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论文

2022-04-27

摘要: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和高龄化趋势的日益显现,老年人长期护理问题开始受到国内学界的关注。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研究进行梳理,并积极借鉴外国先进经验,设计出江西省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发展模式,即实行以政府强制性基本长期护理保险为基本,以商业保险为重要内容,以养老护理救助制度为补充的多层次长期护理保险模式。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韩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韩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论文 篇1:

韩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对苏州建立养老新体系的启示

摘 要:伴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韩国于2008年实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标志着韩国社会养老正逐步取代家庭养老。本文通过介绍韩国护理制度的形成背景、覆盖面积、服务内容、筹资比例、运营方式等内容,强化对护理保险制度的认知。这些对人口已步入老龄化的苏州关于妥善处理老年生活服务问题具有借鉴价值,推进苏城形成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具有地域特色长期护理保险模式。

关键词:韩国;苏州;长期护理模式;城市特色;分析借鉴

中国自1999年步入人口老龄化阶段以来,全国60岁以上老龄人口已达到1.53亿(2008年)[1]。因为各个城市老龄化发展程度不同,本文选取老龄化发展较快,经济发展迅速的江苏省苏州作为研究对象,苏州因为成功地开展了计划生育工作,人口老龄化浪潮来的较早,程度也较高。并且,苏州地区“四二一”家庭结构十分普及,更导致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在这样的形势下,建立新型的护理体系已成为完善苏州养老制度的当务之急。

放眼亚洲,韩国老年护理保险制度的研究与建设最为人所瞩目。针对老龄人口的增加、高龄老人生活不便以及老年性疾病发病率增加[2]等社会现状,2007年,韓国通过了《老龄长期护理保险法》,该法于2008年7月1日正式实施。韩国因此成为继日本(2000)和新加坡(2002)后通过立法形式引进长期护理制度的第三个亚洲国家。

1 韩国护理保险制度建立的社会背景

作为第三个将长期护理构想正式加以规范的国家,韩国是处在特定的社会背景之下而作出的改革,主要原因共可分为三点:老龄化程度太高、妇女职能的转变、旧的制度引发社会矛盾。

1.1 老龄化程度高和出生率低并存

韩国自21世纪初就开始面临着人口年龄分布严重不均衡的困扰。据韩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10年韩国65岁以上老龄人口数量超过了500万人,据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1000万人以上。但同时,韩国人口出生率却很低,近十年的平均出生率仅仅为1.08%,这就导致了人口结构的严重逆差,被联合国列为危机国。

1.2 家庭结构中妇女职能的转变[3]

韩国是典型的传统社会,“男主外,女主内”思想根深蒂固。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开放和社会观念的转变,原先只会在家做家务、伺候老人为主的韩国妇女开始逐步走出家门从事劳动工作赚取经济酬劳,这直接导致照顾老年人的工作基本落在了配偶身上,但仅仅依靠老年人之间的相互照顾显然并不现实, 护理者本身的老龄化会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和矛盾。

1.3 传统老人护理制度不能适应社会需求

韩国护理保险法建立之前的社会保障制度无法有效地解决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养老和护理问题,出现了大量老无所养的案例,这就要求韩国政府针对日益尖锐的社会矛盾出台新的护理规定,以立法的形式将护理制度加以社会化。韩国在借鉴日本护理制度的基础上结合本国实际情况引进了护理保险法,将护理老人的家庭自觉模式通过社会保险这一社会契约形式加以规范化、社会化、制度化。

2 韩国护理保险制度的具体内容和影响

2.1 韩国护理保险制度的内容

韩国护理制度险由隶属于政府的“国民健康保险公团”进行管理,该公团在全国各地设立分部,实行统一的服务标准、统一的服务费用、统一的保费标准,并为参加国民健康保险的公民统一办理征收长期护理保险费用,此部门运转于韩国护理流程的始终。

2.1.1 制度覆盖对象

韩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覆盖对象必须是有收入的人群,初步定为年龄在65岁以上的老龄人,或者65岁以下的身体机能衰弱的人群提供服务。面对被保险人和家属的大量申请,“国民健康保险公团”通过专业的44项检测指标判断护理需求者属于五个护理级别中的哪个等级,只有前三等级的患者才有资格申请护理服务,初衷是首先以最重症的老人为对象给予护理援助,其次扩大到患有中轻度老年性疾患的老龄人。这一项项严格的硬性标准使得目前该护理服务覆盖不到3%的韩国老人。

2.1.2 护理服务内容

从服务内容上看,韩国的护理保险法能够真正满足老龄人多样性的护理需求:在服务种类周到细致,主要分为日常生活护理和特别护理服务,服务时间合理妥善,基本能保证24小时的全程服务。具体来说,护理服务可分为包括家务、医护、全天看护和暂住照料的家庭服务和包括在家护理、特殊护理和团体家庭组合护理的居家护理服务,为了提高服务质量,政府还提出了特殊服务[4]这一理念,最主要指被保险者向护理机构提出特殊护理要求,护理机构根据实际情况针对老人的现实情况提供相关服务。

2.1.3 筹资和运营方式

韩国长期护理保险与传统的养老保险筹资模式相同,采取“三方”付费制,负责健康保险缴费的保险机构缴纳25%-35%,政府财政在预算范围内支持40%—50%,被保险人即福利享受者承担15%-20%的费用。2010年韩国保险福利部的统计发现,国家与地方政府的财政援助的保险费是整个体系运营的主要资金来源,约占总运营资金的一半以上[5],说明政府在国家的长期护理制度运行过程中起到主心骨的作用。

