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型发展下生态农业论文

2022-04-24

摘要模式即范例或样本,具有典型意义和学习价值。借鉴现有城郊型农业的发展模式,选择特定城市郊区的农业发展模式,建构相应的实现形式,是制订相关农业政策措施的基础。该研究从经济学角度出发,阐明了城郊型农业、都市型农业和生态农业的目标与实现条件,提出了城郊型农业的进程定位及其引导产业化阶段的发展模式。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都市型发展下生态农业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都市型发展下生态农业论文 篇1:

我国都市型生态农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摘 要:本文从都市型生态农业的基本内涵着手,以上海市唯一的国家级生态农业建设示范区——崇明生态岛为例,指出了我国都市型生态农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都市型生态农业 现状 问题 崇明

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大都市区域范围的农业开始由传统农业向都市型农业转变,特别是在东部沿海地区,随着现代化都市建设的日新月异、城乡一体化的不断发展,都市区域范围的农业发生了很大程度的变化。然而,由于农业资源的先天不足及人口和环境的巨大压力,有效解决农产品质量与产量,经济增长与环境资源保护的矛盾,成了政府及各界学者关注的焦点,因而在我国城市化地区及其延伸区侧重都市型农业的生态功能,发展“都市型生态农业”,实现农业新的飞跃也成了大势所趋,民心所向。

一、都市型生态农业的基本内涵

都市型生态农业是对不断发展变化的农业发展状态的描述,是都市型农业和生态农业的有机组合体;是在城市化地区及其延伸区将农业现代化纳入生态合理轨道,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新型的农业生产体系。都市型生态农业体现了两层内涵:“都市型”,是针对区位特点的,包括城区和郊区在内的整个大都市所辖地区,强调农业的职能地位;“生态”,是顺应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与城市建设要求,强调建立循环经济体系。

二、我国都市型生态农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20世纪90年代初期,我国开始关注都市型农业,认为都市型农业是城郊型农业发展的高级阶段,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国家农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特别是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湾地区的上海、深圳、北京等地开展较早,发展较快。

然而随着我国城市经济和社会的进一步发展。简单的粗放型农业发展模式难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城乡居民对生存环境的需求,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人口和环境的巨大压力对农业在提供绿色屏障、调节城乡生态平衡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有效解决农产品质量与产量,经济增长与环境资源保护的矛盾,努力缩小我国大城市农业与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水平的差距,成了政府及各方专家所考虑的问题。因而在我国城市化地区及其延伸区应侧重强调都市型农业的生态功能,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在有限的空间上发展集生产、生态、社会、经济、文化等功能为一体的高度现代化的都市型生态农业,实现农业新的飞跃。

比如上海,经过十几年的建设都市型生态农业已初具规模,成效显著,尤其在设施农业、观光农业、农业信息化等方面发展较快,取得了丰硕的理论研究成果,为其他大城市发展都市型生态农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初步形成了比如“设施化+生态技术”、“集约化+生态技术”、“科技化+生态技术”、“市场化+生态技术”、“加工产业化+生态技术”、“观光休闲+生态技术”等生态农业发展模式。

我国都市型生态农业正如火如荼地建设发展着,但仍存在很多问题,比较普遍的有:①从政府到农户、从上到下缺乏对农业的认识和热情,过分注重经济效益,忽视了社会及生态效益,表现出不重视甚至排挤生态农业;②各地区发展不平衡,农业的经济功能开发力度不够,生态功能和社会功能等开发比较滞后,造成生态农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③理论与实践不一致,缺乏优化、配套的农业技术体系、服务体系;④农业劳动力素质较低下,缺乏高素质农业人才;⑤农业科技技术含量偏低等。

现就以上海唯一的国家级生态农业建设示范区——崇明县(包括崇明、长兴、横沙三岛)为例作具体分析。

三、“崇明生态岛”农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崇明位于上海市最远郊,是上海农业土地资源最多、分布最集中、农业生态环境最好的地区。随着沪崇苏越江大通道的破土动工,“崇明生态岛”的建设发展已成为上海21世纪初期建设现代化国际性大都市的重大战略部署之一。崇明农业肩负着生态环境最主要的守望者和维护者的责任。依据《崇明三岛总体规划(2005~2020年)》及《崇明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崇明农业发展的重点是生态型现代农业,其农业功能定位是“现代都市型生态农业”,即大力推进以高效生态农业为主的现代农业,发展农业的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实现生态农业的新突破。

(一)崇明农业发展现状

崇明是上海最主要的农业生产集中区和农产品商品生产基地,至2007年末,崇明农用地总面积约143.9万亩,约占全市的22.9%;优质稻米、水产品、生猪、大宗蔬菜等农产品生产在沪郊农业中占有较突出的地位。2007年崇明农业总产值46.2亿元,比上年增长2.9%,占全市的20.4%,崇明农业经济总量日益增长,农业生产结构不断优化,产业发展特色渐趋鲜明。

(二)崇明生态农业建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崇明努力培育发展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以绿色为主的生态农业,实现生产和消费环节“污染排放最小化、废物资源化和无害化”,在农业种资资源创新、转基因作物生态安全性评价、新型生物农药的筛选与研制、农业资源综合利用与加工等方面已卓有成效,为促进崇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然而,与发达国家生态农业的发展水平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发展过程中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1 生态农产品的商品率较低,有机产品市场体制不健全

由于崇明地处上海市最远郊,开放程度较低,因而经济水平和生活饮食观念受到大大限制,同普通产品相比,价格较高的有机农产品市场份额十分有限,生态标志型农产品的总商品率较低,销售情况不佳,有机农产品的市场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仍不够健全。

2 缺少生态农业精品品牌,无法突显生态品牌效益

近几年具有崇明特色的优质大米、花菜、黄金瓜、绿芦笋等近百个农产品已基本形成规模化生产,农产品深加工产业也正快速发展,具有海岛独特风味的系列鸭制品、甜包瓜等被评为国家和市级优质产品,但在品牌战略的推广和实施中,仍大大缺少生态农业精品品牌、特色品牌,无法打出品牌策略、突显品牌效益。

3 农业管理耕作模式较粗放,机械化程度较低,农业技术不到位

随着新经营新种植理念的深入发展,崇明农业开始向产业化、规模化、组织化发展。然而,很多农业经营组织仍摆脱不了传统农业的枷锁,生产方式比较落后,农业管理耕作模式较粗放,机械化程度较低。在农产品的研制、开发、生产中,简单地追寻利用低技术产生的单纯高产量,缺乏对高技术高效产品的追求,农业技术不到位。

