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中儿童赏识教育论文

2022-07-03

策划人小语改革开放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影响着我们国家的方方面面,当然也包括家庭教育。在这40年里,家庭教育的学科建设、理论研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家庭教育书籍浩如烟海,父母们的教育理念和方法随之变迁,其中既走过弯路、摔过跟头,也有成长和领悟。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家庭中儿童赏识教育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家庭中儿童赏识教育论文 篇1:

家校协同教育摭谈

摘 要:家庭教育是最基本的教育,是整个教育的基础和起点。而学校是教育人的专门机构,是通往成才之路的教育,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只有二者相互配合、相互促进,架起家校之间教育的桥梁,才能共同完成好教育人的任务。

关键词:家校协同;沟通;交流;合作;倾听

一、家校协同教育的必要性

“教育”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的释义是指培养新生一代准备从事社会生活的整个过程,主要是指学校对儿童、少年、青年进行培养的过程。现代教育大体可分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学校是专门的教育机构,是专门研究教育相关问题的,同时还担负着对家庭教育指导和配合的任务。学校教育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

家庭教育是最基本的教育,是整个教育的基础和起点,也是持续时间最长的教育。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延伸和拓展,是学校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家长是否有效地配合学校对子女进行教育,直接决定着学校教育的效果。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教育儿子,就意味着没有时间做人”,可见家庭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二、教育工作任重而道远,家庭和学校要相互配合形成教育合力

我们常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说明学生的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学校的教育固然重要,但是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联系也同样重要。密切学校同家庭、社会的联系,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提高家庭教育水平,使三者之间相互配合、协调一致,才能达到育人机制的完整。“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既包含了家庭教育又包含了学校教育。它强调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又是学校教育的补充。我们现在常说资源共享,其实在每个家庭中都蕴涵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因为每个家庭的环境不同、背景不同,家长的职业和工作的领域不同,他们所掌握的知识、技能、人生的阅历、生存的本领都是可利用的资源。教师与家长的相互沟通、相互协作,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取长补短,相得益彰,使学校与家庭两种教育环境、两种教育形式、两种教育资源相互整合,形成一股教育的合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学校教育而没有家庭教育,或者只有家庭教育而无学校教育,都不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艰巨而复杂的任务。”可见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相互配合形成教育合力。

三、在协同教育中,学校和家庭要扮演好各自的角色

1.在协同教育过程中,学校和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和指导作用

学校是教育人的专门机构。学校教育目标明确、计划合理、科学规范。因此在协同教育中学校和教师要充分地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教师要掌握与家长合作与交流的技能与技巧,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成长过程中出现的思想问题、学习问题和心理健康等问题,认真查找问题产生的根源,与家长共同努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同时对家庭进行教育上的有效指导,改进家庭教育方式方法,使家长有目的、有意识地配合教师教育学生。

教师在协同教育中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1)平等的原则。杜威曾说过,“要学会做人,就得通过平等的交往,发展出一种社会意识,意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特的社会成员”。教育是理性的行为,与家长的沟通更需要平等和尊重、理性和智慧。

(2)主动的原则。主动与家长沟通学生的情况。尤其是有特殊情况或突发事件时更要及时通知家长。

(3)公正的原则。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家长,对他们一视同仁,和家长协同教育时要不亢不卑,不因家长的贫富、职位的高低、学生成绩优劣等而区别对待。构建和谐、融洽的关系,减少矛盾和摩擦的发生。

(4)求同存异的原则。教师要尊重家长的看法并表示理解。在尊重家长人格的同时,还必须尊重家长在教育子女方面的不同的意见和建议。教师与家长都是学生的教育者,其教育地位应该是平等的,要求同存异。教师应在尊重家长的同时,根据教育科学的原则,在家庭教育上给家长以正确的指导。

(5)对特殊家庭和特殊人群的子女要更加关注和爱护。如流动人口子女群体。这些学生的家长很多人没读过几年书,有的甚至是文盲,这为家校协同教育带来许多困难。这些学生中有一些人又有很强的自卑心理,缺乏自信心。这就需要学校和教师努力消除家校协同教育的障碍。教师要尊重和理解学生和家长,将关爱更多地给他们。

另外,要重视特殊家庭的家校协同教育。如对身体残疾的学生、智障家庭、单亲家庭、单亲状态家庭(夫妻中一人长期在外地)、留守孩子等,更要一视同仁平等对待,而且更要高看一眼,厚爱一层。老师们要付出更多的心血,帮助和关注这些特殊的学生和特殊家庭中的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老师们要鼓励他们赏识他们,充分挖掘他们身上的潜能,给他们学习和生活的自信。

2.学校和教师要积极探索和拓展家校协同教育的途径

学校和教师要通过家访、召开家长会、家长与学校联系手册、电话、通信、运用网络发电子邮件、聊天等多种形式,与家长互相沟通情况,共同商讨、协调教育方法和教育步骤,建立全方位的沟通平台。

