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院校医疗保险论文

2022-04-18

[摘要]目的探讨大健康背景下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内容和应用价值。方法以大健康理念为主要背景,立足于社会发展需求,对传统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及其局限性进行分析,为大健康背景下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和发展提供思路和方向。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医学院校医疗保险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医学院校医疗保险论文 篇1:

探析医疗保险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摘 要】针对医学院校医疗保险专业人才培养存在问题,提出A+B>2(其中0

【关键词】医疗保险;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认识误区

一、医学院校医疗保险特色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

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医学院校根据自身医学专业领域的优势地位,以服务社会经济发展为目标,陆续创办了医疗保险特色专业,迄今全国已有20多所医学院校开设了医疗保险专业,初步满足了社会经济发展对医疗保险复合式人才的巨大需求。但几乎所有专职教师和负责教学管理的行政领导普遍感到不满意,也有点力不从心,对未来专业发展感到困惑,担忧:第一:医学院校以医药为主,医疗保险处于被边缘化地步,短期内难以改变局面,长期也看不到希望;第二,投入不足,导致教学设施和条件差;第三,教授医学知识的教师属于别的院系,无法有效管理,对保险专业学生也不重视,尤其是医学临床实习和实验更是走马观花;第四,学生专业思想不稳,失望情绪普遍;学生毕业以后,既没有医学知识优势,也没有保险学知识优势,信息反馈后,在校学生产生厌学情绪,甚至要求换专业,增加了教学管理难度。上面四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今医学院校医疗保险特色专业人才培养的困境。的确,在医学院校无疑是以医药为主,否则就不是医学院校了。如何摆脱“被边缘化”困境,发挥医学院校医学学科知识的优势,探索一条医疗保险复合式人才培养的捷径,这还得从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来寻求答案。

二、医学院校医疗保险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认识误区

(一)1+1=2

医学院校创办医疗保险专业之初,许多领导和老师,想当然的认为:只有给学生讲授医学知识和包括保险学知识在内的人文社科知识,我们的学生就是一个复合式人才了。这就是所谓1+1=2人才培养模式。在这种模式指导下,医学学科教师按照给医学专业学生授课模式讲授医学知识。保险学科教师则遵照财经院校保险专业学生授课模式开展保险相关理论和实践教学。由于医学和保险学科教师之间没有一个可操作性平台进行有效沟通和联系,学生需要学什么医学知识和保险学知识,完全凭预先课程安排和老师自身的经验,学生普遍感觉既没有学好医学知识,又没有真正领会保险学方面内容。教学效果差强人意。

(二)1+1>2

上述1+1=2模式弊端很快就显露出来,医疗保险教学相关老师和管理、研究人员纷纷反思创办之初的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师资队伍建设等人才培养模式问题。大家一致认为:1+1=2模式不能建设好医疗保险特色专业,必须整合医学和保险学科教学资源,做到两者相互融合,相互支撑,才能显示出医学院校医疗保险特色专业的办学特色,这就是所谓的1+1>2的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模式强调医学和保险学的相互联系和融合,强调医学和保险学教师之间的沟通。在这种模式下,开始构建各种便于融合的平台,比如一般每月召开一次由学校教务处和学科建设管理部门牵头,由医疗保险特色专业所在院系(一般是经济与管理系)具体组织的医疗保险特色专业建设例会。在这样例会上,医学学科教师同保险学老师相互提出一些好的建议和方案。然而,关于如何融合却依然没有一个共识,医学学科教师和保险学老师只是知道了对方的一些具体诉求和抱怨,但并没有因此采取了相应对策和措施。实际上也不知道究竟要怎么做。教学质量和效果依然没有发生质的改变。

