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医学论文

2022-04-25

【摘要】为了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真正掌握生化实验技能,本研究在医学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运用形成性评价,通过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改革、评价方式改革、开放实验室,对实验学习情况进行及时反馈,以期提高学习效率。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医学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医学论文 篇1:

医学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摘 要】为了适应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探索精神,本文提出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方案,从教学条件、教学内容及考核方式三个方面入手,提高生物化学实验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生物化学 实验教学 教学改革

生物化学是生命科学领域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同时又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通过实验,学生可以验证生物化学的基本理论,掌握基本操作技术,形成独立操作能力,为实际应用和从事科研工作打下基础。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是其他任何教学形式都无法取代的。为适应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满足生物化学实验课程建设的需要,笔者根据历年担任实验课教师的一些经验和体会,结合本院实际情况,对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作了一些改革。

一 加强实验室建设,改善教学条件,促进实验教学

实验室是进行教学、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重要基地,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手段,是学校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素质和能力的主要实践基地,所以实验室的建设是专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院生物化学实验中心即将投入使用,实验室面积将大幅度增加,仪器设备进一步完善,更能满足生物化学实验教学的需要。同时,从体制上提高实验室与实验教学的地位,重视师资的培养,完善实验室人员配置,稳定实验技术人员,建立起一支专业化的实验教学队伍,为实验室的开放、学生自主实验创造了条件。

二 加强学生综合研究素质培养,开展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

在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中,执教老师进行示范操作,学生按照所列步骤完成实验,学生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教研室研讨进行实验教学改革,将生物化学实验的开展以综合性实验为主,并拟定一个设计性实验的实验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提高学生的实验基本技能。

我们根据实验室现有条件,设立多项综合性实验项目,如开设的“过氧化物酶提取、分离、纯化以及鉴定”,将原有的几个实验,通过整合并增加一些新内容,形成一个全面完整的实验内容。该内容包括蛋白质的提取、分离、纯化、蛋白质含量测定、酶活力测定,要求学生计算酶的比活率,掌握同工酶电泳的内容。本实验内容难度中等,涉及多个知识点,要求学生查阅资料、细化实验方案,从而激发学生对实验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中加大综合性实验的开设,提高综合性实验的比例,使用与科研密切相关的综合性实验来替代验证性实验,从总体上提升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水平,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态度,显著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研素质。

在实施设计性实验时,提前一个月向学生布置实验项目,要求学生查阅文献,并设计实验方案。实验实施前一周由教研室教师集体审阅学生的实验方案,检查其中的错误并予以纠正。实验从头到尾由学生按照自己的设计独立完成,从溶液的配制到具体的各项操作,教师在旁指导协助,培养学生独立操作、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完成后,要求学生如实记录实验结果,对实验所涉及的理论、操作方法和学生在实验当中出现的错误进行讨论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这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思维积极性,通过设计性实验,有利于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严谨的科学作风,激发学生对科研的兴趣。

三 考核方式的改革

为了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还要综合评价学生成绩。对生物化学实验成绩的评定,采用平时实验成绩和实验考试成绩相结合的办法,各占50%。平时实验成绩根据学生的实验态度、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实验结果、实验报告完成情况等内容综合评定给出。实验考试成绩包括实验笔试成绩和综合性实验操作考试成绩两部分。笔试考查学生对生物化学实验理论、基本知识、基本原理的掌握情况以及对实验现象的分析、解释等,占实验考试成绩的30%;综合性实验操作考试考查学生独立进行综合性实验的能力,要求学生写出实验方案,正确选择实验仪器和化学试剂,通过实验操作,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实验完毕后当堂写出实验报告。老师根据实验方案设计是否合理,仪器和试剂的选择是否正确,实验操作是否规范,实验是否成功,实验报告是否完整并真实地反映实验情况,实验现象的解释是否正确等方面进行评定并给出成绩,该成绩占实验考试成绩的70%。此考核方式能较全面、客观、公正地反映出学生学习生物化学实验的情况,大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生物化学实验教学质量。

通过加大生物化学实验中心的建设和投入,改善实验条件,重视实验教学,建立科学的实验教学体系,改革实验内容,改革考核评价体系,既抓好基础实验技能训练,又充分利用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对培养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十分有益。

参考文献

[1]吴慧平.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实践[J].医学教育探索,2007(8)

