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课堂教学论文

2022-04-15

新课程改革重在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具体落实在课堂的教学中。因此,作为第一线的教育和教学工作者,要搞好化学课堂,推进新课程改革。一堂好的化学课堂,应该是在轻松自如的氛围中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化学知识,培养学生正确的科学观,同时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能力。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化学课堂教学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化学课堂教学论文 篇1:

用好化学课堂教学提问,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教学始于提问,并以进一步的提问来推进。课堂提问是组织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是优化课堂教学的必要手段之一,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运用提问的优劣,往往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成败。本文从以下三方面进行了阐述。

一 国内外关于提问研究的现状

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结果表明,提问表现出两种明显不同的取向:国内的教师对课堂提问的研究多关注于提问技巧的研究,如教师提问的目的、提问的方法、促使学生参与的技巧等,这种基于教师个体的研究成果介绍更多是特定教学情境的经验性总结,无法上升到理论层面,缺乏更广泛的实践层面上的证实与借鉴意义。

百余年来西方科学主义的研究范式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研究旨趣——对教师课堂提问以种种手段真实记录并加以条分缕析般的定量分析,以期还原当时的教学场景、从中发现规律,不足之处在于教师个体的教学智慧常被大量平均数据所取代,以理论形式存在的教学技能难以被更广泛的教师群体直接加以运用。

二 课堂提问的误区

1.问题目标指向不明,无法与课堂教学主题构成联系

如教师在一节课结束后直接问学生,学习完本课题你们有什么收获,这样的问题固然给学生留有较大的空间,但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还需一些目标明确的小问题,从而逐步解决整个问题。在课堂提问设计上或贪多求全,或抛开教材与学生实际刻意标新立异。

2.问题难度控制不当

有些教师的提问得不到学生的配合,学生或答非所问,或答者寥寥,导致课堂上“启而不发”的局面,造成课堂教学的冷场,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而有些提问学生无须多思,就能轻而易举地回答出了。这些都是课堂提问难度控制不当的表现,这些问题不能诱导学生积极思维或思维停留在原地得不到发展,使学生得不到真正的发展。好的课堂提问就像枝头诱人的果实,既非伸手可得,又非高不可攀,使课堂提问教学精彩、有效且有趣,也使学生喜闻乐答。

3.问题提出后无停顿,思维进程混乱

有些教师为了节约时间,往往在问题提出后立即让学生回答,弄得学生手足无措;也有些教师急着让学生知道答案,提问变得琐碎无章,过于直白,不利于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对问题进行分析推理,缺少探索的空间,缺少经历和体验,只能被老师牵着鼻子走。这种提问很难达到提问的目的,同样不能使学生主动发展。

4.重形式轻内容,重教学效果多,重思维过程少

从“满堂灌”到“满堂问”。在推行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如过街老鼠,人人反对。然而,有的教师却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上课就不停地问,一堂课提出了几十个问题。“满堂问”的伪问题教学之所以较盛行,是因为在部分教师的观念中,认为教师课堂上多提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就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就是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其实,“过犹不及”,“满堂问”同样不符合新课改的精神。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提出问题以后,不能马上要求学生回答,必须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而课堂提问也并不是越多越好。

5.把“提问”当做惩罚的手段

使用“提问”来惩罚学生,这也许是“提问”中最严重的问题之一。比如对于干扰课堂秩序的学生,不是采取提醒暗示的方法来制止他们,而是提问他们一个回答不上的问题,借提问进行惩戒。这可能让学生自我感觉很差,自信不足,更紧张,不愿意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甚至产生抵触情绪,这些表现只会对学习过程产生阻碍。

三 课堂提问的价值

1.课堂提问的主导价值:引导学习达成目标

任何形式都服务于内容,作为教学方式的课堂提问,注定是为教学活动的开展和深化提供工具支撑的,课堂提问的主价值就是引导学生学习目标的达成。“对话式教学”就是教师不停地询问学生对某个问题的解释,使学生处于思维的应急状态并迅速地搜寻解题的策略。

