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人才下的电子商务论文

2022-04-16

摘要:随着我国互联网平台的逐渐扩展,互联网的普及率随之提高,从而使电子商务在我国各个行业蓬勃发展。随之就需要高校培养更多的电子商务人才以供应企业的发展需求。通过以高校和企业合作的模式来进一步探究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方法。从课程建设、专业实践、就业方向三个方面进行初步研究。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商务人才下的电子商务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商务人才下的电子商务论文 篇1:

基于产教融合背景下的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研究

摘 要:随着国家经济的腾飞和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电子商务成为国民经济生活不可或缺的存在,有力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在这一过程中,为电子商务的发展培养高素质和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成为国家和社会关注的焦点。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能为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专业技能强和综合素质高的人才智力支持,是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但是当前产教融合下的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暴露出诸多问题,如教学观念陈旧、教学内容落后、产教融合不充分等,与人才培养初衷相悖,基于此本文提出合理性的建议,以期为社会培养真正的可用之才提供参考。

关键词:产教融合;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培养举措

本文索引:刘祥凤.<变量 2>[J].中国商论,2021(15):-189.

中圖分类号:F724.6 文献标识码:A

当前,我国正处在“高质量发展”和实现“制造强国”战略目标的关键阶段,在这一过程中,电子商务行业的发展和振兴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一行业的持续发展需要有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撑,且由于该行业对专业技能强和综合素质高的人才需求越来越大,为此对产教融合背景下电商人才培养的呼声越来越高,成为该行业劳动力素质提升的突破口,希冀培养出有技能、有知识、有素质的劳动人才,为实现高等教育创新驱动发展使命添砖加瓦。进入新时代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产教融合的深入改革,尤其是《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的出台,体现了国家对高质量人才建设的重视,对于深化产教融合、促进电子商务技术创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1 产教融合背景下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1.1 产教融合的概念

产教融合是国家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就业过程中形成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当前职业学校开辟的一条新的发展之路。具体而言,产教融合是指将学校教育和行业产业发展相结合,将学校的科学技术研发、学生培养和企业的生产劳动融为一体,形成学校与企业浑然一体的办学模式,以便为社会输送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人才。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尤其是“互联网+”的渗透,产教融合的内涵得到了完善与加深,传达了一些新的理念、价值与导向,对产业全面升级和人才战略培养体系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

1.2 基于产教融合培养电子商务人才的必要性

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和消费市场的不断变化对电子商务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社会需要的是有创造性的、高素质的技能应用型人才,传统的电子商务专业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电子商务市场的发展,产教融合办学模式因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技能应用能力而成为当代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重要抓手,也成为现代职业教育的必要之举。

首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力,培养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强的应用型人才。通过产教融合,学校兴办专业产业带领学生动手实践,或者引导学生参与企业生产创造,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使其综合素质大幅提升,创造出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

其次,有利于提升教师的业务水平。当前院校的教师大多理论知识丰富、专业水平高,但是知识应用能力欠缺,操作能力也较弱,在一定程度上不能很好带领学生进行实践活动,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通过产教融合的教育教学,也为教师提供了将专业理论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机会,有利于提高其业务素质,提升教学水平。

最后,有利于满足社会用人需求,促进经济发展。电子商务对平台运营、美工制作、宣传美化等人才的需求量逐步增多,产教融合鼓励学校与企业合作,将企业作为学生的第二课堂,能够使学校了解企业的用工需求,实现特定岗位人才培养,进而满足用工需求,带动行业结构调整,繁荣当地经济。

2 产教融合背景下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电子商务行业虽然发展时间不长,但是发展速度较快,加之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使电子商务市场对人才的要求逐渐提高,当前在产教融合背景下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培养面临诸多瓶颈,难以反哺电商企业的发展。

2.1 教学观念陈旧,教学目标模糊

受制于传统电商人才教学模式,当前许多高职院校的管理领导层和教师队伍教学观念陈旧,认为学校培养的是单一技能型人才,没有对产教融合形成正确的教育理念,实际上电子商务行业发展需要的是全能型人才,思想观念上的偏差造成了人才培养的单一性,使学校致力于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而忽视了对其职业道德、职业素养的提升,同时,由于教学目标的模糊对学生实行统一教学,忽视了其个性发展方向,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和主动性,从而阻碍了教学目标的实现。