[2]张丽霞、于文革、曲丽娜等.生物化学实验考核体系改革初探[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8(28)

〔责任编辑:王以富〕

作者:刘美玲 黄春霞 汤婷

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医学论文 篇2:

形成性评价在医学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尝试

【摘 要】为了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真正掌握生化实验技能,本研究在医学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运用形成性评价,通过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改革、评价方式改革、开放实验室,对实验学习情况进行及时反馈,以期提高学习效率。

【关键词】形成性评价;反馈;医学生物化学;实验教学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厅教改项目:《医学生物化学》课程教学中形成性评价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湘教通[2014]247号-556);

形成性评价是“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的评价,旨在确认学生的潜力,改进和发展学生的学习”。形成性评价的任务是“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做出评价。其目的是激励学生学习,帮助学生适时调整学习计划,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精神”[1]。形成性评价不是单纯从评价者的需求出发,而是注重从被评价者的需求出发,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及其在学习中的体验;强调评价中多种因素的相互影响,强调师生之间的交流[2]。

《医学生物化学》作为生命科学领域的重要基础学科和前沿学科,是医学的主干课程之一。近年来随着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迅速发展,生物化学理论及实验技术已渗透到医学的各个领域,在医学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更加重要。但是由于其与和临床疾病联系较少,许多学生学习起来兴趣不大,大多数学生为了拿学分或保证平时成绩而参加实验学习,主动性不高[3]。该课程的实验课课时相对较多,目前,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已无法解决膨胀的学科知识与不断提高的课程教学目标之间的矛盾,也无法满足学生就业的需要。

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真正掌握生化实验技能,更好地为临床医学服务,我们尝试利用形成性评价作为手段,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实验教学改革。

1.教学内容改革:

增加大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所占的比例,合理地设计实验项目,同一个实验项目,为学生提供不同实验方法;尽可能地使实验内容丰富而富有趣味性,同时还可增设相关的实验内容,作为该实验的延伸部分,供月有余力的学生选做,该部分内容以加分的方式记入实验总成绩。同时,认真听取学生对实验内容设置的建议和意见,作为日后实验大纲修改的参考资料之一。

2.实验教材改革:

为适应全新的实验教学模式,使实验教材更具适用性,我们对实验教材进行了重新编写。在原有教材基础上,增加先进实验方法和技术的介绍及大型实验仪器使用方法的介绍;同时删减验证性实验内容,增加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其中设计性试验要求学生提前准备,综合性实验留有较多的供学生发挥的余地。新编的教材已在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出版,并已在我校2013级、2014级临床、口腔、预防等专业使用,学期末对学生进行的调查,学生反映良好。

3.评价方式改革:

实验总成绩为100分,另设加分项——课外部分为,共5分。

考勤占20分,要求学生不迟到早退和缺勤,请病假和事假的要求在相同实验周内补上,以养成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操作占25分,由实验指导教师根据学生当堂实验课的操作情况给出成绩,主要包括考察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学生未达到要求不予给分,实验效果不理想则酌情扣分。为保证实验操作分数合理,我们针对学生的操作给分制定了严格的评分细则,尽量减少教师的主观因素对学生操作成绩的影响。

实验报告占25分,主要考评要求是:实验报告内容完整,版面整洁,字迹工整,格式符合规范,条理清楚,图表符合规范,标注清楚,分析讨论合理,思考题回答正确,无抄袭、编造数据现象。对抄袭、编造数据现象的要严惩。教师在批改时若发现实验报告内容不完整或有错误,先要求学生修改,再平分,利用反馈的机会让学生发现问题并及时改正,避免再次出错,而不是一味的强调分数。

实验操作考试占20分,在学期末进行,主要考核学生的动手能力,考试内容为本学期使用过的所有仪器操作方法和实验技术,由学生抽签决定考试内容。采用一个教师考核一个学生的方式,避免浑水摸鱼的现象发生,旨在促进学生增强动手能力锻炼。

实验理论考试占10分,主要考查学生基本实验常识、方法及实验原理等, 形式为问答——教师提问,学生当场作答。

课外活动加分,总分为5分,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如果选作了额外内容或参加了相关的开放实验活动等,应予以一定的成绩加分,在不影响总成绩平衡的情况下,分数由相关指导教师给出,以鼓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新性。

4.开放实验室:

实验室制定规范的实验开放制度,制定开放计划。开放计划中要确定具体的实验时间和可提供开放的实验项目。共学有余力的学生在课外选做,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综上所述,通过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改革、评价方式改革、开放实验室等改革措施,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更好的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赵德成.教学中的形成性评价:是什么及如何推进[J].教育科学研究.2013.3:47-51.

