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经济论文

2022-04-15

摘要:文章主要就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历程及成果加以阐述,然后就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性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最后探究新时期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深化的策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我国农村经济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我国农村经济论文 篇1:

我国农村经济组织的发展与创新研究

摘 要:尽管经过长期的发展,我国农村经济组织的发展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目前依然存在许多问题。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特征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确立,使我国开始进入农村经济组织的发展与创新时期。新时期我国农村经济组织需要新的创新理念、确立新的创新原则与目标,探寻新的创新路径和模式选择。

关键词:农村经济组织;组织创新;产业发展

一、引言

20世纪60至70年代经济学家开始关注组织创新的问题,20世纪90年代国内外关于农村经济组织发展和创新的研究日臻成熟。

国外的文献对农村经济组织的发展主要从农业产业链纵向协调的角度对农产品生产、交换和分配影响进行分析。相关文献所研究的组织形式发展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契约制(准)一体化组织,即各个环节上的利益关系由契约联系起来,基本的表现形式是农业合作社、新一代合作社和农协等;一种是公司制一体化,各环节内部化到一个企业,所有权由一个主体所掌握,进行统一的指挥和管理,表现形式是股份制企业。

对农村经济组织的不同类型的研究,目的在于通过什么样的制度和契约形式把分散经营的农户与大市场对接起来。因为,即使是发达国家,农户在整个农业价值链上的经营也是相对分散的。而农村经济组织的设计应该考虑要在尽可能低的交易成本条件下达到协调和激励的目的,特别是有效地增强商品契约的稳定性。

在国内,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学者更多地从理论上探讨农村经济组织创新的一系列问题。研究者们大多认为,农村集体组织的创新是必要的。从农村经济组织发展不平衡的现状,以及各类组织之间矛盾与冲突的情况来看,我国的农村经济组织的确需要制度创新,唯有创新的组织体系,才能在新农村建设中真正发挥出主体的功能。我国农村经济组织形式的创新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对我国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完善和发展的必然选择。农村经济组织创新主要有两个方向:一是建立合作社,合作社是市场中企业组织的一种替代形式,是具有一定社会功能的特殊经济组织,它的存在有助于完善市场秩序和规则,是政府、公司(私人或公共企业)以及农户都需要的一种组织形式;二是培育和发展按农产品分类的行业协会等市场中介组织。

现行的农村新兴组织形态大致可划分为四类:以契约形式作为联结方式的分包制、以劳动要素之间的合作作为联结方式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以土地要素作为联结纽带的社区合作经济组织以及以资本要素作为联结纽带的农村股份合作经济组织。除此以外,由于各种组织形式的相互交叉、相互融合,还存在着许多中间组织形态。

上述文献对我国农村经济组织创新进行了有益的探讨,但尚存许多不足。农村经济组织创新的思路拘泥于经济组织本身,大多从产权、制度来研究。从农户本身的经济行为出发的研究较少,从非经济因素角度研究的更少。鉴于此,本文拟在回顾中国农村经济组织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分析其局限与存在的问题,提出中国农村经济组织创新的路径和模式选择。

二、我国农村经济组织形式的发展演变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农村经济组织建设经历了几个重要的发展阶段,包括土改时期(1947-1957)、集体经济时期(1958-1979)、改革开放初期(1979-1985)、农村经济组织发展创新时期(1985-)几个重要发展时期。土地改革使广大农民获得了土地的所有权,激发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但随着1953年社会主义改造总路线的提出和集体化、公有化的推行,我国逐步进入了“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集体经济时期。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所导致的分散的农户小生产和大市场之间的矛盾、农业生产专业化和社会化服务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一些新型农村经济组织形式不断涌现,比较典型的形式有公司加农户、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股份合作经营、农业公司等。

1 农村社区合作经济组织

农村社区合作经济组织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后形成的“农业集体统一经营和家庭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的统称。它是以土地的集体所有制为基础,以乡村区域为范围,以管理土地和集体资产、组织本集体成员共同开展大规模的生产经营活动和提供其他社会经济服务的集体性经济组织。社区合作经济组织既是合作经济组织,又是社区自治组织。一方面,社区合作经济组织通过管理社区集体资产,开办集体企业,组织资源开发,开展非农产业经营,兴办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另一方面为社区农民提供各种公共物品,兴办各种公益、福利事业,维护社区的社会秩序等等,承担政府委托的社会公共服务职能。