4 农业劳动力总量减少,新生代劳动力奇缺,劳动力质量逐渐低下

上世纪70年代中后期以来,随着沪郊区域经济和非农产业的高速发展,农业劳动力开始大规模向非农产业转移,崇明农业劳动力总量也逐年减少,有知识技能的人尤其是青壮年

都外出打工或深造,人才流失严重,因而崇明新生代农业劳动力的补充相当有限,劳动力老化现象日趋严重,导致劳动力质量逐渐低下,现有农业劳动力群体中真正“有文化、会经营、懂技术”的农户寥寥可数,极大地阻碍了崇明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5 农技推广和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够完善,农技培训开展不够广泛

崇明农业在技术推广和社会化服务上缺少专业技术人员、且人员老化现象十分突出。尤其是服务于生产第一线的技术人员比例偏低,且绝大多数都在45岁以上。第一线技术人员断层现象的出现,影响了农技培训的开展,造成了农技培训开展范围狭隘,无法调动农户培训的积极性,延误了农户掌握各类先进农业技术的时间,妨碍了生态农业的有序发展。

四、思考和建议

(一)加强法制生态农业宣传,增强农民对生态农业发展认识

当前,我国农民和涉农人员普遍环保意识薄弱,对农业发展缺乏热情,对都市型生态农业认识不足,所以应通过完善立法来治民惠民,并通过各种媒介手段广泛宣传生态农业的意义和重要性,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并积极参与保护生态环境,建设都市型生态农业的氛围,动员农民真正投入到生态农业建设中。

(二)政府投入与技术支撑并举,为都市型生态农业装上“科技芯片”

都市型生态农业发展的顺利与否,关键是农业科技的较量。政府部门应增加财政扶持,实行政府投入的重点聚焦,加大农业科技研发和农技推广力度,不断了解当今国内外现代农业科技发展动态和农业高新技术,努力加强国内外科研、教育、产业界的合作交流,建立以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综合利用技术为核心的科技支撑体系,不断探寻推进都市型生态农业的有效途径。

(三)创新产业效益理念,实现农业产业的质量效益

在建设都市型生态农业的过程中,要创新农业产业效益理念,积极探索生态农业发展新模式,努力扩大有机和绿色农产品生产比重,通过生物技术来大幅度替代或减少化肥农药施用量,提高农产品的内在质量,确保农产品供给安全;通过合理控制产量和质量的对应关系、农产品质量的提升来提高产品的销售价格,达到单位面积效益最大化,实现农业产业发展由产量效益型转换成质量效益型。

(四)创新产业服务理念。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都市型生态农业在发展过程中,应不断创新产业服务理念,充分发挥产业发展的主观能动性,适时设计和调整产品和生产结构,合理组合产业的功能作用,增强产业的活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同时,切实加强社会化生产服务体系建设,使之成为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技术和生产服务的有力支点。

(五)提高本地劳动力素质,合理利用外来农业劳动力

各地农业部门可借助优秀农业合作经济组织为示范基地,建立新生代“有文化、会经营、懂技术”职业培训体系,努力培育出一批符合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有文化、会经营、懂技术”的新生代本地农业生产经营队伍,提高本地劳动力素质。同时,各地政府应就如何规范并合理利用外来农业劳动力出台一些政策,使其能融入都市型生态农业的发展中。

(六)优化农业投资环境,拓宽融投资渠道

为加快都市型生态农业的建设发展和产业化经营,可以从农业生产要素流动和优化配置、提供信贷和融资通道、积极的优惠政策和财政扶持等方面人手,进一步优化农业投资环境,鼓励和支持“三资”资本和企业投资地方农业,兴办多种形式的现代农业企业和合作经济组织,组织和发展产业化经营。

(七)注重生态环境优先,维护社会、经济与生态效益的平衡

在都市型生态农业的发展中,应根据生态环境优先的理念与要求,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以平衡和协调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之间的关系;树立农业可持续发展观念,将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结合,达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协调发展。

作者:黄倩倩 吴 琼

都市型发展下生态农业论文 篇2:

城郊型农业的发展模式及其实现形式研究

摘要模式即范例或样本,具有典型意义和学习价值。借鉴现有城郊型农业的发展模式,选择特定城市郊区的农业发展模式,建构相应的实现形式,是制订相关农业政策措施的基础。该研究从经济学角度出发,阐明了城郊型农业、都市型农业和生态农业的目标与实现条件,提出了城郊型农业的进程定位及其引导产业化阶段的发展模式。针对九江市庐山区城郊型农业,分析了庐山区城郊型农业的进程阶段,依据九江市的经济社会基础和庐山区农业的自然环境资源,选择了2种发展模式,并建构了相应的实现形式。

关键词城郊型农业;发展模式;休闲农业;流通加工

模式是范例或样本,是对事物类型、特征和规律的描述,是人们创造性思维的具体体现[1]。模式具有典型意义和学习价值,供与之条件相同或相近的某些方面借鉴、采纳、吸收。经济模式是对经济实践的理论概括与假设,是从典型代表性的经济现象中概括抽象出的经济运行原则和类型[1-2]。经济模式只能反映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最本质的特征、最独特的发展优势以及深刻的理论内涵,而不是对经济发展过程的全面概括,体现着社会经济发展的决策者对社会经济发展现状的判断和发展前景的预期[1-2]。农业发展模式属于经济模式,从经济学角度看,一种农业发展模式的选择,主要取决于农业发展的目标与条件,而条件包含区域自然环境与经济社会基础两个因素[3-4]。对于城市郊区的城郊型农业,不同经济社会基础和过程阶段目标,相应的发展模式及其实现形式也不同。因此,依据城郊型农业发展的目标与条件,选择发展模式及其实现形式,是制订组织管理对策的基础。

1 相关农业发展模式的目标与实现条件

1.1 生态农业与都市型农业生态农业是指在生态经济学理论指导下,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优化配置土地与生物资源,应用生物等现代工程技术,促进结构合理、功能完善、效益持续,建立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产供销一条龙、农工商一体化、规模适度、多业并举的复合型农业生产经营体系[4-5]。生态农业是在人们认识到石油农业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极大危害而提出的,发展是生产经济活动的基本准则[1,3-4]。因此,生态农业发展的核心目标是:①保护生态环境,恢复农业自然生态系;②应用生物等现代工程技术,保持石油农业较高的劳动生产率与经济效益。可见,生态农业是一种资金密集、技术密集、劳动密集型农业,要求具备雄厚的经济社会基础(含资金、技术和人力等)。由于生态农业是农业发展的基本模式,区域自然环境不是它的条件因素。

都市型农业是以大城市、特大城市和发达城市郊区的自然资源为基础,以非自然现代生产要素为主体,以高档名优稀特农产品及其前延、后续产品的生产为主业,以满足城市居民物质精神生活需求和改善城市环境质量为目标,与城市经济融为一体的农业生产经营体系[6-8]。都市型农业是在城乡经济较发达的背景下,由于人类健康与精神生活需求而提出的。因此,都市型农业发展的核心目标是:①改善生态环境,保护人类生存自然生态系;②利用非自然现代生产要素,保证农产品质量与经济效益。由于都市型农业是基于城市化区域的农业发展模式,区域自然环境是不可缺少的条件因素;而与生态农业相比,要求具备更雄厚的经济社会基础。