2.2 教学内容落后,教学方式单一

新时代的高校人才培育策略要注重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拓展课程、专业实践课程四位一体的发展策略。然而,当前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没有真正做到产教融合的要求,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上存在误区。在教学内容上,部分院校依然停留在传统教学内容上,注重电子商务知识理论的培养,忽视了企业相关知识培训和实践应用,课程设置较为固化,内容更新存在滞后性。比如对当前电商发展所需的网络安全维护和电子商城售卖等能力的培养有所欠缺。教学方式上,产教融合背景下的教学模式讲求产教结合,校企一体,注重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激起学生创造力和实际能力,但是当前对人才的培养依然停留在传统课堂教学上,对新媒体、情景教学应用较少,学生参加实践的机会依然很少。

2.3 产教融合不充分

当前许多高职院校在产教融合背景下调整了办学方式方法,仍然存在着教学过程中产教融合不充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理论与实践结合不充分、供给与需求较难匹配。一是,当前的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没有真正将理论与实践融合,教师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指导中依然处于主体地位,没有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自身缺乏将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的主动性。加之理论知识的滞后性使其不能很好地指导实践,致使两者脱节。二是,供给与需求不匹配,即电子商务人才的供给难以匹配电子商务市场的需求,这主要是校方与企业缺乏有效的联动机制,政府相关部门的供需引导也不到位,造成了人才供需难以匹配。

2.4 师资队伍良莠不齐

电子商务是在网络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短时间内兴起的领域,作为专门培养人才的专业学科,实则还是新兴的专业,有待发展提高。作为培养专业人才的教师队伍综合实力不高,不利于人才的培养。一是,部分教师专业素质不高,许多从业教师非本专业出身,没有掌握系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加之缺少相关业务培训,使其缺少提升自身能力的机会,也就无法更好地培养学生。二是,部分教师实践能力不强。电子商务是对专业操作水平要求较高的行业,部分教师注重科研而忽视了实践,使其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安排合理的实践课程,也无法对学生进行准确的指导,不利于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提升。

3 促进产教融合背景下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举措

3.1 转变教学理念,明确教学目标

产教融合背景下要求培养出具有创造性、高技能水平和高综合素质的人才,学校必须转变教学理念,转变原有的以知识为主的教学理念,要培养其职业道德,提升职业素养,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以实践为主,将课堂真正搬出教室,建设实训基地,真正做到产教融合。要明确培养全能型人才的目标,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因材施教,关注学生的兴趣点和能力优势,为其选择最合适的实践岗位,使教学情境与工作情景相对接,从而培养出能为企业所用的高素质人才,真正满足行业发展的需要。

3.2 创新教学内容,拓展教学方式

电子商务的专业知识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时代的变化有所更新,因此产教融合背景下必须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以适应行业趋势的变化。在教学内容上,校方应深入分析社会就业形势和企业用工标准,以此为基础调整教学内容,不但要进行基础教学工作,还要关注合作企业的实力问题,注重对学生各种技能的培养。调整教学课程,设立专业基础和公共课程、核心能力课程和创业能力课程,为行业发展提供综合素质高的人才。在教学方式上,要对教学方法优化创新,利用新媒体实现多功能教学,实行任务驱动方法与内容体验式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积极性,为学生创造真实的实践教学环境,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运营和顶岗实习等方式锻炼其技能,积累工作经验。在开展教学工作时,教师还要注重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仔细洞察学生对于知识的内在需求,以此设计出学生喜闻乐见,兼具趣味性和实践性的教学方案。

