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改革论文

2022-04-24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意思是说:积雪已慢慢融化,因汇集了千山万壑融化之雪水,长江的水量逐渐大了起来,江面因之愈发宽广,再加上江水中央一片船帆高高挂起,使得长江两岸的距离愈显阔大。我觉得这两句诗也可以适应中国教育的改革。中国教育的改革經历了很多风雨,渐渐趋向成熟。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改革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改革论文 篇1:

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改革有效模式的探讨

摘要:什么是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有效模式的课堂在高中化学教学中体现的必要性是什么,什么的模式是提高高中化学教学有效性的最好途径,这些都需要认真思考与实践的。下面将从分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自主预习课上内容的教学模式、理论结合实践的教学模式和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等四个方面,来一起探讨改革下高中化学课上教学的有效模式。

关键词:高中化学; 课堂教学;有效模式

引言

教学的有效模式是指教师根据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通过老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的成绩提高或发展,从而实现学校的教学计划,满足国家和个人的教育方面的需求。化学学科作为高中教学内容的重要学科,其课本知识和动手操作能力都比较重要,如果化学老师一直采用以前老旧的教学模式,就无法燃起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也无法改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高中化学教师应该在教学活动的规律下,注重课堂上的改革与创新,结合课本的内容与学生本身学习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从而实现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改革下的高效率性。

一、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

改革下倡导教师在教学中应让学生积极互动、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翻阅资料、解决问题,培养和提升学生寻找答案、理解答案,最后完成作业的能力,来改变学生死记硬背、机械练习的学习状态。

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就是老师把课堂让给学生,坚持以学生的中心,让学生交流讨论问题,通过学生质疑、探讨、思考、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增强团队合作意识。

例如,再讲解“烷烃”的时候,把班里的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根据之前学习过的“甲烷”来探究“烷烃”的结构及其性质应用,找出其定义、化学结构式,然后再留任务,组内讨论,让学生自己找出“结构、性质、用途”的关系,比赛哪个小组理解的最好,最后老师再纠正各个小组出现的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团结合作能力,让课程更顺利的进行。所以说,小组学习是高中化学老师课堂顺利进行的一个有效模式。

二、自主预习课本的教学模式

自主预习课本即学生为主体,鼓励学生自主思考、自主解决问题,教师只需要提供一些的指导意见。改革下首倡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与思考,培养学生自主获取课本只是的能力。

例如,还是在学习“烷烃”的过程中,老师可以告诉学生即将学习的内容,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给学生自主预习。在实施自主预习的过程时,高中化学教师需要掌握住本课程的重难点,利用留作业的形式去引导学生去预习课本,通过看课本找出解决答案并记下不懂的难点,思考和分析本课的内容,这样既可以提升学生学习的质量和效率,又可以让学生在自主预习课本中自由发挥自己的能力。所以说,自主预习课本的教学模式也是高中化学老师改革下的有效措施。

三、理论结合实践的教学模式

理论结合实际即是活动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创建具有理论性、创造性、实践性的活动。

在高中化学老师在讲课过程中,如果只在课堂讲解理论知识而忽略了让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虽然看似帮助学生讲解了化学知识与化学现象,但是学生只能理解表现定义,并不能对化学有深刻的印象,和各种化学反映的具体效果。因此,高中化学教师可以采用教学主实践为辅的教学活动。

例如,高中化学老师在讲解硝酸铵与氯离子发生反应的时候,先给学生讲解这一节知识的原理,再和学生一起动手操作,让学生观察硝酸铵与氯离子发生反应后,再加水会产生红褐色的烟雾。这样的实验比老师讲解的更加生动,更容易让学生记着,对化学这一门学科产生兴趣。

所以说,理论结合实践的教学模式即可以完成老师的教学任务,又可以激发写生的学习热情,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对知识理解的更深、记得更深刻,是改革下教学模式的有效模式。

四、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

高中化学教学授课中要求教师采取多样化的上课模式来提高效率,但是并不是要求教师完全放弃传统讲课模式,而是在提升讲课模式的同时,给予学生更多形式的教学模式。不再是完全按照课本枯燥的讲解,把课本上的内容更生动形象的以不同的讲解出来。还因为好多课程是需要老师讲解的,尤其是化学,那些化学公式、化学运算是怎么来的、方程式的计算等等,需要老师的讲解学生才能明白。

新课改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但老师讲授的方式是不能完全摒弃的,老师站在讲台上讲课是现在将来都不会轻易代替的一种方式,因为这种方式是多年一直流传下来的一种最优的模式,是适合咱们学生的。所以说,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也是高中化学老师授课必不可少的有效教学模式。

总之,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改革下有成效的模式探讨中,高中化学老师需要跟据教学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的学习快慢,对课堂进行创新与改革,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如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自主预习课上学习内容的教学模式、理论结合实践的教学模式、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这四种模式都是值得学习与探讨的,我們在改革教学模式下努力提升课上讲课的质量和效率,促进学生化学能力的更好的发展,以提高课堂上完成教学目标的程度,促进高中学生化学学习能力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董立元.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有效互动的调查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4.

