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德育改革分析论文提纲

2022-11-15

论文题目:系统德育论

摘要:德育系统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完成这一工程,不仅要在结构、目标、内容、管理等一系列问题上树立正确的认识和定位,而且要以德育系统整体为研究对象,建立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道德教育发展模式。改革开放以来,在科学的思想引领以及政治导向下,我国道德教育研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在当前由传统到现代转型的时代背景下,传统德育研究又面临着极大的挑战。从整体上来看,传统研究比较注重于德育系统要素的单一研究、德育场域的局部研究以及德育过程的阶段性研究,而对于学校德育整体建构的系统性研究则开始的较晚,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学校德育系统虽然从形式上看比较完整,但德育系统的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以及与社会和环境的交互性与适应性仍有待增强。我国德育系统的整体建构发展缓慢,关键是缺乏具有方法论指导意义的理论,为“系统建设”提供既满足时代发展需要又适应道德教育规律等特殊要求的指导。系统科学来源于人类的社会实践,其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贝塔朗菲一般系统论的提出确立了系统科学的学科地位,使人们对系统整体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科学的高度,并在自然科学研究中取得了瞩目的成就。二十世纪70年代以来,以相对论、量子论为基础,系统科学逐步突破传统科学的物质观、还原观、时空观,逐步从自然科学领域过渡到社会人文科学领域,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思维方式与研究范式的变革。系统科学引入道德教育研究,不仅在认识论上,要求我们要充分把握德育系统主体、过程及结果的组织复杂性问题,而且在研究方法与思维方式上为我们提供了更为清晰的研究视角,使人们的研究视域从追求道德教育的实体性、确定性、程序性、阶段性等转向关注德育系统的生成性、混沌性、过程性、整体性上来。这对于揭示德育系统的发展运行机制,探索德育系统建构的创新路径具有重要意义。以系统科学理论及其思想和原理作为本研究的理论工具来考察学校德育系统的要素、结构、环境等基本范畴,探讨系统论视野下学校德育系统存在的困境及其影响因素,提出整体建构学校德育系统的路径及其优化的策略,是本文的核心思想。基于此,论文在整体上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系统论视野下学校德育系统的要素解析,这是德育系统整体构建及其优化的基础。系统由要素构成,道德教育作为复杂系统,它包括要素、层次以及环境三大基础子系统。其中要素子系统包括主体要素、过程要素及形态要素;层次子系统包括基础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不同学段;环境系统包括家庭德育环境、学校德育环境以及社会德育环境。三大子系统横向耦合,纵向贯通、深度推进,共同构成了德育系统的三维立体模型。通过对德育系统的耦合机制、竞争与协同机制、控制机制以及超循环反馈机制来分析德育系统的整体性、非线性、自组织性等复杂性特征。第二,系统论视野下德育系统的困境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这是学校德育系统整体构建及其优化的依据。基于德育系统的三维模型,研究发现德育系统在要素系统、层次系统以及环境系统中存在以下问题。首先是德育要素缺乏耦合。具体表现在主体要素的割裂化、过程要素的破碎化以及形态要素的断裂化;其次是德育系统层次衔接不当。主要表现在德育目标缺乏连贯性,德育内容缺乏递进性、德育方法缺乏过渡性等问题;再次是德育系统与环境协同缺失。从学校环境来看,教学与学习环境远离学生的生活世界、制度德育环境异化、硬件设施环境德育功能较弱。从家庭德育环境方面来看,存在家庭的价值导向、教育观念、及教育期望与学校存在一定的冲突,导致家庭与学校相互推倭德育责任等。从社会环境方面来看,存在学校正面引导与社会不道德现象的冲突。通过对如上问题的探讨,从传统德育观念、政策制度的价值取向、德育管理的缺陷以及德育主体的制约等方面分析了德育系统问题存在的原因。第三,系统论视野下学校德育系统的整体建构及其优化策略。实现德育系统功能的整体性涌现,必须做到以下三个方面:首先,要促进德育要素的高度耦合,重视德育要素的整体性、把握过程要素的关系性和关注形态要素的全息性,实现部分与整体的内在统一;其次,要加强大、中、小学德育过程的衔接,具体包括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队伍等方面的衔接,以推动德育系统的层次性功能跃迁,实现德育系统阶段性与连续性的统一;再次,要营造道德教育的高效场域,促进家庭、学校、社会德育的协同发展,形成道德教育的合力。

关键词:系统论;系统科学;德育;德育系统

学科专业:教育学原理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一) 理论背景

(二) 现实背景

(三) 政策背景

二、文献综述

(一) 国外研究现状

(二) 国内研究现状

(三) 已有研究述评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四、研究内容及框架

第一章 系统科学及其理论渊源

一、系统科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 系统科学的产生

(二) 系统科学的发展

二、系统科学的内涵

(一) 系统的概念内涵

(二) 系统科学的基本范畴

(三) 系统的分类

三、系统科学的基本原理

(一) 整体性原理

(二) 层次性原理

(三) 开放性原理

(四) 自组织性原理

四、系统科学的应用

(一) 系统科学的生物学应用

(二) 系统科学的管理学应用

(三) 系统科学的经济学应用

(四) 系统科学的物理学应用

(五) 系统科学的社会学应用

(六) 对德育系统研究的启示

第二章 德育系统的理论建构

一、德育系统的内涵

(一) 概念界定

(二) 三维模型

二、德育系统的结构

(一) 要素结构

(二) 层次结构

(三) 环境结构

三、德育系统运行机制

(一) 德育系统运行机制的内涵

(二) 德育系统运行机制的内容

第三章 系统论视野下的德育困境

一、德育系统构成要素缺乏耦合

(一) 主体要素割裂化

(二) 过程要素断裂化

(三) 形态要素破碎化

二、德育系统层次衔接不当

(一) 目标衔接缺乏连贯性

(二) 内容衔接缺乏递进性

(三) 方法衔接缺乏过渡性

三、德育系统与环境协同缺失

(一) 学校德育环境育人能力欠缺

(二) 家校德育环境协同性不强

(三) 学校引导与社会道德冲突

第四章 德育困境的根源分析

一、传统德育模式的限制

(一) 价值取向的工具化

(二) 思维观念的简单化

(三) 德育运作的秩序化

二、德育政策专业化水平不高

(一) 政策目标强调共性忽视个性

(二) 政策制定过程缺乏程序正义

(三) 政策内容的专业化不强

三、德育管理的缺陷

(一) 德育管理的限制

(二) 德育评价因素

四、德育主体的制约

(一) 德育师资专业化水平低

(二) 忽视学生德性成长规律

(三) 家长道德教育素养欠缺

第五章 完善德育系统的对策建议

一、促进德育要素的高度耦合

(一) 重视德育要素的整体性

(二) 把握过程要素的关系性

(三) 关注形态要素的全息性

二、加强德育过程的有效衔接

(一) 加强德育目标衔接

(二) 深化德育内容衔接

(三) 促进德育师资衔接

三、营造道德教育的高效场

(一) 创建“三位一体”德育模式

(二) 创新学校德育环境

(三) 增强家庭德育意识

(四) 整合社会德育资源

结语

参考文献

上一篇:新形势下队伍文化建设论文提纲下一篇:绿色建筑节能技术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