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教育大学语文论文

2022-04-23

大学语文是一门重要的教学课程,一直以来,国家和社会都给予了高度的重视。本文就大学语文教学中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创新,从大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方法、宣扬和创新优质传统文化的作用三个方向进行简要的分析与探讨,希望能够给有关人员提供一些借鉴。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传统文化教育大学语文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传统文化教育大学语文论文 篇1:

浅谈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在推进大学语文课程思政工作中的实践

摘要: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一直以来都是我国的优秀传统,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是每一位中华儿女所应尽的义务。大学语文课程是大学的基础课程,包含了无数的文化元素,其中有历史典故,古代诗人的优秀作品。作为一名大学语文教师,应该利用好语文课程中,众多的传统文化知识、优秀的文学作品来引导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教会学生用政治的眼光看待问题,在进行语文素养提升的同时,让大学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人。

关键词:中华传统文化;大学语文;思政工作;精神层面

引言:

大学语文课程是大学中的基础课程,主要以公共课的形式展开,因此就造成了大学语文不受学生重视的情况发生,教师的课堂教育效果不尽人意。中华传统文化凝聚了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化传承、道德思想传播、风俗习惯的养成。

在大学的课程中包含了众多的中华传统文化的素材。所以,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大学语文教师义不容辞,以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为己任,通过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实践,去塑造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从而达到推进思政工作融入实际课堂教学。

一、通过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助力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目前有许多被冠以高材生的大学生往往是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但是很多的学生生活能力特别差,素质也有待于提高。这样的学生很难进入社会随着社会的步伐发展下去,有的学生可能连未来的工作都很难胜任,不能处理好人际关系,这也是有些大学生的一大缺陷,我们培养的大学生,应该是既有专业技能,同时还有社会能力,有丰富的精神世界,这样才能让学生在面对未来的工作时,处于不败之地。大学语文是动态观念的展现体,在发展过程中以历史性、集合性、相对稳定性为一体的动态平衡系统,既融合了高尚的民族精神,又以民族文化作为有力的体现。比如强调的仁爱、非攻、尊师重道,和谐等,这些都是优秀文化传统的代名词。发挥语文教育中的思政教育功能,对于学生人生目的制定、自身价值的体现、世界的发展观念等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语文教育中合理地运用古代名家的思想进行教育,可以激励学生前行,学习前辈的奋斗精神、学习古人的“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的精神。通过引用古人以及传统文化理论,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指明了方向,也希望学生通过教师的激励,真正的能够融入社会,做一个新时代的接班人。

二、通過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助力大学生塑造理想人格

学生是祖国未来的主力军,他们的精神状态、政治水平、人格素质水平是我国未来能否有巨大发展的关键。随着经济发展和全球化文化交流的推进,外来文化吸引了无数的学生,同时冲击着我国的传统文化,对我国的市场经济有一定的影响,在学生当中受冲击者不占少数,学生的精神层次的东西没有完全建立起来,缺少对于诱惑的识别和抵抗能力,受外来文化影响,学生的思维方式、心理人防建设、团队协作能力、民族观念甚至是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也开始动摇了,更趋向于外来文化的思想意识,国外的享乐主义、懒惰主义侵蚀了学生的精神,也养成了学生养尊处优、好高骛远的坏习惯,这些都是在精神层次的东西。所以大学语文教师应该结合语文知识,对学生的精神世界进行改造,塑造学生理想人格的养成。通过语文中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学习,赋予学生历史责任感和民族使命感。例如,讲述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两弹一星元勋、古代四大发明等传统文化题材,无一不是让大学生明白,这些功勋人物都是为我们国家争光添彩。要想真正的建功立业就必须要有理想的人格魅力,所以通过大学语文知识典故的引用,来激励大学生的人格魅力形成,对外来文化的冲击既不抵制也不盲从,而要追随我国的历代功臣去为国家创造更多的荣誉。

三、通过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助力大学生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养成