2 农村供销合作社和信用合作社

为适应我国农业生产商品化的需要,1982-1984年,农村供销合作社围绕恢复合作社性质,在组织体制、经营体制和管理体制等方面进行了改革,恢复了自身的组织体系,扩大了经营范围,加强了对农业生产的互助与合作,促进了农产品的商品化和城乡资源的双向流通。1995年2月,中央在《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改革的决定》中指出,要坚持其集体所有制性质、坚持为农业、农村、农民提供综合服务的办社宗旨,坚持自愿互利、民主、平等的合作社原则,把供销合作社真正办成农民的合作经济组织。农村信用合作社一直在中国农业银行的领导和系统内开展工作,在解决农民的资金需求,吸收社会闲散资金支持农业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农村信用合作社受政府干预和控制很大,不是真正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1996年,农村信用合作社从农业银行脱钩,也没有理顺内部各机构部门之间的关系,有效的管理体制也没有建立起来,信用合作社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困境。近年来,信用合作社开始按照商业银行的模式进行改革,利润导向明显,存贷款非社员比例增大,已经失去了合作组织“互助共济”的特征。

3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随着农业生产专业化发展和农产品商品化、市场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为了抵御市场风险,降低风险和不确定性,各地农民按照自愿互利原则,自发组织了各种类型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政府的鼓励和扶持下,经济合作组织的合作领域进一步拓宽,产业依托性增强,越来越多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经营活动与当地产业结构紧密联系在一起,成为当地农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法宝。部分地区还初步形成了农业生产加工销售以及技术服务等一整套产业链。比较有影响力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主要有“官民结合”为特点的“邯郸模式”、以股份合作制为特点的“安岳模式”、企业与农民合作的“莱阳模式”等。经济合作组织中,以销售、加工为龙头或产销结合为主的专业合作

社,发展最快、也最为活跃;行业协会次之;各种经济联合体关系比较松散,但运转灵活,效果最为显著。

4 农村股份合作经济组织

20世纪80年代中期,各种以劳动者的劳动和劳动者的资本联合为主的经济联合组织在农村涌现,特别是以股份合作制形式兴办乡镇企业,取得了积极的效果。20世纪90年代以来,为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广大农民又把股份合作制这种组织形式和经营机制广泛引入到种养业、农业资源开发、乡镇企业以及社区合作经济组织的改革中,党中央、国务院对此极为关注,并及时给予了肯定和引导。1994年,中央就发展股份合作制的重点、方法、途径和要注意的问题等提出明确要求,强调要尊重农民的意愿,要清晰产权关系、转变经营机制、形成积累制度、防止集体资产流失,要引导农村股份合作制健康发展。党的十五大进一步明确指出,目前城乡大量出现的多种多样的股份合作制经济,是改革中的新事物,要支持和引导,不断总结经验,使之逐步完善,劳动者的劳动联合和劳动者的资本联合为主的集体经济,尤其要提倡和鼓励。

5 “公司+农户”为代表的契约型合作经济组织

“公司+农户”是指公司与农户之间通过签约形式,建立固定供销关系的经营模式,是以契约为组织联结机制的组织形态,可以将其称之为契约化或契约型的农村经济组织模式。这种组织模式包括公司与农户合作经营,农民出土地,公司出资金,收益按比例分成;农民出土地、劳力,公司提供生产资料,产后由公司定价收购产品,扣除投人成本后统一组织销售;以及公司与农户挂钩经营,公司提供技术、物资、服务,收取一定管理费的合作形式。到目前,“公司+农户”这一组织形态还演变出了“公司+合作社+农户”、“公司+基地+农户”、“合作社+农户”以及“合作社+公司”等多种契约型组织形态。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农业商品率还比较低,农户生产自给程度较高,农民自治组织能力也较弱的现阶段,“公司+农户”模式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并且是实现农业一体化经营较好的农村经济组织模式之一。尽管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效能已为许多西方发达国家经验所证实,从我国农业产业未来发展的角度来看和我国农村实际情况出发,农村经济组织的发展虽然也呈多样化发展,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也必然是我国农村经济组织的发展方向。但由于我国农村自然因素与经济发展状况的差别及对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因素,我国农村经济组织的创新与变迁仍然需以契约、农户和“龙头公司”作为基础和出发点。

