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志愿者社区服务分析论文

2022-04-22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志愿者服务已经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着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中,党对共青团组织提出了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根本要求。共青团领导下的青年志愿者服务作为社会性服务力量的一支,能成为参与社会管理工作的重要力量。如何发挥好这支队伍的作用,主要取决于运行机制的合理性及其可操作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青年志愿者社区服务分析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青年志愿者社区服务分析论文 篇1:

城市社区青年志愿服务工作的实践与研究

【摘要】随着和谐社会的全面推进,志愿服务这一领域逐渐被人们所认知,尤其是城市社区志愿服务,可以说已成为和谐城市建设的风向标和排头兵,成为摆在社会面前的一个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如何本着社区和志愿者共建双赢的原则,不断创新服务内容,建立健全各项服务机制,联动共进,对推动城市社区青年志愿服务工作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青年志愿者;城市社区;服务机制

随着时代的发展,城市的规模、结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市社区的功能和作用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城市的进步使生活在其中的居民特别是青少年对物质文化需求大幅增长且日益呈现多样化趋势,由此使城市居民的生存空间——社区服务功能的拓展和完善工作变得紧迫而意义深远,也越来越成为社会稳定的一个基础环节。在和谐社会的语境中,社会公益被提升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重要因素,青年志愿服务获得了新的生命力和发展前景。

1 青年志愿者社区服务活动的现实意义

1.1 青年参加社区志愿服务活动,有利于创建优良的社会主义新型社区环境,有效地服务城市建设与发展:作为城市基本细胞的社区,其功能和作用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社区内居民群众的多层次需要,为青年志愿者开展社区服务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大学生参加青年志愿者社区服务活动,参与社区精神文明建设,能够提升人們的思想道德修养,提升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风尚,对推动我国社会保障事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区弱势群体的利益起到积极的作用。青年志愿者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和发展潜能,直接促进了社区各种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人力资源的开发,有利于推动城市社区建设与管理实现可持续发展,尽快形成“小政府、大社会”的格局。

1.2 青年参加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可以影响感召带动更多社会成员加入,能够增强志愿者服务行动的影响力和生命力:社区是城市居民生活的家园,也是青年就近开展援助活动的最佳基地。青年志愿者进社区,就是志愿服务进一步向基层推进,走进百姓日常生活直接服务于人民群众基本生活需求的具体体现。社区服务促进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深入人心,有利于吸引更多的青年以及其他年龄层次的居民加入此行列,使青年志愿服务走出被人疑惑或缺少喝彩的被动境地;有利于超越以往一些活动仅停留于表面,难以深入的局限,克服形式主义;有利于促进“我为人人,人人为我”风尚的广泛形成和发展,使青年志愿者行动保持不竭的动力源泉,使其真正成为一项深深扎根于社区居民需求,人人自愿参与,人人有所作为,人人热爱的社会事业。

1.3 青年参加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可以更深入了解社会,在实践中增知识、长才干,提升自身综合素质,走实践成才之路:青年志愿者行动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双向受益。它适应当代青年自主意识、参与意识日益增强的特点,组织和引导青年以志愿服务方式服务社会,有利于他们自觉运用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优势,为社区居民群众提供维修、咨询、培训、保健、文化、科普等项目的服务,满足社区内居民群众日常生产生活的基本需求,有利于检验和巩固理论知识,发现不足,有针对性弥补自身的知识能力缺陷,有利于激发青年追求进步、崇尚文明、勇于创新、甘于奉献的热情,有利于培养青年的社会责任感,增强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社区服务活动的有效实施和效能压力也会使服务主体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表达能力、人格、心理等方面都得到不同程度地锻炼和提高,从而更易于成为较全面发展的个体,在自觉参与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思想道德教育。

1.4 青年参加社区志愿服务活动,为新时期青年工作开辟了新的天地,丰富了工作内涵,拓展了服务领域:通过青年志愿者社区服务活动的开展,在基层青年组织建设、服务内容、服务方式、机制建设等方面不断创新,能够探索出在新形式下青年工作的新思路、新领域和新途径,既能服务青年又能服务社区。对于青年组织本身来说,走出自我世界,在活生生的社会生活中教育青年,也增强了青年组织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开展社区服务活动是青年组织加强青年思想品德教育最生动的方式,是培养青年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最直接的手段,是强化青年时代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最有效的形式。同时,通过青年社区志愿服务活动,更好地使青年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有机结合,学校教育引导社会教育,社会教育反哺学校教育,形成人才培养的整合力量,使青年组织服务学校育人工作中心的内涵进一步丰富。

2 建立健全有效的青年志愿者社区服务机制

我国的青年社区志愿服务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由于社区志愿服务在国内开展的时间比较短,存在着专门工作力量相对缺乏、志愿者登记注册和开展服务不方便、工作队伍不稳定、项目发展相对单一、工作机制尚未健全等问题,影响和制约着社区志愿服务的深化,还有待于进一步规范化和系统化。

2.1 服务内容应多样化、拓展化:从目前的整体现状看,青年志愿者社区服务活动还未完全适应城市和社区的发展变化,作用与潜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青年志愿者社区服务仍停留在较浅层次的社会公益服务和便民服务上,如卫生清扫、扶困济贫、帮孤助残等低层次活动层面。今后,应积极拓展志愿服务项目,坚持“社区所需、志愿者所能”的原则,把握志愿服务的资源和发展前景,确定一批适合街道、社区特点的社区志愿服务项目。要加强社区志愿服务项目管理,建立开放式的社区志愿服务项目体系,加大对项目的立项、管理、评估,做好社区志愿服务项目的开发、汇总和梳理工作,逐步建立具有区域特点的社区志愿服务项目库。要注重发挥志愿服务团队的项目开发和执行作用,克服项目开发与执行过程中成本高、效率低、执行难的不足。要确定社区志愿服务的重点项目和特色项目。要确定几个效果明显、影响广泛的社区志愿服务项目,不断做深做实,打响社区志愿服务品牌,增强影响力,并用创新的理念和方法发现志愿服务的新亮点、新领域。

2.2 服务依托应基地化、阵地化:一是必须要有活动基地:要建立固定的社区服务基地对口开展共建,使社区服务工作有持续性和针对性,避免工作的盲目性,进而提高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二是要有相对固定的办公场所和活动阵地:应成立相应的志愿者社区服务组织和领导机构,有相对固定的办公和联络场所,配备必要的设备和器材,并有一定的活动运作经费做保障。三是要有形式多样的宣传途径和宣传阵地:应加强对青年志愿者行动的宣传和倡导,利用社区广播、电视、网络等渠道,营造正面舆论和服务主客体间的友好互动气氛。

