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都市农业发展论文

2022-04-17

摘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继续推动天津现代都市型农业发展走在全国前列,关键是落实“菜篮子”产品供给区、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和农产品物流中心区“三区”新目标任务,重点是坚持绿色化、集约化、功能化“三化”发展新思路,挖掘用好改革活力、科技动力和政府市场合力“三力”。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现代都市农业发展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现代都市农业发展论文 篇1:

信息化引领现代都市农业发展

所谓都市农业,顾名思义是发生在都市的农业。其实都市农业早已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在一些发达国家,都市农业已经成为现实。此次调研中信息化技术在都市农业中的应用尤其让人印象深刻。

武汉市家事易公司利用新一代传感技术、物联网和无线通信技术发展蔬菜网上销售的新模式,推出了“电子菜箱”。所谓“电子菜箱”就是网上订菜,商家将菜送到订户楼下的智能生鲜柜里的便捷模式。这种直供模式立足于家庭生鲜农产品供应,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手段,以现代化的农产品流通供应链,实现农产品产销直接对接,提升了市民生活品质。由于减少了经营场所和经营环节的费用,网上菜价比超市至少便宜20%,赶上促销、团购等活动,价格还会更低。目前武汉市设立“电子菜箱”的小区突破600个,每天有5万多户家庭上网订购,服务区域基本覆盖武汉主城区的各大社区。“电子菜箱”不仅具有流通成本低、购物便利、减少城市垃圾等诸多优点,还凭借低廉的价格、放心的品质、方便的支付方式受到城市白领、家庭主妇甚至中老年人的青睐。

在合肥市庐阳区大杨镇,农业部门则从保障食品安全角度出发,创建了“小蚂蚁市民菜园”,实现“蔬菜产地可溯源”。即将互联网和郊区蔬菜种植结合起来,会员通过网络监测地里的蔬菜生长情况,从种植、采摘到配送均实现网络监测,工作人员定期送菜,确保市民吃到无公害、口感新鲜的本地蔬菜。此外,公司还将应季的蔬菜信息都上传到公司网站,市民可根据网上看到的蔬菜信息选择不同品种,网上订购,由公司配送。

不管是“小蚂蚁”还是“家事易”,都是将互联网技术运用到城市蔬菜供给上,省去很多中间环节,方便快捷。二者异曲同工,都使“菜篮子”工程建设更深入民心,贴近百姓。(来源:农民日报)

现代都市农业发展论文 篇2:

新常态下天津现代都市型农业发展的新思路、新目标与新举措

摘 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继续推动天津现代都市型农业发展走在全国前列,关键是落实“菜篮子”产品供给区、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和农产品物流中心区“三区”新目标任务,重点是坚持绿色化、集约化、功能化“三化”发展新思路,挖掘用好改革活力、科技动力和政府市场合力“三力”。

关键词:新常态;现代都市型农业;天津市

Key words:new form; modern urban agriculture; Tianjin

经济发展新常态,是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必然结果。当前,随着经济发展进入高速增长向中高速转换、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经济结构深度调整的重要阶段,农业发展也进入了转方式、调结构,塑造经营新形态,构建政策新体系,培育竞争新优势的关键时期。认识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已经成为推动农业提升发展的重要前提。通过对新常态下,农业发展新形势、新特征、新要求的总结研究,笔者认为适应新常态,继续推动天津市现代都市型农业发展走在全国前列,关键是落实“菜篮子”产品供给区、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和农产品物流中心区“三区”新目标任务,重点是坚持绿色化、集约化、功能化“三化”发展新思路,挖掘用好改革活力、科技动力和政府市场合力“三力”。

1 新常态下天津市现代都市型农业发展的新思路

新常态下,天津市现代都市型农业发展,既有全市多重历史机遇叠加的有利条件,但也面临两个“天花板”、两个“紧箍咒”等普遍性矛盾的制约,同时农业结构、组织化、规模化等方面的问题也更加凸显。要推动现代都市型农业实现新发展,必须转变旧观念,树立绿色化、集约化、功能化的发展新思路。

1.1 坚持绿色化发展,质量效益优先,注重农业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

绿色化就是,从单纯追求产品数量,向重视质量、效益转变,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路子,实现农业生产绿色生态,农产品优质、安全,达到绿色标准,农业与社会、自然协调发展。强调绿色化发展,主要基于三方面的考虑。

一是满足农产品消费多样化、安全化、高档化的需求。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大幅提升,农产品消费已经进入由低层次消费向高层次消费转变的重要转型期。一方面,产品消费结构由“粮”向“菜”大幅调整,粮食消费减少,“菜篮子”产品消费大幅增加,预计2020年人均口粮消费还要减少10%;“菜篮子”中增幅最高的奶类,增幅接近3倍,增幅最低的果类,也将提高50%以上。另一方面,消费要求从“吃饱”向“吃好”、“吃的安全”转变,消费者对绿色、有机农产品的消费需求大幅提升。2013年,全国绿色食品年销售额已经达到3 650亿元左右,比2008年提高80%以上,年均增长率达到12.5%左右。截止到2014年6月份,全国绿色食品企业总数已经达到8 316家,产品达到20 586个,有机食品企业总数接近900家。要更好地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就必须紧密围绕农产品消费需求的新变化,推动农业发展从“生产导向”向“消费导向”转变,通过农产品的提标提质,提升农业经营效益。