事物的发展都具有两面性,看待事物既需要客观的体现事物的本质,又要有主观的问题分析,以动态的眼看待事情,这也是避免大学生盲从的重要理论基础,大学语文知识可以丰富学生的思想道德,让学生学会辨别事物的两面性,不要侥幸胜利而沾沾自喜,也不要因失败而垂头丧气,所以,要学会运用辩证的眼光看待问题,思考生活中的一些事情,既能锻炼学生养成清晰的思路,又能锻炼学生的心性,让学生真正的有所成长,运用语文知识同样有好多的事例可以引入课堂教学实践,例如司马光砸缸的故事,砸缸固然破坏了物品,但是为了救人,砸缸也是值得的。表面看来砸东西是不对,但是以主观判断意识去看,为了救人而砸了缸,这就是我们需要学习的,所以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去分析问题。

四、结束语

在大学语文教学中,运用传统文化来纠正学生的不正思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塑造学生的理想人格、对爱国主义精神的诠释等,引导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有效的结合传统文化,让学生清晰的认清自我,能够肩负历史重任,为国家做贡献。

参考文献:

[1] 朱艳阳,向连兵. 传统文化渗透于大学语文课堂教学之我见[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6(3):246-247.

[2] 俞均. 试析传统文化教育在高校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中的实现路径[J]. 知识文库, 2017(5).

[3] 李霞. 论大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传承功能[J]. 课外语文, 2015(12):8-8.

作者:李名奇

传统文化教育大学语文论文 篇2:

大学语文教学中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创新探讨

大学语文是一门重要的教学课程,一直以来,国家和社会都给予了高度的重视。本文就大学语文教学中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创新,从大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方法、宣扬和创新优质传统文化的作用三个方向进行简要的分析与探讨,希望能够给有关人员提供一些借鉴。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它不仅代表着中国人民的思想结晶,也体现着中华民族精神的境界。因此,新时代的大学生要学好优秀的传统文化,这不仅有助于提升个人综合素质,也有利于实现个人价值,从而为国家建设做贡献。

一、大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语文课程地位不高

语文是一门集语言文字、语言口语、语言文章等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每个人,从小都受到语文潜移默化的熏陶。从开口说话,到书写文字,再到读写文章,都需要以语文知识为依托,才能使人们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和工作中。人们从小都学习语文,对语文没有深刻的概念,甚至一些高校也没有给语文专业足够的重视,使得语文在所有课程中的地位偏低。

(二)教师与学生对语文的认知度不高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教育水平逐渐提高,但在大学语文学习中,教师与学生都存在认知度不高的状况。众所周知,任何一门学科的学习都具有独特的方法,唯独语文不同。语文这门学科具有笼统性和边缘性。语文博大精深,涵盖的内容十分丰富,与其他学科有着紧密的联系。基于这种关联性,一些学生认为,学习语文是在浪费时间,只要掌握文字和文章就够了,没有必要继续学下去。这些学生大都开始学习别的专业知识,或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忘记了学习的初衷,也忘记了学习的重要性。另外,一些教师没有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致使语文课堂缺乏趣味性,从而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和學习热情。对于学生的学习,还有一些教师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这种不负责任的态度,使学生的专业素质越来越差,导致学生难以适应社会发展。

(三)语文教师素质有待提高

语文并不是一门死记硬背的学科,它需要教师与学生给予足够的重视。语文教师必须不断学习,认识到语文教学的精髓,然后通过改良教学方法,增加语文教学趣味,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另外,语文教师要重视教学方向。例如,在古诗词鉴赏课堂上,教师应对鉴赏方法进行归纳,要让学生理解作者创作诗词的原因、目的。通过情景再现等手段,引入历史背景,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语文知识。教师只有不断积累知识,不断提高个人素质,才能为学生创新出更多优质的教学方法。

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创新方法

(一)引入新文化元素,创新传统文化

大学语文教育承担着重要的使命。它不仅要向学生展示优质的传统文化,还要向学生展示现代语文文化。因此,教师就必须要找到一个能将两类文化相融合的教学方法,从而使学生在学习现代文化时牢记传统文化。例如,在讲解《诗经》时,教师可以引入一篇抒发情感的现代散文,使学生更好地体会追求美好事物的艰辛与执着,把握作者的情感,进而使学生能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凄凉与朦胧的美。由此可以看出,引入新文化元素,讲解传统文化,也是创新传统文化的一种有效方法。