2.3 队伍建设应专业化、技能化:随着志愿者事业的推进和社区功能的不断拓展,对服务主体的专业化水平提出愈来愈高的要求,加强志愿者队伍建设势在必行。一是严把思想道德关,在选拔志愿者时,要注意把思想觉悟高、责任感强、能力突出,具有敬业爱岗、踏实进取精神的同学作为主要考虑对象;二是技能素质培训。随着社会的发展,社区服务范围将不断扩展,因而要加强对社区服务的常识教育,更要重视对大学生专业性服务技能的培训,着力培养实际动手能力和处理社会事业的能力,提高服务水平;三是服务过程指导。各级青年组织应该经常深入社区,加强政策和业务上的指导,解决服务过程中的实际问题,要注意加强社区服务资料和信息的收集,开展工作调研,在分析归纳的基础上,做到科学指导;四是强化注册志愿者管理。建立各级志愿者信息管理系统,按照志愿者登记的专业、特长、服务意向、服务区域等进行分类,做到信息真实、分类合理、便于组织、服务便捷。

2.4 管理机制应制度化、规范化:管理机制主要包括社区志愿服务评价机制、社区志愿服务激励机制、社区志愿服務培训机制、社区志愿服务保障机制等内容。社区志愿服务评价机制,就是要通过制定科学规范的量化评价标准和考评办法,以志愿者日常服务记录、团队评价、服务对象评价为主要考评依据,定期对社区志愿者工作绩效进行考评。社区志愿服务激励机制,就是要制定表彰激励政策,进一步完善志愿服务星级表彰制度,加大对社区志愿服务工作的表彰力度。社区志愿服务培训机制,就是要注重对社区志愿者的培养,把志愿者培训做为一项长期的工作来抓,注重培训的专业性、系统性,提高志愿者的素养和能力。社区志愿服务保障机制,一方面要进一步优化社区志愿服务环境,推动制定志愿服务法规和政策,把志愿服务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为社区志愿服务提供法律、经费等保障,同时,要广泛动员社会力量,营造有利于社区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2.5 推进方式应项目化、社会化:一方面,青年志愿服务活动要深入社区,面向社会,把普通市民作为重点宣传对象,要进一步扩大志愿服务的社会影响力;另一方面,各项志愿服务活动都要积极取得社会有关部门的参与,争取社会各种资源的支持,走社会化道路,以此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要在继续深化已有品牌项目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经验,探索规律,不断提高承接项目、设计项目、管理项目的水平和能力,实现社区青少年工作的项目依托、项目保障、项目带动。通过建立和完善工作项目的策划、可行性分析、立项、实施、监督、评估机制,逐步加强工作的计划性、可控性和规范性,不断提高社区青年志愿服务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影响力。要通过社区志愿服务项目特别是重点项目和特色项目来赢得社会支持,为社区志愿服务提供人力、智力、资金、活动场所等方面的帮助。

青年志愿者社区服务是发挥执政党的青年群众组织的作用,服务党政中心工作,服务社区建设发展,服务青少年成长成才的一项支柱性工作。在新世纪,各级青年组织都应该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围绕和谐社会建设,围绕青年人才培养目标和成长成才的需要,不断研究新情况,广泛深入开展青年社区志愿服务活动,探索和完善青年志愿者社区服务工作机制,形成富有生机和活力的青年社区志愿服务工作新格局,把青年志愿者服务事业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参考文献

[1] 《关于表彰2004年度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组织工作奖、先进单位、优秀团队的决定》.中青联发[2004]75号(2004年12月10日)

[2] 刘家祥.大学生志愿者社区服务功能定位和服务机制略论[N].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3] 《关于实施“社区志愿服务和谐行动”的意见》.中青发[2006]28号(2006年4月26日)

[4] 庄国波.大学生青年志愿者社区服务探讨[N].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第21卷第1期

作者:张国奎

青年志愿者社区服务分析论文 篇2:

社会管理创新背景下青年志愿者服务运行机制分析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志愿者服务已经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着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中,党对共青团组织提出了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根本要求。共青团领导下的青年志愿者服务作为社会性服务力量的一支,能成为参与社会管理工作的重要力量。如何发挥好这支队伍的作用,主要取决于运行机制的合理性及其可操作性。本文以对湖北省团委领导下的青年志愿者服务的实证调查为背景,分析当前青年志愿者服务的运行机制及其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具有指导性与可操作性的建议。

本文探讨的主要对象是青年志愿者服务及其运行机制。青年志愿者是在共青团的活动重心转向参与社会管理创新这一主题下服务于社会的一支生力军。在中国城市化和工业化的社会转型中,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的团组织面临着工作理念和方式的全面挑战,必须积极参与到社会管理创新的研究和工作中,以适应服务社会的需求。根据本次研究的主要内容,湖北省青年志愿者服务在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实践中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在新的社会需求下,在社会管理由社会控制理念转向社会服务理念的形势下,如何对青年志愿者的运行机制中不适应的机制如激励机制、整合机制等进行完善与创新,以有助于青年志愿者服务事业的健康发展。

一、志愿者服务及青年志愿者服务的概念明晰与界定

在世纪之交的特殊时刻,联合国把下一个千年的开始、21世纪的第一年确定为国际志愿者年,使得中国学者意识到了志愿者和志愿者服务的重要意义。此后,我国的志愿者服务研究获得了极大的推动和发展,越来越多的学科和学者开始关注和研究志愿者服务。尤其是在2008年,汶川地震、北京奥运等一系列事件永远深刻地印在中国人的脑海之中,与此同时还有志愿者和志愿精神。志愿者的杰出表现使志愿者服务概念深入人心,因而有媒体认为2008年是中国的“志愿者元年”[2]。

(一)志愿者服务的概念明晰

对青年志愿者服务进行研究,必须先要了解志愿者服务的内涵,如有的学者从志愿者服务的民间性和非政府性来界定,认为“志愿者服务是一种非政府系统的组织行为和服务行动, 是民间系统服务于社会的群体或个人行为, 即志愿组织或个人利用自己的知识、技能、体能和财富, 通过各种服务性的行动去实现和体现对社会事业的服务与奉献或实施和完成对有困难的社会群体及个人的援助”[3]。还有一些学者直接采用了前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对志愿者服务的界定, 认为“志愿者服务泛指利用自己的时间、自己的技能、自己的资源、自己的善心, 为邻居、社区、社会提供非营利、非职业化援助的行为”[4]。2001 年之后, 人们对志愿者服务的界定逐渐趋于统一, 一般认为志愿者服务就是“任何人志愿贡献个人时间和精力, 在不为物质报酬的前提下, 为推动人类发展、社会进步和社会福利事业而提供的服务”[1]。从以上定义可以看出,志愿者服务从微观层面上是个人奉献爱,回报社会的过程,从宏观层面上则是满足不同群体利益诉求的平台,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一个重要方式。因此,本文把志愿者服务界定为一个具有促进社会整合功能的社会运行机制。