二是化解农业环境承载力脆弱化的挑战。生态环境是农业生产,特别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基础。21世纪以来,粮食的“十一连”增,依靠自身力量解决13亿多人吃饭问题等一系列举世成效的取得,依靠的是超出合理水平的化肥、农药、农膜等投入品的大量使用,代价是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我国化肥、农药生产和使用量均处于世界第一,但利用率比发达国家低15%和20%。每年使用的180多万t农药中,作用于农作物的不足1/3,使用的250万t农膜,回收不足150万t。超量的投入品更多的是造成对水、土壤和空气的污染,目前全国仅受到重金属、有机物污染的耕地就接近0.1亿hm2。与全国相比,天津市农业设施化、园区化程度更高,高投入、高消耗、高产出的特征更为显著,近年来虽然投入品使用强度已经呈现下降趋势,但化肥施用量仍在500 kg·hm-2以上,远高于全国350 kg·hm-2的平均水平,比国家生态示范区250 kg·hm-2的标准高出1倍多,养殖业每年的粪污量也接近600万t。继续坚持现在的路子,不仅还不了旧账,还欠新账,经济上不划算,生态环境受不了,与美丽天津的大目标也不相符合。

三是应对农业气象条件复杂化的形势。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加剧,温室现象、突发性灾害日益严重,仅气温就比工业化之前提高近0.8 ℃,到2050年预计将上升1.5 ℃左右。自2000年以来,我国平均每年因自然灾害损失粮食近400多亿kg,极端天气、气候灾害已经成为制约农业生产的重要障碍。天津市作为大都市,高温、干旱、雾霾等天气异常化更为突出。近50年来,年平均气温升高近2 ℃,2014年平均气温创1951年以来最高,降水量较常年偏少近两成,6月下旬至8月中旬降水仅为常年一半左右,是1998年以来的最低点;据武清气象站观测,2013年冬季雾霾天气为50 d,为近10年最高,冬季平均日照百分率仅为53.5%,低于近30年平均水平。适应新常态下,气候条件复杂化、气象风险扩大化新挑战,必须推动农业绿色化发展,在积极创新农业技术、生产方式应对极端气候影响的同时,通过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发挥农业生态效益,切实减少农业对气候的影响,促进农业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1.2 坚持集约化发展,创新农业经营方式,推动生产要素的高效利用

集约化关键是转变拼资源、拼环境、高投入、高消耗的粗放发展模式,推动农业生产从传统的“土地+劳动力+家庭经营+分散生产”向“资本+科技+新型经营主体+适度规模经营”新模式转变,更好地实现对技术、资本、人才等现代生产要素的引进利用,推动农业科学、节约、可持续发展。强调集约化发展,主要基于三方面考量。

一是顺应农业发展动力科技化的新趋势。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农业科学技术水平决定农业生产力水平,农业科技进步程度决定农业现代化程度。近年来,随着农业科技创新的加快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带来的农业发展已经超过劳动、土地等要素投入,农业已经进入更加依靠科技进步的历史发展新阶段。截止到2014年底,全国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56.6%,与2008年50%的水平相比,每年提高近1个百分点。农业耕种收综合机械化作业率达到54.5%。据相关测算,近年粮食增产80%的贡献,是源于科技进步带动的单产提升。重视科技、发挥科技引领功能,是天津市现代都市型农业实现跨越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天津市农业科技贡献率已经达到63%,比全国高出近10个百分点;农业机械化率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小麦耕、种、收基本实现了全程机械化。农业生产已经从人力、畜力为主,转入以机械作业为主,农业发展已经从过去依靠增加资源要素投入,转向依靠科技进步。适应新常态,有效应对资源要素约束,必须进一步加强对现代科学技术的集约化利用,把农业发展建立在创新驱动的基础上,通过科技进步推动农业转方式、调结构。

二是适应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多样化的需要。随着全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从几千万亩向近4亿亩的加速推进,农业生产已经实现了从原有的家庭经营为主,向家庭经营为基础,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家庭农场等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转变。截止到2014年11月底,全国农民合作社总量已经达到126.7万家,龙头企业达到12万多个,家庭农场超过87万家。与全国各类新型主体竞相发展相比,企业主体是天津市的一大特色,农业合作化加快推进是新亮点。目前,农业企业经营的种植基地规模已经接近20万hm2,畜禽的规模化养殖主要是企业,水产企业化养殖规模已经超过总量的一半以上。全市合作社规模已经超过6 000家,通过农业合作化,特别是土地股份合作等新模式,土地有效种植面积增加15%以上,单产提升10%以上。虽然成效突出,但从整体看,天津市农业发展仍面临人多地少、流转率低的“双重困境”,还存在“谁来带头”的实际难题。全市土地流转率不到33.3%,低于北京50%以上、上海60%以上的水平;真正具有较强示范带动作用的新型经营主体还不够多。要进一步提升农业经营效益,就必须推动农业集约化发展,在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上下功夫,通过新型经营主体的培育,更好地引进新资源、提高现有要素的实用效率。

三是应对耕地、水、劳动力等资源要素稀缺化的挑战。从全国看,近年来工业、城镇建设每年占用耕地都在40万hm2以上,虽然实行占补平衡,但占优补劣问题仍然存在,耕地质量普遍下降,退化面积已经超过总量的40%。水资源使用量已经达到7 000亿m3上限的87%左右,每年农业用水缺口超过300亿m3,超过0.67亿hm2的旱耕地完全靠天吃饭。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特征突出,“谁来种地”的问题日益突显,全国近1/3的农业劳动力年龄超过50岁。天津市作为特大型都市、资源型缺水城市,以及工业化、城镇化先进地区,资源要素问题更加显著。农业用水缺口每年平均在8亿m3左右,地下水超采接近5亿m3,部分地区已经形成地下水超采漏斗;耕地平均每年减少0.2万hm2左右,耕地中一半以上是中低产田;农业劳动力老龄化问题更加突出,文化教育水平不够高,初中及以下教育程度的超过80%。应对资源“紧箍咒”,面对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硬任务”,必须推动农业集约化发展,提高存量要素的使用效率,引入资本、人才等现代生产要素。

