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沫经济与虚拟经济论文

2022-04-20

摘要:虚拟经济理论把整个经济系统划分为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两个子系统。银证合作、银保合作、证证合作、证保合作、银银合作、保保合作和银证保合作等属于虚拟经济子系统中的金融协同发展的问题,这是虚拟经济子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整个虚拟经济子系统如何协同发展的问题是虚拟经济研究的一个核心命题;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协同发展问题是虚拟经济研究的最终目的。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泡沫经济与虚拟经济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泡沫经济与虚拟经济论文 篇1:

论实体经济、虚拟经济与泡沫经济及对我国的启示

摘要:虚拟经济已经成为现代经济社会的一种主要的经济形态,对实体经济产生不可忽视的作用,当虚拟经济脱离实体经济过度膨胀的时,就形成了泡沫经济。正确理解虚拟经济、实体经济与泡沫经济三者的内涵及相互关系,对于现代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对三者的内涵及相关关系作了理论说明;并用两个案例对理论的说明作了反证研究,最后得出我国处理实体经济、虚拟经济与泡沫经济三者关系的几点启示。

关键词:实体经济;虚拟经济;泡沫经济

文献标识码:A

一、论题分析

(一)实体经济、虚拟经济、泡沫经济的含义

实体经济是指物质资料生产、销售及直接为此提供劳务服务的经济活动,主要包括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商业、建筑业、邮电业等产业部门。

虚拟经济是与实体经济相对立的,依靠现代通讯和电子网络技术在全球金融与证券资本市场中实现虚拟资本交易、清算与流动的经济形态。关于虚拟资本,马克思早在《资本论》中就作了论述,认为虚拟资本本身没有价值,只是实物资本的所有权证明,是“实物资本的纸制复本”。现代虚拟资本交易的对象包括股权、债权、产权、物权及衍生组合品,涉及包括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信托业等整个广泛的金融业,涵盖了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和外汇市场。我们经常说的虚拟经济一般只是指证券市场,但这并不表示虚拟经济只出现于证券市场,只是因为它具有较强的代表性。本文关于虚拟经济的论述也是以证券市场为代表。虚拟经济运行表现出它完全不同于实体经济的特征:(1)高流动性。实体经济活动的实现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无论信息技术多么发达,其从生产到实现需求都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而虚拟经济只是虚拟资本的持有和交易活动,只是价值符号的转移,相对实体经济而言,其流动性很高。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巨额虚拟资本交易在瞬间即可完成。(2)高风险性。虚拟经济在发挥风险分散和风险规避功能的同时,自身却蕴藏了巨大的风险。因为虚拟资本价格的决定并非像实体经济产品价格决定过程一样遵循价值规律,而取决于社会公众的主观预期,价格波动剧烈。(3)高投机性。正因为虚拟资本价格的不稳定和不可预测,一部分风险偏好者得以利用“贱买贵卖”获取利差。现代电子信息和网络技术更使投机活动如虎添翼,增大了虚拟经济的风险。(4)不稳定性。虚拟经济自身具有的虚拟性,使得各种虚拟资本在市场买卖过程中,价格的决定并非象实体经济价格决定过程一样遵循价值规律,而是更多地取决于宏观经济环境、行业前景、政治及周边环境等许多非经济因素,增加了虚拟经济的不稳定性。

泡沫经济是指虚拟经济过度膨胀引致的股票和房地产等资产价格的迅速膨胀,是虚拟经济规模和发展速度超过实体经济规模和发展速度所形成的经济虚假繁荣现象。当某种资产被预期价格将上涨而成为集中追捧的对象时,大量的买人使价格节节攀升,以至于实际资产价格严重偏离理论上的价格,形成泡沫经济。而一旦价格上涨的预期发生逆转,价格暴跌,泡沫破灭,并引发金融危机乃至整个社会经济衰退。

(二)实体经济、虚拟经济和泡沫经济三者之间的关系

实体经济、虚拟经济与泡沫经济三者密切相关。实体经济是虚拟经济产生的物质基础,虚拟经济服务于实体经济,被称为实体经济的“润滑剂”和“助推器”。而虚拟经济的过度膨胀又会形成泡沫经济,泡沫经济则会对实体经济造成巨大伤害。90年代以来,虚拟经济脱离实体经济而自动复制、自我膨胀的势头日益明显,无论规模和发展速度都超过后者,对后者的影响已越来越不可忽视。

1.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关系。虚拟经济产生于实体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并以推动实体经济发展为基本目的。实体经济是虚拟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同样,实体经济的正常运行已离不开虚拟经济。但二者必须按比例协调发展。虚拟经济的滞后发展会阻碍实体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其超前发展则容易引起泡沫经济。

合理规模的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有巨大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为四个方面。一是资本集聚功能。一个健全完善的证券市场能有效动员社会闲散资金,实现储蓄向投资的转化。二是资源配置功能。金融市场的最主要功能便是实现资本在不同经济部门的优化配置。三是制度创新功能。股票市场的发展为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提供了必要条件。四是风险分散功能。股权多元化分散了企业投资风险,各种金融创新工具的使用有利于规避市场价格波动的风险。

2.虚拟经济与泡沫经济的关系。虚拟经济是一把双刃剑,它可以促进实体经济快速发展,也可能给实体经济带来负面影响。一旦虚拟经济脱离实体经济的现实要求而单独扩张时,就会形成泡沫经济。虽然虚拟经济是泡沫经济滋生的土壤,但它本身并不可怕。泡沫经济的形成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一是货币超量供给。二是超量货币流入证券市场。在通货膨胀条件下,直接投资成本增大,预期利润下降,于是一些机构投资者就会把货币供给的增量大量用于证券市场和房地产的炒作,引起资产价格猛涨,于是个人投资者把储蓄转化为投资,银行等金融机构接受价值被高估的股票和房地产作抵押,大肆扩张信贷,结果导致虚拟资本价值过度膨胀,形成泡沫经济。一旦货币支持减弱或预期逆转,巨额金融资产可能在一夜之间不翼而飞,金融机构破产,留下大量坏帐,信用链条中断,信用危机将洗劫整个经济。