三、医疗保险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A+B>2(其中0

如何发挥医学院校医学学科专业的优势,促进医学和保险学之间的高度融合,不断满足社会和市场对医疗保险复合式人才需求,是摆在广大教师、教学管理人员以及理论研究者面前迫切等待解决的现实课题。要确保医学和保险学教学真正融合,必须从医疗保险特色专业人才培养的真正要求出发,对医学和保险学知识进行优化组合,删除不必要内容,保证核心内容有充足课时等资源供给,既把教师从繁重的教学任务中解放出来,学生又真正领会了本专业确实需要掌握的知识,同时也没有增加学校的财政等负担,这就是所谓的A+B>2(其中02人才培养模式,拟采用的具体措施有:

(一)以就业为导向,重新构建医疗保险特色专业课程体系

据统计,医疗保险专业人才需求主要来自于商业健康保险公司。公司用人条件就是适应岗位并能带来最大化利润。一般毕业以后前两年从事市场营销工作,随后有些转入行政岗位继而进入领导层,有些则因不适合而离开保险行业。所以,必须遵照健康保险公司人才需求特点(包括后续能力筹备),以就业为导向,重新审视医疗保险特色专业课程体系。一般认为,医学类和保险学类课程比例为2:1比较适合。在总课时约束下,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坚决删除一些不符合市场需求的课程,优化课程体系。

(二)面向市场和社会需求,整合全校教学资源,打造一支适应市场需求的师资队伍

受传统院系体制和单一学科培养模式的束缚,同时掌握医学和保险学知识的教师比较少,并且不同学科之间的沟通存在体制性障碍,导致医疗保险专业师资力量较薄弱。可以有针对性选择一些年轻老师校内跨学科培训或送入校外企业挂职培训,或者聘请保险企业专家来校兼职授课,通过各种可能方式提高师资队伍整体素质。

(三)立足市场需求和学校实际,推动医学实践教学改革

在教学支持等学校资源总体配置方面,医学院校不可能过多向医疗保险学科倾斜。等靠要思想不切实际。而医疗保险特色专业特色之处就在于其医学背景。因此,以医学为主的实践教学关系到特色专业的建设成败。第一,医学实践教学课时应合理配置,应和理论课时同步进行,不宜过分集中。目前实践教学一般安排在毕业前夕,学生面临就业压力而无法集中精力实习,同时,集中实习往往因实习单位容量有限而效果不明显,建议从大学一年级时合理安排医学实践教学。第二,组织专家合理制定医学实习方案,确保医疗保险专业学生的医学实习效果。邀请保险公司、社会保险机构、医院以及保险学教学管理人员,共同讨论制定科学合理瘦身的医学实践教学方案,是A+B>2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所在。

四、结论

基于医学院校以医学学科为主的实际,针对目前医疗保险专业人才培养存在问题,提出A+B>2(其中0

参 考 文 献

[1]曹乾,张晓等.我国医疗保险人才培养模式缺陷与改进路径[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5(2)

[2]王万荣,吴晓红,朱传波.高职高专医疗保险类专业实践教学专业教学改革方案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2008(10)

[3]付昕,袁杰等.医学院校保险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5)

[4]周尚成,孔祥清,吕宜灵等.医学院校医疗保险专业核心课程设置探讨[J].医学教育探索.2010(9)

作者:李军山 李旭东

医学院校医疗保险论文 篇2:

大健康背景下护理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摘要] 目的 探讨大健康背景下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内容和应用价值。 方法 以大健康理念为主要背景,立足于社会发展需求,对传统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及其局限性进行分析,为大健康背景下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和发展提供思路和方向。 结果 在大健康背景下,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主要从以下方面开展:第一,明确护理人才培养目标,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第二,完善护理教学体系,拓展护理专业教学方向;第三,培养护理人才的实践能力,将教学和临床实践相结合;第四,融入大健康理念,构建多元化的教学模式;第五,建立以护理人才能力为基础的评价模式。 结论 以大健康理念为背景,从多方面构建护理人才培养模式,从而社会输送大量专业的、高素质的护理人才,提升整体护理质量,为护患关系和谐发展奠定重要基础。