1.3 坚持功能化发展,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打造农业新的增长点

功能化重点是,转变农业就是第一产业的旧观念,树立“第六产业”的新理念,推动农业功能由生产向休闲娱乐、精深加工、文化创意等一二三产业融合的新领域发展,延长农业的产业链、价值链,拓展农业的休闲功能、文化功能和生态功能,培育农业新的增长点。强调功能化发展,主要基于三方面考虑。

一是化解农业生产低收益化的挑战。随着国际农产品价格的持续下行,国内主要农产品价格已经超过进口价格,农产品继续提价已经遇到“天花板”,对农业的补贴也遇到世贸“黄箱”政策8.5%的上限“天花板”。同时,农业成本,特别是人工、地租上涨很快,在“天花板”和成本“地板”双重挤压下,农业比较效益不断下降。从天津市近3年的情况看,蔬菜价格上涨态势减弱,与2013相比,2014年重点监测的14种蔬菜价格年平均下降18%,低于2012年。2014年以来,猪价始终维持在低水平,生猪养殖处于全面亏损的状态。生鲜乳价格也从上升态势转为持续下跌,年末比年初下降了20%,肉羊更是一改多年持续上涨的势头。农产品价格在下降,但农业成本仍处于“上升通道”,人工费用从3、4年前,不到40、50元一天,上涨到现在的100多元,土地流转从原来的每667 m2平均400、500元,涨到900多元,高的已经达到1 300多元,人工、土地成本基本上翻了一番。

二是顺应一二三产业发展融合化的趋势。当前,依托产业链延伸、产业交叉、技术渗透等方式,农业在实际发展中,部分领域已经呈现出与二、三产业加速融合的倾向,主要表现为农业与文化、旅游等服务产业交叉推动的休闲农业发展壮大,以及产业链后向延伸带动的农产品加工业的快速发展。目前,全国农家乐已经达到200万个,特色村、镇超过10万个,2014年乡村旅游人数达到12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 200亿元,带动了3 300万农民致富;截止到2013年底,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企业达到7万多家,2014年农产品加工业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8.5万亿元,连续11年年均增长率超过20%。近年来,依托天津市丰富的旅游资源、加工业基础和都市型农业的有利条件,休闲农业、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呈现规模扩大、质量提升的好态势。全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经营户超过2 500家,带动农民就业超过26万人,综合收入接近40亿元;市级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接近900家,年总产值超过3 000亿元。

三是应对农业生态需求扩大化的形势。伴随社会对环境问题重视程度的不断提升,农业在气候调节、水源涵养、保育土壤、固碳制氧、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价值越来越受到重视。特别是大都市地区,农业已经从传统的“米袋子”、“菜篮子”,上升为都市地区环境建设的重要部分,是城市的“绿色骨架”和“城市之肺”。据北京、上海测算,2009—2013年,北京农业生态服务价值年均增长3.8%,2013年达到3 449.8亿元,贴现值达到9 431亿元;上海仅林业生态服务价值,2014年就接近120亿元,平均森林生态价值接近127 500元·hm-2,2009年以来森林生态服务价值年均增加8.36亿元。据专家估算,2012年天津市农业的生态服务价值为783.71亿元,是农业总产值的2倍多,生态价值明显高于经济价值。

积极应对新形势下农业低效益化、发展融合化、生态价值扩大化等新变化,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必须推动农业功能化发展,把产业链、价值链等现代产业发展理念和组织方式引入农业,在抓紧生产环节的同时,加强生活、生态功能的开发,重视“内外联动”,在推进产业融合、拓展农业功能上挖掘新潜力,从延伸产业链、打造供应链、形成全产业链上寻找新的增长点,让农民更多地从功能拓展以及产业链的延伸中获得更多利益。

2 新常态下天津市现代都市型农业发展的新目标

适应新常态,关键还是要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局做文章,发挥比较优势,着力特色发展,通过创新推进“菜篮子”产品供给区、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和农产品物流中心区“三区”建设,进一步提升设施装备、农业科技、信息技术、质量安全以及农业多功能等领域的优势,确保天津市现代都市型农业发展继续走在全国前列,农民收入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

2.1 打造以优势、精品、安全为特色的“菜篮子”产品供给区

主要是瞄准京津以及河北石家庄、唐山、保定等京津冀都市圈高收入地区日益增长的农产品“高端化”、“精品化”消费需求,发挥天津市40多万 hm2耕地的相对资源优势,依托4万hm2农业设施、100万m2海水工厂化养殖设施,以及农业机械化所形成的农业全天候、工厂化、标准化有力条件,加大精品农产品及农业资源产品供给,满足消费需要、增加农民收入。建好“菜篮子”,一是要优化农业种养殖结构。调减粮食种植面积,增加绿色有机蔬菜、精品花卉、高档菌类,以及海珍品养殖面积,扩大林果、生态林种植规模。二是要培育精品农业生产载体。重点支持建设一批精品农业示范基地,通过典型示范带动,引导农业发展方向。三是要进一步加强农业品牌化建设。积极推进“三品一标”建设,培育一批国内知名农业品牌。力争“十三五”期间,在全市培育建成一批绿色“菜篮子”、高档“菜篮子”和精品“菜篮子”,进一步提高天津市优质地产农产品在京津及河北主要城市的占有率。

2.2 打造以现代种业、生物农业和农业物联网产业为重点的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

