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道路运输网络经济论文

2022-04-16

[摘要]进入21世纪,道路运输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加快,交通运输需求日益多样化,这要求运输市场服务也要多形式发展。调整道路运输市场结构是当前的迫切任务,其中通过形成规模运输来提高交通运输效率是运输结构调整的关键途径。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我国道路运输网络经济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国道路运输网络经济论文 篇1:

关于中国道路运输市场的集中度

道路运输市场集中度的研究是道路运输产业组织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指导我国道路运输业不断发展的迫切要求

随着道路运输基础设施的改善力度明显加大,道路运输业也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对道路运输市场结构的调整提出了迫切的要求。市场集中度是反映市场竞争及垄断程度的重要指标,对研究道路运输市场结构调整具有重要的意义。

市场集中度内涵

产业组织理论的哈佛学派认为,市场结构(S)、市场行为(P)和市场绩效(C)作为产业组织理论的三个基本范畴,其关系为市场结构决定市场行为,企业的市场行为进而决定市场绩效,因此市场结构的分析和优化对产业的发展意义重大。新发展的芝加哥学派提出单向和静态研究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三者之间关系的缺陷,认为三者是互动发展的关系,但是对市场结构研究的重要意义仍不可忽视。

市场结构是现代产业组织理论最基本的概念和研究的主题,它受诸多因素影响,其中集中度是决定市场结构的一个重要因素。道路运输市场集中度是指在道路运输产业内,市场份额控制在少数大企业手中的程度,是反映道路运输产业市场竞争和垄断程度的一个基本概念。目前理论上关于市场集中度的测定指标很多,但由于绝对集中度(CRn指标)计算简便,直观易懂,且容易获得所需资料,故被广泛用于国内外关于市场集中度的实证研究中。

通过对道路运输市场集中度的研究,不仅能够直观地得出当前道路运输市场的类型和产业特征,同时也反应了产业内部企业行为的结果,为政府制定合理的产业政策,引导道路运输业向有效竞争方向发展提供依据。

道路运输市场集中度现有研究

自20世纪80年代,产业组织理论引入我国以来,市场集中度被广泛用于中国产业组织和市场结构的研究中。经济学家们经过大量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普遍认为我国企业规模偏小,市场集中度偏低,规模经济较差。这类研究结论见于曹建海的《对我国工业中过度竞争的实证分析入丁敬平的《以大企业再造我国的产业组织结构》、马建堂的《结构与行为——中国产业组织研究》等论文与著作中,为推进我国产业组织变迁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然而,在道路运输领域至今未有任何单位和个人对我国道路运输市场的集中度进行系统的调查和分析。现有的研究很分散,主要观点认为我国的道路运输市场经营户(竞争极数)偏多,市场集中度过低,道路运输企业呈现“多、小、散、弱”的特点,并对此以大量数据佐证。

虽然大多数学者认为我国道路运输市场集中度水平偏低,企业规模偏小,但是也有观点表示“在过去20年,我国大、中、小型企业基本上平行发展,各个行业产量排名前几名的规模明显加大,竞争力明显增强,虽然其扩张速度没有跟上行业总规模超常规高速扩张,使产业集中度下降,但买方市场形成以后,产业集中度开始稳定上升,而且排头兵大企业都是从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的优秀企业,建立在这一基础上较高的产业集中度才有意义。”道路运输业作为国民经济组成部分之一,其发展也具有这一规律。同时,道路运输业属于网络型基础产业,本身具有松散、网络化的特征,多极化的竞争主体也是由产业自身特性决定的,运输企业“大”“小”结合才是运输市场实现效益最大化的平衡状态。因此,经营业户偏多不是产业组织趋于恶化的表现,关键在于我国道路运输市场缺少建立在规模经济基础上的、大规模的龙头企业。

从市场集中度的内涵可以看出,道路运输市场集中度水平根本就不是根据简单的用户均拥有车辆数就可以判别的,即使根据产量、资产额、职工数等数据测算出的CR4或CR8指标,究竟多少为集中度的最佳状态,缺少基准参照水平,这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道路运输市场集中度的衡量

根据道路运输市场集中度的内涵,容易计算CRn指标的结果,然而如何对此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以下介绍两种研究思路。