1.2城郊型农业由于社会经济体制、交通通信条件和人们思想观念等的改变,城郊型农业的内涵和外延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9-10]。现代城郊型农业是指位于半城市化的城市郊区,利用优越的地理位置,以城市为依托、以鲜活农副产品和副食品生产为重点,最大限度地满足城市市场和生态环境需求,城乡经济相互渗透的一种区域性高效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产经营体系[6,10]。而随着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业反辅农业和城市支持农村的实现,城郊型农业功能也不断深化。立足于生产、生活、生态的有机结合,注重农村与城市协调、人与自然和谐,通过对近郊农村经济、社会、生态等功能开发,实现城市与郊区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相互促进,最终达到一体化发展是城郊型农业发展的基本目的[2,6],从而决定了现代城郊型农业不仅包含传统的经济和政治功能,还应具备社会、生态和文化功能[11]。城郊型农业是由于城郊农民依托城市市场,发展多种经营和商品性农业的积极性空前高涨而提出的[7-8]。因此,城郊型农业发展的核心目标是:①依托城市市场,提高劳动生产率与经济效益;②农业生产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有序、有机结合。由于城郊型农业也是基于城市化区域的,区域自然环境也是不可缺少的条件因素,对经济社会基础有一定的要求。

2城郊型农业的进程定位与发展模式

2.1 城郊型农业的进程定位 由于城市化进程和城市经济的发展,中等城市逐渐向大城市甚至特大城市转变、欠发达城市向发达城市逐渐转变。原先位于欠发达大城市或发达中等城市郊区的城郊型农业,在产业结构与布局、产出形态与功能、开放度与融合度、规模化与科技化等方面,发生了质的变化,转变为都市型农业[12-13]。城郊型农业与都市型农业都是基于城市化区域的,城郊型农业是都市型农业起点,都市型农业是城郊型农业转变的落脚点。起源于传统型农业的城郊型农业向都市型农业转变的过程中,可分为自发商品化、引导产业化、自觉科技化等3个阶段,且生态环境目标逐渐加强,经济社会基础要求越来越高[6]。

对于任何区域自然环境,农业发展一般经历了传统农业、石油农业和目前的生态农业[2-4];对于城市郊区,农业发展则经历了传统农业、城郊型农业和目前的都市型农业;城郊型农业和都市型农业与石油农业和生态农业是一般性与特殊性的关系[2-4]。生态农业与都市型农业的发展核心目标与社会经济基础条件具有相似性,都市型农业是基于城市化区域的高级生态农业。城郊型农业发展前期强调农副产品市场和劳动生产率,后期注重了城市对生态环境的需求,城郊型农业是石油农业和生态农业的结合体,是基于城市化区域的初级生态农业[2-4,6]。相关农业发展模式的关系如图1所示。可见,自发商品化阶段的城郊型农业是石油农业,自觉科技化阶段的城郊型农业是生态农业,引导产业化阶段的城郊型农业介于石油农业与生态农业之间。

2.2引导产业化阶段的发展模式依据生态农业的发展目标和实现条件,结合城郊型农业的过程与特征,引导产业化阶段城郊型农业的发展模式一般有:休闲旅游观光型农业、区域高效精准型农业、流通加工服务型农业、循环一体节约型农业。

2.2.1休闲旅游观光型农业。是指依托周边风景名胜、独特民族风俗等人文资源,利用田园景观、自然资源,结合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农村文化及农家生活,在城市经济的推动下,增进国民对农业及农村的体验而提出的“农业+旅游业”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14-15]。它以增加农民收入为基本目的,使农业兼备生态与社会效益,对经济社会基础要求不高。

2.2.2区域高效精准型农业。是指依靠现代高科技的支持和高资本的投入,以农业生产条件和农产品特点为基础,根据比较成本与比较利益原则,构建农业生产框架,产出具有高效率的农产品,使农业生产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15-16]。它以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和减小环境污染为基本目的,不求生产能力与产量的最大化,对经济社会基础要求很高。又称为设施农业或有机农业等。

2.2.3流通加工服务型农业。是指在大市场大流通的带动下,以精品与特色农业为基础,多层次利用农产品加工的新技术,极大地扩大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的流通市场,调整农业生产、加工和流通等之间的产业结构,满足城市居民对食物品种与层次的需求,以最少的农产品消耗获得最大产值的劳动密集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16-17]。它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为基本目的,对经济社会基础要求一般。

2.2.4循环一体节约型农业。是指在循环经济理念下,通过调整和优化农业生产、流通、消费等内部结构及产业结构,延长农业生产产业链,实现物质的多级循环使用和产业活动对环境有害因子零(最小)排放,提高自然资源利用率,以最少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18-19]。它以节约资源、提高综合效益为基本目的,对经济社会基础要求较高。

3 庐山区城郊型农业的发展模式与实现

3.1 庐山区农业的发展模式与进程庐山区位于江西省北部、庐山北麓、长江中游南岸,行政管辖隶属于九江市,是典型的城市郊区。九江市区现有人口近70万,市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不足3万元,是典型的中等欠发达城市。在战略上,区位地理位置和所依托的城市,决定了城郊型农业是庐山区农业中长期发展的必然选择。

综观庐山区从1980年建区以来的30多年发展历程,农业经济生产实现了3次转变。1986~1995年,由传统粮棉油型农业向种养结合型农业转变;1995年畜牧与水产养殖的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例为56.01%。1996~2003年,种植业由单一粮棉油型向多种经营型转变;农业总产值增长完全依赖于种植业中蔬菜、瓜果、水果、花卉、苗木等与城市居民生活提高相关的农产品;2003年种植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例为57.77%,粮油作物产值占农业产值的比例仅为1070%。2004年至今,农业多种经营由自发失衡型向引导均衡型转变;现有天洋渔业、华雨禽业、创大牧业、庐林绿化、九香米业等省市级农业龙头企业9家,销售收入600万元以上的有18家;建立了花卉苗木、特种水产品、无公害蔬菜、笋用竹、茶叶、高产油茶、水果等16种农产品商品生产基地,农业生产大户上千户,覆盖了畜禽、水产、种植、农产品加工等产业。可见,庐山区城郊型农业目前处于引导产业化阶段。

庐山区东北部紧靠鄱阳湖,以平原和低残丘陵地貌为主,是粮、棉、油、菜的高产区;西北部紧靠城区,水资源丰富,是蔬菜、畜牧、水产的主要生产基地;南部紧靠庐山,以低山丘陵为主,以林、果、茶、药材为主要植被。依据较厚实的农业自然资源、极其丰富的景观旅游资源和较薄弱的经济社会基础,休闲旅游观光农业和流通加工服务农业是庐山区城郊型农业发展模式的最佳选择。

