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课堂教学论文

2022-04-20

摘要:在全国教育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素质教育逐渐取代了传统教育,成为了教育体制改革的重中之重。为响应新课改的要求,高职生化学科摒弃以往的传统教学方式,开始不断在教学内容上的更新和创新。传统高职生物化学教育中,基本上都是通过教师们的传授来学习,现代教育中,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体,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生物化学课堂的重点。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生物化学课堂教学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生物化学课堂教学论文 篇1:

将生活点滴融入生物化学课堂教学中

摘要:生物化学是较抽象、复杂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常规的课堂教学模式往往使学生觉得枯燥、乏味。但如果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多注意觀察和积累,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融入生物化学课堂教学中,不但能使学生感到亲切、熟悉,使课堂氛围生动、活泼,而且培养了学生观察生活、体会生活、热爱生活的能力,正可谓一举多得。

关键词:生物化学;课堂教学;生活常识;饮食习惯

生物化学是我校药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我承担生物化学的教学工作已十余年,感到生物化学是一门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课程,主要原因有三:其一,生物化学需要学生有一定的化学基础,特别是有机化学的基础,而我校学生普遍有机化学基础较为薄弱。生物化学中那些复杂的结构式和代谢反应过程往往使他们无所适从。其二,生物化学涉及的学科知识非常广泛,不仅有化学方面的知识点,还涉及微生物学,甚至是药理学方面的知识,如,酵母菌的酒精发酵、乳酸菌的乳酸发酵、磺胺类药物的作用机制等。作为教师不仅要涉猎广泛,还要将各种知识合理地融入生物化学的教学

过程中,难度颇大。其三,生物化学中许多有机物的代谢途径抽象又枯燥,如,糖酵解的EMP途径、HMP途径、生物氧化呼吸链等。照本宣读的传统教学模式会很快地使学生失去学习和探索的兴趣。根据我多年的教学经验,任课老师如在平时多注意观察、积累,将生活的点滴融入生物化学的教学中,会使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活泼,学生的积极性也会大增,整个课堂效果也会事半功倍。下面介绍我在生物化学课堂教学中的一些体会。

一、将生活常识融入生物化学教学中

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生化教学可以和生活中的许多常识联系在一起。从学生熟知的生活常识讲起,可以将抽象、深奥的生化概念变得具体、形象,使学生的知识领域从已知到未知,从具体到抽象,从简单到复杂,从零星到体系不断地衍生。这种由浅入深的教学方法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我在讲授生物氧化这一章时,先设置了一个常识性的问题:“人为什么需要氧气?”大多数学生回答:“没有氧气人会憋死。”这正合我意,我顺势往下讲:“这是没有学过生物氧化的学生的回答。但如果你们学过了生物氧化你们就会站得更高,看得更远。人要进行新陈代谢,就需要能量,而能量是靠体内有机物脱氢氧化获得的。对人而言,有机物脱下的氢必须交给氧,生成水,能量才会产生。如果没有氧气,氧化过程就不能顺利地进行,能量就不会产生。”这样一来,学生的兴趣大增,我又提出:如果你们学好了这一章,就能解释人为什么会煤气中

毒,氰化物中毒的机制是什么,人感冒发烧为什么会觉得全身无力等这样的生活常识。

二、将健康的饮食习惯融入生物化学教学中

健康的饮食习惯往往是许多学生所缺乏的。因此,在生物化学教学过程中引入健康的饮食意识,不但能使课堂生动有趣,而且能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树立正确的饮食理念。例如,在讲解蛋白质的生物学功能时,我说蛋白质一般不作为能源物质,人体最主要的能源物质是碳水化合物。因此,在配置饮食时,一定要注意合理搭配。如,早餐喝一杯牛奶和吃两个鸡蛋,显然是不合理的,应该再配一些淀粉类食物如馒头、面包等。我还列举出各种食品中的蛋白质含