思路1:类比国外

发达国家的道路运输市场主体明显呈现两极分化,一方面是规模庞大的、覆盖全国的少数运输企业,主要经营零担运输,城间客运等业务;另一方面是大量的、小规模的运输企业和个体运输户,主要是整车和集散货运输企业和地方支线客运,旅游客运等。由于大企业集约化、组织化经营,使市场集中度处于在较高水平。如美国,仅占运输企业总数的2.8%的全国一类运输企业(年收入500万美元以上),其营业收入占全行业收入总额的87%,其中汽车零担运输企业中最大三家企业承担的运量占全国零担运量的80%以上,营业收入占90%左右。在日本,全国47200多家运输企业,其中99%以上企业拥有车辆数不超过5辆.另外1%的大企业经营全国范围的运输业务。在澳大利亚,运输户按资质分为三类,大、中、小运输企业分别在全国、半径600公里、半径150公里范围内从事各自的运输业务,经营全国范围业务的大企业只占很小比例。

通过对国外道路运输市场集中度的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从衡量市场集中度的绝对指标看,我国道路运输市场集中度水平远低于发达国家,尽管政府通过资质管理等经济、行政及法律手段促进我国运输市场组织结构朝合理方向发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

思路2:规模经济衡量

根据传统经济理论,规模经济是指当固定成本可以分摊到较大的生产量时会产生的经济性,是指随着厂商生产规模的扩大,其产品的平均单位成本呈现下降的趋势。规模经济是实现社会资源有效利用,提高经济效率的重要手段,也是衡量市场集中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

道路运输业作为网络型基础产业,它的规模经济是指随着网络上运输总产出的扩大,平均运输成本不断下降的现象。由于运输业的网络特性和运输产品本身及其计量方式的复杂性,使得对道路运输业规模经济的衡量有些困难。在网络经济的基础上,长安大学荣朝和教授通过分析运输业和运输产品的特性,从不同角度将运输业的规模经济分为线路通过密度经济。载运工具载运能力经济、车队规模经济、节点处理能力经济等等。因此,对道路运输业规模经济的衡量也不能仅仅根据用户均拥有车辆数等指标加以定论。

从行业角度看,现有研究结论认为,市场集中度是市场容量与规模经济的“函数”。可以据此分析得到,在市场容量不变的情况下,产业的规模经济越显著,市场集中度越高:而在规模经济不变的情况下,市场容量越大,则产业的集中度越低。由于任何一个产业在一定时期内的市场容量总是有限的,因此,市场只能容纳若干家效率最高的大规模企业,从而形成和市场容量与规模经济相适应的市场集中。从道路运输业对规模经济的利用程度看,大体上分为能充分利用规模经济实现网络化、组织化,集约化经营的少量大型运输企业,进行“全能运输”和基本上很少能够利用网络规模经济的大量小型运输企业,进行“专项运输”,进而形成我国道路运输市场“大”“小”结合的市场结构和与之相适应的市场集中水平。

从企业角度看,适度规模的确定除了考虑道路运输行业特点以外,还要结合企业的技术、经济。人力等生产要素状况,考虑企业的交易成本。过分地追求企业规模的扩大,盲目寻求“500强”情结,将导致企业有规模无经济,甚至会误导产业的发展。因此,综合考虑道路运输企业的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合理确定企业规模,对于道路运输业结构调整和实现道路运输市场适度集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虽然上述分析了目前我国道路运输产业市场集中度偏低的现实,指出适度提高市场集中度,实现运输企业“大”“小”结合的行业发展方向。但是对于道路运输市场合理集中度水平的确定,即具体的计量和测算,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编辑/张立平)

作者:姚 培 丘铭军

我国道路运输网络经济论文 篇2:

论道路运输的市场规模经济

[摘 要]进入21世纪,道路运输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加快,交通运输需求日益多样化,这要求运输市场服务也要多形式发展。调整道路运输市场结构是当前的迫切任务,其中通过形成规模运输来提高交通运输效率是运输结构调整的关键途径。