(二)青年志愿者的概念界定

青年志愿服务主要是指由共青团组织发动和组织的、以青年作为参与主体的志愿者行动,具体而言,青年志愿者通过付出自己的时间、技能、资源、善心,自愿地为他人、社区、社会提供非营利的、非职业化的援助行为。中国青年志愿服务事业经过孕育、兴起和扩展三阶段的发展,逐渐产生了极其良好和广泛的社会影响,有些项目已成为志愿服务的品牌。总之,中国青年志愿服务的产生,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产物,是中国志愿服务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是中国志愿服务事业的主要促进力量,发挥好这支生力军的效力,将会对社会的进步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二、青年志愿者服务运行机制分析

青年志愿者服务作为一种社会运行机制,是一个有机联系的系统,按照郑杭生关于社会运行机制的剖析,在此将其分为动力机制、整合机制、激励机制、控制机制、保障机制等五个二级机制。实际上,这五个二级机制既是相对独立,又是相互联系的。所谓的相互独立是指,青年志愿者服务运行机制下的每一个二级机制都是考察和评估志愿者服务运行过程有效性和研究其运行规律的一个视角。而相互联系则是指,这五个二级机制在功能和结构上的联系和维持。因此,应该对青年志愿者服务运行中的各个参与主体进行明晰,以找出他们在这个运行机制中所发挥的功能以及所扮演的角色。笔者在此仅对青年志愿者服务机制中的动力机制、控制机制以及整合机制进行分析,而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是目前青年志愿者服务机制中发展不完善或者说缺失的部分,将在后面的对策中提出并加以完善。

(一)青年志愿者服务动力机制

当代社会发展过程表明,一个社会只有当它拥有较为适度的社会动力的时候,它才能保持其持续、稳定的发展趋势[2]。研究青年志愿者服务动力机制,就是要研究为青年志愿者服务产生所提供动力的动力源以及青年志愿者服务动力机制的运作过程和手段。

1.社会成员的利益诉求是动力源

当前,我们国家面临着体制和结构的双重转型。工业化、市场化、城市化、信息化和全球化正在我国同步进行,意味着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错综复杂的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如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农民工边缘化问题持久不衰,他们是迫切需要帮助的一个群体,亟须我们的帮助;又如随着我国老龄化问题的日益严重,满足各个层次老人需求也需要我们进行新的思考。以上的举例仅仅是针对目前社会上出现的弱势群体的利益诉求,而这也正是当下青年志愿者服务所涉及的领域。

简单来说,社会成员的需求是目前青年志愿者服务的主要动力源。笔者在宜昌市所做的调查评估中的一些数据可以说明这个问题,宜昌市青年志愿者心中依次位列前三位的需要提供服务的群体是社会定义的弱势群体,即弱势儿童青少年(响应比例[3]为21.53%)、孤寡老人(响应比例为16.32%)、残疾人(响应比例为15.97%)[4];与此同时,青年志愿者最希望参与志愿服务的类型中,扶老助残、社区服务、关爱农民工子女及外来务工人员三项是被选择最多的三项,其响应比例分别为20.96%、21.99%、22.68%,这是传统开展得最多的三项活动,也是目前社会利益诉求最为强烈的主要成员;在问及青年志愿者参与青年志愿服务的原因时位列前三的分别是帮助有需要的人、参与改善社会问题、感觉自己的存在价值,其响应比例分别为17.53%、17.53%、15.81%、用马斯洛划分的社会需求的五个层次可以说明,这是青年志愿者满足自尊、归属以及自我实现的需求,也是青年志愿者服务的另一个动力源。

2.青年志愿者服务动力机制的运作过程及手段

從笔者掌握的材料可以看出,目前青年志愿者服务动力机制的运作过程主要是从上至下的推行模式,涉及三个层面:宏观、中观和微观。

宏观层次上主要是指国家政策出台以及社会管理创新的需求。2011年5月30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中,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问题成为学习和研究的主题。胡锦涛总书记进一步提出“要加强和完善社会管理格局,加强社会管理制度建设,加强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完善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服务管理,加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完善信息网络服务管理,营造良好社会环境。”所谓社会管理创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总体格局中社会建设创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除政府机构以外代表社会成员利益的社会组织,如工会、妇联、共青团等,以维持社会秩序为核心,通过政府主导、多方参与,规范社会行为、协调社会关系、促进社会认同、秉持社会公正、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治安、应对社会风险,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创造既有秩序又有活力的基础运行条件和社会环境、促进社会和谐的活动(马凯,2010)。

中观层次则是指各群体和组织对于国家政策的响应。例如,在社会管理创新新形势的呼吁中,湖北省第十次党代会作出了建设“文明湖北”的重大战略部署,要求“坚持先进文化引领,努力建设文明湖北”。湖北省第十次党代会报告将精神文明、生态文明纳入“文明湖北”的范畴,赋予“文明湖北”丰富的内涵。精神驱动力、文化影响力和生态承载力,构成“文明湖北”建设的整体框架和基本体系。而微观层次是指个体行动者,即青年志愿者对于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展现。又如,青年志愿者服务从服务的参与形式到服务的内容展现,能成为“文明湖北”精神和战略的重要力量。青年志愿者服务以“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主导的现代公民志愿精神,成为“文明湖北”精神驱动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年志愿者服务以丰富多样的内容包含了从文化传递到生态建设的形式,能成为“文明湖北”战略行动的重要闪光点。

由此不难看出,青年志愿者服务的动力机制的手段主要依靠的还是行政式的推广,有着一定的单一性和固化性。这也是导致青年志愿者服务领域的狭窄以及青年志愿者难以在志愿服务中发挥自主能动性和积极性的原因。因此这将是日后在社会管理创新背景下青年志愿者服务动力机制要加以完善和解决的着力点。

(二)青年志愿者服务控制机制

青年志愿者服务控制机制是指志愿者服务系统通过各种因素,运用多种方式,调动不同的社会力量,促使青年志愿者以及青年志愿者组织能有效地发挥经济社会效益,从而达到维持社会秩序,实现社会管理创新的目标。

1.青年志愿者的控制

根据人们对青年志愿者服务的界定,可以看出青年志愿者是一个流动群体,凡是能在业余时间,无偿奉献自己的爱心和精力来服务社会的人,都可以被称为青年志愿者。虽然现在政府提出对青年志愿者服务组织进行网格化管理,可是大部分青年志愿者还处于流动状态,缺乏正规化的管理。就调查地区来说,青年志愿者的来源主要包括社区居民委员会的成员、在校大学生、非公有制企业工作人员、区直机关工作人员等,还有通过服务对象转化而来的青年志愿者。有的青年志愿者是通过朋友介绍获得服务信息,高校学生大部分是通过学校团委获得服务信息。虽然高校大学生的志愿者服务具有指导性强、组织性强和易管理的特点,通过任务的接纳、招募、培训、开展活动等流程由各小组相互协调完成,可是他们的活动相对集中,比如说在冬季需要开展活动时,由于各高校正值期末忙碌期,却缺少志愿者提供服务。相对于高校来说,其他志愿者个人主动性较弱, 敏感性不强, 志愿者往往被动地等待活动的到来, 其参加活动的形式往往具有被动性和服从性的特点,对于这部分志愿者的管理还缺乏系统性。

2.志愿者组织的控制

如江汉区深度访谈[1]的定性分析中显示:

问:您是通过什么渠道获得自愿服务信息的?