三、我国农村经济组织发展的局限与问题

我国的农村经济组织两千多年来,基本上是地主制产权与小农经营权相结合的小农经济组织。尽管这种组织形式具有经营灵活、权责利清晰且与风险紧密结合的制度优势,但与现代经济组织发展要求相比,依然存在许多发展中的问题:

1 农村经济组织处于农村,市场交易分散,信息流通缓慢,交易对象缺乏,其结果可能会使经济组织的成本高过个人交易成本。农民通过组织起来联合进行交易固然可以降低市场进入壁垒,增加交易频率和规模,实现信息搜集和处理的规模经济,但农户参加经济组织所获收益本身就不大,在付出一定的组织运行成本之后还要另外付出委托代理成本。

2 农业生产的特殊性弱化了经济组织所提供的分工协作功能。农业生产只能在地理空间范围内分散进行,而无法像工厂企业那样进行集中控制;同时由于产权因素和农业生产的技术水平要求不高,农业生产的专业化需求比较弱,且受自然条件和季节气候的影响而无法进行,而对农民进行的组织协调的成本却相对较高,农业生产无法实现集中的大规模生产。农业生产的这种特殊性使经济组织无法实现高度的专业分工。也无法产生大规模生产所拥有的高效率。

3 农村经济组织的交易对象主要是农产品以及农业生产资料等。农业生产受自然条件影响很大,农产品产量波动大而其需求弹性又比较小,其结果会导致农产品价格的大幅波动。这样在农产品价格高于契约价格时,农民常常采用机会主义行为,违约将产品通过市场销售,经济组织无法通过交易获取收入,某些生产性经济组织还会因为缺乏原材料而遭受损失。而在农产品供过于求价格大幅下跌时,农户又倾向于将农产品按照契约协定价格销售给其所参与的经济组织,这样就会使经济组织遭受严重亏损。农产品本身易腐烂、不易储存的特点则加剧了这种情况。

4 在农村经济组织内部,委托代理问题显得更加突出。由于多数农村经济组织并不以盈利为目的,而是以社员利益的最大化为目的,经济组织的经营绩效难以量化考核,容易诱发作为经济组织实际控制人的经营管理者的偷懒倾向。同时,经营管理者通常只有资产控制权而无剩余索取权,在其行动难以监督、业绩难以考核的情况下,也容易出现败德行为,为了个人利益最大化而损害经济组织其他成员的利益。对于非企业的经济组织,农民纵然有退社自由限制管理者的道德风险和其他参与人的机会主义行为,但在农村的市场范围内,经济组织常常处于相对垄断地位,单个农民的交易成本高,从而使交易无法进行。

5 合作性经济组织通常是一种劳动控制资本的权力结构,参加经济组织的当事人有基本相同的权力和义务,对组织的经营决策有相同的参与决策权。这种决策结构会导致经济组织的决议常常出现议而不决、决而不行的局面,造成经济组织对外部市场环境变化的反应迟缓。

四、我国农村经济组织创新的目标

发达国家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历史表明,建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参与市场竞争,保护和提高自身社会经济利益的内在需要和有效的组织形式。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时期,随着我国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和农村经济市场化的深入,农村经济组织的发展具有多样化发展的趋势,农村经济组织创新的目标必须作出相应调整。

农村经济组织创新是指为适应农业分工深化和专业化的发展,依靠自发的市场力量或强制性的体制变迁推动农村经济领域各种资源的重新配置,以改善农村经济组织的规模、机制和结构,提高农产品流通的效率和效益的探索活动。农村经济组织创新的最终目标就是要实现农村经济组织结构的合理化。目前农村经济组织创新是在我国促进农业现代化,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背景下进行的,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紧密联系在一起。因此,其创新目标必须符合法制化、市场化、社会化和现代化的要求。归结起来,农村经济组织创新的目标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使农村经济组织成为代表农民集体利益,从事社会经济活动的法人实体。大多数农村经济组织都有自己的财产、名称、组织机构和营业场所、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按照我国《民法通则》中关于法人资格的规定,农村经济组织应当获得法人资格地位。虽然我国在2003年3月1日实施了《农业法》,

对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地位、组织原则及在农业产业化中的作用也做出了法律上的规定。但是,在具体的经济活动中,由于农村产权制度的特殊性导致其经济组织产权不完备,农村经济组织无法像其他类型的法人主体一样,有处理自己拥有的财产的全部权力,如土地、科学技术等,难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和经济利益。农村经济组织的法人地位,还需要在农村经济活动实践中,通过进一步的创新来完善和补充。