关键是充分发挥天津市杂交粳稻、小麦、黄瓜、花椰菜、生猪、海淡水鱼虾等优势种业基础,切实抓住生物产业加快发展的有利条件,进一步发挥农业物联网平台和技术示范应用的先发优势,积极利用京冀资本、技术、人才、土地等各类优质资源,推进现代种业、生物农业加快发展,切实推动农业物联网技术的创新应用,把天津市打造成为农业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地、技术创新研发高地以及先进农业技术输出地,辐射服务北方,乃至全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大局。力争到“十三五”末,现代种业基本形成以“育繁推一体化”种业集团为核心的育种体系,现代种业总产值翻一番;生物农业,基本建成完善的研发、转化、示范、产业化体系,总产值超百亿;农业物联网产业,打造形成京津冀农业资源、技术、产品平台,探索总结农业物联网、云存储、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模式,实现在农业多领域的实际应用。

2.3 打造以健全的流通体系、现代化的流通方式为特征的农产品物流中心区

重点是依托天津市交通基础设施和现代物流优势,利用好农产品国际贸易和电子商务发展的有利形势,切实抓好农产品国际贸易、国内一级批发交易“大流通”和电子商务、会员制服务等“新流通”体系建设,努力打造京津冀国内外名特优农产品物流集散中心、农产品电子商务中心和农产品直供直销配送中心“三大中心”,把天津市打造建成国际以及南方特色产品输往北方,北方产品销往全国、走出国门的关键枢纽;北方地区电子商务总部、平台、关联企业集聚,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规则、方式、技术创新引领的高地;农产品直供直销服务京津冀都市圈的重要节点。力争到“十三五”末,基本形成以环渤海、海吉星为“双核”,以滨海农产品物流沿海发展带为支撑,红旗、金钟等批发市场多点补充,“一带”、“双核”、“多点”三位一体网络化的发展格局。

3 新常态下天津市现代都市型农业发展的新举措

主动适应新常态下,农产品消费需求、市场环境以及资源环境条件等方面的系列深刻变化,必须把农业调结构、转方式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推进经营创新,强化科技支撑,健全农业服务,激发改革活力、挖掘科技动力、构建政府市场合力,“三力”齐发推动天津市现代都市型农业再上新水平。

3.1 加快农业经营方式创新,激发农业内生发展“活力”

推进农业家庭经营向企业化、合作化转变,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适应匹配,通过创新体制机制,最大限度提高资源要素的利用率。一方面,要进一步扩大农业企业规模。围绕农业企业的“引进来”和“走出去”做文章,在保障农民权益、增加农民收入的基础上,积极引导社会资本,特别是国内外知名的大型企业在生产、加工、销售、服务、科技创新等各领域广泛参与现代都市型农业发展。积极支持农业企业走出去,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再培育打造一批“聚龙集团”型的企业。进一步创新利益联结机制,在企业+合作社+农户、企业+基地+农户等模式基础上,因地制宜支持发展股份合作,土地反租到包、买回自营等多样化的联结模式。另一方面,要推动合作社提质增效。切实发挥好合作社在普惠方面的积极作用,加快引导农民合作社拓宽服务领域和规范发展,支持成立专业、土地股份、资金互助等多种形式的合作社。要顺应合作社联合化的大趋势,积极引导合作社开展生产、销售、服务等专业联合,以及沿产业链,甚至是跨产业的综合联合,通过拓展合作社规模、延长产业链和提高专业化分工服务水平,切实增强合作社的经营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3.2 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增强农业外生发展“动力”

通过壮大优势产业、加强重点技术攻关和创新研发体制机制,更好地发挥科技引领功能,打造农业新的增长点。主要是加强四个方面:一是支持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从研发基地、创新平台、设备更新、人才引进等方面加大政策、项目和贷款融资扶持,积极支持现代种业、生物农业、农业物联网产业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重点培育一批农业高新技术集团,以龙头企业带动相关产业整合创新发展。二是要加强先进适用技术的研发攻关。瞄准世界新一轮农业技术革命,紧紧围绕天津市现代都市型农业发展需要,加强对生物育种、智能农业、农机装备、生态环保和绿色增产等领域的攻关,加强优良品种、栽培技术、植保技术、低产土壤改良技术等增产技术,节本降耗、节水灌溉、农机装备、新型肥药、绿色保险等环保技术,以及电子商务、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农业信息化技术的研发引进和示范推广。三是推进电子商务、物联网等关键技术的创新应用。进一步丰富物联网平台的病虫害防控、资源环境管理等功能,推进农业物联网示范应用基地建设,示范带动农业物联网技术在生产、质量安全等领域的实际应用;积极推动“网农”对接,加快培育本地农产品品牌电商企业和示范龙头企业。四是创新农业科研体制机制。加快建立科研成果转化效益与本人利益挂钩的收入分配机制,允许和鼓励在津高校、科研院所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职务发明成果所得收益,按一定比例划归成果直接研发人员及其团队所有。

3.3 构建新型农业服务体系,构建政府市场“合力”

根据新形势下天津市现代都市型农业生产经营特点,充分发挥市场“看不见的手”和政府“看得见的手”两只手的积极作用,建立覆盖全程、综合配套、便捷高效的服务体系,形成多层次、多形式、多主体、多样化的农业社会化服务格局。一方面,完善政府服务。重点是建立更加多元化的投入体系,加大对农业发展的政策支持。在稳定存量、提高总量的基础上,通过补助、担保、贴息、奖励、风险补偿等措施,吸引各方面的资源支持农业发展,建立竞争性的财政投入分配机制,在提高使用效率上下功夫,确保投入主要用于培育主体、调整结构、科技创新等关键环节。另一方面,强化社会服务。主要是围绕农业产销全流程,提高公益性机构服务能力,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等形式,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农业服务,进一步提升农业科技、加工、流通、培训、信息、法律等各方面的服务水平。更好地发挥金融支农富农强农的积极作用,加大对农业的融资担保和保险支持,切实发挥农业担保的增信融资积极作用,在推进“三权”抵押融资的基础上,探索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等权利的抵押融资。进一步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提标扩面,提高种植业保险保额,开发“菜篮子”产品价格保险、棚内作物等新险种,探索开展联保互保等新模式。

参考文献:

[1] 毛科军.关于推进农村资源和农民资产市场化资本化的研究[J].天津农学院学报,2010,17(2):21-25.