量、淀粉含量、脂肪含量和其所含的热量,以及人体每天对这些物质的需求量。然后将课堂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讨论出每天的健康食谱,并加以一一点评。

三、将生活技能融入生物化学教学中

尽管生物化学是一门比较抽象的专业基础课,但如果教师能在课堂教学中适时地融入与课程相关的生活小技能,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让学生在课堂上动手实践。这样,不但使课堂教学氛围变得生机盎然,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了他们热爱生活的情操。我曾买了葡萄、糖和广口瓶,让学生在课堂上自制葡萄酒,学生边动手、边观察葡萄的发酵情况,我边讲授糖的分解代谢过程。酵母(葡萄表皮的“白膜”)分解葡萄中的糖分,经过复杂的分解代谢,先生成丙酮酸,在无氧条件下进一步进行酒精发酵(这就解释了广口瓶为什么要盖盖子)生成酒精,并生成大量的二氧化碳(瓶子的液体中有大量的气泡)。如,在有氧条件下,丙酮酸就经过三羧酸循环,彻底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结合广口瓶中葡萄糖液的变化,整个过程鲜明而生动。

生活就像一本百科全书,来源于生活中的知识才是真正实用的知识。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融入生物化学教学中,教学生用心去观察生活、体会生活、热爱生活,或许,这就是教学的真谛所在。

(作者单位 江苏省苏州市医药化工技工学校)

作者:丁坚

生物化学课堂教学论文 篇2:

高职生物化学课堂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摘要:在全国教育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素质教育逐渐取代了传统教育,成为了教育体制改革的重中之重。为响应新课改的要求,高职生化学科摒弃以往的传统教学方式,开始不断在教学内容上的更新和创新。传统高职生物化学教育中,基本上都是通过教师们的传授来学习,现代教育中,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体,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生物化学课堂的重点。但目前为止,高职的生物化学课堂效率仍然较低,为此,本文就高职生物化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这一方面进行粗略的研究,并提出几点可实行的办法

关键词:高职;生物化学;课堂改革

引言

高职生物化学的学习对于高职学生们来说必不可少,因为生物化学知识来源于现实生活,理论体系高于现实生活,最后为现实生活服务。生物化学的各类知识与学生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现实生活中随处都需要运用到生物化学学科的知识。所以,有效的提升生物化学教育质量,培养生物化学基本素养,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拥有极大的意义。因此,如何提升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生物化学教学课程的效率,成为生物化学教育工作者们的重点问题。

一、高职生物化学课堂教学的现状

(一)教师教学理念需更新

从目前全国高职生物化学学科教学情况上来看,整体的生物化学教学课堂依然存在着很多问题。部分教师对于生物化学教学并不使用创新的方法,认为生物化学教学就应该像以往的传统教育一样,让学生们学习教材中的内容,有利于面对考试,这种思维在面对未来就业的高职院校来说完全错误,在新时期的素质教育中,需要针对学生全面的素质提升做出相应的改变。还有部分教师自身职业素养不足,对于课堂的把控也未做到位,这些教师也希望提升学生们在生物化学学科课堂有效性,但是这部分教师自身经验不足,导致在课堂的创新教学方法无法实际应用,导致不仅没有提升课堂效率,反而使整个课堂效率更加低下[1]。

(二)学生对生物化学教学兴趣不足

高职院校的学生们对于生物化学学科的学习意识方面也有很大缺陷,很多学生们认为生物化学没有实际的就业优势,对于生物化学学科的学习没有充分的准备,很多时候应付了事,没有真正的投入精力在生物化学学科中,还有部分学生对生物化学学科不感兴趣,认为生物化学无非就是一个死记硬背的学科,而大部分学生对于生物化学学习没有合理的方法,导致学生自身综合素质迟迟得不到提升,课堂也随之效率低下[2]。

