

体验设计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大约始于2003年,代表作有郑伯森的《体验经济与产品设计》、梁彦明的《基于游客体验的旅游产品设计》、余静贵的《基于体验经济条件下的产品设计研究》、刘艳霞的《产品设计中的用户体验与感官》等,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体验经济下的产品设计”“旅游及酒店类产品的体验设计”“基于感官体验的产品设计”等几个领域。

相对来说,旅游及酒店类产品的体验设计领域受到的关注最多。例如,梁彦明在《基于游客体验的旅游产品设计》中提出了PEAR分析法即People、Environment、Activity、Reaction,从这四个维度建立矩阵模型用来分析旅游产品体验和设计旅游产品;邹益民《主题酒店产品顾客体验关键要素的探索性研究》一文,通过文献研究确定影响主题酒店体验的关键要素并建立研究模型,再通过调查数据分析来修正模型,最终得到影响用户体验的十大要素。“旅游及酒店类产品的体验设计”领域受到关注的原因主要是旅游及酒店类产品的核心就是用户体验,这类产品是最直观的体验类产品,当体验设计的理念出现后,这类产品也是最直观的设计案例。

过去对于体验设计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还有不足之处,主要是没有把体验的概念放到更广泛的产品设计上,大多局限于传统服务行业如旅游、酒店等的产品设计上。改进方法是,可以将体验设计的概念用于其他领域,或将服务的概念拓展。比如,在人机工程学的基础上结合体验设计原则对传统座椅进行创新。在这里可以将座椅看作服务的提供者,用体验设计的概念对这项服务进行设计可以使座椅的设计获得更多的创新。

二、体验设计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针对“体验设计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界面交互设计中的体验设计”“无意识的产品交互体验设计”“基于用户使用情景下的体验设计”几个方面。

(一)其中针对“界面交互设计中的体验设计”的成果最为丰富。例如,郝于越的《移动智能产品设计用户体验模型研究》讨论了移动智能产品设计用户体验模型,在总结和分析了移动智能设备用户体验组成、Forlizzi的用户体验框架模型;诺曼在《设计心理学》中提出“以用户为核心”的交互设计后,又提出移动智能设备用户体验要素框架模型,并拓展了移动智能设备在复杂使用环境下对于可用性与易用性的要求;刘卓、张芳燕和郭伟的《基于用户体验角度的老年人交互性产品设计研究》也从用户体验的角度针对老年产品的交互设计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四点注意事项:1.简化产品使用工程中的操作流程;2.尽可能地减少逻辑推理操作步骤和过程,采取本能性或习惯性的行为;3.在产品设计时,将重要的信息或是需要记忆的信息交给机器存储,从而有利于用户在需要这些信息时方便获得;4.产品使用说明书要简洁易懂,图文并茂,使获取信息更加直观。另外,关于交互设计中的体验设计的研究也大量见于期刊和学位论文,例如,祝源的《可穿戴式智能产品中的情感化交互设计研究》对产品的情感体验进行了探讨,他分析了唐纳德的“情感化设计的三个层次”即本能层次、行为层次、反思层次的理论,提出了三条设计方法:1.从日常生活中寻求情感化元素;2.从产品互动体验出发增强情感化表达;3.体现出独特的个性化。姚江的《体验视角下老年人信息产品的界面交互设计研究》、田伟的《基于情感体验的老年人交互性产品设计探究》和殷倩岚的《基于用户体验老年人信息产品设计研究》等都对老年人这一特殊群体的产品界面设计体验进行了研究,观点集中表现为对老年人群体的特征进行分析,其中包括老年人的生理机能、心理需求、生活习惯,然后对老年产品的体验设计提出具体的设计原则指导设计实践。

笔者认为界面交互和体验是并存的,当用户与产品发生交互行为必然会对交互做出好或不好的评价。用户对于体验的评价不是瞬间产生的,而是在与产品的交互过程中产生的。好的体验应该根据用户的客观情况,如身体状况、心理需求、所处环境等,在适当的时机为用户解决最迫切的问题。