(1)个别联系。1)家访。家访是教师尤其是班主任与学生家长联系的一种常用的方式,是加强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的重要途径。现在是信息时代,通讯手段先进了,但因班级学生人数太多、居住分散等原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家访工作。青少年教育专家周长根说:“现在不少学校和教师,通过电话了解情况,但这只是声音的传递,代替不了面对面的感情交流,实地的踏访。”家访作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沟通的一种好的形式,我们不能抛弃。通过家访教师可以了解家长的想法与要求,学生在家的表现,与父母的关系等情况,双方共同探讨教育的方法,从而提高教育质量,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得益彰。2)随机个别交谈或约请家长来学校。教师可与家长在短暂的相见时,抓住时机随时进行交谈。如果有特殊情况或突发事件就要约请家长到学校来共同商量解决和处理的办法。3)书面联系。一是建立《家校联系簿》。为了加强和家长的沟通,利用“家校联系簿”、“联系卡”使家长及时了解学校的各项要求,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同时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充分地交流信息,及时与家长交换教育孩子的意见,找准教育的切入点,加强配合,努力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形成合力。二是学校创办家庭教育专刊或开辟父母专栏指导家庭教育。现在家长一般工作都很紧张,这就需要开办专栏,创办简报、专刊等通报信息,介绍各种教育经验和教育方法,树立和宣传家教典型,指导家庭教育。

(2)集体联系(和多位家长联系)。1)召开家长会。学校必须定期召开家长会,向家长全面地介绍学校的情况,介绍

学生近期的思想状况、心理状况、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学校和教师要听取家长意见和建议,让家长互相交流家庭教育的经验,有时向家长介绍一些科学的教育方法。家长会是学校与家庭互相联系的好机会,是教师倾听家长的关注和期望、双方相互沟通的好方式。2)举行学校开放日活动。学校开放日活动给家长提供了一个了解学校和信息交流的机会。家长了解了孩子在学校的成长与发展的情况,与教师互通学生教育的信息,同时学校开放日活动也展示了学校工作的整体水平和学生的发展水平,架起了家校协同教育的桥梁。3)成立家长委员会。学校家长委员会代表学校和家长的共同利益,反映家长的愿望,倾听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其主要职责是:审议学校工作计划,参与学校的重大决策,听取学校工作总结及工作汇报,提出改进意见。家长委员会是学校、教师与家长之间相互联系的渠道,是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互沟通协调的纽带。4)举办家长学校。通过家长学校,可以聘请学识渊博的专家学者、教育教学中的骨干教师、教子有方的家长举办专题性讲座和培训,进行家庭教育方法的学习和指导,从而提高家长的教育能力,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家长应积极参加家长学校活动。近年来,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备受重视,家长学校在各地纷纷建立。5)通过网络、现代通讯手段的联系。通过电话、手机、网络等现代化的通讯手段,电话交流、发短信、发电子邮件互通信息,密切学校与家长的联系。还可以开通家长热线,建立校园网,家长聊天室。家长、教师、学校可以通过这种系统了解到大量的教育信息、教育方法、教育理念。家长还能够通过这个平台,与教师进行交流,获得对孩子的成长、成才、成功有指导意义的实质性帮助。

3.在家校协同教育中家长应和学校、教师密切联系,默契配合

首先,家长的知识、教育方法需要不断更新。家长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新的教育理论。只有家长不断转变教育观念,及时改进家庭教育方式、方法,才能提高家庭教育的水平。苏霍姆林斯基说:“生活向学校提出的任务是如此的复杂,以致如果没有整个社会首先是家庭的高度的教育学素养,那么不管教师付出多大的努力,都收不到完满的效果。”

其次,家长要善于倾听。家长应该学会倾听教师和学生的心声。上帝给了我们两只耳朵,本来就是让我们多听少说。意大利教育家瑞吉欧说:“接过孩子抛来的球。”只有善于倾听孩子的声音,才能走进孩子的世界,才能找准教育孩子的切入点。倾听他人说话,不粗暴地打断他人谈话既是一种修养,也是一种美德。家长有善于倾听教师的习惯,教师和家长之间就会多一分沟通,少一分隔阂;多一层理解,少一点挑剔;多一份行动,少一些抱怨,为同一教育目标从不同的教育角度,各司其职,形成强有力的教育学生的合力。

第三,家长要对自己的孩子做出正确、客观的评价。有些家庭对学校和子女的期待过高,眼高手低,不能客观、全面分析孩子的思想、学习状况,因势利导、因材施教,把考取名校作为唯一的出路,导致孩子心理负担过重。有些家庭不能制订具体的计划,具体的学习目标,将其进行细节量化,从而一步一个脚印地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

第四,在协同教育中家长要充分发挥主动性。有些家长不能主动与教师沟通、交流、合作,只等教师找家长。学校是教育教学的组织者,但教育教学的成功离不开家庭与社会的配合。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两种特点完全不同的教育,家长必须主动与学校老师沟通,按时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积极参加家长学校的讲座,配合学校搞好教育。沟通多了,家长才能了解孩子在学校的真实情况,能理解学校的教育理念。

收稿日期:2006-05-15

作者简介:夏春秋(1971-),女,黑龙江海伦人,助理研究员从事教育管理研究。

[责任编辑:杨唯真]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作者:夏春秋

家庭中儿童赏识教育论文 篇2:

中国家庭教育40年

策划人小语

改革开放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影响着我们国家的方方面面,当然也包括家庭教育。在这40年里,家庭教育的学科建设、理论研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家庭教育书籍浩如烟海,父母们的教育理念和方法随之变迁,其中既走过弯路、摔过跟头,也有成长和领悟。本期策划,我们不仅梳理了这40年来家庭教育领域的变迁和发展,更邀请赵忠心、孙云晓、陈建翔3位亲历40年发展过程的教育大咖,讲述他们的思考和感悟。现在,就让我们开启这段厚重丰富的回忆旅程吧!

