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论文

2022-04-27

摘要:改革开放以后,国家经济迅猛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文化的多样性也影响了当代大学生对于国家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与认同,从而导致文化自信不足。本文针对传统文化建设出现问题的原因,采取课程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媒体建设等措施,推动高校传统文化的发扬,提升高校学生对于自身文化的自豪感与自信心。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论文 篇1:

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概论”课教学

摘 要:“概论”课教学对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起着重要作用,目前在“概论”课教学中实现对大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收效甚微。在“概论”课教学中实现对大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一要从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两个方面着手,二要充分发挥教师与学生两个主体性作用,三要建立突出平时成绩的多元考评体系。

关键词:“概论”课;传统文化;教学

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至今仍影响着中国社会的行进。“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课与加强和深化大学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具有内在联系,“概论”课教学是加强和深化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途径。

一、“概论”课教学对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及其现状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在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也就是说,我国的文化建设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要具有科学性、时代性、民族性。因此,实现对大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就成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责任和使命,而其中的“概论”课教学对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首先,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概论”课教学责无旁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而思想政治教育的两个根本属性是政治性和文化性,不能只强调其中一个而忽视另一个[1],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体现其政治性的同时还要凸显其文化性。传统文化作为我国文化的重要一极,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融合就自然成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工作者不得不面对的重要问题。而“概论”课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核心课程,因此,在“概论”课教学中实现对大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就成为重中之重。另外,“概论”教材也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根植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既不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照搬,也不是对中国文化的复制,而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情况,包括中国文化中的优秀成分结合起来进而达到融合。在这个过程中,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中国文化进行认真清理,剔除其糟粕,吸收其精华,又用中国优秀文化的表达方式和中国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语言形式深入浅出地阐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这样做的结果,就使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优秀文化的土壤之中而得以生长和繁荣起来。”[2]这说明,要讲清楚、讲透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系列理论成果,还必须做到把中国传统文化融入“概论”课教学。

其次,在“概论”课教学中实现对大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不仅可以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文化自信心,还可以塑造新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不仅凝结成了它的过去,也可以滋生出新的未来,对于我们民族的发展和国家的进步起着难以替代的重要作用。“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生生不息,绵延不绝,是我国人民几千年来克服艰难险阻、战胜内外忧患、创造幸福生活的强大精神力量”[3]。但在精华和糟粕并存的中华传统文化中,如何辨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何取其精华、弃其糟粕?那就是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精神,特别是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以能否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实践的需要为根本标准,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整体性批判和对其中的某些概念、范畴、命题等思想资源进行具体改造,赋予它们新的含义,克服传统文化中的非科学性和不彻底性,以此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换,从而对大学生从知识、能力、素质等三个层面进行提高,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合格接班人和建设者。而这正是“概论”课的课程定位。“概论”课是根据2005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设立的,是我国高校本专科学生必修的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开设这门课程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系统掌握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发展、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

目前,在“概论”课教学中实现对大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收效甚微,一个根本原因就是一些教师忽视对所授理论成果传统文化背景的分析,忽视对社会现实问题传统文化原因的分析;另一个原因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概论”课的切入点没找准,或者方法不恰当,导致课程讲授缺乏思想性、不够深刻,结果难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难以帮助学生将所授内容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二、在“概论”课教学中实现对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途径

在“概论”课教学中实现对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质就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概论”课教学,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华进行马克思主义的说明发挥,从而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继承和发展。为此,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要从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两个方面着手。在课堂教学方面,主要是找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内容上的契合点。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通约性在于二者的普遍真理和普世价值,比如,马克思主义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理论与中国古代“经世致用”的思想,二者相结合的产物就是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大同理想,二者相结合的产物就是邓小平理论中的“小康社会”理论;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异化的批判与中国传统文化对“和谐”的追求,二者相结合的产物就是党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和辩证性思维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万物一体”和“有无相生、难易相成”“一阴一阳之谓道”“刚柔相推而生变化”等思想,二者相结合的产物就是毛泽东的不朽哲学著作《矛盾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开创;还有马克思主义的群众史观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主义传统,二者相结合的产物就是党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和“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等等,这些都是在“概论”课课堂教学中实现对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切入点。

在课外教学方面,主要是加强课外实践教学与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融合。比如组织学生参观名胜古迹,进行与传统文化相关的社会调查,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撰写国学经典读书心得,参加国学经典学习心得演讲等,以使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自觉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洗礼,同时可以营造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氛围,为传统文化走进课堂教学创造外部条件。