2.2 韩国护理保险制度的影响

总的说来,韩国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是一个良性循环的系统,如图1所示,由政府宏观调控,国民健康保险公团负责日常运行和监督管理,通过三方筹资获得财政积累,并把相关资金提供给医疗单位或护理机构,由相关人员为受保障者根据其自身需求提供医疗服务。

韩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实施,以立法的方式将以往的老年护理政策进行整合,基本实现了护理制度规范化和法制化,从家庭养老过渡成社会普遍意识的养老方式[6],减轻了家人的照料负担,越来越多的老人及其家庭希望接受这项服务。同时,护理保险制度弱化了服务界限,允许各种服务主体参与其中,将以往分属于老年福利和老年医疗领域各自独立的护理服务统一起来,老龄人群的晚年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和提高。

3 韩国护理保险制度对苏州建立新型护理体系的借鉴意义

韩国护理制度的成功经验,对处于相同社会背景,有着相似的传统道德文化和生活习惯的中国苏州有着很强的参考价值,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基本思路。

3.1 完善地方性老年护理法律体系,提高护理对象覆盖率

随着苏州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苏州政府必须高度重视老龄人护理问题,采取积极措施应对日益增长的护理需求。通过立法将护理保险做出明确的规定,无疑是最为有效的方法。以法律的形式明确了护理保险各方的权利与义务,改变了以往老年护理保障无章可循局面,选择苏州某个区(县)试点,而后逐渐将各个区(县)的老龄人都纳入护理服务体系中,为苏城的老龄人提供幸福安稳的老年生活。

3.2 护理保险制度应由多方参与,完善监督机制

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应由多方参与:其一,苏州政府部门在护理制度的指導、调控、监督等方面应该发挥政策性主导作用。其二,鼓励具有经办长期护理保险的市场机制优势的私人保险公司的参与,减轻政府财政负担,为老龄病患提供快捷便利的专业化护理保险服务。其三,保险受益者在该制度中扮演的角色既是服务享受者,又是制度监督者和意见反馈者。苏州可以开设专门的信息反馈邮箱和网站,每一笔开支必须公开透明,苏州市民对政府的职能是否履行到位、保险公司各项赔付行为正确得当等行为进行监督,减少护理纠纷。

3.3 按社区管理护理机构,强化社会工作者的职能

苏州可将城区划分为多个社区,生活在一个社区的老人们互相沟通,社会工作者定期前往指定的社区和老人谈心,帮助他们处理生活上的琐碎事情,丰富了老人们的精神生活,这也是长期护理制度中不可获缺的一项活动。同时,按照社区进行管理便于老人们集体活动或一致行动,保障了苏州受保人享受同等的护理服务,维系了社会公平的纽带。

3.4 培训专职护理人员,充实苏城护理行业后备力量

现在许多大中型城市已经开始重视护理人员的职业性,不少高校也专设了相关专业。苏州也应紧随时代发展的步伐,加快护理行业的培训和进一步发展,经过专门正规化培训的护理工作者在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时会有很强的职业素养。

为了护理工作更加有序的开展,政府部门可以设立专门的护理工作咨询师,当投身于护理行业一线的工作者遇到较为棘手的问题,护理工作咨询师可以向他们提供无偿的帮助,这对苏州的护理行业走向正规化、体系化有着非常关键的推动作用。

3.5 建立护理独立机构,实现特殊性护理工作

在苏州刚刚出现护理模式雏形时,采取的是统一护理,共同参保,也就是说,受保人的服务待遇是相同的,不存在针对个别情况开设的特殊护理治疗。但随着护理制度在苏城逐步发展起来,我们也应该关注参保人之间不同点,参考被保人提出的特殊服务议案,结合护理机构或者医疗机构的实际情况,整合出符合被保人需求的护理方案,更好地为苏州护理保险人员提供个性化服务。

3.6 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老人健康护理方式,做到老有所养

韩国健康保险制度的保险者是国民健康保险公团,而日本是地方自治团体,运营管理机构有所不同。因此,选择运营管理方式时有必要根据本地社会保险体系选择[7]。苏州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繁荣的经济发展现状、独特的政治发展格局将城市市民划分为不同类型、不同特点的人群,为了提供更加周全贴心的护理服务,苏州应该实施护理需求人员的等级划分,保证护理保险的服务能够按需满足老龄人的护理需求,同时避免保险金额的超额给付,造成保险公司运营负担过重和保险资源的浪费。

[参考文献]

[1]全国老龄委.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Z].~006~.

[2]郑载旭,白泽政和.对作为介护保险制度的韩国人疗养保险制度的内容及构造的考察[J].海外社会保健研究,2007(春刊):80.

[3]宇佐美耕一.关于各国老龄人生活保障制度调查研究报告—— 韩国篇[J].亚洲研究所,2009(春刊):2.

[4]金贞任.韩国护理保险制度[J].海外社会保健研究,2009(夏刊):167.

[5]横山和彦.看韩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N].日本日经产业晚报,2007—10—23(5).

[6]金成垣·山本克也.韩国社会与社会保障制度[J].海外社会保健研究,2009(夏刊):28.

[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老龄事业的发展白皮书[R].2006.