2.课堂提问有助于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启迪学生思维

教学始于提问,并以进一步的提问来推进。在传统教学中,都是教师辛辛苦苦地事先备好课,在课堂上不遗余力地向学生讲解,在黑板上板书要求学生记录,甚至将自己认为的重点印刷成讲义发给学生。“一言堂”的教学剥夺了学生发表意见的机会,使得学生没有机会与教师进行“对话”,学生的各项能力也就得不到发展。为了发展学生的各项能力,必须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将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方式转化为教师与学生的“对话”。

3.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是教师的一贯追求。讲究课堂提问艺术,精心设计卓有成效的课堂提问,是构建高效课堂的重要条件。教师要精心设计课堂提问,提出新颖独到的问题,问人之所未问,发一问而带动全文。在此过程中努力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使学生从敢于提问到善于提问,逐步培养他们勇于探索和善于创新的精神,进而让教师都认识到课堂提问的重要性,从而完善相关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提高教学效率。

4.有助于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通过本研究,可以促进教师不断反思其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提问行为,促进其提问意识,优化提问行为,提高提问效率,从而有利于教师的成长。同时,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通过课堂提问的方式促进师生交流,教学相长,提高教师的授课能力,也是课堂提问有效的应有之义。

总之,教学是一门艺术,高效的课堂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低效或无效的提问是败笔,而有效的提问则能成就精品,锦上添花。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提问也是如此。课堂提问设计以中上等学生为基点,兼顾优、差生。课堂提问要求能使全班学生都能参与思考,不应只针对少数尖子生,而要使全体学生,特别是差生都有被提问的机会,使提问具有普遍性。课堂提问这一领域还需我们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总结和反思,我们将共同努力,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责任编辑:高照〕

作者:唐春锐

化学课堂教学论文 篇2:

搞好化学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新课程改革重在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具体落实在课堂的教学中。因此,作为第一线的教育和教学工作者,要搞好化学课堂,推进新课程改革。一堂好的化学课堂,应该是在轻松自如的氛围中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化学知识,培养学生正确的科学观,同时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能力。

一、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使学生轻松愉悦的学习化学

课堂教学是师生教学交流的平台,教师要给予学生平等参与的机会和权利。在课堂上,教师要加以积极地引导,鼓励学生敢想敢说,独立思考,勇于发表不同意见。在教学上要创设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克服教师专制,体现教学民主,教师要以真正平等的身份,真正民主的心态与学生交流,而不是以唯我独尊、高高在上的教学独裁者的身份出现,使课堂从“一言堂”变成“百家谈”。

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其积极参与学习活动,这样才能创造出一个比较宽松的学习氛围,使学生由被动地学习变为主动、愉快地学习,并努力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这也正是素质教育中所提倡的。为此,教师要更新观念,摆正心态,放下架子,经常用商量的口吻询问质疑,鼓励学生自己去发现、思考、创造。使学生发现自己是课堂的积极参与者,始终处于主动地、积极地思考状态。而面对学生的发言,要相信学生,给学生充分的肯定,尊重学生的每一点发现,每一个见解。

二、要及时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加以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课堂上,通过教师必要的指导,适当的点拨,学生自觉预习,以小组的形式,交流信息,积极主动地探索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凡是学生能自己看懂的知识,教师尽量让学生总结、归纳;凡是学生能独立思考的答案,教师决不包办代替,而是积极引导,给学生多一些思考的时间,多一次表现的机会,多体验一些成功的快乐!

鼓励学生质疑历史问题和勇于提出不同见解的观点,然后进行分组合作讨论,培养学生的化学思维能力。培养创造性人才是各科教学改革的方向,培养学生创造能力要特别重视思维能力的训练。在教学过程中,针对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把它转化成一个个教学问题,在课堂上由师生共同探讨解决,并深化对化学实验现象、化学反应本质的认识,提高化学知识学习的思维能力。

三、改革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良好的实验习惯

对高中学生实验,要求学生课前做好预习,明确实验目的、内容、实验步骤和基本操作方法,写出完成实验的计划。课堂上则可以更多地放手让学生独立进行实验。高二、高三年级的学生实验,还可以根据教材上的实验课题,适当增加自选实验内容,独立完成实验。如浓度和温度对化学反应速度的影响这一学生实验,对反应物的浓度和反应温度等实验条件,允许学生任选。