关键词

1978~1999年

独生子女政策 《家庭教育学》    早教   钢琴考级   小皇帝  《夏令营中的较量》

社会热点回顾:

在1978年,有两件大事对中国的家庭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一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确定了改革开放的政策;二是计划生育,第一次以法律形式载入我国宪法。也是在这一年,13岁少年宁铂被中国科技大学破格录取,被誉为“中国第一神童”,在全国家喻户晓。中国科技大学为此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大学少年班。

1982年,我国将计划生育定为基本国策。独生子女政策使人们的家庭教育观念发生重大变化:由过去的单纯追求子女的数量,逐步转变为重视子女的质量,广大父母迫切希望对家庭教育进行理论指导。1988年,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赵忠心编著出版《家庭教育学》,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系统论述家庭教育理论与实践的著作,对我国家庭教育理论体系的构建奠定了坚实基础。

与此同时,独生子女政策也让父母纷纷望子成龙。随着改革开放,曾经在国外流行一时的“早期教育决定论”传入国内,有些学者推广“0岁识字,3岁扫盲”的早教方案,宣传让“神童进入千家万户”。加上中国父母望子成龙的心态、“第一神童”宁铂的榜样力量,很多中国父母在孩子出生不久就教其认字、算术、外语,急功近利,走入超前教育的误区。1998年,北京首家早教机构东方爱婴开办。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经济条件的逐步改善,出生在物质严重匮乏年代的中国父母出于补偿心理,想让孩子拥有最好的东西,乐器之王钢琴因此走进千家万户。大城市中兴起学钢琴的热潮,中小城市也受到影响。1992年,“全国业余钢琴考级”活动正式开始。许多重点学校实行艺术加分政策,一些父母渐渐把加分作为孩子学钢琴的唯一动力,不考虑孩子的天赋与兴趣,学钢琴因此成为很多城市儿童的噩梦。

20世纪90年代,一些独生子女因为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不能与人合作,不能吃苦,被媒体贴上“小皇帝”的标签。1993年,青少年问题专家孙云晓发表《夏令营中的较量》,记录了在一次草原探险夏令营中,中日孩子截然不同的表现,暴露了中国孩子不能吃苦、抗挫折性差等弱点,引发全国性的教育大讨论。

“家庭教育”如何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

文|赵忠心(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原副会长,中国当代家庭教育理论研究的开拓者和奠基人)

20世纪80年代初,我选定家庭教育这个研究方向时,差不多是“单枪匹马,孤军奋战”的状态。当时,学术界还不承认“家庭教育”是一个独立的学科,专门从事家庭教育理论研究的人员可以说是凤毛麟角。

80年代初期,家庭教育实践中暴露的问题不多。虽然社会上出现了大批的独生子女,但基本上还处于学龄前阶段,成长和教育中的问题还没有显露出来。父母在思想上还信奉“家丑不可外扬”,不愿意把孩子的问题公布于众。另外,人们还没有认识到家庭教育也有自己独特的规律。

1992年,国务院颁布我国第一部儿童工作纲领《九十年代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要求要“使90%儿童(14岁以下)的家长不同程度地掌握保育、教育儿童的知识”。1996年9月10日,全国妇联和原国家教委共同制定、颁布了《全国家庭教育工作“九五”计划》。该计划要求“加强家庭教育理论研究,具体措施是:1.充分发挥学术团体和有关专家的作用;2.加强家长学校的教材建设;3.开展家庭教育国际学术交流活动;4.加强家庭教育法规建设。”1999年6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发布,开始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进入学校的独生子女暴露的诸多问题,也让父母非常困惑,渴望得到指导和帮助。为了适应社会的强烈需要,许多学科的专家、学者投入到家庭教育理论研究之中,诸如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法学、史学、医学、老年学、婚姻家庭学;同时运用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剖析家庭教育问题,出现了多学科并举的局面,大大拓宽了家庭教育研究的思路和视野。

同时,家庭教育的学科建设也得到发展。1992年,北京师范大学率先招收家庭教育研究方向的硕士研究生、进修生和访问学者,为国家培养了第一批家庭教育指导和研究的高级人才。1994年,人民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了我的家庭教育学术著作《家庭教育学》修订本。1999年,教育部经专家审定,指定我的这本学术著作为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教材。

1998年,应台湾嘉义大学校长的邀请,我率领祖国大陆第一个家庭教育代表团,到台湾出席了第一届海峡两岸家庭教育学术研讨会,开辟了海峡两岸家庭教育学术交流的先河,并公开出版了第一部海峡两岸家庭教育研究文集。

總体来说,20世纪80年代主要是聚集科学研究和普及力量,进行了一些理论研究的组织建设和舆论准备,基本是开拓性的工作;90年代,我国的家庭教育事业处于普及与发展并重的阶段。

关键词

2000~2009年

徐力弑母案   哈佛女孩刘亦婷   陪读 赏识教育   网瘾   向孩子学习

社会热点回顾:

中国父母望子成龙的心态持续发酵,在家庭教育中的投入越来越大,甚至不惜代价。2000年发生两大热点事件。一是徐力弑母案。徐父常年在外打工,徐母把儿子照顾得无微不至,但要求在重点班就读的徐力必须保持全班前10名,并不许他踢足球。2000年1月17日,不堪重負的徐力用一把铁榔头将母亲砸死,此案震惊全国,暴露了当时家庭教育中存在的严重问题。

