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培养幼儿教师论文

2022-04-29

【摘要】学期教育专业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专业的教育人才,而现代学徒制是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手段,基于学前教育专业实际状况,探究合理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框架,可以为学前教育专业现代学徒制度人才培养提供支持。基于此,文章主要对学前教育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框架进行了简单的分析。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现代职业教育培养幼儿教师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现代职业教育培养幼儿教师论文 篇1:

现代学徒制对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启示

摘要:现代学徒制是发达国家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学前教育专业是一种实践性较强的专业,本文介绍了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现代社会对学前教育人才的要求及当前学前教育现状,最后提出现代学徒制对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启示。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学前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启示

现代学徒制是当前很多发达国家培养新型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仔细分析这种人才培养模式特点,无疑会对促进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专业化发展有所启示。

一、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

现代学徒制是学校与企业在人才培养上加强合作,以学校教师与企业师傅共同传授学生知识与技能的一种职业教育模式[1],现代学徒制强调人才培养的“质量”,有利于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现代学徒制有以下特征:

1.现代学徒制课程内容以职业分析为基础,把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训练结合起来,在“做中学”,学生学习起来更容易理解与掌握。

2.在现代学徒制中,学徒是在真实的工作情境中学习,可以最大限度地注意和参与学习过程,使学习的效果和学习的意愿达到最高和最强。

3.现代学徒制重视学习者个别化学习,这种学习理论强调要“以学习者为中心”,根据学习者个人的情况,来制定学习计划,帮助个体进步,是因材施教的典范。

4.在学徒制中,学徒通过观察师傅及其他工作者的工作,耳濡目染,从而逐渐习得那些只能被体会、领会、感受、感觉,“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所谓“默会”知识和技能。

5.通过学徒制教学,锻炼了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学生们亲临现场接受职业指导、经受职业训练,了解到与自己今后职业有关的各种信息,开阔了知识面,扩大了眼界;在学习中,学生真正参与到了企业的生产进程,体验到企业文化和学校文化的异同,从而使其学习更有指向性和社会性,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2]。

6.现代学徒制还是一种“行业订立标准、校企共同培养、政府充分保障”的人才培养模式。它是 按照企业对人才的要求组织教学和岗位培训, 校企双方通过结构化的方式,紧密合作,从而提供了高质量的教育和培训。

二、改革当前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时代的需求

幼儿教师是一种专业化的职业,《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2012》中明确规定“从事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职责的专业人员,需要经过严格的培养与培训,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随着学前教育的整体发展,社会对学前教育师资提出了新的要求。人们不再满足于只能照顾儿童和看管儿童的看护者,学前教育领域需要有具备较高文化修养、具有教育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开发学前儿童潜能的高素质教师。

学前教育专业有一个非常大的特征就是它的实践性,当前我国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整体上存在实践课程相对薄弱的现象。当前我国中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大部分采用X+集中顶岗实习这种人才培养模式,X是指在校学习时间,一般在最后一学期集中教育实习和顶岗实习,高校中的学前教育专业虽然在前三年有见习、实习内容,但是时间很短,一般几周时间,并且在实习过程中很难做到及时有效的指导。总体来看,学生的实践能力及实践时间都存在不足。

学生实践水平不足就会导致诸如以下问题:教育活动设计能力、组织幼儿一日生活能力、环境创设能力、沟通能力等等各方面能力欠缺,从而使毕业生找不到理想的工作,或者工作后不能很快适应幼儿园的工作,因此改革当前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把学生培养成为了解幼儿、了解教学、熟悉教学实践操作环节的高素质的幼儿教师,是时代的需求。

三、现代学徒制对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启示

认真思考现代学徒制的特征,可以看出在很多方面也适用于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我们可以借鉴现代学徒制,使学校与幼儿园、早教机构等加强合作,学校老师和幼儿园老师共同传授学生知识与技能,从而培养高素质学前教育专业人才。

