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现代化国家审计论文

2022-04-21

摘要:审计部门的工作属于国家治理方面的一项核心内容,在社会每项智能产业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如今,中国正在各项产业革新的紧要关头,审计工作的执行水平也有了长足的进展,在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空前的挑战。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治理现代化国家审计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治理现代化国家审计论文 篇1:

国家审计如何助力国家治理现代化?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国家审计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基石,对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完善和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我国大力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过程中,如何发挥国家审计的作用,国家治理现代化将对国家审计产生哪些影响,审计如何适应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要求。这些问题值得研究。

本书在对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本含义进行阐述的基础上,分析了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地位与作用,进而阐述国家治理现代化与国家审计的关系以及国家治理现代化对审计的影响和要求,并在对我国国家审计的现实治理作用及其制约因素进行总结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国家治理是在国家范围内,政府以及社会公众、非政府组织等多元化主体通过正式及非正式制度,在合作、协调的基础上实现公共利益大化目标的持续性过程。国家治理包括国家治理体系和国家治理能力这两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方面。国家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依据现代化的环境和要求而进行主动或被动的制度变迁的结果。所谓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是与现代化环境和要求相适应的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判断国家治理体系以及治理能力是否是现代化的,关键就是看其是否与所处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科学技术等环境及其发展趋势相适应,是否能够极大限度地保障国家治理目标的实现。我国的“国家治理现代化”与西方政治学中的“善治”具有相通之处。国家治理现代化是现代化条件下“善治”与我国国家治理现实约束条件的有机结合,是现实中我国国家治理向“善治”这一理想状态目标不断趋近的过程,但我国的国家治理现代化必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基本前提之下。

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过程中具有非常特殊而重要的地位。第一,国家审计是公共受托责任关系得以维系的重要制度保障,同时也是公众、立法机关及其他治理主体对政府实施治理的重要手段。第二,就政府的行为责任而言,国家审计可以促进政府及其部门优化自身行为,管理好公共资源、履行好自身的管理职责。第三,就政府的报告责任而言,通过提高政府信息披露(包括政府财务报告以及其他信息的公开)的可靠性和充分性,国家审计可以提高政府及其行为的透明度、降低公众与政府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第四,国家审计是公共预算、行政问责、绩效评价等其他许多治理机制的基础或重要保障。第五,通过对政府活动及其结果的审计,审计机关还可以评价现行治理制度的有效性,发现国家治理相关制度的缺陷,并提出改进建议,从而促进国家治理体系的完善。由此可见,国家审计是实现国家治理的重要手段,并具有其他国家治理手段无法替代的重要地位。国家审计不仅直接有助于相关治理主体进行国家治理,对于整个国家治理体系的完善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正如审计长刘家义(2014)指出的,国家审计是国家治理体系的基石和保障。

在不同的治理(统治)环境下,国家审计的任务、使命和重要性是不同的。在传统专制社会中,国家审计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专制统治。在现代民主社会中,审计从根本上是为公众、作为公众代表的立法机关及其他主体对政府及其部门实施有效的治理而存在的。无论是在传统专制统治制度下还是在现代民主制度下,国家审计在维护国家统治或实现国家治理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但审计的作用又受制于统治或治理制度的完善程度。从古代政府审计的代表——我国官厅审计的发展史以及西方现代政府审计的代表——美国GAO的演变,我们可以得出如下基本结论:“国家治理越发展,国家审计越重要;国家审计越发展,国家治理越有效;国家治理越完善,国家审计越有效。”其中,前两句话说的是审计对国家治理的重要作用,第三句话则是说的国家治理对审计的影响。

作者:李明辉 刘笑霞

治理现代化国家审计论文 篇2:

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背景下的国家审计能力建设研究

摘 要:审计部门的工作属于国家治理方面的一项核心内容,在社会每项智能产业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如今,中国正在各项产业革新的紧要关头,审计工作的执行水平也有了长足的进展,在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空前的挑战。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下,更需要审计部门的工作人员头脑清醒冷静,客观总结国家治理进程日新月异的的发展,开展各种方式方法高效高质的完成工作,成为推动我国各项事业和谐发展的内在动力。

关键词:国家治理 国家审计 现代化 审计

国家审计工作其实就是在了解财政现状、收支情况、效益情况等基础上,实现财政经济有序发展,促进党风廉洁,促进国民经济蓬勃发展。目前,已经通过的重要的有关决议中,明确提出了国家需要提升治理能力的现代化,這也是审计工作必须要符合现在社会大环境的发展规律,深化审计工作职能,更好地实现国家在治理方面的卓越效果。

