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思考论文

2022-04-22

摘要:针对中小学生成长过程中心理存在不成熟、不稳定,具有较大的动荡性和可塑性,容易出现心理困惑,甚至发展为人格、心理障碍,探讨并提出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建议。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思考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思考论文 篇1:

微课应用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

﹝关键词﹞微课;心理健康教育;中小学

微课是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如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等)或教学环节(如学习、活动、主题、实验、任务等)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新型在线网络视频课程。近年来,微课凭借短小精悍、主题突出、使用方便、互动性强、应用面广等特点席卷全国,成为教育界的热点话题,各个学科都陆陆续续尝试将微课引入到学科教学中。从2011年国内第一篇关于微课的学术论文发表以来,短短的几年时间,有关微课的论文已达到了4313篇(CNKI数据,截至2016年6月),而从土豆、优酷等网络播放器中,搜索到的微课视频也不计其数。

然而,在众多微课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中,心理健康教育微课程的研究却极少。以“微课”和“心理健康教育”为关键词在CNKI进行搜索,相关论文仅5篇(截至2016年6月),且仅限于高校研究。可见,尽管关于微课的研究探讨很多,但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微课研究却还处于起步阶段。实际上,随着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日益得到重视,将微课引入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也是未来发展的趋势。

一、微课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一)符合教育理论

微课可以在很短时间内,集中地将一个小的知识点阐述清楚,达到教学目的。凭借其数字形式的存在方式,可通过网络传播,在不同地方、不同时间多次重复利用,实现了教学效果的无限放大,达到教学资源共用共享的理想状态。从这个角度来看,它符合了教学最优化理论。在心理健康教育微课教学中,可创设丰富的情境,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基于微课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可在课堂上统一学习内容,也可以是学生独立自主地学习,是多元化的学习方式。基于微课的教学是整体化、个别化、自主化和多元化的,体现了多元智能理论。

(二)实现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理念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指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要坚持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相结合,发挥和调动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关注自身心理健康,培养学生自主维护自身心理健康的意识和能力。这也强调了,在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体验。每一节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都是对“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进行的一次积极探索。对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而言,将微课应用于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有助于革新传统的教研与教学方式,进一步推动“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理念的发展。微课是课堂讲授法以外的一种大胆、新颖的知识传递方式,实现了从教师的“教”为中心向学生“学”为中心的转变。在这一方面上,微课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一致的。

(三)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效率

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体验,课堂中常常设置与主题相关的游戏和活动。由于中小学生自控能力发展并未成熟,他们在参与互动的过程中,容易发生一些影响课堂纪律的情况,影响课堂教学的正常进行,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不高。将微课引入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使学生能够灵活选择学习内容和时间,更好地满足他们对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个性化学习需求:课后按需选择学习内容,按需与同学进行更深入的探讨和相互学习。这样一方面,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多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时少的缺陷和缺少个性化教育的不足,从而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效率。同时,对学习主体“学生”而言,微课中积极的体验有利于学生进行自我探索,从而产生自我成长的积极力量,实现自我教育,更好地预防心理问题的出现。

(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课堂教学是教师工作中极其重要的部分,对于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来说也是如此。将微课应用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具有积极的作用,但它无疑也对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除了要做好日常工作外,还要掌握制作微课的相关技巧,并巧妙将不同主题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设计成微课,形成新的、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形式。这个过程能促进心理教师对新事物的尝试和探索,也能促进他们对专业知识的思考,有利于自身专业素养的发展。

另外,微课互动性强的特点,能够促进同行之间进行交流和探讨,对提高整体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和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改进自己的不足,进行自我探索,在一定程度上也能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二、微课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避免形式化