根据实验课题,由学生自选实验内容,提出实验方案来完成实验的做法,可以使学生在实验课中变被动为主动,充分体现了学生在实验课中的主体地位。在实验过程中做到了既动手又动脑,进行科学抽象得出科学结论,使学生掌握用实验这一科学方法来解决化学问题,是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培养能力的。自选实验内容完成实验课题,比只按书本内容“照单抓药”来做实验,可以更好地达到实验目的,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四、注意联系社会与生活,增强学习化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化学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化学。在课堂教学设计中,可以关注与化学有关的问题,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步学会运用化学的方法,来分析和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让学生感受化学对改善个人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这样就可以使学生从内心萌发出对学习化学的积极性。比如在课堂教学中,可以紧密联系当今社会水资源严重缺乏的问题,及能源危机、工业化生产所造成的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等问题,从化学的角度,用最科学经济的方法加以探讨,提出解决的方法,使学生切实感到学好化学对改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有现实的帮助。这样不仅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而且可以培养和启发学生对化学专业的兴趣与爱好,对深层次化学人才的培养亦具有深远的意义与作用。

五、采用灵括多样的教学手段,增强化学教学的直观性和形象性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与实际生产和生活相联系的学科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各种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日益完善,应用于课堂教学已成为可能,同时也是当今科技发展的必然趋势。如在讲述有机化学取代反应、加成反应等内容时,如果只用语言讲述既费时又费力,学生还觉得抽象难理解。采用自制的电脑可以使微观粒子的结构跃然于荧屏之上,并且把反应历程用生动形象的动画表示出来,学生感到生动有趣,同时对知识的理解也更加深入。像讲述有关环境污染、人工降雨等与生产生活联系的内容,放映一些相应的影视资料,带领学生拍摄一些相关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同时还应重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如自制和利用现有的化学课件、截取电视相关资料,利用录像、投影等。还可建立习题库、实验录像、课件库等。作为化学教师要努力创造条件,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根据本学科的特点拓宽教学思路,完善教学手段,从而使化学课堂生动活泼、引人入胜。

总之,新形势下的化学教学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思路,使教师从思想上提高认识。从行动上赶上时代教育新发展的步伐、这就要求我们中学化学教师转变观念,拓宽思路,改变方法,以全新的思路,全新的方法投入到化学新课程改革中,使化学课堂成为学生喜闻乐见增长知识才于的所在。

作者:王莉

化学课堂教学论文 篇3:

优化化学课堂教学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不断深化,那种依靠增加课时、抢占时间来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的做法,显然违背了教学规律,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妨碍提高全民族素质这一总目标的实现。要想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为中心。

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工作的核心,课堂教学应该抓好每一个环节。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

一、教学目标优化

教师组织一堂课,首先要根据课程标准、教材和学生实际,确定教学目标和任务。教学目标和任务是教学的纲,一要具体明确,二要全面恰当,明确在知识技能方面哪些应该理解,哪些应该掌握;在能力、思想品德方面,通过哪些内容、活动或练习,培养哪些能力和思想品德。一堂课有主要的一两项目的,如学习新知识,或进行某种技能训练。同时,要全面考虑发展双基和教育的各项任务及能力的培养如何贯穿在学习知识、技能的过程中。例如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这要求教师不仅要做好实验,还要教给学生如何观察实验过程和结果;要培养学生的技能,就要通过一定的练习,使学生掌握相当的技能。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随时注意学生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过程和方法,以适应实际需要。切不可随意把知识拓宽和加深,防止出现教学上的盲目性和随意性,造成学生重难点不分,给学习新知识造成一定的压力,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教学知识优化

现行的化学教材是面向全国的。它只是根据新课程标准提出一般的教学内容。如果教师照本宣科地传授,是收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的。每一位教师都应该认真学习课程标准,钻研教材。钻研教材不仅是对教材的理解、领会,还包括对教材的加工处理。例如在序言教学中,教师就要对演示实验把好关,教会学生观察现象的方法,并记住像镁带燃烧的现象、铜绿受热分解的现象,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也就是说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教学条件(实验设备、现代化教学手段),以及自身的教学经验驾驭教材,注意知识、技能、能力的相互联系和前后照应,并根据学习迁移的原理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一方面,从旧知识引出新知识,促进新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学习新知识时,还要注意为以后学习作好辅垫。课堂教学要突出重点,重点概念要使学生透彻理解,不能含糊不清;重点技能要让学生熟练掌握。要形成一个主次分明、详略得当、前后照应、有张有弛的知识结构。

