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养老保险建设论文

2022-04-20

摘要: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的必要性根源于“老”的扩大与“养”的弱化之间的矛盾;紧迫性根源于老龄化高峰的来临与制度构建的时滞。由于公共产品的性质,政府必须成为建设新型农村社会养老制度建设的第一责任人。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农村养老保险建设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农村养老保险建设论文 篇1:

农村养老保险建设的问题与出路

摘要:目前我国农村养老体制存在重大缺陷,建立统一的社会化养老保障体系的条件还不具备,而未来我国农村老年人养老方式应在继续鼓励老人自养、家庭赡养的基础上,大力推进养老社会化体系建设,并使之与其他养老方式相互补充,共同构筑我国农村未来养老保障体系。

关键词:农村;养老保险;养老保障体系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71%左右,农村的老人占全国老人的比例达到75%,老有所养一直是广大农民群众梦寐以求的愿望,也是政府十分关心的问题,但农民自愿参加养老保障统筹的积极性不高,部分地区政府强制收缴养老统筹费,引导变成强制;赡养纠纷事件逐年猛增,家庭养老矛盾重重,危机四伏。笔者认为,出现这些偏差的根本原因在于目前的农村养老体制存在重大缺陷。

一、农村社会养老的现状

(一)老龄化加快

自70年代我国成功地实施计划生育政策后,我国人口的年龄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1964年第二次人口普查时,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的比例为5.86%。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时,为7.64%。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时,上升到8.59%。目前我国老年人口已达1.25亿人,达到10%的老年型标准。预计到2020年将有2.3亿老年人,占总人口的15%左右,2050年将达4亿多,占总人口的26%左右。人口老龄化在给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沉重压力的同时,也给家庭带来沉重负担,老年供养系数上升,劳动年龄人口负担加重。1991年60岁以上老人供养系数为13.74%,2000年为15.6%,预计2010年达到17.62%,2020年达到23.77%,2050年达到48.49%。

(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覆盖范围太小,覆盖对象有缺陷

目前我国拥有世界上数量最多的老年人口,其中百分之七十五在农村。据统计,未纳入社会保障的农村人口还很多。1998年建立社会保障网络的乡镇仅占全国乡镇总数的41%,建立社会保障基金会的村委会不到村民委员会总数的20%。另外,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我国进城务工者已从改革开放之初的不到200万人增加到2003年的1.14亿人,所以很有必要考虑这个特殊群体的养老保险问题。基本方案中没有体现出对留在农村的农民和进城务工的农民给予区别对待。进城务工的农民既没被纳入到农村养老保险体系中,也没被纳入到城市养老保险体系中,处于法律保护的空白地带。

(三)传统的家庭养老保险的功能被削弱

家庭养老是农村养老的主要方式所谓家庭养老,即以家庭为单位,由家庭成员主要是年轻子女或孙子女赡养年老家庭成员的养老方式。养老内容,主要是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精神上慰籍三个方面。养儿防老的观念在我国农村根深蒂固,家庭赡养一直是最重要的养老方式,“子承父业”高度概括了上下两代人之间的密切关系。这种稳定的世代交替,能在家庭内部自然的完成赡养老人的职能,并形成相应的道德规范。农村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这是促使家庭养老方式变革的决定性因素。这种进程,一方面促进了社会经济结构和生产方式的变更。弱化了土地保障作用,促使了社会养老方式的产生;另一方面,工业大生产劳动方式的重大转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劳动者作为养老义务承担者的角色,家庭赡养和生活照料功能随之受到削弱。劳动力流动和人口的迁移。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不同地区呈现出了不同的发展态势。城市、沿海地区由于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各方面的原因出现了加速发展的态势,它们对外来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日渐增强,同时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使原先隐藏在集体出工劳动方式中的大量剩余劳动力涌现出来,而户籍制度和粮食统购统销政策改革,使农村劳动力大规模地向城市、县城和沿海发达地区流动和迁移成为可能。这些“离土又离乡”、“进厂又进城”人员长年在外务工经商,势必影响对老人的供养,对传统家庭产生诸多负面影响。