B:学校团委

W:学校团委和政教处共处一个办公室,团委通知政教处。

S:我们现在是工会强制,堪派的方式,要求必须参加,其中会有些人不情愿,服务的效果会大打折扣,希望能有机关干部带头。

C:通过团区委、宣传部和局里的活动。

H:学校有义工部,每个班有支助委员,专门负责通知,QQ、短信和集体通知,然后自己报名,学校还有义工部,通过支助委员发短信给义工联系人。

X:学校有青协会,每次活动前都有喷绘、宣传单,或者通过班级的支助委员报名,再上报给院系再到青协。

Z:三峡职校的委员会,就是书记负责,下设校学生会,有些社团组织挂靠在它下面,还有校团委,直接管理青协、广播台,院团委负责资料、宣传、安全等,然后各级分学院下设有社会实践部,组织部、宣传部等等,负责进一步地通知,交名单,受校团委垂直领导。有活动的时候,是院团委书记通知各级分学院的指导老师。

当前青年志愿者组织与共青团组织合成一体,团干部是青年志愿组织管理者,团员也是志愿者,服务活动等同于团的活动,青年志愿团体缺乏独立性。目前,我国的青年志愿者服务的行政主导力度过强,为推动青年志愿者服务事业的发展,政府或党团组织在整个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开展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尤其是青年志愿者往往从事以任务或者命令的形式下达的服务项目,志愿活动变成行政命令而不是个人的自愿行为,往往是“要我参加”而不是“我要参加”。

(三)青年志愿者服务整合机制

青年志愿者服务整合机制是指通过青年志愿者服务协调与调整社会各方利益,促使社会成员的个体化利益诉求整合成社会群体或者全社会的整体诉求,并为之提供一个解决平台的过程。青年志愿者服务整合机制主要由三部分组成:整合对象、整合中心、整合过程。

1.整合对象

由笔者在湖北省江汉区和宜昌市所做的定量調查显示,志愿者来自社会各个阶层和职业关系,如学生、事业单位职工、公务人员等等,但是主要以青年志愿者为主。志愿者组织也是各有不同,既有官方组织,也有民间组织。服务对象涉及的层面也包括社会弱势群体、社区服务、法律咨询等等。青年志愿者服务整合对象看似很多,究其根源其实只有一个,即社会利益。在青年志愿者服务体系内部,需要整合的是各个志愿者之间以及志愿服务协同单位之间的利益差异性,应采用认同性整合方式,使其形成共同利益,统一和规范青年志愿者服务行为。在青年志愿者服务体系外部,则是要整合社会上不同社会阶层以及社会群体的利益,青年志愿者服务在此充当的是一个软性的社会调解员,而不同于以往政府的硬性的执法者。

2.整合中心

青年志愿者服务整合中心是指能对青年志愿者服务管理主体与各参与主体以及服务对象主体产生吸附力量,使之凝聚在社会管理创新下的事物。在抽象层次上说是青年志愿服务理念及目标定位,在实体层次上说,则是组建与当前社会制度相适应的代表各利益诉求的表达机制或者组织代表机制。例如,在宜昌市的走访中发现,宜昌市青年志愿服务理念及目标定位层次都比较高。在青年志愿服务理念方面,他们认为人人可为志愿者,志愿服务时时存在,任何人只要在别人需要的时候提供相应的帮助和便利都算是志愿服务,志愿服务应该化为一份责任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在目标定位方面,他们强调在确定一个项目之前都要树立更远大的服务目标,为了确保目标的实现,特别强调保持服务活动的连贯性和目标的统一性,重视志愿服务基地在志愿服务发展初级阶段的作用和影响,力争刚开始就在居民中树立好的形象。不过,无论是宜昌市还是汉江区,都缺乏实体层面的整合中心,即缺乏青年志愿服务的长效机制建立,这是需要今后完善和规范的一个重要方面。

3.整合过程

青年志愿者整合过程主要有两个方式:一种是自下而上的整合过程;另一种是自上而下的整合过程。前一种整合过程是一种微观的整合过程,是建立在青年志愿者、青年志愿者组织、服务对象的互动基础之上的,这种整合过程更能发挥青年志愿者服务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后一种整合过程是一种宏观的整合过程,在目前主要表现为政策的推行和行政式的命令,虽然有效,但是有一定的僵化性。

在社会管理创新的背景下,青年志愿者服务也应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创新参与社会管理的方式。例如宜昌市在全市实施了网格化管理模式的创新,将全市划分为相应数量的网格,每一个网格设置专职的网格员进行管理,主要工作为社区内问题的收集和处理。每个网格有一个志愿服务小分队,通过网络系统管理平台,可以看到每个志愿者的情况,包括服务内容、服务时间等。同时网络系统平台会发布相关志愿服务的信息。这种网格化管理的覆盖面较广,渗透到各个社区,使志愿服务的管理更加规范。这种管理方式是以信息化手段作为支撑的,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势。

三、完善青年志愿者服务运行机制的相关对策

在对青年志愿者服务运行机制进行分析时,笔者发现,现有的青年志愿者服务运行机制存在不少的问题,比如动力机制中的动力源发展不足,整合机制中缺乏实施整合手段的平台搭建以及保障机制和激励机制的发展缓慢甚至是缺失,这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青年志愿者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积极性。现将从动力机制、整合机制、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四个方面提出一些对策,以期对青年志愿者服务运行机制的健康发展提供帮助。

(一)加强道德建设,提高青年志愿者的参与动力

“助人为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近几年来出现的类似于“小悦悦问题”的道德滑坡事件,加剧了人们对道德伦理问题的思考,人们参与志愿者服务的动力普遍不高,尤其是青年群体,往往是有其心而无气力。笔者在宜昌市青年志愿服务的描述统计调查报告中发现,占总人数71.4%的人是在2000年以后开始接受志愿服务。这表明正是近些年来社会事件的频发以及全社会对于道德建设的呼吁促进了志愿者服务的发展。因而我们要大力宣传志愿精神,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为旗帜,加强道德建设,提高人们尤其是青年人参与志愿活动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例如在江汉区的青年志愿服务调查报告中,问及参与青年志愿者服务的动机时的回答:

MSJ:志愿者都是自愿性质的,一般表现是比较好的,但是如果有更多的经费支持予以鼓励,会有更好的表现。

ZW:觉得很有意义、价值,增加社会认知,增加社会经验,自身感受的满足。

BW:自我价值的显现、社会实践、服务社会。

可以看出,青年志愿者对于自己参与志愿者服务的动力有一定的认知,但是仅仅停留在个人层面,而没有在全社会形成一种良好的道德氛围。因此,应该从以下三方面加强:首先,通过制定有关法律规范, 在全社会开展有关志愿服务意识的宣传教育, 努力在全社会形成“志愿服务是公民应尽的义务, 志愿服务光荣”的共识, 让志愿服务成为多数社会成员的自觉行为,消除人们尤其是青年人在提供无偿服务时的种种顾虑。其次,通过在学校、社区、企事业单位、党政机关等部门开展传统美德宣传周活动,大力弘扬中国优良传统美德,提高青年群体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关注,促使青年自觉地参与到志愿者服务当中,在全社会形成“一方有难,八方来帮”的良好的道德风尚,推动文明、和谐社会的建设。最后,通过参与志愿服务活动,青年志愿者在感受到自身价值存在与实现的同时,以他们那种不辞劳苦、不求回报、无私奉献的道德精神,在无形之中影响着周边同辈群体,提高了他们的思想觉悟与参与动机,激励并吸引着更多的青年参与到志愿者服务当中。

(二)创新机制管理,加强对青年志愿者的组织整合

社会管理从根本上来说是对人的服务与管理,协调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从而达到社会秩序的和谐与稳定。青年志愿服务组织作为国家党团领导下实施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的一支队伍,在组织协调广大青年群体参与社会事务管理,建设和谐社会方面,其作用不可小觑。

第一,在对青年志愿者进行组织整合的过程中,要根据不同志愿者的年龄和身心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服务活动,切实维护好志愿者的利益,这样才能更好地组织、引导广大青年志愿者。以湖北省江汉区的青年服务组织为例,它有效地利用性别在服务领域上的差别,有针对性地开展服务活动,如发挥男性在扶老助残帮困和社区服务等主要服务领域的作用,发挥女性在扶老助残帮困和关爱农民工子女及外来务工人员等主要的服务领域的性别优势,从而更好地促进活动效果。除此之外,不同身份的群体也会接触到一些特殊的服务,如机关干部接触的法律援助,文教人员接触的女性权益维护,工人和自由职业者接触的大型赛会,退休人员和其他人员接受的心理健康的服务等。

第二,要善于利用网络等信息平台,有效地组织整合志愿者。如宜昌市对青年志愿者服务组织实施网格化和精细化管理,它以信息化为支撑,对志愿者进行分类化管理,不仅可以提高其服务的专业性、高效性,而且还可以提高其服务的长效性,这可以有效避免有些老人一天被洗7次脚的尴尬现象,提高青年志愿者服务组织的整体服务水平。

第三,可以建设一个青年志愿者交流平台,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可以增进不同青年职业群体间的相互了解,缩小各职业群体之间的距离,弱化群体之间的矛盾,在协助政府稳定社会秩序方面,可以起到“缓冲器”和“润滑器”的作用,从而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团结。

(三)完善激励机制,促使青年志愿者更好地服务

青年志愿服务行动作为和谐社会建设的有效形式之一, 应当完善激励机制,从而促使青年志愿者更加长久有效地提供服务。

首先,在组织内部建立激励与补偿机制。如针对那些有突出贡献的人,可以进行大会表扬,颁发一些荣誉证书或锦旗等,给以精神上的慰藉。如在江汉区青年志愿者服务提供的激励措施评价中,口头或书面认可是被认为是最有效的激励措施。另外,还可以进行物质奖励,如发放一些活动的纪念册等,还可以举行一些集体娱乐性的活动,如外出旅游等,在娱乐身心的同时还可以增强组织的凝聚力,还可以直接进行津贴补助,在调查中,发现宜昌的激励措施相对好些,大多数青年志愿服务组织会对志愿者提供基本补贴。

其次,必须建立社会激励机制。通过完善服务立法,在青年志愿者无偿提供爱心服务的同时,要保障他们的相关权利与利益,让青年志愿者可以通过志愿服务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使他们真切地感受到“受人尊重”和“被人需要”的自我价值所在,从而把青年志愿者身上蕴藏的参与社会、服务社会的巨大热情和积极性长期地保护好、引导好、发挥好。

(四)健全保障机制,提高青年志愿者服务的积极性

第一,法律保障方面。要切实推动志愿者服务统一立法的建立,对志愿者的权利和义务作出明确清晰的规定,还要建立与突发事件相关的志愿者立法,以保障志愿者在处理相关事件时其自身利益不受损害,切实维护志愿者的相关权益,在统一立法的保障下,青年志愿服务者将更加积极有效地参与到志愿者服务活动中去。

第二,机构保障方面。青年志愿者服务机构要依法维护志愿者的权利,如提供有关志愿者服务的相关培训以及在提供志愿者服务时应注意的事项等。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宜昌市的青年志愿服务情况稍好,大多数服务还是有相关培训的,但从培训形式看,阅读、讲座等培训占有很高的响应比例,分别为22.85%和15.73%。在江汉区,志愿活动前开展的培训方式主要有讲座、阅读、实地考察,分别占响应比例的17.46%、15.08%、12.70%,同时,其他培训方法也都有所运用,没有进行培训的只占极小的比例。另外,青年志愿者组织还要完善激励机制,有效提高志愿者参与服务的动力,激发他们的活力,以达到志愿服务的长效性。

第三,社会保障方面。在社会中,要充分发挥青年志愿者精神的导向作用,弘扬志愿服务的理念,看到由青年志愿服务活动而引起的社会道德以及其他层面的改观,从而增加社会对青年志愿服务活动的认可度,为青年志愿者服务的开展建立良好的社会环境。如在宜昌市的青年志愿者调查评析中,可以看出青年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的渠道是多种多样的,通过工作单位相关部门,志愿者宣传单据或招聘广告,学校团委、学生会、志愿服务团体以及志愿服务机构或自发志愿者团体获得志愿服务信息参与到志愿服务的比例都较高且较为接近,分别占响应比例的18.56%、17.80%、17.42%、17.05%,此外,亲戚朋友、大众传媒的作用也不可忽视,有很多是由服務对象转换而来的青年志愿者。另外,政府还要设法满足不同青年利益群体的需求,协调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只有在青年自身利益得到维护的前提下,青年志愿者才能更好地投入社会开展活动来帮助他人。

四、结束语

研究青年志愿者服务的运行机制既具有理论意义,又具有现实的实践意义。

从理论方面的意义来看,结合青年志愿者服务和社会运行机制的研究,是宏观理论与微观互动的结合,是社会结构和青年志愿者能动行为的结合。通过对青年志愿者服务运行机制的分析和完善,有助于深入研究青年志愿者服务运行机制的内在过程以及与外界环境的互动方式,掌握青年志愿者服务运行机制在参与社会管理创新方面的一般原理,进而运用这些原理推动新时期的青年志愿者服务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

从实践方面的意义看,研究在社会管理创新背景下的青年志愿者服务运行机制,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四位一体总体格局中社会建设做了很好的补充,丰富了来自社会各个层面的成员积极参与社会管理的手段,为整合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以及协调社会资源提供了一个公正的平台。当然,这也是要靠时间来检验的。

参考文献:

1. 朱健刚. 志愿者元年, 公民元年[N] . 南方都市报, 2008-7-13.