二要充分发挥教师与学生两个主体性作用。首先,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要大量阅读有关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文献,以了解其核心内容,把握其根本精神,从而才能找到在“概论”课教学中实现对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切入点。其次,作为教师,要在每次课堂教学之前,给学生布置有关将要进行教学内容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传统文化阅读书目及思考题;在课堂教学之中,要根据教学内容,充分运用辩论赛、课堂讨论、学生“主讲”、案例教学、专题教学等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互动意识、主体意识以及增加教学的生动性、趣味性、系统性。最后,作为学生,课前要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阅读及思考任务,课堂上要积极参与各种教学活动,课后要注意将书本和课堂所学转化为自己的言与行。

三要建立突出平时成绩的多元考评体系。一方面要建立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书本知识相融合的成绩考核评价体系。学生最后总评成绩应是包括期末考试、课堂表现、社会实践活动、日常思想道德言行在内的综合得分,考试又可以采取闭卷、开卷、笔试、口试等多种形式。另一方面就是要在评分标准的设计上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考核方面倾斜,加大平时成绩的分值,突出平时成绩在整个考核过程中的重要地位。这种多元化的综合考评体系和突出平时成绩、改变过去以期末考试成绩为主的评分结构,可以督促教师与学生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概论”课教学真正落到实处,从而达到在“概论”课教学中实现对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沈壮海.关注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性[J].思想理论教育,2008(3),4-6.

[2]吴树青,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5.

[3]胡锦涛.在中国文联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EB/OL][2006-11-11](2012-

03-03).http://cpc.people.com.cn/GB/64093/64094/5026509.html.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and the Teaching of the Course “the Introduction to Mao Zedong Thought and the Theoretical System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Hou Qiuyue

(Xi’an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and Technology School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Xi’an 710055,China)

Key words: the Course of “the Introduction to Mao Zedong Thought and the Theoretical System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raditional culture; teaching

作者:侯秋月

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论文 篇2:

文化自信视野下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研究

摘要:改革开放以后,国家经济迅猛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文化的多样性也影响了当代大学生对于国家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与认同,从而导致文化自信不足。本文针对传统文化建设出现问题的原因,采取课程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媒体建设等措施,推动高校传统文化的发扬,提升高校学生对于自身文化的自豪感与自信心。

关键词:高校;传统文化;文化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提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平、文明素养,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青年学生是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力军,更是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在传统文化的滋养下,提升青年学生对于民族文化的自信心。

一、概念界定

我们所认定的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人民在思想、文化、情感具有统一认同感的体现,它以我国劳动人民为主要创造者,结构稳定,特色鲜明,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体系,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成果。文化自信,就是对自身传统文化和内在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文化发展进程和生命力的坚定信念。

我们倡导坚定四个自信,其中有一个就是文化自信,我们的文化自信来源于五千年的先进文明积淀,来自于对自身文化的高度认同感,来自于发扬传统文化的强烈意志。

二、当前传统文化教育面临现状

(一)西方文化的冲击

在西方文化席卷全球的强烈攻势下,我们当今的高等教育受其影响较大,从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以及休闲娱乐方式都或多或少的带有西方文化的色彩。通过谈话、观察的方式了解大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情况, 结论是大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认识与接受程度非常有限。在这种情况下,通过传统文化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难度系数很大。市场经济下,商家利用西方节日搞促销的噱头也加深了大学生对于西方文化的追捧。

(二)高校对传统文化的教育缺乏相应机制

高校“重理论、轻素养”的人才培养理念,导致传统文化教育并不普遍,缺乏相应课程机制。即使少数院校开设相关课程,由于课程建设不完备、教师知识储备不足或者教学方法不科学,致使相关课程流于形式,难以实现课程开设的目的与意义。相关的文化教育也出现零散性与功利性问题,在实践中,很难避免三种问题:一是简单的背诵与讲解就是传统文化教育;二是利用现成的线上课程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三是功利化教学,只注重知识化输入,缺乏传统文化养成教育。

三、推动传统文化教育的意见与建议

(一)构建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长效机制

影响高校学生对传统文化认同感的因素很多,如,自由经济的发展、互联网的普及、外来文化的影响等,原先所建立起来的文化大厦正在被一步一步的瓦解,多层面的文化广场开始建立。这些变化既开拓了人们的视野,同时又让我们的传统文化传播面临很多问题。高校解决上述问题,就必须建立完善的文化教育机制,提升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增强文化自尊心与自信心。

1.打造校园文化特色品牌。

根据高校的发展特色与专业特色,挖掘文化育人因素,凝练成文化品牌,通过校训、教风、学风等丰富内涵,全方位凝练和弘扬高校“精气神”,为培养高素质的大学生队伍给予传统文化的滋养,推动文化课程与课程文化的有机融合。

2.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工匠精神”。

根据高校学生专业发展需求,挖掘传统文化中的墨子文化、鲁班文化等资源,将其纳入到工匠精神的培育中,逐步提升大学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中人文素养。传承中华文化、讲好中国故事,让每个学生都做中国文化的代言人和传承人。