3.2庐山区城郊型农业发展模式的实现形式

3.2.1 休闲旅游观光农业的实现形式。 庐山区休闲旅游观光农业可分为4种形式来实现。

一是吃住休闲型。吃住休闲型农业俗称“农家乐”,以“吃农家饭、品农家菜、住农家院、观农家景、购农家物”为特色,使城市居民体验农村生活[14,20]。它具有特色显著、内容多样、回头率高、市场大、投资少、收益快等特点,有利于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的结合,解决农村劳动力的剩余时间,促进农民由务农到务工再到经商的就地转变[14,20]。庐山区吃住休闲型农业包括:①以特色农产品和特色农家饭菜为依托,结合园林式的农家庭院和庭院农业生产的农家园林型;②以景观旅游资源为依托,为景区游客提供实惠廉价吃住的景区旅舍型;③把农业生产组织转变为旅游企业,以第三产业为主,结合农业生产,对农业生产用地进行美化,提供完善优良的运动、娱乐场所的花园宾馆型。

二是绿岛科普型。在城市周边分散着零星的农业用地,利用这种小规模的农业用地重点发展蔬菜、花卉、果园等园艺性、观赏性、科普性强的农业,满足城市居民休闲需要和调节城市周边生态环境,为青少年了解农作物和农业生产提供良好的场所[15,20]。绿岛科普型农业,在生产经营上,具有高度集约化、设施化和立体化的特征;在产业结构上,要与第二、三产业相结合,建立人与自然、城市与农业景观相互融合、相互协调的生态环境;在生产方式上,应将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与现代科技的有机结合,集农业生产、科技示范、科研实践和科普教育为一体。寓学习科技知识于娱乐之中,形成游、购、娱、学一条龙服务[15,20]。

三是农务参与型。农务参与型农业是以中小规模的农庄或农场为依托,以“干农业活,购农业物,娱乡情乐,体乡土味,观农村景”,来满足游客的多层次需要,将吃住休闲型进行转化与提升[14,20]。使城市居民亲身体验农业生产,减轻农民劳动负担,增加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延伸第一产业,实现生产、生活和生态三位一体[14,20]。庐山区农务参与型农业包括:①以水产养殖为基础的垂钓型;②以瓜果、蔬菜、果园等为基础的采摘型。

四是生产观光型。生产观光型是以农业生产基地为依托,在突出农业经济功能的基础上,对道路、土地、环境等加以规整,对农业生产的品种、载培等加以提升,增强观赏性,使农业生产基地成为一个景点[14-15]。利用布局合理、设施完善、现代农业科技含量高的农业基地或农业科技示范园,稳定地向城市居民提供新鲜、优质、洁净的蔬菜、瓜果、水果、肉蛋鱼等农产品,成为极具观赏性的生态观光景点[14-15]。庐山区生产观光型农业包括花卉苗木、茶叶、油茶、果园、水产养殖等。

3.2.2 流通加工服务农业的实现形式。庐山区流通加工服务农业可分为2种形式来实现。

一是加工增值型。加工增值型是以农产品转化增值为目标,为农产品市场和生产建立纽带和桥梁,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推动农业产业化的实现[17,21]。农产品多属初级产品,比较效益低,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农产品加工业与市场结合紧密、产品需求弹性较大,产业关联效益显著,推动贸工农一体化,带动农业生产基地的建设。由此改变目前农业 “天然产品多、深加工产品少,内销产品多、外销产品少,附加值低的产品多、附加值高的产品少”的现状,实现从弱质产业向优势产业转变[17,21]。对于庐山区农业资源不是很丰富的现实条件,可有选择地发展“两头在外”的农产品加工,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就业岗位,为农业生产的发展积累资金。

二是流通贸易型。流通贸易型是以提高农产品商品率为宗旨,为农产品的市场流通建立良好平台,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推动农业集约化规模化的实现。农产品商品化是农业生产的根本出路,是现代农业实现的基础。依托农业龙头企业,建立健全稳定的营销网络,把农民、企业与市场紧密地联系起来,推动产供销一体化,以保证农民的利益。要从农产品生产、品牌创新、农产品销售和规范管理等方面入手,开拓市场。

4结语

处于引导产业化阶段的庐山区城郊型农业,以现有的农业龙头企业和农产品商品生产基地为基础,制订一系列优惠政策和加大公共财政的支农力度,引导外资与内资投入到休闲旅游观光农业和流通加工服务农业的实现项目中。同时,立足于生产、生活、生态的有机结合,注重农村与城市协调、人与自然和谐,通过对近郊农村经济、社会、生态等功能开发,实现城市与郊区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相互促进,最终达到一体化,实现城郊型农业发展的核心目标。

参考文献

[1] 黄小祥.中国经济发展模式体制和政策[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9.

[2] 赵明宇.农业发展战略模式[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2006.

[3] 樊跃发,王佳贤.关于我国农业发展模式的再思考[J].经济问题,2006(12):53-54.

[4] 张华盛,王梅.农业发展模式之比较[J].生产力研究,2004(3):38-40.

[5] 舒惠国,谢元态.生态经济学[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3.

[6] 刘超,刘泉,白玲.城郊型农业发展的进程特征与实证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13,40(11):206-208.

[7] 于静涛.城郊型农业与都市型农业的关系辨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5(9):65-70.

[8] 干经天.都市型农业与城郊型农业的特征比较与本质差异[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2011,19(1):73-77.

[9] 文化,钱友山.城郊型农业发展的新观念新思维[J].农业现代化研究,1998,19(1):1-4.

[10] 陈凡.我国城郊型农业发展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1995(4):15-18.

[11] 王亚新,徐长友.论多功能农业发展模式[J].辽宁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4):351-353.

[12] 于静涛.城郊型农业与都市型农业的关系辨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5(9):65-70.

[13] 干经天.都市型农业与城郊型农业的特征比较与本质差异[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2011,19(1):73-77.

[14] 罗天相,刘莎.赣西北红壤区观光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6,34(5):1312-1314.

[15] 帅娅娟.休闲农业发展模式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2008.

[16] 杨兰根.江西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的探讨[J].江西农业学报,2008,20(3):119-122.