2. 北京志愿者协会. 走进志愿者服务[M] . 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2006.

3. 马飞翔. 论市场经济下中国志愿者服务的发展[J] . 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2,(3) .

4. 丁元竹. 志愿活动研究: 类型、评价与管理[M] .天津: 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1.

5. 汪智汉,吴猛.津贴志愿者概念及其论证.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J].2006,(2):12-16

6.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7. 魏京祥,刘桂霞.青年志愿服务与社会发展调查报告[J].山东省团校学报,2011.

8. 张琴,王峰.我国的志愿者服务立法亟待完善[J]. 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

9. 侯钧生.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

作者:金小红 王静美 李震

青年志愿者社区服务分析论文 篇3:

青年志愿者行为的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同构

【摘要】青年志愿者行为的社会价值主要体现为增强公民社会责任感,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普及志愿服务,直接提供公共服务;个体价值主要体现为彰显自我价值,提高自我能力,扩大社交网络,积累工作经验。青年志愿者在实现个体价值的过程中创造社会价值;通过创造社会价值,青年志愿者的个体价值得以实现。

【关键词】志愿者行为 社会价值 个体价值 同构

1985年12月17日,第十四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从1986年起,每年12月5日为“国际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志愿人员日”,即国际志愿人员日。1994年12月5日,我国成立“青年志愿者协会”,其性质为公益性社会团体,协会的成立标志着青年志愿者的行为朝着更规范化的道路发展。为鼓励更多的人自愿无偿参与到社会服务及社会经济建设的过程中,自2000年开始,团中央将每年3月5日作为“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旨在通过倡导青年志愿服务活动,推动我国精神文明建设。

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成立以来,青年志愿者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各种以青年志愿者为主体的志愿者行动蓬勃开展,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效果和良好的社会反响,服务遍及社区、学校、养老院、孤儿院等诸多领域。广大青年志愿者以无私奉献、乐于助人、吃苦耐劳的志愿精神,在志愿服务行为过程中,不仅开拓了视野,增加了见识,提高了各方面能力素质,实现了自我价值,也同时实现了为各种重要社会活动和社会生活环节提供服务,为广大中青年以及社会各群体树立了道德标杆,体现出极高的社会价值。青年志愿者的志愿服务行为过程,既是创造社会价值的过程,也是实现个体价值的过程,具有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同构的特点。

青年志愿者行为的社会价值体现

增强公民社会责任感。青年志愿者行为的落脚点是履行社会责任。社会责任是一个组织或者个体对社会应负的责任,这里的组织主要指的是企业。社会责任主要包括环境保护、社会道德以及公共利益的责任。人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发展,社会的发展间接促进着人的发展,两者是相辅相成的。由于部分企业对自我利益以及需求的无限扩张,忽视了环境保护、社会道德、公共利益等责任。因此,青年志愿者在志愿行动中,通过对社会应尽的责任践行,引导更多的公民参与到对社会公共事务的关注中来,进而增强全社会、全民族的社会责任感。在具体志愿行动中,以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关怀为例,青年志愿者作为社区义工参与活动等各种形式的志愿服务工作,从多个角度全面深入社会生活,在活动中收获经验的同时,既培养了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又引导了社会全体公民提高社会责任感。

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青年志愿者在志愿服务行为中坚持“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这一志愿精神在本质上是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契合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文化的核心,是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①青年志愿者践行志愿精神,从本质上来说,就是认同与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于青年志愿者的志愿精神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得到了社会成员的普遍认同,青年志愿者的魅力与风采已经得到了大多数公民的认可与接纳,志愿精神也在一定程度上引导着社会的精神追求。青年志愿服务行为的大力推广,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转为大众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通过志愿精神的传播,有利于实现其倡导的社会价值目标,进而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同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

普及志愿服务理念。志愿服务的理念是“奉献、友爱、互助、进步”,人类社会的文明既包括物质文明,也包括精神文明。物质文明是精神文明的基础,精神文明是物质文明的先导,没有精神文明的物质文明是不长久的,也是没有生命力的。

志愿服务行动是实现精神文明的重要方式,强调的是奉献而不是索取,是友爱而不是敌对,是互助的同时实现自我价值的升华,是自我进步的同时引导着社会乃至世界的进步,最终达到全世界的和谐统一与友好发展。这种贡献不仅仅是志愿者行为本身的效应,更能鼓励引导更多大众参与到社会志愿服务行动中来。青年志愿者行为,一方面使更多的人了解到志愿服务行动的价值,另一方面通过志愿服务行动的展开,将志愿服务理念植入人心,能引导更多的其他社会成员参与社会公共事务和志愿服务。因此,青年志愿者行为过程,对于普及志愿服务理念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直接提供公共服务。一切精神以及理念,最后都要落到行动中来,可以说行动是检验理念贯彻的神器。青年志愿者行为是将公民的志愿服务精神和志愿服务理念落实在行动上的具体化体现,他们通过直接参与社会服务,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产品,直接参与创造和实现社会价值,满足社会运转中某些类别、某些方面的公共服务需求。

志愿服务行为遍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常见的志愿服务活动诸如支教、环境保护以及社区工作等等。志愿服务行为的常态是社区服务,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发展,城市社区服务事业的需求量以及需求面急剧扩张,社区成为人口聚集的生活空间,随之产生诸如城市人口老龄化,民政工作社会化等等问题。②社区志愿服务在构建和谐社会、加强公民道德建设以及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过程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社区志愿服务具有很强的公众性特征,相对于其他志愿服务活动,更多的体现在以孤寡老人、残疾人、下岗职工低收入家庭等困难群众为主要服务对象,对这部分弱势群体的关爱,有助于化解社会矛盾和冲突。

与此同时,借助志愿服务的广泛性,可以通过志愿服务组织有效调动公众力量参与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治安事件以及环境保护等事件。比如,在5·12四川汶川特大地震中,截止2008年5月19日,报名注册参加抗震救灾的志愿者达到106万人,其中有21万人在为灾区服务,为抗震救灾提供了强有力的帮助。③

