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生产技术论文

2022-04-15

关键词:青贮玉米;生产技术0引言青贮玉米生产技术发展迅速,给畜牧养殖提供了较大便利,为了实现青贮玉米的优质高产,对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都应该重视起来,提高青贮玉米的生产技术水平,下面将对这些环节进行详细分析。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玉米生产技术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玉米生产技术论文 篇1:

吉林省西部农民玉米生产技术需求调研

摘要:本文通过对吉林省西部农民玉米生产技术现状的调研,发现在玉米生产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根据生产需求提出了解决措施。

关键词:吉林省西部;玉米生产;技术需求;调研

基金项目: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CARS-02-38);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201203031-07-01);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201303125-2);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13BAD07B00);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15GJLS006NY)

近几年,吉林省西部玉米生产发展势头良好,玉米播种面积不断增加,但由于西部地域辽阔,农民采用的生产技术也多种多样。2015年,玉米价格突然大幅度下降,农民种植玉米的积极性受到怎样的影响?为进一步了解农村玉米生产技术需求实情,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吉林省农科院于2016年1月份对吉林省西部农民玉米生产技术需求情况进行了为期5天的调研,调查区域包括白城地区的洮南市、通榆县、大安市、镇赉县、洮北区和松原地区的宁江区和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选择典型的种田能手作为调查对象。

1吉林省西部玉米生产技术现状

1.1整地

由于吉林省西部大部分属于半干旱区地区,春季干旱,为了保墒,大部分农民选择在春天播种前进行整地,一般在整地的时候直接施入底肥,主要以复合肥为主,有的辅助施入一定量的磷酸二铵。85%的农民不施用农家肥,10%的农民隔2~3年施一次农家肥,只有大约5%具备一定条件的农户常年施用农家肥。大安市和宁江区的一些农户图省事,采用了“一炮轰”的施肥方式,在整地时直接将所有肥料施入,大约每公顷施入复合肥800公斤。

1.2灌溉情况

正常年份,大部分农户在播前都浇透地,少部分农户在播前从不浇地,可以在玉米生长期内再进行灌溉,但播前不浇地的农户在播种时一般采用“一条垄坐水种”的方式,保证了出苗前后的水分需求。玉米生长期内的灌溉方式以“小白龙”灌溉为主,近年来一部分农户采用滴灌和喷灌的形式,但最近两年发展缓慢。

1.3玉米品种

玉米品种一直以来比较混杂,农户一般根据个人经验、种子商店介绍、亲友经验和政府推广等几个渠道进行选择品种,品种选择多样化,但主要以个人经验为主。对选择品种的依据进行排序,一般为:产量、抗病虫害、抗倒性、熟期、品质、抗旱性,产量依然是最为重要选择目标。在西部农民心目中的好品种有:吉单287、吉单109、吉单960、乔峰128、平安169、平安186、银河160、屯玉968、先玉335、泽育19、东源185、迪锋128、农华101、金庆707、鑫鑫1好、祥玉998、利民33、金庆808、金山27、金元680等。

1.4播种

西部农户以单行播种机和双行播种机为主,播种时候采取精量播种,播种时期一般选择在4月末到5月初,大部分农户在“五一”前播种完毕。出苗后由于是精量播种,不需要定苗。一般选择在出苗后进行喷施除草剂。

1.5追肥

少部分农户采用“一炮轰”的施肥方式,大多数农户采用一次追肥的方式,随着中耕机械施入。关于采用测土配方施肥,大多数农户对此持否定态度,认为其结果并不可信,达不到产量要求。一般农户公顷追施尿素300~350公斤,少量农户同时追肥钾肥。

1.6玉米膜下滴灌技术

玉米膜下滴灌技术主要采用大垄双行、地膜覆盖、滴灌灌溉技术,同时配合采用机械化作业、科学施肥、合理密植、生物防治、化学控制等先进技术,前几年在吉林省西部发展很快,但近几年农民对此项技术的积极性并不高,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些农民采用此项技术,并不增产;膜下滴灌并不适合玉米,在水量够用的情况下,用此项技术多此一举;采用膜下滴灌比较费工,不易于管理,影响农民出去打工;滴灌管的质量普遍较差,老鼠很容易咬破滴灌管,也容易被扯断;采用膜下滴灌技术需要架设电线,增加了额外投入。