3.3 促进产教有效融合

要促进电子商务人才培养过程中产教有效融合,要做到实践与理论高度融合,人才供需高度匹配。要促进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结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可以将行业的应用任务带进课堂,使学生自己动手解决问题,主动调动理论指导实践,明确自身兴趣所在,从而选择最适配的工作岗位,为正式进入社会积累工作经验。要促进供需对接,政府的相关行业主管部门要对产教供需双边关系进行引导,做好顶层设计。校方要与企业建立高效的联动机制,以网络为依托,以大数据为支撑,建立信息服务平台,为学校和企业的有效对接建立沟通桥梁,进而深化校企合作。

3.4 建设高素质精专业的师资队伍

为满足人才战略的新需求和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变化,建立一支高素质、精专业,同时又具备“工匠精神”的师资队伍是当务之急。首先,要设置一定的准入门槛,从源头上保持教师队伍的高质量。对在职教师进行定期培养培训,不断提升其综合素质,建立公平合理的教师职称评聘制度,激励教师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其次,要通过多种方式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校方要与企业建立“大师工作室”“专家工作站”等一系列师资培训基地,鼓励教师向企业专家和行业带头人学习,同时要将老中青教师“传帮带”纳入教师的工作职责,以提升教师队伍的自身造血功能,不断增强其实践能力,更好地培养电子商务人才。最后,高校还要在资金、制度方面给予必要的保障,不断优化师资队伍的成长环境,真正培育出德才兼备、技能全面、具备高远职业理想的师资队伍。

4 结语

基于广大消费市场的存在,電子商务未来仍会如火如荼的发展,对高素质精专业的人才需求也有着更大的空间,为此各大院校必须顺应产教融合这一人才培养的趋势,通过转变教学理念明确教学目标,创新教学内容,拓展教学方式,促进产教有效融合,建设高素质精专业的师资队伍,为当代电子商务行业的发展培养出高素质综合人才,为电商行业的发展和国民经济的进步提供专业的智力支撑。

参考文献

吕佳麟. 基于产教融合导向的高职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 电子商务,2019(9):63-64.

赵梅芳,路阳. 高职电子商务专业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9,18(21):224-225.

郑丹. 基于“产教融合、平台支撑”的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探索[J]. 电子商务,2020(2):87-88.

刘晓蔚,叶广仔. 基于“产教融合,工学结合”的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J]. 人力资源管理,2016(8):162-163.

陈恩伦,易兰. 新时代高等教育创新驱动发展的使命诠释[J].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40(2):63-69.

华晓龙. 新时代高职电子商务人才工匠精神内涵及特征研究[J]. 江苏商论,2019(12):132-134.

王锐,李医群,杨守双. 我国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现状、热点及趋势分析[J]. 高教学刊,2020(14):124-128.

Research on E-commerce Talent Training Based on the Integration of

Industry and Education

Wuch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LIU Xiangfeng

作者:刘祥凤

商务人才下的电子商务论文 篇2:

校企合作模式下的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研究

摘 要:随着我国互联网平台的逐渐扩展,互联网的普及率随之提高,从而使电子商务在我国各个行业蓬勃发展。随之就需要高校培养更多的电子商务人才以供应企业的发展需求。通过以高校和企业合作的模式来进一步探究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方法。从课程建设、专业实践、就业方向三个方面进行初步研究。全方面培养电子商务人才,突出教育体系中的专业性、实践性、实用性,以及未来就业的灵活性,打造出新时代的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校企合作;电子商务;人才培养

目前,由于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受到实训条件的限制,缺乏实际操作能力,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专业人才在专业领悟的前景发展,且电子商务的发展迅速,对人才方面需求不断扩大,因此校企合作无疑成为较为实用的方法。在校期间,该培养模式在课程建设上提供了多元素选修学习,专业模拟训练;在实际练习中,灵活运用校企合作关系,多次模擬练习,校外实习,让学生在学校与企业合作承办的比赛中,得到一定知识上的升华,为电子商务专业提供更优质的人才输出。

1 校企合作模式下培养电子商务人才课程体系的建设

1.1 灵活性选修,项目式教学

电子商务课程体系主要采用不同的招生方向,而同一的招生方向则采取相同专业基础课和必修课,通过开设不同的选修课,针对学生的自身优势和兴趣爱好来确定主攻行业和未来岗位需求培养建设。学校在人才课程体系建设上广泛听取并考虑企业的建议和要求,在不同学年的课程安排中,充分考虑各个阶段的排序和课程的关联性,同时兼顾每年校企合作的人才需求,既让学生能够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同时也能更好地完成校企合作的任务和目标。