青年志愿者行为的个体价值体现

彰显自我价值。青年志愿者行为过程中,参与志愿服务的青年对社会而言是很重要的事业贡献力量,自我价值得到彰显。每一个人都会希望让自己生活的社区变得更加美好,志愿服务的过程中,志愿者可以通过志愿服务行为实现对社区或者社会的改造、改良,使自己生活的环境或者社会更加美好,从而产生对自我行为的价值感。同时,青年志愿者在志愿服务行为过程中得到一种自我满足,志愿服务的过程,志愿者因其付出,居于类似于施与者的主体地位,使他们产生自己很重要的心理感觉。志愿者行为过程的付出中,常常伴随着感到自己受到尊重,发现自己是对于社会、对服务对象有价值的存在,从而形成一种自我认同和自信的心态。

自我价值的实现,使人们获得自信,收获满足感,从而感到幸福、快乐,帮助志愿者处理内心的矛盾、无助感、社会认同的焦虑、感情的需要等问题。同时,有一些志愿服务行为过程,是志愿者本身所渴望经历的一种体验,在此过程中,实现其体验某种类型生活的愿望和理想。

提高自我能力。青年志愿者常常需要与不同人在不同地点以不同技能或方式开展志愿服务,这个过程伴随着自我学习和适应的过程。例如,一个在落后地区做志愿者的人,也使他得以了解当地的文化和民情;一个帮助照顾某种疾病类型的人员,在这个过程中也使其知道了关于疾病的应对和防范等各种知识。青年志愿者行为的过程,可以接触到此前可能从未接触的事物和人物,开阔其视野,增长其阅历。

许多志愿服务行为过程伴随着体力上和精神上的挑战,经历并克服这些挑战,志愿者自身能力便能得到提高。青年志愿者行为过程,通过参加社会实践,增加了社会阅历经验,各方面的能力得到提升,也让志愿者获取看事物的新角度,对于未来道路的规划更加切合社会实际,提高了其实现自我价值和目标的能力。

扩大社交网络。青年志愿者志愿服务的过程,有助于志愿者建立广泛的人际交往和联系。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往往伴随着融入一个团体,并实现与团体成员的融洽相处。在选择志愿服务的过程中,志趣相投、兴趣相近的人自然会选择同样的服务项目和内容,这就为志愿者提供了与喜欢的类型的人或者有共同理想的人相处的机会。

对于任何渴望走出校门与他人交往的大学生而言,志愿服务过程是实现其扩大社交网络的绝佳途径之一。在志愿服务行为过程中,通过分享知识、情感、技能,共同关心同一目标,共同克服同一困难,培养团队忠诚度,增强集体意识,维系良好的人际关系,有效巩固社交圈的忠诚度、亲密度,进而赢得他人认同,获取满足感。

积累工作经验。青年志愿者行为过程可以使志愿者获取相应的工作经验,可以使其接触所属专业领域的具体社会实践,提升职业能力,拓宽职业选择的范围。据有关机构对北京志愿者的抽样调查表明:现阶段从事志愿服务活动的人员中,大学生、研究生的比例最高,占38.8%;企业员工占20.5%;公务员占15.8%。④从年龄构成上来说,青年志愿者占绝对优势,其中在校大学生居于主体地位。

青年志愿者行为过程,可以使参与志愿服务的大学生充分利用这个过程,获取职业技能,积累工作经验,获取将来职业选择的筹码。志愿服务者也许不愿承认其参与志愿服务的目的是为了将来的工作需要,但是事实上志愿服务的过程所提供的学习机会、技能磨练甚至可能是职业培训,是其积累工作经验的绝佳机会。

青年志愿者行为的社会价值实现过程

引导社会公民素质的提升。青年志愿者行为过程所体现出的志愿服务精神,是道德感、无私的奉献精神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志愿精神,无疑是一种宝贵的思想资源,是以人性、道德以及良知为逻辑起点的,基于对和谐、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注重社会道义,强调社会责任,推崇社会分配公平,其核心仍然是利他主义价值观,其目的具有很强的社会价值导向功能。⑤这种志愿精神,在志愿者身上的体现,是要求青年志愿者从其志愿服务的过程中,应主动对社会弱势群体生存状况予以关怀,深入人民群众的生活。

青年志愿者行为一方面健全其自身人格,另一当面通过青年志愿者行动,引导更多的人关注社会公共服务,并积极投身社会公益,形成了相互促进良性循环模式。一旦志愿服务精神得到大多数社会成员的普遍认同与尊重,那么这种志愿精神就成为了一种精神时尚。

通过开展青年志愿活动,潜移默化影响着大众的道德感、奉献精神,并引起青年对社会公共事务的关注,提升其社会责任感,进而带动更多的人以主人翁的精神参与到社会公共服务中来。

通过开展青年志愿者行动,提升青年志愿者行为的实效,让更多的公民参与到青年志愿者行动中来,通过媒体的宣传以及塑造典型个案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引导全社会的精神追求,使社会公民的道德境界、奉献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得到提升。

促进志愿服务理念的推广。20世纪80年代末,志愿行动在我国正式出现。从源头上来说,志愿行动最初产生在社区层面。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转型的深入,有学者认为我国现已进入一个“社区制时代”,在社区的建设过程中,社区志愿行动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由于社区是社会生活的基本单元,社区成了志愿组织开展志愿行动、提供社会服务的主要平台。青年志愿者利用这一平台,致力于开展各种就业培训、法律知识的普及、扶助贫困家庭、提供生活资讯、进行医疗保健、维系邻里关系以及提供娱乐设施等。

通过以上社区志愿行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人际交往的和谐,增进了社区居民的融洽相处。在这些频繁的交流中,居民之间的依赖信赖程度加深,彼此消除了对立与隔阂,减少了社会排斥,通过社区志愿行动这根纽带,增强了社区居民的认同感与归属感。与此同时,青年志愿者通过社区志愿服务行为这个平台,给社区居民的不同群体发出不同的声音提供了保障,如妇女可以借助志愿者服务的平台,维护自身的权益等。由于社区聚居人口的数量众多,志愿行动与居民的生活贴近,因此,社区志愿行动的精神更容易深得人心,逐步培养居民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使其主动自觉地加入志愿者行列,对社区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对社会行为的示范效应。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青年志愿者行为中,通过树立志愿服务活动中的典范,可以传播志愿服务的精神,引导更多的公民参与志愿服务活动。青年志愿者通过志愿服务,比如环境保护的宣传,公共卫生的参与,又或者是道路交通安全行为的参与,无疑都推动着人与人的和谐相处。例如,2003年考取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专业的徐本禹,到贵州毕节大方支教,后获“感动中国·2004年度人物”,感召了许多青年加入支教队伍。在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举办中,志愿服务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志愿者用他们的服务,既展示了自身的形象,也塑造着中国的形象,用实际行动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为奥运服务,为中国形象添彩的激情。这样的实例不胜枚举,青年志愿者行为过程,使人们更多的人了解志愿服务行为的意义,也促使更多的人加入到志愿行动中来。