(四)农村养老不能完全依赖土地保障,但是土地对于有的农民来说仍然是重要的生产资料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提供的数据,从1978年到1998年,全国农民平均来自第一产业的收入比重由91.5%下降到了57.2%,其中纯农业收入仅占总收入的42.9%。目前农民家庭经营收入中,大约40%来自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1/4左右来自劳动收入。来自转移性与财产性的收入约占纯收入的5.7%。由此可见,来自土地的农业收入已难以保证农民的基本生活,以之养老更是奢望。有的农民已经摆脱土地的束缚,参与到现实的社会保障中。但是,土地对于有的农民来说仍然是很重要的生产资料。近年来农产品的价格日益下降,从土地上获得的收益非常微薄。而且农民的承包地被大量征用,代价是极少的土地补偿费。所以完全依靠土地来养老的选择也是不可行的。

(五)伴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及家庭“四、二、一”人口结构的形成,家庭小型化也在发展

农村家庭人口结构也将出现以下变动趋势:

1、已婚子女与老年人分居的现象逐渐增多,老年人单身户或一对夫妇比重提高。据1995年全国人口1%抽样调查,全国只有一个老年人或老年夫妇独自居住的家庭约为2049万户。预计我国老年夫妇家庭、单身老人家庭即纯老人家庭将大规模、大面积地出现。

2、特殊老年群体大量出现。这样的群体主要有三类:一是丧偶老人群体。由于人类平均寿命延长以及性别比的变化,丧偶老人主要是丧偶老年妇女会大量增加。部分丧偶老人再婚,另组家庭。也有许多老年夫妇因一方去世而成为单身老人家庭。二是独生子女父母家庭。20世纪80年代以后出身的大批独生子女21世纪初开始步入婚期,他们的父母也将由目前的准老人步入老年。三是两代老人家庭。下世纪随着人口老龄程度的加深,高龄化也将在我国出现,到那时将是许多低龄老人不能与其子女共居,但却要赡养已进入高龄的父母,组成低龄老人与高龄老人两代老人共居的家庭。以上这些纯老户与特殊老人群体,在居家养老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困难,需要社会予以关怀。

所有这些,决定了我国农村必须在家庭养老基础上建立相应的社会化养老保障体系,这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变化的必然趋势。

(六)资金筹集与基金的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由于历史欠账的规模过于庞大,使得我国基本社会养老保险由名义上的部分基金制回归为事实上的现收现付制;在现收现付体制下,最初几代退休者享受了远远超过其缴纳的养老金,而支付这些费用的后参加者又一厢情愿地希望通过自身的缴纳换取仍旧慷慨的养老金支付保证;然而,养老基金的积累往往不能达到这种要求,养老金的支付只能靠更高的缴费率来维持,债务会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而愈积愈多。房海燕女士(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博士)于1998年在比较乐观的假设条件下,根据给付配置精算成本法测算出我国隐性公共养老金债务1997年的现值为17998亿元,数目惊人。理论上的天文数字已足以使我们担忧,而已经发生的养老金拖欠现象就使人们更有理由怀疑社会养老保险的保险系数。当人们对社会养老保险的支付保证产生怀疑时,扩大覆盖面就成奢谈了。

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现状的产生原因

现阶段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形成是多年的社会经济、文化背景积淀的结果,是很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下面将讲述其中的两个比较基本的因素。

(一)农村经济落后

一方面由于农业本身是第一产业,创造生产力的效果没有其他产业那么明显,所以国家对其管理与监督的力度不够。另一方面,由于农业的发展主要在农村,国家的管理可能会因管理层级太多而导致管理的失灵。我国的国情是人口多,地区发展的速度快慢不一,所以,国家进行干预,规定政策为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然后带动较为贫困的地区,政策的倾向对于农村的发展极为不利。

(二)立法滞后

关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推行,只有1992年1月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公布实行的《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试行),国家没有根据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及时地对法律做出调整。

三、我国农村未来社会化养老保障体系构想

我国农村未来老年人养老方式,应在继续鼓励老人自养、家庭赡养的基础上,大力推进养老社会化体系建设,并使之与其他养老方式相互补充,各有侧重,共同构筑我国农村未来养老保障体系,使老年人过上健康、幸福、长寿的生活。