2000年的另一个热点事件是《哈佛女孩刘亦婷》出版。18岁的女孩刘亦婷被哈佛大学录取,刘亦婷的父母将自己的家庭教育经验写成书出版。与以往理论性较强的学术著作不同,这本书文字生动,容易引起共鸣,为广大父母提供了成功家庭教育的范例,因此掀起了新世纪以来最大规模的家庭教育热潮,也带动了家庭教育图书出版的热潮,“哈佛”“牛津”“剑桥”“清华”“北大”等名校系列家庭教育图书接连出版,几近泛滥成灾。

在此期间,家庭教育领域出现了一些新的理念:王东华出版《发现母亲》,倡导母亲教育;卢勤出版《写给年轻妈妈》,呼吁妈妈们尊重和理解孩子,把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人等。家庭教育方面的著作有300多部。

其中,倡导“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孩子,时刻竖起大拇指,不能批评否定”“好孩子是夸出来的”等理念的“赏识教育”风靡全国,令一向奉行“棍棒教育”的中国父母耳目一新。也有学者认为“赏识教育”是在哄孩子,不能让孩子明辨是非,无原则的廉价夸奖会让孩子产生反感,只适用弱势群体。

父母在家庭教育上的投入还体现在消费上。2001年的一项关于城市儿童消费调查显示,每个幼儿家庭平均每年为孩子的教育投资超过3000元。由于农村孩子到城市读书,城市孩子跨学区择校,很多父母选择辞职,在学校附近租房或买房陪读。父母陪读既是为了照顾孩子的生活起居,让孩子专心学习,“只要把书念好,其他什么事都不用管”,也是为了就近监督孩子,避免其在网吧流连和学坏。

1995年才走进百姓家庭的互联网,经过10多年的普及,青少年对之痴迷不已。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统计报告显示,2005年1月,在我国9400万网民中,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占总人数的16.4%,达1541.6万人,其中约有244万上网成瘾者。网瘾问题,渐渐成为父母向专家求助的主要问题之一。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让父母困扰的同时,也多了寻求帮助的途径。2000年,倡导“向孩子学习”的孙云晓开办了个人网站,坚持10年为青少年及其父母答疑解惑。网络信息化,加强了家庭教育专家与父母之间的交流与互动。

家庭教育,已经被全社会关注

文|孙云晓(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首席专家、研究员,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理事长)

10年时光,对每个人乃至每个民族和国家都是珍贵的。回首21世纪第一个10年的中国,几乎就是从全社会关注家庭教育开始的。

2000年2月1日,江泽民总书记发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他从浙江金华高中学生徐力弑母案谈起,强调指出:“学校与家庭要求和鼓励青少年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是对的,不经过艰苦的学习和锻炼,年轻人是很难成长起来的,但一定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和教育方法。”

据我当时的日记记载,2000年2月16日,我出席教育部长陈至立主持的“加强和改进教育工作,切实抓好青少年学生思想教育座谈会”,并做题为《教育的核心是做人》的发言,当晚即在央视新闻联播节目播出。2月28日,教育部邀请我帮助起草李岚清副总理教育报告中的家庭教育部分,当天即交由部长们讨论。3月2日,中宣部、教育部、北京市委在北京联合举行“学习贯彻江泽民同志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报告会”,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出席报告会并做了题为《加强和改进教育工作开创全社会关心青少年健康成长新局面》的报告。李岚清副总理认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是教育的三大支柱。

进入21世纪,中国的家庭教育指导已经有了较为规范的管理,其标志是1996年以来,全国妇联和教育部等多个部门连续印发《家庭教育五年规划》,这也是政府开始主导家庭教育指导的体现。

2001年,中国教育学会和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在北京召开了全国首次“家庭教育学科建设”研讨会。2003年,经中国教育学会和教育部批准,成立了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聚拢了一批有志于家庭教育科学研究的专家、学者、中小学校长和幼儿园园长以及一些教育部门的行政干部。

家庭教育立法工作开始准备。2002年,上海市妇联牵头有关部门,设计了《上海市家庭教育条例》框架和重要条款内容,为条例的制定做前期的理论基础和舆论导向的准备。他们在参考发达国家专项立法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制定《上海市家庭教育条例》地方立法的建议,要求赋予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同等重要的法律地位,从法律上规范家庭教育的行为。这项建议已被上海市政府法制办采纳,进入立法相关程序。 2007年,广东省启动了《深圳市家庭教育条例》的制定工作,由深圳市教科文卫组织、市妇联、市教育局、市关工委、团市委等共同参与立法调研和起草工作,并列入2008年深圳市人大立法工作计划。

回首21世纪第一个10年,我最感到欣慰的是,连续10年主持全国教育科学“十五”和“十一五”规划课题,做“少年儿童行为习惯与人格的关系研究”。课题得到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和北师大心理学院的大力支持,全国有500多所中小学参加子课题,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取得丰硕的研究成果。例如,课题报告《儿童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良好习惯缔造健康人格》,专著《习惯养成有方法》《习惯决定孩子一生》等,为家庭教育指导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时至今日,我愈发感受深切,家庭教育学无止境,需要终身学习和实践探索。

关键词

2010~2018年

家校错位   虎妈   狼爸   留守儿童

《爸爸去哪儿》  三个注重   新家庭教育

社会热点回顾:

虽然学校一直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但是家长仍然把教育的重点放在孩子的学习成绩和智力教育上,而不是教孩子立德树人,“家校错位”的問题日渐严重。

