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德育改革论文

2022-04-18

面对新世纪,考察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我们认为:应该把有关德育的问题放在整个人类现代化的社会发展历程这个大趋势中加以研究和定位,这样我们才可以比较清晰地看到德育理论和德育实践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才能更加深刻地理解素质教育、学校教育以德育为首这一时代命题,才能更加深刻地领会“以德治国”的基本方略,并认真贯彻落实这一方略。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现代化德育改革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现代化德育改革论文 篇1:

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深化教育强省建设

【关键词】教育现代化;教育改革发展;教育强省建设

2019年江苏全省教育系统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和教育部决策部署,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深化教育强省建设,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一、科学把握新时代江苏教育现代化的总体趋势

2018年9月10日至11日,全国教育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李克强总理作讲话,孙春兰副总理作总结讲话。这次会议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决定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教育大会,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总书记在这次大会讲话中概括了“九个坚持”,即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坚持以人民為中心发展教育,坚持深化教育改革创新,坚持把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教育的重要使命,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这“九个坚持”,深刻回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思想深刻、内涵丰富,是我们党对我国教育事业规律性认识的深化,是我们党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做好新时代教育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深入学习贯彻习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是全省教育系统的重要政治任务和头等大事。

现代化是新时代中国教育的旗帜。党的十九大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高度,作出了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重大部署。全国教育大会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重要举措和实际行动,标志着中国教育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迈向新征程。

江苏教育现代化一直走在全国前列。新时代新阶段,江苏教育基本矛盾为:教育供给的单一、粗放与人民群众教育需求的多样、个性之间的矛盾。具体表现为:总量和规模方面,学前教育供需矛盾突出,部分地区义务教育学位供给压力大,普通高中教育资源有待扩充,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与发达国家仍有差距,老年教育渠道有待拓宽;质量和结构方面,学前教育、继续教育仍是教育体系中的突出短板,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有待深化,职业教育特色和吸引力有待增强,高等教育层次结构有待优化,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不够契合。江苏教育主要矛盾为:教育运行的内向与社会对教育参与不充分之间的矛盾。具体表现为:教育优先发展地位仍需进一步巩固,社会参与教育停留在评判层面、主动作为途径短缺,学校办学自主权有待进一步落实,产教深度融合的体制机制有待完善,教师队伍建设有待加强,等等。

适应教育高质量发展要求和基本矛盾、主要矛盾变化,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江苏推进教育现代化总体上需要实现“五个转变”。

(一)发展重点由注重规模扩张向更加注重结构优化转变

总体来说,江苏教育体系的主体框架已经确立,拓展规模的任务基本完成,主要短板为基础教育资源供给不足。所以,在着力补齐短板的同时,必须把推动高质量发展作为战略主题,把优化教育结构作为主要任务。如何推动教育区域结构、类型结构、学科结构等要素的调整和优化,应该成为教育改革决策的主要着眼点。我们既要城市教育优质,也要农村教育绽放;既要苏南率先现代化,也要苏中苏北及时跟进;既要打造高峰建设高水平大学,也要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优质发展;既要公办教育红红火火,也要民办教育生机勃勃,等等。优化调整教育结构是一项巨大工程,所涉之处,或静水流深,或暗流汹涌,特别考验改革者的胆识与智慧,我们既要有改革开弓没有回头箭的决心和勇气,又要始终将协调发展理念贯穿整个改革过程,坚持统筹兼顾,实现教育平衡充分发展。

(二)发展方式由注重刚性保障向更加注重弹性供给转变

刚性保障和弹性供给,既是工作方式问题,更是发展理念问题。刚性保障侧重于政府主动作为、方便政府自己,弹性供给侧重于满足社会需求、方便服务对象;刚性保障侧重于打基础促发展,弹性供给侧重于多样化适合性。在教育现代化的前两个阶段,江苏通过加强规划、工程带动、以评促建等刚性保障办法,有效筑牢了教育现代化的物质基础。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日益个性化、多样化,这就要求我们在用制度刚性保障老百姓平等受教育权利的同时,大力倡导适合的教育理念,更多提供与个性需求相适应的弹性教育供给和发展性教育政策体系。如何改变硬性的、不留余地的教育供给方式,更多地形成与弹性需求相适应的教育供给方式,逐渐成为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必须解决的紧迫命题。

(三)发展要求由注重达标考核向更加注重特色品牌转变

指标引领、达标考核是江苏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有效手段。2007年,省政府印发《江苏省县(市、区)教育现代化建设主要指标》,以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教育发展水平为参照,对以县(市、区)为单位开展教育现代化建设情况进行衡量。2013年,省政府出台《江苏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2016年修订为《江苏教育现代化监测指标》,以发达国家教育主要发展指标为参照,对全省教育现代化建设情况进行衡量。这些指标体系,已经并正在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当今中国乃至世界的教育,可谓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特色就是生命,品牌代表形象。因此,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既要抓达标示范,保基本、守底线、统一要求,更要加强特色品牌建设,以特色形成比较优势和竞争力影响力。如何在基本条件、基本规格、统一要求得到总体满足的基础上,更加重视突出特色和打造品牌,这是推进江苏教育现代化更加突出的重要任务。

(四)发展取向由注重学校建设向更加注重师生成长转变

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现代化,现代化的教育必然是以人为本的教育,必须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把促进人的现代化作为重中之重。推进教育现代化,既要张扬学生个性,促进每个学生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全面发展,帮助他们健康成长,获得发展自身、奉献社会、造福人民的能力;又要发展教师特长,尊重理解教师,严管厚爱教师,让每个教师都有干事创业、立德树人的激情和动力。所以,我们要坚决扭转不科学的人才评价导向,根据教育发展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积极探索富有特色和符合规律的办学之路,深化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建设专业化高素质教师队伍,建立健全以学生为本的新型教学关系,通过科学化、个性化的课程体系,多元化、系统化的评价方式,全面发展素质教育,努力构建师生协同发展的育人格局。