微课主要是为了服务于教学,要使微课的效果得到保证,课程的开发和建设两个环节显得格外重要。近年来,微课数量迅速上升,参与微课制作的队伍迅速壮大,在这些人或作品中,难免出现一些滥竽充数的情况。原因包括:一方面,由于微课的制作技术是一个门槛,很多教师难以制作令人满意的高质量微课;另一方面,某些基础教育阶段教师拒绝学习更先进的多媒体新技术。这就使得在“微课热”的潮流中,微课被形式化了:其数量增长了,但质量却没能得到相应的提升。因此,要使得微课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得到保证,必须对心理健康教育从业人员进行相关培训,并对相关作品进行评价和审核,使心理健康教育微课的质量得到保证,避免形式化。

(二)注重对优秀微课的推广

随着以后微课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逐渐开展,不同主题的心理健康教育微课会越来越多,优秀的微课也会越来越多。如果这些优质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那将是资源的浪费。实际上,心理健康教育不只是学生在学校中要接受的教育,也包含孩子在家庭中要得到的教育。如果能够在家长当中推广已开发出的优秀心理健康教育微课,那么,家长也能够从中学到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知识,进而利用课程中学到的知识帮助孩子。另外,学生在家庭中同样能够感受到心理健康教育的氛围,使学生在学校中接受的心理健康教育得到强化,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因此,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微课程的过程中,要注重将优质资源向家长推广,使更多的家长加入到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中来。

(三)建设微课评价体系

将微课引入到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目的在于提高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促进学生心理健康。为了实现该目的,心理健康教育微课就与其他常规课堂教学一样,都要面临着一系列需要被评价的问题,包括:课程设计是否合理、实施过程是否恰当、实施后效果是否有效等。只有回答了这些问题,我们才能不断建设、实施和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微课程。另外,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是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调控心理健康教育计划实施方案内容过程与结果的有效杠杆,我们要重视对课程的评价。微课的评价原则包括科学性、教育性、实用性、艺术性和技术性,同时,可采用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评价,并形成一个全面立体化的评价体系。

可见,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微课程的过程中,需要逐渐建立与之相对应的课程评价体系,科学的评价体系才能够保证微课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应用的质量。

(四)加强教学效果的实证研究

这几年间,微课所涉及的内容和学科范围越来越广,但其实际效果众说纷纭。在未来的研究中,应该加强微课教学效果的实证研究。为了保证中小学生能顺利掌握微课课堂中所传授的心理健康知识以及情绪疏导、人际交往等应对技巧并加以应用,在对心理健康教育微课进行相应评价的同时,还需要对学生的实际应用情况进行跟踪和考核,了解心理健康教育微课的实际应用效果及实用性。只有其实际效果得到保证,才能够保证心理健康教育一级目标的顺利实现,即真正做到以预防心理问题的发生为主,注重培养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与开发学生潜能,促进学生的人格完善。

(五)加强对中小学生微课学习的引导与监督

中小学生,尤其是小学生的学习专注力差,自我管理能力也相对较差,因此,他们在家独立学习微课的过程中,难免会有学生做与学习微课无关的事情,如上网、玩游戏等,这不仅偏离了微课本身的功能,还会影响学生对其他学科的学习。因此,需要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微课的学习加以引导和监督。教师可时常提醒学生微课学习时间不能太久,避免影响视力;学完微课后,不再利用电脑等电子设备玩游戏等。家长可对学生学习微课的时间进行相应的限定,并给予监督,必要时给予提醒,严格控制学生微课学习的时间。

总之,将微课引入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是未来发展的趋势,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要避免形式化,注重对优秀微课的推广,建设微课评价体系,加强教学效果的实证研究,加强微课对学习的引导与监督。

作者:潘晓敏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思考论文 篇2:

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

摘 要:针对中小学生成长过程中心理存在不成熟、不稳定,具有较大的动荡性和可塑性,容易出现心理困惑,甚至发展为人格、心理障碍,探讨并提出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建议。