2011年,美国华裔妈妈蔡美儿登上美国《时代》周刊封面。身为耶鲁大学法学院教授,她对女儿提出10项要求,如不准在同学家留宿、不准看电视或玩儿电脑游戏、每门功课至少得到A等,甚至不准女儿练琴时喝水、上厕所,被称为“虎妈”。经过新华社、《南方周末》等媒体报道后,在国内引发东西方教育大讨论。继“虎妈”之后,“狼爸”萧百佑又成为社会热点。他常备鸡毛掸子和藤条,用打的方式把3个孩子送进北大,一个孩子送到中央音乐学院,并且声称:“民主即孩子是民,家长是主。”从而引发全国对中国家庭教育模式的讨论。

与严厉管教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也有一些父母选择放弃家庭教育的责任。农村父母外出打工,常年把孩子扔给老人不管。根据2016年统计,不满16周岁的农村留守儿童数量为902万人。在一些经济富裕的城市,父母则将孩子送到全托幼儿园、寄宿学校,甚至放在老师家中托管,将家庭教育责任转移给学校和老师。

让人庆幸的是,在社会和国家层面,家庭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2013年10月,亲子互动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开播,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反响。5位明星爸爸的不同表现引发了对“父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作用”的热烈讨论,呼吁爸爸参与家庭教育。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春节团拜会的讲话中,强调“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把家庭教育提到一个新的高度。

同年,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家庭教育研究中心与《中国教育报》联合发起“家庭教育核心价值观”大讨论,陈建翔在国内首倡“新家庭教育”,宗旨是提醒全社会重视家庭教育的独立地位、独特价值和特殊规律。“新家庭教育”的理念得到了包括孙云晓在内的一些家庭教育专业人士的支持和认可。

2016年,电视剧《小别离》开播,因为聚焦送孩子出国留学的现象,引起很多父母共鸣。近年,中国出现“留学低龄化”的趋势,很多父母将初中毕业的孩子送到国外读高中。调查显示,低龄留学生的成绩优秀、视野开阔、综合竞争力强,弊端是缺乏独立的生活能力,容易陷入安全隐患,另外与父母缺乏情感交流。2017年12月,新浪发布的《2017中国家庭教育消费白皮书》显示,超61%的家长计划送孩子出国。

2018年9月10日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重要讲话深刻指出,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帮助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教育、妇联等部门要统筹协调社会资源支持服务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研究,如何走到了“教育心学”?

文|陈建翔(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家庭教育专业博士生导师)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对家庭建设、家庭教育的认知,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总是与“国”“天下”更广博的宏观背景、宏大叙事密切相连的,所以我们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古训。

纵观已有研究可以看出,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人们对“家庭教育”概念的认识,正在不断革新与拓展。研究者已经将视野从单向的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拓展到家庭成员之间的交互影响,并且关注到了家庭中隐性的、非主体性因素的影响作用;“隧道研究”“隐教育研究”“新家庭教育理论”试图从多个层面,从人与环境融合、时间与空间叠加的角度探讨家庭教育概念。

最近10年,对家庭教育概念的认知,主要是发掘了家庭教育的时间维度和代际传承机制,把研究视野带入了“家庭教育的历史深处”。这一概念认知,把家庭教育理解为“人所受到的来自家庭或家族代际传承的遗传—文化—心理历史结构的深远影响。”这样的理解,深入漫长而隐秘的“时间隧道”,形成了“时空交融影响的家庭教育概念”,显示出家庭教育更为深远、复杂的因果联系。

最近10年,对家庭教育的时间维度和代际传承机制的研究,本质上是一个“向内的研究”,它帮助我们发现了一个“内在化的世界”,或者说发现了人的“内世界”。在这个发现中,作为探索“外在化的世界”有力工具的传统科学思维逻辑,遇到了无法逾越的“无知之门”,而中华传统心学—关于人类觉性(心性智慧)的理论却大放光彩、大显其能!

过去几百年间科学的独占鳌头,与工业文明的繁荣密切相关。科学充当了工业文明的“权威发言人”。工业文明本质上是“外向文明”,其特点是:1.制造了人与世界的截然二分和对立;2.极大地向“外世界”拓展和占有;3.迅猛拓展的“外世界”建立起庞大的独立于人的程序体系、算法体系,反过来压迫和驱使人;4.人的“内世界”受“外世界”的挤压、控制和奴役而不堪忍受,濒于崩溃。

工业文明发展到极端,形成严重的二元对立、刻板化、坚固化。人类历史不可避免要“回归”,回归到“内世界”的觉性和灵性,回归到“内外世界的融合”,即“天人合一”。这时候,中华心学就大放光明。中华心学是人类新文明的理论基础。

中华传统文化儒释道三大思想体系,虽然立论基础和具体主张不一,但在“心学”上,却有着奇妙的共同性、“共同语言”。我们是“心学大国”,中华心学的复兴,家庭教育研究走向“教育心学”研究,有着深刻的历史必然性。“心学”与“科学”,都是人类宝贵的智慧成果和思想体系,完全具有“互补性”,应该在人类思想运行、表达、交流上占有同等重要的地位。“教育心学”的研究与传播,将在未来家庭教育研究与实践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刊观点

中国的家庭教育已经走过40年,据不完全统计,有关“家庭教育”的中文图书著作有13644部(国家图书馆数据库),以“家庭教育”为主题词的学术论文有 4027篇(中国知网)。我们这篇策划不过挂一漏万。通过对40年家庭教育变迁粗略的梳理,我们想让中国父母多一些思索:究竟什么是家庭教育?什么样的家庭教育才适合我的孩子?希望每位父母都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家庭教育之道。