(五)发展评价由注重水平高低向更加注重人民满意转变

以人民是否满意作为评价教育工作的最高标准,这既是党的根本宗旨在教育领域的集中体现,也是教育本质所决定的。提高水平和人民满意,既紧密相连,又相互区别。提高水平是人民满意的前提基础,人民满意是提高水平的目标追求,低水平的教育不可能是人民满意的教育,但高水平的教育并不必然意味着人民满意。当前,江苏教育综合实力和整体水平位居全国前列,已进入从世界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向更高水平迈进的转折时期。我们必须转变发展评价导向,更加突出人民满意,始终站稳人民立场,深入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需求作为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构建更加科学的教育评价体系,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教育问题,使教育更有温度,服务更为贴心,促进教育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江苏人民,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总之,这“五个转变”的总体趋势,表明当前教育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以高质量发展引领教育现代化的新阶段。我们要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正确处理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矛盾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的关系。从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的高度,坚持系统思维,加强顶层设计和科学谋划,有序推进各项体制机制改革,统筹教育与经济社会各领域协调发展,统筹城乡、区域和各级各类教育发展,抓重点、补短板、强优势。坚持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协同推进教育现代化。

二、确保2019年教育改革发展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之年,是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的开局之年,做好2019年教育工作意义重大、使命光荣。

今年省委将召开全省教育大会,出台《江苏教育现代化2035》和《加快推进江苏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9-2022年)》,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明确我省加快教育现代化进程的总体思路和战略部署。

2019年全省教育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和教育部决策部署,按照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要求,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扩大基础教育资源供给,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强化高等教育内涵建设,激发终身教育活力,聚焦重点和破解难题相结合,谋划长远和细化举措相结合,立足自身和汇聚外力相结合,把改革的重点放在解决实际问题上,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深化教育强省建设,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关于2019年重点工作,重点强调四个方面。

(一)切实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

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做好教育工作的根本保证,是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的纲和魂,必须持续加强,不能丝毫松懈。

第一,完善领导体制机制。加强党的领导,体制机制是核心。一是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的教育领导体制。省委将成立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及秘书组,加强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各地要推动党委政府加大统筹规划、政策指导、推进改革、协调落实力度,确保组织到位、责任到位、保障到位;把教育改革发展纳入议事日程,定期研究解决教育改革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不断完善党委政府党员领导联系学校制度。要加强教育相关部门(单位)和学校党组织建设,选优配强领导班子。各级党委教育工作部门和学校要主动争取党委政府的领导和关心,推动各相关方面履职尽责,调动各方积极性,形成教育发展合力。二是高校要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健全完善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依法治校、社会参与的内部治理结构,建立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情况报告制度、党委书记和校长经常性沟通制度、领导班子成员谈心谈话制度,保证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分工合作的机制协调运行。三是高校院系党组织要在校党委的领导下,与行政共同决策院系重要事项、共同负责落实院系各项工作,在教师引进、课程建设、教材选用、学术活动等重大问题上把好政治关。四是大力推动市县教育工委建设,强化管党治党政治责任,切实维护和净化政治生态,加快理顺中小学党建管理体制,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校党建工作。

第二,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加强党的领导,基层组织是基础。一要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教育工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引导广大干部师生时时刻刻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确保政令畅通。二要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深化和完善各级党组织书记履行党建工作责任述职评议制度。积极落实基层党组织“对标争先”建设计划,做好示范高校、标杆院系、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工作。深入推进高校院(系)党组织和基层党支部标准化建设。继续实施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强化基层党建“书记项目”管理。积极探索党建工作向最基层、最活跃、最具创新能力的教学科研组织拓展,确保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三要加强纪律作风建设。强化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意识,深化落实“管行业就要管行风、管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要求。坚持将纪律挺在前面,坚持半年研究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制度,健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机制,完善定期督查、定期通报、约谈、问责等制度。强化审计监督,完善审计制度,推動审计整改,加强重大政策落实情况专项审计,建立“纪监审”联动机制,构建“大监督”格局。强化财务、基建、后勤管理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治理,完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深入开展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集中整治,巩固作风建设成果。四要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深入实施党政管理干部培训领航计划、教师党员先锋工程、大学生党员素质工程,让干部师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工作、学习中显现出来。

第三,抓好意识形态工作。加强党的领导,意识形态是重要内容。要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全面领导,旗帜鲜明地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把意识形态工作摆到关乎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一重要位置来认识来落实。一要全面落实党委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职能部门组织协调、相关部处各负其责、二级单位贯彻落实”的意识形态工作机制,层层压紧压实各级责任。二要建立教育系统意识形态风险隐患分析研判、排查化解和情况通报制度,形成有效机制,争取工作主动。三要重点加强对意识形态阵地的管理,切实筑牢意识形态安全防线,建好建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坚决不给各种错误思潮和有害言论提供发声场所和舞台。四要加强舆论正面导向,讲好教育故事,传播正能量,注重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大众化创新,着力提高舆论引导水平,不断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队伍。

第四,增强德育工作实效。加强党的领导,立德树人是根本任务。一要采用喜闻乐见的形式,持续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校园、进课堂、进师生头脑。二要以贯彻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造就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为抓手,强化师德师风建设,重振师道尊严。加强德育体系建设,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三要以实施中小学生品格提升工程为契机,探索构建开放互动的德育体系与实践体验的德育方式。强化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和职业道德教育。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大力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质量。