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应具备五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社会养老保险体系;二是老年人生活照料体系;三是老年医疗保健体系;四是老年救济体系;五是精神生活体系。由于我国农村老年人人数众多、地域分布广、收入差别大,建立社会化养老保障体系应体现多元化、多层次、多方式、多渠道的特点。

(一)老年人生活照料体系

这是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将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集中供养方式。主要针对高龄老人及有特殊困难的老人。1996年我国80岁以上老年人有800万,75岁以上老人有2000万,且高龄老人每年正以5.4%的速度在增长,到2020年将有30%左右的老年人进入高龄期。这些老人随着年龄的增长,都要经历从能够自理、半自理到不能自理,甚至完全丧失生活能力的过程。他们之中将有部分人住进敬老院、老年公寓、托老所、老年生活服务中心等设施,他们的起居日常生活照料由这些老年服务机构承担下来,由老人或家庭提供一定的费用。另一种是社区服务方式。对居家养老但需要生活照料的老人,由社区老年服务组织为主提供服务人员进入家庭服务,或提供定时、专项服务。因此,社区老年服务和老年人集中供养机构,进入下世纪将会有较大的发展。

(二)老年医疗保障服务体系

这是老年人社会化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疾病是老年人的大敌,对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影响很大。解决农村老年人的医疗保障问题,完全依靠国家是不可能的。应根据国情和农民的意愿,在政府支持下,国家、集体、个人共同投入,建立起多形式、多层次、多类别的医疗保障制度。尤其要鼓励农民互助共济兴办合作医疗,并将它们纳入法制管理的轨道。通过充实医疗设备,完善医疗服务网络,提高医务人员素质,确保农村老年人享有保健医疗,提高老年人健康水平,实现健康老龄化。

(三)老年社会救助体系

这是老年人社会化保障体系的补充。相对贫困是人类社会的普遍现象。对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老人,政府应当根据当地居民最基本的生活需求和经济发展水平确定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供最低生活补助,并对贫困老人减免相应费税,提供医疗方面的优惠和照顾。继续对孤寡老人实行“五保”供养,确保其生活水平不低于当地村民的一般生活水平。

(四)老年精神生活体系

主要是根据老年人的爱好、兴趣的需要,以乡村为单位,建立老年文化、体育、教育、娱乐活动场所。

总之,未来我国农村将建立以家庭养老为基础,社会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为主体,社会救助、社会照料和社会福利服务为补充的社会保障体系。

参考文献:

1、明恩溥.中国乡村生活[M].时事出版社,1998.

2、穆光宗,姚远.探索中国特色的综合解决老龄问题的未来之路——全国家庭养老与社会化养老服务研讨会侧记[A].中国的养老之路[C].中国劳动出版社,2006.

3、穆光宗.家庭养老面临的挑战及社会对策问题[A].中国的养老之路[C].中国劳动出版社,2003.

4、杜鹏,武超.中国老年人的主要经济来源分析[J].人口研究,2005(4).

(作者单位:吕蕾,武汉科技大学文法与经济学院;黎玉柱,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该作者为该单位院长、教授)

作者:吕 蕾 黎玉柱

农村养老保险建设论文 篇2:

广西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摘要: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的必要性根源于“老”的扩大与“养”的弱化之间的矛盾;紧迫性根源于老龄化高峰的来临与制度构建的时滞。由于公共产品的性质,政府必须成为建设新型农村社会养老制度建设的第一责任人。

关键词: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必要性;紧迫性;责任人

建立和推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党和政府顺应社会文明进步、更新传统养老观念、增强社会保障功能而实行的一项重要改革,是适应我国经济社会结构变化的客观要求,是迎接人口老龄化的重要举措。这项制度可以实现社会养老与家庭养老的有机结合,为解除农民后顾之忧,统筹城乡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加快我国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建设新农保的必要性根源于“老”的扩大与“养”的弱化之间的矛盾

(一)“老”的扩大

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全区60岁以上人口达479.83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10.69%;65岁以上人口达319.82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7.12%。其中,农村老年人占全区老年人的76%[1]。2005年,广西农村60岁以上的老年人达360万,占老年人总数的75%以上,并以每年3.33%的速度增长[2]。依据联合国将一个国家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超过10%或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超过7%定义为“老龄化社会”的标准,广西人口提前进入老龄化社会,农村的老龄化程度超过城镇的老龄化程度。“在广西经济实力还不够强、社会保障体制尚未健全的情况下,如何赡养老龄人问题就显得尤为突出。” [3]