(二)营造创新传统文化的氛围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领导者,那么如何营造创新传统文化的氛围呢?首先,教师要积极改良教学方法,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拿出一部分课堂时间,让学生进行互动。通过讨论,学生可以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例如,在学习《琵琶行》时,教师可以给学生拟定问题,并让学生自由讨论,从作者的时代背景、写作的思想情感等方面,对全诗进行全方位的赏析。教师还可以引入白居易的生平故事,使学生更容易理解《琵琶行》这首诗。

另外,教师可以采用一种表演式的教学方法来欣赏传统文化。教师可以利用课前时间安排命题,临时组织学生排演文学作品。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拿出提前拟定的剧本,通过对《行路难》进行简要的讲解,让学生上台自由演绎李白。这种情景再现的方式能够给课堂创造更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欢笑中学到传统文化知识。

教师也可以在教学课堂上引入音乐元素。例如,在学习《春江花月夜》时,教师可以放一首思乡愁苦的音乐,从听觉上渲染诗词背景气氛,使学生更好地融入作者的创作背景中,进而激发学生赏析诗词的艺术细胞。此外,教师还应利用多媒体等手段来进行教学。播放一些短视频,可以刺激学生的艺术细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消化传统文化知识。这几种教学方法都能够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三)提升教师知识底蕴,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首先,教师应通过努力学习,积累传统文化知识,从而帮助学生在学习时找准定位。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可以充分认识到语文与社会的关系,意识到学习语文的重要性。其次,教师应以母语为依托,引导学生翻阅资料,搜寻中华经典作品,并从中吸取精华,丰富自己的语文内涵,从而促进全身心的健康发展。再次,立足于中华典籍,通过不断赏析作品,提高学生阅读与理解的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最后,教师应提升自身知识修养。通过历史文化、政治文化、哲学理论、民风民俗等方向进行学习,从而提升自身的知识底蕴和教学素养,进而更好地服务学生。

(四)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

大学生是祖国建设的中坚力量,他们是国家经济文化建设不可缺少的助力。因此,教师必须以传统文化为依托,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创新和弘扬传统文化,在一定程度上要求教师必须着眼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教师要从中华精华作品中搜寻一些励志文章,通过讲解来帮助学生增强学习自信,帮助学生拓宽个人格局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另外,教师也应注意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以传统文化知识为跳板,以自我形象为依托,全面培养学生为人处事的能力。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将中国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五)教师应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

对于学生学习语文,教师必须持谨慎态度。首先,教师要从思维方向和思维模式对学生进行考量,通过学习创新后的传统文化知识,不断提升学生举一反三的学习能力。其次,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根本上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再次,教师应以语文知识、教学方法等为出发点,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帮助学生适应学习和生活。最后,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的认识,不断学习语文知识,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从而将知识完整地传授给学生。新时代,国家十分重视综合型人才的培养。因此,学校必须本着对社会和学生负责任的态度,全力培育学生,将学生塑造成社会需要的综合型人才。基于此,笔者认为,全面加强学校、教师、学生之间的合作关系是十分必要的。协调师生间的紧张关系,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消化传统文化知识,也能使学生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融合,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宣扬和创新优质传统文化的作用

没有优质的传统文化,中国的文明就不能得到长足的发展。无论从社会角度,还是学生个人角度,教师都不能忽视传统文化对学生个体发展的影响。宣扬和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学生掌握吸精华去糟粕的本领,有助于学生拓宽个人格局和提升内在修为,更加有利于学生提高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从而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做出应有贡献。

四、结语

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是学校的使命,也是教师的职责。通过语文教学课堂,将传统文化知识传授给大学生,有利于大学生增强民族自信,有利于大学生实现个人价值,从而使大学生更好地服务社会、服务人民。

(豫章师范学院)

作者简介:糜少俊(1966-),男,浙江海宁人,副教授,研究方向:大学语文教学。

作者:糜少俊

传统文化教育大学语文论文 篇3:

试论军校《大学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武德文化教育

在军校,《大学语文》是一门重要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课程本身具有工具性、审美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特点。在培育新“四有”革命军人的今天,人们对《大学语文》的课程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充分发掘和利用《大学语文》课程中的武德文化资源,如何生动、有效地将武德文化的优秀因子融入学员的品格塑造,应成为我们着力去思考的一个问题。