作者:解紫丹

韩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论文 篇2:

对江西省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设计的思考

摘 要: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和高龄化趋势的日益显现,老年人长期护理问题开始受到国内学界的关注。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研究进行梳理,并积极借鉴外国先进经验,设计出江西省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发展模式,即实行以政府强制性基本长期护理保险为基本,以商业保险为重要内容,以养老护理救助制度为补充的多层次长期护理保险模式。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长期护理保险;发展模式

人口老龄化在全球范围内已经演变为势不可挡的汹涌大潮,成为所有国家关注的热点与焦点问题。随着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日益严重的老龄化、高龄化趋势对经济社会的影响越发凸显,尤其是在“未富先老”的国情影响下,已经连续实行35年的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导致的“四二一”家庭格局,不但严重冲击着我国的养老保障体系,更不利于我国健康事业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在江西表现尤为明显。探索建构显著有别于经济发达区域的适合欠发达区域需要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既是长期同步小康的现实需要,又是我国长期护理制度建设和完善,更是江西全面发展的迫切需要。结合江西省现有现状,充分发挥江西省中医药健康产业优势,考虑社会形态疾病谱发状况等影响模式选择的各方面因素,立足于现实,着眼于长远。笔者认为江西省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模式的为:江西省在建立长期护理保险时应当选择发展社会化模式,建立社会保险形式为主的长期护理保险。

一、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概念界定

(一)长期护理。长期护理一词是由英文“Long-term Care”翻译而来,关于“长期护理”概念的界定,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是:“在持续的一段时间内给丧失活动能力或从未有过某种程度活动能力的人提供一系列健康护理、个人照料和社会服务项目”[1]。与传统的家庭照护模式不同,长期照护服务具有连续性、专业性、规范性等特点,其目的是为了满足失能和失智老人的日常生活照料与医疗护理需求,从而提升老年人晚年的生存质量,让老年人更有尊严地活着。

(二)长期护理保险。“长期护理保险”是由“Long-term Care

Insurance”翻译而成,其最早于20世纪70年代产生于美国,随后在德国、法国、日本等国相继产生。长期护理保险是发达国家在应对老龄化挑战中逐步发展起来的一个全新险种,是社会福利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建立长期照护费用超出个人和家庭支付能力的风险分担机制的有效办法。

陈杰认为护理保险就是指老年人当生理或心理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导致日常生活无法自理,在短时间内或者相对较长的时间段内,需要他人在日常生活中给予广泛帮助的一种制度[2]。长期护理不以彻底康复为最终目标,它的主要任务在于尽一切的可能持久地维系和增强患者的身体机能,改善其生活质量。任何的社会群体都可以选择购买长期护理保险,但在实际生活中选购长期护理保险的一般为老年群体[3]。

老年人长期护理保险在有的国家称为老年护理保险或长期护理保险,还有称为长期照护保险,它属于健康保险的范畴。老年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是为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而进行的制度设计,它充分体现了各国不同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展现了各国不同的价值理念和文化传统。

结合以上,本文认为长期照护保险指对被保险人因为年老、严重或是慢性疾病、意外伤害等原因导致身体功能全部或部分丧失,生活无法自理,需要接受长期的康复和护理,对接受他人护理时支付的费用给予补偿的一种健康保险。简单的说,长期照护保险是将护理的费用由社会保险系统来支付的一种保险制度。

二、国内外关于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老年护理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最早

产生于美国。早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就己形成了比较成熟的老年照护专业。美国老年护理事业的实践与理论研究工作对世界各国老年护理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地推动作用。关于长期照护保险的实践与研究,在国外起步也比较早,一些国家还针对长期照护保险颁布了专门的法律,如德国于1994年颁布的《社会抚养保险法案》和日本于2000年开始实施的《长期照护公共保险计划》等。

不同国家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契机不同。美国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是为了解决老年人的道德风险引起的医疗费用攀升的问。美国较早进人人口老龄化社会,无论是社会保险医疗照顾计划还是私人医疗保险均不包含长期护理费用的补偿;医疗救助计划也仅覆盖贫困老年人的一部分长期护理费用。大多数投保医疗保险的老年人将医院当成护理院,加剧了医疗保险费用的攀升,因此美国开始探讨建立专门的保险制度。日本老年人是通过住院享受长期护理服务,导致医疗保险基金严重收不抵支,因此在2000年启动长期护理社会保险。德国在推行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之前,其健康社会保险体系严格区分为“疾病”和“护理”。

不同国家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融资方式不同。美国的长期护理保险属于商业保险范畴,虽然经过多年的发展,其覆盖面仍非常有限。德国的长期护理保险是强制性的社会保险,在1995年启动,是德国社会保险中最年轻的分支,其实行“护理保险跟随医疗保险”的原则,由雇员和雇主各承担一半的保费,覆盖面约90%。日本的长期护理社会保险于2000年正式实施,是社会保险体系的“第五支柱”,由税收和社会保险1:1共同筹资。韩国将全民纳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其保险费被列人国民健康保险框架内,在原健康保险的基础上增收一定比例的护理保险费。韩国与日本在资金筹集方式上类似,区别在于韩国的保险缴费比例和个人承担部分高于日本。

(二)国内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研究现状。我国关于长期护理保险的系统性、理论性研究非常少。大多数文献仅限于长期护理保险政策、需求和必要性等方而的讨论,用到的方法多为定性的方法。国内学者对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研究首先是从对发达国家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介绍、分析开始的。甘雨粒认为社会经济的缓慢发展、人口老龄化程度的逐渐加重和家庭核心化的加剧、老年人非健康寿命的延长、女性社会劳动者比重的增加等促使日本护理保险制度的出台。刘艾就日本的护理保险进行了介绍并提炼出了对我国的启示:加快法律法规的建设、严格对护理等级的划分、加强护理人员的技能素质培训、建立规范和完善的护理服务体系。