作者:本刊编辑部

家庭中儿童赏识教育论文 篇3:

农民工家庭儿童入学前的家庭教育研究

摘要:家庭教育是决定儿童身心发展的重要因素,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儿童的发展轨迹和学习的准备。农民工家庭在亲子活动、家庭教育关注、家庭教养方式等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这直接影响到农民工家庭学前儿童入学前的准备以及今后的发展。因此,政府和社会各界应更多地关注农民工家庭儿童入学前的家庭教育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制定农民工家庭的儿童教育补偿制度;资助和扶持以农民工等弱势群体子女为服务对象的学前教育机构;设立农民工家庭活动中心。

关键词:农民工家庭;学前儿童;家庭教育

收稿日期:2010-08-10

作者简介:苍翠(1974-),女,黑龙江齐齐哈尔人,副教授,博士,从事学前教育学、幼儿园课程与教学研究。

一、前言

入学准备是儿童入学前早期发展和学习的五个主要维度(身体和运动发展、情绪与社会性发展、学习态度发展、言语发展、认知发展与一般知识基础)的准备。已有的研究表明,儿童入学前的准备状况不仅对其个人今后的学业成就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而且还会关系到整个国家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首先,儿童的入学准备状况对其今后的学业成就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儿童刚入学时在学业、社会性和情绪技能上的水平是预測今后学业成绩的重要指标。入学准备的测验成绩可以预测儿童三年级时学业成绩的60%。那些认知能力水平高的儿童学业成绩更好,留级的可能性更小,三年后接受特殊教育的可能性也更小[1]。其次,国际上对于处境不利的儿童的早期补偿项目的实施效果进一步证明,对早期教育的投资回报率高于任何一个教育阶段。对于来自不利环境的弱势儿童进行的早期补偿教育,有利于减少社会中的贫困人口,打破贫困在代际之间的恶性循环;有利于缩小处境不利人群与主流社会的差距,降低社会福利费用,减少成人犯罪行为;有利于国家和社会的繁荣与稳定,促进社会公平。

家庭是影响儿童身心发展的重要因素,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儿童的发展轨迹和学习的准备。正如美国爱瑞克森研究院院长萨缪·米赛尔教授指出的:“入学准备不仅是儿童自身的问题,而且是一个儿童与环境的互动过程。”家庭作为影响儿童入学准备的重要因素,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然而,目前的许多研究和调查

中都明确指出,不同社会经济地位家庭的儿童在入学准备方面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农民工家庭的儿童在入学准备各个方面的水平与城市儿童相比已经出现显著的差距。这些差距直接影响到他们将来入学后的学业成就乃至今后的发展[2][3]。2010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实施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保障公民依法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建成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缩小区域差距。”由此可见,研究导致农民工家庭的儿童入学准备不足的原因,促使社会和政府关注这些弱势群体的生存和教育现状,并采取相应的早期补偿策略,无论对农民工家庭的学前儿童今后的学习和发展,还是对我国政府未来十年推进教育公平、缩小不同人群受教育权利和机会的差距、实现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农民工家庭儿童入学前家庭教育的状况

1.农民工家庭的亲子活动

所谓亲子活动,是指父母与子女共同参与的活动。亲子活动包括家长和孩子一起进行的生活活动、经过特别设计的游戏活动和教育活动等。亲子活动不但有利于增进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情感交流,而且还有利于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农民工家庭进入城市后,其经济功能便跃居首位,直接导致其家庭教育功能的削弱。作为家长的农民工整日忙于打工、经商,很少有时间和精力关注孩子的学习和发展,其家庭教育基本处于空白的状态。农民工家长的教育观念淡薄,缺乏教育科学理论知识,也不会把握适宜的教育时机为孩子的发展提供可以利用的、有效的教育资源。所以,在农民工家庭中,亲子活动很少进行,父母基本上不参与孩子的学习活动,尤其是在数学和语言的学习方面,缺少与孩子必要的交流与沟通。对于孩子的各方面发展,如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良好的生活习惯等,农民工家长更是觉得力不从心。同时,大多数农民工家长对自身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和角色的认识存在偏差,根本不了解孩子的兴趣和爱好,也不知道自己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和角色,或者认为没上学的孩子就是会瞎玩。他们每天工作10个小时左右,超负荷的劳动强度使得他们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与孩子们在一起从事增长知识的游戏,更不用说是带孩子去公园游玩。至于参观博物馆、科技馆和到电影院去看电影,更是孩子们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美国心理学家布朗芬布伦纳指出:“在环境中,只要一个人注意到或参与另

一个人的活动,那么这两个人就会建立起一种双人的人际关系。这种人际关系不仅是共同活动的过程为发展的人提供了学习的机会,而且,即使对方不在时,也有助于提高其完成活动的主观动机和兴趣。如果发展主体所参与的活动中的其他成员与其有强烈而持久的情感联系,并具有复杂的互动模式,发展的均势逐渐移向发展主体,那么此情景对发展和学习的影响将会更大。”已有研究也表明,家庭所提供的文化资源是社会经济地位影响儿童入学前发展和学业成就的中介。丰富多样的经历为儿童提供了直接或间接的学习机会,也为他们深入学习提供了动机基础。同时,家庭所提供的学习材料和经历也为儿童与同伴之间的社会交往创造了更多机会,更为有力地促进儿童社会性的发展[4]。因此,在亲子活动方面的贫乏使得农民工家庭的儿童从小就失去了动手操作玩具、阅读图书、增长知识、接触外界和开阔眼界的机会。同时,农民工家长也难以了解和掌握孩子的身心发展情况,更不能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这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了其学前儿童在入学准备方面与其他儿童的巨大差距。