一、深入理解治理能力现代化与审计内容

1、国家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40多年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把建设社会主义“四化”定义为“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这一概念开始被广泛理解,并被视作努力的方向。时至今日,国家会议上又提出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新的奋斗目标, 国家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也被正式列为第五个现代化的新内容。所以,国家治理现代化俨然已经成为当代社会独有的含义,它代表了国家机关人员对掌握政权的人员必须负责,还能够向其问责。在这一点上可以看出,政权持有者、机关管理人员和涉及到的其他利益体系等,各方势力联合监督,互相管理的特殊意义,而且它还将利益联合体一起维护良好公共秩序的工作内容相提并论,完成这两个目的所呈现的现代化能力,也能最集中地体现国家治理方面的能力。

2、国家审计的具体内容

国家审计机关总负责人即审计长,曾经就国家审计工作具体包括的内容进行阐述,审计顾名思义就是指国家运用法律手段强制控制好监督权力的动作,其核心根本就是在国家治理整个系统中一个内在含有防范、揭露功能的抵抗系统里,已经成为国家治理工作的关键构成。我国的宪法和审计法还下发了国家审计工作必须要履行的监督管理职责,就有法律强制性、单一独立性、全方位专业性等原始优点,使得审计在整个治理体系中成为了必不可少的环节。

审计工作通常运用治理现代化中的法律强制性及采用合法合理的渠道对重要部门进行审计,在审计构成中找到异常现象。再借助于文明合理的审计手段,对被审查机构的现状有一个全面的掌握,然后再运用科学规范为审计各部门进行职责分工,并号召部门间统一合作,将审计工作的能力和效率提升到新的高度。

二、审计在国家治理中需发挥职能作用

审计工作想要高效率高质量的开展并完美执行,离不开国家治理现代化这个根本前提。国家审计的形成主要是为了满足治理现代化,这个目的也直接影响了审计工作的发展方向,因此,在国家治理方面的首要任务就是对加强和完善国家审计的有关内容。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审计工作一直在完善国家治理现代化方面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审计单位严密监督社会国民经济的发展趋势,将财政收支控制在合理有序的范围,即所谓的“免疫系统”,将国家审计状态集中体现。当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符合国家治理方针的指示,扩大和加强审计工作的内容区域,将国家审计的职能达到最大化。

优秀和完善的国家治理内容,主要表现在三方面的各司其职,即政府机关、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统一协作,合理化共存,并且都完全符合法律和法制要求,在合法的方向上有效运转。进行审计工作的主要目标,就是监控、管理每一个职能机关的动作,进一步完善和改进其职能发挥。借助于国家审计手段,将各机关的动作与执行内容,规避潜在的风险,为构造一个党政透明,党风廉洁,高效政府执行力的优良社会。如今,我国社会经济已经进入了新的发展轨道,在全方位革新阶段,政府需要开展多样化关键性的政策部署,尤其是将集体财产安全高效地使用,保障最广大人民的根本权益,这些都需要国家审计机构来维护国民经济的安全,将极力遏制一切违法乱纪的不良行为。

三、如何加强国家审计能力建设

1、加强国家审计规范建设

目前,我国正在贯彻执行的有关审计职业能力建设方面的的规章制度和规范条理尚存在漏洞,大部分还仅限于原则性规定,实操性较弱。因此,想要加强国家审计能力方面的建设,首先就是要“有纲可循”。制定出详实的职业规范和实操手册,逐渐开展审计职业能力建设的工作。还要根据每个地区经济和社会发生现状的差异化,确立相应的法律条文以及行政法安。那么,国家审计从业者,必须要根据法规和制度上的标准严格操作。审计部门要制定日记制度,让审计工作更加系统合理化,最重要的是要将审计流程每一项工作进行责任分工。一旦发现审计人员具有严重违规违纪行为,都必须依据相关制度规定进行严肃处理,还要并把出现的问题和犯下的错误,如实记录在案。最后,再把这份记录业绩和反应工作情况的档案提交上级,作为工作能力强、思想觉悟高的重点对象培养。

2.高素质审计人员队伍建设

同时,加强国家审计能力建设离不开对高素质的审计人员队伍的培养。所以,审计单位应分析具体情况,针对各层级、级别和岗位的审计人员的工作特点展开分类培训。可以通过全日制、讲座、实操等不同组织形式进行。培训后,还可以组织大家进行理论、岗位业等考试,考察其学习效果,将审计人员的职业水平不断提高。