(二)加快推进全省教育现代化建设

准确把握“五个转变”的总体趋势,坚持“现代化”“一盘棋”“守底线”“造氛围”,以强化管理为抓手,力争江苏教育高质量发展走在全国前列步子更加稳健。

第一,着力打造江苏教育特色品牌。高质量的教育一定是各具特色、姹紫嫣红的教育,走在前列的教育一定是品牌众多、示范引领的教育。一要推进基础教育优质发展。抓好基础教育首要任务是恢复正常教育教学秩序。创建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区,加强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年度监测,积极申报国家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市、区)。加快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与监测,着力提高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内涵项目建设。加强优质高中建设与评估,推进高品质示范高中建设。加强特殊教育融合资源中心建设,加快推进民族教育质量提升。全力做好教育结对帮扶工作。继续开展对设区市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考评。二要推进职业教育融合发展。全面落实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的若干意见》精神,为职业教育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实施“领航计划”,重点建设50所左右中职学校。加强基础能力建设,建设一批现代化示范性职业学校、优质特色职业学校和现代化实训基地。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继续做好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提高五年制高职办学质量。完善中职学校学业水平考试制度。推进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在主要产业领域成立职业教育行业指导委员会,扎实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实施职业学校质量年报制度。三要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发展。加快高水平大学建设,着力化解“有高原缺高峰”状况。扎实推进部省共建“双一流”建设高校,推动建立省市共建“双一流”和高水平大学建设机制。优化高等教育布局结构、层次结构和学科专业结构。深入实施优势学科建设工程、协同创新计划、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特聘教授计划四大专项,促进江苏高等教育“由大变强”。推进江苏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卓越计划。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推进高职院校和专业设置优化整合。加强一流本科和一流专业建设,落实教育部“六卓越一拔尖”2.0计划。推进实施江苏大学生万人计划。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修订实施2019年版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结合江苏产业转型升级需求,更加突出实践教学,强化大學生创新创业教育,立项一批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加强在线开放课程、实验教学与实践教育中心及资源建设,建设与完善一批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大力提升成人高等教育质量。四要激发终身教育活力。推进社区教育特色品牌建设,广泛开展社区教育培训活动,尤其关注困难群体的教育培训需求。积极培育现代职业农民,继续开展农民工学历与能力双提升行动计划。重视老年教育,办好一批老年教育示范点。五要全面加强家庭教育。省教育厅将出台家庭教育指导意见,推进中小学全面建成家长学校,遴选一批省级示范家长学校,研制一系列中小学家庭教育读本,融合创建省级网上“家庭课堂”公共服务平台。各地各校要充分发挥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家长会等作用,密切家校合作,开展协同育人。六要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积极推进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统筹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努力打造一批中小学网络名师工作室,建好用好“名师空中课堂”,以教育信息化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

第二,深化教育领域改革开放。高质量的教育一定是充满活力、开放包容的教育。一要坚持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相结合。全面落实《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深入实施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项目,鼓励基层结合实际积极探索。认真落实民办教育分类管理相关政策,规范、支持民办教育发展。二要改革教育评价体系。坚决破除教育评价体系中“五唯”顽疾。完善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全面推进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电子平台建设和使用。继续加大中考改革力度,建立健全中小学校质量综合评价制度。科学研制好高考改革新方案并精心组织实施。三要改革教育治理方式。深化“放管服”改革,把该放的权放到位,统筹规范督查检查考核工作。强化依法治教,推动出台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研制教育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实施意见。深化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制订教育督导规章,加强教育评估监测。稳妥推进省属高校所属企业体制改革。四要深入推进对外交流。加强中外合作办学质量管理,推进非独立法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建设。深化国际交流平台建设,启动省级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基础教育国际合作交流重点项目建设,筹备首届江苏知名中外大学校长论坛。加强“一带一路”国别研究,促进与“一带一路”沿线重点国家教育交往。强化外国留学生教育管理和规范,认真做好汉推和港澳台教育交流工作。

第三,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高质量的教育,一定是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重要使命的教育。一要为全省改革发展提供人才支持。积极开展“就业创业在江苏”系列推介活动,加强毕业生就业创业师资队伍建设和特色市场建设,举办好“江苏百校联动就业活动”等系列特色专场,提升就业质量,吸引更多的高校毕业生留在江苏就业创业。二要发挥高校科技创新源头作用。深化高校科技体制改革,实现江苏“科技改革30条”高校落地全覆盖,充分释放广大教师和科技人员活力。提升高校基础研究能力,实施高校基础研究“珠峰计划”,支持有关高校组建前沿科学中心和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深入实施江苏高校协同创新计划,巩固完善协同创新体系,紧扣重大需求和实体经济开展协同攻关,系统推进技术转移,积极申报部省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继续组织江苏教育界与产业界对话对接系列活动。三要加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管理。修订完善相关制度,提升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管理水平。坚持问题和需求导向,注重成果产出和转化,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思想库”“智囊团”作用。四要强化语言文字工作。深入实施中华经典诵读工程,扎实开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攻坚行动,更深层次发挥语言文字在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的重要作用。

(三)攻坚克难解决一批热点难点问题

聚焦群众普遍关注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强化攻坚克难的意志,拿出关键举措,以实实在在的成效提高人民群众的教育获得感和满意度。