第二,使农村经济组织发展成为运作规范,内部经营机制健全的经济活动主体。合作经济组织的本质特征是社员联合拥有和控制的经济联合体,其目标虽然是追求公平,为社员提供服务,实现社员的联合自助,但在具体的运作管理上,它又具有企业的本质特征,即追求效率。由于经济组织的非营利性特征,决定了其基于结果的激励约束机制难以发挥作用。完善内部控制,健全治理结构就成为提高效率,降低委托代理成本的唯一选择。我国农村经济组织在改革开放以来发展迅速,但由于发展时间很短,内部经营机制还很不健全,总体上还处于起步阶段。农村经济组织的发展,重点是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理顺组织内部的财产关系和管理机制,按照股份公司的设置要求进行股份制改造,建立起完善的治理结构。这样既能维护全体成员和所有者的合法利益,又能够给予经营者充分灵活的经营管理权。同时建立健全合作经济组织公积金、公益金和风险保证金制度,保障合作经济组织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第三,使农村经济组织发展成为符合国际合作社原则,具有强大市场竞争力的经济主体。合作经济组织作为个体农民联合组织起来的互助性组织,其具有地域性、相对封闭性、自我保护性强的先天性缺陷,限制了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和规模的扩大。同时,由于其实行劳动联合,限制资本,实行民主管理,导致合作经济组织股金集资受到限制,决策迟缓,很难适应千变万化的市场要求。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市场竞争力一般都远远落后于企业,尤其是股份制公司。目前发达国家的农村合作社为了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需要,对合作社的组织和运作进行了市场取向的创新。主要包括社员进退的资格受限、社员之间和社员与合作社之间责任、权利义务的双向分配,劳动与资本的联合等内容,促进了合作社经济效益的提高和竞争力的增强。这为我国农村经济体制的创新,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第四,使农村经济组织真正成为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的主要推动者。我国目前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农民收入水平停滞不前,在很大程度上与农村经济组织发展滞后有关。农村经济组织作为连接小农生产与外部统一大市场的中介,在农业现代化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目前我国的农村经济组织规模小,业务范围的局限性很大,承受市场风险能力有限,限制了农业的市场化和产业化发展。我国农村经济组织创新应该在加强政府扶持的基础上,促进各类合作组织包括农业龙头企业的联合和合作。加强彼此之间的利益联结,形成“企业+农村经济组织+农户”的产业化和市场化经营链条,促进农业生产的市场化和产业化。农村经济组织在这个产业链条中的主导地位,既有利于保证企业原料来源的稳定性,又可以降低农户分散交易的成本,帮助农户得到农产品加工和流通领域的增值利益。

五、我国农村经济组织创新的路径与模式选择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开始进入农村经济组织形式的发展与创新时期。原有农村经济组织不断变化和各类新型农村经济组织不断涌现。但这些经济组织形式并未真正成为引领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龙头,它们要么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很快被淘汰;要么是一种理论上的抽象模式,缺乏现实基础和可操作性。

诺斯(1981年)认为,在市场中有效的组织达到的效果是:存在适宜的度量技术和度量标准而减少交易费用;交易者的集中降低了信息费用;交易者之间的竞争约束了机会主义行为;产权结构的有效界定和行使能够降低或完全消除不确定性;非人格化的立法和执法机构减少了契约关系中的谈判和交易双方认可的交易的合意性。为此,我国农村经济组织创新与演进方向也必然是要以效率作为衡量标准,以企业化、产业化作为演进的方向。

企业经营型农村经济组织形式是指参与交易的各实体是平等的市场主体,完全按市场机制形成交易,包括供求、价格、竞争、风险等机制也完全由市场主导完成。农业产业化,是指以市场为导向,以专业化分工为基础,以龙头企业为依托,以资本、技术为纽带,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将农业产业的产前、产中与产后诸环节通过一定的组织方式联结成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或产业链,实现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的过程。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核心是实现农业及其相关产业的联合经营。其关键在于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基础是形成主导产业。要害是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联接机制。本质是发展市场农业,使农业向现代化迈进。农业产业化是以市场化、社会化、集约化和纵向化为特征的农业现代化过程。