3、提高审计人员工作能力

审计单位是一种对专业性要求非常严格甚至苛刻的智能部门,这就要求审计人员不仅要具备超强的责任心和事业心,而且还要充分掌握法规、财务、工程等各方面综合性知识。作为规范的审计机构,一定要加强提升审计人员的职业素养,培养他们的专业能力和学习能力,使得审计干部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在日常的工作中,审计人员要提高思想政治修养,不断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在专业素养提升上,通过职业培训、案例教学、专题论坛等多种方式,抓好审计人员的教育和培养。要始终把工作岗位当作学习的平台,坚持更新知识、技能,学习中有工作问题研究,工作中有学习成果运用。

4、创新国家审计工作方法

在新的社会环境下,国民经济的形势日新月异,审计工作一定要把握住时代脉搏,不断更新固有的审计理念,进行开拓创新,积极探索新科技手段,将审计工作的效果提到最优。在现今这些社会上的热点、难点和亮点,审计部门需要深化理论,用全新的发展视角、灵活的思维方式,成熟的成果来对审计工作实践进行指导;在大数据信息化时代,国家审计单位必须要快速推进信息化建设进程,将信息大数据化切实运用到实践的审计工作中,提高职能效能。

参考文献:

[1]刘家义,《论国家治理与国家审计》,《中国社会科学》2012年第6期

[2] 李金华,中国审计史,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4年

作者:赵永

治理现代化国家审计论文 篇3:

政府预算审计与国家治理现代化探究

【摘 要】财政预算是各级政府配置资源的工具,也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而政府审计则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依法监督制约权力的一项制度安排。政府审计要以改革的思维进行战略优化,从而顺应国家治理现代化步伐,服务国家治理建设要求。

【关键词】国家治理现代化;政府预算编制审计;政府预算执行审计;政府预算决算审计

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大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这一总目标的提出是党和国家在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之后,在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过程中的又一重大进步。这表明在经过几十年的建设探索之后,国家治理不能单纯地去谈某一个问题或某一个方面的改革,而应该站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整体框架上去讨论和研究。因此,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时间表和路线图,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同时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战略目标和支撑体系,可以为推进我国的五位一体建设提供重要支撑。

一、政府预算审计在国家治理现代化中的作用

政府预算审计有三大职能,其中监督职能是指独立监督政府或其他公权力部门的预算工作,评价职能是指对预算编制、执行情况进行审查评价,预测职能是指对未来发展趋势以及风险隐患进行有效预测。国家治理离不开政府预算审计的监督、评价和预测机制。从国家治理视角出发,政府预算审计可以通过监督改善政府的资金使用效率、评价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和通过预测为国家治理决策提供服务。

1.通过监督改善政府的资金使用效率。

政府或其他公权力部门的工作人员作为民众的受托人,代为管理公共资源,因存在私利而天然有着自我膨胀和机会主义的倾向,有可能会以损害民众的利益来为自己谋私利,公权力被滥用或异化从而为少数人谋利,“政府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私益化、部门利益个人化”等现象较为普遍。因此政府治理需要被监督,而政府预算审计恰好具有该项职能。任何一个国家及政府的运转总是与财政有着唇齿相依的关系,国家和政府的生存离不开财政的支持,反过来政府和国家的运转又是一个资金分配的过程。从这层意义上来看,政府和国家的治理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共预算,即国家和政府支配财政资金的能力。公共预算是记录政府收支计划的载体,是一个围绕资源的配置和使用,并保证效率性和公平性的政策工具。实施政府预算审计可以追踪财政资金的来龙去脉,监督公共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落实预算单位的经济责任,改善政府的资金使用效率,为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经济保障和制度支撑。

2.通过评价提升政府治理能力。

国家治理的核心始终是公权力如何有效配置和运行的问题,其中决策和执行共同构成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内在基石。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决策问题主要关注政府或其他公权力部门是否“做正确的事”,即政府决策是否科学合理、是否有理有据、是否符合政府的战略初衷和民众的根本利益;執行问题主要关注政府或其他公权力部门是否“正确地做事”,即能否将正确的决策予以执行,实现预期目标与效果,并在此过程中兼顾效率与效果的统一。政府预算审计的评价职能就是通过审查预算单位的预算编制、执行情况,采用相同的标准分析和判断所查事实,评价政府预算单位的预算工作是否做到科学决策和有效执行,然后肯定成绩、指出问题、总结经验,寻找提高国家治理能力的途径,合理保证公权力在行使过程中受到制衡,朝着“做正确的事、正确地做事”的方向发展,有利于推进国家治理工作,提高国家治理的效率和治理能力。