[关键词] 大健康背景;护理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护理质量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社会医疗水平呈整体上升的发展趋势,人们的健康理念随之发生变化,大健康理念诞生。在大健康背景下,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真正将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1]。在全新教育理念和大健康背景下,以特定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为依据,以相对科学稳定的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为基础,为不同类型的专业人才制定针对性的管理制度、教学模式以及评估方式等[2],从而体现出大健康背景下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和应用价值,为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提供全新的方向和发展理念,以提升护理队伍的整体素质。

1大健康理念

大健康,是指以社会需要、时代发展以及疾病变化等为依据,提出的一种全局性理念。大健康理念研究的内容主要为人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也对各类影响健康的误区和相关危险因素有所关注。在该理念下,自我健康管理是一大特色,而自我健康管理概念的提出是基于对生命全方面、全过程的呵护和指导。大健康理念不仅对个体的身体健康有所追求,同时对精神层面、心理层面、社会、环境以及道德等多方面的完全健康有更大的追求[3]。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大健康理念的范畴涵盖各类与健康相关的产品、服务和信息观念与信息处理,同时也涉及到各类满足社会健康需求采取行动的组织。由此可见,大健康理念不仅倡导科学的、合理的、健康的生活方式,健康不止步于”治病”,更应该是”治未病”,而是在正确的健康消费上更具备独到的看法,消除亚健康、提升身体素质,做好健康管理、健康维护和健康保障[4]。

21世纪是大健康理念不断发展的时代,时代的发展为人们的健康生活提供了更佳的解决方案,这也是大健康理念发展的最大契机[5]。医药事业是21世纪的黄金产业,用冰山模型理论来看待大健康产业,那么治病救人的医疗事业就是出现在表面上的冰山,而更多的是不为人所知的保健事业,这是治未病的关键所在,也是大健康时代下的主要发展内容[6]。从该角度上来看,大健康产业无疑是21世纪经济发展中的核心内容之一,可作为其他产业突破困局的主要催化剂,这种催化作用所产生的效果几乎等同于网络对各行各业产生的影响。现如今的医学界不仅局限于单因单病的传统生物学医疗模式,而是逐渐向“生物-社会-心理-环境”的医疗模式转化,健康不仅需要医生,更需要自我管理,从而达到保护、促进健康的目的[7]。目前,以大健康为主要背景,护理人才培养模式也在不断完善,以大健康背景为基础的护理人才培养模式必定会为社会输送大量的护理人才,最终提升整体护理水平和医疗水平。

2传统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及局限性

2.1传统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

培养护理人才的最终目的在于将其输送到工作岗位上,为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通过对二级医院和三级医院的用人情况、用人标准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大多数二级医院和三级医院在招聘护理人员时,不仅注重护理人员的理论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对护理人员工作中突发状况的解决能力及其与患者、患者家属的沟通能力也有相对客观的要求[8]。但以传统护理人才培养模式体现出的效果来看,多数护生从事到临床工作中往往只可以做一些辅助性的工作。此外,社区也是护生从业的主要选择之一,相对于二级、三级医院,社区医院对于护理人员的需求量相对较大,但受到学历等因素的影响,社区医院对于受教育时间相对较短的护生招聘量仍然相对较少[9]。随着社会多元化进程不断加快,护生在选择从业时已不僅限于二三级医院、社区医院等医疗机构,在一些养老院、中医保健院以及整形美容行业对护理人才的需求量也相对较大[10]。鉴于此,传统的护理人才培养方向也可以此为方向进行转变,对护理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理念以及课程教学体系进行适时调整,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和社会变化[11]。

2.2传统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局限性

大多数学校在护生教学和培养中往往采用“2+1”或“3+2”的教学模式,也就是说第1年和第2年(或第1年、第2年、第3年)参与学校的理论学习和护理操作实训,第3年(或第4年、第5年)到各个医疗卫生岗位上进行临床实践[12]。通过与医院相关人员进行沟通和探讨,并对此种教学模式的应用情况进行实地调研,发现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存在较大的欠缺和局限性[13]。这种传统的护理人才培养模式,难以对护生进行系统性的、规范性的、针对性的培训,在参与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前,学校难以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考前培训,造成护生的职业资格考试通过率较低,难以实现护理人才培养的具体目标,对护生未来的发展也形成了阻碍和限制[14]。