1.2模拟式训练,专业性教导

电子商务课程体系与以往传统课程体系不同,更加注重对学生实践与专业理论知识的结合。为此,学校针对校企合作需要,提前引导部分学生进入企业单位实习,让学生从中汲取有益经验,提高自身实践能力。正如学校与部分企业的合作关系,引企入校,校方在课程体系方面进行改革,不仅使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得以创新,学生专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明显增强,更是让企业拥有了庞大的人力资本,双方互惠互利,长效双赢,共同发展,为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长久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2 校企合作模式下培养电子商务人才专业实践的实施

本阶段,各大高校针对现如今的经济发展形式和市场行情,在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更加注重实践,目的在于实现项目预计教学、企业与学校之间的合作。

以我校辽宁科技学院为例,我校逐渐向应用型技术大学转型,注重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实践经验积累。校企合作模式下的专业实践体系主要有假期社会实践、校内综合模拟实习、校外实习、企业与学校合作举办创新创业大赛等方式。为了使学生更早的了解并接触企业的相关知识,我校与娃哈哈集团合作,合作项目是在以小组形式在有限时间内获取最高的利润,看似简单的比赛规则,实则蕴含着许多相关的企业知识,再选择销售方式这一方面,便可结合相关电子商务的专业知识,综合电子商务课程体系,学会在线销售,通过APP、微信公众号等互联网端进行宣传营销。学习之余,让学生切身参与到企业的运营中去,参与企业电子商务项目策划和实施学习电子商务平台的建设和管理。

3 校企合作模式下培养电子商务人才的就业方向

经过前两个阶段的学习巩固,这一部分是为了未来有个更理性,更实用,更适合自己的就业选择而做准备。据专家预测,中国电子商务这几年的发展速度在40%,未来几年可能会超过50%。随着它规模的不断扩大,技术的不断进步,不仅是对电子商务人才的自身素质有最基本的要求外,更重要的是要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具备专业能力,以应对未来的大数据发展。所以我列举以下几种电子商务方面的专业人才类型,促进在校企合作模式下电子商务人才能够找到更适合、更对口的工作。

3.1商务型人才岗位方向的细分

由于电子商务的发展,打破了传统的商业领域模式,商务型人才主要倾向在信息数据化的大背景下,掌握经济体的管理规律。如网上国际贸易,网络营销业务,利用网站为企业开拓更广的业务战略型电子商务人才。

3.2战略性电子商务人才岗位的细分

相对于技术性电子商务人才需要具备更高的专业管理素质,如企业的高级管理层,为最终的决策人员提供重要企业信息。

3.3技术性电子商务才岗位的细分

这类人才主要要求精通电子商务技术,灵活运用电子商务设备,同时具备充足的现代商务知识,用专业有效的技术手段对企业商务需求予以实施促进企业有效运营与进步。

3.4创新创业型人才岗位方向的细分

这是应国家的经济发展步伐需要,电子商务将迎来“井喷式”发展,急需具有创新创业思维的人才,在掌握基本的知识以外,更具备创业头脑。

4 结语

通过在校企合作的模式下对培养电子商务人才进行了初步探究,结合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大背景下,完善针对电子商务建立的课程体系,增加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准确把握电子商务人才的就业方向来有针对性的培养电子商务专业人才。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根源,各大院校都肩负着为社会培养大量应用型人才的任务,为企业填补人才缺口,在具备专业知识的前提下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做好校企合作,为学生的自身发展,为学校向应用型院校转型,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 蓝荣东,电子商务专业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的探究[J].东方企业文化,2014.23

[2] 郑旭阳, 试论校企合作下的大学生电子商务创业模式[J] 2014.10

[3]2018电子商务专业就业前景[EB/OL] https://mb.mbd.baidu.com/049l9j0?f=cp

[4]王丽,校企深度合作,共同培养高素质创新型高职电子商务外贸人才[J]2013.2

[5]陈康林,校企合作,产学结合 —— — 培养技能人才的有效途径[J].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1):42- 43.