3.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刻的历史文化根源,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因素,形成古今互动的态势,推动各高校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为高校学生坚定和落实党中央的“四个自信”打下坚定基础。

(二)推进传统文化教育研究

优秀的教育实践要有先进的教育理论作指导。当前高校传统文化教育所面临的挑战,使得文化教育研究的方向、内容有了更高标准。加深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点、深度和系统性研究,成为当前高校文化教育研究的重要内容。

通过研究当代学生文化特质和学习品质,笔者認为传统文化教育要以与学生息息相关的地域文化为切入点,采用信息化手段,教师做好引导,辩证好“教”与“学”的关系,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将学生培养成为继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力量。

(三)采用混合式教育模式

现代网络传播速度快、面广量多的特点,决定网络在学生中的受众面及其普遍。高校可以利用官网、微信等媒介,通过通俗易懂、形象生动的电影电视、文献读物对在校大学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在互联网背景下,充分利用“线上+线下”混合方式推动课程建设的实施。抓好课堂主途径作用,辅以网络课程,如线上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和线上平台;既充分发挥显性课堂的作用,又不忽略隐形课堂的作用;,实施以实践活动为载体的第二课堂,对课堂知识进行创新性转化。如,以传统节日为载体,精心设计不同的主题教育活动,促进文化价值深度嵌入学生生活。

参考文献:

[1]商晓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立德树人教育的价值意蕴及实现路径[J].黑龙江教育.2020年12期.

[2]杜霞,魏思雨.新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发展历程与未来展望[J].当代教育与文化.2020年06期.

基金项目:

本文系2019年度山东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一般资助项目(项目标号:2019225)“基于齐鲁工匠培育的高职院校《齐鲁文化》课程建设研究”成果。

山东交通职业学院

作者:锡娟娟

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论文 篇3:

加强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分析

摘 要:高校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进取精神、仁爱精神、包容精神、爱国精神、求真精神和创新精神对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及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提供了丰富营养和教育案例。对大学生进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措施包括:加强大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和中华民族文明的传承;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加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增强大学生的伦理道德素质。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本精神;大学生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层内核和灵魂是中华民族精神。具体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表现为自强不息、锐意进取的坚强志向,与时偕行、不断创新的行为追求,厚德载物、谦和友善的仁爱精神,重人格、尚气节的思想境界,知行统一、践履内省的修养目标,天下为公、匹夫有责的价值取向等,这些都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和现实指导意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崇尚道德、重视智慧、强调个性修养、求真创新、注重人文素质的培养等思想特点,有利于现代人才素质全面的提升和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一、传统文化的定义

传统文化的概念由“传统”和“文化”两个子概念构成。“传统”是指“传”的相传继承和“统”的世代相承某种具有根本性的东西结合在一起的整体内涵。“传”是时间上的延续和流传,“统”是空间上的凝聚和集中。笔者认为,传统是指某一区域或民族从历史沿传下来的思想、文化、制度、道德、艺术、风俗以及行为方式等。它对现在和未来人们的社会行为有无形的影响和控制作用。在中国文化里,“文化”中的“文”本意指自然的斑纹、花纹、纹理,进一步引申出“文饰”的意思,并含有美饰之意。“文”是美好精神的表现,也就是道德的象征。“化”本意为改易、生成、造化之意。“文化”一词,在较早的历史时期,主要是统治者作为一种治理国家、社会的方法和主张,它与武力征服相对举。

中华传统文化是一种反映中华民族特质和精神风貌的各种思想文化、制度规范和观念形态的总括,是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民族所世代继承并不断发展的文化。它以儒家为内核,还有道教、佛教等文化形态。由以农、兵、医和诸子百家为代表的理论;以琴棋书画为代表的技艺;以传统文学、传统节日、汉字汉语、民族音乐、民族戏剧、中国建筑为代表的传统;以地域文化、民风民俗、民间工艺和衣冠服饰为代表的民俗;以传说神话、饮食厨艺和随身器物为代表的杂类等组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世界上独树一帜并且历史最为悠久的文化,它不仅在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起过巨大的作用,而且对整个世界文化发展也起过重大的影响作用。它的深层内核和灵魂是中华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具体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表现为自强不息、锐意进取的坚强志向,与时偕行、不断创新的行为追求,厚德载物、谦和友善的仁爱精神,重人格、尚气节的思想境界,知行统一、践履内省的修养目标,天下为公、匹夫有责的价值取向等,这些都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和现实指导意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崇尚道德、重视智慧、强调个性修养、求真创新、注重人文素质的培养等思想特点,有利于现代人才素质全面的提升和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折射出的基本精神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丰富的内容,折射出的基本精神概括起来主要有六个方面。一是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吹啕呼吸,吐故纳新”(《庄子·刻意》)、“荀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礼记·大学》)、“御政之首,鼎新革故”(《周易·参同契》)这些成语典故均是中华儿女不断革新,不断进取的精神体现。二是谦和友善,推己及人的仁爱精神。“仁远乎哉,我欲仁,其可仁至矣”“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等反映的都是人与人之间相亲相爱、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的思想。三是胸怀开阔,兼容并蓄的包容精神。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中华文化是多民族文化经过相互交融、相互借鉴、相互包容而发展确立起来的。同时中华文化善于借鉴和吸纳域外的异质文化,海纳百川、博采众长,把域外民族优秀文化转化成为中华民族自己的文化。四是忧国忧民,天下为公的爱国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虽九死其犹未悔”“精忠报国”“位卑未敢忘忧国”等无不体现爱国是一种意识、一种觉悟、一种责任、一种行动。五是天人合一,笃学致用的求真精神。神农氏识药性“尝百草”,孔子“朝闻道夕死可矣”,玄奘“宁可西进而死,绝不东归而生”,“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等描绘的都是中华民族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求真精神。六是学思结合,与时偕行的创新精神。孔子的“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论语·卫灵公》),张载的“温故知新,多识前言往行以蓄德,绎旧业而知新益,思昔未至而今至,缘旧所见闻而察来,皆其义也”等都指的是中华民族重视整体思维、讲究综合创新和积极进取、自强不息、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