关键词:中小学 心理健康 教育

中小学生心理存在不成熟、不稳定,具有较大的动荡性和可塑性,主要表现有:①开始逐渐形成独立思考和选择,并不希望受到家长、教师等的干涉,甚至产生与家长、教师的对立情绪,同时对家庭又存在着很大的依赖性;②有强烈的集体意识感,喜爱集体活动,又不善于与人交往沟通;③知识不全面、生活经验不足等,往往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遇到困难;④心理调节能力不强,很容易出现心理困惑,情绪波动强烈等特点。这一时期是人生的一个重要阶段,需要加强引导,鼓励他们努力学习和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扩大知识面,扩大生活经验,如果放任自流,则易使中小学生形成许多不良的习惯,甚至发展为人格、心理障碍。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和密特尔曼提出心理健康的标准[1]:①有足够的自我安全感;②能充分了解自己、能对自己的能力作出适度的评价;③生活理想切合实际;④不脱离周围现实环境与周围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⑤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⑥具备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⑦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⑧能适度地发泄情绪和控制情绪;⑨在符合集体要求的前提下,能有效地发挥自己的个性;⑩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能恰当地满足个人基本的需要。

1、培养中小学生健全的人格

人格即个性,是指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它包括一个人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以及自我意识[2]。心理健康的目标是使人保持人格的完整和稳定性。学校是培养和健全学生人格的重要场所,它直接利用一系列科学的教育手段和方法,来对学生人格加以塑造。学校应在教育中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1老师应注意引导中小学生在校时形成健康心理

研究学生的心理特点,开展适合其心身发展需要的文化和娱乐活动,使中小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形成朝气蓬勃、团结向上的良好心理状态。教师应做到像长辈一样关心学生,在对待学生的态度上应一视同仁,既不偏袒好学生,也不歧视差生,做到奖罚有度,以鼓励为主,与学生建立良好融洽友好的关系。

1.2注意引导中小学生适应新环境的能力

从小学到中学的环境变化,中小学生面临的就是环境和生活的适应,学校应做好新学生到校时的衔接工作。往往新生到校后对环境、新同学、新教师以及新的校风、班风、学风等有很大的不适应,大多数学生在家是独生子女,是“小皇帝”、“小公主”,有一些不良的习惯,往往在做事和行为上以自我为中心。家庭条件好的学生可能在家养成娇奢的习惯,缺乏意志力;出身清贫的学生容易产生自卑、胆怯的心理。他们到校后应在老师的引导下逐渐相互接纳,使学生能感受到来自学校、同学、老师的温暖、关心、帮助,而不是感到紧张、孤独等,在校园中形成健康的心理氛围。

1.3注意纠正不正确的异性爱慕和早恋现象,加强性意识心理卫生教育

青少年期一般也称青春期,是童年走向成年的过渡期,性意识的增强,进入青春期的青少年男女生理上变化大,尤其第二性征的出现,他们渴望了解性,了解与性有关的各种知识,不仅希望了解自身的性解剖与生理,更增加了对异性的向往,开始逐渐有了追求异性的需求,可出现对异性的爱慕、好奇心,甚至出现性冲动、性行为、早恋及不正常的异性交往。因此,教育学生学会正确地与异性交往,正确地对待恋爱、友谊等问题,防止性错误的发生。

2、注意智力开发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通常把智力当成人在认识过程方面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它们是注意力、感觉能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3]。中小学生在学习上容易出现学习困难,甚至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再加上社会和家庭对学生学习的压力,可能导致各种心理障碍,有的甚至出现自杀和走上犯罪的道路。因此,在开发中小学生智力上反对唯成绩高低来评价学生的好坏,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3、培养中小学生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和情感