目前我国农村经济组织所表现的联结方式有多种形式,而股份合作社被认为最有创新意义。股份合作社可分为社区合作经济组织的股份合作社和专业合作组织基础上的股份合作社。社区合作经济组织作为传统的农村经济组织,相对而言,也具有创新的意义和创新的可能性。近年来发生在村、社范围内社区合作组织的多样化创新,虽然目前从数量上来说还不具有普遍意义,但是可以证明农村经济组织创新可有多种模式的探索。如村庄的公司兼并就是其中一种创新表现。通过有实力的企业,对自然村、行政村范围内各项职责和农业生产经营实施全面委托管理,进而一次性地直接改变农村社区合作经济组织和管理体制,形成一体化的企业集团。其主要特征是村庄和托管公司合二为一,主要村干部在公司任职,村民小组建制为分公司,内部通过“公司+农户”的组织形式,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另外还有村庄之间的兼并,包括扶贫式兼并和扩张式兼并等创新模式。

新型的农村经济组织模式无论是通过“公司+基地+农户”、“合作经济组织+农户”还是其他形式的联合方式,都必须构成一体化联合体。从长远看,按照现代企业模式实行公司制度,实行企业式管理,必然会成为“农业企业”或“农村企业”的发展趋势。

六、结论

农村经济组织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经济条件下有着不同的实现形式。目前我国农村经济组织形式创新不够,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的作用还非常有限。因而,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的历史时期,创新和构建一种和新农村建设相匹配的新型农村经济组织形式,它既能克服现有农村经济组织的种种弊端,又能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反映广大农民意愿,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我国农村经济组织创新的目的应该是调整农村组织机构,以改变农户因超小规模经营的自我封闭状态,改进组织目标,增加农民的合法收入,优化组织行为,减少农村经济运行中的不确定性,保证实现农民各种利益。农村经济组织创新目标必须符合法制化、市场化、社会化和现代化的要求,最终目标是建立精简高效、富有活力、结构合理、运行高效的新型农村经济组织。

任何一种农村经济组织都有其成长的过程,各种新型农村经济组织之间在功能上和适应性上是不同的,也是不可替代的。这种不可替代性以及不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和产品特性的不同,决定了现阶段我国农村经济组织创新的选择是多元化的,只要生产力发展水平允许,农民自己也能够接受,就可以选择最适应某一地区、某一种农村产业发展需要的组织结构模式。

作者:叶祥松 王朝辉

我国农村经济论文 篇2:

新时期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与深化探析

摘要:文章主要就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历程及成果加以阐述,然后就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性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最后探究新时期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深化的策略。

关键词:新时期;农村经济体制;深化改革

处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我国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经过了艰辛的实践,也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已经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方向迈进。我国是人口大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在整体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例较大,所以加强新时期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就有着实质性意义,这也是推动我国整体经济提升的重要途径。

一、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历程及成果经验分析

(一)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历程分析

我国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经历了几个重要阶段,首先就是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确立阶段,这一阶段农村主要是实行的计划经济,并处在较为薄弱的环节,所以在改革方面就要从这里开始。当时政府对于农村的经济计划控制比较核心的就是对农村基本农产品商品量的供给,从具体的发展过程来看先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对农业发展的决定通过,将农村经济政策和农业政策作为主要的出发点。而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安徽省凤阳县小岗生产队就率先迈出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一步,通过采取包干到户的方式创造了农村改革的奇迹。在这一发展下就使得农村的经济从封闭走向了开放。

接着就是对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阶段,在这一过程中主要是维护农民的利益以及支持和保护农业,从具体的措施实施层面来看一方面是对土地承包关系的稳定,在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之后农民的工作热情顿时高涨,但是还比较担心制度的稳定性。要想在这一方面得到稳定就要对土地承包关系进行稳定,对此政府就制定了一系列的措施对农民的土地承包关系得到了稳定,并减轻了农民的负担等。然后是对农村的商品流通体制进行了改革,从而逐渐形成了开放型的流通体制的雏形。

再者就是农村市场的体制逐渐得到了建立,以及农产品市场体系初步形成,取消了主要农产品统购统销的制度,允许以及鼓励大中城市建立综合性的批发市场,农产品产地建立专业性的批发市场。同时还打破了国企商业独家经营的格局等,在农业的社会化服务的体系框架也逐渐的形成。在此过程中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服务发挥了比较基础性的作用,各类服务性的经济组织经营活动也起到了协调配合作用,政府在农业的保护以及支持体系层面也逐渐形成,在新的历史时期,对于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也有了进一步的深化。