(二)“无意识的产品交互体验设计”也是研究的热点之一。例如,谢伟的《无意识认知交互设计探讨》依据认知心理学中的无意识认知理论,并剖析了“可用性”与“用户体验”之间的关系,提出了达到无意识认知的交互方式,指出了无意识认知交互方式的设计原则:1.统一性原则,界面的操作方式要统一,无论界面样式怎样,操作方式是统一的;2.图形优先化原则,优先选择图形作为信息传递的方式,这样更加直观;3.及时反馈原则,在界面设计中应当给予用户造作及时的反馈,这样做是为了帮助用户无感知的学习;4.流畅性原则,流畅是指对界面认知难易程度,在界面的设计中应当降低认知难度让使用更便捷。孙辛欣的《基于用户无意识行为的交互设计研究》以案例的形式分析了无意识行为的特点,并指出用户的无意识行为对设计的价值,即:使产品多样化、满足用户的潜在需求、情感传递,提出了无意识设计的设计原则:1.回归用户直觉的造型,产品的造型设计应适应人的习惯操作;2.顺应用户行为的操作方式,设立用户习惯的操作顺序,去除复杂的操作方式,尊重自然的行为方式。王方良的《基于用户行为习惯的产品设计方法》将用户使用习惯分为行为习惯和思维习惯两部分,行为习惯是一种直觉行为,而思维习惯是一种心理预期,通过对用户行为习惯与思维习惯的收集建立用户使用模型,可以帮助设计师根据用户的使用路径研判集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可以根据用户使用习惯模型发现用户需求,丰富产品线。

虽然基于无意识行为的产品设计是较早就已出现的研究课题,但在体验设计中,无意识设计依然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对于好的产品体验来说,无意识设计必然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因素。

(三)“基于用户情景下的体验设计”这部分的研究是体验设计的一种较新的设计方法。例如,王征佳的《移动终端用户体验交互设计如何设计出一款用户体验好的手机APP》提到用户场景分析法,通过对人物、环境、产品的设定,对用户的使用进行故事描述,形成产品使用的用户旅程,这种方法可以使设计师在设计产品时以用户为中心,从而更好地将产品融入用户的生活情境,提升产品的用户体验;牛文昭的《移动支付中的用户体验设计研究》采用了用户情景分析法来分析移动支付体验的不足之处,研究确定了用户的角色和背景以及需求、记录了用户使用流程以及用户的关注点、观察用户使用时的各种环境以及行为习惯、记录用户的期望,通过这种系统的分析来改进支付的体验。

基于用户情境的体验设计是体验设计的重要方法,它通过对用户细致周全的分析,把产品与用户之间的交互过程打磨得非常细腻,这样可以使用户在使用产品时的每一个体验环节都能感受到产品提供的细致服务,提高对于体验的好感。

目前国外对体验设计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用户体验的量化研究以及对用户体验概念的设计尝试等方面。例如Chiuhsiang Joe Lin的《Product attributes and user experience design: how to convey product information through user-centered service》提出概念性用户体验交互模型,该体系结合了可用性特征和基于用户交互级别的体验质量。并且说明了应用模型和实施数据收集和分析的步骤,对于数据的收集用户体验交互模型需要几个方面的数据,这包括:1.在用户体验交互的过程中分解产品或服务特性;2.确定每个用户体验项目的类型特征;3.选择合适和可行的策略来改善这些用户体验项目;Paula Savioja的《User experience: does it matter in complex systems?》探讨了用户体验概念是否可以为复杂的关键安全系统的研究带来创新,使用场景分析的方法,当用户正确使用时,记录用户在使用后的主观感受从而改进产品的设计。

三、体验设计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趋势与范围

在信息时代,设计的趋势将继续从有形的产品设计向虚拟的产品设计转变,体验设计必然成为一种流行趋势。这种趋势也势必会影响到传统产品的设计,比如水杯、椅子、灯具等产品,因此,运用体验设计的理论,对传统产品进行产品体验的优化设计以及再创新设计将成为一种趋势。

(一)研究对象:在传统产品的设计中运用体验设计的理论。

(二)研究方法:運用用户体验的理论,如:用户旅程分析、情境分析、无意识行为的操作、指导传统产品的设计,使其更加人性化。

四、结语

通过分析“体验设计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的研究历史以及研究现状,总结出当前研究主要集中在“界面交互设计中的体验设计”“无意识的产品交互体验设计”“基于用户使用情景下的体验设计”这三方面。从当前研究现状可以看出,体验设计理论来自互联网背景下的产品设计,秉承着以人为核心的设计理论,其应用可以拓展到更广泛的设计范围,对其他传统产品进行设计。

参考文献:

[1]Lin C J,Cheng L Y. Product attributes and user experience design:how to convey product information through user-centered service[J]. Journal of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2017(7):1743-1754.