在对国外发达国家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研究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学者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建立我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构想。戴卫东通过对强制性变迁的“星光计划”、居家养老模式以及“全无忧长护险”的成本一效益分析,得出长期护理保险在我国的发展模式应为社会保险而非商业保险,并构建出了社会护理保险的“七维三层”框架。

荆涛提出了我国长期护理保险分三步走的经典模式:第一步采用商业长期护理保险的模式;第二步采取社会基本长期护理保险和商业长期护理保险相结合,商业护理保险为补充保险的模式;第三步采用依靠政府强制实行的全民长期护理保险式。刘静在荆涛的护理保险“三步走”的经典模式基础上,对第二、三步进行了创新一在发展商业性护理保险的同时建立护理救助制度,实现社保与护理保险的互转,从而建立起由各级政府、保险公司与社会公民广泛参与的多层次护理保险制度。贾清显通过构建人口模型、精算模型等技术预测出长期护理保险的服务及需求,从中得出结论:我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应先采取社会护理保险与商业护理保险并行的模式,然后逐步向社会保险模式演进。 戴溥之、孟娜、霍传军认为政府应该实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旨在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尤其是部分失能老人的生活,这是对那些生理或心理存在缺陷导致生活无法自理的群体提供的一种服务或经济援助。

何杨,明帮胜,周渭兵认为我国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应考虑保障水平与实际照护成本相适应,并建立科学合理护理等级评估体系,而且政府应该对长期护理保费进行补贴。林宝认为中国未来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应该是一个统一的、福利性、普惠性、强制性的社会保障制度,强调保基本。江崇光博士认为中国应该学习台湾“十年长期照护计划”,借鉴青岛模式,分两步走,走过渡期模型,先建立中国长护计划,建立健全社会服务网路,再构建长期照顾服务体系和长期照护融资体系,最终形成社会保险体系+商业保险体系+社会救助体系+的组合型长期护理保障体系。

三、江西省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设计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观念的转变,希望以传统儒家思想维系家庭代际关系从而解决老年人护理问题显得不太现实。2016年1月份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提出:通过对山东青岛、吉林长春、上海等地区采取的护理保险实践总结,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初步形成了开展长期护理保险试点的基本思路,下一步,将按照五中全会精神,立足我国国情,借鉴国际经验,充分总结已经开展试点探索地区经验,进行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顶层设计,开展实践探索。戴卫东学者提出可借鉴欧亚七国的保险经验,建立长期护理社会保险制度是我国理性的选择,既可以减轻老年贫困与规避国家人口政策风险,又可以开辟“新常态”下的新经济增长点。因此,笔者认为建立有效率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和公共支持及监管系统,发展多层次的护理服务体系具有深远意义。

江西省地处中部,由于境内除北部较为平坦外,东西南部三面环山,中部丘陵起伏,成为一个整体向鄱阳湖倾斜而往北开口的巨大盆地,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截至2013年,江西省GDP达14338.5亿元。年末常住人口4522.2万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397.0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8.8%。由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进行的我国“全国城乡失能老年人状况研究”显示,其中2010年末江西省城乡部分失能和完全失能老年人约39.7万人,占总体老年人的10% 。随着老龄化趋势,需照料的失能、半失能老人比例将逐步升高。面对如此沉重的养老负担和护理负担的是家庭养老难以为继和养老服务总量明显不足的现实。

江西省长期护理社会保险制度的设计既要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又要符合中国基本国情。在保险对象方面,在制度建立之初,可以采取补缺型长期护理保险模式,只对特殊群体进行保障。随着制度逐步完善与政府承受能力的增强,可以将所有参加医疗保险的人都纳入长期护理保险范围之内,参考日、韩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对保险享受者的年龄与病种进行限制。可以参考德国的长期护理保险模式,将参保人配偶与子女也纳入覆盖范围,不再限制年龄与病种,只要符合规定等级,便可享受相应等级的护理服务。

在缴费方式上,学者张晓杰认为当前我国社会保险费率已很高,直接单独设置长期护理保险会加重企业和个人负担,可以在基本医疗保险体系中划分一定比例作为长期护理保险基金,并整合零散养老服务补贴费用,逐步来推进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实施。肖云等学者认为资金严重缺乏是困扰我国长期护理保险的瓶颈,可以通过雇主和雇员缴费、政府补贴及商业保险公司参与筹资方式,多渠道、多层次筹集资金,确保我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建立。笔者认为护理保险基金按照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略有结余的原则筹集和使用,可以从医疗保险统筹金和个人账户中按照一定的比例划转,用人单位和个人不再另行缴费。 同时由福彩公益金每年划转进一步充实基金。在保险给付方而,实行现收现付制,按照护理等级来支付护理补偿。以家庭与社区护理为主,护理院等机构护理为补充,实行服务给付与现金给付相结合的方式,护理对象分摊一定比例的护理费用。

笔者认为建立以社会保险形式为主的长期护理保险,即以政府强制性基本长期护理保险为基本,以商业保险为重要内容,以养老保险制度为补充的多层次的长期护理模式。在江西省开展商业长期护理保险,但江西省内部各地的经济发展也不平均,存在一定贫富差距,城乡差距尤为明显,该险种只能在经济发达的城镇先行展开其次,城镇地区对于长期护理保险的需求更为强烈,城镇居民大多是独生子女,并存在工作压力大、休息时间少、医疗护理费用高等问题。借鉴美国、日本将长期护理保险普及到全社会的成功经验,模仿我国普通商业医疗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的经营模式,将长期护理保险推广到全社会最后我们还要注意,根据历史规律,经济的发展可能会带来通货膨胀的加剧以及护理费用的增加。