(二)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经验分析

从我国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就来看农业生产得到了全面发展,以及农产品的产量也得到了大幅增长,尤其是在粮棉油等比较主要的农产品供给方面得到了显著改善。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得到了有效增强,农民的收入也有了增加,在生活水平方面得到了显著提升,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不管是食品消费还是家庭耐用消费品都在量上得到了迅速增长。还有是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比较显著,并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中比较重要的部分,乡镇企业的发展对农村的大量剩余劳动力就业有了吸收,对农业劳动力过度剩余的压力也得到了有效缓解,从整体的发展情况来看,农村经济已经全面转向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轨道。2014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8%,其中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9.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6.8%。据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572元,同比实际增长7.0%,和GDP增速持平。

从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经验层面来看,主要体现在监理调整社会主义新型的农业生产关系能够有效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对农村生产力发展有着促进作用。还有是坚持不懈将农业基本加速奈何以及区域开发的工作做好,能有效保证农业的稳定发展,对农业科学知识的普及以及技术的推广也是推动农业发展的关键。另外就是对农民的负担减轻以及和农民的关系得到有效处理。例如,2000~2003年,由于农民税费负担过重,生产成本过高,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受到严重影响,到2003年,粮食总产量跌到4.306亿吨。2004年和2005年实行的“两减免、三补贴”政策,使农民得到了直接的好处,两年间粮食就增产5000万吨。这也是推动农民增收的重要措施,并要能够坚持市场为导向,这将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带来新的活力。

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性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性分析

加强对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有着其必然性,首先是落后的农村生产力使然,在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农村有了很大的进步以及生产力也有了提升,但是在农村的生产力方面还相对比较落后。在对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前农民作为关键生产要素,整体上的素质还相对较低,并且在机械化的程度上也不高,配套农机具的发展得不到平衡的体现,过剩的劳动力滞留农村的现象比较严重,在生产潜能上还没有得到完全释放。另外,由于受到传统农业经济体制的弊端,管理上的高度集中农民缺少自主权,高度集中的劳动管理制度和农业生产特征相违背,经济体制比较缺乏灵活性以及活力等,所以这就使得农村经济体制的深化改革有着其迫切性。

(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存在的问题分析

从当前我国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现状来看,其中面临着诸多的困境,主要体现在农业的发展速度愈来愈低,一些大宗农产品处在徘徊以及低水平的增长状态,在主要的农产品供求矛盾方面比较突出。再者是城乡间以及地区间的收入差距有着进一步的加大,农民的收入增长处在停滞以及徘徊的发展状态,农民的负担无形之中得到了加重。我国从加入世贸组织之后对我国的农业也有着一定负面的影响,以种植业为生计的比较贫困的农民就会成为自由化中的主要受害者。

三、新时期农村经济体制深化改革的策略探究

第一,对于新时期的农村经济体制深化改革要从多个层面得到加强,首先要能够对农业基础地位坚持不动摇,农业是对我国经济发展起到基础支撑作用的产业。我国作为人口大国和有限资源及较低农产品供给水平始终存在着矛盾,所以要能将农业放在经济发展的重要位置。再者是要坚持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不动摇,将农村的基本经营体制得到完善及稳定的发展,对农业社会化的服务体系建设进行强化,将集体经济实力得到有效壮大和完善农村双层经营体制。不仅如此,也要能够将股份制的改革进一步加快速率,探索有效的实现形式。

第二,对农业的生产经营方式要能得到积极有效的改善,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主要是以市场为导向并以农户承包经营作为基础的,国家要能够逐步的开放农产品市场环境农业的调整,并选择试销对路的优质产品,这样就能够使得我国农产品市场的应变能力得到加强。再者要能对我国的粮食流通体制结合实际进行优化改革。要将党的农村经济政策得到有效落实,将土地家庭承包经营得到长期的稳定,农业以家庭承包经营作为基础是有着其必然性的,所以需要对土地承包关系得到长期的稳定,然后是对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进行发展。

第三,对新时期农村经济体制的深化改革还要对农业社会化的服务体系进行健全,具体来讲要能对农业系统的内部改革进行加强,并要在服务功能层面得到强化,农业部门是对农业社会化服务开展的主力军,故此在定位上能准确的体现,在行政职能方面要能得到有效转变,农业科研以及技术推广部门的服务指南要进行强化,对于其他的农业企业以及服务实体实施企业化的管理。还有是要能将外部的环境努力营造好,对其服务效能进行提升,以及强化服务组织自身的建设,将服务潜能进行挖掘,最后就需要政府在农业社会化服务机构的扶持力度上进一步加强。