课堂知识教学是由教师的语言和板书表现出来的。教师能否掌握语言艺术,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规范的语言、准确的表达能使学生得到严格的训练,形成一丝不苟的学风。反之,讲课模棱两可、实验结论似是而非等,将会造成学生坏的学习习惯的形成,诸如对知识不求甚解、答题不严密等。因此教学语言应字斟句酌,完全符合学科知识,不允许有半点疏漏。此外教师语言还必须一改过去死板教条的讲解,要求既精练、丰富、生动、活泼,又有幽默感,同时还要速度适中,这样可以增添课堂活跃气氛,减少疲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充分提高课堂效率。板书是课堂教学过程中传授知识的一种手段,好的板书能够帮助教师表达讲课的程序和内容,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能够体现出讲课的重点、难点和关键,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能弥补教师讲授的不足,起着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思维的作用;便于学生记笔记,有利于学生进行课后复习,理解和巩固知识。因此板书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一定要精心设计,要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的重点、难点设计出最合理的板书,排列出的纲目及图表等要清楚,字迹要工整、规范。一堂课一般一个板面,并分主、副使用。如一个板面不够,可用投影片或小黑板。

三、教学方法优化

教学方法,是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手段,是使教学过程达到优化的一种推动力。

化学教学要从学生实际出发,从学科的特点出发。初中生学习化学,往往反映内容多而乱,理不出头绪,要记的东西多,容易忘。学生刚刚开始学习化学时,对实验现象兴趣很浓,但并没有因此形成稳定发展的内在学习动机,只是看看热闹,也不晓得应该怎样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想问题,更不会联系自己熟悉的事物和现象去想问题,不重视记忆、理解重要的事实、述语和原理,造成知识上的脱节,甚至学习水平分化。教师要有针对性地下功夫,为学生创设更好的学习情境,针对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最主要的是激发和发展学生探索、求知的内在动机。

比如,在绪言课教学中,演示镁带燃烧、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教师应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生动的实验现象,有什么特点?有什么共同点?表明了什么道理?应当得出什么结论?为后面学习物理化学变化打下基础。并在这一认识过程中,从学习方法上给学生以启迪。初中学生关于化学的准备知识是薄弱的,加上化学运动形态较物理运动形态更复杂、更抽象,一般难以直接、简明地重现,这就给学生化学思维能力的发展带来了较大的困难。再加上初中阶段的学习内容,因受学习水平的限制,描述性知识偏多,概念多,而且集中,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随时向学生指明需要记忆的内容,记忆的方法,要努力化难为易,多联系学生熟悉的常识和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多设计一些生动形象化的教学方式,多引导学生议论、讨论和练习。在学生认识水平的基础上,引导得出结论,上升为概念和理论。初中学生一般不大讲究学习方法,或习惯于按照学语文、数学的方法来学习化学,这就需要化学教师从一开始就运用典型实例,给学生以指导,要结合实验或实物来记忆物质的性质、变化的条件,以及反应后的产物。要注意联系对比,从个别中概括出一般,从个性分析出共性。比如,学习过氧气的物理性质以后,要给学生点明学习和记忆的顺序,即按色、态、味、嗅、溶解性、密度、熔沸点的顺序,虽然不一定求全,但有个记忆和再现的顺序,就便于联想和回忆;当学习氢气的化学性质时可以提示学生联系氧气的物理性质来学习、记忆。

四、实验教学优化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概念,获得知识和技能,培养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因此,一定要重视实验教学。教师的演示实验一定要直观、显明、省时、准确、安全。学生实验一定要课前准备好,课上教师组织、指导好。

教师是教学过程的设计者和指导者,学生是教育的客体,又是学习与发展的主体。教师的教要落实到学生的学上。课堂教学是一种教学形式,教师的一堂课不能只满足合乎科学性、系统性,还必须看到学生是否有获得知识的动力,学生是否带着一种高涨的情绪进行思考和学习,是否处在积极的智力活动中。

作者:孙振侠

上一篇:医院教育管理论文下一篇:民族院校德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