(一)培养目标的制定

培养目标既是培养模式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它影响并决定了人才规格和能力构成。学校应该邀请幼儿园、早教机构或其它幼儿教育培训机构或部门的专家与教育部门的研究人员和学校教学管理人员、任课教师和学生代表等一起共同制定学校的培养目标。这样就能根据用人单位需求,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制定出明确、具体、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强;的培养目标,培养具有深厚理论基础、较强的实践应用能力和持续发展后力强劲的学前教育专业人才。

(二)课程的设置

课程是人才培养内容的载体和体现方式,学前教育课程内容应不斷完善并与市场需求和时代发展相接轨。有调查显示,新幼儿教师欠缺“自我发展能力”“教育环境创设能力”“班级管理能力”“与家长沟通能力”“意外事故急救处理”和“特殊儿童的心理辅导与行为矫正”等能力[5],因而这在课程设置上应该加强几个方面的建设。另外,根据学生就业渠道的多样性,与幼儿有关的一些行业对应的课程如幼儿文学与艺术领域的儿童文学读物与出版、幼儿美工与动漫创作、幼儿教育的早教市场开发、玩教具制作与推广等也应该适当增加,因而学前教育专业在课程设置时也应该邀请幼儿园、早教机构或其它幼儿教育培训机构或部门的专家与教育部门的研究人员和学校教学管理人员、任课教师和毕业生等,一起共同探讨除了传统的“三学六法”的基本课程之外,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增加哪些课程,哪些课程课时需要增加,哪些课程需要减少课时,哪些课程已经陈旧落伍应该剔除,这样能够充分促进当前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结构的优化。

(三)实践课程的实施与保障

根据当前我国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整体上存在实践课程相对薄弱的现象,应该完善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首先,借鉴现代学徒制理论,学校和幼儿园加强协作,使学生一边在学校学习理论,一边在幼儿园进行实践活动,直接接触幼儿园真实工作环境,实现“做中学,学中做”。其次,在校内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如实验室实训、案例反思、模拟教学等,并且请有经验的幼儿园带班老师、幼儿园园长等给学生授课。其三,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根据学前教育专业的特点,开展一系列的活动和比赛,如普通话朗诵比赛、讲故事比赛、舞蹈比赛、简笔画比赛等等,使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激发学习兴趣,锻炼能力。

实践教学的实施要有政策保障。国家应该出台相关法律和规定,规范引导学前教育实践教学,另外,还要有资金上的支持及大量的应用型兼职教师,使企业和学校能够真正深度融合。

(四)考核与评价

基于现代学徒制,学前教育专业学校也要摒弃原来的单一考评方式,树立多元考评思想。多一些过程性和持续性评价,对学生在各个环节中的具体表现和学习质量做出分别评价;考核人除了任课老师,学校领导,见、实习单位老师,还应该聘请本行业的专家,使考核更具有社会性。

四、结语

学前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有许多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研究解决。本文从现代学徒制的角度来研究学前教育人才培养,希望能够对今后的研究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陈嵩.现代学徒制的推进——上海市首批11所中等职业学校的探索[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8.

[2]胡秀锦.“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9(3).

作者:宋敬

现代职业教育培养幼儿教师论文 篇2:

学前教育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框架构建分析

【摘   要】  学期教育专业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专业的教育人才,而现代学徒制是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手段,基于学前教育专业实际状况,探究合理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框架,可以为学前教育专业现代学徒制度人才培养提供支持。基于此,文章主要对学前教育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框架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  学前教育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框架

现代学徒制是传统学徒制以及现代教育融合的产物,是一种培养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有效方式。分析学前教育需求,基于实际状况,探究学徒制人才培养框架,可以提升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養质量。

一、学前教育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框架,建设思路

1.岗位→能力→课程

课程设置体现能力本位、就业导向和凸显特色的原则,做到理论与实践结合,知识、能力、素质三者并重,充分体现学前教育的学生本位、能力本位原则,按照“工作领域-工作任务-职业能力-支撑课程”技术路线构建专业课程体系。见表1

2.理论与实践教学一体化

采取“校企双制,工学合一,四段式”人才培养模式,深入践行现代学徒制,将理论教育与实践教学有效融合,实现一体化的发展。对此,要基于学前教育专业要求,以及学生的能力培养目标,确定教学模式,在实践中可以基于以下几点开展:

第一阶段是新生入校第一学期,重点在学生人文、思想素养和基础素质的培养;

第二阶段是第二、三学期,校企合作,引入企业文化,重点是学生专业基础、专业技术技能的训练和培养;

第三阶段是第四、五学期,“学中做,做中学”,学生进入企业以锻炼的形式进行一个循环的轮岗,身份是学生,在企业师傅指导下,完成岗位综合能力的学习并积累岗位工作经验;

第四阶段是第六学期,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承担一定的工作任务,企业进行绩效考核,形成专业综合能力,最终完成身份上从学生→学徒→准员工→员工逐步转化。

3.双证书课程

学生在校期间可以参加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AB级、教师资格证等等考试,根据实际状况组织开设了双证书课程,通过双课程的方式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二、学前教育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框架课程设置

以“专业知识、能力和素质”为组织形式构建专业课程结构,将课程体系分为“公共必修课程、公共选修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4大模块,提升学生专业能力,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合理的课程配置,在根本上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学前教育专业共设置有6门核心课程和9门主干课程,这些课程的主要内容如下:

学前心理学课程、学前教育学课程、学前卫生学课程、幼儿园管理课程、幼儿园活动设计与指导课程、幼儿游戏与指导课程六门核心课程,明确教育的目标与要求,要基于心理学知识在幼儿园工作中的应用思路。提升学生的社会能力,倡导合作学习,通过理论学习指导幼师跟儿童相处的技巧与能力;懂得如何在幼儿教育中利用大脑皮质活动的三大规律;能对幼儿常见意外进行初步处理,通过系统化的教学,践行学徒制的本质要求,保障学生可以具备幼儿教师的职业道德与素质;要基于专业能力为基础,使学前专业学生在学前教育理论的基础上,了解和掌握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规律、原则和方法。了解在不同理论指导下的幼儿园课程活动模式,可以充分地掌握现行的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程序与要求,同时,要具有进一步研究和探讨新课改背景下的幼儿园综合主题教育活动的程序和要求的能力,在实践中,通过大量的实际训练,形成学生实际的教育活动能力学前教育(现代学徒制)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运行环境。

三、学前教育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教学设施的完善

1.学前教育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建设原则。学院根据教学的需要,按照学前教育专业设置标准建立了实习实训场所,配置了相应的实习实训设备,通过学徒制的方式开展教学,进而保证了学生职业技能训练的需要。教学设备基本满足教学需要,实训、实践课的开出率达100%。

2.学徒制人才培训校内实训基地的构建。为了真正地践行学前教育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要根据学前教育的要求,设置专业的校内实训基地,对此要完善以下实训基地:

(1)建立了蒙台梭利实训室和奥尔夫实训室,为学生提供幼儿教学实践场所,开设奥尔夫教学法课程,并进行蒙台梭利教师资格证培训。(2)建立并投入使用了MIDI音乐实训室,安装30套MIDI设备,为学生创造先进的音乐制作的学习环境与条件。(3)建立并投入使用两个数码钢琴室,共计60台数码钢琴,安装先进的监控视频设备,每个数码钢琴室能同时容纳30名学生同时上课,为学生提供音乐专业实践场所。(4)完善钢琴、服装以及道具等设备,进而满足学生日常基本练琴需求,保障学生的演出正常使用。

3.学徒制人才培训校外实训基地的基本要求。目前学前教育专业必须要整合社会资源,构建校外教育实训基地,通过学徒制的方式,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对此,本校分别在罗定市、云浮市、东莞市、广州市、深圳市等地区或市县的中小学校建立了150个校外教育教学实习基地,能够保证学生的岗位见习、实习。

4.整合学习资源,创新教学模式

第一,要整合教学及图书、数字化(网络)资料等学习资源。现阶段,充分地利用学院图书馆的藏书总量,实现数字化的网络学习,要构建网络信息库,为学生的学习构建网络环境。

第二,创新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手段与教学组织形式。学前教育专业教师要积极开展教学方法的改革,推动研究性、应用性教学,推广先进多样的教学方法,有效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全部采用多媒体教学,不断优化教学手段,推行传统课堂和多媒体技术相结合的立体化教学。