3大健康背景下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发展

3.1明确护理人才培养目标,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以大健康为护理人才培养背景,不仅需要护生对大健康理念有深刻的了解和掌握,更重要的是教师需要对该理念有独特的认知与看法。在大健康背景下,若要实现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培养目标,促进学生知识、实践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的协调发展,则必须要创设先决条件。在此提及的先决条件主要是指学科带头人、中青年骨干教师以及优秀教师等教学队伍,加大对教师队伍的培养力度,强化教师对基础知识和学科专业知识的教学能力[15]。同时,作为护生教师,需要在明确护理人才培养目标的前提下,实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创新,不断创造全新的教学风格,展示自身的教学技巧,激发护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16]。除此之外,在实际教学中,借助“引进来、请进来、走出去”的理念,对教师队伍结构进行重组,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在护理教学中,引进更多的高素质护理人才,不断扩充教师队伍,保障教师队伍的稳定性。对于现有的教师队伍,要通过培训、实践等多种形式,对现有教师进行再培养,实现教师教育理念和教学实践方式的更新,不断提升教师队伍的职业道德素质和整体教学能力[17]。

3.2完善护理教学体系,拓展护理专业教学方向

从现代教育观和现代护理观出发来看,护理教学的最终培养目标是提升学生的整体能力和综合素质,这需要在课程改革和课程重组的基础上不断完善护理教学体系[18]。护理教学课程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不仅需要对护理专业的基础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进行重新编排,更需要在完善过程中注重提升护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能力,以适应护理工作的实际需要和发展需求。在进行护理教学课程体系的完善和重组时,需要遵循如下教学理念:“教学基础要精简,护理重点要突出,素质教育要加强,教学目标要强化”,这不仅仅是护理课程教学的综合理念,更是优化护理教学课程的基本原则[19]。由此可见,在护理教学体系的改革和完善过程中,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将专业技术的基本职业素养和应用能力作为教学改革的主线,对教学内容进行科学化、合理化的配置。在对教学课程进行有效重组和合理排序的过程中,可重点突出护理教学的中心理念,从而建立合理化、科学化的能力结构和知识结构,提升教学质量[20]。

此外,以大健康理念为主要背景,对护生的教学需要融入全新的理念和观点,这也需要体现在护理教学体系的完善中[21]。例如,可在护理教学中采用交叉式的教学模式,在理论教学中,教师可向护生介绍大健康理念的主要思想和实际应用价值,将大健康理念与实际教学内容相结合,让护生对“治未病”的理念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知[22]。而所谓的交叉式教学,是指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这也是护生接受教学的关键,更可以为其未来从事护理工作提供更多的实践经验。理论为实践提供了基础,实践体现了理论的实际价值,两者之间并不存在孰轻孰重的关键,但从某种意义上说,实践出真知,实践的价值更加显著。因此,在完善教学体系的过程中,需要加大实践课程比例,可在护理课程中增加心理学、社会学、护理美学、人际沟通、护理礼仪等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知识[23,24]。此外,在专业知识方面,需要重点突出护理内容和护理特色,并增加与护理工作关系密切的公共卫生知识、社区康复保健、心理护理干预以及老年晚期护理等内容。课程的设置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提升护生的护理能力,这也需要在教学中注重评价护生的评判性思维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护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充分发挥护生在学习和未来工作中的主体性地位与作为,为护理行业的发展提供更多高质量的创新型、应用型人才,从多方面推动护理工作的发展,以临床护理为出发点,将护理延伸到社区、家庭、基层医院,倡导保健护理、康复护理、精神护理、老年家庭护理,这也是大健康理念的重要体现。最后,在护理教学中,增加社会科学知识和人文知识课程,可提升护生的整体素质,培养其人文精神与社会精神的交融,培养出更多优秀的护理专业人才。