前面论述的是通货膨胀条件下的泡沫经济形成机制。在通货紧缩时期,由于生产大量过剩,企业利润下降,破产严重,公众对股市盈利的预期高于企业投资。为追逐高效益,资金开始流向股市。一方面不利于对通货紧缩的治理,另一方面助长了股市泡沫。此时的投机性泡沫与实质经济有更大的偏离。通货紧缩时,产业资本利润下降甚至亏损,金融资本无法瓜分产业资本的利润,只有自己创造利润。这种从虚拟资本到虚拟的利润生长方式就造成了泡沫经济的高涨。

3.泡沫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虽然泡沫经济产生于虚拟经济,但这并不是说与实体经济无关,相反,虚拟经济中的泡沫因素大多是实体经济引致的。虚拟经济运行中出现泡沫是经常的,但金融泡沫并不必然导致泡沫经济。实体经济的持续增长能有效化解虚拟经济中的泡沫,相反,脆弱的实体经济则加速泡沫膨胀。

二、案例分析

战后日本“赶超型”经济发展战略大获成功,经济迅速崛起。到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经济增长达到顶峰。但自1986年起,在一系列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形成了泡沫经济,随着1991年泡沫的破灭,日本经济陷入了衰退的深渊。日本泡沫经济的形成最早起因于1985年9月的广场协议。广场协议后日元开始升值,为了避免日元升值可能

带来的衰退,日本政府不顾当时实体经济已经过热,依然大幅降息。从1986年1月起,日本央行贴现率连续5次降低,由5%降到2.5%,达到战后最低水平。同时由于日元汇率上升,日本银行持续在外汇市场上买进美元卖出日元,造成货币供应量膨胀,1987 1990年间货币供应量平均增长超过10%。而金融自由化改革对金融机构贷款限制的放宽,更使资金疯狂涌向房地产和股票市场,经济迅速泡沫化。1989年股价指数甚至超过物价指数1倍多。

日本泡沫经济的成因有日元升值、货币政策失误、金融监管不力等,但追根溯源还可以在实体经济找到原因,即产业结构调整滞后。战后日本实施了有效的产业政策,迅速完成工业化,成为一个工业强国,汽车、造船、钢铁、机械制造等工业均居世界首位。进入80年代后期,这些传统产业已出现饱和,产业结构急待调整。如果日本能利用日元升值的机会,吸引外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泡沫经济也许可以避免。但日本各界仍沉浸于工业大国的洋洋自得。因此在传统产业已经饱和,新的投资热点还没形成的情况下,货币供给的增量大多流向房地产和股票市场,虚拟经济过度膨胀。日经指数由1985年的12000点上升至1989年底的39000点,四年内涨了2倍多,而同期GDP仅增长19.2%。与此同时,日本的土地价格从1985年的4.2万亿美元激增至80年代末的15万亿美元,相当于当年名义GNP的5倍,是面积大于日本25倍的美国土地资产总值的4倍。这种股价和地价的突然膨胀并非实物经济发展和土地经营效率提高的反映,而纯粹是投机炒作的结果,虚拟经济严重脱离了实体经济。是泡沫就必然要破灭。1990年8月日本银行再次提高利率的事件击破了彩色泡沫,成千上万亿金融资产顿时灰飞烟灭,日本也由此陷入了难以自拔的经济衰退。

日本泡沫经济从形成到破灭的过程,清楚地说明,缺乏实体经济支撑的虚拟经济只能走向泡沫经济,而泡沫经济的治理还必须从实体经济做起,否则只能是治标不治本。泡沫破灭后,日本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包括继续下调利率甚至实施零利率、大量发行公债、实施“大爆炸”式的金融制度改革、清理金融机构不良资产、全面推行金融自由化等,但这一切并未扭转局面,反而导致大量的金融机构和企业破产。日本经济的完全复苏必须依靠持续而彻底的产业结构调整。

三、对我国的启示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推进,我国经济的货币化和资产证券化程度日益加深。证券市场在我国发展很快,已到了不能忽视其对实体经济产生重大影响的时候。此时必须重视实体经济、虚拟经济和泡沫经济三者之间的关系,以便充分发挥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促进作用,同时防止虚拟经济过度膨胀而引发泡沫经济。

1.发展和完善资本市场,最大限度发挥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推动作用。高效的资本市场有利于动员储蓄,加速储蓄向投资的转化;有利于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并能为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和不良资产处理提供途径;为风险创业资本的进入和退出创造渠道。因此,一方面要逐步放松金融管制,鼓励金融创新,增加股票指数期货、金融期权等金融交易品种,扩大资本市场容量;另一方面要完善法律法规制度建设,规范证券市场行为,彻底改变中国股市“政策市”的形象,让证券市场真正发挥优化资源配置功能。

2.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为虚拟经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我国必须吸收日本的教训,通过政策倾斜,引导民间投资流向高新技术产业,加快产业结构更新换代,及早解决经济发展中的结构性问题,否则可能引发通货紧缩条件下的泡沫经济。

3.保持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协调发展。这就要求政府宏观经济调控职能范围相应扩大。各项经济政策尤其是利率政策,在实现其他经济目标的同时,必须兼顾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比例关系。在日本泡沫经济形成中,利率政策失当负有相当的责任。我国现阶段须加快利率市场化步伐,发挥利率对经济的协调作用。

(责任编辑:秋 萌)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作者:刘维刚 张丽娜

泡沫经济与虚拟经济论文 篇2:

基于虚拟经济的经济协同发展问题的探讨

摘要:虚拟经济理论把整个经济系统划分为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两个子系统。银证合作、银保合作、证证合作、证保合作、银银合作、保保合作和银证保合作等属于虚拟经济子系统中的金融协同发展的问题,这是虚拟经济子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整个虚拟经济子系统如何协同发展的问题是虚拟经济研究的一个核心命题;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协同发展问题是虚拟经济研究的最终目的。在经济虚拟化背景下,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应充分考虑虚拟经济因素才会收到理想的效果。

关键词:虚拟经济;协同发展;宏观调控

一、引言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纷纷出现了许多传统经济理论所不能解释的异象,如:“现代经济增长之谜”、“货币之谜”、“股经背离”、“房盛股衰”等。国内一些学者敏锐地感觉到整个经济运行的方式发生了根本的改变,由此创立了虚拟经济理论。由于虚拟经济本身是一个由现实引发的研究命题,因而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仅从每两年一次的全国虚拟经济研讨会来看,目前虚拟经济已成为学界、实务界、普通大众和政府决策层关注的焦点。如,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要正确处理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遗憾的是,目前关于经济协同发展问题国内外还鲜有从虚拟经济视角出发进行的研究。因此,有必要构建一个基于虚拟经济的经济协同发展理论的理论框架,以便从一个更高的视角管窥整个经济运行。本文的思路安排如下:第二部分,对现有关于经济协同发展的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作一文献综述;第三部分,在已有文献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虚拟经济内部及整个经济系统的协同发展问题;第四部分是结论和政策建议。

二、文献综述

目前关于经济协同发展问题的研究文献中,很大一部分是对金融协同发展问题的研究。由于金融按部门可分为银行、证券和保险三部分。因此,总体而言,金融协同发展问题包括银证合作、银保合作、证证合作、证保合作、银银合作、保保合作和银证保合作等七个方面。现有文献中,关于银证合作的资料比较多。如:吴晓求在2003资本市场国际化高级论坛演讲提出银证合作能有效提升中国金融体系进程。目前关于银证合作也有专门的研究报告。如,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中国金融大趋势——银证合作》。另外,金融界认为银证合作上新台阶的标志是第三方存管行业标准走向明朗。研究银保合作的文献有中华工商时报2006年发表的《三大问题羁绊银保发展两会首度合作监管》。关于证证合作的文献大体沿着两条思路进行:一是研究证券业和期货业的合作;二是探索最佳期证合作模式。如,《股指期货呼唤最佳期证合作模式》。关于证保合作,代表性的有《证保合作:券商业务新契机》。关于银银合作,代表性的有《河南:搭“银银合作”平台·谋金融协同发展》。目前关于保保合作的文献极少。另外,现有国内不少文献研究银证保三方合作,其中有部分文献认为:银证保合作是中国金融业发展刻不容缓的必由之路。

经济协同发展问题的研究涉及到对当前整个经济运行系统的运行特征的整体把握,涉及到在此基础上对虚拟经济内含及外延的准确理解。从国内来看,目前对虚拟经济有三种不同的理解。第一种是以刘骏民为代表的经济学家的理解,他们认为虚拟经济是一个虚拟的价值系统,也就是从传统的理论经济学的角度来研究虚拟经济、财富和价值。理论经济学的一个主要观点是价值是经济活动过程的抽象,是理论经济学的基石。原来的价值系统是以实体经济为主,但是虚拟经济产生以后出现了一个虚拟的价值系统。第二种是金融学界对虚拟经济的理解。存在着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根本没有必要提虚拟经济,虚拟经济就是金融;另一种观点认为,有必要研究虚拟经济,但他们对虚拟经济的理解主要是从金融的角度理解,比如金融分为三个层次:货币、有价证券和金融衍生工具,这三个层次都有与虚拟经济相关的问题。第三种是以成思危为代表的系统科学家的理解。从系统科学的角度来看,虚拟经济是与实体经济相对应而在经济系统中存在的经济活动模式(包括结构及其演化)。系统科学家认为:实体经济是经济中的硬件,虚拟经济是经济中的软件,它们是互相依存的。以上三种理解并不冲突,可以相互促进,互相补充,有助于更全面地认识虚拟经济,最后达到殊途同归。

可以看出,现有文献对经济协同发展问题的分析具有一定的深度,如,对金融协同发展的研究;此外,现有文献提出的一些前瞻性的观点对本研究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如,成思危先生在2002年第二届虚拟经济研讨会上就用“软件”、“硬件”比喻经济系统中的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他同时指出理论界对虚拟经济的三种理解指出是相互补充的关系。但现有的研究在以下两个方面有待进一步完善和补充:一是理论方面,基于经济虚拟化背景下的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协同发展的理论分析框架尚未确立。现有的对经济协同发展问题的有关论述仍然比较分散,需要我们从理论上进一步深化和系统化。二是应用方面,由于理论的滞后导致中国的货币长期以来是个狭窄的货币政策,它只关注实体经济的运行而未能充分重视虚拟经济的运行。这正是货币政策效果欠佳的原因所在。因此,如何全面认识整个经济系统中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协同发展问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时代课题。

三、基于虚拟经济视角的经济协同发展问题研究

虚拟经济理论看到了整个经济的运行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在虚拟资本的运行过程中,主流经济学中的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受到了挑战,虚拟资本的价格波动往往不是收敛的,而是在一定条件下呈现出正反馈,从而导致自我加强的趋势。边际收益递增,蝴蝶效应等用来描述股票市场的理论及其模型正在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这些研究显示出,虚拟资本的特殊性在于其运行方式的特殊性。当这种特殊的运行方式在经济中的影响越来越大的时候,可能改变整个经济的性质和运行的方式。由此,刘骏民在其专著《从虚拟资本到虚拟经济》中,提出虚拟经济的词汇,创立了虚拟经济理论。虚拟经济具有与实际经济完全不同的运行方式和规律,经济虚拟化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以资本化定价方式的广泛运用使得全球资本收益趋同的过程。理解到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运行方式不同这一层,我们就可以理解虚拟经济理论要把整个经济系统划分为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两个子系统的意义,也就可以理解研究当今经济的协同发展问题为什么必须站在一个更高的视角一一虚拟经济的视角来进行才是更符合经济发展的趋势的。下面让我们从虚拟经济中的金融协同发展人手,层层深入地探讨虚拟经济内部及整个经济系统的协同发展问题。