[2] 毛科军.实施“三区”联动战略 推进“三化同步”发展[J].农村工作通讯,2011(17):37-38.

[3] 毛科军,樊敏.发展现代都市型农业必须在体制机制上实现三大转变[J].求知,2013(3):49-52.

[4] 毛科军,官宏义.天津市农业物联网区域试验工程的实践[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3,28(6):679-685.

[5] 毛科军,李小刚.加快推进农业物联网建设提升天津农业信息化水平[J].天津农业科学,2014,20(9):1-5.

[6] 陈锡文.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EB/OL].(2015-03-15)http://www.qstheory.cn/dukan/qs/2015-03/15/c_1114629204.htm.

[7] 张红宇. 把握新常态下农业发展的趋势性变化[J].山西农经,2015(2):8.

[8] 陈锡文,韩俊.国新办就《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解读等情况举行发布会[EB/OL].(2015-02-03)http://www.zgxcfx.com/Article/81695.html.

[9] 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14—2020年)的通知[EB/OL].(2014-02-10)http://www.gov.cn/zwgk/2014-02/10/content_2581766.htm.

作者:毛科军 樊敏 陈曦丹

现代都市农业发展论文 篇3:

共生理论视域下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策略研究

[摘要] 都市现代农业的转型发展是乡村振兴背景下中心城市发展农业产业的重要方向,是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的新动能,是协同推进高质量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文章以共生理论为依据,从“成都一西控区”共生系统入手,探讨都市现代农业实现城乡互利共生的作用机制,总结成都市都市现代农业的发展经验。研究发现:成都市都市现代农业发展在提升农产品质量、发挥农业多功能性和带动农村经济以及农民收入增长方面卓有成效,有利地推动了乡村振兴,但是仍面临产业转型升级难度大、三产融合形态单一、城乡要素流动受阻等难点。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产业绿色化、农产品品牌化、完善基础设施、强化主体培育、健全长效机制等促进中心城市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都市现代农业;共生理论;协同发展;乡村振兴

[作者] 林赛男 硕士研究生 四川农业大学管理学院 成都 611130

孙邱华 助教 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德阳 618099

姜 娜 助理研究员 农业农村部沼气科学研究所 成都 610041

吴 进 研究员 农业农村部沼气科学研究所 成都 610041

一、引言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伴随着我国各大中心城市经济的快速增长,农业在区域经济中的比重不断下降,乡村地区发展面临要素流失、农业衰退和经济落后等问题,中心城市城区和边缘区发展普遍呈现失衡状态,是我国当前“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主要表现之一。[2]中心城市如何发展农业产业的问题,引发了政界和学术界的广泛思考和关注。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正是旨在解决城乡差距,实现城乡统筹、农业一体的可持续发展。而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是乡村振兴的第一方阵,是新時代协同推进高质量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

目前,有关都市现代农业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内涵特点和地区发展经验总结等方面。学术界普遍认为都市现代农业是都市农业的延伸,是现代农业的细化,[3]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开放性和多功能性等特点。[4]蔡辉(2015)以西安灞桥区都市现代农业带为典型案例,分析灞桥区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的现状、存在问题;[5]吴琳(2015)以晋安区为例,说明都市现代农业对推动城乡一体化的重要意义。[6]在以往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国内外学者对都市现代农业的研究,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但是,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背景下,我国农业产业市场需求和农业生产要素供给发生转变,有关新时代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的问题需要转变思路和新的探索。目前,该领域的研究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

成都市作为我国成渝城市群的中心城市、国家级中心城市之一,早在2006年,就已成为继北京之后中国第二个由国际都市农业基金会选定的国际都市农业试点城市;2013年,成都市召开首届国际都市现代农业博览会至今,以城乡融合为路径、共建共享,打造都市现代农业,成为乡村振兴先行与示范的样板。本文将生态学中的共生理论引入到对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研究中,以成都市为例,通过分析“成都市一西控区”共生系统,探讨都市现代农业实现城乡互利共生的作用机制,总结成都市都市现代农业的发展经验和难点,提出促进中心城市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的相关对策建议,充分发挥都市现代农业对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发展的引领作用,为我国中心城市高质量发展都市现代农业提供借鉴。

二、共生理论指导下发展都市现代农业

都市现代农业的发展能够加强中心城市都市区和边缘区联系,有力地促进中心城市“都市区”和“边缘区”互利共生关系的形成,向着城乡一体化的方向发展。因此,对中心城市都市现代农业发展路径的探索可以以共生理论为基础。