[2]Savioja P,Liinasuo M,Koskinen H. User experience: does it matter in complex systems?[J]. Cognition Technology & Work,2014(4):429-449.

[3]郑伯森.体验经济与产品设计[J].大艺术,2003(1):23-26.

[4]梁彦明.基于游客体验的旅游产品设计[J].江苏商论,2005(5):71-73.

[5]余静贵.基于体验经济条件下的产品设计研究[D].江西:南昌大学,2007.

[6]邹益民,彭雪蓉.主题酒店产品顾客体验关键要素的探索性研究[J].旅游论坛,2008(1):18-22.

[7]刘艳霞,张昆.产品设计中的用户体验与感官[J]. 艺术与设计(理论),2009(1X):139-141.

[8]孙辛欣,李世国,靳文奎.基于用户无意识行为的交互设计研究[J].包装工程,2013(20):69-72.

[9]牛文昭.移动支付中的用户体验设计研究[D].北京:北京邮电大学,2013.

[10]刘卓,张芳燕, 郭伟.基于用户体验角度的老年人交互性产品设计研究[J].包装工程,2015(2):63-66.

[11]姚江,封冰.体验视角下老年人信息产品的界面交互设计研究[J].包装工程,2015(2):67-71.

[12]祝源.可穿戴式智能产品中的情感化交互设计研究[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5(12):102-104.

[13]田伟.基于情感体验的老年人交互性产品设计探究[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5(4):92-94.

[14]谢伟,辛向阳,李世国.无意识认知交互设计探讨[J].包装工程,2015(22):57-61.

[15]殷倩岚,侍伟伟,李永锋.基于用户体验老年人信息产品设计研究[J].工业设计,2016(4):164-165.

[16]王方良,李立全.基于用户行为习惯的产品设计方法[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2016(1):205-209.

[17]王征佳.移动终端用户体验交互设计——如何设计出一款用户体验好的手机APP[J].中国金融电脑,2016(9):49-53.

[18]郝于越.移动智能产品设计用户体验模型研究[J].设计,2018(7):37-39.

作者简介:卓超,南京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工业设计工程。

吕秋粟,南京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视觉传达设计。

傅翔,南京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视觉传达设计。

作者:卓超 吕秋粟 傅翔

产品设计情感回归论文 篇2:

中国传统元素在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关键词:中国传统元素;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实践应用

隨着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不断深入,全球各国经济联系变得越来越紧密,并建立起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与此同时,各种思想文化不断发生碰撞,文化交流已然转变成当前时代的一大热点话题。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几千年的悠久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为我国文化创意产品发展创造了良好契机,利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开展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可实现产品的创新发展。由此可见,对中国传统元素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中国传统元素

1.1中国传统元素的内涵特征

如今人们所提及的传统指的是一个国家、民族历经历史长河沉浮所形成的思想、道德、艺术、风格等,作为一项时间概念,传统是不断运动的,而并非静止的。在日本设计大师原研哉看来,文化唯有具备本土性、原创性方可得到人们的认同,本土语言的设计理论重点在于其激发各式各样交流对话的可能性。中国传统元素主要由两种形态构成,即具象形态、抽象形态,前者包含汉字、茶叶、民间手工艺等,后者包含中国人的社会文化、生活方式、价值观等。即便中国传统元素种类繁多,但不管是具象的还是抽象的中国传统元素的基本内涵均可基本概述为两大方面;其一,中国人尤为提倡的和谐观,即为“天人合一”的思想,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基础,得到了道、儒两大家的一致推崇。其二,“厚德载物”“自强不息”,彰显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另外,对于中国传统元素的特征而言,主要表现为:其一,世代相传,中国传统元素在一些短暂的历史阶段中有中断,在各个历史时期有不同程度的转变,但是总体上没有中断过,且变化不大。其二,民族特色,中国传统元素是中国特有的,与世界其他民族文化元素存在极大差异。其三,博大精深,另一方面中国传统元素有着丰富多彩的广度,另一方面中国传统元素有着高深莫测的深度。