四、结语

江西省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应以社会保险为主体,以商业保险为补充。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与德国最接近,可借鉴德国“长期护理保险跟随医疗保险”的经验,采取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相结合的模式,以社会保险为主体,以商业保险为补充,建立保基本、全覆盖、多层次的长期护理保险体系。以社会保险为主体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筹资应以企业和个人缴费为主,政府适当补贴。政府主导长期护理保险的建立,势必要推进公共政策及配套措施的发展,进而培育和完善长期护理服务市场,带动长期护理商业保险市场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裴晓梅,房莉杰等.老年长期照护导论[M].北京.社科文献出版社,2010(2)

[2] 陈杰.日本的护理保险及其启示[J].市场与人口分析,2002(2)

[3] 荆涛、阎波、万里虹.长期护理保险的概念界定[J].中国保险,2005 (11)

[4] 荆涛.长期护理保险的概念界定[J].保险研究,2005(5) 43一45

[5] 杨红燕.发达国家老年护理保险制度及启示[J].国外医学,2007(1)

[6] 郝君富 李心愉.德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设计、经济影响与启示[J].人口学刊, 2010(2)

[7] 戴卫东.中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构建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94-231)

[8] 刘静.中国人口老龄化背景下长期护理保险研究[D].辽宁:辽宁大学,2011.

[9] 贾清显.中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构建研究[D].天津:南开大学,2010.

[10] 戴溥之、孟娜、霍传军.老年长期护理保险现状分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6(3)

[11] 何杨,明帮胜,周渭兵.美国长期照护保险制度研究及对中国的启示[J].中国医疗保险,2015(11)

作者:王苛宁 赵倩

韩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论文 篇3:

我国老年长期护理保险筹资机制对韩国经验的借鉴研究

[摘 要]筹资机制是社会保险运行的保障,筹资机制的稳定和可持续对老年长期护理保险的建立尤为重要。韩国长期护理保险的筹资机制具有缜密的制度设计和良好的实施效果,研究韩国长期护理保险筹资机制对我国长护保险的制度建设有借鉴意义。本文从筹资主体、筹资渠道、筹资水平、筹资方式等方面考察了韩国长护保险的筹资机制,结合中国长护保险试点地区的实践情况,提出从从筹资机制方面来看,韩国的筹资主体责任明确、筹资渠道多元化、筹资水平动态调整、筹资方式固定统一等对中国开展老年长期护理服务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长期护理保险;韩国;筹资机制;筹资模式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失能老人长期照护资金规模测算及筹集模式研究”(16CRK018);长春市社科规划办项目“长春市失能人员医疗照护保险实证研究”(CSKT2018ZX 042)。

[作者简介]李元(1986-),女,经济学博士,长春工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邓琪钰(1995-),女,长春工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长春 130012)。

引言

韩国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增长归因于婴儿潮一代的退休和年轻人生育意愿的下降。儿童抚养比率从1990年的36.9%下降到2000年的29.4%,到2010年仅为22.2%。相比之下,1990年老年抚养比率为7.4%,2000年达到10.1%,2010年增加到15.0%。快速老龄化面临的主要挑战是如何为失能老人提供照护服务。韩国根据本国现状于2008年7月1日正式实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制度运行至今已有10年时间,政策已渐趋完善,尤其是在长期护理保险筹资方面的经验,可供我国参考。

2016年我国政府发布《关于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选择了2个重点联系省份以及15个城市进行试点。目前来看,试点地区制度运行状态良好,但在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出现一些问题,其中尤为关键的是长期护理保险的资金筹集问题。

景跃军、孟石、李元:《德美日长期护理保险资金筹集模式的特点及启示》,《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2期。是否有稳固的资金支持,关系到失能老人能否享受到合理的待遇。因此,建立完善的长期照护保险筹资机制是制度本身得以持续运行的重要依托。为此,本文主要以韩国的资金筹集机制为示范,通过分析我国目前长期护理保险筹资机制的现状,借鉴韩国经验并总结教训,以助于提出我国老年长期护理保险资金筹集机制的建议,使我国长期护理保险资金筹集机制能够长效运行。

一、老年长期护理保险筹资机制及要素分析

(一)筹资机制含义

老年长期护理保险的筹资是指专门的社会保险基金征收机构按照老年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所规定的计征对象和方法,定期向劳动者所在单位和(或)劳动者个人征收老年长期照护保险费(税)的行为

林义:《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5年,第19页。。

老年长期护理保险筹资机制具体表现为一系列规章制度,也就是在长期护理保险资金筹集过程中,管理者作为依据来保证筹资工作高效、稳定,筹资费率平稳、可持续,筹资成本、管理成本最小化的工作方针。

刘金涛、陈树文:《我国老年长期护理保险筹资机制探析》,《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筹资机制是探索我国老年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关键,为了让老年长期护理保险基金能够高效运行,必须建立科学的筹资机制。

(二)筹资机制要素

本文依照已经存在的文献整理并且根据对我国老年长期照护保险筹资机制的研究,将老年长期护理保险筹资机制确定为五个核心要素,分别是筹资主体、筹资渠道、筹资方式,筹资标准和筹资模式。

1.筹资主体。

筹资主体是针对在老年长期护理保险基金筹集和使用过程中对该基金负责到底的特定管理者。特定管理者在法律法规规定下进行科学管理,确保老年长期照护保险筹资机制得到高效率、可持續的运行。