2.农民工家庭的教育关注

教育关注是指家长对影响孩子身体成长、发育和认知、情感、性格等方面发展的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的关心和重视。大多数农民工家庭居住的社区都是流动人口比较密集的地方。流动人口大多从事低等的工作,文化素养不高,甚至有个别不法分子混杂其中,因此,社区的环境相对比较复杂,打架和吵架的现象也时有发生。由于农民工家庭的学前儿童多数没有进入幼儿园等学前教育机构学习,农民工家庭的学前教育又基本属于放养式教育,所以,农民工家庭的儿童几乎整天在家的居所附近或者父母打工地点的周围游游荡荡,打闹玩耍。然而为了多赚钱,农民工家长所有的生活都是围绕自己的生意或者工作展开的,他们无暇关注孩子们的生活和成长,使农民工家庭的学前儿童经常处于无人看管的状态。由此可见,农民工家庭的学前儿童生活的环境中有许多危险的因素,就连孩子们起码的人身安全都难以保证。长此以往,儿童在人身安全、身体健康和学习发展方面都得不到应有的关注,致使其在入学前的准备和入学后的适应过程中与其他城市儿童拉开了距离。

每个儿童接受教育都是从模仿开始的,而最直接的榜样便是父母。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教师。父母的言谈举止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父母教育子女的

最有效方法就是既言教又身教,身教重于言教。然而,在日常生活中,农民工家长却大多数不能以身作则,不能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甚至有些行为还对孩子造成不良的影响。儿童的观察和模仿能力很强,他们往往是通过对榜样人物的示范行为进行观察来模仿和学习的。农民工家长对孩子往往要求严格,对待孩子更多的只是言教,经常呵斥或者打骂,而对自己则要求低、约束少,不注意自己的言行。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不要以为只有在你们同儿童谈话、教育命令他的时候,才是进行教育。你们是在生活的每时每刻,甚至你们不在场的时候,也在教育儿童。你们怎样穿戴,怎样同别人讲话,怎样谈论别人,怎样欢乐或发愁,怎样对待朋友或敌人,怎样笑,怎样读报,这一切对儿童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处于学前阶段的农民工家庭的儿童还缺乏辨别是非和自我管理的能力,在上述的环境中,长期受到父母的熏陶感染,必然会染上一些不良的习气。

3.农民工家庭的教养方式

教养方式是指家长对于女实施教育时所选择和运用的具体措施、方法和手段。教养方式一般可分为溺爱型、专制型、放任型和民主型等四种类型。经济上的低收入和生活上的不稳定带来的生存压力使农民工家长采取的教养方式还比较落后,更多的是专制型和放任型,民主型的教养方式比较少见。大多数农民工家长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细心管教孩子,而且他们也不太清楚如何引导孩子成长。他们多信奉“棍棒底下出入才”,常用简单粗暴的打骂代替耐心细致的教育,其粗暴程度远超过想象,很多是以孩子受伤为代价的。他们不注意鼓励孩子的积极行为,不懂得赏识教育的方法,相反,却是经常地打击和讽刺孩子。有的时候,孩子刚要说什么,或者刚要做什么,还没等开始或者稍微出现差错,就会招致一顿挖苦或是嘲笑。家长们基本上是“打你”、“抽你”、“找打”、“欠打”不离口。因此,多数农民工家长无法给孩子提供有效的教育帮助。

已有的调查发现,如果父母在儿童遭遇挫折或获得成功时很少给予儿童以鼓励、支持,这种教养方式不利于儿童良好情绪的发展,且容易使儿童在以后的受教育过程中持无所谓的态度,这些儿童在入学后更容易出现适应能力不足[5]。低社会经济地位家庭中的家长可能会面对更多的精神压力,并且低社会经济地位带来低自尊、习得性无力感以及自我效能感下降,从而导致他们更多地采用消极的控制策略以及低温暖、低敏感性的教养方式,这些消极的教养方式会导致儿童

情绪或行为问题的形成[4]。农民工家长大多不能充分认识简单教育对儿童成长的危害性。儿童对自我的观点往往是通过家庭成员之间所详细描述和褒扬的日常事件而建立起来的。这样落后的教养方式严重地挫伤了儿童的自尊心,长期下去,会使儿童失去自信心,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容易退缩,从而形成自卑的心理。同时,农民工家长对孩子在学习上和情感上缺少必要的鼓励和支持,也会影响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发展。

三、思考与建议

综上所述,农民工家庭的儿童在亲子活动、家庭教育关注、家庭教养方式等方面均处于不利状况,从而造成了农民工家庭的学前儿童入学前准备状况的不良和劣势。我国是一个教育经费严重不足的国家,而在这些公共教育经费中,只有1.3%左右的经费被用于学前教育[6]。而且,目前实质上是将有限的教育资源分配给了处于优势地位的少数群体。《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积极扶持民办幼儿园。加大政府投入,完善成本合理分担机制,对家庭经济困难幼儿入园给予补助。”因此,面对当前农民工家庭学前儿童在入学准备方面的显著差距以及农民工家庭教育的种种问题,政府及社会各界应更多地关注农民工家庭的学前教育问题,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增加公共财政投入,尽早启动针对农民工家庭儿童学前教育的补偿性早期教育项目。