[关键词]交通运输;规模经济;运输市场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5.18.114

1 道路运输有明显的规模经济性

按照现代运输经济学的观点,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网络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现代通讯技术、计算机技术的强有力支撑,包括道路运输在内的各种运输方式,均具有规模经济性,而道路运输规模经济性更为明显。

这是因为:第一,道路运输基础设施特别是公路网体系具有四通八达、公用、高密度的特点,为道路运输网络化运营和提高其规模经济性奠定了基础;第二,道路运输基础设施投资建设的社会性使道路运输规模经济的实现条件得到简化,运输企业可以不投资道路运输基础设施建设,仅从自身运输能力的提高、拓展与相关同类企业的合作方面,强化运输生产过程中的组织与管理,适时采用现代运输组织技术,加强现代技术应用,形成运输规模经济效应发挥作用的基本要素;第三,道路运输具有其他运输方式无法替代的优势,如机动、灵活、方便、门到门运输等,其社会需求更具广泛性,运输需求弹性相对较大,运输企业经营及参与市场竞争的灵活性很高。

道路运输具有明显的规模经济性,并不是说道路运输企业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形成规模。经济影响运输规模效应的主要因素是运输市场结构,规模经济对一定时期运输市场结构的形成有一定影响,同样,不断变化的市场结构对形成规模经济也有直接影响。竞争性运输市场结构由于更多地表现为经营主体多、小、散、弱、服务替代性强等特征,不利于形成规模经济效应,而垄断性运输市场结构由于更多地表现为经营主体少、集中度高、服务差异性大等特点,十分有利于形成规模经济效应。

2 加快实现我国运输规模经济效应的政策措施

2.1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目前,我国基础设施总量不足,且东西部差异巨大,西部丰富的自然资源无法通过交通输送为东部发展提供动力,东部的人力、物力也难以向西部流通,这中间除了经济、政治等资源方面的差距外,交通不便也是重要的制约因素。落后的交通基础设施导致物流供给效率不高,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规模经济的发展。对此,要高度重视西部地区的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在东西部搭建完善的交通运输网络,使东西部能够有效衔接起来,进一步提高交通运输基础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形成资源的有效供给,促进全国物流的健康发展,促进资源、人才、资金的有效流通,为实现我国交通运输规模经济奠定基础。

2.2 完善运输企业经营管理模式

落后产能不仅不会给经济发展带来动力,反而会拉经济后腿,淘汰落后产能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实行优胜劣汰,政府要重点扶持有发展前景的运输企业,促进道路运输市场的良性运行。目前,我国很多地方的运输企业采取大而全的粗放型发展方式,运作效率低下,同时,运输企业之间缺乏关联,忽视资源共享与分工协作,制约运输企业的专业化发展,进而制约交通运输规模经济的形成。因此,政府要通过经济杠杆,鼓励运输企业转变经营观念,在统筹自身企业优势和问题的基础上,重新调整组合,使其朝着专业化的方向发展。比如,政府在招投标的过程中,应重点考虑专业化程度高的企业,即使这样的企业当下的规模还比较小,但经过政府扶持,可壮大经营。通过这些方式,鼓励运输企业重组,提高运输专业化程度,使用户享受到更优质的运输服务,进而促进交通运输规模经济的形成和发展。

2.3 合理运用信息技术为运输市场服务

在最近10年,互联网技术的深入发展全面影响了我国的产业布局和居民的生活方式,网上购物、订票、转账以及付款等互联网生活方式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观念、办事方式等。运输行业起步早,属于传统行业,但这样规模巨大的传统行业要想在互联网时代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发展,就应走互联网运行之路。具体来讲,第一,运输行业在日常的运行中积累了大量数据,而现代信息技术的大数据计算正好可帮助运输企业作出更科学合理的决策分析,使交通运输更加智能化;第二,信息技术可帮助企业之间更好地进行合作交流,实现资源共享,使资源的利用实现最大化;第三,智能交通的打造离不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如今,各大互联网公司都在抢滩运输行业,通过网络建立运输实体与消费实体之间的联系,构建智慧交通,智慧城市,为规模经济的发展创造更大的空间。

3 结 语

当前,我国的运输市场还存在诸多问题,运输市场的规模经济也不是短期内就能完成的任务,需要政府加大扶持力度,加快运输行业的改革步伐,使交通运输的规模能量最大限度地释放出来,促进全国物流的健康发展,促进资源、人才、资金的有效流通,为实现我国交通运输规模经济提供条件。

主要参考文献

[1]杨柳,豆欢娣.浅谈实现我国运输规模经济效应的政策措施[J].价值工程,2014(18).