1.关于共生理论概述

“共生”属于种群生态学中的概念,最早于1879年由德国真菌学家德贝里提出,其认为不同种属生物按某种物质联系生长在一起的一种状态即“共生”。[7]随着“共生”研究的深入,生物学家将“共生”定义为共生单元之间在一定的共生环境中,按照某种形式形成的关系。由此可知,共生理论包括三个要素:共生单元、共生关系和共生环境,三个要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反映着共生系统的动态变化方向和规律。[8]共生理论的研究表明,共生现象是一种自组织现象,是共生单元竞合关系的动态平衡状态;[9]共生关系反映了组织之间的一种相互依存关系,这种关系的产生和发展,能使组织向更有生命力的方向演化。中心城市“都市一边缘区”生态系统中,都市区与边缘区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环境等方面具有内在兼容性,[10]存在相互依存关系,这与共生理论具有匹配性。都市区和边缘区在不断地“抢夺”资源要素的过程中达成互为支撑和带动的动态平衡状态,形成城乡协同发展的共生关系,推动中心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2.都市现代农业特征

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背景下,农业在城市生态系统中的地位不断发生改变,中心城市对农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城市居民对农产品的需求发生从量到质的转变,对农村休闲、生态和文化等功能需求增加,都市现代农业的转型升级是中心城市农业产业发展的新出路。

新时代都市现代农业既具有都市农业的一般性,又具有现代农业的特殊性。都市现代农业的主要特征在于:一是布局于城市边缘,且边缘区有较优的现代农业生产条件;二是利用都市区的人才、资金和技术等要素优势,提升农业生产效益;三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推动三产融合发展;四是发展集生产、生活和生态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农业,为城市提供高品质农产品、休闲娱乐、农耕文化和改善生态等服务。

通过发展都市现代农业处理中心城市都市区与边缘区之间复杂多变的关系时,既要考虑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良好基础、为提升农民生活质量提供保障,又要考虑为城市人群提供休闲放松、旅游度假等服务;同时,还要关注并改变都市和城市边缘区发展相对速度不均衡的现状,采取多维举措,逐渐实现对称性互惠共生。

3.共生理论下的都市现代农业

传统的“都市一边缘区”共生系统中,“都市区”和“边缘区”为共生单元,其各自拥有的区域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发展现状与发展环境构成共生体的外部环境,“都市区”和“边缘区”协调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形成更加稳定的互利共生关系(详见图1)。

乡村战略实施背景下,将都市现代农业作为“都市一边缘区”生态系统的共生界面。都市现代农业的发展为中心城市都市区和边缘区间物质、能力及信息的流通和交换提供了更为顺畅的通道,实现了都市区和边缘区之间的优势互补,提高了边缘区经济发展水平,加速了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进程,推进了“都市一边缘区”互利共生关系形成。因此,都市现代农业是中心城市边缘区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是新型城镇化与现代农业协同推进的重要路径,是我国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乡村振兴的新动能。

三、“成都一西控区”都市现代农业共生系统分析

1.成都市西控区建设背景

四川省正在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迈进,Ⅲ要求农业高质量、高效益发展。成都市作为四川省的省会城市,近5年来城市综合发展水平得到了重大提升,但是农业的发展依旧存在土地经营规模较小、农业产业链条过短、乡村要素全面流失、绿色资源开发滞后、农业科技支撑乏力等发展短板。此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对休闲观光农业的市场需求大幅提升且尚未全部得到满足。为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级中心城市,2017年4月,成都市提出“东进、南拓、西控、北改、中优”的十字发展方针(以下简称“十字方针”),对成都市城市空间布局进行优化。其中,西控区农业资源丰富,是成都市国家级都市现代农业示范城市重点建设区域,加强该区域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有利于加强成都市城乡优势资源互补,强化城乡互为支撑的作用,打造乡村振兴成都样本,提升成都市城市可持续发展竞争力,加快四川省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的步伐。

2.共生单元与共生环境

在“成都一西控區”共生系统中,成都市城区子系统和西控区子系统作为“成都一西控区”共生系统中的两个共生单元,分别拥有自己的资源优势和发展短板,共同构成了共生体的共生环境:成都市自古就有“天府之国”的美誉,是国家12个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之一,拥有丰富的人才、资金、技术和信息等要素,总体经济与社会发展速度较快,且发展水平较高。

2016年,在成都“十字方针”提出之前,成都市全市GDP总量为12170.2亿元,在全国城市GDP排名中位列第八。但是成都市产业结构比例明显失衡,农业发展较为薄弱。2016年,成都市一二三产业结构为4∶43∶53,常住人口有1591.8万人,但农业劳动力人口仅152.6万人,为总人口的9.5%。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2016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902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18605元。

成都市西控区位于成都市西部,覆盖面积较广,拥有丰富的土地、水、森林、文化等资源,生态涵养功能凸显,农业生产条件优越。其涉及彭州、都江堰、郫都、温江、崇州、大邑、邛崃和蒲江等8个区(市、县),总面积达7185平方公里,占成都市全市总面积的50.1%;区域内水资源丰富,是成都市主要的供水水源所在;森林植被覆盖较高,林盘数量占全市的56%;各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数量占成都市总数的75.7%;地形以平原和山地为主,其中平原面积约占43.7%,农业总产值占成都市的比重超过50%。①但是西控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2016年,区域内GDP总量为2360.4亿元,仅占全市的19.39%,人均GDP约4.8万元,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城镇化发展缓慢,2016年,该区域平均城镇化率为51.2%,低于成都市71.5%的平均水平。②

3.共生界面与共生关系

成都市西控区都市现代农业发展依托成都市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大背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实现西控区乡村振兴为目标,全面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实施质量兴农和绿色兴农发展战略。通过打造生态涵养功能区、农产品供给功能区、天府文化重要展示区和都市现代农业示范区等四大功能区,将生态、旅游、文化与农业发展结合起来,优化共生界面,合理布局区域产业,加强共生体密切联系。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创新农业经营模式,大力拓展农业的生态功能、休闲和文化传承功能,做大做强农业服务业;通过培养新农人,丰富农业形态,延伸农业服务链条,农产品品牌化经营,提升农业产业整体效益;通过三产融合发展,促进城乡人口、资金、文化等资源双向流动,为西控区文创、旅游、休闲和康养等农村新业态的形成提供产业和服务支撑。成都市西控区都市现代农业共生界面的打造,有利于充分发挥农业多功能性,提升现代农业发展质量,保障边缘区服务质量,推动“中国休闲之都”城市休闲与乡村休闲双轮驱动,促进城乡间“互利共生”关系形成,助推乡村振兴发展。