1.2中国传统元素的发展现状

随着工业化发展的不断推进及大批量生产,现代主义由此应运而生。我国文创产品设计再一定程度上受到了西方现代主义的影响,在长期以来的发展历程中,我国文创产品历经了由认识到理解、由模仿到反思创造的过程,即使如今文创产品设计中西化热潮得到一定消退,然而有关中国传统元素的设计依旧尚未成为文创产品设计中的主流,如何推进中国传统元素设计向大众化、主流化发展,传承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是一条重要途径,设计师们应当注重从日常生活中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设计元素,推进传统元素与现代设计理念实践的有机融合,推进传统理念与新时代元素的有机融合。当今时代科学技术、材料、媒介不断推陈出新再加上新思想、新观念等的不断涌入,民族文化、地域文化相互间不断碰撞、交融。基于此,广大设计师更不可静止看待中国传统,而应当深刻领会传统文化的寓意,从不同方位、不同角度探寻中国传统元素在文创产品设计中应用的各种可能性。

2中国传统元素在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将中国传统元素作为传统文化载体,基于中国传统元素的内涵特征,推进中国传统元素与创意思维、现代技艺的有机融合,实现创新一体化设计,使衍生文创产品的造型、色彩、图案纹样等可以充分满足社会大众的审美情趣与精神需求,实现文化创意产品的实用性、艺术性、文化性的高度统一。现以剪纸艺术、传统吉祥观、秦腔艺术等中国传统元素为例,对文创产品设计中中国传统元素的实践应用进行探究。

2.1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中剪纸艺术的实践应用分析

剪纸是我国一项重要的传统元素,作为一种民间手工艺,随着时代的发展,其生命力及表现形式不断发展演变,再加上纸品种类的日益丰富及机器雕刻工艺的不断发展,使剪纸的形式及功能实现长足扩展。将传统剪纸艺术应用于文创产品设计中,可实现两者的双赢,即一方面可为文创产品设计提供丰富的素材,另一方面可赋予剪纸以新的形式,延续剪纸的时代感、时尚感。

1)剪纸的外在形象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应用。作为对传统剪纸的简单延续,可以剪纸纹样为基础,传达符号信息,以此为人们提供美的视觉体验。这一应用形式包括单层传统剪纸装饰画、单层现代剪纸砖饰面及多层现代剪纸装饰画等,它们均属于传统剪纸的一种发展延续,是剪纸外在形象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2)剪纸文化形态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应用。随着现代雕刻机器的诞生,为剪纸工艺传承发展创造了一定契机。例如,立体贺卡便是通过雕刻机器生产出的一种文创产品,其不仅具备较高的附加值,更可使人们领略到如何将一张普普通通的纸张通过加减处理使其转化得生动立体的场景,使人们直观体验到剪纸的乐趣。

3)剪纸艺术精神内核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相关史料记载,剪纸最初起源于唐朝用于装饰的方胜,后来文人骚客赋予其以祭祀的用途,在重要时节里剪纸又可作为祈福的道具。剪纸工艺有着向往美好生活的精神内涵,诸如《龙凤呈祥》《鸳鸯戏水》《连年有余》等典型的剪纸作品,无不揭示了剪纸对美好延续的精神内核。因此,一些设计师将这些精神内核应用于文创产品设计中,以设计出诸如纪念日贺卡等文创产品,为人们日常生活增添色彩。

2.2传统吉祥观在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传统吉祥观是我国一项重要的传统元素,作为由中国历史传承下来的传统文化符号,其是其他艺术文化形式所不可取代的。将传统吉祥符号引入现代文创产品设计中,开展创新应用,可实现文创产品的文化性、传播性圈。首先,传统吉祥观中“形”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应用。传统吉祥观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应用,尤以吉祥纹样的表现形式最为直接。吉祥纹样可传达鲜明的吉祥语意,消费者通过外观便可实现对吉祥寓意的理解。例如,在文创产品设计中,可直接将植物、动物、器物的吉祥纹样装饰应用于文创产品外观上,使吉祥纹样成为文创产品装饰设计的一大亮点。其次,传统吉祥观中“意”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应用。文创产品是表达内在意义的一种形式,所以在文创产品设计中,单纯应用吉祥纹样进行造型装饰是远远不够的,还应当深入领会传统吉祥观的的文化内涵,使文创产品可实现对吉祥寓意的切实传达。例如,由洛可可公司设计的牙签盒“上上签”,便实现了传统吉祥观与文创产品设计的充分结合。牙签盒设计受我国占卜摇签仪式启发,取名“上上签”寓意平安顺利,其中,造型源自极具代表性的天坛祈年殿殿顶的缩影,蕴合了深厚的民族情感。最后,传统吉祥观中“神”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应用。传统吉祥观重要反映了干百年来劳动人民向往美好生活的夙愿,还蕴合了中国古代“天人合一”“回归自然”的思想观念。传统吉祥观“神”的意蕴作为一种理念的承载,在文创产品设计中,在传达其“形”“意”的基础上,还应当对相关吉祥寓意形象予以再创造,并赋予其时代气息,实现对传统吉祥观“神”的传达,并彰显文创产品的全新意境。