(一)基于虚拟经济视角的金融协同发展的理论

虚拟经济理论认为:作为虚拟经济的一个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的金融对实体经济的具有积极的影响:从微观层面来看,由于金融产品的不断创新使个体风险趋于分散化,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消化实体经济的风险,虚拟经济对资金的配置效应增强,从而引导实体经济对资源的优化配置。由于金融深化,虚拟经济的

资源配置功能越来越强,极大的促进了经济的发展。金融是隔在实体经济与外部冲击之间的“缓冲器”,金融的发展有利于降低经济波动性。Owen Evans等通过对70多个国家1956—1998年的金融发展和经济波动数据之间进行相关分析得出如下结论:所有金融发展指标波动与宏观经济波动呈负相关关系;且金融越发达的国家,经济波动越小。这说明金融发展降低经济波动。对我国的实证分析表明,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增长和金融发展的关系模式以1978年和1994年为分界岭,呈现三个阶段性特征,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经历了由平稳到动荡、再由动荡到平稳的历史演变过程。

正是由于金融对实体经济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研究金融的协同发展是非常有意义的。然而,从本文第二部分的文献综述可以看出,目前对金融协同发展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这种深入不是体现在一些具体操作层面,而是主要体现在一些理念方面需要创新。现有的研究大多没有认识到金融协同发展乃是当今经济虚拟化趋势下人们投资需求的反映。在虚拟经济大力发展的今天,伴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金融产品多样化的要求产生了。这是因为人们收入水平提高以后,人们对金融产品的需求是不一样的。金融本质上是一种服务产品,它与人们收入水平是相联系的,人们收入水平低的时候,其本质上不要求综合经营,它只简单地需要给他的存款提供安全就行,而不需要资产组合。而今天金融协同发展的要求提出来了。因此,基于虚拟经济视角的金融协同发展观点,决非提倡简单的混业经营,而是倡导一种资源共享、功能互补的合作,其最终的目标和结果是提升中国金融体系的整体竞争力,推动金融的市场化进程。

(二)基于虚拟经济视角的虚拟经济协同发展的理论

虽然国内金融界的一些人士认为虚拟经济就是金融,没有研究虚拟经济的必要性。但虚拟经济理论认为,虚拟经济绝不等同于金融,因而有着重要的研究意义。

对虚拟经济的研究最早是从对虚拟资本的研究人手的。正像工业时代资本处于支配地位一样,在虚拟经济时代处于核心地位的是虚拟资产。所谓核心是指国民经济中虚拟资产占有绝对比重,对经济起着决定性的影响。那么什么是虚拟资产?从发达国家经济运行的过程来看,虚拟资产最直接最明显的外延就是被马克思成为虚拟资本的股票,以及包括债券和各种各样的金融衍生工具在内的其他金融资产,这些债券、股票及其金融衍生工具就其最基本的意义来说,仅仅是一种债权关系和产权关系的契约,但是当这些契约被资本化,也就是在证券的二级市场买卖的时候,人们发现在它们的价格波动中,往往会获得高额的收入,于是,这些本来是一些契约关系的凭证就获得了财富的代表的性质,它们毫无使用价值的本质被掩盖了,只有在遇到金融危机或信用紧缩导致虚拟财富大幅度缩水的时候,人们才感觉到它们的虚拟性质;另外虚拟资产也应包括在一定经济条件下的房地产、网络产业等非金融业务,它们的产品价格能在长期内与其生产成本高度脱离,也呈现出虚拟的性质。虚拟资产的这种特性造成了虚拟资产特殊的定价方式一一资本化定价。所谓资本化定价是指虚拟资产的价格与其成本无关或能长期内高度脱离,由拥有这种资产的投资者在未来时期中所接受的预期收人所决定。实际上,虚拟经济研究领域包括了所有心理支撑的价格系统,资本化定价只是心理定价的具体方式的一种典型方式而已。我们知道,金融资产是按照资本化定价方式来定价的,所以金融资产属于典型的虚拟资产。因此,前面研究的金融协同发展对整个虚拟经济理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但仅仅把虚拟经济等同于金融的观点是远远不够的。

虚拟经济理论把整个经济系统视作一个价值系统,包括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两个子系统。其中虚拟经济子系统研究的领域按部门又可以分为股票市场、债券市场、期货市场、外汇市场、房地产市场、无形资产与博彩业等七个部门。其中前四个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金融,金融是典型的虚拟资产,这也是很多学者认为虚拟经济跟金融是一回事的原因。实际上,虚拟经济囊括了所有以心理定价的资产,房地产的炒作给当今世界各国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它也是虚拟经济的研究领域。但房地产具有虚拟资产和实体资产的双重属性,笔者曾专门撰文构建了一个基于虚实二重性的房地产经济理论的分析框架。此外,无形资产和博彩业也在虚拟经济的研究领域之内。

正是由于虚拟经济背景下虚拟经济的稳定是经济稳定的核心,因此,对虚拟经济子系统的协同发展问题也是当前经济研究的热点领域。资金流动,包括货币资金流和信贷资金流的流动是虚拟经济子系统内部协同发展的关键。这里面涉及到虚拟经济内部,如金融、房地产虚拟经济内部的资金流转问题。关于这方面的研究有代表性的文献有《证券、房地产和大宗商品期货交易的协调监控》。