作者:刘超 黄伟 白玲

都市型发展下生态农业论文 篇3:

都市农业融合发展中推进资本下乡机制研究

【摘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需要资本下乡和人才入乡。 为揭示资本下乡及其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的规律, 采用理论模型法和例证方法, 研究“都市农业+”中推进资本下乡机制。 实证结果表明, 资本下乡能带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土地集约节约利用、促进农民就业增收、提高农民再组织化水平、推动乡村治理结构变迁。 研究揭示了资本下乡三驾马车(要素供给、乡村价值、溢出收益)的驱动机理, 构建了推进资本下乡的内驱外引、契约联结、扩散带动和支持保障机制, 并发现都市农业地区资本下乡存在农户契约意识不强、农业经营风险高、农业融资困难、管理和技术人员短缺、土地产权不稳定等障碍。 建议探索多元化土地使用方式, 发展农村融资租赁和普惠型农业保险, 完善下乡资本监管以及资本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 创新引才政策和“都市农业+”优惠政策。

【关键词】资本下乡;都市农业;融合发展;人才入乡;利益联结

农村资源要素匮乏迫切需要城市要素回流, 促进城乡要素融合。 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意见》(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 “鼓励和引导金融资本、工商资本更多投向农业农村”, 引导工商资本下乡, 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 不仅是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重要举措, 也是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路径, 更是乡村振兴的必要抓手。

资本下乡在全国已普遍展开, 学者们主要从两个方面对资本下乡进行了研究。 一是以“资本改造小农理论”为基础, 主要研究资本下乡对乡村发展有利的方面。 比如: 工商资本以资金、管理、技术、市场等优势, 提升农业生产效率、改善生产方式, 促进农业产业化、现代化、规模化[1] ; 工商资本加快了土地流转速度, 推进了农业产业化、组织化、市场化, 是培育农业发展新动能的重要形式[2,3] 。 二是以“资本消灭小农理论”为基础, 主要研究资本下乡对乡村发展不利的方面。 比如: 工商资本侵占和挤压小农经济生存发展空间, 导致处于弱势的小农走向衰落[4] ; 存在下乡资本投资领域趋同、投机行为导致土地权益归属不确定、资本替代农民、潜在风险较大等问题。 近几年下乡资本出现“毁约弃耕”“跑路”“烂尾”现象, 需要探索设立土地流转风险保障金, 建立资本下乡风险防范机制[5] 。 土地流转和雇工费用的上涨会增加规模经营的风险, 导致劳动监督和管理困难, 相较而言, 小农经营更具优势[6] 。

从以往研究来看, 更多文献关注的是资本下乡的不利方面。 资本下乡是一把双刃剑。 乡村产业振兴离不开城市资源要素的支持, 资本下乡是城乡资源市场化配置的表现形式之一, 它不一定是“乡村盛宴”, 也不是“狼来了”, 不能因噎废食。 农业农村部提出, 资本下乡要带动而不是替代老乡, 这就需要抑制下乡资本的替代作用, 防止下乡资本非农化以及套取国家补贴或将经营权用于抵押[7] , 要充分发挥下乡资本的带动作用, 积极引导吸纳资本下乡带动农户, 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和规模化发展。 那么如何通过有效监管约束资本对农户和村社治理的替代作用? 如何构建资源集聚机制, 吸纳工商资本下乡? 如何充分释放下乡资本引领带动作用, 带动乡村产业集群化发展和农民就业增收? 对于这些问题, 需要开展深入研究。 如果下乡资本能够摒弃传统农业生产经营模式, 另辟蹊径, 创造出新产业、新业态, 就能在一定程度上规避其对农户的替代作用。 与以往研究不同, 本文在资本下乡利好假设前提下, 从一二三产业融合视阈研究都市农业地区如何引导并推进资本下乡, 下乡资本如何推进新产业、新业态发展以及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问题, 试图阐释资本下乡及其带动农民农村发展的命题。

一、都市农业地区资本下乡的效应分析

1. 带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下乡资本通过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或农民合作社流转农民土地和宅基地使用权, 撬动人地关系重组, 促进农村生产要素充分流动以及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如F公司通过C市L村村两委组织协助, 采取“保底收益+赠送10%股份+利润分红”模式流转农民3000多亩农地发展一二三产业融合项目。 项目吸纳了附近 300多位村民就业, 其中 59岁以上的员工占 70%, 就业村民每年共可获得1000 多万元工资收入[8] 。 再如四川省成都市福洪镇2012年与成都和盛家园实业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 引入社会资本3.1亿元发展产业融合项目, 目前已建成133公顷特色产业种植基地, 67公顷玫瑰示范园区和233公顷杏花观光园等农业项目。 农民从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中获益, 政府也通过基础设施建设整体改善了农村居住生活环境[9] 。

2. 推动农村土地集约节约利用。 下乡资本凭借资金实力和规模化经营管理能力, 大面积流转农民土地, 开展农业规模化经营, 改变农户单打独斗的小农生产方式, 将农民从土地中解脱出来, 从事更高劳动生产率的工作。 不仅如此, 还整理节约出数量可观的集体建设用地用于发展镇村企业, 促进了镇域经济的发展。 如成都和盛家园实业有限公司投资福洪镇后, 截至2018年该镇已节约出大约110公顷宅基地用于城市或镇域发展用地, 占该镇农村宅基地面积的26%, 通過将整理节约出的土地转变成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 吸引了17家企业入驻, 推动了该镇产业的发展[9] 。

3. 促进当地农民就业增收。 在传统农户经营模式下, 土地产出率和农民劳动生产率难以提高。 资本下乡流转经营农民土地后, 当地农民不但获得土地财产性收入, 还可以在流转土地企业就业或外出打工, 获得劳动收入。 资本下乡将农民从生产力低下的传统农业生产经营中解脱出来, 从事更加擅长的劳动, 从多种来源获得收入。 如福洪镇引入外来资本后, 吸纳了1000余名年龄偏大、文化不高、技能低下的农村劳动力就业, 引资下乡5年后全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76亿元, 农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0732元, 年均增长18.86%。 下乡资本推动农民就业增收效果显著[9] 。

4. 提高农民再组织化水平。 资本下乡催生了农村经纪人这一职业。 下乡资本与散户打交道的交易成本高, 为提高组织效率, 下乡资本会物色凝聚力强和影响力强的村庄能人作为企业与村民之间的经纪人。 由此, 农民再组织化水平得到提高。 如M农业公司在村党支部的推荐下, 选定村民小组长卢某作为中间人, 企业协助卢某注册成立了黑木耳种植合作社, 通过专业合作社与农民打交道。 企业与合作社签订用工、种植、收购合同, 合作社再与农民签订合同, 作为回报, 合作社每销售给农民一个黑木耳菌包, 企业返利一角钱[10] 。 这样, 下乡资本出于自身需求, 培植经纪人和农民合作社, 客观上提高了农民再组织化水平。

5. 推动乡村治理结构变迁。 下乡资本通过两种模式渗透到村庄治理中, 推动乡村治理从单中心向多中心转变, 体现出一定的社会公益性。 一种是下乡资本对村庄治理的替代。 外来企业通过经济联系将农民组织起来, 农民的经济活动来自于外来企业。 下乡企业与镇村政府之间形成“资本—权力”相互依存和合谋共谋的关系, 企业的无形权力已渗透到村庄治理中。 另一种是村企合一, 表现为村庄公司化运作。 以湖北省柳村为例, 在回归工程实施中, 柳村在外企业家返乡盘活村庄存量建设用地, 创办了公司, 公司通过镇村两级政府动员流转了村庄全部土地。 作为回报, 安排村支部书记(兼村主任)兼任集团公司党支部书记, 公司总经理任村委会副主任, 实现企业与村两委交叉任职[11] 。