3.3培养护理人才的实践能力,将教学和临床实践相结合

传统的护理教学模式主要以“2+1”或“3+2”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在整体上体现出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原则,但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仍存在弊端。因此,在护理教学中,需要在传统护理教学模式的基础上,不断改革护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采用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将护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将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在实际教学中,可采用小组责任制的学习方式,让护生获得更多的主动学习机会,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协同配合能力。此外,可在各班级设置“护理技能强化训练课程”“护生助理课程”等,不仅可让参与其中的护生之间互相帮助、共同完成护理学习,同时也可让护生享受到脱颖而出的荣誉感,激发其学习和实践的积极性。在实践教学中,需要尽可能的缩小实训基地与工作场所的差距,创设多元化、合理化的实践教学基地,让护生接触更多的临床工作。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将课程设置到医院实际工作中,由医院中的资深护理人员为护生讲解临床工作的要点和重点,从而实现教学与实践的无缝对接[25]。

3.4融入大健康理念,构建多元化的教学模式

在教育教学课程不断改革的当今社会,大健康理念也逐渐融入到护理教学改革中,护理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逐渐趋于现代化和多元化。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情景模拟、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向护生讲解大健康理念的内容和实际价值。在大健康背景下,护理教学不仅仅局限于医疗护理,更重要的是“治未病”,是对健康的全面认知。所谓的多元化教学模式,不仅是指教学方式的多元化,更是指教学理念的多元化,将大健康理念融入到护理教學中,让护生对疾病之外的护理有所了解并认可,这也是护理教学发展的关键一步。

3.5建立以护理人才能力为基础的评价模式,全面评估教学质量

传统的护理教学模式仅对护生的成绩进行考核和评价,这种评价方式常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缺陷。因此,在大健康背景下,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重建需要以护理人才能力为基础和核心,建立适宜护生学习的评价模式,突出技能考核,制定专业的考核手册,体现理论考试与实践考核的有机结合,从而更加全面、更加科学地对教学质量实施有效评估。在考核中,进而建立阶段式的综合考核制度,即在学期末和毕业前建立综合能力考核方式,将考核内容与职业资格考试相接轨,让护生在掌握基本技能和理论的同时,也可为职业资格考试的学习奠定坚实基础,将考核成绩纳入到护生的毕业总成绩中,可提升护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护生进入到临床实习阶段,需要对其进行岗前培训和技能考核,护生进入医院实习后,需要坚持与各实习单位建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并对护生的情况进行阶段性、综合性、系统性的评价,突出护生的临床工作能力。

4 总结

综上所述,大健康是当今时代发展和应社会需求的产物,现代医学模式和大健康理念对护理人才的培养也产生了深刻影响。因此,在护理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从教师队伍、学习队伍以及整体教学理念和教学思路上进行改革与创新。在不违背大健康理念的条件下,以专业性质为基础,以护理行业的实际应用价值为出发点,以健康服务为教学主题,实现教学思维的改革、教学内容的优化、教学体系的重建。在大健康背景下,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调整教学策略,将理论教学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在循环往返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科学、合理、自主的学习模式和实践模式,提升学生对护理专业的热爱,为其将来从事护理工作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龙泳伶,龙雪梅. 大健康产业视野下基于基地建设的医药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科技创业月刊,2014,27(2):30-32.

[2] 尹永田,陈莉军. 协同创新视域下的护理学专业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 护理研究,2016,30(16):1979-1981.

[3] 王日军,刘云霞,王桂云,等. 现代职业教育转型背景下护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发展[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5,21(23):2729-2731.

[4] 段艮芳,何海艳,何梅. 护理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5,13(1):115-116.

[5] 闫春生,郭晓娜. 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护理学专业英语分级教学改革探讨[J]. 经济研究导刊,2014,12(6):95-97.

[6] 段功香,万艳平,王蓉,等. 跨文化护理背景下的护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 当代护士旬刊,2016, 11(1):1-3.

[7] 孙立波,于蕴波. 高职高专院校护理专业男护生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5,11(16):76.