虚拟经济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研究问题的新视角。比如,刘骏民指出:2007年中国经济的有三个重要的现象,一是国际收支顺差持续多年后,外汇储备达到14000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一;二是股市暴涨,上证综合指数从2006年的大约1500点大涨到2007年10月后的近6000点;三是与此同时房地产价格一路飚升,直到中央采取一系列调控措施之后,也未见根本好转。这三者之间似乎关系不大,但是,如果从虚拟经济的角度来看,就完全不同了。首先是世界性的流动性膨胀推动中国的流动性膨胀,其次是中国的流动性膨胀导致股市、房地产和其它资产价格一起上涨。关系是相互的,复杂的。因此,需要从虚拟经济的角度考虑房地产到底在经济中扮演着什么角色,尤其是在中国,从新的视角进行的研究将帮助我们看清按传统观点所看不到的那些运行规律和特征。

可见,除却金融这种最重要的虚拟资产,虚拟经济内部协同发展的问题是今后我们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这里大致的思路是从研究金融与房地产的协同关系入手,逐步深入研究虚拟经济领域内部的协同发展问题。这将也是一个十分庞杂的工程。

(三)虚拟经济理论对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协同发展的研究

当代对虚拟经济与实际经济关系的研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关于泡沫经济的研究,它以实际经济与虚拟经济的背离为其潜在前提。其次是从货币数量出发对实际经济与虚拟经济之间关系的研究,或者说,对虚拟经济与实际经济关系的研究有很大一部分是从货币需求被分为交易用需求(即实际经济)和投机性需求(亦称资产需求)开始的,这类研究主要意义在于将实际经济与虚拟经济之间的基本纽带一一货币及其在两类经济活动之间的分配突出出来。前者强调“实际经济与虚拟经济的背离”,后者则强调“虚拟经济与实际经济之间的联系”。

虚拟经济是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产物,是现代市场经济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是在实体经济的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反过来,实体经济的发展,经济机制运行效率的提高,均与虚拟经济的扩张发展密切相关。但是当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背离的时候,它的过度扩张又会引致泡沫经济,损害实体经济的发展。

虚拟经济理论看到虚实背离的现实,同时指出,虚拟经济和实际经济之间存在着天然的联系,这种联

系表现在,虚拟经济中的资产与实体经济中的资本有统一的价值形态,他们之间可以通过货币这一媒介而转换,转换必然带来这两个经济体的状态的变化,改变他们的稳定和均衡水平。而它们之间的背离则突出表现在泡沫经济,泡沫经济就是在货币供给过度增长的支持下,在人们不愿意从事实际生产经营的投机心理驱使下,过度从事虚拟价值增值的活动(包括各种证券,期货,房地产等等的炒做)而引起的名义国民收入的增加和虚假经济繁荣,它的本质就是虚拟价值增值的过度膨胀。但是有无货币供给的支持只是泡沫经济是否出现的宏观经济条件,能否形成泡沫经济还在于有没有把增加的货币投入证券市场的行为。

虚拟经济认为:货币在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之间分配使用,在货币量一定的情况下,货币在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两者之间的分配量是此消彼涨的关系,如果货币流入虚拟经济的超过一定的量,虚拟资产过度膨胀将导致经济崩溃,所以,只有处理好货币在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的比例关系,才能保持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的稳定性和虚拟经济自身的稳定性,从而保证宏观经济的稳定性。刘骏民、伍超明通过构造货币、虚拟经济、实体经济关系模型,理论上说明了经济中货币量的增长率是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货币量将按一定比例分别流入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使实体经济增长和虚拟经济增长按此比例进行,这样经济将会保持稳定运行增长。可见,国民经济稳定运行的前提条件是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按比例协调发展。

虚拟经济研究的意义在于解释当代经济虚拟化后的经济运行方式、特征和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从而为经济的增长方式、系统风险、经济稳定及政府监管等提供理论依据。随着经济虚拟化程度的加深,整个经济系统中实体经济子系统和虚拟经济子系统对经济稳定乃至经济安全所造成的影响是不同的一一当今经济风险主要来自虚拟经济领域。王国忠侧重研究虚拟经济稳定对实体经济稳定的影响。他指出:当代发达国家的经济结构相继出现了虚拟化趋势,财富积累方式发生了转变,经济系统的原有的货币流产生了一些变化,虚拟经济规模不断扩大,使虚拟经济系统获得了更大的独立性,并日益对物质系统一一实体经济产生重大的影响,虚拟经济的稳定对实体经济的稳定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积极的作用来看,虚拟经济可以看作是实体经济的货币蓄水池,它即可以吸收大量的实体经济的过剩的资金,也可以补充实体经济流动性不足,从而化解实体经济的物价不稳定的压力。对于外部冲击而言,虚拟经济起到“防火墙”的作用,许多外部冲击是首先反映在经济的价值系统一一虚拟经济领域,虚拟经济可以化解大量来自于外部的冲击,保障宏观经济的稳定发展。由于金融深化,虚拟经济的资源配置功能越来越强,极大的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从消极的作用来看,由于虚拟经济在现代经济中的核心地位和虚拟经济的内生的不稳定性等运行规律,对经济系统价值体系能够产生较大及频率较高的冲击,甚至是危机主要来自于虚拟经济领域。实践证明,虚拟经济的不稳定性经常会传播到实体经济领域,导致实体经济的不稳定甚至是危机。可见,经济虚拟化对经济稳定的影响存在着双重的机制,虚拟经济的风险分散与资金配置功能,使大量的经济风险集中在虚拟经济,经济虚拟化与虚拟经济全球化一方面使虚拟经济更为不稳定,另一方面,使实体经济本身尤其是发达国家的实体经济本身更为稳定。在经济系统的两个子系统中,虚拟经济系统作为整个经济系统的一个子系统是社会价值关系以市场为载体的直接体现。所以我们认为在现代市场经济中,虚拟经济稳定是现代经济系统稳定的关键,资产价格与经济稳定之间存在着内在的机理。

要保持整个国民经济稳定运行必须使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协同发展。虚拟经济理论最新的研究是提出了一个基于全象资金流量观测系统的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协同监管的思路,主要从经济监管的角度来探讨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协同发展。

