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国家审计论文

2022-04-17

[摘要]本文对国家审计资源整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分析,并从整合主体、整合内容、整合路径及整合方式四个方面进行国家审计资源整合框架探讨,以期为国家审计资源整合提供参考。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云计算国家审计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云计算国家审计论文 篇1:

国家审计管理体制变迁与未来展望

【摘要】新中国成立以来, 我国国家审计管理体制经历了初步探索、 逐步重建、 体制确立、 深化改革四个阶段, 为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系统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审计管理体制变迁脉络的基础上, 分析、 总结变迁的基本规律、 经验及未来走向, 以期更好地推动国家审计服务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关键词】国家审计;管理体制;变迁;审计委员会

国家审计是由审计机关依法对公共资金、 国有资产、 国有资源管理、 分配、 使用的真实合法效益, 以及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和自然资源资产及生态保护责任情况所进行的独立监督活动。 国家审计管理体制主要涉及审计管理体系、 审计职责确立方面的内容, 偏重于审计内部关系问题的处理与制度安排[1] 。 新中国成立以来, 国家审计管理体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国家治理的需要历经了历史性、 系统性的变迁, 为拓展国家审计覆盖面、 提升国家审计效能提供了坚实保障。 本文在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审计管理体制变迁的基础上, 分析总结了其变迁的规律、 经验及未来走向, 以期推动国家审计更好地服务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一、国家审计管理体制变迁的历史脉络

第一阶段(1949 ~ 1977年):初步探索, 机构撤并。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国家审计制度延续了革命战争时期党领导的红色政权审计制度, 即自中央到地方各级财政部门内设审计机构, 配备审计人员, 履行审计监督职责。 在审计机构设置上, 审计机关大致分为四级: 第一级为中央人民政府财政部所设审计处; 第二级为地方大行政区(如东北、 华北、 中南等区)在人民政府(军政委员会)财政部内设的审计处, 审计处下设若干职能科室, 履行多项审计监督职能; 第三级为大行政区下省财政机关在财政厅内设的审计处或审计科; 第四级为省级以下政府所设审计机构。

审计工作主要以支出预决算审计为重点, 通过开展财政收支、 公营单位、 军费审计以及与其他部门进行联合执法检查等途径, 监督各级政府、 机关、 部队等经费支出和财务制度执行情况[2] 。 其中, 中央人民政府财政部内设审计处的职责主要是“执行年度开支计划; 审计各项支出的合法性、 合規性, 并书面通知主计处开出‘支付令’凭证; 巡视检查违法乱规的专案事项”。 各省及以下各级审计机构主要接受政府委托, “审核稽察财政供给人数、 各项开支标准、 岁入岁出预算、 各项经济建设计划、 公有事业单位财务等具体事项”。 这一阶段的国家审计管理体制如图1所示。

新中国成立后, 在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模式下, 我国引入了苏联的国家监察模式, 即经济监督与行政相互融合, 经济监督发挥着国家审计的作用(职能类似于目前的国家审计)。 1950年10月发布的《中央人民政府财政部设置财政检查机构办法》规定: 中央财政部设财政检查司, 各大行政区财政部设财政检查处, 各省市财政厅局设财政检查处或科, 各专署及省属市财政局(科)设财政检查科(股), 各县财政局(科)设财政检查员。 财政检查司受财政部领导, 省市县之下的各级财政检查机构则实行双重领导, 同时受上级检查机关和所在机关的领导。 当所在机关和上级检查机关的意见不一致时, 则执行上级检查机关的指示和决定。 随着该办法的贯彻实施, 1952年前后绝大多数已设置运行的审计机构陆续被撤销或合并, 相关审计职能也归入随后成立的财政检查机构(后改称监察机构)。 财政检查模式下的国家审计体制如图2所示。

受“大跃进”时期冒进思想的影响以及为贯彻“整风整编”精简机构精神, 财政部于1958年将财政检查司撤销, 地方各级监察部门也被相继撤销, 财政监督的缺失严重影响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事业。 1962年4月, 国务院发布的《关于严格控制财政管理的决定》明确了中央及地方各部门要加强财政监督。 根据党中央和国务院要求, 1962 ~ 1963年全国部分地区的财政监察机构先后恢复, 财政监察工作在一定范围内开始正常运转。 然而1966年后,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所必不可缺的经济监督制度又被全盘否定, 全国财政监察机构再次被撤销。

第二阶段(1978 ~ 1987年): 重回正轨, 逐步重建。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 我国重新恢复了财政监察制度, 在财政部内部增设财政监察司。 1980年, 国务院批准发布的《关于监察工作的几项规定》对财政监察机构的工作职责进行了明晰, 主要包括监察国家机关、 社会团体等对财政政策等的执行情况以及财政、 财务部门及有关人员对财政政策等的遵守情况。 随着国家经济政策的逐步放宽, 地方及各部门相应权限扩大, 随之而来的各种乱象层出不穷, 如隐瞒、 截留财政收入, 虚列财政支出, 资金管理不严以及私设“小金库”等, 而此时内设于财政部的财政监察受制于其专业性、 独立性和权威性不足, 难以有效发挥监督作用。 在这种情况下, 建立一个独立于财政部门的客观公正、 独立权威的审计机构, 以推动依法开展审计监督工作显得尤为迫切。

1981年6月, 财政部在《关于设立全国审计机构的建议》中提出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审计机构, 由其承担独立监督职能。 根据该建议, 国务院撤销了隶属于财政部的财政监察司, 并将财政监察的职能划入审计机构筹备组。 1982年12月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通过修订的《宪法》中规定: 国务院设立审计机关, 在国务院总理领导下, 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设立审计机关, 对本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审计机关负责。 从根本法层面确立了国家审计的法律地位。 1983年9月审计署设立, 此后两年多时间地方各级审计机关逐步建立, 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 国家审计组织框架基本形成。 但在审计机关建立后的一段时间内囿于有限的审计力量, 审计的经济监督作用无法得到充分发挥。 为此, 1985年8月《国务院关于审计工作的暂行规定》明确指出, 审计机关可以根据工作需要设置派出机构。 次年我国在沈阳、 武汉、 上海、 广州试设特派员, 由其根据审计署的授权实施审计监督并直接对审计署负责, 在特派员领导下设有办事处, 负责办理审计方面的具体工作。 这一时期国家审计管理体制逐渐恢复和完善, 为改革开放初期国家审计工作有序恢复、 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组织基础, 也拉开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审计的序幕。