1.制定农民工家庭的儿童教育补偿制度

美国当代著名学者约翰·罗尔斯提出了对弱势群体进行补偿的平等自由原则和差别对待原则,即政府应对起点和处境不利的弱势群体提供补偿。按照罗尔斯所提出的正义理论的观点,虽然社会财富与收入的分配可以不平等,但必须对所有人有利,应对最少受惠者给予补偿。目前,从全国范围看,农民工家庭收入普遍比较低,其子女无法进入条件比较好的城市公办幼儿园就读。由于学前教育在我国属于非义务教育,所以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又缺乏对农民工家庭儿童接受学前教育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因此,面对农民工家庭儿童学前教育的现状,作为促进学前教育公平的主体,我国政府必须对学前教育进行大量的投资,承担起推进学前教育公平的重任。政府应通过立法等手段来确立弱势儿童的早期教育补偿制度,从而确保公共教育资源更多地向处境不利的弱势儿童倾斜。政府还应通

过立法确立农民工家庭的儿童教育补偿制度,给3~6岁农民工家庭的学前儿童发放教育券,以确保农民工家庭的学前儿童最基本的入园机会,解决农民工家庭的学前儿童由于经济困难而失去进入早期教育机构接受教育的机会和权利的问题,从而弥补农民工家庭在学前教育方面的不足和改变他们的劣势处境。

2.资助和扶持以农民工等弱势群体子女为服务对象的学前教育机构

学前教育机构对儿童早期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尤其对于农民工等弱势群体家庭的学前儿童而言,学前教育机构对其补偿作用更为重要。20世纪70年代以来,各国纷纷通过多种途径发展多样化的学前教育机构,特别是针对各种社会处境不利的儿童的学前教育机构,以补偿这些儿童因家庭照顾和教育不足而带来的发展上的不足和劣势。这些致力于促进处境不利的儿童早期发展的早期教育项目和教育机构,对社会处境不利的儿童发展的长期效果表明,早期教育机构对于学前儿童智商分数的提高具有广泛的短期效益,而对于学前儿童入学后的学业成绩、减少留级现象、避免接受特殊教育以及社会适应等方面都具有长期的效应[7]。我国各级政府部门应制定相关政策,资助和扶持以农民工等弱势群体子女为服务对象的学前教育机构,额外制定并实施适宜这些非正规学前教育机构的特殊的办园标准、管理措施与办法,帮助这些学前教育机构去不断地完善教学和管理工作,加强对办园过程的管理与监督,规范办园行为,端正办园方向,努力使其成为合法机构,从而能够更好地发挥这些学前教育机构自身的独特优势,为更多的农民工家庭服务。同时,政府主管部门应该对这些非正规学前教育机构中的教师进行培训和指导,不断地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使其能更好地向家长渗透正确的教育观念,促进学前儿童身心和谐健康发展,帮助儿童做好入学前的各方面准备。

3.设立农民工家庭活动中心

儿童是在他们所处的家庭文化背景下成长的。家长是儿童的主要教育者和抚养者,家长和他们为孩子所营造的家庭环境能够对儿童发展产生很重要的影响。正因为如此,在美国政府加强儿童早期教育计划——“良好开端、聪明成长”项目中,就已开始把家庭、尤其是家长视为促进儿童发展的必不可少的合作者。他们意识到,一个一至两年的项目不可能在儿童的发展中产生长久的改善作用,除非该项目能够帮助家长成为转变的动因,由家长来强化在正式项目结束很久之后儿童身上可能出现的积极变化。如果以促进家长的行为为干预的目标,那么为儿童提供的干预将会是最有效的。

我国政府也应投入资金,设立专门机构和专职人员,与农民工家庭儿童所在的幼儿园、学前班或者社区共同合作,设立农民工家庭活动中心。首先,农民工家庭活动中心可以定期为农民工家长提供培训的机会,帮助家长解决家庭教育中的问题与困惑,逐步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提高家长的教育能力,帮助家长掌握教育知识,使农民工家长成为促进儿童发展的真正合作者,充分发挥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其次,为了使更多的农民工家长了解家庭教育知识,懂得家庭教育的科学方法,转变教育观念,还应该与社区合作,利用节假日在社区内举行家庭教育培训活动和现场宣传咨询活动,大范围地宣传和普及家庭教育科学知识,现场解答农民工提出的家庭教育问题,帮助农民工家长正确认识和科学实施儿童入学前的家庭教育。

参考文献:

[1]Pianta,R.C.,McCoy,S.J.The First Day of School:The Predictive Validity of Early School Sceening[J].Journal of Applied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1997(18).

[2]陈敏倩,等.不同社会经济地位家庭儿童的入学语言准备状况比较[J].学前教育研究,2009(4).

[3]肖树娟,等.不同社会经济地位家庭儿童的入学数学准备状况比较[J].学前教育研究,2009(3).

[4]MeLoyd,V.C.Socioeconomic Disadvantage and Chiid Development[J].Amorican Psychologist,1998(2).

[5]王丽娟.中等发达地区农村儿童入学准备教育之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硕士论文,2007.

[6]张婕.对我国学前教育公平性的审思[J].幼儿教育,2006(4).

[7]盖笑松,闫裕.国外社会经济地位不利儿童的发展促进项目[J].外国教育研究,2007(2).

〔责任编辑:曲阜文〕1

作者:苍 翠

上一篇:会计应用的公允价值论文下一篇:工作量估算银行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