二、 产业融合视阈下推进资本下乡理论分析

1. 资本下乡机理。 资本具有趋利性, 总是在流动、融通过程中寻找最大的利润空间。 城市土地、房租、劳动力等价格不断上升倒逼资本向乡村流动, 乡村资源与城市资本结合推动农业生产方式发生改变。 乡村具有地租低和劳动力成本低等低成本优势, 但也具有道路、交通、信息、物流等基础设施和服务短板, 降低了乡村对外来要素的吸纳力。 资本向乡村的流动是一个试错和理性选择的过程, 既受乡情和农业情感影响, 也受公共政策调整的影响。 目前资本下乡尚未呈现燎原之势, 政策设计需要锚定农业农村需求, 揭示和遵循资本下乡机理, 构建推动资本下乡的机制体制。

从城乡融合发展来看, 要素返乡为资本下乡营造了产业环境, 产生了要素供给驱动。 本土精英、科技人才、大学生和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或提供专业化服务, 形成互为供求、相互配套的市场关系, 低廉劳动力的供给、土地使用权的可获得性以及农业担保融资支持等, 形成有助于资本下乡的乡村产业环境。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引下, 熟悉农业、具有乡土情怀的本土能人或企业家率先投资农业、回归乡村。

从产业融合发展来看,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创造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 延长了产业链、提升了价值链、拓展了利益链, 从而产生了溢出收益驱动。 新产业新业态培育适应都市群体消费需求和流通模式, 绿色优质高品位农产品生产拓展了收益空间, 能吸引更多资本下乡创办产业融合性企业。 具有前瞻性的投资者能够洞察产业融合发展溢出收益及其特殊支持政策, 形成比較收益预期, 从而产生投资农业新产业新业态的内驱力。

从乡村资源挖潜来看, 乡村人居环境改造和生态治理提升了乡村生态价值, 营造了宜人的生活空间, 有助于发展休闲旅游、康养体验、居住办公等新业态, 产生了乡村价值驱动。 乡村价值包括乡村文化价值、生态价值、环境价值。 文化价值的挖掘和传承形成文化竞争力, 带来社会经济利益; 发展生态农业和乡村绿化净化, 提升生态价值, 产生了生存价值和经济利益; 乡村养殖污染治理和工农业污染治理净化了乡村环境, 提高了环境价值和生存价值, 从而提高了宜居宜人水平。 可见, 乡村综合治理和价值再造产生了经济和社会效益, 提升了生存、生活和居住价值, 提高了对市民入乡、人才返乡和资本下乡的吸引力。 乡村价值挖潜和生成见图1。

基于此, 形成了基于城乡融合和产业融合的资本下乡机理, 见图2。 由图2可知, 融合发展是资本下乡的新动能。 统筹城乡发展后, 城乡关系从分割到融合, 城乡差距缩小, 乡村特色更加彰显。 要素回流的城市推力和乡村拉力此消彼长。 由前述分析可知, 融合发展催生资本下乡的三驾马车是要素供给驱动、乡村价值驱动、溢出收益驱动, 三驾马车相互耦合、互为关联。 乡村价值再造有助于改善乡村居住环境, 吸纳各类人才返乡下乡和新业态培育; 要素返乡入乡创业推进乡村产业融合, 创造新产业新业态, 产生溢出收益; 溢出收益推进产业融合发展和农民就业增收, 有助于乡村生态治理能力的提升。

2. 推进资本下乡的机制。 下乡资本与部分农户之间形成竞争关系, 如资本下乡以前免费或低价从亲朋好友手中流转土地的农户、因无法外出务工只能种植自有承包地的农户以及村内原来的农机手[12] , 导致农户利益受损。 都市农业发展与外部资本供给形成了耦合共生关系。 无论生产型都市农业(如蔬菜、水产品、果类、肉蛋奶生产), 还是服务型都市农业(如休闲农业、生态农业、康体农业和文化教育农业等), 都需要借助外来资本实现设施化, 而都市农业宽广的市场空间吸引着外部资本下乡入农, 因此政策干预应遵循资本下乡机理, 构建推进资本下乡的内驱外引机制、契约联结机制、扩散带动机制和支持保障机制。

(1)内驱外引机制。 资本下乡与人才入乡相辅相成。 推进资本下乡, 需要构建以收益拉动、要素驱动、行政推动和声誉策动为内容的精英返乡与资本下乡动力机制。 地方政府应制定新产业、新业态发展支持政策, 促进新产业规模化发展, 培育形成产业集群, 吸引外部资本; 县乡村行政管理部门应制定实施本土人才返乡入乡计划, 积极对接在外本土精英、能人和各类社会资源, 采取积极措施吸纳各类人才带着资本返乡入乡; 基层政府部门应协助下乡资本和返乡人才办理土地流转、创业融资和技术对接, 帮助协调解决下乡资本与本地村民之间的矛盾纠纷; 应给予带动作用强的企业家一定政治权利和社会声誉, 提高其身份地位和社会影响力。

(2)契约联结机制。 无论都市农业产业间联盟还是产业内联合体,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都需通过契约关系联结起来, 形成彼此匹配、互为供求的合作关系。 地方政府期望下乡资本带动形成农业产业集群, 这就需要构建下乡资本与农户、合作社、企业之间的契约联结机制, 以契约约束形成稳定的组织关系、服务关系、市场关系。 政府需要引导培育农户树立契约意识、合作意识和诚信精神, 并制定失信黑名单制度, 加大违约违法惩戒。

(3)扩散带动机制。 都市农业产业融合化和集群化发展离不开农业龙头企业的带动和影响。 借助扶贫协作机制, 政府根据农业龙头企业的扩散带动效果给予其特殊支持政策, 鼓励其带动农户生产经营, 如提供免费或低价种苗、提供技术指导服务、收购代销农产品等。 政策鼓励平台型企业如电商企业、互联网企业在县级以下设立分支机构, 面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展业。 鼓励下乡资本开展土地整治和村庄治理, 将整治后的土地转包给家庭农场, 从而将家庭农业纳入企业产业链, 带动家庭农场和大户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 进而促进都市农业以适度规模经营和农民增收。

(4)支持保障机制。 要让资本引得来、留得住、干得好, 就需要优化乡村营商环境, 提高为下乡资本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县级以下政府相关部门应积极主动地帮助下乡资本创业、协调土地流转, 为其提供融资担保、培训补贴、技术服务等多元化支持和一条龙服务, 促使其落地生根。