第一,着力回应人民群众教育关切。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努力解决好群众关心的教育问题。一要坚持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强化对设区市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考评,修订考评指标和细则,形成省市县三级考评督政体系。各地要继续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积极争取党委政府依法落实财政教育支出责任,确保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确保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二要增加基础教育资源供给。根据全省教育资源需求预警报告,全省基础教育学龄人口总体呈持续增长态势,大班额办学问题突出,2020年学位总缺口达185.3万个,需增1986所学校和12.1万专任教师。各地要运用好预警报告,争取当地党委政府以及全社会力量的支持,确保完成省政府确定的新建改扩建幼儿园300所、义务教育学校350所、普通高中30所的年度任务。三要深入开展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深化校外培训机构治理,构建长效机制,建设中小学校外培训机构管理服务平台。切实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常态化开展督查检查,严禁幼儿园小学化和义务教育学校考试入学、超纲超前教学及考试排名,切实从源头上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动员更多社会力量参与课后服务。持续加强教育行风建设。四要继续做好高考招生录取工作。通过提供优质服务,积极争取高水平大学在江苏多投放招生计划。高水平大学要落实省委省政府要求,确保完成在江苏的招生任务。同时,守好考试安全底线,确保实现平安高考。五要推进高中阶段教育协调发展。深刻理解国家职普大体相当的原则要求,贯彻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在總结去年做法的基础上科学把握结构比例,以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为重点,用更多的精力做好相关配套工作,提升高中阶段教育整体水平。六要精准做好学生资助工作。全面落实国家出台的各项资助政策,重点抓好建档立卡、低保家庭和残疾学生资助政策的落实。切实发挥学生资助育人功效,发挥励志成才典型的引领作用。

第二,促进学生全面成长成才。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人才,才是家长所盼、社会所需的人才。一要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加快推动教体融合发展,继续深入实施学生体质健康促进专项行动,建立健全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促进系统。大力提高校园足球工作质量。认真开展儿童青少年近视综合防控工作,确保近视率降下来。扎实做好美育和国防教育工作。构建“互联网+”大学生心理精准支持系统。二要加快提升综合实践育人水平。大力加强劳动教育,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劳动实践教育活动。省教育厅将研制加强和改进校外教育的指导意见,培育发展一批校外综合实践、研学旅行、爱国主义教育等基地场所,利用职业院校资源建设职业体验中心。各地各校要健全工作机制,积极主动对接,加强综合实践教育的管理、指导和培训。三要严格大学生教育管理。全面整顿教学秩序,加强学生品行和学习过程考核,以硬约束倒逼学生自主学习,让他们在大学期间树立远大理想,明确人生目标,真正忙起来。

第三,改革创新教师队伍建设。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精神。一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把师德师风作为教师评价第一标准。启动四有好教师团队建设,形成省市县校好教师团队建设网络,省里将对建设富有成效的团队给予奖补。建立长效机制,认真落实各类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制订大中小幼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实施意见,拒绝有偿补课。加强优秀师德典型宣传,营造尊师重教氛围。采取有效措施减轻教师负担。二要创新师范教育。推动高校普及师范知识教育。鼓励高水平综合性大学成立教师教育学院或设置师范教育专业,努力解决高质量师范教育不足的问题。强化师范生培养实践取向,高校、中小学和教育行政部门要协同推进师范生培养。三要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启动江苏教育名家型建设工程和教育家型名师工作室建设工程。强化教师培训,创新研训模式,强化实践培训,并向农村教师倾斜。加强省级培训机构建设,做强市级教师发展机构,推进县级教师发展中心建设。加强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四要加强高层次人才建设。制订加强高层次人才建设、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实施江苏特聘教授等高层次重大人才工程,使教育系统成为聚集一流人才的高地。五要深化人事管理制度改革。会同省委编办出台关于统筹使用事业编制、保障教育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加大中小学教师编制统筹力度,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在省级层面建立中小学教师周转编制专户,鼓励各地开展公办中职校和幼儿园人员编制备案管理试点。会同有关部门出台完善“县管校聘”管理体制改革指导意见,促进义务教育教师交流轮岗。适当提高教师专业技术高等级岗位结构比例,用好“特设岗位”政策。

(四)狠抓教育改革发展重点任务落实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不抓好落实,再好的蓝图都只是一句空话。各地各校要着眼于落下去、出效果,切实做到落实、落实、再落实,确保全省教育改革发展各项重点任务取得实实在在成效。

第一,认真贯彻落实全省教育大会精神。各地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对照全国和全省教育大会确定的目标任务,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广泛汇聚各方智慧,认真筹备召开本地教育大会,出台相应的规划文件,认真总结过去的经验成绩,深入思考、科学谋划新时代发展新蓝图。同时,各地各校要认真梳理中央和省里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的有关文件,全面对标对表,结合实际,加强统筹协调,运用系统思维,研究制订好措施管用的配套文件,确保全省教育大会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第二,切实抓好巡视反馈意见整改。省委巡视中发现的问题,有厅党组自身存在的问题,但大量的是全省教育事业改革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因此,抓好巡视整改,既是政治任务,也是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的新起点,省教育厅党组是主体责任,全省教育系统各级党组织都有相应的责任。各地各校要根据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统一部署,把巡视整改工作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抓紧抓好,确保责任落实到位、整改措施到位、问题解决到位,以实实在在的整改成效体现“两个维护”“四个意识”,提升全省教育整体发展水平。

第三,积极营造健康向上的教育生态。教育生态是指教育主体存在与发展的状态,既包括教育主体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也包括教育内部诸要素之间的关系。良好教育生态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江苏教育生态总体是好的,党委政府重视教育,人民群众关心教育,社会各界支持教育,发展适合的教育得到普遍认同,教育内部团结协作、协调发展。但对照更高标准看,教育生态有待不断优化。各地各校要思想高度重视,紧密结合实际,因地因校制宜,坚持系统思维,统筹内外资源,合理引导预期,大力宣传优秀教师先进事迹和各地各校加快教育改革发展的做法和成效,努力让教育外部更多理解教育、更好参与教育、更加支持教育,让教育内部更加静心、安心、放心,遵循教育规律,规范教育秩序,回归教育本质。

(作者为江苏省教育厅厅长、党组书记、省委教育工委书记,本文为作者2019年2月14日在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节选)