[6]王伟; 王丹; 胡燕灵, 以就业为导向的电子商务专业校企合作模式研究[J].2014.12.

本文系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课题编号:201811430108。

作者:张晶 张珍 赵梓琦

商务人才下的电子商务论文 篇3:

高校转型发展视角下的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摘要]文章对高校电子商务专业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高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并系统提出了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的实施方案:重新认识,定位统一;引企入校,校企共同培养人才;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实践动手能力;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和教学环境,实行项目教学,实现教室、实训室、工作室一体化;将电子商务专业与“互联网+创新创业”结合起来。

[关键词]高校转型发展 电子商务 人才培养模式

[作者简介]胡婷婷(1982- ),女,四川成都人,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电子商务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电子商务。(河北 石家庄 050035)张文秀(1976- ),女,河北灵寿人,河北工程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河北 石家庄 050091)

一、高校电子商务专业现状分析

电子商务是一个出现不久并且快速发展的新兴行业。由于电子商务诞生时间较短,加之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得社会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量迅速扩大,于是诸多高校纷纷开设电子商务专业。但是,各高校在电子商务专业的课程设置及培养目标上差别较大。有些高校电子商务专业突出的是对“商务运营”人才的培养,授予的是管理学学士学位;有些高校电子商务专业突出的是对“技术”人才的培养,授予的是工学学士学位。

可以看出,国内高校电子商务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定位因校而异,缺乏统一的指向,不利于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尤其不利于在当前高校转型发展背景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二、高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1.教师自身实践经验欠缺,实践教学环节薄弱。高校在对教师的聘任上看重应聘人员的所学专业、学历以及职称等因素,导致所招聘的教师来自企业的少之又少。教师大多从学校到学校,缺乏企业一线的工作经验,实际动手能力普遍比较差,这必然导致实践教学环节的薄弱。

同时,由于电子商务专业是个新兴专业,高校在进行师资配备时,只是片面考虑了教师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生师比等,而对教学的实践效果考虑甚少,再加上有相当一部分教师是从经济、管理、计算机等专业转过来的,他们对于电子商务专业的课程设置和课程建设还都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阶段。因此,一方面,教师自身对电子商务知识缺乏系统、全面的认识;另一方面,教师上课所讲授的案例大多来自网络、新闻媒体等,教师缺乏一线的实践经验,这势必导致教学效果不佳。

2.将电子商务专业与其他相关专业简单等同。电子商务专业定位偏向于“商务运营”的高校,把电子商务专业简单等同于“网店运营”,在对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上紧紧围绕“开设网店”这一核心技能,专业课程设置也主要是围绕网店开设、网店美工、网店运营等内容进行构建;电子商务专业方向偏向于“技术”的高校,把电子商务专业简单等同于“软件技术”,专业课程设置与软件技术专业基本相同。这两种做法都是错误的,需要加以改正。

3.传统的教学环境不利于对电子商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当前,大多数学生是先在教室听教师讲授理论知识,然后到机房进行上机练习。受在校生人数、机房设备的投放、授课教师的教学工作量等因素的影响,学生在教室学到了教师传授的理论知识后,往往不能及时到机房进行上机练习。也就是说,学生知识获得与实践锻炼可能会出现1~2天,甚至3~4天的间隔。由于理论教学和上机实践之间的衔接不够紧密,再加上学生在机房的上机时间有限,所以传统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模式不利于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当然更不利于项目化教学和分小组讨论的开展。

《关于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确定一批试点高校和专业(集群)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教育转型发展,试点高校专业设置、培养方案要能更好对接职业岗位要求和职业发展需求,毕业生技术应用能力达到本行业先进水平,创业人才培养有重大突破。然而,当前我国高校电子商务专业存在着如上所述的问题,这显然不利于高校的转型和发展,因此,实施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三、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措施

