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策略论文

2022-04-22

摘要:中小学阶段是学生离开家庭走向社会的初期,也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初步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在教学工作中,会发现学生存在各类心理困惑需要教师去解答,同时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也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基于此,本文主要探讨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路径以及改革策略,以期能为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策略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策略论文 篇1:

网络背景下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策略研究

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根据心理活动的规律,采用各种方法与措施,以维护个体的心理健康,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

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效地解决心理问题,促使其健康成长,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要求,也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面对网络带来的心理问题,教师要加强引导

中小学生心智发展尚不成熟,精力也是有限的,如果上网花费的时间较多,分配给学习的精力就会减少。互联网上的不良信息也会影响中小学生的学习,特别是一些暴力游戏,给他们的心理健康带来极大的危害。如果学生沉溺于互联网,久而久之,往往会缺失现实的人情表达,容易出现孤僻、胆怯的心理问题。

因此,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尝试创建多样化的教育方式。例如,为了让学生认识拥有健康心理的重要性,教师可以布置自主学习的任务,让学生利用网络进行相关信息的检索和学习,并将自主检索的内容进行整理,在微信群、QQ群、钉钉群中与同伴分享。

学生在整个过程中既可以感受到自主学习的价值,也能体会到获得知识的成就感,有利于进一步强化自主学习意识,发展自身的学习能力,形成积极向上的心理。

二、鼓励专业性和全员参与性,渗透监管覆盖面

建立“校长—班主任—心理健康教师—学生”四位一体管理机制,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应根据实际,完善各种配套措施,保证教育计划有效实施;班主任作为学生的直接管理者,要第一时间掌握学生的信息和动态,及时进行调节和反馈;心理健康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数据对学生心理状态进行排查,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积极引导;学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班级可以设立心理委员,及时与班主任和心理健康教师沟通。

整合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需要。由于学生的心理问题具有隐秘性和不稳定性,因此,把心理教育渗透在各学科的教学中是非常必要的。

初中阶段道德与法治课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非常密切,如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青春的邀约》一课,不仅有关于青春期的变化图,还有青春期矛盾心理的主要表现以及怎样进行自我调适。这就要求教师善于发掘心理教育资源,在知识传授的同时联系实际引导学生。

语文课本中有许多名言警句,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阅读、摘抄,既可共同积累知识,又能对学生进行意志品德的熏陶。还可以让学生通过日记与老师、家长沟通,把学习生活中的焦虑、疑惑记录下来,在锻炼写作的同时平衡情绪。

三、打造在线教育,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

当下的校园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以教师“说教和谈话”为主的模式,这种模式将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设定为单纯的预防为主,发现后谈话干预,虽然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对学生心理产生影响,但缺少了实验与实践的过程。教师强势灌输,学生被动接受,无法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效果可想而知。而运用网络教育平台打造线上教育,为师生提供充足的学习资源,可以将心理健康教育转变为师生友好互动、平等交流的过程。

在线教育可以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生只要具备简单的上网技能,就可以随时随地学习心理健康的相关知识。学生听的课程和获取的知识全部出自知名专家和经验丰富的名师。线上课程学生可以反复观看,并自愿交流心得体会,充分表达感受,授课人可以针对学生提出的个性化问题进行指导。

例如在“停课不停学”的时期,教师采用网络直播授课的方式教学。这种新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产生了新的学习压力,因为家长在未复工之前也在家里,往往会对学生实施全面的监督,有的学生认为自己没有一点自由的空间。这时,教师可以利用直播的形式,让学生倾诉自己遇到的问题,为学生讲解调整心态的方法,鼓励他们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学业。

四、运用现代通讯技术,搭建家校沟通平台

家庭教育正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谈到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强调“家庭的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并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帮助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在家庭教育工作中,我们深切体会到:唤醒一位家长就能成就一个孩子,成就一个孩子就能幸福一个家庭,幸福一个家庭就能为和谐社会增添一份力量。去年以来,我们围绕家庭教育做了多方面的探索和实践,部分家长的教育水平得到一定的提升,但仍然存在两种倾向:一是施以高压,缺少沟通;二是撒手放任,推向学校。结合现实情况,我们开展了线上线下的“家长课堂”,组织系列服务活动,使家庭教育工作制度化、系统化、常态化,有针对性地开展家长培训工作,帮助家长创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促使家庭教育与社会大环境和学校教育相协调。