心理学认为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主观体验,通过内在或外在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满意或不满意的感觉,如愉快、喜爱、幸福甚至狂喜,或尊敬、焦虑、愤怒、恐惧、惊慌、嫉妒、委屈、困惑、消沉、冷漠、自卑等。相对稳定的部分称情感,如道德感、審美感等。情绪具有明显的生理反应成分,直接关系到个体的心身健康,同时,心理活动又都是在一定的情绪基础上进行的,因而人们将其看成是心身联系的桥梁和纽带。正性情绪包括乐观、开朗、心情舒畅等有利于人的心理和生理两方面的健康;负性情绪包括焦虑、抑郁、悲伤、苦闷等,常常会影响个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和心理反应[4]。因此, 培养中小学生控制自己的情绪和情感,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3.1努力培养积极的情绪,做情绪健康的人

中小学生应加强体育锻炼,锻炼可以使人的精神和心理产生变化,进而促进人的心身健康。增加与外界的交往,处理好伙伴关系、与老师的关系,与人为善,乐于帮助他人,多增加愉快的生活经验,不断地从生活环境中得到美的享受;在学校,中小学生应学会相互尊重、理解,相信自己,也尊重别人,正确的认识自己,既不妄自菲薄,也不目空一切,处理好自己与环境的关系,多鼓励他们努力学习和参加社会实践,养成自信、自强、自控的良好品质。

3.2把消极情绪状态引导和调节到积极的方面来

一是当感到不舒服、不愉快、心情烦闷时,应该使用“合理宣泄法”,将不良情绪的能量发泄出去。二是理智地消解不良情绪。认识到不良情绪的存在,分析不良情绪的原因,然后,寻求适当的方法和途径加以解决。比如,如果因为考试前把握不大,就要积极把精力转移到加强学习上来,集中精力搞好学习,减轻自己的忧虑。三是将不良情绪遗忘或转移。凡是在不愉快的情绪产生时能很快将精力转移到他处,就会使不良情绪遗忘或转移。

4.注意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形成良性发展

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离不开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支持。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家庭对孩子的溺爱,使其从小养成任性的不良行为,另一方面,家长对子女的期望值过高,导致教育方法不当,教育效果差,甚至造成子女的逆反心理。因此,学校要引导家长对学生的心理教育。同时,中小学生也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心理必然受到社会的影响,。在我国,随着科学技术的发达,生活条件的改善,中小学生上网且管理不严,都会带来学生的问题。因此,社会教育就显得十分必要,让学生参加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针对社会不良现象开展讲座,参加社会科技展览活动,以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

综上所述,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必须注意培养中小学生健全的人格,注意智力开发对中小学生不良的心理影响,让中小学生积极参加到各项有益的社会活动中去,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辅导,帮助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使他们得到全面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何艳茹.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9.18-23.

[2]龚维义,刘新民.发展心理学【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131-132.

[3]高玉祥.个性心理学【M】.第二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58-166.

[4]王立新.心理的生物学基础【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8.108-120.

作者:刘永平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思考论文 篇3:

对“留守孩”引发的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

[摘要]农村“留守孩”心理健康问题必须引起全社会特别是农村山区中小学的普遍关注。学校应提高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加强管理和协调,注重在教学和学校其他活动中的渗透等方式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创建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