四、结语

总而言之,对于农村的经济体制深化改革要从市场发展的角度出发,全面性进行改革,农村经济发展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促进力量,只有在这一领域的发展能得以稳定的保持,才能够推动我国整体的经济发展,所以改革要科学的规划和落实。此次对新时期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主要是从改革的历史角度进行着手,并对其中的问题进行了探究,希望能对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提供有益发展思路。

参考文献:

[1]元建基.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浅论[J].科技经济市场,2015(02).

[2]吐尔逊·卡依尔.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发展趋势探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4(14).

[3]梁艳菊.我国农村经济体制的发展趋势分析——基于合作经济的视角[J].特区经济,2013(08).

(作者单位:美国波士顿大学)

作者:任梦萝

我国农村经济论文 篇3:

浅谈我国农村经济增长中的农村金融抑制

【摘 要】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农村经济体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与城市经济发展相比,我国农村金融改革仍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农村经济主体的金融资金较少,农村金融体系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制约了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论文探讨了我国农村金融抑制现象,并提出了优化金融体制的具体策略,希望为我国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合理配置农村金融资源、促进农村经济增长提供有益的借鉴。

【關键词】农村金融;金融抑制;经济增长

1 经济金融与金融抑制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农村金融体系的发展和完善是推动我国农村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国农村已经逐步形成了以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等正规金融机构为核心,由邮政储蓄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为分支的农村金融供给体系,该体系对于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所谓金融抑制,就是指政府通过对金融活动和金融体系的过多干预抑制了金融体系的发展,而金融体系的发展滞后又阻碍了经济的发展,从而造成了金融抑制和经济落后的恶性循环。

在我国尤其是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地区,金融抑制现象突出。农村资金大量外流、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融资难等状况普遍存在,农村金融仍然是我国金融体系中的薄弱环节,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2 农村金融抑制问题的表现

2.1 金融业务不全面,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不健全

目前,我国农村尚未形成一个适度竞争、功能补充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目前,我国一些乡村的金融机构只有农村信用社和邮政储蓄,只提供了基础的存贷款、结算业务,缺乏社会保险等业务的服务机构。银行卡业务在农村地区的发展也严重滞后,农村信用社资金结算效率低。大部分金融机构业务相似,乡镇中只有部分银行网点,造成业务垄断,缺乏有效竞争。且常见的金融机构如农业发展银行、邮政储蓄银行等,没有直接向农民提供信贷业务,其他贷款比重很低。农村信用社虽然向农民提供信贷服务,但其资金有限,只能基本满足农民简单再生产的需求,农民扩大再生产和农村中小企业很难得到金融服务,农村地区金融服务机构网点信贷支持普遍不足。调查显示,以民间借贷为主的非正规金融一直比较活跃。近年来,从民间非正规金融机构得来借贷资金甚至与农户从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借贷资金持平,这些非正规金融仅依靠社会关系约束,抗风险能力弱,因而制约了农村金融的发展。

2.2 农户融资困难

融资困难是我国农村中小企业或是个体经营发展中遇到的最大难题。以个体经营为例,农民经营的规模较小,可以有效抵押的资产有限,当然也就无法获得大额的贷款,且对于银行等金融机构来说,农业投资见效慢,受自然环境等不可控制的因素而导致的风险发生率较大,且农民的抗风险能力较弱,导致金融机构向农户发放贷款的数额较小。

另外,我国农村金融产品的品种较少,大部分金融产品主要是小额短期贷款,只服务于短期资金需求,导致贷款期限与农业生产周期不符合,不能满足农村多元化的信贷需要。以林业为例,生长周期长达3年,而普通的农业贷款一般是3到6个月,这种不相匹配的现象导致农民无法及时还清贷款,打击了农民通过借贷扩大再生产的积极性,不利于农村经济的繁荣。

2.3 农村金融服务产品单一,无法满足农业多元化需求

根据需求主体不同,笔者将农村金融需求分为政策性金融需求和商业性金融需求两种类型。政策性需求主要集中在道路、农田水利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商业性需求包括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各种需求,如生产性需求、投资性需求与保障性需求等[1]。