综合以上研究,本文给出一个研究经济协同发展的理论框架(见表1)。

从以上理论框架表可以看出:目前我们对经济协同发展问题,关于实体经济内部协同发展问题已有相关研究。关于虚拟经济内部协同发展问题目前仅研究了金融协同发展的七个方面,目前仍欠缺对于更广泛的把房地产、无形资产及博彩业联系在一起的研究。关于虚实协同发展的研究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化。因此,经济协同发展问题的研究还有很多后续的工作要做。

(四)中国经济高速增长背景下的经济协同发展问题

以1989年深圳证券交易所成立为标志,中国的资本市场获得长足的发展,中国的资本市场成为经济增长的“助推器”,对中国经济近些年的高速增长发挥积极影响。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老百姓也积累了越来越多的财富,当前居民储蓄在15万亿元左右。而随着股市等金融市场的繁荣,百姓投资理财热情高涨,到2006年10月初,沪深两市投资者开户数超过1.2亿户;基金资产净值总计已超过3万亿元,基金投资账户数超过9000万个,保险业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总体而言,虚拟经济在我国得到飞速发展。

在当今中国虚拟经济大发展的背景下,随着人们的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金融产品多样化的要求(资产组合)已经产生了,党的十七大第一次明确提出“财产性收入”的概念。所谓“财产性收入”是指家庭拥有的动产(如银行存款、有价证券等)、不动产(如房屋、车辆、土地、收藏品等)所获得的收入。它包括出让财产使用权所获得的利息、租金、专利收入等;财产营运所获得的红利收入、财产增值收益等。“财产性收入必然会涉及到各种投资,除了实业投资等,还包括投资金融产品,涵盖了储蓄、债券、保险和股票等。”资本市场是涉及投资金融领域最直接、最广泛的场所,能够为投资者提供增加创造财富的机会,要积极推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使广大投资者公平、公正共享经济增长的好处。由此,金融协同发展被提到日程上来。金融协同发展问题包含很丰富(七个方面)的内容,涉及到一个国家虚拟经济领域的方方面面,对具体从业人员产生极大影响。通过竞争合作,各方达到共赢。我国金融改革经历了近似混业经营(完全没有防火墙的混业)的阶段、分业阶段(看各个板块的风险特点及如何监控)、到如今迈向混业经营的时机仍不成熟,因此,金融协同发展作为过渡阶段是一个国家金融体系的走向成熟的一个必然过程,需要我们着力加大功夫去研究。

目前中国整体国民经济运行中,实体经济发展良好而虚拟经济领域问题颇多。今后我们应加强对虚拟经济内部和整个经济的协同发展的研究,满足于过去的仅仅考虑实体经济内部的协同发展已经远远不够了。

四、结论和政策建议

虚拟经济理论把整个经济系统划分为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两个子系统,二者具有各自的运行特征,正确处理二者的关系、实现整个经济协同发展是我们研究的重心所在。虚拟经济的研究视角能从一个更高的层次把握现代经济发展。

本文的结论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出现了虚拟化的趋势,应对这种虚拟化的背景,经济协调发展问题面临的难题更多,但我们要绷紧虚拟经济这根弦,在处理好传统实体经济内部协调发展的同时必须注意整个虚拟经济子系统内部的协同发展问题以及整个经济系统中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两个子系统的协调发展问题。

本文的政策建议是:今后国家宏观调控一定要更多的考虑虚拟经济的因素,否则会造成宏观调控初衷虽好但效果不佳。从国家近些年来对房地产的宏观调控可以看出,自2003年以来,所谓“房地产新政”出台不少,但收效甚微,其原因就在于没有充分认识到现代市场经济中房地产所具有的虚拟资产特性。最近,宏观调控注意到房地产的虚拟性的一面,重点从抑制房地产投资的角度出台了一些政策,效果还是比较好的。这可以看出理念的创新对政策制定及实施的影响。目前中国实体经济强大,而虚拟经济领域国际交易量几近于零,人民币也被排斥在国际经济活动之外,这些都是很不正常的。因为,经济发展的虚拟化趋势是不可逆转的,当今国与国的竞争主要已经不是实体经济领域的竞争而是虚拟经济领域的竞争。在此情形下,我们更应该加强对虚拟经济的研究,我们进行虚拟经济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整个经济的协同发展,是为了通过防范虚拟经济领域的风险达到整个经济系统的稳定。

作者:王 千

泡沫经济与虚拟经济论文 篇3:

论虚拟经济的特征及对实体经济运行的影响

[摘要] 虚拟经济是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产物,以服务于实体经济为最终目的。随着虚拟经济迅速发展,其规模已超过实体经济,成为与实体经济相对独立的经济范畴。与实体经济相比,虚拟经济具有明显不同的特征,概括起来,主要表现为高度流动性、不稳定性、高风险性和高投机性等四个方面。虚拟经济的发展来源于实体经济的需求,同时对实体经济产生很大的影响,既有积极作用,又有消极影响。正确认识和处理虚拟经济问题及其与实体经济的关系,建立经济预警系统,增强金融交易的透明度,完善市场法规,加强金融监管。

[关键词] 虚拟经济 实体经济 泡沫风险 经济预警系统

虚拟经济是指随着高新科技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企业利用虚拟资本、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等进行交易活动所引进的各种经济形态的总称,是以虚拟性为基本特征的 ,独立于实体经济,同时又必须与实体经济相结合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的经济形态。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分工和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经济的货币化程度不断加深,金融活动占总经济活动的比例也越来越大,金融深化的程度日益提高,其结果是资本证券化和金融衍生工具大量创新。由于证券市场和金融衍生工具交易中存在大量的投机活动,金融市场的交易额和金融活动本身的产值迅速增长,形成规模不断扩张的虚拟经济。