孙洁、蒋悦竹:《社会长期护理保险筹资机制理论分析框架》,《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8年第1期。本文将老年长期护理保险筹资的管理者视为可以按照法律,负担老年长期照护保险筹资的责任并遵循相关制度规定以及政策监督的个人、政府机构和社会组织等。

2.筹资渠道。

筹资渠道是指基金从哪里筹集,体现的是基金的来源和流量。筹资渠道可以明确反映基金的来源途径,有利于帮助筹资对象明晰筹资责任,这对老年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建立与发展起着关键的促进作用。老年长期护理保险做为一项社会保险政策,同样秉承了“三方负担”的原则,通过国家、企业、个人三个渠道来筹集基金。此外,还通过慈善机构捐助、医保基金划拨等渠道扩充筹资规模,有效弥补了基金的不足。

3.筹资方式。

筹资方式即筹措基金采取的具体形式,体现着社会保险基金的属性,即国家、企业、个人应负担的保险费(税)通过什么途径进入保险基金。目前,社会保险筹资常用的三种方式是社会保险税、社会保险费和预算基金账户。采取合理的筹资方式进行筹资,有助于保险基金有效整合,提高长期护理保险基金的运行效率。

社会保险税是由政府向雇主和社会保险金的受领人征收的一种税,筹集的基金用于不同的社会保险项目。社会保险费即向雇主和雇员以缴费的形式筹集的社会保险基金,社会保险基金是由国家负责监督,并由特定的机构执行基金的运转。预算基金账户具有强制性储蓄特征,主要将雇员和雇主所缴纳的基金都存入到雇员的个人账户中。

4.筹资标准。筹资标准即按照何种缴费比例来筹集长期护理保险资金。长期照护保险的资金筹集标准大体上由长期照护费用支出、参保人的平均收入水平、缴纳保险者的数量、政府财政状况、被保险人自付额度、国家社会保险总体资金筹集标准等决定。

老年长期照护资金筹集标准是指用多少的资金来让被保险人能够从中受益。保障资金运作过程中所支付的老年长期照护保险费用,既能满足老年人对长期照护的需求,又能够使保险基金自身有效运行下去。

5.筹资模式。筹资模式是指资金在老年长期护理保险体系中的实际使用方式,即怎样筹集资金并且合理使用资金。社会保险筹资模式分为三类:现收现付制、基金积累制和部分积累制。

詹军:《韩国老年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述要——兼谈对中国建立养老服务新体系的启示》,《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2期。

现收现付制的筹资模式目标是实现资金收支在短期内横向平衡,即本年度内所收取的社会保险总金额与需要支付的社会保险金额持平。基金积累制的筹资模式目标是基金的长期可持续运营,要求社会保险基金的收支在较长时期实现纵向平衡,即在被保险人受保障期间,实现社会保障基金本金及收益总额与被保险人获得待遇总额持平。部分积累制则是将现收现付制与基金积累制相结合的筹资模式。

二、韩国长期护理保险筹资机制分析

韩国经过多年探索已经形成了具有本国特色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对亚洲各国都有借鉴意义,尤其是在筹资机制方面也逐步发展并成熟,下面主要从筹资主体、筹资渠道、筹资方式、筹资水平和筹资模式五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韩国长期护理保险的筹资主体

韩国将社会保险制度运用在筹措老年长期护理保险基金中,其筹资主体自然是韩国政府。2008年,韩国政府根据全民健康保险(NHI)制度构建了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主要是基于韩国当局希望减轻企业负担且社会公众也相对了解医疗保险服务供给模式。

齐忆虹:《中等收入国家长期护理保险研究:韩国与日本及德国的比较》,《国外医学:卫生经济分册》2016年第1期。政府借鉴现有社会保险的管理模式,由中央政府负责整体指导与监督,由地方政府负责护理机构建立、评审与监督,由保健福利部督导的健康保险机构负责具体运营。

(二)韩国长期护理保险的筹资渠道

韩国長期护理社会保险采用了责任分担机制,筹资来源可分为四类:第一,国家健康保险计划的所有参与者,这部分人按照工资的0.38%进行缴费,单位和个人分别承担0.19%。自由职业者(包括农民)所应缴纳的保险费率取决于个人收入、土地和其他资产。第二,长期护理保险的补充资金来源于国家财政收入的20%。第三,国家和地方政府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未涵盖但仍然生活贫困的人支付50%的津贴。第四,从家庭护理服务费用总额中划拨15%的费用,从机构护理费用总额中划拨20%的费用。首尔市于2013年6月开始为无力承担自负费用的贫困人口发放补贴,目前其他城市也开始探索类似的补助方式。

(三)韩国长期护理保险的筹资方式

韩国主要采取的是强制缴费的方式筹集长期护理保险资金。强制缴费的责任主体多元化,风险共担,权利义务统一,强调个人责任。强制缴费的方式按照资金来源进行分类属于“保险制”,包含单独缴纳保险费和保险费加税收两种方式筹集资金,由多方主体共同负担资金。韩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资金筹集典型的方式是保险费和税收相结合,即长期护理保险费中的一部分是来源于政府的财政补助。这样的资金筹集方式实质上是混合了税收制和保险制,而这种资金筹集的方式在各个国家也在广泛应用。