1.重新认识,定位统一。电子商务专业是融计算机科学、经济学、管理学、市场营销学、法学和现代物流于一体的新型交叉学科。高校在对电子商务专业进行定位时,不应再纠结于到底是偏向于技术还是偏向于商务,而应定位于技术与商务相辅相成、密不可分。(1)应用技术型大学在对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上,要以培养能服务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高层次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2)在电子商务专业的课程设置上,除传统商务、计算机方面的课程外,还要加入电子商务战略规划、电子商务风险分析等课程。同时,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课程体系中,把学生培养成既懂商务、懂技术,又具有创新创业能力、战略眼光且能进行风险分析的综合型、复合型人才。

2.引企入校,校企共同培养人才。深化产教融合,通过校企合作,共同培养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应用技术人才,是实现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根本途径。对此,高校应积极引企入校。(1)成立校企合作二级学院,组建电子商务订单班,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2)在课程的讲授上,学校教师承担课程体系中的公共课和专业基础课的讲授任务;企业一线工程师承担专业实践课的讲授任务。(3)在对学生的考核上,改变传统的试卷考试模式,采用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如小组合作完成工作任务、学生作品创作、论文答辩、角色扮演等,以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4)校企合作共同承担研究课题。

3.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实践动手能力。(1)为提升教师自身的实践水平,高校应制定并出台相应政策,鼓励教师到行业、企业挂职锻炼。教师每人每学年挂职锻炼时间应不少于3个月。(2)鼓励教师多参加学术论坛会、专业研讨会。开展教师学术成果分享、教学效果展示、名师专业点评、热点话题探讨等活动,这样能开拓教师科研视野,提升教师学术水平。

4.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和教学环境,实行项目教学,实现教室、实训室、工作室一体化。(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实行项目化教学。学生在完成教师布置的工作任务的过程中,要不断学习专业知识,提升专业技能。当然,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角色也发生了变化,他们不仅仅是坐在教室里学习的学生,更重要的是他们是“准职业人”、是企业的“员工”。这种方式使他们在学习的同时,树立了目标意识,树立了工作理念,锻炼了实践动手能力。(2)在教学环境方面,学校要为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创办专门的既能用以教学又能用以实践的“教学、实践一体化工作室”,并保证学生人手一台电脑,配备可供四人或六人共同使用的电脑大桌。这种教学环境的布置不仅便于项目教学及分小组讨论的开展,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

5.将电子商务专业与“互联网+创新创业”结合起来。高校可在“互联网+教育+创新创业”这一大环境下开设电子商务创业班,学校为创业班的学生营造创业氛围,提供创业条件。(1)学校要建立O2O电子商务体验馆及大学生创业孵化园,重点打造电子商务专业实践实习基地,同时要配备功能齐全的电子商务实训及创业专用教室,做到教室、实训室、创业室一体化。(2)对电子商务创业班的学生实行“双导师制”。一方面,由校内任课教师担任指导导师;另一方面,从行业、企业聘请经验丰富的一线工程师或技术人员担任创业导师。校内指导教师负责对创业班学生的组织、检查、监督和考核,创业导师则负责项目的实战指导,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技能。(3)在对电子商务创业班学生的培养上,要坚持以职业岗位为导向,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同时,教学形式及考试形式要更加灵活多样,考试成绩要与学生的创业成绩挂钩。(4)实行学分替换制。学校出台相应的规章制度,允许学生拿创业学分来抵消部分跟创业结合紧密的专业课的学分。(5)学校为学生提供营销推广、货源、物流等多项创业扶植,让学生真正参与到真实的项目中去,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赵红.沈阳工业大学电子商务专业创新课程体系建设研究[J].科教导刊,2010(20).

[2]黄晓涛.电子商务实验课程教学体系建设探索[J].计算机教育,2009(1).

[3]陈德人.创新创业型交叉学科专业的知识化探索与社会化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l0(1).

[4]吴丽花,藏玉洁,孙若莹.电子商务实验平台建设与人才培养[J].物流工程与管理,2008(12).

作者:胡婷婷 张文秀

上一篇:人力资源中的合同管理论文下一篇:电子元件服务电子设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