1.7秸秆处理

对于秸秆处理,大部分农户采用焚烧处理,一部分农民把秸秆作为燃料、饲料。政府虽然对焚烧秸秆行为进行限制,但也有少数农民不遵守。

1.8种植结构的调整

种植结构方面,由于土壤条件的限制,白城地区的农民调整不大,大豆和一些杂粮的产量较低,一般不会调整种植这些作物;改种水田难度较大,而且需要一定的生产技术;松原地区的前郭县和宁江区则调整较大,主要是由于扶余市的规模种植大户前来租地,且全部转种花生, 2015年前郭王府当地玉米种植面积占比在80%~90%,今年预计要降至20%~30%,主要被花生替代。在玉米价格大跌的条件下,农民转种花生的动力较强,据估计2016年花生播种面积将上升至60%以上。

2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土壤耕层浅,产量不稳定

目前由于人们对耕地的高强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尤其是吉林西部普遍采用小马力拖拉机带动旋耕机灭茬,多年不进行深耕深翻,使土壤耕层变浅、犁底层加厚,耕层有效土壤数量明显下降。农民很少施有机肥,秸秆基本不还田,造成土壤理化性状趋于恶化,地力下降,影响了玉米根系发育,容易倒伏,玉米生产受到严重影响。

2.2玉米品种问题突出

随着每年审定品种的逐渐增多,吉林西部市面上品种多达几百种,有些品种的质量很难保证。自从种子市场放开后,种子公司大量出现,各个公司为争夺市场都尽可能地培育自己的品种,致使相似品种也很多。通过改良优良品种的两个亲本育种是选育品种的一条捷径,但有些育种者和公司对这些亲本没有进行太多改良,造成亲本的遗传基因与原有的大部分都相同,其组配的杂交种和原有的农艺性状基本相似,很难区分。当地很多品种已经不能适应高产、优质、多抗、广适和机械化作业的新要求,籽粒的成熟度较差,品种增产潜力有限,在栽培技术水平提高的前提下,品种的增产难度较大。另外,非法的转基因玉米品种也有一定的市场,辽宁省在这方面尤其混乱,吉林省应该引以为诫。

2.3农民种植玉米积极性下降

大部分农民不敢确定玉米价格是否能够回涨,虽然粮食全部销售到粮食贩子手里,但由于价格原因,2015年玉米销售的难度很大。对于玉米的种植前景,农民普遍认为,虽然前景不明朗,但也比种植其他作物强。

2.4玉米病虫害严重

近年来玉米病虫害呈现逐渐加重趋势,主要由于有些品种抗性差,多年的连作使品种的抗性更加降低,病原菌出现生理分化或发生变异;很多玉米品种对玉米螟的抗性差,防治也不及时,化学防治难以进行,致使灌浆期玉米的病虫害呈上升趋势。近几年经常出现的不正常气候也导致病虫害的发生。

2.5缺乏适合于西部半干旱地区的玉米生产技术

对于玉米栽培新技术对玉米生产的作用,大部分农民认为作用明显,但也有人认为,新技术不如农民自己的实践经验。造成这种现场的原因,主要是缺乏适合于当地的作用明显的新技术。近些年出现的玉米膜下滴灌技术由于技术环节过多、管理费时费力而逐渐被农民舍弃。

3吉林省西部玉米生产技术的改进措施

针对吉林省西部玉米的生产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通过调研,认为在以下几个方面采取一些措施,能够有效地满足玉米生产的技术需求。

3.1改善耕层结构

通过土壤深松、深翻和深耕,加深耕层,通过深松打破犁底层,提高土壤对雨水的蓄积能力,改善耕层土壤的物理性质。由于深松不需要每年都进行,而是每隔3~4年进行一次,所以不可能每个农户配置深松机械,这就需要政府部门协助农机专业户来完成,需要建立示范点来让农民认识其必要性。增施有机肥,提高地力,疏松土壤,是改善耕层结构的另一有效措施。吉林省西部土壤肥力本来就较差,如果不增施有机肥,势必造成土壤板结的日益严重。

3.2选择适宜品种

针对选择当地主推品种问题,需要采用适用当地耕作制度和机械化作业的耐密植、高产稳产、抗逆境,特别是抗非生物胁迫的广适品种;针对玉米品种的多、乱、杂问题,需要通过筛选,确定主导品种,加大种子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需要建立熟化的配套技术,并指导农民使用,建立高产、高效的玉米配套生产技术。

3.3玉米病虫害防治

应培育多抗玉米新品种,现在多数玉米品种抗性往往单一,品种间的差异也很大,一旦某种非抗性的病虫害流行,会造成严重的损失,因此应加大对多抗玉米品种的培育。要加强苗期病虫害的防治,一般通过种子包衣来实现,包衣时做到药量充足,包衣充分。在玉米苗期到大喇叭口期病虫害的防治多为化学防治,并且以虫害为主。病害的防治通过采用抗病品种来实现,采用化学防治的效果不大。