[2]栾婷, 崔长勇, 刘涛, 张彤.临床医学专业核心课程形成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新疆医学大学学报, 2013, 36(5): 718-720.

[3]刘玲, 栾婷, 杨梅, 张景萍, 关亚群.初探形成性评价在医学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 科技视界, 2013, 23: 106.

[4]敏,杨金莲,黄春霞等.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增加综合性实验探讨[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10,12(3): 286-288.

作者:粟敏 黄春霞 龙昱 陈琳

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医学论文 篇3:

医学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摘 要: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应注重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内容。以优化提升实验室仪器存量为主导,以构建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特色为突破口,以提高实验教学质量为根本,以突出实践技能训练为目的,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积极探索适应现代医学教育的实验教学方法。

关键词:实验教学改革;生物化学;教学方法

随着科学知识的迅速普及,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从以物质代谢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重点转移到分子生物学的基本知识、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基因信息传递及实验技能,在分子水平上认识、诊断和治疗人类疾病。为适应现代人才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要求,实验教学改革的环境为学生拓展实践技能、自主学习,提供了良好的训练平台。学生通过实验教学的实践,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科技创新能力、团队精神和奉献精神[1]。为了提高实验室利用效率、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教研室自2004年起逐步实施实验教学改革,建立综合分析、研究论证、科技创新实验室及研究室,加大实验教学改革力度,加强各学科的强强联合,在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上进行相关探索。

一、以优化提升实验室仪器存量为主导

将本教研室所有仪器设备统一规划管理使用,使其发挥最佳的使用空间。在20世纪80年代,仪器使用率在4次×3学时×12组×15周/年,现在的仪器使用率为46次×3学时×80组×17周/年。及时更新实验室仪器设备,使之能跟上时代对人才发展的需要。如吸量管已逐步用加样器代替,使加样量更准确,实验时间缩短,实验数据更准确。及时更新淘汰落后的仪器设备,保证实验教学的水平。实验常用仪器每2人一组,自行保管,损坏按比例赔偿。每次实验完毕,实验教师按仪器清单逐组验收检查,确保无损失。自20世纪80年代实验室实施赔偿制度以来,仪器损坏率大大下降,保障了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同时为学校节约了实验教学经费。此经验曾经被中国教育报报道。

二、以构建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特色为突破口

以生物化学及生物学特色作为实验教学改革的亮点。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把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常用的应用技术,如离心机、比色分析、层析、光谱、电泳、PCR等仪器设备的使用录制成光盘,在多媒体教学中播放。另外,质粒DNA的提取与电泳检测、DNA片断的回收、纯化和检测、DNA double helix概念,基因的表达调控机制等可通过动画、图像、声音等形象化的表现形式,较细腻清晰地分解表达知识的层次,使知识通俗易懂,活跃教学气氛,降低学习的难度,启迪学生的思维,加深对重点、难点的理解和掌握,有助于学生课外主动学习[2]。依据实验的要求由实验教学的教师逐一讲解使用,使学生了解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实验所需仪器名称、功能、使用注意事项等,为更好地服务社会打下良好的操作技能。

三、以提高实验教学质量为根本,以突出实践技能训练为目的

实验教学改革应注重综合性、设计性、创建开放性实验项目和对学生能力的培养”[3]。以学科优势互补、专业配备科学、人员结构合理为原则。教研室实验教学改革主要面向实验教学及对本学科有兴趣的学生,是以教学大纲为基准,以学生为主、教师启发引导为辅的一种实验教学模式。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自主学习的宽松学习环境,挖掘自身潜能,发挥自身智慧和特长。针对不同学生的专业特长和指导教师的科研特长,设计了不同模式的开放性实验,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期望与需求。