总之,一线中小学教师应当从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心理发展结构等多个层面出发,借助网络资源对学生进行心理指导,把握网络环境给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带来的新契机,促进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心理素质,以良好的姿态面对学习、面对未来。

(本文系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电化教育专项课题成果,课题批准号:2018-JKGHDHZX-017)

(责 编 莫 荻)

作者:陈冰文 刘亮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策略论文 篇2:

浅谈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改革策略

摘要:中小学阶段是学生离开家庭走向社会的初期,也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初步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在教学工作中,会发现学生存在各类心理困惑需要教师去解答,同时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也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基于此,本文主要探讨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路径以及改革策略,以期能为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关键词:中小学;心理健康;策略;改革

目前,心理健康问题是中小学教育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学生心理素质差,从小就备受呵护,一旦受到严厉批评,学生便会产生一些负面情绪,出现自暴自弃等一系列问题。另外,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还存在教师没有真正了解和全方位分析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要解决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则需要让心理健康教育常态化,并且增强教师与家长之间的相互交流,这些都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得以正常进行的保证。

一、积极实现心理教育常态化

教师要解决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需要积极让心理教育变为常态化。课堂是学生接受教育的主要阵地,同时也是学校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中小学教育所有学科中都含有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且内容丰富多样。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活动中要重视各学科的知识点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结合,进而发现各学科教学内容中隐含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通过科学的、有目的性地开展教学活动,切实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水平,使学生的心理更加健康。同时,教师要营造了解、平等、互信、激情的课堂学习气氛,让学生在教学中发展自身能力,积极表现自己,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团结协作精神和坚定的意志等,进而达到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整体质量的目标。

二、加强教师与家长的沟通交流

加强教师与家长之间的相互交流,同样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得以正常进行的保证。首先,教师要帮助家长建立科学、合理的教育理念,转变家长过分宠爱孩子的错误做法。良好的家庭环境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因此,要重视家庭因素对学生造成的影响,以免给学生的行为和观念带来反作用。家长要知道,过分的宠爱会影响孩子自我独立意识的形成,所以要转变宠爱心理,这样孩子才能独立解决问题,让自己的意志变得更坚定,进而提升心理承受能力。其次,教师要让家长学会用更加科学的方式教育孩子,重视在现实生活中与孩子的交流,注重与周围人的沟通与合作。简而言之,家长要让孩子学会在与他人沟通的过程中,假如遇到问题,应该怎样表达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同时,教师也应该更加努力,增加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教育。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随时观察学生,如果发现学生有异常行为,应该迅速与家长联系,并取得家长的协助,共同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教师也要通过家访的方式,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全方位地了解学生的个性,重视学生在家庭中的行为举止和心理情况。

三、借助网络教育资源,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结合学生的学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分层次、分类别地科学设计心理教育的网络课程,提升课程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借助丰富的网络资源,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并合理约束自己的行为,养成良好的品德修养,严格以道德标准规范自己的言行。

(二)实施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对接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实现二者的有效融合。充分發挥网络教学的优势,广泛利用网络教学资源,探索新的授课方式,强化师生互动与交流,切实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丰富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心理认知。教学中要运用好多媒体技术,探索丰富、生动的教学形式,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师生交流,正确引导,提升学生对外界事物的辨别能力。

四、贯彻“三全育人”理念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 年修订)》中提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以认识自我、学会学习、人际交往、情绪调适以及生活和社会适应等方面为主要内容,教师应坚持学生本位,循序渐进,分阶段地展开心理健康教育。因此,根据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科特征和智障学生的学习特点,学校在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应坚持三全育人,开展学科协同,并将主题教育与日常生活两种教学形式有机结合。在学期初的集体备课中,心理教师可将各班班级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向任课教师说明,共同讨论如何在各学科中“适度、适时、适用”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良性发展。此外,学校还可以依托重大节日、突发事件开展心理健康主题教育。学校在进行校园文化创建时要渗透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公众号、宣传栏、校报等宣传途径,将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多形式、多渠道地融入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中,以提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立体性与丰富性。