作者:葛道凯

现代化德育改革论文 篇2:

对新世纪德育问题的几点思考

面对新世纪,考察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我们认为:应该把有关德育的问题放在整个人类现代化的社会发展历程这个大趋势中加以研究和定位,这样我们才可以比较清晰地看到德育理论和德育实践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才能更加深刻地理解素质教育、学校教育以德育为首这一时代命题,才能更加深刻地领会“以德治国”的基本方略,并认真贯彻落实这一方略。

一、必须把德育问题放在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中去研究

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最明显的特征是“现代化”和“全球化”。几个世纪以来,西方文明一枝独秀,将枝叶伸展到了世界上几乎所有的角落,那些在其他文明孕育、滋养中的民族或显得老态龙钟,或瘦弱不堪,根本无法跟西方相比,于是便向西方学习,以吸收营养。21世纪初的今天,国际形势发生巨大变化,西方文明日益暴露出其自身无法克服的局限性时,非西方文明的主体意识无疑会迅速增强,西方文明自身也很有悲凉之感。社会学界认为,冷战格局的崩溃及此前的两次世界大战,只是说明把某民族或文明的意志上升为世界意志的企图终究是行不通的。全球化的趋势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在这种世界大潮中,对于我们的德育来说,首先面临的重大课题就是鉴别、选择和创新。西方文明也好,中国文明也好,都要进行选择,即选择哪些,抛弃哪些;提倡哪些,批判哪些,没有这个比较鉴别的前提和实践,我们的德育无论是国家的“德治”,还是学校的“德育”,会不断出现盲目性。我们要认识到,德育必须面对现代化、全球化的挑战,撷人类文明之精华以育人,为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这是客观的需要也是德育的生命力之所在。

纵观人类文明史,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培养了人们吃苦耐劳,求稳守成,重集体的人文精神;追求圣人、完人人格取向。而西方文化,特别是近代工业文明则强调的是竞争、效率、冒险进取,重视个性,追求能人、强人的人格取向。在现代化和世界化大潮中,我们基于中华文化的无比深厚的底蕴,对待西方文明要采取扬弃和创新的态度,从中派生出能够有力推动社会进步的新时代人文精神。诸如:经济变革中从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的转换,要求培养出有现代市场意识,重视开拓、效率和价值实现的人文精神;政治变革中从权威性结构、家族型管理向民主化社会、科学化管理的转换,要求培养具有现代化权利、义务观念的人文精神;社区结构转型中城市化以及城乡一体化时代到来将消除长期遗留下来的城乡二元人格界限,要求塑造新一代开放型、市民型人文精神;社会结构转型中各种职业阶层的分化细化,丰富了现代人追求自我价值实现的多元途径,也要求培育现代人与之相应的相互尊重、相互协作的新人文精神,进而解决对于新旧文化的输入输出作出正确的选择,才能为人的发展确立起一个良好的内在行为规范体系,保证人的个性得到全面充分自由的发挥;对于社会发展才能形成一个与社会开放、体制改革相适应的文化意识形态,为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二、国民素质结构理论是德育实践的一块基石

我国的全球化进程和现代化进程是伴随在一起的。在现代化进程中,特别是在改革开放的二十多年中,宏观上,人们日益深刻认识到现代化是一个总体的社会变迁过程,是指包括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方面要素的复合和互动的关系。而作为社会过程,则指它是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产业社会变迁这一特定社会发展阶段。我们国人对现代的认识是从“工业化”进而“四个现代化”进而“千化万化离不开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等等这样一种思路。在现代化进程中,中国的国民素质是一个首要问题。国民素质是现代化的关节点,提高国民素质是现代化的需要。国民素质包括相互关联的两个层面:其一是国民基本素质,它包括国民身体和智力素质,其二是深层国民素质,它包括人格素质、道德素质和角色素质。这两个层次是互为关联的,同时又是多层递进的关系。国民基本素质是国民素质的基础,但国民素质的关键则在于人格、道德、角色这些深层素质之中,尤其是角色素质,它是国民素质的综合性标志,是各种素质的汇聚点。国民素质高低的标志就是角色素质,对德育效果的检验就落实在角色素质上。以国民素质理论建构德育的目标体系、途径和方法体系,具有很重要的方法论意义。从国民素质上我们建构德育内容和目标体系,可以把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心理教育、审美教育整合为人格素质、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根据国民素质的构成,我们在时间和空间上,即在人所处的年龄段和所处的社会环境(学校、工作岗位等)多渠道、全方位,网络化地贯通德育途径。这样可以使以往围绕我们的“时段脱节、区域隔绝、两层皮”等弊病得到有效解决。

三、人的现代化是中国当今的时代主题,也是德育的根本任务

所谓中国的现代化,实际就是人的行为和观念形态的现代化变迁。中国现代化的成功在于人,现代化的滞后也缘于人。我国提出要促进社会、经济各方面的协调发展,而人作为现代化的主体,既是社会最基本的生产力,又是社会生产关系的承担者,还是所有上层建筑的体现者。因此人的全面发展,才是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出发点和真正动力。具体地说,人的发展是科学技术、经济、政治、国防、文化、环境保护等各方面事业发展的中心,离开了人的发展,上述事业就失去了起始源泉、根本动力、正确目标和检验标准。人的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条件,“四个现代化”都只是物质文明的现代化,如果没有精神文明的现代化,即人的现代化,四个现代化事业终将难以成功。所以我们需要第五个现代化,就是人的现代化。

实现人的现代化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人学观。背离这一指导原则,就会走到非马克思主义或反马克思主义的道路上去。马克思主义提出,人不仅是认识主体,而且是实践主体,不仅有理性的能动性,而且有实践的能动性。人固然有自然属性,但这不是人的本质特征,人虽然有理性,但理性不构成存在的独立基础,相反,理性受人类实践活动的支配和决定。因而必须从实践来考察人。

