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定教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2022-04-24

【摘要】“生本教学、以学定教”就是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教学的根本,以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决定教学的目标、内容和方法,是一种改革传统教学不足的新型的教育理念。本文探讨了“生本教学,以学定教”教学理念后深刻的根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实施这种教学理念的具体举措,希望能对初中语文教学方法的创新有所助益。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以学定教初中语文教学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以学定教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篇1:

生本教学,以学定教——初中语文教学方法创新研究

一、生本教学、以学定教的理论基础

生本教学、以学定教就是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教学的根本,以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决定教学的目标、内容和方法。这种教育理念的提出有着深刻的根源。

(一)人本思想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类正逐步摆脱愚昧野蛮的生活,开始追寻自由、平等、博爱的现代文明,以人为本,尊重人的权利,追寻人的全面发展,成为现代社会的主题。

(二)教育的目的

教学目标在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教育中人的发展才是最重要的,所以才有了生本理念的提出,才有了“一切皆语文”、“功在语文外”的观念和说法。

(三)学习的本质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主要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及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播者和灌输者;所以在教学中,一定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生本理念,以学定教。

二、生本教学、以学定教的具体举措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掌控者,是高高在上的知识的传授者,而学生是服从者,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课堂上“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记”,课堂气氛严肃,师生之间缺乏互动。学生不敢回答问题,不能畅所欲言,发表意见。教学效果可想而知。“生本教学、以学定教”的教育理念倡导我们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在教师的引导帮助下,积极主动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因此,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赏识学生

积极的情感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教师要学会从内心里真正地尊重学生,要用赏识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学生的成长。要经常地表扬和鼓励他们。特别是对学习差,有“问题”学生,教师要多一分关心,多一分理解与宽容。不要把眼光总盯在学生的分数上,要尽力发现每位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欣赏他们。这样,学生就会树立起强烈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就会对老师产生热爱、依恋的情感,在课堂上积极配合老师,主动学习。

(二) 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

新课标指出教师要从教教材转向用教材教,因而给教师创设了更多自由选择的空间。因此在备课中,教师要在教学大纲的指引下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甚至根据学生的基础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层次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实行因材施教,分层教学。总之,教学要围绕着有利于学生的发展而不是围绕考试指挥棒进行。

(三)创设和谐民主、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课堂上,教师要采用多种方法创造出轻松愉悦,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这样学生才能身心放松,畅所欲言,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比如,在教学《藤野先生》这课时,我采用了情境教学法,藤野先生成了一位仍然活着的鲁迅的老师,我用多媒体课件播放藤野先生的事迹,以及他与鲁迅交往的一些片段,让学生把自己想象成一位仰慕鲁迅和藤野先生的采访者,让他们用自己的心灵与文本和屏幕上的鲁迅、藤野先生交流,对话。在想象中,在我创设的氛围中,学生跨越百年的历史尘埃,一席海水的相隔,与这些故去的人物对话。

鲁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情感的积淀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一些看上去似乎普普通通的教师批改作业,关心中国妇女生活的生活琐事,为什么会让鲁迅记忆如此深刻,如果放在现代社会中,你会感动吗?这个问题涉及面很广,也很有深度,是对当时中国社会的状况,民族情感以及中国人特有心态的一个深入挖掘,因此,我让学生来探讨,没有什么标准答案,也没有什么对与错之分,只是让学生设身处地地谈谈自己的想法。学生畅所欲言,激烈争辩,对课文的理解也更加深刻,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四)避免给学生讲标准答案,重视学习的“导”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心中总有个标准答案,习惯于给学生讲标准答案,学生的一点点带有创新的想法都被教师作为错误的答案予以扼杀。“以生为本”就是要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探索,去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能力及创新意识,教师的作用就在于导而不是讲标准答案。比如在《古都的秋》中,我让学生自读自悟。有时一句“你读懂了什么? 还有什么疑问? ”就可以引出学生许多精妙的发现。有的说在作者的眼中,秋是悲凉的,有的说,作者思秋是怀念故乡,等等。总之,教师的“教”确切地说,应该是一种“导”:引导学生思考的方向;帮助学生拓宽思路,引导他们多角度想问题;联系生活实际经验来体验作者的内心情感。

三、结语

教无定法,教无常法,我们语文教师要积极探索,锐意进取。积极倡导“以生为本,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增强语文课堂教学的情趣和活力,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和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作者:季烨

以学定教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篇2:

“生本教学,以学定教”教学思想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生本教学、以学定教”就是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教学的根本,以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决定教学的目标、内容和方法,是一种改革传统教学不足的新型的教育理念。本文探讨了“生本教学,以学定教”教学理念后深刻的根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实施这种教学理念的具体举措,希望能对初中语文教学方法的创新有所助益。