实体经济是指物质产品、精神产品的生产、销售、及提供相关服务的经济活动,不仅包括农业、能源、交通运输、邮电、建筑等物质生产活动,也包括了商业、教育、文化、艺术、体育等精神产品的生产和服务。虚拟经济是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产物,是现代市场经济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实体经济的发展、经济机制运行效率的提高,均与虚拟经济的扩张发展密切相关。

一、虚拟经济的特征

虚拟经济是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产物,以服务于实体经济为最终目的。随着虚拟经济迅速发展,其规模已超过实体经济,成为与实体经济相对独立的经济范畴。与实体经济相比,虚拟经济具有明显不同的特征,概括起来,主要表现为高度流动性、不稳定性、高风险性和高投机性等四个方面。

1.高度流动性。实体经济活动的实现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即使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其从生产到实现需求均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但虚拟经济是虚拟资本的持有与交易活动,只是价值符号的转移,相对于实体经济而言,其流动性很高;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股票、有价证券等虚拟资本无纸化、电子化,其交易过程在瞬间即刻完成。正是虚拟经济的高度流动性,提高了社会资源配置和再配置的效率,使其成为现代市场经济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2.不稳定性。虚拟经济相对实体经济而言,具有较强的不稳定性。这是由虚拟经济自身所决定的,虚拟经济自身具有的虚拟性,使得各种虚拟资本在市场买卖过程中,价格的决定并非象实体经济价格决定过程一样遵循价值规律,而是更多地取决于虚拟资本持有者和参与交易者对未来虚拟资本所代表的权益的主观预期,而这种主观预期又取决于宏观经济环境、行业前景、政治及周边环境等许多非经济因素,增加了虚拟经济的不稳定性。

3.高风险性。由于影响虚拟资本价格的因素众多,这些因素自身变化频繁、无常,不遵循一定之规,且随着虚拟经济的快速发展,其交易规模和交易品种不断扩大,使虚拟经济的存在和发展变得更为复杂和难以驾驽,非专业人士受专业知识、信息采集、信息分析能力、资金、时间精力等多方面限制,虚拟资本投资成为一项风险较高的投资领域,尤其是随着各种风险投资基金、对冲基金等大量投机性资金的介入,加剧了虚拟经济的高风险性。

4.高投机性。有价证券、期货、期权等虚拟资本的交易虽然可以作为投资目的,但也离不开投机行为,这是市场流动性的需要所决定的。随着电子技术和网络高科技的迅猛发展,巨额资金划转、清算和虚拟资本交易均可在瞬间完成,这为虚拟资本的高度投机创造了技术条件,提供了技术支持。越是在新兴和发展不成熟、不完善、市场监管能力越差,防范和应对高度投机行为的措施、力度越差的市场,虚拟经济越具有更高的投机性,投机性游资也越容易光顾这样的市场,达到通过短期投机,赚取暴利的目的。

二、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内在联系

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是相对独立的两个经济范畴,二者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虚拟经济的产生源于实体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无论虚拟经济发展多快、规模多大,其根本是为实体经济服务,实体经济是虚拟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没有实体经济,则虚拟经济将无从谈起,即实体经济是第一性的,虚拟经济是第二性的。同时,实体经济的发展又离不开虚拟经济。虚拟经济中的货币、资金、电子货币、股票、债券、ABS等金融工具,已经渗透到实体经济的各个环节,实体经济的正常运转和快速发展,离不开虚拟经济的支持,落后的虚拟经济会成为快速发展的实体经济的障碍。

但是,我们应看到,虚拟经济的发展必须与实体经济发展相适应,虚拟经济的超前发展,并不能带动实体经济的超速发展,反而会引发泡沫经济,而泡沫经济破裂又会引致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发展造成巨大破坏。以EdwardS.Shaw为代表的众多经济学家认为,金融活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随着金融深化而不断增加,因此主张通过金融自由化和金融深化促进经济增长。但经济发展的事实表明,这一主张是片面的。西方发达国家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已相继实现金融自由化,金融深化程度不断提高,金融资产总量迅速膨胀,目前均已大幅度超过本国的GDP,但在金融资产规模迅速扩张的同时,GDP并没有随之快速增长,其增长速度反而有所下降,而且,在欧洲还引发了20世纪90年代的货币危机,在日本则产生了严重的泡沫经济现象。许多发展中国家如泰国、马来西亚等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推行金融自由化之后,金融深化程度迅速提高、虚拟经济膨胀速度超过发达国家,经济的泡沫化现象日益严重,并引发了一系列的金融危机。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金融一体化程度不断加强,这些金融危机的发生,不仅对本国实体经济产生了巨大损害,还通过国际贸易、汇率变动以及资本流动等渠道,对周边国家甚至整个世界经济产生巨大冲击,形成区域性或世界性金融危机。

三、虚拟经济的功能及其对实体经济运行的影响

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发展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一方面,金融自由化和金融深化不仅可以提高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提高实体经济的运行效率;而且资本证券化和金融衍生工具提供的套期保值等服务,还为实体经济提供了稳定的经营环境,降低实体经济的经营成本和因价格或汇率波动引致的不确定性经营风险,使实体经济能够稳定增长。另一方面,虚拟经济自身产值的增加本身即促进了GDP的增长,虚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直接促进了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

具体而言,虚拟经济是一把“双刃剑”,它既是适应实体经济的需要而产生,可以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也可能会对实体经济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甚至是破坏性的损害,主要是使国民经济发生动荡和危机的可能性增加:

1.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正面影响

(1)增强资本营运功能。虚拟资本的运作能有效地提高资本运营能力。虚拟资本是虚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目前国际大公司乐于采用的经济手段,即利用票券、期货、期权以及其他金融衍生物。这些资本在持有和交易过程中形成的经济活动又称为资本经济。当企业从生产型转变为生产经营型 ,并逐步转变为资本运营型时,企业大量利用并购手段来扩大资本,提高资本运作能力,就已经逐步使用了虚拟资本方式,如投资股票、债券、期货、期权以及其他衍生物金融工具,如远期合约、期货合约、期权合约、利率上限合约等手段。一方面扩大企业资本运作范围,另一方面扩大资本筹集能力、资本增殖能力。充分发挥资本的增殖手段是虚拟资本的主要功能。扩大企业利用虚拟资本参与竞争能力是目前国有大型企业研究的重要课题。增殖是资本生存和合法性的依据,它也同样是作为资本特殊存在形式的剩余资本从事虚拟经济的直接手段和目的。

(2)扩大经营能力功能。虚拟经济最主要的特征是其虚拟性,而虚拟性经济表现为经济形态的虚拟性、经营形式的 虚拟性、过程控制的虚拟性几个方面,其主要作用在于扩大经营能力,借助外部实体经营企业发挥其运作功能。

(3)调节资源配置功能。虚拟经济的资源调节功能表现在运用虚拟经营的企业往往具有优秀的品牌,优质的关键资源和良好的管理经验,往往对某一类资源进行有效利用和专项控制,并能充分利用各项资源 进行有效的加工、生产、营销,从而达到合理配置有限资源,调节生产机能,实现资源优化组合。

(4)提高风险报酬的功能。虚拟经济的一个主要特征是高风险性,最突出的是金融泡沫的形成、网络风险的产生等, 而高风险与高报酬是相辅相承的,高报酬的产生决定着风险报酬的高低,所以虚拟经济的高风险性形成高报酬,从而提高了虚拟经济的创造风险报酬的能力。

2.虚拟经济也会对实体经济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甚至是破坏性的损害。

主要表现在:

(1)虚拟货币的过量发行和银行信贷呆坏账的大幅增多,会动摇实体经济正常运行的秩序和信用基础。

(2)虚拟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实体经济运行的不确定性和投机风险。虚拟货币一旦以膨胀的信用化形态进入生产或服务系统的循环,虚拟经济就进入了实体经济并形成了两者之间的互动。这一互动增加了实体经济运行的不确定性和风险。

(3)虚拟经济的过度膨胀减少了进入实体经济的资金,降低了金融资源的有效利用率。从总体上来说,虚拟经济的适度和正常发展,是有助于为实体经济动员储蓄和提供融资支持的。但是,当虚拟经济发展到过度膨胀时,在一定时期或在某些国家和地区,其作用就会走向反面。

(4)虚拟经济的扩张可能出现经济泡沫过度,引发泡沫经济的产生,导致对实体经济的巨大破坏。

(5)虚拟经济的跨国扩张严重危及世界经济安全,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的实体经济造成巨大冲击。金融市场的全球一体化和金融业务国际化、自由化,使国际资本流动急剧增长和快速扩张。特别是在金融创新的推动下,以各种对冲基金为主的国际投机资本也应运而生,并迅速增长。

四、正确认识和处理虚拟经济问题及其与实体经济的关系

1.充分认识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适度发展虚拟经济。首先,我们要正确认识和对待虚拟资本、虚拟经济,不能因为它们有可能导致泡沫经济或金融动荡而取消之。应该认识到,虚拟经济是市场经济与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它意味着经济形态的多样性和高级化。

2.对金融深化、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国际化等理论要深思和慎行。美国经济学家麦金农、格利和肖曾反复论证了金融深化和金融自由化的好处,这一理论一度影响深广,而且在发展中国家盛行。但自从爆发墨西哥金融危机和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人们开始对其理论进行反思,提出了“三化”理论是否适合发展中国家的质疑,以及在何种程度和哪些阶段实行的建议。一般地说,从经验来看,贸易自由化是没有问题的,而资本自由化则是有很大风险的。目前我国尚不完全具备全面推进金融深化和自由化的条件,还存在着多种体制和机制问题。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金融国际化势在必行。

3.正确处理实体经济、虚拟经济的关系,把握好虚拟经济发展的“度”,使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发展形成良性互动,虚拟经济的发展并不一定导致泡沫经济。只有虚拟经济的过度膨胀才会出现泡沫经济。而泡沫经济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金融投机虽然是重要的原因和导火线,但实体经济的内在失衡才是导致泡沫经济的根本原因。也就是说,投机是泡沫破裂乃至引发金融危机的催化剂,是外在原因;而实体经济是虚拟经济和泡沫经济的基础,实体经济出现问题才是内在的原因。所以,我们一定要打牢实体经济的基础,把握好虚拟经济发展的“度”,使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发展形成良性互动。

4.注意防范和控制我国经济的泡沫风险,抓紧化解已形成的过度经济泡沫 我国实体经济运行的泡沫风险主要表现在三大方面:一是股市。客观地说,目前我国股票市场存在一定程度的虚拟过度问题。二是房地产泡沫。三是由于实体经济结构存在问题,国有企业较大面积亏损造成的泡沫。它集中反映在银行的巨额不良贷款上。对已经形成的经济泡沫,要采取有力措施抓紧化解。

5.建立经济预警系统,增强金融交易的透明度,完善市场法规,加强金融监管为了使虚拟经济更好为实体经济发展服务,防止泡沫经济的产生,必须加强对虚拟经济运行的监督与管理,控制其与实体经济的偏离度,使虚拟经济形成的资产、交易量与实体经济的对应从发散变为收敛,促进与实体经济运行的良性互动。

参考文献:

[1][德] 鲁道夫·希法亭:金融资本-资本主义最新发展的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

[2]李方:金融泡沫论[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1998

[3](美)约翰·G·格利爱德华·S·肖:金融理论中的货币[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4]Hiferding, R. Finance Capital,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1910

[5]Hayek, F. A., "Price Expectation, Monetary Disturbances and Malinvestments", in Hayek, Profit, Interest and Investment, London, Routledge, 1939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作者:孙耀乾

上一篇:管廊吊装施工方案论文下一篇:信息社会行政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