第三阶段(1988 ~ 2012年): 体制确立, 稳步推进。 尽管国家各级审计机关相继建立, 但是权限划分不清、 监督职责不明抑制了国家审计作用的充分发挥。 为此, 1988年11月国务院发布的《审计条例》对审计监督的原则、 范围、 领导体制等做出明确规定: 审计机关实行双重领导体制, 对本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审计机关负责并报告工作, 审计业务以上级审计机关领导为主。 该条例是宪法关于审计工作规定的具体化, 标志着国家审计管理体制向着制度化、 法制化方向迈出了一大步。 198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准许审计署在国务院41个部门设置派出机构, 该机构由审计署及驻在部门双重领导。 1998年国务院撤销审计署原驻国务院各部门的41个审计局, 新设立25个审计署派出审计局, 将派出审计局的领导体制由审计署和驻在部门的双重领导转变为以审计署为主的领导, 同时也剥离了派出审计局承担的驻在部门的内部审计职能, 使其只具有政府审计的职能。 因此, 这一时期, 国家审计管理体制在中央由审计署作为最高审计行政管理机关主管全国审计工作, 并通过在一些地方和部门设立派出机构, 代表审计署行使审计监督权, 负责对派驻地区和部门的审计监督以及在地方由各级审计机关向本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审计机关负责并报告工作, 接受本级人民政府行政首长和上一级审计机关双重领导的审计体制逐步確立。 双重领导模式下的国家审计管理体制如图3所示。

国家审计机构成立之初的主要职责是对财政预算的执行及各级行政机关、 人民团体等的财务收支进行审计监督, 力图通过对合法性等实施有效监督, 努力维持良好的经济秩序。 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 国家审计机关开始主要关注财政、 税务、 金融、 重点行业及专项资金的使用, 体现在法律法规上, 如1994年《审计法》及1997年《审计法实施条例》中增加了社会保障资金审计、 社会捐助资金审计等, 明确了财政审计“上审下”和“同级审”相结合的审计模式, 着力监督宏观调控政策的落实情况, 为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制定提供决策参考。 2006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的决定》增加了国家审计关于经济责任审计的职责, 赋予审计机关对规定的“属于国家机关及属于审计监督对象的其他单位主要负责人, 在任职期间对所任职地区、 部门或单位的财政收支、 财务收支以及有关经济活动应负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进行审计监督的权力。 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高度, 强调了经济责任审计的重要性, 提出重点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 健全质询、 问责、 经济责任审计、 引咎辞职、 罢免等制度。

第四阶段(2013年至今): 深化改革, 体制转轨。 十八大以来, 国家审计改革力度和深度不断加大, 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审计工作, 对完善审计制度做出了总体部署, 使国家审计在查错纠弊的同时, 能更好地起到识别、 防范风险, 服务国家治理的作用。 2014年,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要求加强上级审计机关对下级审计机关的领导, 探索实行省以下地方审计机关人财物统一管理; 强化上级审计机关对下级审计机关的组织及业务领导, 从审计计划制订、 具体实施以及审计机关经费等多方面统筹管理, 进一步整合审计资源, 对包括公共资金、 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等在内的多项内容进行审计全覆盖, 形成全国审计“一盘棋”。 同年, 《国务院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明确要“实现审计监督全覆盖, 促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和国民经济健康发展”。 2015年审计署对特派办机关党建管理体制进行了变革, 先后将18个特派办机关党的关系由驻地省(市)直属机关工委管理调整到审计署机关党委统一管理, 通过优化整合部门党建工作资源, 进一步加强了审计署对特派机关的管理。

十九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明确提出“组建中央审计委员会, 作为党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机构负责落实党中央对审计工作的部署要求, 统筹安排全国审计资源, 协调处理审计领域重大事项等”。 十九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明确, “继续健全党和国家监督制度, 发挥审计监督、 统计监督职能作用, 以党内监督为主导, 推动各类监督有机贯通、 相互协调”。 国家审计管理体制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未来将从加强制度建设和能力建设入手, 加强党中央对审计工作的领导, 进一步健全集中统一、 全面覆盖、 权威高效的审计监督体系, 充分发挥审计监督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职能作用, 为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做出贡献, 这对国家审计管理体制变迁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二、国家审计管理体制变迁的特点和经验

1. 经济体制改革决定国家审计管理体制的变迁方向。 始终与经济体制改革步履一致是我国社会变革过程中国家审计管理体制发展的一条基本规律。 审计因受托责任的发生而发生, 因受托责任的发展而发展。 各级政府及其委托的国有企事业单位对人民负有公共经济受托责任, 而公共经济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经由国家审计机关进行审计评价。 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 处于初级阶段的公共受托经济责任主要表现为受托财务责任, 国家审计重点关注财务状况的真实性、 合法合规性。 随着生产的不断恢复, 公共资源支出规模日渐扩大, 作为公共受托责任委托方的人民群众对公共资源使用效率及达成的效果日趋关注, 国家审计的关注点也从财务状况真实性等方面拓展至公共资源使用的经济性、 效率性和效果性, 从而需通过实施绩效审计发现并解决公共资源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与此相适应, 国家审计职能逐渐从财政部门中独立出来, 由审计署专门负责, 并确立了上一级审计机关和同级政府双重领导的管理体制。

随着我国国家治理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 如何确保经济社会健康运行以及国家权力的合理运用成为国家审计的重点关注领域。 为有效预防、 揭示和抵御经济社会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 保障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十九届三中全会决定设立中央审计委员会, 协调审计资源的合理配置, 构建覆盖党政军、 人和事的审计监督体系, 促进审计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 十九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明确, 要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 对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进行终身追究, 将生态补偿、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等制度落到实处, 这也为未来国家审计管理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

2. 国家审计管理体制变迁以服务国家治理为目标。 国家审计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国家治理体系中兼具预防、 揭示、 抵御等功能的“免疫系统”。 国家审计在特定历史条件下遵循自身的内在规律不断演进, 其目标、 任务、 重点和方式, 都随着国家治理的目标、 任务、 重点和方式的转变而转变, 始终在国家治理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3] 。 新中国成立初期, 国家治理保留着明显的革命性特征, 党政高度融合, 依赖行政力量进行自上而下的管控。 为贯彻国家治理的革命性, 我国延续了革命战争时期党领导的红色政权审计制度, 并借鉴苏联模式, 将发挥国家审计作用的经济监督与行政相互融合, 国家审计管理体制采用财政部门内设审计机关或财政检查机关的形式, 监督各级政府、 机关、 部队等经费支出和财务制度执行情况。