2.3秦腔艺术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秦腔艺术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历史、文化、情感价值等方面均表现出独特的艺术价值,其不仅可为文创产品设计提供丰富的思想源泉,还可实现对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承保护。首先,秦腔角色性格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秦腔角色可分为四生、六旦、二净等,不同角色有着不同的性格特征,由此构筑了秦腔艺术丰富多彩的视觉体验。将秦腔角色性格特征符号,诸如满腔正义的生角武松、端庄灵动的旦角穆桂英等,应用于文创产品设计中,不仅可彰显设计师的文化素养,还可使赋予文创产品以深厚的文化底蕴,并且还可促进非物质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其次,秦腔角色造型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秦腔角色造型是在戏剧实际内容基础上所刻画出的独特形象,诸如戏剧服装、脸谱造型等,均是秦腔戏剧必不可少的视觉表现形式,可极大地提高秦腔戏剧的视觉冲击力。将秦腔角色造型应用于文创产品合计中,通过对其具代表性的特征的创新处理,不仅可在造型上弥补当前市场中一些文创产品过于单一的不足,还可有效增进文创产品的视觉体验及文化性。最后,秦腔色彩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秦腔色彩源自古代舞祭祀活动中的“假面”“途面”,随着时间的推移,秦腔艺术根据角色性格、身份不同,进行各种色彩选择,造型色彩应用大胆、简洁明了,常以一种或若干种色彩描绘不同角色的性格特征,诸如红色象征忠勇正义,黑色象征刚正不阿、黄色象征勇猛残暴等。将秦腔色彩应用于文创产品合计中,设计师可通过推进工艺美术与色彩学的相关理论进行巧妙结合,以实现对秦腔色彩进行概括提炼,以此提高文创产品的美感及装饰性,进一步为文创产品外观塑造提供丰富素材来源。

3结语

总而言之,中国传统元素是中华民族数千年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具有十分宝贵的文化价值,是现代文创产品设计生存发展不可或缺的土壤。与此同时,发掘中国传统元素为现代社会服务,是现代文创产品设计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因此,文创产品设计相关人员必须要革新思想认识,提高对中国传统元素文化内涵的深刻领会,以现代化艺术语言来表达传统元素文化寓意,推进中国传统元素与文创产品设计的有机融合,提高文创产品的文化内涵,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

作者:吴闻超

产品设计情感回归论文 篇3:

基于鲁锦的产品设计探究

摘  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鲁锦,有其鲜明的地域特征。以鲁锦为原型的产品设计,把鲁锦的特色元素应用于产品设计中,这个过程既是对地域文化的解读,也是对地域性产品的设计探究。从生态共存的设计理念、多元的设计形态、形态应用意义几个方面对鲁锦的产品设计进行探讨。

关键词:鲁锦;产品设计;生态美;课程实践

鲁锦作为山东民间织物,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鲜明的民族特色,可以看作民众集体程式化的生活文化载体,影响范围广泛,既是实用生活物品,又是民间艺术文化。在设计与社会、文化关系越发紧密的今天,产品设计中贴合大众生活的文化表现形式为更多的人所接受和认识,大幅度地影响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同时又形成了新颖的设计角度和审美标准。

产品设计包括“形”“态”两个层面。“形”指物体的外在形狀,“态”指物体蕴含的神态、精神。两者的结合,要求设计者通过形状、色彩、肌理等造型元素,将情感融入设计作品中,在消费者欣赏、使用产品的过程中激发联想,产生共鸣,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和情感上的满足。每一个群体文化都有它的独特性,要在产品设计中引发这种群体共鸣,需要设计者对群体文化有更为深入的了解。以鲁锦为创新素材的产品设计,针对其地域特点,也是对鲁西南文化的挖掘与应用。