四、成都市西控区现代农业发展成效与难点

1.发展成效

自成都市“十字方针”提出以来,西控区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有了新突破,文创、康养、体育、休闲观光、乡村旅游等产业发展迅速,成为西控区产业发展的新亮点,有力地推动了边缘区一二三产业融合,为西控区农业和乡村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成都市城乡发展向一体化迈进。

①数据整理于网络公开信息。

②西控区指标数据由彭州、都江堰、郫都、温江、崇州、大邑、邛崃和蒲江等8个区(市、县)2017年的相关指标进行简单计算得到,下同。

一是现代农业生产能力不断提高,农产品消费需求得到有效保障。2016年,成都市启动100万亩菜粮基地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行动计划,新建高标准农田50万亩;西控区高标准农田建设占全成都市耕地总面积的63%,极大程度保障了成都市城乡居民的农产品消费需求。此外,西控区都市现代农业在成都市农业发展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2017年,成都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为878.87亿元,按当年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47%;西控区2017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为431.60亿元,比上年增长4.55%;①西控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占成都市的比重有所增加。

二是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农业多功能不断拓展。通过延伸农业产业链条,引领和带动农业生产、加工和销售一体化,生产、生活和生态融合,优化了成都市和西控区的三产结构,提高了农副产品价值。截至2016年,全成都市农产品加工业产值高达1300亿元,农产品加工率为47.5%;乡村旅游总收入达到261亿元,年接待游客人数超过1亿人次。201 8年,成都市三产结构比为3.4∶42.5∶54.1,西控区的比例为8.78∶49.35∶41.86,对比而言,西控区第一产业占比达到8.78%,高于成都市整体水平(3.4%),且西控区农业总产值(261.03亿元)将近占成都市(522.59亿元)的50%,即西控区是成都市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的核心区域。②

三是打造农业品牌,带动地区经济增长。西控区农业产业化水平快速提升,形成了一批如蒲江雀舌、都江堰猕猴桃、蒲江杂柑等全国知名品牌。在产业化和品牌化的带动下,农业产出效益提升较快,耕地单位面积农业产值达到5866元/亩,高于成都市5600元/亩的平均水平。农业产业的发展,同时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增长。自2016年以来,成都市和西控区GDP总量呈现增长趋势,尤其是2017年“十字方针”提出后,西控区的经济有了显著的提升,从2016年地区生产总值2360.4亿元增长到2705.5亿元,增速为14.62%,比成都市GDP增速高0.5个百分点。⑧

四是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减小。西控区通过健全土地经营权流转市场和服务体系与网络,形成以“土地股份合作社十农业职业经理人十农业综合服务”为核心的“农业共营制”,以及“生产全托管、服务大包干’’“土地预流转十履约保证保险”和“大园区十小农场”等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实现经营主体共建共营、经营收益共管共享。从2014年至2017年前三季度,西控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增长,收入水平略高于成都市,2017年前三季度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8151元,是四川省(9778元)和全国农民(9036元)平均收入水平的2倍左右,收入增长速度达到9.6%,略高于成都市(9.4%)和四川省(9.6%),明显高于全国(8.7%)。④如表1所示,从2014年至2017年前三季度,西控区城乡居民收人差距明显小于成都市、四川省和全国,并且仍在逐步缩小,2017年前三季度,其城乡居民收入比2014年降低了0.22。

资料来源:2014~2018年全国、四川、成都市及其各区县统计年鉴和经济运行报告。

2.发展难点

从成都市西控区都市现代农业的发展路径和取得的成效来看,都市现代农业在协调中心城市都市区和边缘区一体化发展的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有利地推动了乡村振兴发展。但是成都市都市现代农业仍面临诸多发展难题。

一是绿色发展要求高,产业升级难度大。都市现代农业的发展划定了成都市开发边界,对城乡空间结构进行了优化,实施以控促优,提升边缘区生态功能和绿色产业发展能级。但与此同时,提高了西控区产业发展门槛,一系列严控污染举措,对产业发展提出了无污染、清洁、环保、低排放的发展要求,尤其是对二产而言,实现传统产业向绿色产业的跨越难度较大。

二是三产融合形式单一,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大。促进农业产加销紧密衔接、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推进农业产业链整合和价值链提升,是让农民共享产业融合发展的增值收益、促进农民增收的新模式。三产融合可以是统一产业不同行业的渗透、交叉、融合,也可以是一二三产业之间的渗透、交叉、融合。但目前就西控区来看,三产融合形态主要是种植业、养殖业和旅游业的有机融合,同质化较为严重,让农民分享农村二三产业发展红利任重道远。

三是融合发展长效机制尚未建立,城乡要素双向流动难度大。有关部门采取了产权改革等系列措施和政策来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的均衡配置,但是资本、技术、劳动力等资源要素在城乡之间的自由流动仍然受到限制,都市现代农业的发展也因此面临瓶颈。比如,相较于成都城区,西控区生活条件、公共服务水平仍较为落后,没有良好的吸引劳动力和人才扎根农业和农村的外部条件,新生代农民来源不足,培育新型农民主体难度大。