改革开放后, 国家治理转化为基于现代民主观念的法治化治理, 注重治理手段的系统化和科学化, 我国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审计机构, 将其作为人民代表大会权力机关的派出机构, 并在多地设置了审计机关派出机构, 国务院撤销了隶属于财政部的财政监察司, 设置审计署专司国家审计之责。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国家审计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当前, 由审计署在中央审计委员会领导下统筹开展国家审计工作, 统一高效的审计监督体系正逐渐成形。 总体看来, 国家治理的需求、 目标模式决定了国家审计管理体制变迁的方向和路径, 即国家审计管理体制变迁始终以服务国家治理为目标, 并与国家治理目标、 范围、 理念、 方式等实现系统集成, 不断适应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发展的客观需要。

3. 法制建设为国家审计管理体制改革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 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在法制建设方面取得长足进步, 国家审计管理体制作为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改革进程也充分彰显着法治精神。 从《中央人民政府财政部设置财政检查机构办法》的出台、 1982年宪法相关法的修订增补, 到1985年《国务院关于审计工作的暂行规定》、 1988年《审计条例》的颁布, 再到1994年《审计法》、 1997年《审计法实施条例》的出台及后续修订, 国家审计法律规范体系日益健全, 对国家审计管理体制变迁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目前我国已初步形成以宪法相关法为统帅, 以审计法等组成的专门法为法律主干, 以审计法实施条例等组成的行政法规、 国家审计准则等部门规章为补充的一整套较为完善的国家审计法律规范体系(见图4)。 上述法规体系通过合理划分各级审计机关权责, 高效整合审计监督资源, 为深化国家审计管理体制改革提供了坚实的法制保障。 例如, 2018年我国国家审计政府机构改革在方案制定、 执行过程和成果巩固方面坚持依法改革, 推进机构编制、 运行程序、 权限责任的法定化, 以法的形式将改革成果固定下来, 保障国家审计管理体制变迁的依法落实。

4. 渐进式变迁过程中国家审计的独立性逐渐增强。 制度变迁方式主要分为渐进式和激进式, 渐进式变迁即由浅及深、 由简入繁将制度变迁分多步完成, 变迁成本于多步骤发生, 通过每一次变迁的效果达成减少最终变迁总成本, 追求变迁成本最小化。 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借鉴苏联模式在财政部门内设审计机关或财政检查机关, 到改革开放后设置审计署专司国家审计之责, 再到当前在中央审计委员会的领导下由审计署统筹开展国家审计工作, 推動实现审计全覆盖, 国家审计管理体制改革始终伴随着经济建设及改革开放进程, 采取行远自迩的渐进式变迁方式, 结合特定时期内国家政治经济环境, 兼顾相关主体的利益最大化需求, 在已有改革基础上因时制宜、 补充完善, 通过多步骤、 阶段性改革最终实现了向现代国家审计管理体制的平稳转变, 使其更好地与国家审计目标、 审计范围、 审计理念、 审计方法实现系统集成。

在此过程中, 从最初内设于中央、 地方各级财政部门的审计机构, 到独立于财政部门、 专司政府审计监督工作的财政监察机构, 再到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的审计署以及县级以上地方各级审计机关, 国家审计机构与人员逐渐脱离日常经济计划与管理工作, 转按《宪法》《审计法》等法律赋予的职责独立开展审计监督工作, 即审计机关对被审计单位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财务收支行为和违纪违法行为, 不仅拥有检查权, 还拥有行政处理、 移送行政处理及提请司法处理等权力, 并逐步建立起国家审计经费的稳定来源, 削弱了财务等因素为国家审计带来的独立性威胁, 独立性日渐增强。

三、我国国家审计管理体制变迁的未来展望

1. 深化国家审计管理体制改革必须持续增强国家审计独立性。 国家审计管理体制是审计工作各个方面的体系, 是国家系统地规范和常态化国家审计活动的形式, 具有鲜明的历史特征、 政治特征及法律特征。 目前国家和各地方审计管理机构的法律定位是平行于同级的其他政府部门, 审计机关对上级审计机关以及同级政府直接负责。 作为同级政府的一个业务部门, 审计机关的人事、 财务等易受到同级政府影响并可能影响其独立性。 未来可择机考虑借鉴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经验, 将国家审计监督定位为政府“体外”的权力监督体系, 即将审计署归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负责全国审计工作, 形成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国务院、 国家监察委、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 审计署六大国家机关, 构成人大和 “一府一委一署两院”的国家机关权力格局。 审计署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负责并接受其监督, 同时对中央审计委员会负责并报告工作。 地方审计机关隶属于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并实施分级管理体制, 地方各级审计部门受上级审计部门领导, 对本级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 同时对本级审计委员会负责并报告工作(如图5所示)。 这样可以使国家审计管理体制与其公共受托责任关系相吻合, 最终实现从“行政型”审计模式到具有中国特色的“治理型”审计模式的转变, 更好发挥国家审计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2. 创新管理机制、 实现审计全覆盖必须有效整合审计资源。 国家审计管理体制是保障国家经济具有适应外部变化的能力和竞争能力的重要手段, 是我国经济体系正常运行和持续发展的必然需求。 就审计对象而言, 目前国家审计仅对国资委直管的100余户央企的半数进行过审计, 港澳以外的国有企业驻外机构及境外国有资产长期未能接受国家审计的监督。 从审计资源统筹利用来看, 央地两个层级的审计资源利用效率相差较大。 中央层面因涉及业务面广, 兼具金融、 财会、 信息技术等能力的审计人员相对紧缺。 实现对公共资金、 国有资产、 国有资源和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的审计全覆盖, 充分发挥审计的监督作用, 必须创新国家审计管理机制。 未来应进一步强化各级审计机关的上下联动, 整合审计机关及内部职能机构的项目资源, 提高国家审计与税务等相关部门之间资源获取的流畅性, 有效提升相关部门之间的协同性, 构建不同部门之间审计资源有效流通的长效机制。 同时, 有效协调从中央到基层各级审计机关人力资源, 增强上下级审计机关审计项目之间、 审计机关内部审计项目之间人员调配的协同性。 审计署可以根据资源协调情况, 通过中长期的滚动实施优化审计项目计划管理, 进一步提高审计项目计划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切实解决审计全覆盖广度等问题。