二、高职生物化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方法

(一)教师转变思想观念,丰富课堂内容

传统高职院校的生物化学教学中,教师们多采用“填鸭式”教学的方式,让学生们对原理和生物化学反应公式进行强制性记忆,这种做法让本就复杂的生物化学理论知识变得更加枯燥,学生们对生物学习的热情也不断减少。为此,创新课堂结构,丰富教学内容成为在生物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环。教师们可以通过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寻找问题答案的方法,使其在学习过程中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提升自主学习的意识,把课堂气氛变得更活跃,提升整体课堂效率。利用这种发散式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将学生们分成不同小组,展开小组讨论,发挥自主学习能力,丰富了整体课堂的教学内容,提升了课堂的学习氛围,通过这种方式为学生们打造出更高效的学习环境,并培养了学生们的学习习惯,从而促进整个生物化学教学课程的全面发展和有效性的提升。

(二)结合多媒体教学,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高职生物化学学科的知识对于高职学生来说枯燥乏味,并且具有很强的抽象性,高职学生们的生理和心理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对一些知识点无法形成合理的概念,所以导致生物化学学科对于部分学生来说非常困难,最终让学生们放弃了进一步学习生物化学学科的兴趣[3]。但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教育行业不再只拘泥于传统的教育方式,利用多媒体以生动、形象、具体的形式将课程内容展示给学生,可以有效的让学生对课程难点形成具体化的概念,在利用多媒体教学的基础上,让学生们感觉到生物化学课程没有想象中那么困难,也可以刺激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利用这种多媒体形象化教学,不仅是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生物化学学科课堂改革的体现,还可以加入部分趣味因素和探讨活动,让学生们对于生物学科的兴趣进一步提升,学生们利用这种兴趣会进一步增强自身对生物学科的学习,从而达到教学目标并完成教学任务。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高职生物化学教学的过程中,为了提升学生们的学习意识,教育工作人员必须摒弃传统教育教学理念中不符合现代教育标准的内容,并创新教学模式,对现有课堂进行改革,全面提升素质教育的教学质量。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们会逐渐养成对生物化学学科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落实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生物化学学科的教育教学计划,最终实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養人才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杨宇虹. 浅谈高职医学院校生物化学绪论教学的体会[J/OL]. 中国培训:1[2020-12-18].

[2]李翔,曾智文. 案例分析教学法在高职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南方农机,2019,50(01):102+128.

[3]韦带莲. 高职《生物化学》课程中思政教育研究[J]. 国际公关,2019(12):120.

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

作者:王志红

生物化学课堂教学论文 篇3:

生物化学课堂教学中“糖的有氧氧化”课堂设计及教学体会

摘要:生物化学是大专药学中最重要的基础专业课,糖代谢是体内三大营养物质代谢核心,尤其是有氧氧化是我们身体内产能的主要途径,因此学好有氧氧化对于学生学习三大营养物质代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由于有氧氧化中物质代谢过程复杂,中间代谢产物和酶促反应较多,调控就更为复杂,对于初学生物化学的学生来讲很难理解和学习。本文本着试图将复杂的代谢简单化,延伸最新知识的设计理念,融入思政元素,从新课导入、课堂讲解、教书育人等方面详细介绍了糖的有氧氧化课程的课堂设计与教学体会,旨在为生物化学课堂教学提供一些新的思路与参考。

关键词:生物化学;糖酵解;三羧酸循环;课堂设计

生物化学是大专药学专业和护理专业中非常重要的基础专业课,糖代谢是物质动态变化的开篇,是后期学习其他物质代谢途径及相关医学知识的基础[1],也是体内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的重要途径,也是物质代谢的核心,尤其是有氧氧化中的三羧酸循环,它是联系体内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的枢纽,也是我们身体内产能的主要途径,因此学好有氧氧化对于学生学习三大营养物质代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也这有助于学生理解生物化学是研究体内物质在酶的作用下的动态变化规律的学科。葡萄糖是我们身体中非常重要的物质,葡萄糖代谢是物质代谢网络的中心,葡萄糖的有氧氧化又是该代谢网络中心最重要代谢途径,所以糖的有氧氧化教学在物质代谢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本节课内容还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既连接了前面的糖的无氧氧化也为后面学习脂类代谢,蛋白质代谢打下基础。所以,葡萄糖的有氧氧化的课程教学效果,不仅仅对学生学习整个物质代谢起到基础性作用,也有助于学生理解动态生物化学。但由于有氧氧化中物质代谢过程复杂,中间代谢产物和酶促反应较多,调控就更为复杂,对于初学生物化学的学生来讲很难理解和学习。