一、传统武德文化的内涵及特质

何谓武德?专家对其阐释为:“所谓‘武德’,即是从武、用武、尚武之应有德性,泛指在以国防军事为基础的武事活动中形成的与之相适应的相对稳定的伦理思想、道德传统、政治意识、价值观念、心理素质和行为品质的总和[1]。可以见出,武德文化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概念,其概念的核心是军事道德文化。

传统武德文化,是中国传统军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西方相比,中国传统武德文化具有着鲜明的特质。

第一,贵仁。“仁”作为儒家思想的核心,其要义为“仁者,爱人。”《国语》中也讲,“为国者,利国谓之仁。”而在传统的武德思想中,仁德同样也是其首要之义。梁惠王向孟子求教如何应对强国入侵时,孟子提出:“仁者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孟子·梁惠王上》)孟子认为,国君以人为本,民心归附、百姓拥戴,这样就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著名兵书《司马法》认为,战争的本义在于仁,而仁的本义又在爱人、亲民、止战。止戈为武,武字最本源的意思是不战、是和。某种程度上,安国保民就是武德之“仁”的最高境界。

第二,尚智。墨子讲,“战虽有阵,而用为本焉”;《孙子兵法》说,“勇怯,势也。”归纳起来,就是我们今天讲的要保持高昂的战斗精神,旺盛的士气,英勇善战,敢打必胜。孙中山说,军人之勇是“有主义、有目的、有知识之大勇。”

第三,重勇。古人云:“文死谏,武死战。”在《孙子兵法》开篇中,孙武就将“勇”视为将帅必备的五种武德之一。对于军人而言,勇有其特殊含义,指的是战场上要面对生与死的考验。在和平时期,勇主要强调的是“面临各种艰难困苦的复杂环境,面对善与恶的选择,需要更为坚定不畏的意志去克服恐惧和畏难心理,有敢于克坚攻难的勇气、维护正义的责任和承担风险的决心和品德。”[2]

总之,中国传统武德文化有其深厚的内涵与鲜明的特质。这种特质,与中华民族性格息息相关。在重勇、尚智的同时,我们更看重仁、义,更强调战争的正义性。

文化具有历史继承性,每一个民族的文化,没有继承,就不可能有创新发展。中国传统武德文化,是发展我军先进军事文化的基础。新世纪新阶段,推进我军先进军事文化的创新,必须吸取中国传统武德军事文化的精髓。

二、军校《大学语文》教学中丰富的武德文化资源

在军校,《大学语文》课是面向各级各类学员开设的一门重要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课程本身具有工具性、审美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特点。但因军校的特殊性,军校《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在内容设置、模式方法、活动安排等方面,都体现出了鲜明的军事特色。这些环节中,蕴含着丰富而生动的武德文化资源。全面梳理和总结军校《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中的武德文化因子和资源,对培养和塑造学员能力与品格,十分必要。

(一)教学内容设置中的武德文化承传

《大学语文》教学理念上,强调“大语文”视角,把课程作为认识社会、人生和历史、文化的有效途径,引导学生全方位、多侧面领会传统和现当代文学经典的深刻蕴涵。笔者所在高校,在教学内容上,分为文选和军事应用写作两大部分。文选部分,在精选传统经典篇目的基础上,更加强化军旅特色,突出军事文学和战争文学内容,把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牺牲奉献和尚武精神,军人的气节操守、责任使命、忧患担当意识等作为培养和塑造指挥学员军人品格修养、军人人文情怀和精神魂魄的重要支点。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授课内容以专题的形式分别设置了军旅诗歌、辛弃疾、《三国演义》、《亮剑》、《士兵突击》、战前动员等专题。从“男儿何不带吴钩”的烽火边塞,到“看试手,补天裂”的词坛飞将辛弃疾;从“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的三国群雄,再到能亮剑、敢拼杀的现代军人……这些专题以时间为轴线,以文学作品为载体,宏观而生动地汇聚和凝练了传统武德文化的优秀资源。

除了集中的专题授课外,在其他的文选部分专题中,对涉及武德文化的部分,也有侧重性的讲述。以《大学语文》课程文选部分的第一个专题《诗经》为例,在授课中,教员会就《诗经》中的战争诗进行专门的讲述。从分析诗歌,到总结其中蕴含的文化精神、民族性格,都会着重讲述传统武德文化精神的精华及其对我们当今的影响。