人是认识和实践的主体,同时也是价值的主体。人应当是自由的。自由是认识和实践的目的,是人的本质属性和追求的理想。人类的历史就是一个不断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历史。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文明的高级形态,在这一发展阶段中,人们的全面自由发展,就成为这个社会自身的、根本的目的。在这里,不是在某一种规定性上再生产自己,而是生产出他的全面性,不是力求停留在某种已经变成的东西上,而是处于不断发展和变化之中。随着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生产不仅越来越社会化,而且越来越全球化,狭隘地区性的人将为真正普遍的世界历史性的人所代替,这种人便是共产主义新人。《共产党宣言》中概括了共产主义新人的形象的本质特征: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这正是人类未来的前景和目标。马克思主义关于人全面发展学说不仅仅是一个教育学说或教育方针,它贯穿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是科学共产主义基本原则。这一原则同样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人的培养指出了明确的方向。它是现代化建设、人的现代化的基本指导理论和纲领。根据这一学说的指导,中国人的现代化的基本标志应该是:第一,具有共产主义的理想和道德情操;第二,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文化传统;第三,人们的社会行为和观念形态不断适应现代的变革并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全面进步。

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人的现代化的难度是最为突出的,绝非一朝一夕可望成功,并且已经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全面快速增长的瓶颈因素。这是一项任重道远的跨世纪工程,它是由人的现代化发展的最终目标、阶段性目标和具体操作目标组成的。其中最终目标决定了社会主义新人发展的根本方向;阶段性目标体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的发展特征以及有我国国情特色的人的现代化的趋势;具体目标是人的不断发展过程中的条件。这一目标体系是学校德育制定发展规划的前提条件。

四、人走向现代化的伟大工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人的现代化理论虽然是由工业化国家率先提出的,并且在当代又由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家们作出了多方面的发展,但要充分肯定的是,当代中国特别是改革开放时期,对社会主义人的现代化内涵、特征、战略也作出了卓有成效的理论建树。虽然“人的现代化”概念在中国提出的时间仅短短十几年,而且远没有“四个现代化”那么普及,但我党对“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和实践的重大探索,却是人所共知的,事实上人的现代化与精神文明建设是同一事物的不同表述。21世纪中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时代主题就是在解放思想,提高素质的基础上实现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动力和主要标志,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两个文明建设的共同目标,同时人的素质高低对两个文明的发展程度具有决定作用。只有较高思想、文化素质的一代建设者才能建造出较高水平、较高境界的精神文明大厦。事实上精神文明事业的目标、任务、制度都是靠人去制定,去执行的,没有人的动力作用,精神文明只是一张图纸。从实践方式看,精神文明是人的现代化的条件,人的现代化是精神文明发展的内在动力和结果;从根本目的上说,精神文明与实现人的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一个进步事实的两重表现,实质上是一体化的关系。

人走向现代人有三大标志:第一是思想境界的高层次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目标是要培养有较高精神境界、较高理想追求的新型公民,社会主义人的现代化其主要标志应具有高尚情操、富有理想与现代理念的现代人格。这种高层次思想境界在今天具体就表现在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世界观,重点是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重点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就是发扬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思想道德文化,吸收和借鉴世界文明的一切成果。第二是道德水平文明化。道德水平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主体要素之一,也是思想境界的现实体现。不论是从社会发展的需要还是从当前人的发展状态出发,道德建设是人的现代化的重要工程。道德建设主要包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道德,基本原则是“五爱”,要坚持道德评价约束和严格制度管理相结合,逐步确立与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基本道德规范,成为城乡居民自觉遵守的行为规范。第三是社会心理的现代化。文明向上的社会心理状况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因素,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基础。正如美国社会学家英格尔斯说的那样:当今任何一个国家,如果它的国民不经历这样的一种心理上和人格上向现代性的转变,只依赖外国的援助、先进技术和民主制度的引进,都不能成功地使其从一个落后国家跨入自身拥有持续发展能力的现代化国家的行列。人的现代化发展由三大要素组成,即综合素质的提高,现代生活方式确立和培育科学、积极的现代心理观念体系。科学而积极的社会心理和价值观体系中首先要确立新阶段以人为主体、为中心的社会发展原则,在社会主义发展中还要确立集体主义精神,强调人与社会,与集体协调发展的现代心态。上述三大标志就是德育要完成的主要任务和实现的主要目标。

综上所述,我们以马克思主义人学为指导原则,把社会学的人的现代化理论和国民素质理论引入德育问题的研究之中,进而明确了德育的内涵和定位。在整个人类社会世界化大潮中,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和国内社会经济发展不断出现的新局面、新问题,整个社会都要重视学校德育工作。学校德育,即小学、中学、大学的德育,它不仅仅是指各级各类学校中的一项工作,而是贯穿在学校教育始终的对学生精神世界进行塑造的伟大工程。从“以德治国”基本方略的角度看,学校德育主要是针对在校学生——社会的年轻一代,人类的未来进行的德育,它是“以德治国”的奠基工程,都是以育人为本,它决定着“以德治国”方略的成败,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全社会都要营造良好的氛围,积极配合和支持学校的德育工作,形成学校德育与全民共建的大好局面。

作者:李忠安

现代化德育改革论文 篇3:

“首都教育现代化”语境下的北京课程与教学改革

摘要检视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历程,“首都教育现代化”为其提供了理论基础及资源支持,主要包括方向和目标、机制架构和路径要求。北京课程与教学改革正是在“首都教育现代化”的语境中,在中央与首都关系、经济发展与教育发展关系、学校及各周边机构关系调整中不断演变,从而沉淀为具有首都特色的改革思路与推进模式。