3.4迫切需要研究适合半干旱地区新的种植技术

吉林省西部由于降雨量少,土壤结构较差,土壤贫瘠,对玉米种植技术的要求较高。传统玉米种植方式有春季播前大水漫灌、一条龙坐水种等为主,近些年又引进玉米膜下滴灌技术。但是大水漫灌费水、费时,一条垄坐水种则只能满足播前播后的短期水分需求,玉米膜下滴灌技术则因为不易于管理而被农民放弃。目前迫切需要适合于吉林省西部半干旱区地区的种植新技术研发。

作者简介:赵洪祥,博士,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研究方向:玉米水肥高效利用。

通讯作者:边少锋,博士,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研究方向:玉米高产及旱作节水。

作者:赵洪祥 边少锋 邹云峰 冯士成

玉米生产技术论文 篇2:

青贮玉米生产技术

关键词:青贮玉米;生产技术
0 引言

青贮玉米生产技术发展迅速,给畜牧养殖提供了较大便利,为了实现青贮玉米的优质高产,对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都应该重视起来,提高青贮玉米的生产技术水平,下面将对这些环节进行详细分析。
1 品种的选择

在青贮玉米生产过程中,品种的选择是首要任务,能够直接影响玉米品质,所以一定要有足够的重视。在进行青贮玉米品种选择时,一定要从多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根据当地情况,首先要选择适合当地种植的青贮玉米品种。其中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茎秆汁液含糖量要高,全株粗纤维素在30%以下,粗蛋白质能够达到7%以上的品种。其次,还要尽可能选择果穗较多的品种,这样可以有效改善青饲料的品质。除此之外,在植株选择上要选择长势好、植株高大、根系较为发达、抗逆性强的植株。
2 种植

在种植环节中,整地是第一步,通常提倡三年以上合理轮作。播种前要对种植的土壤进行翻松。其次就是播种,在播种时要注意播种的时间。青贮玉米不能受到干旱和寒冷的影响,所以对温度有很高的要求,通常五月上旬是最适合进行播种的时期。在播种之前,要先将种子晾晒1~2 d左右时间,以此来提高种子的活力和发芽率,保证青贮玉米的品质。种植密度上,青贮玉米适合密植,当然也要根据所选品种,不同品种采取密度不同的种植方法。
3 田间管理

青贮玉米种植过程中,田间管理工作一定要重视起来,做好各项工作,以此保证玉米的质量。首先,定苗阶段,在玉米4片真叶时就可以进行定苗,在此过程中,要将长势较弱或者病苗及时剔除出去,并且做好除草、施肥和浇灌工作。其次,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方面,青贮玉米常患的病害主要有大、小斑病、粗缩病。对此可以在患病初发期用粉锈宁、多菌灵等药物进行防治。虫害主要有蚜虫、玉米螟、粘虫等。这里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在对病虫害进行防治时一定要严格控制药量。
4 青贮玉米收获

青贮玉米的收获时间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通常情况下,判断玉米是否可以收割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在玉米乳熟的末期到蜡熟前期这个阶段,还有就是当玉米整株的茎叶率在90%以上,含水量在70%左右时,这一时期都是玉米收割的最佳时期,是玉米营养和产量最好的时期。对于收获工艺来说,青贮玉米分段收获法和直接收获法是当前人们最常用的两种。其中,分段收获法是利用收割机将青贮原料切割送到贮存场地,然后再用切碎机将其切碎进行存放,而直接收获法则是用收割机或者用玉米收割机,直接在田间收割,切碎并且保存。
5 窖藏

最后,收割来的青贮玉米要及时保存下来,放入藏窖,防止阳光暴晒和堆积发热损坏饲料变质。在装满后也要用塑料膜密封,盖上30 cm的细土,然后鋪上一层麦秸或者干玉米秸秆,有效防冻。

作者:魏巧花

玉米生产技术论文 篇3:

山东省玉米生产技术研发与集成

玉米产业的发展对山东省粮食安全和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山东省玉米产业生产技术与国际水平存在较大差距:缺少适应全程机械化的品种、栽培技术,农机农艺不配套等,这导致玉米单产增长缓慢,制约了玉米产业的快速发展。为此,在山东省玉米种植面积难以大幅扩增的现实下,研究、创新、集成并大面积推广应用适宜的玉米生产技术成为支撑玉米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一、限制当前玉米生产的关键因素