3. 强化审计问责机制是健全国家审计管理体制的重要保障。 国家审计的基本目标是监督、 确保和评价政府的责任, 在现代国家治理中是一项重要的制度安排, 它自产生之日起就带有问责的含义[4] 。 作为政府和公众之间契约有效实施的重要监督及保障机制, 审计问责是国家实现善治的重要支撑。 当前我国国家审计问责机制尚不健全, 尤其是法律法规等制度保障方面。 未来可从“实体”和“程序”两方面完善国家审计问责法律法规。

在实体法层面, 主要应着眼于问责的对象、 范围、 时限和权限等, 真正解决好“问谁的责”“问什么责”等核心问题, 尤其是对集体决策时相关人员的责任认定等情况予以明晰, 以明确的法律规范加大对责任模糊地带相关人员的约束力度。 同时完善相应的配套制度或实施办法, 如问责实施办法、 责任认定办法等, 构建完善的国家审计问责法律规范, 真正做到问责有法可依。 在程序法层面, 当前我国国家审计问责程序尚未完全理顺, 切实解决好“如何问责”等程序性问题对于从法律法规方面规范问责的协调机制显得尤为迫切。 未来可在中央审计委员会、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领导下建立自中央到地方的完善的审计问责体系, 实现审计问责统一领导、 分工负责, 在问责程序法律规范中明确审计、 监察、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等问责成员单位的责任, 在审计委员会统一领导下, 严格根据职责分工和管理权限做好分工协作, 按照问责的情形、 方式及程序认真组织实施审计问责。

4. 运用大数据等新技术手段助力国家审计提质增效。 大数据时代, 国家审计将由传统的账套式审计模式更多地转向数据式审计模式, 借助多角度数据分析、 建立不同的数据模型等途径实现对数据的系统整理, 进而更有效地總结规律和发现线索, 达到信息数据最大利用的目的。 国家审计管理体制变革理应相时而动, 充分利用大数据、 云计算等新技术手段实现提质增效。 大数据技术通过创新函证信息的获取方式以及审计信息的检查方式等, 实现了审计方法的创新, 对审计方式、 审计人员要求、 审计数据采集与分析、 审计结果应用产生了巨大影响。

在审计方式上, 国家审计应依托互联网技术、 计算机网络、 软件测试、 信息技术等多种技术组建审计管理系统, 适时搭建国家审计管理技术支持平台。 在审计数据处理和结果应用上, 审计机关可以根据相关职责权限对包括党政机关、 企事业单位等在内的组织产生的海量数据进行采集, 形成多领域、 多层次的全维度数据库, 运用数据挖掘和数据处理等技术开展智能化的数据挖掘与分析, 进而提高国家审计工作的效率。 以审计数据采集与分析为例, 未来审计署可以统筹协调, 全面建设从中央到省、 市、 县各级审计机关的信息互通模式。 一方面可以按照行业、 单位、 年度等内容建设审计对象信息数据库, 另一方面可以高效协调财政、 税务、 人社等部门, 多方联动实现数据共享, 这样不仅可以建立多级信息获取渠道, 丰富审计信息的获取路径, 还可以充分利用从不同政府机关获取的信息, 不再单纯依赖审计证据之间的因果逻辑关系, 而是基于数据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和验证, 通过计算机对相关性较弱的审计证据进行提取和分析, 进一步交叉比对以确保审计对象数据的真实性, 助力国家审计提质增效。

【 主 要 参 考 文 献 】

[ 1 ]   杨肃昌.改革审计管理体制 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基于十九大报告的思考[ J].财会月刊,2018(1):3 ~ 7.

[ 2 ]   方宝璋,何瑞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审计考论[ J].审计研究,2016(2):3 ~ 9.

[ 3 ]   刘家义.论国家治理与国家审计[ J].中国社会科学,2012(6):60 ~ 72.

[ 4 ]   张文秀,郑石桥.国家治理、问责机制和国家审计[ 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2(6):25 ~ 32.

作者:徐玉德 温泉

云计算国家审计论文 篇2:

国家审计资源整合框架探索

[摘要]本文对国家审计资源整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分析,并从整合主体、整合内容、整合路径及整合方式四个方面进行国家审计资源整合框架探讨,以期为国家审计资源整合提供参考。

[关键词]国家审计    资源整合    审计结果运用

本文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政府治理视角下生态文明审计研究”(18BJY025)资助

着党和国家对审计工作的重视,对审计质量

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国家审计普遍存在审计资源不足、人员素质有待提高、审计结果运用力度不够等问题,制约着国家审计的发展。国家审计必须从全局考虑,通过整合审计资源实现优势互补。

一、国家审计资源整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国家审计资源整合的必要性

国家审计资源整合的必要性源于三个方面的矛盾,即不断扩大的审计范围和有限的审计资源之间的矛盾、不断提高的审计要求和审计人员素质无法满足这一要求之间的矛盾、更高的审计质量需求和审计结果运用不足之间的矛盾。

1. 不断扩大的审计范围和有限的审计资源之间的矛盾。审计全覆盖的要求使得审计人员的工作量与日俱增,但审计人员数量的增长远远无法跟上审计工作量的增长。不仅审计工作量不断增长,审计范围也在不断拓展,如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一方面,审计人员由于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在审计实施时面临较多困难;另一方面,由于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是一项全新的审计工作,传统的审计手段和审计资源难以应对,讨论较多的方法是借助卫星遥感技术定位、检查自然资源的情况,并借助其他信息技术手段完成审计。这些信息技术资源对于目前的国家审计而言较为稀缺,虽然我国的审计信息化系统(“金审”工程)已建成审计管理系统(OA)、现场审计实施系统(AO)及联网审计系统(OLA)三大审计应用系统,但在实践中,联网审计系统(OLA)的应用仍未全面展开,部分单位和地区仍然依托于现场审计实施系统(AO)开展审计,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和时间,造成审计资源浪费。