[关键词]“留守孩”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近年来,由于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家中留下了大量缺乏父爱、母爱的未成年人,人们称之为“留守孩”。笔者最近对江西省于都县的“留守孩”现状调查发现,目前农村留守儿童中已经出现了较严重的学习成绩差、道德品行差、纪律涣散、自私冷漠、忧郁多疑、以自我为中心等潜在危机,两极分化趋势明显,对农村基础教育工作产生了较大冲击,给构建和谐社会埋下了诸多隐患。于都县是赣州市人口最多的一个县,全县总人口92万人,其中外出务工人员25万人,超过总人口的1/4。据2004年4月的调查统计,全县在校中小学生有17.1万多人,其中留守儿童就有6.2万人,占学生总数的36.4%。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离,负责照顾孩子的农村老人又绝大多数是文盲、半文盲,难以从体力和智力上担负监管重任,在长期情感缺失和心理失衡的影响下,许多农村“留守孩”因“情感饥饿”而产生了自卑、性格抑郁、自我封闭、憎恨、仇视的畸形心态等不良心理。2004年初在盘古山镇全镇9所农村小学调查中发现,近60%的留守儿童存在心理问题,有65%的留守儿童不愿意与代养人进行心灵沟通,其中12%甚至很少与代养人交谈。还有30%的留守儿童直言恨自己的父母。表现在:一方面,一些留守儿童自卑心理加剧,性格抑郁,喜欢自我封闭,为人处事孤僻不合群。在盘古山镇中心小学,许多留守儿童在课余给老师写小纸条,里面充满了孩子们的困惑与苦闷;另一方面,一些留守儿童产生憎恨、仇视的畸形心态,有的甚至出现暴力化倾向。于都县银坑镇坪脑村的小陈,今年17岁,因学习成绩不好曾留过级,有一次,村里的医生陈平问他读几年级,陈觉得自己被人嘲笑,就用菜刀和不锈钢管对陈平及其妻子进行了报复。有一名留守儿童由年迈的奶奶带着生活,孩子每天都要吃肉,一天没买,就命令奶奶跪下,用棍子在奶奶后背敲打。另一名留守儿童,因为干了坏事受到爷爷责骂,便记恨在心,当爷爷在池塘边打水时,他突然跑过去把爷爷推下池塘。

农村“留守孩”是我国未成年人的主要组成部分,同样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他们的健康成长,对于培养品德高尚、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的教育目标必将产生重要的影响。关爱农村“留守孩”,加强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应是当前社会、学校、家庭刻不容缓的任务,必须引起全社会的普遍关注。

一、提高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把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出发点

目前,一些山区农村中小学对心理健康及心理健康教育有这样一些错误认识:有些教师认为“心理健康障碍”是一种“富贵病”,只有生活富裕了、生活节奏加快了,人们的心理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心理不适,而对于农村孩子而言,经济上的相对窘迫、学习上的繁重任务已经使他们无暇顾及其他,自然不会胡思乱想,所以纯朴、正直、善良的他们没有什么心理问题;有些教师在工作中把学生出现的一些心理问题如学习、情绪、性格等问题简单归之为是学生的思想不纯洁,品德有缺陷;将学生偶尔表现的一些心理不适夸大化,认为这样的学生是神经系统出了问题。基于上述认识,在工作中必然表现为:

一是忽视心理健康教育在山区农村中小学的重要性。在教育经费的安排上没有心理健康教育的项目,在教师的配置上没有心理辅导教师的编制,在师资队伍的建设上没有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的安排,在图书资料的建设中没有心理健康的内容,总之在学校的各项工作中没有心理健康教育的一席之地。

二是把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品德教育混淆,如在学校开展班、团队活动时,常常将一些本应属于心理健康教育范畴的问题德育化。在工作中表现为脱离学生心理发展实际,主观片面、牵强生硬的说教,缺乏必要的心理教育手段。于是学生的早期心理障碍未能得到及时地发现、及时地疏导。

三是把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欠佳与精神病混淆。在农村社会中有一种错误观点,把心理问题与精神问题等同,认为看心理门诊的都是精神病患者,这种错误观点也影响到对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容易将部分学生的心理障碍视为精神问题,将简单问题复杂化、扩大化。因此,山区中小学要十分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无论校内校外、教师家长,都应当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科学的认识,以推动良好心理健康教育氛围的形成。同时,要把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出发点,教育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建立健康的社会关系、家庭关系和同学关系.