[8] 王再超,胡慧,熊振芳,等. 湖北中医药大学护理专业硕士人才培养模式与保障机制创新[J].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18(3):124-126.

[9] 宁国强,曹小川,张水平,等. 大、中专层次面向基层的社区护理人才培养研究与应用[J]. 今日健康,2015,17(11):470-471.

[10] 杨建辉.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康复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讨[J]. 教育教学论坛,2015,21(36):103-105.

[11] 林琳,赵小玉. 协同创新中心在老年护理专业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以“四川养老与老年健康协同创新中心”为例[J]. 成都医学院学报,2014,9(6):673-674.

[12] 张毅,周梦舟,穆杨,等. 基于“721”模式的制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改革的研究[J]. 大学教育,2015,11(8):15-16.

[13] 曾理斌,刘海兰. 新医改背景下医学院校医疗保险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16(2):7-10.

[14] 张耀华,段晓华,简世平. “专业导师+能力导师+企业导师”人才培养模式在高职院校中的探索[J]. 当代职业教育,2014,7(1):48-50.

[15] 刘勇.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 科技教育,2013,10(29):191-192.

[16] 舒兵,朱天高,李志国. 高职校企合作”双融共育”教学体系的构建[J]. 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2013,12(4):98-102.

[17] 李和平,张广红. 高职院校“2+1”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33(7):11-24.

[18] 张智. 政产学研”四位一体”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 合作经济与科技,2013,28(479):108-109.

[19] 曲中堂,邱烈,謝庆娟,等. 医药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才培养模式探究[J].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3,22(5):1-2.

[20] 丁娜尔. 新医改背景下浙江省县级综合医院卫生人力资源配置调查研究[D]. 杭州师范大学,2015,23-24.

[21] 张宗扬,谭燕,林静,等. 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应用型护理人才[J]. 中国现代医生,2016,54(9):124-127.

[22] 程琳,张培华.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护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研究[J]. 卫生职业教育,2013,31(23):81-82.

[23] 沈玉洁,邹春晴,丁元林. 改革实践教学 培养应用型护理人才[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4,27(6):58-59.

[24] 张荣芳,朱秀敏,李杏杏,等. 工学结合、医教协同模式下构建高职护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J]. 卫生职业教育,2016,34(4):70-72.

[25] 曾贵峰,雷迅文,罗丽芳,等. 突出实践教学培养应用型人才——健康评估实践教学的探索[J]. 卫生职业教育,2014,32(22):67-68.

(收稿日期:2016-07-07)

作者:竺静 王崇宇

医学院校医疗保险论文 篇3:

“健康中国”背景下的医学职业院校医学与健康智库建设

【摘要】职业院校智库建设对于提升职业院校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健康中国”背景下医学职业院校如何建立健全新型智库,从而更好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医疗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已经成为医学院校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在智库建设中,厘清医学院校智库建设的内外部环境,明确自身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是建设高水平新型智库的基础和前提。本文总结了当前我国医学院校智库建设的优势和不足,以及面临的外部机遇和挑战,并探索了医学与健康智库建设对策,以期为医学职业院校医学与健康智库正确定位。

【关键词】 健康中国;医学院校;智库;对策

智库(Think Tank)也称“思想库”,是指各类以政策研究为核心业务、以服务政府决策咨询为目的的研究机构。我国的各级各类医学院校聚集了大量的医学人才资源、医学研究群体等专业优势,有能力开展“健康中国”所倡导的全民健康素养的提高、健康服务新业态的发展、医药科技成果的转化、医疗服务和健康管理服务等评价体系的建立、健康市场调查和咨询服务的提供等等,也有能力开展医疗卫生事业前瞻性、政策性研究,为地方医药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提供决策咨询、评估、服务等功能。

一、医学院校智库建设现状

(一)医学院校智库建设被赋予了新的时代要求

第一,医学院校智库建设正赶上国家政策的东风。2015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深入实施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推进计划,推动高校智力服务能力整体提升”。国家“十三五”规划将“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印发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等文件,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这就迫切需要加强综合型、特色化、前瞻性的医学与健康领域智库建设。