对社会文化的塑造。哈贝马斯认为,当代公民社会已经从最初形成时期的“国家—公民社会”两分法,转变为“公民社会—经济—国家”的三分法。公民社会强调公民精神,而公民精神必然要求公民能够积极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美国学者迈克尔·沃尔泽指出,对公共事务的关注和对公共事业的投入是公民美德的关键标志。换言之,公民对社会公共事务的参与还体现了公益事业的参与度,经过时间的积累,这种参与在一定程度上会逐步形成一种志愿文化。文化是行动力量的源泉,一旦志愿文化有了规模效应,无形中也就营造了大众型参与文化的形态。

青年志愿者行为个体价值的实现过程

满足个体需求。按照中国社会科学院沈杰研究员的观点,今天中国社会成员在群体维度上所呈现出的需要层次是:生存的需要→发展的需要→沟通的需要→表达的需要。生存的需要是最基本层次的需要,发展的需要则是较高层次的需要,而参与的需要则表现为社会性更强的需要。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物质需求已经得到基本的满足。在此基础上,社会群体渴望逐步参与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进而实现其社会价值。青年志愿者行为,是其实现自我参与权利的体现,是实现社会参与需求的一种重要途径和方式。

提升自我修行。志愿精神的集中体现是“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奉献”要求志愿行动应当是无偿的,志愿者在志愿行动中是全身心的百分百付出,把志愿行动当成事业来热爱。在志愿行动的奉献精神中,获得自我价值的升华,身心的愉悦。

“友爱”是志愿精神大爱的体现,志愿活动不分国籍、不分民族、甚至不分性别和年龄,在志愿行动中,志愿者们应当是一个集合体,共同为践行志愿精神而拧成一根绳,为共同的目标而奋斗。

“互助”是志愿精神的内在要求,在志愿行动的过程中,志愿者在帮助服务对象的同时,其从中获得自我价值的升华,同样是在自我成长自我修行。在社会化程度逐步增加的今天,社会成员已经成为一个利益关联体,志愿行动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在帮助自己,可谓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进步”既是志愿者在志愿行动中的成长,也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源泉。志愿者通过社区服务、环境保护,通过宣传绿色文明,推行绿色低碳出行,引导社会民众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逐步调动社会各界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和热情,实现着自我进步与社会进步的统一。

强化责任感。人作为社会动物,社会环境作为全体社会成员共同生活的场所,这个场所的改善事关全体人员的利益,社会公民对于社会环境的进步、改观,天然具有一种责任感。譬如自己每天行走的一条道路,如果道路破烂泥泞,我们自然便会产生将这条路修好一点的愿望,在个体不能实现的情况下,便寄希望于政府部门的作为。同时,作为社会的成员个体,理应对社会环境的改善担负着一定的责任,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便是这个道理。

随着政府职能改革的推进,政府逐步从提供经济性的公共服务到社会性的公共服务过渡,并逐步以提供公共服务为主导。在公共服务作为政府服务的形态中,政府实现社会的良好治理,常常需要社会团体及社会成员的广泛参与,而青年志愿者及其志愿服务行为,正是志愿者参与社会改进和治理的一种重要的方式和途径。

青年志愿者志愿服务行为的过程,因其乐于助人、无私奉献投入到社会服务的过程中,必将对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作出重要的贡献,是志愿者个体社会责任感的一种高层次的体现,同时通过这个过程,志愿者作为社会成员,亦得以实现其对于所生活的社会的应尽之责任。

塑造价值观。青年志愿者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践行志愿精神的同时,也在塑造着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所谓人生观,就是人们对人生的根本态度和看法,包括对人生价值、人生目的和人生意义的基本看法和态度。人生观主要回答人为什么活着,人生的意义、价值、目的、理想、信念、追求等问题。

青年志愿者在志愿活动中,对服务对象提供了无偿的帮助,乐于助人,热情奉献,在奉献的过程中,青年志愿者们也感受到自己身心的愉悦,进而积极参与社会公共事务,健全自己的人格,乐观、勇敢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挫折,对生活的态度也更积极,升华其人格的同时,也深刻领悟了生命的意义。最为重要的是形成了自己对社会甚至对世界的认知与看法,有一些是在学校或者工作单位里接触不到的内容。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通过自己的亲自经历,了解到社会生活的现实,也接触到不一样的社会百态,形成自己对世界的看法与认知,对周围事物的是非善恶的评价。

青年志愿者行为的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同构

从上述对于青年志愿者行为实现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的分析,可以看出青年志愿者行为具有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一体同构而又相互增益的特点。

青年志愿者行为通过实现个体价值促进社会价值的实现。青年志愿者在践行者个体价值的同时,这个行为过程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或者具有促进社会价值实现的作用。青年志愿者在其志愿服务行为中,首先是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升华,在坚持自我理想,秉承“我奉献我快乐,我付出我快乐”的精神,实现了自我价值,也为不同群体提供和满足了相应的需求。青年志愿者通过志愿服务行为,走出学校走出课堂,去探索发现了解不一样的世界,不仅增加了自己的阅历,也丰富了自己的经验,是一次自我提高与修行,通过自我价值的实现,引导更多的社会成员加入志愿行动,进而关注社会公益,参与社会公共事务,致力于环境保护、增加社会责任感等行动,引导着其他社会成员的价值取向,培育和引领健康和谐的精神时尚。

青年志愿者行为通过实现社会价值保障其个体价值。志愿服务是现代社会的产物,其在配置社会资源的方式上具有特殊性,青年志愿者行为强调以“志愿”和“无偿”的方式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青年志愿者行为的个体对志愿精神的践行本身具有社会价值,有助于形成和谐、文明、公平、互助的良好社会环境,能够为青年志愿者个体价值的实现保驾护航,才能为青年志愿者的个体价值实现提供力量的源泉。

总之,青年志愿者行为的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相辅相成、一体同构,青年志愿者行为在实现个体价值的过程中创造了社会价值,在创造社会价值的同时,志愿者的个体价值得以实现。

(作者单位:石家庄学院政法学院;本文系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课题“大学生对网络公共事件的态度及引导策略—以河北省高校为例”,项目编号:1412090)

【注释】

①⑤共青团中央青年志愿者工作部主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青年志愿者行动》,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年,第11页,第112页。

②③④穆青:《志愿服务理论与实践研究》,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73页,第3页,第164页。

责编 /王坤娜 韩露(实习)

作者:赵旭辉

上一篇: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策略论文下一篇:大学生资助工作德育教育论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