关键词 首都教育;“首善模式”;教育现代化;课程与教学改革;制度环境;分析框架

文献标识码B

近现代以来,追求现代化成为重要的国家使命。研究改革开放40余年北京基础教育的课程与教学改革,离不开“首都教育现代化”的语境。检视北京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历程,我们可以看到,首都教育现代化为其提供了理念及制度等多方面的资源支持,主要包括方向和目标、机制架构和路径要求。在理解首都教育现代化的基础上,我们试图建构理解北京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分析框架。
一、解读“首都教育现代化”的基本内容

继上世纪60年代的“四个现代化”目标提出后,[1]1978年3月,在全国科学大会上邓小平提出“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基础在教育”,[2]明确了教育与国家现代化的关系。1983年,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教育现代化”成为一个单独的命题。[3]到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将“实现教育的现代化”作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目标。

以1978年为起点,以《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为时间节点,北京市对实现“首都教育现代化”的政策追求,大致经历了“为面向现代化做准备” (1978-1985)、“教育要面向现代化”(1985-1994)、“为在全国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奠定基础”(1994-2000年)、“在全国率先基本实现了教育现代化”(2000-2012年)、“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2012-2020年)等五个阶段。而从2020年起至2035年,是追求“实现高水平教育现代化”的阶段。

从国家和北京市两个层面的政策文本中,我们可以归纳出“首都教育现代化”的基本内容,包括如下几方面。其一,数量的现代化。入学率、普及水平、均衡水平、财政投入等是指向“公平”价值维度的数量,当然也包括培养符合培养目标的人才数量。其二,质量的现代化。其核心是育人质量。这本身是“首都教育现代化”的最终目标,即能否培养出足够数量的、符合培养目标的人才来。课程与教学改革、德育、评价制度、教师水平等直接影响着最后的育人质量。其三,结构的现代化。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不同学段间、公民办学校等都是基础教育的结构问题。其四,机制与制度的现代化。正如《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纲要》指出的,“制度环境成为决定要素流向和发展活力的关键因素”,因此,机制与制度的现代化程度对前面三个方面的现代化来说,至为关键。
图1:北京教育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与北京课程与教学改革相关的机制和制度包括诸如教育行政管理制度、现代学校制度,以及课程权力分层、考试评价、教师培训和教育科研等制度。这些制度共同确立了基本的制度环境,直接影响着基础教育的活力。
二、在首都教育现代化背景下推进北京课程与教学改革

在首都教育现代化的语境中,北京课程与教学改革既是其重要内容,也是其实现路径。因此,首都教育现代化要为北京课程与教学改革提供清晰的理念与目标、环境资源与制度资源的支持等,从而为北京课程与教学改革建立基本的“确定性”。

1. 在经济和教育关系维度中确立课程与教学改革目标

首都教育现代化要在服务“经济与社会现代化”的关系中,建立“人的发展需要”和“经济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之间的内洽,从而确定北京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培养目标。

改革开放之后,拨乱反正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将对教育社会功能的认识调整到生产力标准,教育要培养大批各级各类建设人才,以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经济和社会发展阶段不同,“国家教育总目的”也会有所不同。

根据我国的体制要求,地方制定教育政策的直接依据有两个,一是国家教育改革战略,二是本地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回溯北京市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历程,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每一次国家教育改革战略的调整,都成为北京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政策依据;每一次北京市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都提出了不同类型的人才需求,反映在不同时期的“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和教育的五年规划中,为课程与教学改革提供方向。在过去40多年中,正是上述两个方面的历次调整,推动基础教育培养人的规格的变化,使得北京市课程與教学改革呈现出不同的阶段性特征(见图1)。

如图1所示,横轴是“国家教育政策”。我们知道,每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都是为了回应这个特定阶段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这也是北京市制定教育政策的重要背景之一。而另一个重要背景就是北京自身的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与要求,在纵轴中予以体现。分析不同时期的“北京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五年规划”,我们可以看到,北京市的经济形态、产业结构以及经济发展方式等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对教育改革和培养目标提出了需求。

这两个背景的时间节点高度吻合。例如:2000年之后,“信息化”和“全球化”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挑战,国家层面开始着力推动教育改革。北京市“十五”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表明,首都经济将大力向高新技术产业转型,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和竞争,并提出了对创新人才、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人才的需求。这为北京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目标设定提供了方向。

特别需要提及的是,从图1中不同階段的人才培养规格看,北京课程与教学改革对“人”的主体性越来越重视。1993年,在率先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后,北京就提出了“注意培养学生个性特长”的要求。[4]当经济发展需要“高素质人才”和“创新人才”时,教育需要高度突出人的自主性和建构性。因此,新世纪的课程与教学改革将发展学生的个性化水平等作为政策的重要目标。[5]此时,经济社会发展对人的需要,与教育本身对人的成长期待逐步达成一致。

2. 在央地关系维度中确立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地方特色

首都教育现代化要在国家教育发展要求与北京市地域特点的关系中,建立“落实中央政策”与“因地制宜”之间的平衡,从而确定北京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地方特色。40年来,北京课程与教学改革总体上体现了两个特点。

其一,“率先”改革成为常态。1980年4月,中央书记处对北京城市建设提出了明确的指示,要求北京成为教育程度最高的城市。这种定位使得北京市基础教育的诸多改革具有“率先”的特质。例如:1985年以前就率先探索“校长负责制”改革,1995年率先探索“面向21世纪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案”,1997年率先探索“素质教育”改革等,这些都为国家相应的政策出台提供了基本经验。2015年,北京市又率先实施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提出的课程计划要求,是全国率先推进考试及课程教学改革的两个省市之一。这些“率先”改革的行动是首都的地位决定的,反映了首都教育的担当和气质。