目前,我国农村的金融需求正在由单一的农业生产需求向多元化需求转变。农村对于其他金融产品的需求也在逐步增加,农户们不再单单将农业贷款全部用于农业生产,一部分的贷款用于婚丧嫁娶、大件购置、建筑房屋、子女就学、就医等多元化的资金需要。

2.4 农村金融产品的成本和利息较高,打击了农村中小企业贷款的积极性

目前,农村信用社是我国农村信贷资金供给的主要渠道,在乡镇的贷款供给方面处于绝对垄断地位。然而,农村信用社的贷款成本和利息相对较高,国家规定,农信社的贷款利息可上浮50%。以农村中小企业为例,在实际的贷款办理中,企业需要提供土地与资产等一系列证明,并接受评估,评估时间较长,评估费用和时间成本给农村中小企业贷款增加了额外的负担,使中小企业的贷款积极性大大降低。

3 改善农村金融抑制现象的对策

以上是我国农村经济中存在的金融抑制现象的具体表现,针对农村金融抑制现状,我国必须促进构建一个既具有多层次,又能互补的农村金融供给体系,以保证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繁荣。改善农村金融抑制现象的具体措施为: 第一,促进金融机构改革,深化业务服务。金融机构改革是解决农村金融抑制的有效手段,因此在农村金融供给体系中,不同的金融机构要根据其特点,精准定位,深化业务[2]。对于农行来说,其服务对象主要为农村中小企业,业务主要包括:为新兴非农产业和发展中的乡镇企业提供金融服务和资金支持。对于农村信用社来说,其是农村金融供给的主力军,且其网点遍布基层乡村,因而其服务对象应该以基层的农户为主,其业务应该倾向于提供小额信贷、种植养殖业的产业化投资以及农户日常生活中一些急需的资金供给[3]。通过业务的深化和精准定位,为进一步推进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的组织保证。第二,为农村金融的发展和壮大提供优质的基础环境。一方面,农村地区应该扩大农业保险业务,为农民抵御自然灾害等不可抗风险提供保障。另一方面,农村应当推进财产制度的深化改革,对于现行的借贷中抵押担保程序进行优化和改进,以优化金融服务,提高农户贷款的积极性。第三,规范民间非正规金融组织。民间金融组织虽然不具有正规性,缺少严格的制度约束,但是其在农村金融资金供给体系中仍占有重要比例,甚至与正规金融机构的比重持平。因此,我们要正确认识到其对农村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对于其运行中的不规范手段要及时进行纠正和管理,促使其逐渐纳入正规的金融机构中[4]。第四,丰富农村金融机构。国家相关部门出台了有关建设农村金融机构的相关文件,文件的出台表明了我国鼓励建设农村机构的决心。为了积极响应和贯彻落实该项政策,一些缺乏金融资金供给的农村地区,应该大力鼓励发展农业银行、专营贷款业务的中小企业和资金互助组织等农村金融机构,繁荣壮大农村金融资金供应体系。第五,完善农业信贷政策,丰富信贷的业务品种。针对我国农村信贷额度小、期限短的情况,我国应当进一步完善对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相关政策,创新农村信贷抵押担保方式,为特殊农户建立一条专门的信贷抵押通道[5]。同时,丰富信贷的业务品种,开设包括住房、教育、医疗等方面的农村信貸业务,从而满足农户的多元化的金融需求,提高其创业的积极性。

4 结语

综上所述,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增长具有积极促进作用,然而我国农村存在的金融抑制导致农村经济发展面临严重的资金瓶颈,农村经济发展后继不足。我国农村金融抑制主要表现在金融业务不全面,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不健全;农户融资困难,农村金融服务产品单一,无法满足农业多元化需求;农村金融产品的成本和利息较高,抑制了农村中小企业的贷款需求等方面。针对这些表现,制定改善金融抑制的农村金融供给体系有利于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成汭芳.我国农村经济增长中的农村金融抑制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06.

【2】马晓河,蓝海涛.当前我国农村金融面临的困境与改革思路[J].中国金融,2003(11):12-14.

【3】高帆.我国农村中的需求型金融抑制及其解除[J].中国农村经济,2002(12):68-72.

【4】冉茂盛,张宗益,冯军.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因果关系检验[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03):123-129.

【5】何广文.中国农村金融供求特征及均衡供求的路径选择[J].中国农村经济,2001(10):40-45.

作者:宋波

上一篇:玉米生产技术论文下一篇:内部审计监督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