(二)“养”的弱化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来临与老龄化程度的日益加剧以及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农村老有所养的问题越来越严重,但是由于农民家庭规模下降,土地保障功能弱化,家庭传统养老的模式正在经受各种挑战。“老”与“养”的矛盾迫切要求广西壮族自治区建立相应的社会保障制度来解决农民的养老问题。

1.传统养老功能模式经受挑战

(1)家庭养老功能弱化

1)家庭结构的变化。依广西人口普查公布数据:1991年广西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4.64人, 1999年广西家庭户平均规模为4.21人,到2006年家庭平均每户为3.37人,其中,城镇平均每户为3.21人,农村平均每户为3.46人(《2007年中国人口统计年鉴》)。传统社会下,“金字塔式”家庭转为4-2-2的“倒锥型”家庭结构。倒锥型家庭的父母陆续进入老年期,子女也陆续进入婚育期,两个成年人赡养四个老年人的养老结构形成。2)家庭子女流动增多。“由于恶劣的农业生产条件和微薄的农业经营收入使得广西农业劳动力人口加大了向城市转移趋势,许多人从事第三产业劳动或劳动密集型、技能大众型的劳动,处于城市社会的最低层,收入低、社会地位低,使得他们对家庭人口的供养处于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尴尬境地。” [4]3)观念的改变,与传统养老密切相关的孝道逐渐淡化,使部分人对长辈的孝顺意识减弱,从而危及家庭养老功能。

(2)土地保障功能弱化

在农村,土地的产出是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但是近年来土地保障功能不断弱化,首先是土地面积不断减少,广西大部分地区属于喀斯特地形,山石较多,农村人均耕地面积自然稀少。近年来,由于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与土地的大面积征用,农村人均土地面积人为减少。全国人均耕地在2003年前大约是1.425亩,而广西人均耕地面积按国土资源部门的统计数字人均只有1.35亩。(资料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其次,产业结构的单一化、技术含量的严重缺乏、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滞后、农产品市场价格的波动,再加上广西农业生产自然灾害的常年发生,土地产出效益难以持续提高。再次,土地征用补偿与流转收益没能有效提高。城市化和工业化征地过程中出现贱买贵卖的“剪刀差”,农民利益受损,根据相关资料显示,征地收入分配的比例大致是:农民5~10%,集体25~30%,政府及其机构60~70%。

2.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功能有限

根据《国务院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国发[1991]33号)和《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开展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的通知》(桂政发[1992]79号)文件,广西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从1992年7月开始,先在兴安县进行试点,然后逐步扩大试点面。1994颁布《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积极稳妥地发展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事业的通知》文件开始进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推广。但是推广的效果没有达到预期目标。主要原因是依据《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方案》(民办发[1992]2号)与《广西壮族自治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暂行办法》(桂政发[1997]9号)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施原则“个人缴纳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给予政策扶持”的制度设计存在巨大的缺陷,政府责任没有充分凸显[5]。老农保制度在运行的过程实行个人账户积累制度,缺乏社会共济性,没有体现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社会性。农村养老保险社会化程度低的问题又导致养老保险资金严重欠缺,资金的严重欠缺又导致了养老保险保障面窄、保障程度低的连锁性恶性循环。因此,广西依据《基本方案》和《暂行办法》推行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养老保险。1999年7月,《国务院批转整顿保险业工作小组〈保险业整顿与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发[1999]14号)提出,目前我国农村尚不具备普遍实行社会养老保险的条件,决定对已有的业务实行清理整顿,停止接受新业务,有条件的地区应逐步向商业保险过渡,广西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进入停顿阶段。2004年末,“广西壮族自治区仅有180.6万农民参保,保障基金存结余款为49 380.4万元,有30 177人领取养老保险金,当年支付金额为140.8万元”[6]较少农民参加社会保障,无法满足农村社会保障需要,扩大农村社会保障覆盖。广西从2008年开始实施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7],保障范围限于农村贫困群体,而且保障水平非常有限(35元/人/月),所以不能根本上解决农民的养老问题。因此,以社会化为导向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与建设势在必行。