二、加强管理和协调,把握心理健康教育的的制控点

有些学校把心理健康教育狭隘化,把它只看作是心理健康教育辅导教师的事。事实上要形成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需要依靠学校、社会和家庭三方的力量。一方面要在学校内形成一股合力,逐步建立在校长领导下,专(兼)职心理辅导教师为骨干,以思想品德课和思想政治课教师、班主任和团、队干部为主体,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体制。学校应加强对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培训,使他们个个都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行家。同时对每个教师都应提出重视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使教师树立关心学生心理健康的意识。每一所学校都要创建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环境,学校的每一个教师都应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另一方面,也应当看到家庭、社会对学生人格的影响,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说,家庭、社会的影响力比学校更为持久,更为深远。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的观念、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成长,这其中既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影响;同时,中小学生已经形成的良好心理品质也会受一些不良社会因素的影响而出现倾斜,这样学校教育的结果易被家庭、社会的负面作用抵消。因此,应该建立引导家庭进行科学教育、引用社会力量进行积极教育的机制,把家庭,社会的心理健康教育看作整个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一个重要的支撑系统。山区农村孩子的家长一般文化程度不高,但他们吃苦耐劳,诚实善良。学校应针对家长们的心理特点成立家长委员会,办家长学校,向家长们传授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帮助他们树立心理健康意识和正确的教养观,使之能对孩子提出合理的发展目标,掌握如何与孩子进行心理沟通的技巧。同时,使孩子与家长(监护人)一起学习,让孩子感到家庭的温暖,学习到家长们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山区中如何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保持良好的情绪与豁达的心怀,使学生生活在和谐温暖的家庭氛围中。学校还应与当地密切联系,争取地方政府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健康的文化体育场所,让学生远离不良环境,形成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社区环境。此外,还可以设立由家长、学校、社区三方代表共同组成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委员会,定期或不定期地召开有关的会议,制定有关措施,加强三方的联系,形成“教育辅导学生,人人有责”的局面,共同为学生服务,保证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三、注重在教学和学校其他活动中的渗透,把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切入点

心理健康教育氛围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需要日积月累从各项工作中积微成著。目前,在山区农村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可以有: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各项活动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建立学校跟踪反馈矫正系统;通过建立“悄悄话”信箱,对个别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心理辅导与咨询。这些形式都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

首先,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最基本的途径,也是形成心理健康教育氛围的最基本的因素。在山区农村中小学,由于交通的不便、信息网络的闭塞,使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知识的获得、心理健康意识的提高、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主要依赖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山区农村中小学的心理辅导课应坚持以活动课的形式,充分考虑农村少年的心理特点及行为方式,注重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心理体验,而不是纯理论的课堂学习形式。

其次,在学校的各科教材中已蕴含着不少良好的心理素质培养因素。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一方面拓展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空间,另一方面更有助于老师开展班级心理辅导工作,增强辅导效果。两者相结合形成一个有机体系,就可以在课堂内营造良好的心理教育氛围,使课堂教学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因此,在教学中每个教师要做到:(1)有心理健康教育意识,要根据学生的心理规律并为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而进行教学。(2)要善于挖掘各科教材中蕴含的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素材,加以利用,体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使各科教学都能起到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的作用。(3)要建设积极的课堂心理环境,实行有效的课堂管理。(4)要转变教师的社会角色,变成与学生平等的朋友、知己,尊重、关心学生的表现与行为。

第三,充分利用班、团队活动以及课外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如举办心理健康讲座、编辑心理健康教育小报、开办板报专栏、征集校园广播稿、组织多种形式的竞赛活动等,让中小学生们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受到影响,努力营造优良的心理健康教育校园环境。同时为学生营造一个开阔、整洁、优美的校园,发挥积极的心理暗示作用,帮助学生调整好自己的心情。

第四,注重集体教育与个别辅导相结合,建立学生心理档案,成立心理咨询室,对个别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在全体学生中树立正确的心理咨询意识,帮助他们根除心理咨询“羞于见人”的错误观点,使心理不适的学生能大方地与心理辅导教师沟通,便于心理辅导教师对学生中出现的早期心理障碍,做到及时发现、及时疏导。

参考资料:

1、傅文弟:《当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8)

2、叶一舵、项传军:《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途径》[J]、2001(1)

作者:詹 欢 张捍东

上一篇: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教学论文下一篇:农村职业教育新农村建设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