一、体现生态共存的产品设计理念

鲁锦存在的出发点是人,在生产力相对低下的手工纺织兴盛时期,家家户户把鲁锦当成生活必需品。作为鲁西南民艺的代表,作为文化传播的载体,朴实、耐用的鲁锦,体现着传统文化背景下的审美属性和造型规律,有其约定俗成的意识形态。如鲁锦色彩中“红靠黄,亮晃晃”“红红绿绿,图个吉利”等,这种“亮堂”的配色,隐藏着对热闹、吉庆生活的向往。

产品设计的出发点是人,但是现在的产品设计已经不再像现代主义设计所提倡的,局限于功能性和精英意识,而是更广泛地从民生角度、文化角度和精神角度考虑设计的发展方向。产品的使用者是人,但是不能只考虑个体需求。产品的使用者带有群体特征,因此产品的设计要从小的使用环境、大的生态环境等角度多方面考虑,体现的是人文环境、生态环境共存的设计理念。

以鲁锦为出发点的产品设计,最终的表现形态或许跟鲁锦纺织品的类型有较大出入,但是产品设计的理念是从鲁西南这个群体意识出发,把鲁锦的艺术特色移植到不同的产品类型,这种艺术形式会多方面的影响、塑造环境,进而影响人。设计体现的是人与环境的共生关系。

如图1所示的公共空间座椅设计,仿鲁锦布料设计,镂空编织长凳,高低略有起伏,可供人双向就坐。提取鲁锦配色,仿经纬线纵横交织,色彩变化间不失沉稳,可放置在户外或较为开阔的室内空间。所谓地域特色、乡土观念,实际上是建立在某些共同风尚习俗之上的独特的情感意识,譬如鲁锦是民俗群体凝聚力的产物。设计应用了鲁锦的形式,却“跳”出了鲁锦的纺织品类别,这是对传统艺术形式的全新解读,也是当前情态下对地域乡土文化的回归。

二、设计表现形态更为多元

鲁锦的创造者是劳动人民,它的艺术形式从民众的日常生活中稳定、延续下来,代表着鲁西南群体的共同认可。在此基础上的产品设计,更易体现特色,引发群体共鸣。将鲁锦直接应用或提炼后再溶入设计,可大大缩短产品设计创作的过程。把鲁锦作为一个创作元素去看待,其实是把它作为一个鲁西南的地域符号或者说原型来分析、解构、重组,丰富了产品设计的表达,让产品的形态有了地域认同感,将类似地域语言的情感表达应用于产品设计之中。

鲁锦本身纯棉、透气的特性,包括配色等深受人们喜爱,作为纺织品可延伸的设计领域包括服装、家居布艺等。而把鲁锦作为创意素材用于产品设计,将不在局限于纺织品的类别,在产品设计中的表现形态也更为多元。

(一)鲁锦布料直接应用

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在这种社会背景下,人们对于产品有舒适、环保的需求。鲁锦布料本身具有纯棉、透气性好、布料硬挺不贴身、图案寓意吉祥等特点,适合直接应用于产品设计中。能够接受及使用鲁锦产品的消费人群,可以分为中老年及青年两个群体。中老年消费群体喜爱鲁锦,因为鲁锦陪伴了他们的生活,对他们来说是习惯、是回忆;青年消费群体选择鲁锦,更多是因为鲁锦原生态的价值。而在应用方式上跟产品设计的结合又分为布料特性、布料装饰两个方面。

1.布料特性与产品设计结合

如图2所示的耳机设计,针对较为年轻的电脑使用者,在与皮肤接触的位置选择搭配鲁锦布料,透气性好,保证长时间佩戴的舒适度。

现代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家是一个放松的港湾,简洁舒适的家居产品备受喜爱。图3是造型简洁的摇椅设计,适合当下多数的家居风格。摇椅采用鲁锦布料的包裹,材料环保,触感舒适。在图2、图3的产品设计中选用的鲁锦配色都较为素雅,以更好地跟应用环境进行协调。