(一)缺少抗倒、抗病、耐密、生育期适宜且适应全程机械化操作的新品种;品种来源雷同、单一品种种植面积过大。

(二)光热资源高效利用等高产栽培技术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技术规程不全且推广不到位、良种良法不配套等,导致难以保证高产稳产。

(三)肥料施用粗放,肥水管理与品种特性、土壤地力等不相适应等,特别是肥水等盲目投入而不是科学平衡施用,缺少适宜的缓释肥料。生产技术与品种的潜力未充分发挥,导致了玉米单产增长缓慢,投入产出比不高。

(四)缺少适宜的生产机械和生产技术规程,农机农艺配套性较差,小麦、玉米连作时导致播种质量、田间操作及收获等效率低、质量差。

(五)随着玉米“一增四改”、“适宜晚收”等技术的推广,新的病虫草害不断发生,严重影响玉米高产稳产。

(六)自然灾害频发。

鉴于面临的问题,山东省现代产业技术体系玉米创新团队,以更好地促进山东省玉米产业发展为目标,围绕小麦-玉米周年全程机械化生产,协调全省科研及生产资源,协作攻关,开展关键技术、共性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工作。

二、研究开发的主要工作内容

(一)创制、筛选高产、多抗、耐密、适宜全程机械化作业的玉米种质资源和杂交种。针对玉米生产现状,科学制定育种目标,从种质资源创新和自交系选育入手,组配高产、稳产杂交种。共创制新种质1600余份,其中高抗南方锈病材料10份,抗粗缩病材料5份,抗倒、早熟、适应机械化生产材料5份。选育优良自交系80余份。其中耐密、抗倒、高抗多种病害、耐旱耐瘠的优良自交系15份,组配杂交新组合15000多个,其中有55个优良杂交组合参加省级以上区试或生产试验。选育出了通过审定的鲁单9032、鲁单9066、鲁单9067、鲁单9088等4个新品种;筛选出登海605、鲁单818、郑单958、鲁单9066、浚单20等5个适应机械化作业的耐密、抗病抗倒、节肥并具有高产潜力品种,制定了相关种子质量标准,并在全省推广。

(二)针对青壮年劳动力缺乏,劳动力成本增加,管理投入不足,玉米全程生产机械不配套问题。研究确定了高产栽培模式,结合高产栽培模式,研究提出了适合玉米全程机械化栽培高产高效生产技术。集成开发的夏玉米简化高产栽培技术被推荐为2011、2012年省农业主推技术。

(三)针对肥料施用粗放,施肥方式、施肥时期和施肥量不合理造成肥效降低,肥水管理与品种特性、土壤地力不相适应等问题,研究确定了科学合理的施肥方式,明确了不同玉米品种和不同产量水平条件下的营养机理及水肥调控规律。筛选出了32-8-10-S-Zn、30-7-8-S-Zn和26-6-8-S-Zn适宜的三个玉米专用缓控释肥。研究明确了由低产到中产,由中产到高产不同营养理论指标对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四)围绕产量形成与群体构建同步这一核心,以平展大穗型玉米品种和紧凑中穗型玉米品种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了不同类型玉米品种高产高效群体的个体功能发育与群体结构、群体质量动态特征及养分吸收利用规律,研究提出了合理密植、种植方式、地力培肥、水肥耦合及高效利用等有利于“两增”(增产、增效)的夏玉米群体调控技术。

(五)针对山东省玉米主要病虫草害的发生和危害特点,围绕病虫草害可持续控制中存在的重点和难点问题,研究出了玉米苗期病害和地下害虫的安全、高效种衣剂。筛选到促进玉米生长,提高植株抗病性的PGPR菌株2个。研究了4种杀菌剂对玉米瘤黑粉病菌担孢子生长及病原菌致病力的影响。研究明确了主推玉米品种对玉米青枯病和纹枯病的抗性;试验示范了不同播期对玉米粗缩病发病的影响。初步明确了灰飞虱和玉米粗缩病的发生规律。研究集成了玉米重大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并进行示范和推广。

(六)针对目前小麦玉米一体化生产条件下机具不配套、播种深度不一致及断播、播种量不规范、作业效率低等问题,研究制定了相对应的农技农艺标准。研制了2BYM-4型智能免耕玉米精量播种机、2BYM-12型折叠式智能免耕玉米精量播种机、2BYFJ-4灭茬型智能免耕玉米精量播种机、2BMFS—A1/A2型玉米精量免耕施肥播种机、穗茎兼收型玉米收获机、4YZFP-4横辊摘穗式轻型玉米收获机,制定了玉米保护性轮作机械化生产技术体系。

(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玉米创新团队)

上一篇:放手幼儿教育论文下一篇:我国农村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