三、都市地区推进资本下乡的障碍

1. 农户契约意识不强, 契约联结机制不完善。 针对天津环湖农业公司的调研发现, 农户契约意识不强, 契约违约成本低, 导致不履行合同的情况经常发生。 尤其是当标的物市场价格上升时, 农户会优先卖给出价高的第三方; 而当市场行情不好时, 农户又会强制要求签约方必须履行合同。 这样一来, 下乡资本宁愿在需要时以高价向市场购买原材料, 放弃成为农业龙头企业的部分优惠政策, 也不愿提前与农户签订订货协议, 这限制了下乡资本成长为龙头企业以及其辐射带动潜能的释放。

2.农业经营风险高, 融资困难, 资本入农动力不足。 针对天津部分农业科技企业的调查发现: 一方面, 都市农业经营风险高于一般农业。 除生产经营风险外, 瓜果蔬菜不易保鲜, 需要建设产地预冷仓储设施, 并且电商销售包装成本高, 物流、快递过程中致损率高, 这些都增加了销售成本。 农产品电商发展很快, 但生鲜农产品保鲜保质运输困难, 损腐风险较高, 高成本的保鲜包装提高了电商运营成本, 降低了农产品电商竞争力, 电商运营户亟需政府的特殊补贴。 另一方面, 农业抵押物较少, 经营风险高, 融资困难。 目前多地成立了农业贷款担保公司, 但担保贷款仅仅降低了贷款门槛, 并没有大幅度降低贷款成本, 反而增加了担保费用。 而且, 担保贷款审批周期较长(通常在3个月以上), 难以即时解决企业资金短缺问题, 迫使企业向高利贷借款, 加重了企业融资成本。 这种现象在同业中普遍存在, 不利于外来资本入乡入农。 因此, 农业投资大、回收期长, 融资政策不能及时满足企业的低成本融资需求, 阻碍了工商资本下乡入农。

3. 現代农业专业化管理和技术人员缺乏, 影响农业企业高质量发展。 针对河北省隆化的调研发现: 返乡入农大学生较少, 大学生返乡创业就业尚未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入农资本不一定熟悉农业经营管理和生产技术, 反而会约束企业采用新技术培育新品种, 不能实现创新驱动经营。 针对河北省硕盈食品有限公司的调查发现, 总经理袁书杰原来经营五金销售, 积累了一定资金后在政策影响下投资创办农业企业, 生产番茄酱。 但其在生产过程中发现, 经营农业远非易事, 自己不懂番茄品种选育熟化, 又缺少技术人员, 难以将新疆番茄改良成适合承德冷凉气候的品种, 且大学毕业生不愿意到贫困地区从事农业生产, 企业亟需农业技术和农业企业管理人员。 另外, 乡村人才流失现象仍然较严重, 本土能人普遍外出务工, 本土精英鲜有反哺乡村, 下乡资本只能雇佣50岁以上的劳动力, 而这些劳动力可塑性差, 再培训效果欠佳, 企业新技术、新工艺、新管理方法在推行中存在较大困难。

4.土地产权关系不够稳定, 下乡企业土地投资收益难以得到保障。 2026 ~ 2028年, 第二轮承包契约的三分之二将到期, 下乡资本流转的土地因承包到期面临农户重新选择流转对象的风险。 一旦变更土地流转对象, 在此之前企业进行土地整理的投资将难以追回, 从而难以实现土地投资收益。 针对江苏省的调研发现, 江浙等东部发达地区农业劳动力转移较充分, 而丰富的土地资源吸引外来资本下乡入农, 企业一般在追加土地投资、进行整理改造后再将土地承包给代管经营户从事设施农业生产。 短期内, 企业难以收回土地投资收益, 而未来土地产权的变更又将降低企业进行土地投资的积极性。 土地产权关系不够稳定, 下乡入农企业就难以安心。 江苏省土地肥沃, 部分企业看好农业发展前景, 投资土地整治和高标准农田建设, 但源于土地产权关系变更风险, 入乡返田企业存在较大后顾之忧。

5. 农业新产业、新业态发展亟需政策支持, 乡村营商环境有待完善。 一方面, 农产品加工、休闲旅游、电商等农业新业态不属于农业免税范围, 而这些新业态是未来农业产业升级的方向, 可考虑制定实施相关优惠政策鼓励其发展。 下乡资本进入农业新产业、新业态, 既遇到技术困难, 也受到资本约束, 急需财政、金融、土地等方面的政策支持。 如2018年8月以来, 全国各地开展大棚房整治行动, 整治目的是纠正借设施农业之名违规占用耕地甚至永久性基本农田, 但实际上一些地方政府没有吃透政策精神, 采取一刀切方式, 强制设施农业企业拆掉一切建(构)筑物, 给设施农业企业的发展造成重大打击[13] 。 另一方面, 镇村基层政府工作人员的公共服务素质能力有待提升。 下乡企业不善于与农民打交道, 土地流转、农户组织、劳动力雇佣等都需要依赖基层政府的干预, 这就要求基层政府工作人员具备较高的行政素质和服务能力。 但实践中部分工作人员不能按照下乡企业需求, 平衡好原则性与灵活性, 调解下乡企业与农民的冲突、矛盾和问题。 因此, 提升乡村营商环境的重点是提高基层政府工作人员的素质和能力。

四、都市农业融合发展中推进资本下乡的对策建议

1.鼓励下乡资本开展技术创新, 完善资本与农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 充分发挥下乡资本的辐射带动作用。 鼓励下乡资本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开展品种引进、良种繁育、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 政府给予新品种、新业态、新产业特殊支持政策; 引导下乡企业示范带动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等开展优质、安全、绿色、高效的农产品标准化生产; 鼓励下乡资本创办集生产加工、仓储物流、观光采摘、科普教育于一体的农业产业园区、科技园区、田园综合体, 鼓励园区企业雇佣专业大户、农机手和代管户, 促进企业联农、助农、带农, 地方政府根据下乡资本助农带农效果给予贷款贴息、融资担保和保险费补贴等。 引导农户以土地经营权、资金、大型农机具等方式入股, 采取“租金+分红+工资”的分配方式, 实现农民的财产权益和劳动权益, 建立下乡资本与农户风险共担、利益共享、互惠共赢的利益共同体。

2. 拓宽农业融资渠道, 发展农村融资租赁和普惠型农业保险, 加强都市农业金融支持。 一是拓宽农业融资渠道。 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 “在风险可控前提下, 稳妥有序推进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 拓宽农业融资渠道, 试点推广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农民住房财产权、四荒地经营权、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以及温室大棚、养殖圈舍、大型农业机械等参与农业抵质押融资。 二是加快发展普惠型、政策性农业保险, 制定落实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 相关部门应制定中央财政特色农产品保费补贴项目, 鼓励保险公司因地制宜地开展特色农产品保险试点; 探索下乡企业与农民合作社互助保险; 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地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覆盖范围, 科学设定特色农产品保险金额和费率, 探索新产业、新业态、新产品农业保险。