2.布料装饰与产品设计结合

色彩、图案也具有类语言功能,能够传情达意。鲁锦织造过程要经过72道工序,可变幻出近2000种绚丽图案。粗细线条组合间,表现出简单、大方的图形结构样式。鲁锦纹样中的几何形符号,表面看似与内容毫无意义,但在当地人的眼里却有着丰富的寓意。如鱼眼纹样代表“多籽”,具有生育繁衍的含义;锯齿状水纹代表幸福生活源远流长的含义;竹节纹样代表渴望家庭生活日益富裕、节节高涨的含义等,这些都是图案设计可利用元素。在进行设计时,可以利用人们约定俗成的传统习惯,通过色彩、图案产生联想,或利用图案符号的暗示功能来传达意图。

在产品设计中,也可利用鲁锦的质感作为装饰点缀。光滑的材料有流畅之美、粗糙的材料有古朴之貌、柔软的材料有肌肤之感……不同材质的搭配能使产品产生重轻感、软硬感、明暗感、冷暖感,而且不同材料也会产生不同的触觉和心理感受。人们可以通过触摸来感觉材料的软硬、轻重、厚薄、粗滑等。

以鲁锦为材质的装饰品,尽管改变了鲁锦的基本造型,但是其色彩、线条并没有发生太大调整。老粗布在传承与发展中,延续了传统鲁锦风格,满足了现代消费者的需求。在这个多元化的时代,我们用自己的设计作品,彰显立足传统的时尚态度。

(二)仿鲁锦形态应用

产品设计中仿鲁锦形态的应用,可分为两种应用方式:第一种是鲁锦布料的应用,配合部分鲁锦特征展现;第二种是鲁锦特征提炼应用。

图6是第一种仿鲁锦形态的产品设计。鲁锦作为布料,它的明显特征是通过经纬线纺织形成条状、块状图案。图7是鲁锦流苏灯具设计,灯头顶部采用了配色较深的鲁锦布料,搭配垂坠的铝制白色流苏,造型虚实结合。仿鲁锦纺织过程中的布匹形态,既点出了地域特色、布料特征,垂坠的白色流苏又带来安逸飘扬感,适合现代家居生活的装点。

鲁锦作品以粗旷的横竖、倾斜、交叉线条为主。图8的鲁锦座椅设计,保留了这种线条表现方式,通过交错、编织,在凳面上还原鲁锦图案,这种处理方式让鲁锦的基本特色“原汁原味”地保留下来,凸显了产品的地域性和民俗性。

原型的影响力是巨大的。“某些原型深深地根植于传统的联想中,几乎无法使它们与那些联想分开。我们把鲁锦作为产品设计原型,就是把它看作传统文化符号,体现传统文化力量,把体现简约审美的设计作品,跨时空地联结起来。如生物成长中绵延不绝的传统基因,在不同类别的作品中反复出现,使之形成约定性的语义联想。传统民间艺术是一种兼容性宽广的原型,在艺术创作中,构成了强烈的历史感。优秀的作品,不可能没有这样的文化基因,更不能脱离传统文化。脱离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就脱离了传承的民艺基因,想要发展特色产业,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三、鲁锦元素产品设计的意义

不同的经济环境、文化背景,人民的需求差异较大。基于人的产品设计,显示的是群体的生活状态、审美情趣。不同地域的民间艺术引导了民俗审美的差异,使之呈现出不同的情趣爱好,进而制约着其艺术形式的发展。一方面,如鲁锦之类的民间艺术以集体无意识形态在特定民俗圈艺术中基因式地相传;另一方面,像鲁锦一样的民间艺术,以其地域性的文化范式,使群体中的个体,与其他成员保持行动和审美活动的一致。这在民间艺术的保存流传中起了很大作用。

时代在变化,技术在发展,生活状态的改变对传统民间艺术发展带来巨大的冲击,自给自足的家庭作坊式鲁锦生产已经不复重现,但代代传承的文化基因不应当被机器撕裂。以鲁锦为设计原型的实践,其实是把鲁锦这个符号抽象出来作为一个地域文化的传声筒,这是一个反复的双向交流,是对传统造物的致敬,同时在产品设计中以丰富的民间艺术文化支撑其生命内核,让设计深入生活,表现深层文化情感。

作者简介:刘颖,硕士,菏泽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产品设计专业教研室主任,講师。研究方向:地域文化、文创产品设计。

作者:刘颖

上一篇:煤矿通风安全管理论文下一篇:工会思想政治建设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