四、采用纵向与横向相结合的综合教育评价

受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表现差异性的影响,心理教师在对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评价时较难采用一致性的标准,评价结果也易受主观因素的影响。基于此,学校应采用纵向评价与横向评价相结合的心理健康评价方式,以提升评价的信度,为后续教育提供参考。纵向评价用于测评学生个体心理健康的实际发展情况,表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程度。横向评价用于测评学生个体间当前心理健康情况的差异,为下一阶段的个别化心理健康教育计划提供调整的依据。在实施纵向与横向相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评价时,一方面,教师可以采用多主体评价,将自评、互评、师评与家长评有机结合,多维度地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施以测评。另一方面,教师可以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评价,分别反映学生短期与长期心理健康发展状况,使心理健康评价更客观、更真实地反映学生在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前后心理素质及问题行为等方面的变化。教师也可以通过对比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的差异,检视当前阶段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进度与成效,从而引发对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深度思考。此外,学生的心理行为表现易受客观环境与情境的影响,教师可以采用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量化评价用以反映达成某一教育目标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辅助提示次数的变化及学生目标达成时间的变化。质性评价用以描述具体情境中学生在达成某一教育目标过程中的态度、积极性与参与度的变化,使心理健康教育评价能够切实地为后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力依据,同时提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与适切性。

总而言之,作为一线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应紧跟时代,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完善并创新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更新教学观念,以学生的心理状况为起点设置心理健康教育任务,积极让心理教育常态化,让学生形成坚定的意志,为促进中小学生的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梁超,常若松. 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的问题与改进策略[J]. 教育科学,2020,36(3):46-51. DOI:10.3969/j.issn.1002-8064.2020.03.005.

[2] 邓林园,梁洁姗,李蓓蕾,等.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心理教师与学校管理者的不同视角[J]. 教师教育研究,2018,30(4):58-64.

[3] 李慧生.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新探[J]. 课程.教材.教法,2006,26(7):65-68.

作者:谢梅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策略论文 篇3:

区域推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策略

心理健康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区(县)教研机构应如何推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呢?我区通过多年的实践与探索,初步构建了“以区教育行政部门为主导、以高校专家为引领,以区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为支撑,以基层学校为主体的”的发展模式,形成了区域推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五大策略。

一、三层级的管理机制

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组织管理方面,我区采取的是“三层级”组织管理机制。“三层级”组织管理机制,包括区(县)教育行政-校领导小组—德育处三层级行政管理机制和高校专家-区(县)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校心理辅导室三结合业务指导机制。行政管理机制重在发挥行政部门的协调与管理作用;业务指导机制重在发挥业务部门的专业指导与引领作用。这样,行政主管和业务指导相结合,优势互补,形成合力,既保证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行政推进力度,又充分发挥了高校专家的学术优势和区教研机构的实践指导优势,避免了行政部门与业务部门各自为战现象。

我区先后成立了北碚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和北碚区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领导小组由区教委主任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分管业务的副主任担任副组长,相关科室负责人任成员,主要负责全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管理工作;指导中心由区教师进修学院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员和部分骨干教师组成,具体负责全区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划、协调和业务指导工作。各校也建立了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和心理辅导室,形成了校长牵头,德育处负责管理,心理辅导室具体实施的校级管理模式。全区现已基本形成以校长为统领,以专兼职心理辅导教师为骨干,以班主任、团队干部、思想品德课和思想政治课教师为主体,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

二、多层次的培训体系

师资队伍建设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基本保障。为此,我区立足实际,按照师训先行,分层实施的原则,坚持区(县)抓骨干,校抓全体的培训思路,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师的专业培训,并把心理健康教育列入全区和中小学师资培训计划以及在职教师继续教育的培训系列之中,对现有师资开展了多层次的培训活动。

第一层:全员培训。各校结合自身实际开展全员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普及培训。主要邀请学校心理辅导教师、区县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员或高校心理学专家担任培训专家。通过全员性的普及培训,让广大中小学教师增强心理健康教育意识,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方法,为学校全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奠定基础。