2. 不断提高的审计要求和审计人员素质无法满足这一要求之间的矛盾。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信息化审计和大数据审计的兴起,审计人员必须具备计算机相关知识,特别是对于数据式审计,审计人员不仅要懂得审计专业知识,而且要对编程和计算机语言有大致的了解,才能运用信息系统更好地审计。例如,对于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审计人员不仅要掌握自然资源、环境等相关知识,还要了解与卫星遥感定位等相关的知识,才能完成审计项目。可以看出,审计要求的不断提高,使得仅仅依靠审计人员完成审计任务受到极大挑战,审计人员必须学会借助外力,将他人的专业知识化为己用,才能真正实现审计目标。

3. 更高的审计质量需求和审计结果运用不足之间的矛盾。国家审计结果的运用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推动被审计单位整改完善,二是移送司法机关处理处罚,这种结果运用方式主要是由国家审计的职权所致。如表1所示,2012年审计机关移送处理的事项和人员中,未有一事一人得到落实;提出的审计意见采纳率较高,为100%。就2012年—2016年数据分析可以看出,移送处理事项的落实率最高为36.33%,平均落实率仅有28.93%;移送处理人员落实率相较于移送处理事项落实率更高,平均值也仅有39.82%,远未达到半数;审计建议采纳率结果较好,平均为74.49%,且呈现总体上升趋势。审计结果运用效果不佳,与审计高质量的需求相违背,主要问题在于国家审计机关与其他结果运用部门的沟通不畅。

(二)国家审计资源整合的可行性

一是制度层面的保障。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指出“要建立健全审计与纪检监察、公安、检察以及其他有关主管单位的工作协调机制;加强审计机关审计计划的统筹协调,优化审计资源配置;根据审计项目实施需要,探索向社会购买审计服务”。2014年,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加强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民主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审计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制度建设,努力形成科学有效的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增强监督合力和实效”。2015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行审计全覆盖的实施意见》提出“适应审计全覆盖的要求,加大审计资源统筹整合力度,避免重复审计,增强审计监督整体效能”。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改革审计管理体制,完善统计体制。构建党统一指挥、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把党内监督同国家机关监督、民主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贯通起来,增强监督合力”。这一系列文件的出台,为国家审计资源整合提供了制度层面的保障,但这些制度层面的保障更多的是一种总体性的概述,缺乏具体的配套实施方法。

二是实践层面的保障。国家审计与社会审计之间的资源整合是补充国家审计资源的一个有效途径,最普遍的做法是国家审计购买社会服务,社会审计承接国家审计的某些业务,通常是承接投资项目类审计业务,通过发挥社会审计的优势,补充国家审计的不足。国家审计与内部审计之间的资源整合也较为普遍,国家审计通过借助内部审计的成果,可以快速了解被审计单位,甚至可以直接利用内部审计的控制测试成果,节约审计时间和精力。同时,内部审计向同级国家审计机关报送审计工作计划、总结、审计报告和整改情况以及审计中发现的重大违纪违法线索,有助于国家审计有针对性地确定审计重点。实践中还有一些国家审计资源整合的其他案例,但未成为普遍性做法。例如,四川芦山地震灾后重建的跟踪审计,就联合了國家审计、社会审计、内部审计和其他政府部门的力量,共同完成了这一审计项目(马志娟、李婉嫕、潘雪娇,2018)。一些审计机关探索了国家审计与其他部门的配合机制,如苏州市审计部门与环保部门的协作配合、审计署沈阳特派办与公安机关的配合、甘肃省审计机关与检察税务机关的配合等(王会金,2016)。通过对实践层面的国家审计整合情况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各级国家审计机关均有资源整合的需求和意愿,也在不断探索资源整合的做法,积累了一些可借鉴的经验。

二、国家审计资源整合的框架性建议

国家审计资源整合要取得实效,必须从全局的角度出发,构建资源整合框架,如图1所示。这一国家审计资源整合框架包含四部分内容,分别为整合主体、整合内容、整合路径和整合方式。

(一)国家审计资源整合主体

国家审计资源整合的主体是所有参与整合的单位和力量,包括国家审计、内部审计、社会审计及其他监督主体。

1. 国家审计。国家审计是资源整合的主导力量,所有的整合工作都依托于国家审计来进行。国家审计不仅需要寻求自身内部的资源整合,更需要借助其他整合主体的力量,加强国家审计机关的能力建设。

2. 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是国家审计资源整合不可缺少的力量,国家审计通过购买社会服务,借助社会审计的专业力量;通过利用内部审计资源,实现更高效率、更高质量的审计。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在国家审计资源整合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 其他监督主体和国家机关。其他监督主体和国家机关主要包含两层含义:一层是诸如纪委监委、检察院、法院等监督主体,因为其具有强制执行力而与社会监督主体区分开来;另一层是各级政府中除审计机关之外的其他机关。可见,其他监督主体和国家机关既包括纪检监察、公安、检察等监督机关和处理处罚机关,也包括组织人事、税务、环保等其他部门。这些机关既是审计机关结果运用的有力保证,也是国家审计的信息来源,通过国家审计与其开展联合检查及沟通反馈,实现信息共享,不仅能加强审计结果运用,也能拓宽信息渠道、提升审计效率和效果。

4. 社会监督。社会监督包括新闻舆论监督及其他社会团体和广大公众的监督。新闻舆论监督与社会监督覆盖面广、信息来源多样,是“无处不在的眼睛”,对国家审计而言是重要的信息来源渠道。

(二)国家审计资源整合内容

1. 整合人力资源。整合人力资源有两方面作用,一方面可以帮助解决目前国家审计人员数量和工作量严重不匹配的问题,另一方面可以引进优秀人才解决国家审计人员难以应对越来越复杂的审计项目的问题。对于人员数量和工作量不匹配的问题,审计机关可以通过购买社会审计服务的形式,将一些需要花费大量时间精力又不涉及核心机密的审计项目外包给社会审计机构,这也是国家审计目前通行的做法。

2. 整合技术资源。目前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国家审计对大数据技术的需求也与日俱增。构建云计算平台开展审计一直是国家审计的探索方向,但国家审计中精通大数据技术、可以很好地将其应用于审计实践的人才不多。国家审计可以借助外部力量,整合信息技术资源,完成云审计平台的架构。同时,在开展业务的过程中,也可以借助具有专业能力的人员,更深入地开展大数据审计,不断推动云审计平台的改造和升级,节约审计时间和资源。