[2]盛蓉辉.当前国内道路运输规模经济发展的有益探索[J].中国市场,2013(22).

[3]丁宁.浅谈如何促进道路运输市场有效竞争[J].黑龙江交通科技,2008(5).

[4]孙红玲.道路运输结构的优化对促进运输经济发展的作用分析[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5(1).

[5]段水云.论新时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交通运输经济管理[J].财经界:学术版,2015(7).

作者:迟永梅

我国道路运输网络经济论文 篇3:

竞争性运输市场与垄断性运输市场的利弊分析

摘 要:竞争性运输市场和垄断性运输市场都各有其优缺点,本文以道路运输为主,借助产业组织理论相关知识,介绍了竞争性运输市场和垄断性运输市场的概念,决定因素,特征比较,重点对比分析了两者的利弊,从而为我国选择运输市场的结构状态提供参考。

关键词:运输市场 竞争性 垄断性

我国运输市场结构的演变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52年到1978年的垄断性运输市场阶段,这一阶段国家实行“三统”政策,统一客货源、统一调度、统一竞价。这一时期属于行政性垄断,整个运输市场的运输生产力较高,但政企不分导致运输企业缺乏活力,运力不足,严重影响我国运输产业的发展。第二阶段是1978年至今的竞争性运输市场阶段,经历了萌芽和快速发展时期,但是又出现有效竞争不足,恶性竞争加剧的局面。

一、竞争性和垄断性运输市场

产业组织理论中市场结构分为完全竞争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寡头垄断市场和完全垄断市场。基于本文研究对象,根据运输市场的竞争程度和垄断程度,将运输市场分为竞争性运输市场和垄断性运输市场。由于决定市场结构的主要因素为市场集中度,产品差异化,进入退出壁垒等。按照这个概念,竞争性运输市场是指市场集中度低,产品差异化小,进入退出壁垒小,市场信息比较完备的一种运输市场状态。相反,垄断性运输市场是市场集中度较高,产品差异化较大,进入和退出壁垒较高的一种运输市场状态。另外,本文所指的垄断性,是从竞争过程中形成的,指的是经济集中型垄断,而不是行政性垄断。

二、竞争性和垄断性运输市场的决定因素

决定运输市场是处于竞争性运输市场还是垄断性运输市场的因素主要由以下几点:

1.运输市场的集中度。运输市场的集中度是区分运输市场属于竞争性还是垄断性的关键性因素,因素市场力量的大小和进出壁垒的高低最终都会表现为市场集中度的大小。垄断性运输市场的市场集中度高,竞争性运输市场的市场集中度低。

2.运输市场力量的大小。运输市场力量是指在道路运输市场上个别运输企业左右运输市场的能力大小。垄断性运输市场的市场力量大,竞争性运输市场的市场力量小。

3.运输产品性质的差别。垄断性运输市场的运输产品性质的差别大,竞争性运输市场的运输产品性质的差别小。

4.运输市场壁垒的大小。运输市场壁垒除客观上的一些自然垄断外,还有行政垄断的一些因素,比如政府一些相关的法律法规。垄断性运输市场的壁垒较大,竞争性运输市场的市场壁垒较小。

5.运输行业的平均利润率。行业的平均利润率在一定程度上对市场结构状态有着较大影响。一般来说,垄断性运输市场的行业平均利润率高于其他行业,存在着超额利润,而竞争性运输市场有着和其他行业差不多的行业平均利润率,不存在超额利润。

6.运输市场的信息量的大小。一般来说,如果一个运输市场的信息量比较大,运价透明,单个运输企业不仅了解自己的运价和利润水平,还很清楚别的企业的运价和利润水平,那么这样的运输市场就叫做竞争性运输市场,反之 则为垄断性运输市场。