第二,医学院校智库建设符合新时代我国主要矛盾转化背景下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要求。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健康和生活质量的提高逐渐成为人们的迫切需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医药卫生事业发展,为医学院校智库研究指明了方向,确立了目标。医学智库可以聚焦医疗保险、医疗服务、疾病预防、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等。

第三,医学院校智库建设可以与产、学、研高度融合,服务医学院校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在医学院校智库建设中,可以将研究成果及时转化到医学教育教学中,促进教学与科研相互融合,科研反哺教学,教学更接近学科发展前沿和医疗卫生健康现状。

(二)医学院校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学科优势和人才保障

第一,医学院校智库研究实力较强。医学院校汇聚了科研设备、平台和人才,科研实力有一定优势,可以为地方政府医疗卫生事业相关决策提供理论支撑。医学院校智库的科研优势还表现在学术交流方面,医学院校与科研机构、医院等交流合作比較广泛,智库成员往往可以通过学术会议、沙龙、专题讲座等形式了解国内外最新医学理念、医学技术、诊断方法、药物等信息,这些都是智库研究的基础资源。

第二,医学院校智库具有比较突出的学科优势。大多数医学院校不仅有医学类专业,还有工科、理科、文科等专业学科,学科的结构相对比较丰富,能够为医学智库提供跨学科交叉研究、多学科融合的平台。部分医学院校设有国家、省级重点学科、创新平台、研究中心等等,有助于实施问题研究导向。

第三,医学院校智库人才优势和人才保障较为明显。除了医学人才之外,人文社科、理科、工科等领域的研究人才,本校教师、附属医院医生以及临床教学医学的医学人才都可以频繁交流互动,这些都有助于建立医学专业为主的学科团队,聚焦卫生政策、医药产业发展布局、医疗改革等方面,从而开展交叉研究。

(三)医学院校智库政策引导机制缺失、成果转化率不高、智库成员的投入和研究能力不足

第一,医学院校智库政策引导机制较为缺失。相比其他高校智库,医学院校智库建设较为滞后,而且受客观条件的影响,研究内容方面存在同质化、趋同化现象。由于缺乏相关政策的支持、引导,各智库之间不仅联系松散,部分还存在重复建设的情况,各医学智库之间互补性不强。

第二,医学院校智库的科研成果转化率不高。“健康中国”背景下,医学院校智库的研究成果虽呈上升趋势,但是研究成果的转化率有待提高。有研究显示,高校智库真正转化为政府咨询报告的平均比例不足3%,其中能被政府采纳的就更少。

第三,医学院校智库成员的投入和研究能力有待提升。受到当前科研评价体系和职称评审制度的影响,医学院校教师注重与职称评定相关的纵向课题的研究和高水平学术期刊论文的发表。除此之外,医学院校智库成员的政策研究能力也亟待提高。

(四)医学院校智库建设依然任重而道远

随着高校智库建设的不断加速,医学智库建设也越来越受关注。2019年1月,河南省成立高校智库联盟,共64个智库入选,其中与医学相关的智库主要有河南中医药大学中医药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新乡医学院健康中原研究院、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健康管理研究院。随着地方政府购买智库服务需求的不断增加,高校智库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越来越多,基于项目的竞争将在智库之间白热化展开。

二、“健康中国”背景下医学院校医学与健康智库的定位

2014年,教育部印发《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推进计划》,不仅对我国高校新型智库建设做了全面的部署,而且指明了高校智库的功能定位,即发挥战略研究、政策建言、人才培养、舆论引导、公共外交的重要功能。医学院校可以根据自身的专业特点和服务范围,整合优质资源,建立医学与健康智库,以此提升医学院校的社会服务能力。医学与健康智库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维护、促进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创新智库建设的体制机制,走差异化发展道路,主要从事医学与健康领域的咨询、评价、研究等工作,以及健康政策的研究、舆情引导,以此提升公共健康政策、医疗保健质量。