(四)韩国长期护理保险的筹资标准

韩国长期护理保险在政府补贴、雇主和雇员缴纳的保险费比例上存在差异。并且,其费率也一直处在调整变化中。2008年,保险费率为4.05%,

其中雇主和雇员各承担50%。自营职业者完全由个人承担。2009年费率浮动到4.8%左右,2010年上升到6.55%,这一缴费水平在之后的6年间没有再进行调整。

中央政府承担20%的保险费用,同时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有责任为部分享有医疗补助的被保险人提供长期护理的补助。而个人享有长期护理服务的同时需要自付部分费用,根据接受服务的方式不同自付比例也有区别,例如在机构接受护理服务的自付比为20%,在家享受护理服务的自付比为15%。

(五)韩国长期护理保险的筹资模式

韩国的长期护理保险筹资模式是以“现收现付”原则为基础的。其优点是在实行长期护理保险初期制度容易推行,接受度高,不需要基金累积且管理成本与风险较低。此外,由于现收现付制是根据比例从相应的缴费主体中抽取费用,即征即付,不用作为将来的储备金使用,可以有效防止通货膨胀带来的基金贬值的风险。

然而,面对日益严重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此种筹资模式也将面临可持续性问题,公众特别是中青年人的负担越来越重。据统计,韩国老龄人口在2010年已经占到总人口数的11%,预计到2026年比重会上升到20.8%。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使得在职员工和老龄人口的比例失衡,加重了缴纳保费人的负担,现收现付制带来的收支失衡势必引发财务危机。

三、我国长期护理保险筹资机制的现状分析

在我国当前老龄化的背景下,失能老人的照护问题已成为社会热点问题。2016年《指导意见》出台后,包括青岛、上海、长春等城市启动了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探索为失能人员提供更好的长期照护,在诸多问题中最值得关注的就是筹资机制问题。

(一)我国长期护理保险的筹资主体

目前,我国大部分试点城市选择社会保险方式来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探索,这一制度体系下,政府需要承担相应的筹资责任,扮演着“保险人”的角色,通过大数法则原理,将未来有长期照护风险的人纳入保险体制之内。除此之外,政府需要在必要的时候为长期护理保险提供资金补贴。政府作为该制度的筹资责任主体,承担着筹资制度的设计、运营、监管、补贴等多方面责任。

(二)我国长期护理保险的筹资渠道

结合现有试点经验,目前长期护理保险筹资按责任主体划分为三个类别:医疗保险负担型、混合负担型和雇主雇员共担型。医疗保险负担型主要强调医疗保险的主体责任,如青岛和长春这两个城市的医疗保险承担全部筹资责任,其他地区如安庆、聊城及日照等医疗保险负担部分也超过了筹资总额的一半。荆门、上饶、南通属混合负担型,小部分依靠医疗保险基金划拨,更加强调个人缴费和政府补助,如上饶的个人缴费比例占40%。而雇主雇员共担制的典型城市是上海,其筹资完全不依靠医疗保险基金。

程煜、沈亦骏:《中国试点地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比较与思考——基于五个试点地区的政策文本分析》,《公共治理评论》2017年第1期。见表1。

(三)我国长期护理保险的筹资方式

关于筹资方式,虽然所有城市都规定强制缴费,但各个地方做法还存在差别,具体可以分为三种情况:定额筹资、比例筹资以及混合筹资。这三种筹资方式对于参保人群的划分和筹资水平的确定略有不同。

邓晶、邓文燕:《长期护理保险第一批试点城市保险筹资方案比较分析》,《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7年第8期。

其中,定额筹资是设定具体金额作为个人筹资标准,各个城市选择的具体数额在30元到150元范围之内。比例筹资,即按照被保险人前一年的工资总额或人均可支配收入或医疗保险缴费基数的一定百分比进行计算,该模式已被用于青岛、苏州等地。混合筹资,即根据保险对象的性质将其筹资分成不同类别,不同类别的参保人员缴费基数不同,上海采用了这种筹资方式。(见表2)

(四)我国长期护理保险的筹资标准

《指导意见》提出:“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护理需求、护理服务成本以及保障范围和水平等因按照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略有结余的原则合理确定”,由于全国各地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因此并没有规定具体的筹资比例。

总体来说,各地筹资标准大致分为三类:承德、荆门、南通、青岛以个人工资为依据确定筹资水平。宁波、上海、长春、成都、石河子按比例对居民医疗保险总额进行资金筹措;安庆、齐齐哈尔、上饶、广州、重庆等市,虽然公布了筹资水平的暂行办法,但具体内容和标准未展开说明。例如,广州每人每年为130元,安庆和长春(居民)为每人每年30元。

吴海波、雷涵、李亚男、刘园园:《筹资、保障与运行: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方案比较》,《保险理论与实践》2017年第9期。各地筹资水平的详细情况见表3。

(五)我国长期护理保险的筹资模式

总结我国目前的长期照护保险试点经验,可以认为是传统的现收现付制,大部分试点城市是依托医疗保险基金在支付长期护理保险费用,以收定支,市级统筹为主。长春市实行市级统筹,青岛市和南通市也是市级统筹为主,上海市从2013年3个区6个街道发展到2014年6个区28个街道,最后到2016年的全市统筹。

《指导意见》第九条规定:“长期护理保险基金参照现行社会保险基金有关管理制度执行。基金单独管理,专款专用”,这一规定与其他国家的政策有异曲同工之处。戴卫东:《长期护理保险的“中国方案”》,《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7年第3期。总结国际经验,由医疗保险机构管理长期护理保险基金,能够有效的节约管理成本,并提升管理效率。

四、完善我國长期护理保险筹资机制的对策思考

根据前文对于韩国筹资机制经验的分析以及对我国目前长期照护保险试点经验的总结,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明确筹资主体责任