第三,构建完善的教学评价、考核建议。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一方面,加强形成性评价,实施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监控。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即出勤状况、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情况给予综合性评价。另一方面,完善终结性评价,实现考核手段多样化。

第四,重视教学管理。在教学管理过程中,要按照学院的教学管理文件和教学管理要求进行规范管理,要基于学前教育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目标为基础,基于框架要求与目标,规范管理学前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凸显学前教育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价值。

分析学前教育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目标与要求,基于学前教育专业的行业现状,整合教学资源,合理地设置学前教育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框架,明确学前教育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框架建设的基本思路,通过岗位→能力→课程、理论与实践教学一体化、双证书课程的方式系统化建设,重视课程设置、通过完善学前教育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教学设施、基于学徒制人才培养建设原则、完善学徒制人才培训校内实训基地、校外实训基地,在根本上整合各种学习资源,不断地创新教学模式,加强教学管理,这样才可以充分地凸显学前教育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作用,为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综合素质能力强、核心竞争能力强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黄玉梅.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全程体验教学模式的框架构建[J].现代经济信息,2016(24):391-392.

[2]王慧敏,康健.基于职业导向的学前教育专业“课证融合”人才培养体系研究[J].现代农村科技,2017(11):95-96.

[3]李俊,许紫薇.学前教育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架构探析——以武汉城市职业学院为例[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18(2).

[4]方毅瑛.基于现代学徒制的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顶岗实习模式探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6(5):80-81.

(作者简介:余蓉(1978.09)女,汉族,江西新余人,讲师,本科,主要从事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研究。)

作者:余蓉

现代职业教育培养幼儿教师论文 篇3:

从“艺友制”到“现代学徒制”

[摘要]陶行知艺友制教育思想作为其幼儿师范教育实践的总结,具有较强的创新性和实践性。艺友制是在平等的师生关系基础上,坚持“教学做合一”,通过共教共学共做来培养合格师资的人才培养模式。学习借鉴艺友制教育思想及其实践,对于当前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尤其是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具有一定启示。

[关键词]陶行知教育思想 艺友制 现代学徒制 人才培养模式

[作者简介]张攀,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浙江杭州 311402)

一、艺友制的内涵

关于“艺友制”,陶行知曾做过这样的解释:“艺是艺术,也可作手艺解。友就是朋友。凡用朋友之道教人学做艺术或手艺便是艺友制。”实际上,艺友制是陶行知在乡村幼稚园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套教学方法。它体现着民主平等的理念,是一种全程化的实践教学。他认为,“学做教师之途径有二:一是从师;二是访友。随友学较从师为更自然而有效。故欲为优良教师,莫便于与优良教师为友”。他还说:“先行先知的在做上教,后行后知的在做上学。大家共教共学共做才是真正的艺友制,惟独艺友制才是彻底的教学做合一。”陶行知对于艺友制的解释包含了两层含义:一是他认为与从师相比,向朋友学习要相对自然,也更为有效,所以要和好教师为友,向好教师学习。这里的艺友既是徒弟又是师傅,既是学生又是教师,它从传统学徒制中来,又区别于传统的师徒关系,体现了师生间民主平等的关系。二是师生之间通过共教共学共做可以实现“教学做合一”,因而他反复强调,“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教法,学法,做法是应当合一的”。

二、艺友制的教育实践

艺友制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其核心是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在陶行知乡村师范教育实践中,艺友制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乡村师范尤其是乡村幼儿师范教育培养了大量师资。