[2]邓培玉.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改革有效模式的探讨[J].教育革新,2011(07):38.

作者:岑荣义

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改革论文 篇2:

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改革刍议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意思是说:积雪已慢慢融化,因汇集了千山万壑融化之雪水,长江的水量逐渐大了起来,江面因之愈发宽广,再加上江水中央一片船帆高高挂起,使得长江两岸的距离愈显阔大。我觉得这两句诗也可以适应中国教育的改革。中国教育的改革經历了很多风雨,渐渐趋向成熟。在以往的教学体系中,教师们按照统一的教材和标准来教学,学生们按照传统的方式去接受老师们“塞”给他们的知识,学生只是被动地一味接受。“唤醒学生”这一教育本质的更深刻要求被忽视了,学生的潜能不仅没有被唤醒反而被压抑了,学生的个性也随之被束缚了。因此,寻求一种能够张扬学生个性、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自身发展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显得犹为迫切。

新课堂改革,就是顺应教育形式的不断变化应运而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应成为课堂教学评价的主要内容,除了关注他们的知识技能目标的达成以外,还应关注他们在课堂上师生互动、自主学习、同伴合作中的行为表现、参与热情、情感体验和探究、思考的过程等,即关注学生是怎么学的。通过了解学生在课堂上如何讨论、如何交流、如何合作、如何思考、如何获得结论及其过程等学生的行为表现。评价课堂教学的成败,既关注教师的行为,也关注教师如何促进学生的学习,如教师如何组织并促使学生讨论、教师如何评价和激励学生的学习、教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探究的兴趣等,以此来评价教师课堂行为表现对学生“学”的价值。新课堂改革的根本指向是人的发展,它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需要我们从以往孤立封闭的教学系统中解放出来,把教育教学放在必须不能脱离人类社会的现实世界里重新考察和定位,从而恢复教育在我们整个人类活动中本来的位置和意义。

就化学学科而言,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它与我们的日常生活联系十分紧密,学生对我们的学科充满好奇和向往,这对开展自主、合作、探究模式教学是极其有利的因素。以下是探究过程中的一些心得。

一、针对新课的教授方面

课前准备学案,学案的内容是为学生的学习新知识服务的,同时也为老师上课服务。因此,内容应重点突出,难点突破的方法需得当。具体包括:复习,复习上节课的内容以及与本节课相关的知识内容;②预习,以填空的形式把本节的重要知识点体现出来,并且需要跟进练习小测试,牛刀小试一下学生自己的预习情况;③问题反馈,学生自己把预习过程中遇到的不懂的问题以文字或题的形式在学案中体现出来,以便他们在听课中找答案;④合作探究,把难点设计成一个个问题由浅入深的放给学生小组完成。

上课老师只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适时的加以点评,把课堂的大量时间都放给学生,要相信学生一定行。课上老师要时刻的关注学生的每一句话以及每一个动作,如发现问题在评价时一定要及时加以指证,特别是重点及难点要在课上由老师亲自指出,但不能说太多,要简明扼要。否则学生的主体地位会被老师给削弱。

课后的作业反馈要及时准确,不能拖拖拉拉。作业的内容可以根据课上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加以设置,如果有条件和时间最好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的内容,在逐一跟进,效果会更好。

二、针对习题课的教授

化学是一个介于理科和文科之间有点综合性质的 学科,所以学生学习化学要有理性和感性的思维,培养这种思维的有效的方法就是让学生学会做题和讲题,既要知道所以然又要知道之所以然。特别是普通高中的孩子,基础差,表达能力更差,所以在学习上没有自信心。为了树立她们的信心,习题的设置一定要用心,不能太难但也不能太容易,毕竟还有一些基础好的学生,你要让有的孩子吃到也让别的成绩好的孩子吃饱。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尝试以下做法:先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设置一张难易得当的习题卷子,然后发给学生做完后收上来认真批改,把学生有50%以上做错的题重点标注留到上课解决,个别的错的习题课下学生自己或老师帮助解决。留到课上的习题要谨慎重点对待,要先点再讨论最后再练,达到该知识点的突破。还有习题课上老师手中常要准备一些习题条,以备那些“吃饱的学生”吃好。

对于新课改的最初实践者而言,经验是最为缺乏的,我们是新课改的学习者,又是新课改的实践者,鲁迅先生说“世上本来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新课改的路程还很漫长,唯有经过实践、积累、反思、总结,我们才能跟上新课改的最新步伐,走在新课改的最前列,在新课改中站稳脚跟,立于不败之地。愿我初浅的一些教学体会能抛砖引玉,能和参与新课堂教学同行们共同交流,为我们共同的教育事业尽一份力。

作者:许雪辉

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改革论文 篇3:

浅谈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改革

摘要:传统的化学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不能适应今天的化学课堂教学,学生大面积的厌学、弃学,如何使我们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高效,探究式教学是一种较好的方法。如何进行探究教学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了一下看法与感受。

关键词:课堂教学;探究;看法;感受

当前,课堂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以“课堂为中心、教师为中心、课本为中心”的情况,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方式影响了学习的结果,单纯的行为参与方式无法有效促进学生高层次思维能力的发展。高中化学新课程倡导在教学中营造一种“研究”、“探索”、“钻研”的氛围,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使学生逐渐适应新教材、新教法,并不断的对个体的创造,实践要素进行培养,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素质。如何开展探究式化学课堂教学呢?