三、“健康中国”背景下医学职业院校医学与健康智库的建设对策

(一)建立健全医学与健康智库的体制、机制,推进协同创新

医学职业院校要建立科学的用人体制机制,建立多学科、多维度、多层次的智库人才队伍和研究平台,要在组织形式上下功夫,创新智库模式,克服“单兵作战”,促进医学院校与医疗机构、科研机构、卫生行业、卫生部门等的有效沟通合作。在协同创新方面,除了推进不同学科、科室、领域之间的横向协同,同时还要推进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学与健康基础研究、健康领域政策咨询等的纵向协同。医学职业院校要积极利用现有的研究条件,促进人才集聚,关注未来医学动向,增加医学与健康对策、政策等方面的研究,强化课题引领意识,提高智库研究的针对性和研究成果的现实性、前瞻性。

(二)聚焦医学与健康的热点难点问题,促进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有机结合

医学与健康智库要聚焦热点难点问题,在高素质技能型医学人才培养、医学科技创新、提升民众健康素养、推进健康服务业、产业发展等方面有所作为。医学与健康智库建设要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国家重大疾病防治、卫生舆情监测、医疗健康政策等,制定明确的研究目标,统筹协同资源,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注重团队建设和集体攻关,协调不同研究方向的智库成员围绕同一课题开展深入研究。

医学与健康智库要真正发挥服务社会、为地方政府提供决策咨询等功能,就要坚持基础研究和应用实践研究相结合,对标国家健康战略决策,充分利用医学院校生理、病理等基础学科优势,提出促进民众身体健康的科学有效的措施。要引导人民提升健康意识,提高民众的健康素养、慢性病防治素养、中医养生保健素养等。医学与健康智库可以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帮助地方政府制定健康产业发展规划,整合医疗资源、养生保健资源,发展健康养生旅游产业。

(三)聚焦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挥医学与健康智库的舆论引导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提高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水平。”面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学与健康智庫应该勇挑重担,加强公共卫生事件防控政策研究,同时要发挥社会舆论引导这一重要功能。要积极引导民众理性认识传染性疾病、做到科学防疫。在实践中,医学与健康智库成员要发挥智库的专业优势,深入研究公共卫生事件防控政策,对重大政策进行有效宣介和说明。对因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引发的一些热点舆情进行科学分析,引导民众普及公共卫生知识、科学防范公共卫生事件。

总之,医学职业院校医学与健康智库要立足专业优势,聚焦民众对健康生活的需求,努力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从而为我国医疗健康事业提供强大的理论支撑。

参考文献:

[1]林洁.美国智库的建设对发展我国智库的启示[D].武汉:湖北大学,2011.

[2]“健康中原研究院”揭牌仪式在郑州举行[EB/OL].人民论坛网,http://www.rmlt.com.cn/2018/1113/532942.shtml,2018-11-13.

[3]曹雪涛.积极推动综合型特色化前瞻性国家医学与健康高端智库建设[EB/OL].https://www.sohu.com/a/73284214_160309,2016-05-04.

[4]周业波.医学院校智库建设的发展与思考[J].医学教育管理,2017,3(01):68-72.

[5]陈向军,熊俊峰,索凯峰.地方高校智库建设的内外部环境与发展路径[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8,16(06):86-91.

[6]徐维英.高校智库建设的独特优势与问题[J].江苏高教,2016(2):54-56.

[7]文少保.高校智库服务政府决策的逻辑起点、难点与策略——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视角[J].中国高教研究,2015,(1):34-38.

[8]唐红军.职业院校新型智库建设的可行性[J].教育与职业,2017(03):96-99.

【本文系2020年河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健康中国’背景下的医学职业院校医学与健康智库建设对策研究”(202400410252)、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019年度创新创业发展能力提升工程项目(2019-LYZZHYB003)的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作者:魏晓波 刘运体

上一篇:核算科目预算会计论文下一篇:绿色低碳室内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