其他诸如资本下乡切实带动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技术自主向农业农村扩散传导等机制,对要素双向流動的促进作用仍较为有限,对中心城市“都市一边缘区”共生系统的稳定性产生不利影响。

五、对策建议

基于共生理论,结合成都市西控区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经验和发展难点,从打造有利于发展都市现代农业的环境着手,选择合理的共生机制,对共生界面的优化设计提出对策建议,以期充分发挥都市现代农业的桥梁作用,正向促进中心城市都市区和边缘区间的密切联系,维护“都市一边缘区”共生关系的持续稳定,以此推动中心城市都市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实现乡村振兴。

1.走产业绿色化之路,实现可持续发展

都市区和边缘区的资源优势显著不同,都市现代农业发展要立足区域优势资源,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分工合作提升产业效益,营造促进共生体可持续发展的共生环境。一是现代农业的发展要以特色农村生产、生活和生态资源为依托,深入挖掘资源禀赋优势并发展农业特色产业,走质量兴农和绿色兴农之路,促进农产品提档升级;二是二三产业的发展,要充分发挥都市区科技资源优势,加强都市区对边缘区农业科技创新投入,转变农村产业发展方式,不断探索节约用水、监管与激励环保设施运行机制,实现绿色发展。

2.延伸农业产业链,打造品牌农业

创新融合发展模式,差异化延伸农业产业链条,增加高效益环节,全面提升农业产业效益,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巩固“都市一边缘区”共生关系。一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多规合一”为规划理念,充分拓展农业的多功能性,培育“农业+”产业发展新业态,探索多形式的三产融合绿色发展模式,实现农业产业链增值,发挥农业多功能性;二是加强生态保护、循环农业、农产品标准的制定与统一、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支持,着力保障和提升农产品品质,提升农产品生产效益;三是发展特色优质高效品牌农业,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产品营销水平、增加销售渠道、探索销售模式,解决农产品销路问题,将都市现代农业的产品和服务转化为农民的现实收益。

3.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服务水平

增加投入力度,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边缘区居民就地城镇化,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实现都市区和边缘区的协同发展。一是按七网合一标准建设高标准农田建设,根据农业行业、规模经营特点规划农用地布局,为循环农业、三产融合预留发展空间;二是宽带、WIFI接入农村和田地,解决农业物联网、信息化和社会服务问题;三是完善道路建设,一来提升区域形象,二来为农产品流通提供必备条件;四是完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加强房屋改建,建立健全社会保障机制,引导优秀人才返乡创业、扎根,鼓励城市居民在边缘区进行养老。

4.强化主体培育,加快现代农业发展

着力培育新型主体,充分发挥新型主体的带动作用,加强主体协作,促进城乡要素流动,助推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加快“都市一边缘区”共生关系的形成。一是完善人才计划,鼓励返乡创业者优先从事农业,培养或引进各类农技人员,提高职业农民比例,稳定技术管理人才队伍;二是设立农产品加工推广总站,培育各类协会或产业联盟等组织,做大、做强农业市场经营主体;三是推动小农户与各类经营主体结合、与各类生产要素相结合、与市场相结合,实现边缘区农业的发展动力变革、质量变革和效率变革;四是创新经营模式,构建农户利益分配机制,实现农户收益可持续增长;五是提升农业变革能力,通过开展培训、建立行业交流平台,提高农民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农民生产管理水平、经营水平、提升品牌意识和服务意识;六是大力支持涉农技术的引进合作,促进产学研结合,提升技术创新与新技术应用能力,提高都市现代农业科技含量和附加值。

5.健全长效机制,加大支持力度

健全都市区和边缘区融合发展的长效机制,加大政府对都市现代农业的保护和支持力度,推动都市区和边缘区要素平等交换,维护“都市一边缘区’’共生系统的稳定性。一是继续完善市场制度,深化农村集体产权改革,成立农交所,让农村资源变资产;二是搭建农业走出去平台,提供信息、服务,促进区域合作,提升农业競争力;三是提高政府服务水平,完善服务平台建设,扩大农业信息覆盖面,完善涉企收费监管机制,降低企业发展隐性成本,创新服务方式,实现政府服务范围、质量的突破;四是加强财政金融支农力度,创新农业金融保险,试点农业三产融合价值链金融,促进涉农投资循环,降低融资成本,拓宽中小微企业的融资渠道;五是创新涉农资金整合利用,探索农业及农业基础设施投资多元化渠道;六是改善农业科技创新制度,健全激励、分配制度,调动农技人员积极性;七是健全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所需的人才、社会保障、教育医疗和公共安全等政策,有效促进要素资源在都市区和边缘区的双向流动。

参考文献:

[1][2][4]顾吾浩,改革创新是新时代乡村振兴的不竭动力[J].上海农村经济,2018,(04).

[3]方志权.对都市农业若干问题的再思考和再认识[J].上海农村经济,2012,(04).

[5]蔡 辉,余侃华,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西安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策略研究——以西安灞桥区为例[J].陕西农业科学,2015,(09).

[6]吴 琳,培育都市现代农业 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以福州市晋安区为例[J].吉林农业,2015,(19).

[7][10]温兴琦.基于共生理论的创新系统结构层次与运行机制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6, (14).

[8]曲 亮,郝云宏.基于共生理论的城乡统筹机理研究[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4,(05).

[9]罗湖平,朱有志.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共生机理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11,(05).

[11]赵颖文,吕火明,四川省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评价及障碍因素研究[J].农业经济与管理,2018,(04).

(责任编辑 张 筠)

作者:林赛男 孙邱华 姜娜 吴进

上一篇:农业食物耕作管理论文下一篇:近代华南农业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