1927年,陶行知在创办晓庄师范燕子矶中心幼稚园时,便物色了几名女毕业生与晓庄师范的幼教指导员一起边学习、边工作,以暂时缓解师资短缺问题。在实践过程中,陶行知发现“这种办法不但是最有效力之教师培植法,而且是解除乡村教师寂寞和推广普及教育师资之重要途径”,这实际上就是艺友制的雏型。除晓庄师范的中心小学和中心幼稚园外,艺友制又先后在和平门幼稚园、迈皋桥幼稚园、新安小学附属幼稚园等学校得以实施。1928年,陶行知在《艺友制师范教育答客问》一文中正式提出了“艺友制”的概念,并系统阐述了艺友制的实施步骤。他认为,“艺友制”应当分为四期:“第一期:实际参加幼稚生各种活动,做一个儿童领袖为主。第二期:指示他几种简单的方法,例如讲故事的简明点,认方块字的变化法,带小朋友在地上玩时应注意诸点。他得了方法,就看时机给他一群小朋友去试做。第三期:这期还是继续做各种基本技能的训练,一面又在幼稚园里实地地做。这个时期做,与前期有些不同了,就是导师常常放手,只和他们定一个活动的大纲,在那儿自己做主地干,教师在旁边看。这一期有一个重要的工作是参观。参观有:本校各中心幼稚园互相的参观,到庄外参观。在参观以前导师有一次谈话,指示某处可以看到什么,这次大家集中看什么。参观回来之后有一次谈话。用对比方法来讨论,我们幼稚园应该改进诸点。第四期:在这期里,每两个艺友担任整个幼稚园工作三个月,导师完全处于旁观地位,每星期开讨论会三次,其中一次是预定下周活动大纲,指示材料所在地,方法所在地。其余二次都是讨论做过的事情。总共四期合起来,大约要一年半以上或者延长至两年。四期以后,还不给凭证,要看他出去做事的成绩,经过半年或一年以后,我们去考察实地情形如何,再给以凭证。”⑥在当时国家财力不济、教育基础薄弱的情况下,艺友制发挥了重要作用,培养了一批乡村幼儿教师,弥补了幼儿教育师资短缺问题。

艺友制注重学员实践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通过“做”打通“学”与“教”,实现了真正的教学做合一。在艺友制教育的实践活动中,陶行知一直倡导以“艺”为载体,建立亦师亦友的平等关系,通过“共同生活”,构建和谐民主的校园人际关系,体现了教育民主、平等思想。由于艺友招收的对象大多是本地热心幼儿教育的妇女、乡村学校教员的夫人以及年长的小学毕业女生,因此,艺友制的实施也为乡村女性开辟了新的职业教育之路。

三、对构建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启示

艺友制和现代学徒制具有许多相同之处。它们都强调教师(师傅)与学生(徒弟)在同一情境下共同完成任务,实现教学,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师生关系的平等性,通过师生间的关系以及体验实现职业素养教育。现代“学徒制”是以校企合作为基础,以学生(学徒)的培养为核心,以课程为纽带,以学校、企业的深度参与和教师、师傅的深入指导为支撑的人才培养模式,充分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在现代学徒制模式下,教师(师傅)对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倾向进行有针对的教育和培养。教师(师傅)和学生同处于一个问题和情境下,可以在第一时间和空间里对学生做出指导和建议。这种及时的沟通和反馈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学习者不再是知识和技能的被动接受者,而是任务和项目的主动完成者。通过学徒制教学,学生还能真正参与企业的生产进程,体验企业文化和学校文化的异同,从而使其学习更有指向性和社会性,是高职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的重要途径。

可以说,“教学做合一”以及教育平等思想是两者共同的理论基础。基于理论基础的相似性,两者必然存在一定的联系,通过借鉴艺友制教育思想及其实践,能够为现代学徒制的构建提供参考。

(一)培养目标兼顾职业能力与发展能力

艺友制既注重学生教学技能的训练,又注重学生合作能力及民主平等思想的培养,对于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具有借鉴价值。艺友制在实施过程中强调教学基本技能的学习,培养的四阶段均围绕教学技能、方法的学习和实践而展开,教给学生开展教学活动必备的知识技能,注重教学能力的培养。同时,艺友制还十分重视学生合作交往能力以及民主平等意识的培养,倡导建立平等的师生、生生关系,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平等交往开展教学。正如陶行知所指出的:“与学生共生活,日久便成为学生的朋友;与校工共同生活,日久便成为校工的朋友。大家由相亲而达到相知相爱,自然可以造成和乐的境界”,营造出民主平等的校园人际关系。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规格上具有鲜明的双重特色。一方面,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类,不能忽视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标准之一;另一方面,高职教育作为职业教育,职业性是其特色,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必不可缺的因素。因此,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必须兼顾学生的职业能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在培养目标设置上实施双标准。