其二,立足北京区域特征,积极而稳妥地推进各项改革。细细检视,我们可以发现许多改革具有制度创新的成分,成为北京课程与教学改革的亮点。早在1983年,北京市认识到,作为一个大城市,“城乡之间,远郊和近郊之间,经济特点不同,生产发展水平不同,人民群众的需要不同,教育基础和办学条件相差也很悬殊”,[6]改革不可能都采取一个模式。在以后的改革历程中,北京市给各区县和学校放权,“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充分发挥区县和学校在教育改革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改革行为比较常见。例如:1993年提出“允许学校进行各种教材实验”,[7]2011年“北京市‘十一五’教育规划”提出“树立广义校外教育观”并由此利用北京丰富的教育资源开展“初中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项目”,2014年的“高中自主排课实验”等,都具有鲜明的创新成分。

3. 在学校与其他机构关系维度中确立课程与教学改革的运行机制

课程与教学改革最终要在学校里落实。以学校为中心,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教科研部门、校长教师培训部门、家长和各类型的社会机构,都成为向学校提供支持、保障和服务的合作机构。保障这些机构各司其职,实现正常运转的,是机制与制度。在首都教育现代化的语境中,北京确立了以学校为核心、学校与其他各主体的互动关系,从而建构了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基本运行机制与制度、基本推进路径,共同构成了推动北京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总体力量。

例如:1985年以后,北京课程与教学改革的重心不断下移,突出了学校作为改革终端和主体的作用。随着三级课程管理体制不断完善,部分学校在探索自主排课等各项改革实验中,对研读教学大纲、掌握教材、研究考试改革等方面提出了要求。为回应学校的要求,北京市的三级教研和培训体系不断生长,并充分体现出“校本”特征。从2004年开始,相关的每一份文件都强调“大力推进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提高教育行政部门、校长和学校管理人员的课程领导能力,强化教师课程的实施能力”等。而围绕学校改革所建立的支持体系,与行政力量的大力推动密切相关。北京市通过评选和表彰改革校、建立校本教研基地校、课题实验校等,有机地将大学、教研和培训机构等各方力量结合起来。在此基础上,北京市还通过改革经验推广机制,提炼学校经验,推广有效做法,并研究解决共性问题。

北京市“十三五”教育规划提出“树立广义校外教育观”以后,校外教育资源从传统的少年宫等机构,拓展到“社会资源单位”这样的大概念,“初中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项目”就是典型的政策实施案例,尤其是将学生在该活动中的成绩纳入中考评价体系,反映了北京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开创性。
三、构建首都教育现代化语境下的北京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分析框架

我们分析教育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学校与其他主体的关系,目的是为了解读北京课程与教学改革在“首都教育现代化”不同阶段中所呈现的基本格局和阶段特征。为此,我们构建了北京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分析框架(见图2)。
图2:北京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分析框架

如图2所示,在基座中,“中央对首都要求”是由北京特殊地位决定的,是生成首都基础教育内涵的重要源头。北京按此要求,结合北京经济社会发展状况、首都城市发展战略、首都教育现代化的目标和地方教育特点等,制定北京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目标、路径与策略,最核心的工作就是确定培养目标,与核心圈的“学生”相呼应。

把“学生”放于核心圈表明,无论是经济社会发展对人的需要,还是教育本身追求人的实现的需要,最终都要落实在对学生的培养上。在追求“首都教育现代化”的不同阶段,北京经济社会发展特征不一样,对人的需要就不同,培养目标就有不同的设定,这是北京课程与教学改革的逻辑起点。

中圈代表学校。学校是实施课程与教学改革的主体。考试评价改革既是学校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引领者,又是其检验者。德育与课程教学之间是分置却融入的关系。

外圈里包含了政府及其行政部门、教研、培训和社会资源等多个主体,它们通过设计改革制度、明确改革路径、提供改革资源等,服务于学校改革的需要。政府和学校等主体在推进改革过程中必须重视“社会舆论”,营造良好改革氛围;而北京作为国际交往中心,具有独特的国际合作交流优势与责任,即可有效对接世界教育改革的前沿,汲取世界教育领域最新研究成果,也承担宣传中国特色教育发展成就的责任。

在政府按自上而下的方向形成改革推力之后,各个主体共同推动着北京课程与教学改革。各主体之间的多元、多向、持续的互动关系,逐渐沉淀为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北京模式。

参考文献:

[1] 周恩来.周恩来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439.

[2]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95.

[3] 陆有铨.躁动的百年[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489.

[4] 北京市教育局关于印发《北京市关于巩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成果、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的标准(试行)》的通知(京教督字〔1994〕4号)[G]//北京市教育委员会政策法规处.教育工作文件选编(内部资料),1997:135.

[5]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2014-2016高考高招框架方案[EB/OL].(2013-10-24)[2020-12-15]https://wenku.baidu.com/view/ f4da993210a6f524ccbf855e.html.

[6] 北京市人民政府.北京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加强和改革中小学教育更好地为首都的四化建设服务》的报告的通知[EB/OL].(1983-10-07)[2020-12-15].http://www.beijing.gov.cn/zhengce/zfwj/zfwj/ szfwj/201905/t20190523_71103.html.

[7] 北京市教育局关于九年义务教育小学、初级中学教材选用办法的通知(京教材字〔1993〕1号)[G]//北京市教育委员会政策法规处.教育工作文件选编(内部资料),1997:94.

(编辑 崔若峰)

注释:① 本文系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重大课题“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北京模式’与发展战略研究”(立项编号:AMAA18001)的研究成果。

作者:柴纯青

上一篇:科学发展观研讨论文下一篇:光与影油画艺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