3. 整合信息资源。信息资源整合是国家审计资源整合中最为核心的内容。随着计算机技术在审计中的运用,审计的核心和重点逐渐转移到审计数据,国家审计通过对各类审计数据的查证和分析,发现疑点和线索。整合信息资源,一方面要拓宽国家审计的信息来源渠道,通过其他监督机关和社会监督主体的反馈获得信息,必要时可以通过大数据爬取技术获取关联信息;另一方面,国家审计的审计结果也是一种信息资源,国家审计可通过发布结果公告以及与其他整合主体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共享,实现信息资源的整合和再利用,扩大信息的价值。

除整合人力资源、技术资源和信息资源外,不同地区、不同层级的审计机关还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其他资源,通过有效的方式加以整合利用,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

(三)国家审计资源整合路径

1. 国家审计机关资源整合。指的是国家审计机关内部的资源整合,也是最广泛、最深远的资源整合方式。审计机关的资源整合主要包括三方面:(1)从审计署层面出发的国家审计资源整合。主要体现在一些大型审计项目中,例如,审计署组织开展的全国性大型审计项目,抽调全国各地审计机关的人员组成联合审计组,通过不同审计人员之间的专业背景搭配,更好地完成审计任务。在实现这一资源整合时,最有效的整合手段是建立全国审计人才库。审计署通过搭建审计人才系统,由各级审计机关在系统中备份本级审计机关人员的学科背景、工作履历、参审项目等信息,在开展大型审计项目时,通过大数据分析技术进行合适的人选和搭配,提高组织效率和工作效果。(2)上下级联动的国家审计资源整合。主要表现在上级审计机关对下级审计机关的业务指导和人员培训等方面。上级审计机关可以定期组织专业培训,提升人员专业素养;还可以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构建审计案例库,通过对经典案例的分享,避免错误的重现。国家审计正在探索的省以下地方审计机关人财物集中统一管理,有助于提高国家审计的独立性,也有助于省内审计资源的集中调配和上下联动。(3)各级审计机关组织内部的资源整合。各级审计机关内部可以打破处室之间的界限,促进处室之间的分工配合。以经济责任审计为例,既包括财政财务收支审计,也包括固定资产审计,还包括重大事项审计等,因此各级审计机关可以打破处室界限,充分发挥不同审计人员的业务专长,协作完成审计项目。

2. 购买社会审计服务。除了将部分审计项目外包之外,国家审计还可以聘请专业的社会审计人才作为顾问,将社会审计人员纳入国家审计项目,与国家审计人员共同开展工作。一方面,便于国家审计人员随时根据工作进程调整和修正审计步骤和方法;另一方面,可以加强国家审计人员与社会审计人员的沟通交流,取长补短、拓宽思路。

3. 利用内部审计资源。国家审计在开展审计项目时,可以参考内部审计报送的资料,有针对性地制订年度计划,评估内部审计工作开展情况,并对内部控制展开测试。对于内部审计机构健全、内部控制良好的被审计单位,可以利用内部审计资源开展工作。

4. 与其他机关和部门合作。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通过拓宽国家审计信息来源渠道,促进审计结果运用。国家审计通过将审计发现的问题和线索反饋至纪检监察、公安、检察或组织人事部门,由不同的部门根据自身权限进行线索核查,并对核查属实的线索进行处理处罚,将成果反馈给国家审计机关,这促进了国家审计结果的有效运用。同时,其他监督部门也应当将日常工作中发现的与国家审计相关的线索反馈至审计机关。可以建立完善的合作机制以保障这种信息共享,对信息沟通渠道、频率、信息运用效果、各自职能分工等作出详细规定。二是通过审计机关与其他部门开展联合检查或执法项目,拓宽审计思路、寻找审计线索,节约审计时间、提升审计质量。

5. 借助社会监督力量。借助社会监督力量的主要目的在于拓宽国家审计信息来源渠道。审计机关可以在网站上公布举报电话、举报信箱或留言板,或者通过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广泛收集社会公众意见,从中筛选问题线索,进行有针对性的查证。借助社会监督力量有助于提升國家审计透明度,提高审计效率,进一步加强审计机关自身建设,满足社会公众期待。

(四)国家审计资源整合方式

1. 完善法规制度。目前关于国家审计资源整合的制度保障多为全局性制度,对资源整合的方式、重点、整合的主导、整合中应注意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等均无相关规定,因此导致各地区的国家审计资源整合路径不一、效果各不相同。要真正实现国家审计资源整合的目标,取得整合效果,必须制定一系列完善的法规制度,对整合的方方面面进行规定。各地区可以根据本地区的特点,制定符合当地情况的法规制度,但法规制度必须明确整合的方式和重点,使国家审计资源整合有法可依。

2. 建立整合机制。建立整合机制和完善法规制度一脉相承,完善的法规制度必然包括完善的资源整合机制。目前关于国家审计资源整合机制多由各地自我探索,根据不同审计项目的特点或要求加以设定,这种方式可以创新出新颖、独特而又适合该地区、该领域的审计项目资源整合机制,但在更多情况下,由于缺乏完善的资源整合机制,整合效果并不好,审计结果运用率并不高。针对这种情况,可以由审计署牵头,对国家审计资源整合方式进行调研,吸收借鉴各地先进的经验和做法,建立健全国家审计资源整合机制,取得更好的资源整合效果。

3. 加强过程监管。国家审计虽然可以通过资源整合提高审计效率和审计质量,但最终的审计责任和审计风险承担者仍是审计机关,这就要求国家审计在进行资源整合时要加强过程监管,过程监管在利用内部审计资源和社会审计资源时尤为重要。对于内部审计而言,国家审计通过查阅内部审计每年报送的资料,加强对被审计单位的了解,甚至直接利用内部审计的内控测试结果,这要求审计机关对内部审计报送的资料进行有效监管;对于社会审计而言,应当建立一套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和监管机制,无论是由社会审计机构独立开展审计项目,还是由国家审计人员和社会审计人员联合开展审计项目,审计机关都必须对项目进行全过程监督,及时根据国家审计的目标调整审计方向,在审计项目完成后,根据审计效果对社会审计机构的审计质量进行评价,作为以后遴选社会审计机构的依据。

4. 创新技术方法。主要是指推进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应用。一个较好的应用方式是构建国家审计资源整合数据平台,利用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分类分析建模,通过设置的资源整合机制,自动监督不同资源整合主体之间的反馈频率、反馈效果并及时预警。

总之,国家审计资源整合既是国家审计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的期待。在进行国家审计资源整合时,必须树立全局观念,处理好局部和整体的关系,通过资源整合的有效机制,真正实现国家审计的完善和进步。