二、建设广西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紧迫性

第一,建设新农保的紧迫性是老龄化高峰来临时间决定的,根据联合国标准,广西壮族自治区早已经跨入老龄化社会。据有关专家预测,到2010年,广西60岁以上人口约为616万,占总人口的比重会上升到12%;2030年将有可能达19%,届时每5个广西人中就有1个老年人[8]。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农民家庭规模下降,家庭养老功能弱化,土地保障功能弱化,农村老有所养的问题将日益严峻。我国农村社会发展的现实迫切需要建立相应的社会保障制度来解决农民的养老问题。第二,建设新农保的紧迫性是制度构建的时间决定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实行“以少保老”积累制度,不同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以多保少”的现收现付制。新农保从参保缴费到老年领保的时间必须经过15—20年。因此,广西已经进入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预警期”,来不得迟疑和延误[9]。

三、政府必须成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制度建设的第一责任人

农村社会养老的性质决定了政府必须承担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建设的第一责任。依据公共产品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特点,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一种准公共产品, 具有一定正外部性。因其准公共产品的特性,人们在消费时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搭便车”心理, 商业保险公司不愿介入。所以,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存在市场失灵问题。正如奥尔森所言的“集体行动的逻辑”—— “尽管集团的全体成员对获得这一集团利益有着共同的兴趣, 但他们对承担为获得这一集体利益而要付出的成本却没有共同兴趣。” [10]作为一种典型的公共物品, 政府必须以一种积极的姿态介入社会保障领域, 提供满足广大人民需要的社会保障服务,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11]。

参考文献:

[1] 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区老龄工作的意见》(桂发[2003]2号).

[2] 广西着力构筑农村老年人社保网络[EB/OL].新华网广西频道.2005-06-15.

[3] 广西农村老年人生活质量与心理健康的现状[EB/OL].http://3327836.blog.hexun.com/3383943_d.html.

[4] [8] 滕明兰.广西农村养老保障制度探析[J].法制与经济.2008,(10):103-104.

[5] 李彬.关于加快探索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建议[N]. 广西日报,2008-03-05.

[6] 广西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研究课题组.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议[J].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3).

[7]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桂政发[2008]2号).

[9] 九三学社.关于建立健全广西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建议[Z]. 九三学社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2009-01-21

[10] 曼瑟尔·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M].上海:三联书店,1995.

[11] 胡佳.社会保障中政府责任的定位与现实选择[J].党政干部学刊,2007,(3):15-17.

作者:赵 云 潘小炎

农村养老保险建设论文 篇3:

河北省农村养老保险体系建设探讨

摘要:随着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提高,如何让广大农民认知并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分析了建设农村养老保险体系的必要性与构建框架体系,并进一步分析了建设河北省农村养老保险体系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河北省;农村养老保险体系;商业保险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中最基本、最核心的一项保障制度,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适合区域农村发展的养老保险体系,是关系到亿万农民的基本生活、国计民生和国家长久治安的重大问题,本文就河北省构建农村养老保险体系问题进行探讨。

一、建立完善农村养老保险体系的必要性

1.老年型地区的形成导致农村人口养老压力加大

老年型国家和地区主要是指60岁及60岁以上的人口数占总人口10%以上,或者65岁及65岁以上的人口数占总人口数7%以上的国家或地区。截至2011年底,河北省居民当中65岁以上居民的比重为867%,而农村人口比例达544%(详见表1),由此可见河北省目前已经形成老年型地区,尤其是农村老年人口的增加,农村养老压力进一步加大。

2.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削弱农村家庭养老的保障能力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人口流动速度逐渐增强,2000年至2011年,根据调查数据显示,河北省农村人口数量减少995万人,城市人口增加1569万人,这些人口涌向城市的同时,也造成农村大量农村老年人无人可养无人可依的现状,出现了大量的“留守老人”、“空巢老人”,农村家庭的养老功能日益弱化,很多老人失去了生活保障。据河北省统计局抽样调查数据显示,全省农村家庭常住人口由2000年平均每户411人减少到2011年底的平均每户366人,平均每户缩减幅度为045人(详见表2)。农村家庭规模越来越小,随着“4、2、1”结构的家庭逐渐增多,农村家庭养老的满意度随之降低,农村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的功能日渐弱化,传统的居家养老模式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3.农村可播种土地的减少弱化了土地养老保障功能