3.通过预测服务国家治理决策。

在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看似无法预料的自然或社会危机爆发,其实都是由于萌发时未被及时关注而导致。政府作为国家的治理机关,应对自然或社会危机有着一定的预测能力,从而更好地维护社会经济稳定发展。政府预算审计作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石,同样也需要对未来发展趋势有着一定的预测能力,起到预防和预警风险隐患、降低不利影响的作用,实现国家治理的“前移”,促进政府做出更好决策。前审计长刘家义曾于2011年提出,国家经济运行的免疫离不开审计。政府预算审计应该对政府财政和运营风险持续关注,以风险为导向,增强预算审计的前瞻能力。政府预算审计凭借其专业性在问题非常严重之前进行预测预警,及时发现苗头并督促整改。预测功能是政府预算审计更高层次的功能定位,是监督和评价功能的衍生和深化,即重要问题要发现在前端,更加强调预测性,增强国家治理系统中监督控制系统的有效性,服务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决策。

二、国家治理现代化视角下政府预算审计存在的不足

随着审计工作地位的提高,财政预算执行审计也越来越重要,我国开始探索预算执行审计全覆盖,并借助大数据等方式助力精准审计。由此可见,政府预算执行审计工作也在不断完善。然而,我国政府预算审计发展时间较短,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

1.政府预算编制审计的力度不足。

政府预算编制工作关系着财政工作目标的完成和财政工作职能的有效发挥。政府预算编制审计主要强调审计预算编制的依据和标准是否合理,预算收入和支出是否真实合理,整体上是否科学合理。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容易忽视预算编制的审计而侧重于预算执行及其结果的审计,使得预算审计的预测职能得不到有效发挥。这里既有各级财政部门故意逃避监督的意图,也有审计人员得过且过、敷衍了事的不作为思想作祟。如果审计人员不具备过硬的专业素质和严谨的工作态度,预算审计更是成为一句空话。

2.政府预算执行审计的效率和效果不佳。

政府预算执行审计应当发挥免疫作用,保证政府预算的顺利执行,促进工作效能的提升。但是,审计效率和质量低下均是免疫作用难以发挥的重要原因。从审计效率来看,部分地方政府预算执行审计工作中,走过场、拖延审计进度、选择性审计等问题依然比较普遍,导致政府预算执行审计效率无法提升,也同样影响后续预算执行效果。从审计质量来看,还存在审计不充分的情况。审计人员对政府收支是否真实等情况核实不到位,对财政资金挪用等问题无法及时纠察,并且提出的审计建议不够具体等均影响审计质量的提升。究其原因,主要是财政部门的财权影响预算执行审计工作的独立性。从财权方面来看,审计机关受制于财政部门,因此在政府预算执行审计中会存在执法不严的情况。另外,有些政府部门为了自身利益,或害怕声誉受损,通常不配合、隐瞒甚至于阻挠审计工作的正常进行。

3.政府预算的决算审计结果运用不彻底。

政府决算是将政府预算工作进行总结,属于预算管理的最终阶段。政府预算的决算审计工作主要是审计预算的执行过程和结果是否真实、合法、有效。政府决算审计的主要问题是结果运用不彻底,有效性不强。首先,双重领导体系对审计结果有效性的影响。地方政府预算审计的决算报告受地方政府和上一级审计机关的双重约束,由此产生双重领导机制。地方政府可能出于各种考虑而干扰预算审计的决算工作,防止上一级审计机关知晓有关决算审计问题,对审计决算结果的有效性产生逆向影响。其次,政府决算审计的结果尚未纳入绩效评价体系。如果政府决算审计的结果并不结合人事奖惩等绩效考核机制,那么政府对充分地运用决算审计结果就没有主动性。最后,政府预算决算审计的结果透明度不高。政府预算经过编制、执行、决算后应出具对应的决算报告并披露在官网上,让所有社会公民都可以对预算工作有详细的了解,才能对政府预算起着监督作用。然而目前政府预算决算报告在上交上一级审计机关后,需要一年左右的时间总结整理后才会对外披露,这就无法发挥社会监督的作用。

三、国家治理现代化视角下政府预算审计的完善路径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国家治理体系,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应当多措并举、全面发力,从审计问题出发,找准问题症结所在,以更好地推进财政预算审计的全覆盖。