从韩国和其他实行长期照护保险国家的经验看,多数选择了社会保险的筹资方式。因此,政府对长期照护保险负有一定的筹资责任,但并非全部责任,个人、社会也应该作为主体承担相应的责任。本文认为社会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筹资主体应为承担社会长期护理保险筹资责任的各个主体,既包括依法依规承担社会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供款责任的个人和组织,也包括依法、依规负责社会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制定、政策运行、监督指导及财政支持的政府机构。

目前主管长期照护保险的政府机构是各市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主管部门需要承担其相应的筹资责任,主要工作是制定一套合理、高效的筹资机制并确定科学的筹资基数与比例。相应的由相关部门来配合工作,其中资金筹集具体实施由照护保险经办机构完成,监管由财政部门完成。企业和个人有按时足额缴纳长期照护保险费的责任。通过多元化的责任分担,不仅能使需要长期护理服务的失能失智人员有充足和稳定的资金来源,而且也能使我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筹资主体责任明确,做到风险共担。

(二)建立多元主体支撑的筹资渠道

韩国长护保险筹资渠道主要来自政府、企业和雇员。结合我国的经济发展情况、已有社会保险体制的运行情况以及现有长期护理保险试点的实施情况,笔者建议我国可以效仿韩国三方筹资,在政府、企业和雇员三个渠道的基础上,适当发展公益基金、慈善项目等来增加长期护理保险的资金投入。

以目前的情况来看,现有的社会保险筹资水平已经给用人单位形成了一定规模的管理成本。为了缓解用人单位的资金压力,同时保证制度的正常运转,笔者建议:第一,提高筹资主体的积极性,制定相应的制度激励个人及用人单位参保,并且适当调整社会保险的结构来补充长期护理保险费用。第二,充分利用现有的社会保险基金结余,补充作为长期护理保险的筹集资金。在不影响基本养老和医疗保险收支平衡的前提下,从其统筹及个人账户历年结余基金中划拨到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基金中。第三,鼓励社会参与筹资,充分发挥慈善机构、基金会等社会组织的作用。拓展可持续的筹资来源与筹资方式,例如医疗保险个人账户划转等方式。

(三)实施差异化费率的筹资方式

结合目前我国人口结构与老龄化现状,我国长期护理服务存在供需不平衡的情况,同时社会保险参保人数和平均工资在持续波动中。因此,总结韩国典型经验,我们可以尝试实施长期照护保险浮动费率制,这样便于相关部门及时依据长期照护保险基金运营情况进行费率的调整与完善。

同时,依照各地城乡居民收入差异和需求结构,同一地区提供多层次的缴费费率层次。第一,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实行不同的缴费比例,城镇职工缴费基数同其他社会保险的缴费基数按照税前工资进行缴费,而其他参保人员则可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合适的缴费档位与缴费比例。第二,对城乡居民中的特殊群体适当给予补助,对于农村的五保户和城市中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政府出资帮助其缴纳保险费,对于退休人员可以由政府补贴一部分,同时从每月发放的养老金中划拨一部分。

(四)科学厘定不宜过高的筹资水平

长期护理保险是我国搭建社会保险体系过程中的“最后一环”,但是其只是现有社会保险体系中的一部分。由于我国现有的社会保险体系比较完备,从某种程度上来看,政府、企业与个人已经承担了一定比例的缴费,为了实现整体筹资水平的平衡,在涉及长期护理保险费率时要充分论证合理的社会保险缴费水平。因此,我国长期照护保险的缴费费率不宜过高。长期护理保险在筹资水平上,应该经过严格的精算定价。在精算的过程中不但要考虑个人可支配收入,还应考虑长期护理服务成本和费用上涨情况、长期护理发生情况、医疗保险基金使用情况以及长期护理保险经办机构的合理利润等因素。

根据韩国及发达国家的经验,长期护理支出占GDP的比例相对均匀地分布在0.1%~2%。由此可见,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基于平稳且不影响其他社会保险制度缴费的情况下,可以以1%左右的比例按照国家GDP水平进行单独的资金筹措。借鉴国外经验,我国长期护理保险费率可以设置在1%到2%之间,而缴费基准应该是被保险人的现有实际工资收入。

(五)选择合理严谨的财务管理模式

目前我国现有的社会保险制度均采用缴费的筹措方式,因而作为国家第六种社会保险的长期护理保险也应该沿用这一筹措方式。另外,为了保证社会保险整体缴费水平的稳定,减轻各缴费主体的负担,可以由医疗保险机构进行内部的账户结构调整,通过医保结余基金划拨的方式扩充长期护理保险建制初期所需的制度成本。而长期护理保险基金管理机构应与医保管理机构保持一致,统一征收但分账核算。

基于前文对韩国经验的总结,我国长期护理保险的基金筹集应当实行现收现付的筹资方式。由于当前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可以采取“以支定收,略有结余”的原则。借鉴韩国典型做法,国家财政和地方财政需抽调部分的筹资金额作为调剂金,来弥补各个地区之间的资金运营不平衡情况,避免出现两极分化的情况。

综上所述,我国在制定长期护理保险筹资机制的过程中需要充分的学习和利用目前韩国在相关方面实践总结的优秀成果。同时也要因地制宜,结合先行试点城市的长期护理保险筹资机制经验,与已有的社会保障体系相衔接,继续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长期护理保险筹资机制。

作者:李元 邓琪钰

上一篇:高校知识产权文化产业论文下一篇:人民币汇率科学发展观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