(二)实践课程设置注重多样性、充分性

将实习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是艺友制的特点之一。在人才培养第三阶段,它倡导组织学生去校外参观(教育见习),学习他校办学之长;在第四阶段,则让学生承担起幼稚园的主要工作,而且各阶段实践形式各异,具有不同的任务,教师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指导。此外,艺友制的整个培养周期虽只有一年半到两年,但学生修业结束后半年到一年间也被作为考核时期纳入培养过程,学校派教员实地考察学生教学实践情况,并酌情发给证书,这无形中延长了校外实习期,实习时间得到了增加,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教学工作。

现代学徒制强调教师与学生在具体实践中开展教学,实践课程的实施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这一点与艺友制有共同之处。高职教育课程体系的设置以基础课、专业课和实践课三部分组合最为普遍,其中实践课存在着课时偏少、内容不够深入等问题。参考艺友制实践经验,在现代学徒制下,应开设形式多样的实践课程,将专业知识学习与实践技能训练结合,短期见习与长期实习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并通过灵活化的课程实施途径,确保实践课程时间。

(三)培养方法坚持“教学做合一”

艺友制最初就是在中心幼稚园和中心小学中开始尝试的,中心学校既是开展儿童教育的场所,也是教师培训的场所。它是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教学法的具体体现,是“教学做合一”教育方法论在师范教育实践中的运用。陶行知认为,教师的生活是艺术生活,教师的职务也是一种手艺,应当亲自动手去干,那些高谈阔论、妄自尊大的都不是真教师。他鼓励凡学校有一技之长的人便可招收艺友,大家“共学共教共做”,以此来解决办学中教师紧缺的困难。在做中学、在做中教是艺友制实施的重要方法,只有遵循“教学做合一”,才是真正的艺友制。此外,陶行知在教育实践中提出了“中心校”的概念,他认为,“中心学校有了办法,再办师范学校”,师范学校要运用中心学校的精神及方法去培养师资。这里的“中心校”就是学生的实训场所,陶行知将教学实训场所置于教师培养的重要地位,在“中心校”里开展教、学、做。这一点,也是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所在。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下,也要“教学做合一”,构建起“教学一实践一教学一实践”的循环教学模式,通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充分整合校内外资源,将理论与实践对接,以实现“共教共学共做”。此外,还应重视校外实训基地建设,通过校企联合培养,调动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积极性。

(四)以“艺友”精神整合校内外师资团队

艺友制注重学生与教师之间“共教共学共做”关系的建立,“艺友”是徒弟又是师傅,是学生同时又是老师。这一师生关系扩大了学习的对象及范围,学生可以向同伴学习,可以向本校教师学习,也可以向实习学校教员学习,凡是共同开展教学活动的成员都应成为学习的对象。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中,教育者不应局限于校内教师,学生不仅要跟学校的老师学习,还要跟校外的师傅学习,向同伴学。通过校内外、教师与师傅相结合的教学形式,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将专业理论学习与技能策略学习相结合,而且通过与学生密切的交往,教师及师傅还能对学生的发展能力和倾向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培养,使其学习更具指向性和社会性,让学生在学习职业技能的同时,提高职业素养及个人综合素质。

(五)加强人才培养的过程评价

艺友制对于学生的学习评价主要基于学生在各个阶段的实践表现,通过各阶段学生学习的实践考察,形成评价,并基于这种评价开展下一阶段的学习。学生毕业后,学校还会派专员考察学生的工作情况,并根据学生在教学岗位的表现,授予学生相关证书。这种以学生实践活动为主要评价内容,将评价贯穿于整个培养过程的评价方式,有利于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并促使学生将学习内容落到实践中。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下,要注重开展形成性评价,强调评价的过程化,有效监控培养质量,并及时纠正人才培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作者:张攀

上一篇:成功销售产品加强市场调查论文下一篇:房地产内部控制与成本控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