1.加强政府预算编制的审计力度。

政府预算编制审计作为政府预算的第一阶段,应该加强其审计力度,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国家治理现代化。第一,不断完整政府预算编制审计内容。审计机关在对预算编制的科学、合法、合理性进行审计的同时,还应对预算编制的原则、制度加以审计,规避违法违规事件。政府审计部门应对预算的整体性加以保证,从总体到部门进行预算编制审计。第二,提高对预算编制审计的关注度。政府预算编制审计虽然很容易被政府审计忽视,但不可否认,预算编制审计作为预算审计的第一阶段,具有重要的意义。政府应提高对预算编制审计的关注度,加强事前、事中的审计监督,提升政府预算审计的质量。第三,加强对政府预算编制审计人员的专业要求。首先,预算编制审计人员应该具备基本的审计职业素养,树立严谨的工作态度,形成工作认真负责的工作氛围;再者,预算编制审计人员应加强专业学习,提高专业素养,从而达到预算编制审计岗位的要求,增强人员与岗位的匹配程度。

2.优化政府预算执行的绩效审计。

政府预算执行审计作为预算审计的关键一环,应当优化绩效审计。政府预算执行的绩效审计主要是对预算项目获取的经济效益和效率以及社会效益进行审计监督,改善政府资金的使用效率。首先,明确政府预算执行审计的目标。模糊不清的预算审计目标就无法制定预算执行审计计划,无法推进预算执行审计工作。因此,政府預算执行审计应该明确审计目标,立足长远,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目标趋同,从而有效地指导预算执行审计工作的开展,为国家治理现代化服务。其次,创新政府预算执行的审计方法。政府预算执行绩效审计方法的创新主要依赖于信息技术水平的提高,尤其针对地方预算审计机构来说,因为地区差异性的存在,相对欠发达地区应该注重信息化带来的便利性,更新预算执行绩效审计的软件,不断提升绩效审计的信息化水平,增加政府预算执行绩效审计方法的多样性,从而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保障政府预算审计的真实公平。最后,不断推进政府预算执行绩效审计的效率和质量的提升。加强预算审计人员、审计计划与审计目标的协调性,不断深入挖掘问题,提高政府预算执行审计的质量;做到政府预算执行情况的应审尽审,从而及时发现政府预算过程中的问题,提供充分的预算审计证据,提高预算审计效率与效果。

3.强化政府预算决算审计的结果运用。

政府预算的决算审计作为政府预算审计的最后一阶段,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应强化政府决算审计的结果运用,提高决算报告的有效性。首先,对双重领导体制问题加以改善。政府应当对预算审计机构的独立性加以保证,提高决算报告的客观公正性。针对地方预算审计机构,地方政府不应有过多的干涉,地方预算审计机构在发现问题时,应及时报送给上一级审计机关,跟踪解决方案,提高政府预算决算审计的结果运用。其次,完善政府决算审计结果的绩效评价体系。政府应当对评价指标进行合理地选取,选用科学合理的预算审计评价方法,全面评价决算审计结果。将决算审计结果的绩效评价与人事奖惩联系起来,在确保决算审计报告客观公正的前提下,加强政府决算审计的结果运用。最后,完善决算报告的披露制度。除了官网披露外,还可以通过新闻媒体、微博或官方公众号等披露预算决算报告,从而更好地执行社会监督;规定披露时间,在失去时效性之前,对预算决算报告进行披露,有利于民众知情权的落实;在决算报告中对审计结果进行详细的数据和事例讲解,不局限于表面工程,从而强化政府预算决算审计的结果运用。

政府预算审计关乎财政资金安全,也关乎财政收支安排的合理性,更关乎国家治理的现代化进程。财政预算审计工作的完善,应从实际情况出发,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预算审计之路。因此,我国应加强对政府预算编制的审计力度,优化政府预算执行的绩效审计和强化政府决算审计的结果运用。

········参考文献·····················

[1]陈希晖,王会金,陈骏.政府预算与政府审计的互动关系研究——基于公共治理的视角[J].中国行政管理,2010(6):32-35.

[2]薛芬.政府预算变革与政府预算执行审计战略转型——基于国家治理的视角[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2,27(6):42-48.

[3]徐向真,宋舜玲.政府审计参与国家治理:政府职能转型视角[J].行政论坛,2015,22(6):50-55.

[4]赵鲁光.国家审计推动完善国家治理的路径——基于公共预算的视角[J].经济研究参考,2013(61):41-45.

(作者单位: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江西财经大学MPAcc研究生)

作者:王红兰 赖明慧

上一篇:独立性经济性质审计论文下一篇:初中语文教学文言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