三、竞争性运输市场的利弊分析

1.竞争性运输市场的优势分析。(1)完全竞争运输市场相对于垄断性运输市场而言进出壁垒都比较小,能够鼓励中小运输企业进入运输市场,从而促进运输市场主体结构的合理化。 (2)在运输市场中,运输企业之间主要靠价格竞争,另外,企业为了能够在运输市场中获得竞争优势,运输企业还需要进行非价格的竞争。这些竞争的直接结果就是促使运输企业不断改进技术与管理,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服务质量,及时适应市场变化。从宏观角度来看,运输市场竞争能够促使交通运输业优胜劣汰,向集约化、多元化发展,保证整个运输行业的长远发展能力。

2.竞争性运输市场的弊端分析。(1)价格波动剧烈。无论是运输需求还是供给的变动,都将引起运价的剧烈变动,这对于运输供给者来说,给其生产带来极大的不稳定性,促使运输企业的行为短期化,对运输需求者来说,给其带来较大心理压力,甚至引起社会动荡。(2)规模经济效益差。在竞争性运输市场中,一般较大的运输企业才有明显的规模经济效益,而竞争性运输市场中的运输企业规模较小从而规模经济效益较差。这导致的结果就是提高运输企业的边际成本,且社会资源不能高效利用。(3)外部不经济。竞争性运输市场在短期内有盈有亏。根据经济学理性人假设,运输企业为了利润最大化,会做出相应的使利润最大化的决策。但是个别企业并不一定和社会利润最大化同步,因此运输企业的成本有可能和社会成本脱节,由此导致社会资源的浪费,造成外部不经济。(4)先进设备无法有效利用。运输服务质量的好坏与其营运车辆的档次和类型密切相关。竞争性运输市场中,由于运输企业的规模一般较小,且资金实力较弱,阻碍了先进运输设备的广泛应用,从而加大运输服务的质量提高的难度。

四、垄断性运输市场的利弊分析

1.垄断性运输市场的优势分析。(1)有利于规模经济和网络经济。垄断性运输市场中的运输企业的规模较大,因此有利于进行网络化经营与管理,企业内部或企业之间都容易形成高效的专业化分工协作,因此,规模经济和网络经济的实现就比较容易。规模经济和网络经济的实现有利于降低运输成本,提高运输企业的经济效益。(2) 有利于运输市场运价稳定。竞争性运输市场中,运价受供给和需求的影响产生较大波动,但是在垄断性运输市场中,运输企业的规模较大,容易占据主导地位,因此,有利于运输市场形成较稳定的运价,使得运输供给方可以从长期来决策其生产过程。(3)有利于运输资源的高效配置。竞争性运输市场中企业一般以运价作为主要竞争手段,易引起恶意竞争,从而导致运输市场的运行混乱,降低运输资源的配置效率。而垄断性运输市场中,运输企业由于规模较大,一般采取的是在产品差异化、服务质量等方面的非价格竞争,有利于提高运输企业经营效率,以及提高运输资源的合理配置。(4)有利于促进技术创新,提高运输服务质量。垄断性运输市场的企业规模较大,资金實力雄厚,另外技术垄断带来的利益的刺激也使得企业进行大规模技术创新。垄断企业的管理水平相对较高,服务意识相对较强,运输组织化程度相对较高。

2.垄断性运输市场的弊端分析。(1)垄断性运输市场的效用无法实现最大化。均衡状态下的垄断性运输市场的价格高于完全竞争运输市场,使得运输生产要素的效用没有得到最大发挥,运输资源存在浪费。(2)垄断性运输市场中易出现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目标,制定垄断高价,导致运输能力不能充分发挥的现象。

参考文献:

[1] 夏学民.道路运输产业组织结构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2004.10-15

[2] 郭洁.道路运输市场集中度的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D].西安:长安大学,2006.21-24

[3] 丁海鹰.道路运输市场规模经济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2006.21-25

[4] 宋金鹏.道路运输市场竞争与垄断结构分析[D].西安:长安大学,2006.32-37

[5] 张鹏飞.道路运输市场结构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D].西安:长安大学,2008.21-22

作者简介 孙小琪(1992—),汉族,女,陕西咸阳,长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产业经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交通经济方向。

作者:孙小琪

上一篇:地质勘查资金预算管理论文下一篇:我国事业单位财务制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