因此本文本着试图将复杂的代谢简单化,延伸最新知识的设计理念,从新课情景导入、重难点突破、立德树人等方面来详细介绍葡萄糖的有氧氧化的课堂设计与教学体会。

1情景导入

如何导入新课对尽快吸引学生进入到课堂学习状态十分重要[23],为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联系实际生活达到学以致用和温故知新的目标,本次课我采用了学生自己跑800米的图片和比较感兴趣的太极运动图片,并用“我们自己跑完800米第二天会有什么样的感觉?这是什么运动?打太极时为什么要配合呼吸?”这些疑问句开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通过联系上节课学的无氧氧化产生乳酸来回答第一个问题,温故而知新引出本节课要学的内容—糖的有氧氧化。我们身体利用葡萄糖产生能量有两种方式:无氧氧化和有氧氧化,太极是有氧运动,同时简略讲述太极,宣讲中国艺术的博大精深,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打太极动作缓慢配合呼吸,葡萄糖在有氧条件下彻底氧化产生水和CO2并释放大量能量的过程,就是有氧氧化。那么什么是有氧氧化的场所在哪里?有氧氧化分为哪几个阶段呢?

2温故知新,联系实际,学习新知

通过前面的有氧运动及提问,同学们的积极性完全被调动起来,此时请同学们自己阅读课本并结合课前预习回答前面两个问题,同时教师联系前面无氧氧化的糖酵解过程,温故知新过渡到有氧氧化的第二个阶段。同时联系日常生活,讲授过程中多方面联系生活实际和临床[56],增添学习乐趣并学以致用。将缺乏维生素B1为什么会得脚气病巧妙插到该阶段的讲述,让学生明白学习物质代谢的毫无生机的酶促反应,还可以用来解释实际生活问题,达到学以致用进而提高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同时也强调学生要均衡饮食,培养学生良好的饮食习惯。

3多种手段,活跃课堂气氛,突破重点——三羧酸循环

3.1定义拆分,加深理解

讲三羧酸循环的概念时首先对学生进行提问:“同学们是否想过为什么这个循环被称作三羧酸循环呢?”然后让学生自己观察柠檬酸的结构式和循环过程,自己思考总结:柠檬酸是含有三个羧基的酸,而这个循环时由乙酰CoA与草酰乙酸缩合生成柠檬酸开始的,经过八步反应,最后又生成草酰乙酸的过程,所以称为柠檬酸循环即三羧酸循环。紧接着提问:“三羧酸循环为什么又称Krebs循环?”引出德国科学家Krebs,引导学生对科学家的敬畏,继续延伸本次课的课堂思政。加深学生对三羧酸内容的理解与记忆,同时引入氧化反应还包括脱氢、失电子反应,三羧酸循环过程涉及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中重要的就是氧化脱羧、脱氢的氧化过程。

3.2课堂呈现采取PPT+板书

与现代多媒體课件相比,板书具有长时间向学生传递信息和形式上更有灵活性的优点[4]。三羧酸循环的酶促反应过程比较复杂难以理解,尤其是专科生在知识储备不足和理解能力有限的情况下更是难以理解透彻,因此三羧酸循环时是本课的难点,但是三羧酸循环时体内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的联系与枢纽,因此也是本次课的重点内容。为了把三羧酸循环这个重难点整体感、知识系统化,我采取以PPT为主,将化学反应的过程全程呈现在PPT上,同时一边进行讲解一边板书主线,这让学生可同步思考其反应历程的来龙去脉,最后全部将详细内容再集中在一张PPT上,详略得当。