一、创设问题情景,激发自主探究的欲望

传统的教育在能力培养过程中,往往存在一种缺陷即缺少独创性。经验告诉我们,在已知与未知之间,在学过和未学过的知识之间,在未知领域与新领域的知识之间没有学生不可逾越的鸿沟。只要教师能为学生架设联系的桥梁,诸多认识问题是可以突破的,这正是探究性实验培养的关键。质疑是思维的导火线,是学习的内驱力,它可以使学生的求知欲由潜伏状态转入被激活的转态。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先“设疑”,设计符合学生认知水平且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景。通过问题情景的创设,使学生明确探究目标,确定思维方式,并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激发学生对新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在化学教学中,可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相应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或如临其境,有直观的形象可以把握,有浓烈的氛围可以感受,有愉快的活动可以参与,触“境”生情,引发学生的积极情感体验,促使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例如,在“盐类的水解”教学中,针对“盐溶液是否都呈中性”的问题,可创设实验探究的情境:将分别盛有 NaCl、CH3COONa、NH4Cl三种盐溶液的烧杯置于学生面前,先让学生推断它们的酸碱性,然后引导学生用PH试纸或紫色石蕊试液测试、验证,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亲自实践中发现问题,形成认知冲突:盐不能电离出H+或OH-,为什么有的盐溶液却会呈现酸性或碱性?由此激起学生的探究热情。在教学中还可创设演讲、悬念、竞答等情境,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二、指导检查,引导讨论,及时小结,使学生逐渐形成自觉的探究习惯

1、通过指导学生收集、查阅资料,自己解决浅层问题。课堂教学中常常会有一些与本节知识有关,即本节知识的生长点,但这些知识又不属于本节必须掌握的内容。为不冲淡本节课的主题,使知识紧凑,可指导学生自己查找相关资料进行阅读、分析,以成为本节课的延续和深化。这样做学生就逐渐养成不断探究化学奥秘的习惯。

2、通过引导学生讨论,使学生解决有争议的有难度的问题,并能在这样的探究中找到乐趣。化学学习中会有许多有争议或有难度的问题出现,这时,教师不要包办代替解答,应鼓励学生通过讨论解答。讨论时,教师要启发学生层层深入地分析问题,疏导思维障碍,纠正思维偏差等。讨论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很好手段。由于我们上课前不强调预习,提出的问题在学生讨论时,不会造成思维定势,学生的思维不会受课本的限制,学生可根据已有的知识,并想办法解决,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创造潜能,调动其探究积极性。

3、及时辅导、整理、小结,使小结成为学习中不可忽视的环节。课堂小结是活化知识、丰富学生知识面的好时机。结合具体、有针对性的问题进行分析,对学生的思维进行适时得当的点拨、引导,使学生“居高临下”地俯视化学知识,有助于他们将平时所学的被肢解了的知识系统化,从而既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又起到思维辐射的作用。探究的结果,要在学生自己归纳的基础上,教师引导、总结得出结论,明确结论的运用条件与范围。对结论的解释,不要讲得太绝对,要留有探究的空间。要处理好“收”与“放”的关系,所谓“收”,将讨论、实验的结果要归纳整理;所谓“放”,课后布置的思考题具有开放性,布置的练习作业具有多样性,使学生在更广阔的实际背景中,用课内得到的结论去解释实际问题,解决后续知识,完成从实践——认识——具体的实践,认识上的两个飞跃,使小结做到收敛思维与发散思维并举。

在教材中,有些关于物质化学性质实验是验证性实验,即先向学生介绍原理,可能有的反应现象,然后通过实验验证。其实,作为教师,可以挖掘教材中的验证性实验,探究其中可转化为运用探究性实验的教学方法来进行教学内容,将其设计为探究性实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使学生主动探究解决问题的正确途径。让学生成为知识的探索者和发现者。

课堂改革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教学实践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新的问题。化学教师将面临一系列的新的挑战,我们应该敢于挑战,敢于尝试研究更符合学生实际的知识构建的方式,积极参加与实验课题探究,提高对化学课程的驾驭能力。立足教学实际,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化学课程标准研制组.“化学课程标准解读”.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2] 韦斯林.秦艳芳,等.“化学新课程中积极开展讲做并进教学”.《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2004.10.16.

[3] 石柏兴,吴焕云.“结合学生生活经验的新课程教学实践”.《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2004.12.23-24.

作者:廖继平

上一篇:宽频教育信息服务研究论文下一篇:传统农业教育远程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