第二层:骨干培训。为了打造心理健康教育骨干队伍,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水平,我区将心理健康教育与课程改革紧密结合,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校长培训、德育主任培训、班主任培训、学科骨干教师培训、新教师岗前培训的重要课程之一。在此基础上,我区还制定了区级骨干教师培训计划,建立了心理健康教育后备骨干教师人才库,分期分批开展骨干教师培训。近年来,我区先后举办了三期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骨干教师培训班,每期学习时间为半年,间周培训1天。我们坚持集中培训与自学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原则,采取专题讲座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的办法,开设了中小学生团体心理辅导的理论与实践、心理辅导课的设计与实施、如何建立心理健康教育档案、心理测试量表的使用以及应注意的问题等专题讲座和实践训练活动。在集中培训的同时,要求受训教师加强自学,每学期做到“四个一”,即阅读一本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书籍、分析一个心理健康教育案例、设计一个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方案、撰写一篇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论文。通过区级层面的骨干培训,为各校培养了一大批心理健康教育的骨干教师,从而在各校发挥 “领头羊”作用。

第三层:提高培训。为了打造高层次的骨干队伍,我区多次选送区级心理健康骨干教师参加上级教研部门和高校举办的培训活动,先后参加了全国心理健康教育专委会院、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和心理健康教育专委会、北京师范大学和西南大学等举办的心理健康教育高级研修班。通过高层次的提高培训,打造区级层面的心理健康教育学术带头人和名师,在全区起到核心指导和引领作用。

三、以点带面的推进策略

为了切实推进全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我们采取了培植典型、以点带面、分层推进的实施策略,把行政推动与培训、教研、科研相结合,边实验,边研究,边推进、边提高,及时总结经验,充分发挥区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和基地学校的和典型引路的作用,探索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最佳运行机制。

我们通过基层学校自愿申报、区教研机构推荐、区教育行政部门审核相结合的办法,确定了有一定研究基础的10所心理健康教育基地学校,进行重点培植,并不断总结经验,提炼成果。在此基础上,通过基地学校的现场观摩、经验交流、送教下乡等多种形式向全区辐射,逐步扩大实验范围,分层推进全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避免了一哄而上、搞形式、走过场的现象。

四、课题引领的深化方式

为了深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我区狠抓教育科研,以课题为引领,积极探索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方法、策略和模式,形成了省市级课题、区级课题、校级课题的三级课题网络。有区教师进修学院心理健康教研员主持的北碚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利用心理辅导活动开展中小学生命教育的研究等市级课题,有区名师工作室导师主持的中小学心理辅导教师基本功实践研究区级课题,有基层学校开展的城区普通初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研究、农村初中“三位一体”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研究等校级课题。通过课题研究,有效地促进了全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向纵深发展。

五、以赛促研的激励方法

为了充分调动教师们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性,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水平,我区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竞赛活动,以赛促研。先后开展了北碚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优秀成果评选活动、北碚区中小学优质心理辅导案例评选活动、北碚区班级心理辅导竞赛活动竞赛等。在此基础上,推荐和组织广大教师参加了全国和重庆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优秀成果评选活动、重庆市中小学优质心理辅导活动设计与实施竞赛活动等。近年来,我区有100多篇心理健康教育论文和20多节优质心理辅导课在全国和省、市获一、二、三等奖,有30多篇心理健康教育论文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大众心理学》、《中小学教师培训》、《素质教育大参考》等多种刊物上发表。在“健康杯”第三届、第四届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优秀成果评选活动中,北碚区教师进修学院两次获全国先进集体奖。通过多种竞赛活动的开展,不仅激发了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热情,提高了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和水平,而且推动了全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

总之,区(县)教研机构肩负着对区域内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进行管理、培训、指导和监督、评价的职能。区(县)教研机构应对区域内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区进行整体规划、统筹协调、分类指导、逐步推进,以实现区域内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整体发展、均衡发展、高效发展。

作者单位 重庆市北碚区教师进修学院

(责任编辑 尹 杰)

作者:刘莉

上一篇:小学数学教学中克服研究论文下一篇:青年志愿者社区服务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