增开综合设计性实验。综合设计性实验就是将多个相关的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内容进行有机整合形成一系列连续性的综合设计性实验内容,它突破了传统实验教学模式存在的一些束缚,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和调动学生的实验积极性,能够使学生循序渐进地、系统地掌握知识,综合应用知识,从系统的角度来研究问题。传统的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实验,往往仅限制在某个章节的一个知识点,学生面对的实际问题是联系不上所学的知识点。因此,实施综合设计性实验已成为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教学中的改革之势。综合性实验中的实验方案一般涉及多个知识点,而不是局限于某一个知识点。它在学生综合应用知识能力的培养上起着重要作用[4]。具体方法是:(1)自配试剂及质量评价。如双缩脲试剂、碱性铜试剂、奈氏试剂、磷钼酸试剂等的自行配制,使其了解配制过程及注意事项;(2)总蛋白(TP)测定与线性范围;(3)白蛋白(Alb)测定与重复试验;(4)葡萄糖

(Glu)测定与干扰试验;(5)尿酸(Ua)测定与回收试验;(6)实验方法学比较。如蛋白质含量测定方法的选择,依据不同的实验方法及优缺点,选择a:凯氏定氮法,b:双缩脲法(Biuret法),c:紫外吸收法,d:Folin—酚试剂法(Lowry法),e:考马斯亮蓝法(Bradford法),F:SDS(SDS-PAGE电泳法),共6种实验方法进行选择比较应用。这从根本上改变了以前实验教师配好试剂,学生进行加样、显色、计算数据的教学模式。

(一)增加综合设计性实验比例

在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中加大综合设计性实验的开设,提高综合设计性实验的比例,用实际应用较多、与科研密切相关的一些综合设计性实验来替代一些重复性、验证性实验,是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知识的更新与进展,以适应科研、工作实际的需要[5]。通过实验内容的改革,实施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综合设计性实验,从总体上提升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实验的教学水平,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态度,提高了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研素质,为其以后参与科学研究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只有不断突破传统实验教学模式,探索新的实验教学途径,更新观念,用新思维、新观点、新方式改革实验教学,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医学人才。设计性、开放性、综合设计性实验通过对传统实验内容进行再认识,必要的筛选,补充,更新和重组进而整合优化,顺应了医学教育现代化的需要,是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实现因材施教的必由之路,培养医学生综合素质的必备条件。

(二)注重研究性实验

医学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对一些常见病和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的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问题进行研究,有助于进行预防、诊断和治疗。如血清中肌酸激酶同工酶的电泳图谱用于诊断冠心病、转氨酶用于肝病诊断、淀粉酶用于胰腺炎诊断、血清尿素氮含量对肾衰竭的诊断等。生物化学的理论和方法与临床实践结合,产生医学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的许多领域,例如:研究生理功能失调与代谢紊乱的病理生物化学,以酶的活性、激素的作用与代谢途径为中心的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药理学,与器官移植和疫苗研制有关的免疫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等[6]。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在教师指导下独立进行实验,学生通过研究性实验可以改进教学方法、改良教学仪器和制作教学软件(课件),写出切合实际的研究论证报告,提高学生的自身素质,加强学生实践技能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推动学风建设,激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类实践技能的活动。

(三)科技创新性实验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素质教育,学生通过暑、寒假期社会实践活动,结合在活动中遇到的实际问题,鼓励学生参加科技创新竞赛、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技能竞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竞赛等活动,确定研究方向,根据竞赛内容自行选题、准备试剂、实验规程、实验数据分析和研究报告等实验活动。科技竞赛为学有余力和对科技创新竞赛有浓厚兴趣的学生提供了实践锻炼的机会,提高了学生的科研能力,是科技创新推动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有效途径。

实验教学改革推进了新的实验教学模式建设,加快实验教学服务体系的完善,为科技创新提供良好的条件保障;为学生提供科技创新的环境、最优质的服务、最有力的支持,培养学生恪守职业道德和学术规范的素质,使每一个学生成为一个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最佳平台。实验实践技能培养是高等医学教育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实践教学不但是本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技能的高素质医学人才的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1]高小宁,黄丽丽.创新型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实践[J].

高教论坛,2012,(1).

[2]张波,贯会明.开放性实验在实验教学体系构建中的作

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9).

[3]张娟.实验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实验科学

与技术,2009,(8).

[4]李振键,金军,邓慧云,等.实验教学改革是培养高素质

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4,(2).

[5]陈步云,李红,李爱群,等.构建实验教学大平台,培养具

有创新意识的人才[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8).

[6]李桂芝,赵玉双,王伟.实验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创新能

力[J].计算机管理,2010,(4).

作者:刘长福

上一篇:汉语英语学习环境研究论文下一篇:机电一体化的工程机械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