3.3趣味故事加上经典字句与学生互动

为了更好地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我用用“一个柠檬的故事”重述三羧酸循环,并将其过程提炼用16字总结三羧酸循环即:宁异戊同,二虎言平;一同平虎,酰虎一能,来帮助于学生记忆该过程,同时让同学们思考讨论这16个字可以指代什么。宁异戊同,二虎言平[这八个字概括了三羧酸循环的物质变化,其中“宁异戊同”这四个字还可表示柠檬酸循环中的三个关键酶:(宁)柠檬酸合成酶,(异)异柠檬酸脱氢酶,(戊同)α酮戊二酸脱氢酶复合体,即催化三羧酸循环中三步不可逆反应的酶]。一同平虎,酰虎一能[这八个字代表了柠檬酸循环过程的能量代谢,即(一)异柠檬酸脱氢反应生成1个NADH+H+,(同)a酮戊二酸脱氢反应生成1个NADH+H+,(平)苹果酸脱氢反应生成1个NADH+H+,(虎)琥珀酸脱氢生成1个FADH2共四次脱氢,同时“一同”还表示脱氢的同时还发生了脱羧即三羧酸循环中的两次脱羧;酰虎一能表示琥珀酰CoA到形成琥珀酸时经底物水平磷酸化产生了1分子的ATP也是柠檬酸循环中唯一的一次底物水平磷酸化]。

4视频再现,能力提升

糖的氧化的主要作用是提供能量的,那么1M的葡萄糖通过有氧氧化到底可以释放出多少能量呢?让同学带着问题观看带有能量标注的糖的有氧氧化过程的小视频微课。通过分组讨论然后由每个小组计算出1M的葡萄糖通过有氧氧化到底可以释放出的能量并派小组代表讲述能量计算过程和结果,进行组间互评。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和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尽可能与学生多互动交流,来回观察学生计算情况并及时指导学生计算,增加学生对问题的参与度。

5联系实际,讨论意义,结合研究新进展,引导学生创新意识

我们在讲授过程中可以多方面联系生活实际和临床[56],增添学习乐趣,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爱科学的品质。如利用葡萄糖有氧氧化调节来引导学生要正确减肥,切不可滥用减肥产品,养成合理饮食好习惯。用维生素B1的缺乏会引起脚气病让学生意识到学习生物化学还可以解释实际生活问题,进而提高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在讲三羧酸循环的意义时,不仅对课本上的内容进行具体讲解和阐述,还要告诉学生,虽然三羧酸循环途径是经典的途径,但对其异常代谢研究在近几年比较热门,用2017年12月中科院微生物所黄广华课题组发表在《PLoSGenetics》上的关于三羧酸循环调控白色念珠菌致病性的机制[7]来引导学生,只有掌握了正常代谢途径,才能识别异常,并蕴含着学无止境、科学探究无止境的道理。

6讨论总结,潜移默化,布置作业

利用最后的5min与同学们讨论这节课学到了什么并做总结,总结时指出:1分子的葡萄糖经过有氧氧化可以产生30或32个ATP,然而在前期由己糖激酶和磷酸果糖激酶催化的反应要是需要先消耗2分子ATP的,我们生活中也是如此,有付出才有收获,并且收获可能是是付出的很多倍,就像我们的诗词中: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深化本节课的课堂思政:有付出才有收获,不要在该读书的年纪不读书,渗透做人的基本道理,教书育人,潜移默化。最后在超星学习通上发布作业和教师满意度调查问卷,同时将该节内容的PPT、微课视频发到班级生物化学微信群和QQ群,方便学生能随时自主学习,巩固知识。