对于农民来说,主要的经济来源是土地农作物收入,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根本。但是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随着城市化建设的推进和工业化的加速发展,农民所能够播种的土地无论是从数量上还是从质量上都面临着危机,可播种土地的不断流失,必然会导致农村传统的土地养老保障功能的不断弱化。据河北省统计局抽样调查数据显示,自2000年—2011年,河北省农村可播种土地由原来的90244千公顷减少至87737千公顷,耕种面积减少了378%,还不包括被污染已经不适合播种的土地。对于农民来说,失去土地则意味着失去了生存和提高生活质量最起码的保障。

除此之外,对于农民来说,农业生产中生产资料价格不断上涨,种植土地的收入却不断下降,随着可耕种土地的减少,人均可耕种土地面积锐减,农业生产无法形成规模效应,很多农民种地不仅不能保障最基本的生活需要,甚至收入抵不上支出,所以很多地区出现了土地的转租、转包的现象,但是由于农村人口流动性的增加,即使转租、转包也存在困难,导致很多农民年老丧失劳动能力后,根本无法依靠土地收入养老。

二、构建多元化农村养老保险体系

我国目前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现状存在很多问题,并不能完全满足现有农民养老保障的需求,针对这一缺口我们探讨通过多元化的养老保险体系来完善。就现在的农民内部而言,无论是从地区、收入、受教育程度,还是目前的劳动形式,已经发生了群体的分化,我们将之具体分为:纯农民群体、失地农民群体和农民工群体。所以在农村养老保险体系研究中应该针对不同农民群体的需求,构建不同的养老保险体系,来保障不同农民养老的需求。于此同时还需要注意养老不仅仅实在经济上提供保障,还包括精神文化生活的提供。我们认为未来的养老保险体系应该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完善现有农村养老保险体系、建立健全农村商业养老保险、建设农村社区型养老模式等多元化的保障体系共同发展。

1.完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实施办法

完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体系的实施,确保农民的最低生活保障。在实施中,针对农村,采取个人、农村集体和社会共助相结合的办法,针对纯农民群体,运用国家和地区的制度约束结合农村一些风俗等非正式制度安排共同保证现行农村养老保险体系的实施。对于失地农民和农民工,有针对性的建立养老保险体系,可以通过加强失地农民社区保障建设和农民工工会建设,维护其养老权益;保证其强制性又要增加其灵活性,保证每一个农民都投保养老保险的同时可以让农民自主选择保险缴费金额,加大农民工养老保险与城镇养老保险的对接,满足不同层次的养老需求;降低养老保险缴费标准,对农民工和失地农民的社会养老保险实行分类分层管理和建立农民工、失地农民养老保险转移接续服务系统等来完善农村新型养老保险体系。

2.构建农村商业养老保险体系

商业保险是一种投保人自行选择的保险,没有强制性。它是投保人自行缴纳保费,保险人承担保险范围内损失,保障投保人利益,降低投保人风险的制度。通过商业保险的优势来解决目前农村的养老问题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商业养老保险是由保险公司承保,通过市场运作来保障农民利益,它具有风险低、市场化程度高的特点,是社会保障中不可替代的部分,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扩大商业养老保险的覆盖率,将纯农民群体、失地农民群体、农民工群体全部涵盖到商业养老保险的范围内,针对其不同的需要,设计不同的保障范围和养老缴费标准,满足不同层次农民的需要。这样既可以减轻政府和农村集体的负担、满足广大农民全体老有所养、老有所依的迫切需求,还可以提高目前农村老年人生活质量,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促进农村可持续、健康的发展。

商业养老保险可以成为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补充,在建立健全农村居民养老保险,实现最低保障的同时,可以弥补养老金不足,为补充养老金计划的实施提供服务;在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实施中,商业养老保险可以为其提供更多的保险险种供其选择,灵活性更强,而且保障程度更为可靠。通过商业养老保险在农村的建立和实施促进农村整体养老保险体系的完善。