(作者单位:南京审计大学,邮政编码:223800,电子邮箱:changma1993@126.com)

主要参考文献

常青,刘真.简论政府部门整合审计[J].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6(6):71-74

官学琴.如何整合社会审计资源参与政府投资审计[J].中国内部审计, 2017(6):77-79

许汝俊,黄旭,刘琼.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大城市审计资源整合及发展研究:基于三审融合的分析[J].中国注册会计师, 2018(7):57-60

张帆.现行体制下审计资源整合策略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7(4):228-229

作者:马畅 王素梅

云计算国家审计论文 篇3:

大数据时代国家审计的发展变革

摘要:随着麦肯锡公司最先提出人类社会已经迈入了大数据时代,作为信息革命的第二个高潮,大数据已经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和宝贵资源。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如何推动国家审计信息化实现跨越式发展是国家审计部门当前面临的重要议题。本文论述了大数据理念在国家审计中的运用以及给国家审计带来的机遇,并提出相关应对措施。

关键词:大数据 国家审计 金审工程

一、引言

国家审计是指国家审计机关对各级政府及其相关公共机构的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合理性,运用公共资源的经济效益及提供公共服务的质量进行的审计。国家审计的模式和方法随着外部信息技术环境的变化而发生相应的变化,我国审计部门根据信息环境的变化,相应的启动了“金审工程”一期和二期工程,并且取得了显著成效。如今人类信息化进程已经迈进了大数据时代,并且大数据已经在互联网等行业得到运用。为了紧跟时代步伐,我国审计机关积极组织实施“金审工程”三期工程,国务院在2014年10月9日印发了《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开始着力部署国家审计全面覆盖的相关工作。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全面提高数据采集、分析、共享的能力,进而提高审计决策质量,在关注被审计单位业务真实性和合法性的基础上,更好地发挥国家审计在保障经济社会健康运行中的抵御和预防功能,是国家审计未来的发展方向 。

二、大数据理念在国家审计中的应用

大数据时代下国家审计机关面对的是海量、高速增长和多样化的数据信息,需要用全新的思维理念,采用全新的大数据技术,对这些信息资产进行分析,挖掘其潜在的价值。因此大数据时代下的国家审计,要充分发挥其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必须要实现三个转变,即随机样本向全体数据的转变,精确性分析向相关性分析的转变,事后审计向持续性审计的转变。

(一)随机样本转变为全体数据

根据交易费用理论,传统的审计模式下之所以使用样本数据,是因为对全体数据进行分析存在较高的成本费用。因此只能依靠对样本数据进行审计,来推断被审计单位整体的情况。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给审计带来了全新的技术,降低了处理全体数据的成本费用,为实现全体数据审计提供了可能。例如MySQL和Oracle等关系型数据库可以处理全部结构型数据,Hadoop可以用来处理非结构性数据,通过大数据采集工具,国家审计机关可以采集到过去没法收集到的信息。在大数据分析系统的支持下,从可视化分析、数据挖掘算法、预测性分析等角度进行分析,高效快速地掌握审计对象的整体状况、内在联系以及存在的问题和潜在风险,这种从整体到局部的思维模式必将有助于国家审计的发展。

(二)精确性分析转变为相关性分析

大数据拓展了审计机关的数据来源,使得国家审计工作可以利用的数据更加丰富。之前,国家审计机关拥有的相关纸质资料和电子资料,一方面来自审计机关审计工作的积累,另一方面来自从被审计部门获取的资料。大数据时代下,国家审计机关可以通过大数据技术盘活历史积累数据,同时获取与被审计单位相关的外部资料,例如可以通过金融系统获取被审计单位资金往来状况,也可以依靠统计部门获取被审计单位所在的行业数据等。广泛的数据来源,使数据越来越具有混杂性,给传统的挖掘数据因果关系的精确性分析带来了困难,使国家审计开始关注数据的相关性分析。相关性分析就是国家审计机关在开展审计工作时,利用分布式处理、云计算等技术将不同的数据库连接起来,在控制系统的管理和控制下,提取与审计对象相关的特征数据,利用大数据分析平台、海量数据,根据模型判断被审计对象相关业务的合理性。传统的关注因果关系的精确性分析是信息匮乏时代的产物,主要面对的是“小数据”,这就要求减少错误,保证质量,确保收集到的数据绝对精确。相关性分析是建立在海量数据和大数据技术基础之上,通过Hadoop等技术进行相关性分析,适当地降低在微观角度上对精确度的要求,节省出大量的时间,站在全局的角度分析审计对象,及时发现潜在的问题,从根本上防范潜在的风险。

(三)事后审计向持续性审计转变

随着金审一二期工程的完成,基本完成了AO和OA应用系统和联网审计系统的建设,一二期工程下国家审计侧重发挥“免疫系统”的揭示功能,免疫系统的发挥更多的是依靠事后审计的模式,对发现的问题进行纠正。大数据背景下的金审三期工程更多的是在前期工程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管理等,注重发挥抵御和预防功能,这就要求国家审计必须由事后审计向持续性审计转变,以尽早地发现问题和风险,做好抵御工作,更好地发挥其治理功能。另外,国家审计是对政府相关机构的受托责任的履行进行评价和监督,大数据时代下国家审计机关以及审计对象面临更加复杂的外部环境,国家审计机关为了更好地履行这种控制职责,必须掌握更加全面及时的信息。从技术角度来看,金审一二期工程已经初步完成了数据中心的建设,并且成功尝试了预算执行联网审计。大数据时代为国家审计提供了全新的技术平台,不断拓展联网审计范围,促进了跨部门、跨行业联网审计。例如审计部门可以借助XBRL、Web Service、ETL等获取审计对象及时的信息,通过大数据分析平台进行及时分析,发现潜在的问题,从而实现对被审计单位的持续性审计。