三、加强当代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和中华民族文明的传承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民族所世代继承并不断发展的文化。民族文化认同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根,在改革开放的背景下,是中华民族抵御境内外各种压力和挑战的办法之源。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中自然科学与人文学科的发展不平衡,重自然轻人文,导致了对大学生以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为基础的人文素质教育缺失。而以普世价值为外衣的西方腐朽思想借助网络、社交等平台在大学生中间广泛传播,这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大学生的对民族文化认同。2015年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过渡期将结束,我国的文化市场将进一步放开,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将更加频繁。可以预见,西方国家不会放弃这一机会,加紧对我国进行文化输出,从而达到文化占领的目的。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高等学校必须尽的义务。而只有实现民族传统文化的高度认同,中华民族的文明才能薪火相传,其所蕴含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行为准则才能在后人的爱国、勤奋、进取、仁爱、乐观、善良、包容、求真、创新等人文思想和精神塑造中发挥作用。

(二)有利于进一步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构筑起的一种特有的精神品格。爱国主义作为一种思想情感,深深地根植于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生活、繁衍的这块热土。每当国难当头,在中华民族最危险的时刻,爱国主义就像是一面光辉的旗帜,召唤中华儿女为国家的统一、民族的独立去奋勇拼杀。“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寸寸山河寸寸金”“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等诗句,无不表达了作者浓浓的爱国之情。通过在大学生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有利于进一步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增强他们的民族责任感和使命感,进而形成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艰苦奋斗的良好氛围。

(三)有利于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天行健”,指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任何艰难险阻都挡不住它的运行。“君子以自强不息”,指人们应该效法自然的这种刚健性格。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逆流而上、奋发有为的例子数不胜数。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写道:“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他被汉武帝处以宫刑后,忍辱负重,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鲁国的左丘明在双目失明的情况下,发愤图强,为世人留下了千古传诵的《国语》。西汉人孙敬,为改变别人对他知识浅薄的看法,发奋读书,成长为著名的政治家,也给后人留下了“悬梁刺股”的励志典故。中华文化中不胜枚举的励志故事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提供了载体和平台。使广大学生明白“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的道理,帮助学生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敢于面对各种困难,为自己的成长、成才、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有利于进一步增强大学生的伦理道德素质

仁是儒学文化的核心,仁是最高的德。“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彼仁者爱人,爱人故恶人之害也”(《荀子·议兵篇》)等反映的都是儒家以仁调节人际关系。因此,通过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培养大学生宽容、大气及敢担当的胸怀和气质,使其具有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建立起其对国家、对社会、对父母和对师长的感恩意识,对品格班级的集体意识等,从而形成一个和谐团结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氛围,为校园的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保障。

四、结语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进取精神、仁爱精神、包容精神、爱国精神、求真精神和创新精神对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及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提供了丰富营养和教育案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和价值,决定了对大学生进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通过开展专项教育,使学生成为有“德”的人,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中国梦”实现过程中的栋梁之材。

参考文献:

[1]张岱年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EB/OL].[2013-01-31].国学网,http:www.guoxue.com

[2]陆卫明.李红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对和谐社会建设的价值[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9).

[3]吴毅.中华人文精神论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4]宋向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高校创新人才的育人研究[D].重庆.重庆工商大学,2014.

[5]杨虹.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创新精神[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0(11).

作者:刘春宇 勾宝惠

上一篇:市政工程项目招投标审计论文下一篇: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浅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