【关键词】生本教学;以学定教;初中语文;教学方法;创新

一、生本教学、以学定教的理论基础

生本教学、以学定教就是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教学的根本,以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决定教学的目标、内容和方法。这种教育理念的提出有着深刻的根源。

1.人本思想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类正逐步摆脱愚昧野蛮的生活,开始追寻自由、平等、博爱的现代文明,以人为本,尊重人的权利,追寻人的全面发展,成为现代社会的主题。

2.教育的目的

教学目标在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教育中人的发展才是最重要的,所以才有了生本理念的提出,才有了“一切皆语文”、“功在语文外”的观念和说法。

3.学习的本质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主要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及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播者和灌输者;所以在教学中,一定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生本理念,以学定教。

二、生本教学、以学定教的具体举措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掌控者,是高高在上的知识的传授者,而学生是服从者,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课堂上“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记”,课堂气氛严肃,师生之间缺乏互动。学生不敢回答问题,不能畅所欲言,发表意见。教学效果可想而知。“生本教学、以学定教”的教育理念倡导我们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在教师的引导帮助下,积极主动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因此,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赏识学生

积极的情感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学会从内心里真正地尊重学生,要用赏识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学生的成长。要经常地表扬和鼓励他们。特别是对学习差,有“问题”学生,教师要多一份关心,多一份理解与宽容。这样,学生就会树立起强烈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就会对老师产生热爱、依恋的情感,在课堂上积极配合老师,主动学习。

2.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

新课标指出教师要从教教材转向用教材教,因而给教师创设了更多自由选择的空间。因此在备课中,教师要在教学大纲的指引下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甚至根据学生的基础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层次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实行因材施教,分层教学。总之,教学要围绕着有利于学生的发展而不是围绕考试指挥棒进行。

3.创设和谐民主、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课堂上,教师要采用多种方法创造出轻松愉悦,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这样学生才能身心放松,畅所欲言,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比如,在教学《藤野先生》这课时,我采用了情境教学法,藤野先生成了一位仍然活着的鲁迅的老师,我用多媒体课件播放藤野先生的事迹,以及他与鲁迅交往的一些片段,让学生把自己想象成一位仰慕鲁迅和藤野先生的采访者,让他们用自己的心灵与文本和屏幕上的鲁迅、藤野先生交流,对话。在想象中,在我创设的氛围中,学生跨越百年的历史尘埃,一席海水的相隔,与这些故去的人物对话。

鲁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情感的积淀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一些看上去似乎普普通通的教师批改作业,关心中国妇女生活的生活琐事,为什么会让鲁迅记忆如此深刻,如果放在现代社会中,你会感动吗?这个问题涉及面很广,也很有深度,是对当时中国社会的状况,民族情感以及中国人特有心态的一个深入挖掘,学生畅所欲言,激烈争辩,对课文的理解也更加深刻,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4.避免给学生讲标准答案,重视学习的“导”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心中总有个标准答案,习惯于给学生讲标准答案,学生的一点点带有创新的想法都被教师作为错误的答案予以扼杀。“以生为本”就是要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探索,去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能力及创新意识,教师的作用就在于导而不是讲标准答案。

三、结语

教无定法,教无常法,我们语文教师要积极探索,锐意进取。积极倡导“以生为本,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增强语文课堂教学的情趣和活力,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和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党群英.建构主义理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学理论,(2010)29

[2]肖景申.浅谈生本理念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教育科学,2011(5):39

[3]许传国,汪伟.浅谈生本理念下的语文教学[J].学语文,2011(6):13-14

[4]肖景申.浅谈生本理念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教育科学,2011(5):39

[5]李树英.生本花开别样红——浅谈生本理念在初三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现代教育论丛,2009(10):56

[6]刘群.郭思乐和他的“生本教育”[J].人民教育,2008(21):46

作者:季烨

以学定教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篇3: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自主学习,以学定教”

【摘要】“自主学习,以学定教”,就是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初中语文教学课堂的积极性、主观能动性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觉的在课堂教学中把“听、说、思、读、写”有机结合起来的能力,可以最大限度拓展学生对语文知识点的创新思维,写作的发散思维,挖掘学生自身的潜能,最大化的减负增效,优化语文课堂教学结构,有效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关键词】初中语文,自主学习;优质高效