三、大数据理念为国家审计带来的机遇

(一)大数据有助于实现国家审计全覆盖

大数据为扩大审计范围,实现国家审计全面覆盖提供了理念支持和技术支持。一方面,大数据技术有助于扩大国家审计的广度范围。大数据环境下,国家审计工作是对跨部门、跨机构、跨区域的数据信息进行整合,扩大了审计数据的来源,从不同角度和高度对被审计单位的业务状况进行联合审计;审计抽样由过去样本数据过渡到了全体数据,从整体的角度进行审计,实现了被审计单位数据信息的全面覆盖,从内部和外部实现了审计对象数据信息的广度覆盖。国家审计的广度覆盖还体现在被审计对象的扩大,早期的财政性审计不断地向外拓展,审计机关利用大数据技术,通过总体分析、系统研究、发现疑点、分散核实,将国家审计拓展到反对腐败、生态资源审计等领域。另一方面,大数据技术有助于国家审计从时间范围实现全覆盖。联网审计的进一步运用,审计机关可以通过被审计单位的数据终端获得有关审计对象的实时信息,实现对被审计单位业务进行实时监测,对潜在的风险进行及时的评估,进行常态化信息化跟踪审计,从时间上实现对审计对象的全面覆盖。大数据为国家审计全覆盖提供了技术支持,使国家审计发展迎来了好时机。

(二)大数据有助于发挥国家审计的预防功能

金审三期工程的目标是充分发挥国家审计的抵御和预防功能,大数据的核心是预测,因此金审工程的建设迎来了新的机遇。抵御和预防功能体现在对潜在的问题和风险进行识别,并及时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传统审计模式下,由于技术有限,不能搜集到全面的相关数据,对问题和风险的发现往往是在问题大量出现后,根据数据样本进行分析研究,导致传统的国家审计很难实现抵御和预防功能。大数据的到来,使国家审计实现了全覆盖,国家审计机关可以通过广泛的数据来源,形成一个大数据平台,这个数据平台包括整体经济形势、行业数据、社会行为等,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结合相关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及早发现审计对象存在的异常变动数据,并进行实时跟踪。同时,大数据技术有助于国家审计从时间上对审计对象实现全面覆盖,在开展审计工作时,可以结合被审计单位的历史数据,对审计对象进行趋势分析,最终实现抵御和预防的功能。

(三)大数据有助于提升国家审计工作效率

大数据给国家审计带来了全新的思维理念和技术支持,有助于降低审计工作的负担,提升工作效率。传统的依靠样本数据进行因果关系分析,这种精确性分析降低了工作效率。大数据环境下,审计工作的开展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通过对全体样本数据利用关联原则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相关特征数据,以最快的速度发现审计线索,在降低了审计成本的同时,提升了审计工作效率。另外,随着国家审计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大数据技术将不断的发展,在联网审计的基础上,必将进一步推动国家审计工作的自动化和智能化,从而提升国家审计工作的审计效率。

四、大数据时代下审计机关的应对策略

(一)转变国家审计人员的思维方式

大数据的时代特征,要求国家审计人员必须加快转变审计思维方式,抓住机遇推动国家审计工作的变革。大数据给国家审计带来了一个海量混杂的数据集,通过利用关联原则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审计线索,分析潜在问题和风险,基于海量数据支持做出科学、合理的预测,发现被淹没的有价值的数据资源和细节信息,从而提出科学合理的审计意见。同时放弃传统模式下的精确性,站在整体和宏观的角度看待问题,对传统的审计方式、手段和思维方式进行全面的转变,使国家审计真正实现抵御和预防的功能。

(二)建立统一共享的数据平台

要想实现国家审计的全覆盖、预防功能以及提升审计工作效率,就需要建立依靠由政府主导、审计部门主推、相关部门参与的大数据共享平台,为国家审计部门全面有效的开展审计工作提供重要的后台支持。数据是大数据平台的源泉,因此要构建大数据平台首先要做好数据的采集与积累,这就要求审计部门自身要做好审计数据的积累,充分利用几十年审计工作的原始数据,同时还要求审计分支机构对审计业务数据报送制度化,强化中央和地方的数据共享。其次要实现与其他部门的协作,加强与金融、财政、税务、工商等部门的合作,实现与这些部门的数据共享,条件成熟时可以实现所有相关部门的数据共享,最终建立国家数据中心。最后还要积极建立和完善联网审计,通过与被审计单位建立信息系统的连接,实现平台信息的实时采集与更新。在建立统一共享平台的过程中必然面临的两个困难是技术问题和“信息孤岛”问题,这就要求相关部门积极进行技术研发,以满足大数据时代下数据采集、存储、分析等要求,同时要转变思维、推动组织变革以加强协作,推动信息共享。国家审计机关通过中央与地方的审计数据传递,与财税金融等系统的信息共享,以及与被审计单位的联网,最终实现统一共享平台上各部门的联动,推动海量复杂的业务数据横向和纵向的整合,构建跨行业、跨区域、跨部门、跨年度的大型数据共享平台。借助这个平台可以对相关业务数据信息实现全方位、深层次的分析。

(三)提高国家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大数据技术是一种新型技术,在进行国家审计分析时需要一定的计算机基础。同时,大数据加强了各个部门之间的合作和交流,强化了部门与部门之间的联系。因此,这就对审计人员提出新的要求,掌握扎实的审计专业知识是前提,除此之外还要精通计算机、信息技术,例如学会利用分布式数据库等技术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分类汇总,利用Hadoop进行数据挖掘等。与此同时,审计人员还要提升自身的沟通协作能力,积极与国家审计人员队伍成员、与被审计单位各部门进行交流和沟通,以获取更多的审计线索。审计人员要跳出传统的账本审计,积极投入到大型数据库当中去,挖掘数据价值。只有具备综合的专业知识和业务素质,才能够更好地理解、把握和运用大数据,推动国家审计事业的不断发展。

五、结论

大数据是人类社会信息化发展进程中的一次重大技术进步和思维创新,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它从技术和思维角度对人类工作和生活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国家审计机关要充分认识大数据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积极参与大数据时代的变革,才能进一步实现国家审计工作的全面覆盖,发挥国家审计在经济社会运行中的预防功能,更好的参与到国家治理工作中来。J

参考文献:

1.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肯尼思.库克耶.大数据时代(中译本)[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

2.吴承虎.大数据思维在审计中的应用[J].中国审计,2014,(10)

3.严畅.实现审计全覆盖的初步探讨[J].审计月刊,2014,(3).

4.李厚喜.推动国家审计监督全覆盖的思路与建议[J].审计月刊,2014,(2).

5.周宪.浅谈大数据时代的大变革[J].科技信息,2013,(26).

作者简介:

门韶娟,女,沈阳大学教授;研究方向:审计理论与方法。

胡琦佳,女,沈阳大学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审计理论与方法。

作者:门韶娟 胡琦佳

上一篇:对外贸易法研究论文下一篇:宽带智能网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