7多元评价,检测效果

本次课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手段,评价学生学习效果和教师教学效果。首先评价主体方式上有生生互评和师生互评,在评价形式上有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在计算葡萄糖有氧氧化产生能量时,通过分组讨论然后由每个小组计算出1M的葡萄糖通过有氧氧化到底可以释放出的能量并派小组代表讲述能量计算过程和结果,进行组间互评(占总分的30%)。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学生的发言,和参与度教师给学生评分(占总分20%);通过教师满意的调查问卷学生给教师评分,真正做到师生互评。最后通过作业对学生对本堂课知识的评价(占总分50%)。

在多年的教学教学过程中,我始终不忘作为教师,“教书育人”是我们的天职,我们教师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表情、每一个动作都有可能给学生产生影响,因此我精心准备每一堂课、每一个内容,争取传播知识的同时多传递一些正能量。争取能把内容讲活讲透,既让学生感到学习课程内容的必要性、重要性,又让其感到趣味性、实用性,还要从经典的内容中看到其发展性和前沿性,同时在教学中我们相信通过精心备课、热情授课、言传身教不仅把教学内容教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激发起学生自身的学习潜能,培养持续学习能力,进而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通过这次教学设计的教学效果,进行了反思。

本次课的教学效果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第一,情境导入联系生活趣事,知识要点与问题解决巧妙融合,学生积极性明显提高;第二,运用课堂小动画、小故事,16字总结等多种现代教学手段,增强学习的直观性和趣味性,有效化解教学重难点;第三,以学习者为中心,学生全程主动参与探究式学习方式,学生个性化素质得到体现。第四,采用多元评价方式,整个课堂教学效果的反映客观真实。第五,课堂思政元素的加入使该节课增加了感情色彩,上课不再是干巴巴的知识串讲,而是增加了人文色彩。

通过此次教学实践发现,学生组间互评没有评分标准,各组评分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应提前设置评分标准,让学生明白评分原则,更加有效地促进教学效果。在知识的授课上,由于糖的有氧氧化代謝过程复杂,中间代谢产物较多,学生普遍有畏难心理,学习积极性不高,课间要多鼓励学生,让学生对其学习有信心,也可以将一些生活现象及具体病例穿插进理论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由于该课程理论课授课环环相扣,学生难免出现精力分散的情况,应适时穿插一些生活实例、小故事或向同学提出问题,使学生的注意力能集中在课堂上。为了更好地与专业人才培养对接,下一步讲课时要穿插一些与专业相关的内容,避免学生学习感觉与以后的工作没有什么联系,学习兴趣不高。另外在思政元素融入的过程还不太熟练,要多深思融入技巧。

总之,通过对课程中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合理的教学评价、深刻的教学反思,既可以提高教学效果,又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能力。

参考文献:

[1]林凡,高冬,王一铮,等.生物化学“糖代谢”说课设计方案[J].卫生职业教育,2013,31(13):5455.

[2]陶怀,陈夏,何迎春,等.以内容为导向的多元化生物化学教学方式的应用[J].基础医学教育,2015,17(12):10361038.

[3]周妍,吴巍.PBL在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模式探讨[J].基础医学教育,2016,18(1):3032.

[4]岳新春.浅谈板书的艺术美[J].才智,2011(5):126.

[5]陈爱政,王士斌.利用生活中的生物化学提高学生学习《生物化学》的兴趣[J].教育教学论坛,2015(27):165167.

[6]张英,张荔茗.从生物化学与临床学科的联系看生物化学教学改革[J].中国卫生产业,2016,13(1):147149.

[7]TaoL,ZhangY,FanS,NobileCJ,GuanG,HuangG.Integrationofthetricarboxylicacid(TCA)cyclewithcAMPsignalingandSfl2pathwaysintheregulationofCO2sensingandhyphaldevelopmentinCandidaalbicans.PLoSGenet.2017,13(8):e1006949.

作者简介:吴晴阳(1989—),女,汉族,江西抚州人,硕士,初级职称,研究方向:生物化学。

作者:吴晴阳 郑佳莉 宋美玲

上一篇:民办高校工商管理论文下一篇:电钢琴集体课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