长久以来的应试,让学生一直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学生就像一个机器一样等待着教师的知识灌输,只要老师不要求的知识,学生绝对不会去看的,不会去问的,导致学生知识面很狭窄。传统教学几乎是一言堂,很少有师生互动,小组合作,生生研讨,没有情境交流,学生也就很难与老师、教材、作者产生心灵上的共鸣,往往一篇跌宕起伏,丰富多彩的文章却遗憾成为学生的催眠曲。因此,在新课程改革下,教师要转变教学方法,要积极地倡导自主学习模式,以确保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进而为学生良好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更新教学理念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如何把语文课变成一门艺术,让学生感觉新鲜、新颖,激发学生自主探究,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求知欲,审美感,猎奇心,首先就要更新教学理念,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真正实施师生角色转换,让学生成为语文课堂的主体、载体。其次以“自主学习,以学定教”的模式来取代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填鸭式”和“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使单调乏味,毫无生机活力的课堂演變成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充满真正人文的、灵动的、焕发生命活力的舞台,让每一朵花绽放的更加美丽,以促使学生从“厌学”到“学会”到“会学”和“乐学”的转变,进而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确保学生能够自主地走进语文活动当中。

二、营造和谐环境,为课堂展现光彩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老师必须营造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摆脱胆怯,畏缩,逆反心理。首先唤起学生配合老师,主动探究,敢于质疑,老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切忌不要打消学生好实现自我的积极性,老师一句激励的轻轻话语,一个亲切淡淡的微笑,一个充满深情真诚的动作,一个充满智慧、巧妙的点评等,对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影响都是难以估量的,效应是亲其师,信其道。这种温馨的环境,不仅为学生提供愉悦的自主学习的氛围,而且增强了学生对生活、视觉的体验,陶冶学生对语文审美的情操,铸就阳光健康心理的养成,使学生以最佳状态投入到自主学习中去,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问题情境的设置可以启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思考。教育家陶行知说:“创造始于问题,有了问题才会有思考,有了思考,才有解决问题的方法,才有找到独立思路的可能。”例如,在上朱自清的《背影》这一课之前,老师可以这样设置问题情境,(1)朱自清写父亲的背影有几次?(2)这样描写的寓意刻画出作者什么样的心情?(3)你从这些背影描写中有什么样感受呢?带着这些问题学生踊跃的立即去阅读教材、资料,然后彼此交流、研讨,调动了好奇心,刺激学生解决问题的动机。很快得出答案,学生绝大多数主动举手发言,四次背影的描写分别是:怀念父亲时,望父买橘时,父子分别时,别后思念时。第二个问题,有的学生思考的非常到位:这几次背影的描写可以用朱自清的三次流泪来描写父子之间至深的相怜、相爱,通过父亲买橘时感动之泪,父子惜别时惆怅之泪,阅读父亲家书时思念之泪,来表示对父亲深深的愧疚和自责之情。在回答第三个问题情境时,我发现有的女生脸上已经挂满了晶莹的泪珠,说明学生在自主阅读中,已经被故事情节深深感动了,也折射出孩子对父母亲的热爱和感恩之心,增强了自主阅读的效果,同时也感化了学生的心灵,也体现出课堂的高效性。

四、以小组为单位,倡导自主学习模式

我观摩过的示范课,公开课,基本功优质课大赛几乎都离不开小组讨论这个环节。但有的流于形式,为了讨论而讨论,看起来热热闹闹,似乎有哗众取宠之嫌,也有的小组合作体现了全体成员积极参与,畅所欲言,进行合作讨论,取长补短,有记录员,有中心发言人,而且讨论的问题形式新颖,效率高效。例如:在教学《杨修之死》时,为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为了培养学生的交流与合作能力,在本节课的授课时,我选择了小组自主学习模式。首先,我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并引导学生结合教材内容思考讨论“杨修的死因”“杨修和曹操分别是一个怎样的人”,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并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以帮助学生正确地、客观地评价人物形象,进而在突破文本难点的同时,也为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以及高效语文课堂的顺利实现做出相应的贡献。

五、推行以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模式

先学后教最大特点就是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我校引进先进的教学模式——协同模式,协同模式就适应了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模式。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协同模式促使学生获得自主学习的平台,进而使课堂主体逐步转变为学生。协同模式要求有三案:导学案,检测案,诵读案。这三案提前分发给学生,要求所有的学生课前必须针对三案预习语文课本知识内容,有的放矢的查阅相关资料,填写好导学案的基础知识,做好相关的课外阅读,做好诵读案,例如:在教学《五柳先生传》时,我就要求学生课前自主探究三案。结合课下注释,自主翻译文本;结合教材思考陶渊明先生的性格特点,了解陶渊明的生活态度;作者以“五柳”为号体现了他怎样的精神风貌?等等。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并将遇到的问题反馈给我,以确保课堂能够实现高效。

总之,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一堂好课的标准是三分教,七分学。老师不论如何苦口婆心,慷慨激昂的卖力,但忽视了学生这个主体,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只能算是低效,甚至是无效课。只有开展自主学习,感悟语文,入情融情,以主人翁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去,同时使语文成为学生放飞梦想,绽放发散思维的乐园。

参考文献

[1]韩红良,浅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2(4).

(编辑:钟园)

作者:李彩虹

上一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设计论文下一篇:初中数学学习兴趣探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