3.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在农村地区实施社区养老是一种重要的养老服务建设,突出的表现是能够提供快捷的服务,其本质是村域资源的整合和运用,核心是村民的参与合作。在这种模式下可以更多的激发出社区内村民的互助与参与精神,使得农村居民的传统生活方式得到回归。社区养老服务成本相对较低,服务方式可以更为多样化和个性化,将在农村空巢家庭的养老方面大有作为。

三、进一步完善农村养老保险体系建设的可行性建议

1.加快农村新型养老保险体系健康发展的法律保障建设

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作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是以强制性为先决条件的,在法治社会,各种强制性的行为都是需要法律来保障实施的。就目前的社会保障立法来看,要想加快农村养老保障的法制建设,主要应该做好两方面工作:第一是要保证单项法规制度的建设和实施,如农民社会养老保险法、农村工伤社会保险法、农民医疗社会保险法、农村扶贫与灾害救济社会保险法和农村残疾人保险法等等;第二是要针对不同地区加强地方性法规的建设,鼓励各地方政府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的制定具体的保障办法,维护不同地区各自的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的不平衡性,来更好的开展自己本地区的农村社会保障工作。

2.加大政府财政对农村养老保险投入力度

保证农村养老保险体系的顺利实施需要大量的资金,就我国农村目前实际情况而言,大部分地区农村集体和农民个人缴费能力很低,不能满足养老保险体系实施的资金需要,所以政府财政对于农村养老保险的支付就至关重要。政府作为农村养老保险的推动和实施者,财政的支持力度不仅涉及到此项制度是否可以顺利实施下去,还关系着农民投保的热情和信心。政府可以通过增加农村社会保险方面的财政支持和承担社会保险基金保值增值的部分责任等来加强对农村养老保险的投入和支持。在过去几年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的过程中,经验表明:政府财政资金支持力度越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体系建立越顺利,农村社会越能够早一日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

3.推动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农村养老保险工作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涉及到千家万户和社会的许多方面。除了要加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覆盖面外,还需要加大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力度,推动政府与市场建设的养老服务,增加农村老年群体的养老保障。

4.积极探索适合农村地区的商业养老保险的发展

积极推动农村小额保险建设,发挥商业保险的保障功能。研究推出适合农村地区的养老保险险种,在相对贫困地区以保障功能为主,在经济较发达地区除具备养老保障功能外,还可以增加保险的理财与投资功能,吸引群众投保,发挥商业保险的补充养老作用。

5.扩大宣传力度,增加农民参保意识

加强农村养老保险在农村的宣传力度,让农民自身认知农村养老保险的重要性,提高他们参加养老保险项目的积极性。中国传统养老方式就是养儿防老,所以农村养老保险的推行势必会推翻农民世代相传的传统保障意识,要将传统养老意识转化为现代养老保障实施,意味着农民无论从心理上还是生活习惯上都要有所改变,而广泛而深入的宣传是引导、促成这种观念转化,接受这项新事物最强有力的手段。在宣传农村养老保险过程中可以通过电视宣传、举办村集体讲座、营造良好的养老保险宣传氛围以及通过政府的大力支持,来提高农民自愿参保的意识。(作者单位:1.河北大学管理学院;2.河北农业大学经贸学院;3.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系)

本文是河北省社科联《推进农村养老保险体系建设的对策研究》课题的部分研究成果,编号201201100;河北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课题《基于城镇化目标的农村养老保险实现路径研究》课题的部分成果,编号JRSH2-2013-02004

参考文献:

[1]石秀和.中国农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M],人民出版社,2006

[2]邓大松,刘昌平.2005-2006年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报告[M],人民出版社,2007

[3]刘玉娟.广西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建设探析[J],陕西农业科学,2009(6)

[4]张秉福.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现状、问题与对策[J].学术论坛,2006(4)

[5]汪柱旺.农村养老保险:供给主体与制度创新[J].当代财经,2006(10)

作者:李林赵君彦汪丽萍

上一篇:社会保险缴费研究论文下一篇:测绘科技水利水电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