(二)教学模式方法上的军旅特色

传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武德文化,除了教员集中授课外,还可以在教学模式和方法上进行创新与探索。通过课堂主题研讨、原典诵读、读书交流等形式,充分激发学员的主动性和参与性,让传统武德文化的优秀因子真正在新一代九零后学员心中积淀下来。

1.武德文化主题研讨

立足武德文化相关的文学作品,如《三国演义》等专题,就战争中的主要人物、经典战争、精彩片段等相关问题进行研讨,可以最大限度地将课堂交给学员。学员在充分占有资料的基础上,自主思考、充分交流,可以加深他们对文本的理解。在具体研讨的过程中,教员可以结合具体过程进行适时点拨,帮助学员澄清模糊认识,提高认知能力。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只有经过自己切身整理、理解、思考的东西,才能真正架构起学员的知识框架,沉淀为内在素养,并最终转化为传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武德文化的底蕴和动力。

2.经典篇目诵读

对大学生而言,无论到什么时候,对经典原文的传统阅读方式都不能被忽视并取代。可以说,“有目标地引导大学生亲近经典、热爱经典,可以使大学生在潛移默化中接受经典文本中蕴涵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准则、审美标准,在诵读中学习并把握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精髓,从而增强大学生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增强其文化传承的责任感、使命感和文化创新的基本素质与能力。”对经典的东西要学员诵读、背诵,这样才能做到像习近平总书记所讲的“让这些经典嵌在学生的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

诸如军旅诗歌部分,可以集中进行开展诗歌诵读。在课堂上,通过名家示范、配乐朗诵等形式充分调动学员积极性。通过诵读活动,让学员最大范围地参与,引领他们以最直观的方式感受军旅文学的魅力,体悟军旅文学中正义、昂扬的武德文化和精神。

3.优秀作品读书交流

诵读适合短篇的经典,读书交流则适合长篇的军事文学作品。阅读是深度的了解,是读者对作品的自我再创造过程。适时在课程中开展军旅文学作品读书交流活动,要求学员选取学习过程中最有感受和体会的一点,各抒己见,交流学习,可以丰富学员对作品的认识,加深对作品主题的理解。

需要注意的是,在以上三种教学模式的开展过程中,都需要教员和学员提前做好大量的准备工作。如学员资料的搜集、课件的制作,教员的课前辅导、课后总结。

三、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通过《大学语文》课程对学员进行优秀传统武德文化的教育,可以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员对武德文化的理解和认识,进而有效培养并塑造其军人意志和品格。但在二者结合过程中,我们还应注意以下问题:

第一,注重课内课外的结合。

《大学语文》课程,课内学习的时间有限。在进行传统武德文化教育的过程中,应注重拓展《大学语文》课程的课外学习和实践环节,拓展课程的第二课堂。我们可以结合军校特点,以教学班、学员营等为单位,组织不同规模和层次的军旅作品读书交流和军旅诗歌诵读活动,在活动中锤炼素质,拓展传统武德文化的影响范围。

第二,注重依网学习的开展。

《大学语文》的课程网站,作为一个强大而丰富的学习资源,应成为学员学习和了解传统武德文化的重要平台。在立足课堂教學的基础上,应注重课程网站的建设和开发。立足大学语文课程网站这一平台,专设武德文化模块,建立教学案例库、教学讲义库、多媒体课件库、声像资料库等教学资料库,逐步构建起一个能基本满足学员学习需求的较为系统完善的武德文化教学资源库。

第三,密切结合九零后学员的学习特点。

当前,军校《大学语文》的教学对象大多为95后的学员。他们是伴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而成长起来的一代。思想活跃,感觉敏锐,离不开手机和网络,可以说是信息时代的代表。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充分考虑青年学员的特点,采取符合时代特色的方法和手段,比如翻转课堂、微课、网上答疑等,对其进行传统武德文化的教育。

注:论文为校社科基金支持项目,项目来源:信息工程大学2015年校人文社科基金项目,项目名称《传统武德文化教育与当代革命军人血性熔铸研究》。

参考文献:

[1]王联斌.中华传统武德发展史略[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11.

[2]王璐颖.简论传统武德文化的五个德目[J].学理论,2014,(14).

(张晨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副教授 郑恺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450002)

作者:张晨 郑恺

上一篇:职业教育中的高职教育论文下一篇:地理思想教育教学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