3. 完善人居环境, 创新引才政策, 多措并举吸纳各类人才返乡下乡。 一是镇村两级应建立新乡贤数据库, 培育新乡绅文化。 借鉴江苏连云港赣榆区的做法, 区政府建立乡贤馆、乡贤榜、乡贤会, 利用新媒体宣介新乡贤文化, 开展新乡贤文化进课堂、进讲堂、进礼堂、进祠堂活动, 营造全社会崇尚崇学新乡贤文化的氛围; 建立新乡贤信息库和政府智库, 利用网络新媒体技术搭建新乡贤与家乡之间的情感联络通道, 吸纳新乡贤参与基层政府决策、举办教育、担任司法调解员、联系对接城乡社会资源等。 二是实行农科大学生返乡下乡工程。 借鉴广东省的做法, 本科、硕士毕业两年以及博士毕业5年内可认定为应届毕业生。 农科大学生毕业自愿回农村工作的, 保留城市户籍, 两年内仍按应届毕业生认定。 采取政府缴纳社保、给予住房和生活补助, 大学生进入创业孵化园等组合措施吸纳农科大学生返乡, 并帮助其成功创业。

4. 稳定土地产权关系, 探索多元化土地使用方式, 支持下乡资本创办“农业+”产业组织。 一是稳定下乡资本流转土地的产权关系。 村两委协调下乡资本与农户签订土地流转补充协议, 约定承包到期后土地流转关系不变更, 下乡企业仍为土地流转对象。 作为条件, 下乡资本将土地连片整治后优先转包给流转土地的农户, 优先雇佣流转出土地经营权的农户。 流转出土地的农户有权监督土地的合理使用, 防止土地非农化、土地闲置或不合理开发利用。 二是实行集体建设用地置换政策, 支持下乡资本创办“农业+”产业。 借鉴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做法, 推行一般农用地与集体建设用地置换政策。 即在严格基本农田保护框架内, 调整城乡总体规划, 制定类乡村规划, 在项目经营区内实行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置换政策, 保障“农业+”产业设施的用地供给。 置换范围严格限定在项目运营区内, 项目设施建设零散占用的农用地指标需要农村集体建设用地集中复垦后归还。 土地管理部门应严把建设用地复垦质量关, 确保农用地数量不减少、质量不下降。

5. 完善资本下乡监管机制, 制定“农业+”优惠政策, 优化农村营商环境。 一是规范下乡资本行为, 切实保护农户利益。 引导资本下乡需要趋利避害, 协同推进下乡资本监管和农民利益保护。 农民利益保护不是保护落后, 而是發挥鲶鱼效应, 带动和激活市场竞争活力。 严格监督和规范下乡资本租地行为, 完善事前、事中、事后审查和备案制度, 建立违规用地预警制度, 确保下乡资本合规合法用地。 建立缴一押二农地租金预付和土地流转风险补偿金制度, 保障农户的土地权益。 建立合同签订和合同履行一定范围内的公示监督机制和纠纷调解仲裁制度, 镇村行政组织介入合同签订履行监督, 平等地保护下乡资本和农户的利益。 二是农产品加工业等“农业+”新产业新业态仍要纳税。 根据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针对525 家工商企业的调查, 73.3%的下乡企业看中的是政府优惠政策[4] 。 建议针对“都市农业+”产业实行税收优惠政策, 如对农产品加工企业、农产品批发市场、特色农业设施、乡村旅游设施、冷链物流设施等的使用地, 减免城镇土地使用税[14] 。 三是优化农村营商环境。 组建乡镇招商团队, 打造优势“农业+”项目对外招商宣传推介; 建立首问负责制和跟踪服务制度, 为下乡资本配备专门的服务团队, 提供综合性服务; 规划实施县级以下基层干部培训行动, 实行全部干部每三年轮训一次。

五、结论与启示

农民仅靠土地资源和人力资本无法创造更多价值, 乡村振兴单靠农民自己的力量难以实现, 解决农民土地用不了、用不好问题需要依托新型城乡关系, 引导和鼓励资本入乡入农。 但资本具有逐利性, 如何在遏制下乡资本不当行为的前提下, 实现乡村与资本的共赢, 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的主题。 都市农业地区资本下乡创造新产业、新业态, 促进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将减缓下乡资本与当地农民之间的竞争, 增强下乡资本的辐射带动作用。 资本既要引得来, 又要管得住、留得下, 更要用得好, 这就需要乡村按照下乡资本需求, 营造有吸引力的产业环境和营商环境, 为下乡资本提供土地流转、融资支持、人才吸纳和行政服务, 促使下乡资本与农户共同创造价值、按照资源要素和劳动贡献平等分配价值, 从而有利于推动乡村产业振兴。

【 主 要 参 考 文 献 】

[1] 西奥多·W.舒尔茨著.梁小民译.改造传统农业[M].北京: 商务印书馆,2006:1 ~ 175.

[2] 张曙光.土地流转与农业现代化[ J].管理世界,2010(7): 66 ~ 85.

[3] 陈晓燕,董江爱.资本下乡中农民权益保障机制研究——基于一个典型案例的调查与思考[ J].农业经济问题,2019(5):65 ~ 72.

[4] 徐章星,张兵,尹鸿飞等.工商资本下乡促进了农地流转吗?——来自CLDS的经验证据[ J].农业现代化研究,2020(1):144 ~ 153.

[5] 周振.工商资本参与乡村振兴“跑路烂尾”之谜:基于要素配置的研究视角[ J].中国农村观察,2020(2):34 ~ 46.

[6] 贺雪峰.小农立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3: 1 ~ 318.

[7] 周飞舟,王绍琛.农民上楼与资本下乡——城镇化的社会学研究[ J].中国社会科学,2015(1):66 ~ 83.

[8] 赵国强.乡村振兴视域下工商资本下乡赋能机制研究[ J].江南论坛,2019(9):38 ~ 39.

[9] 廖彩荣,陈美球,姚树荣.资本下乡参与乡村振兴:驱动机理、关键路径与风险防控[ J].农林经济管理学报,2020(3):362 ~ 370.

[10] 马池春,马华.企业主导农民再组织化缘起、过程及其效應[ J].当代经济管理,2020(5):1 ~ 7.

[11] 焦长权,周飞舟.“资本下乡”与村庄的再造[ J].中国社会科学,2016(1):100 ~ 116.

[12] 陈义媛.资本下乡的社会困境与化解策略——资本对村庄社会资源的动员[ J].中国农村经济,2019(8):128 ~ 144.

[13] 赵强社.关于“大棚房”整治的“三个坚决反对”[ J].中国乡村发现,2019(1):145 ~ 151.

[14] 肖卫东,杜志雄.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内涵要解、发展现状与未来思路[ 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6):120 ~ 129.

作者:刘洪银

上一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措施论文下一篇:新课程下电子技术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