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落社区建设简介

2024-04-20

村落社区建设简介(精选6篇)

篇1:村落社区建设简介

关于以自然村落为基础的农村村落社区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以自然村落为基础的农村村落社区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以自然村落为基础的农村村落社区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以自然村落为基础的农村村落社区建设是当前农村基层工作的一项崭新课题。去年以来,上饶县从调整组织设置、改进工作方式、创新活动内容等入手,全面实施村落社区党建试点工作,积极开辟农村党建新领域,取得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实践充分证明,农村村落社区党组织建设,对全面推进农村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此,上饶县组织力量就此课题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建立村

落社区党组织的价值取向

1、成为加快新农村建设的“助推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依靠农村群众的自我组织、自我动员、自我参与。而村落社区,就是农民群众直接自我参与的阵地和链体,农民群众真正意义上的受益,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村落共同建设和共同繁荣来体现的。因此,构建以自然村为单位的村落社区网络,是新农村建设的内在要求,是解决当前“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在设立村党总支的村建立村落社区党支部,在设立村党支部的村建立村落社区党小组,对于加强村落社区和推进新农村建设都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2、成为村党组织延伸的“服务站”。当前,随着撤并村工作的进一步深入,一些由2-4个行政村合并后的大行政村,由于地域面积广、党员分散等因素,而导致村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更加难以展现。而在村落社区建立的党组织,能够有效利用村落社区这一良

好平台,对党员进行教育管理,组织党员开展活动,使农村党员的整体素质得到有力提升,基层党组织建设得到有力加强,进而使党在农村的政策传导渠道更加畅通,基层组织和党员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的作用更为强大。

3、成为党员发挥作用的“主阵地”。目前农村仍然存在党员难以发挥作用、党员的先进性难以体现的问题,通过建立村落社区和在村落社区建立党的组织,并在村落社区党组织领导下建立以老党员为主的“五老”志愿者协会,以及建立以党员为骨干的公益事业服务站、卫生环境监督站、社会互助救助站、民间纠纷调解站、文体活动联络站,为农村党员充分发挥其在组织和协调村落社区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提供了舞台,从而为村落社区建设找到了主心骨,形成了核心,使村落社区得到了巩固和发展。

4、成为推进村民自治的“新平台”。农村税费改革后,经过撤乡并村,不仅减轻了农村负担,又且还夯实了基层政权建设和村民自治

组织建设。现在的行政村规模大了、范围广了、干部少了、机制活了,这无疑促进了农村的发展。但是村民委员会在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同时,有时会显得力不从心。村委会制定的村民自治章程、发展计划、村规民约难以实现等等。村落社区就为实现村民自治架起了一座新的桥梁,村落社区党员在本村落的公益事业、环境卫生、文化生活、互助互济、纠纷调解等服务上发挥积极作用,可以有效消除农村社会管理体系中的基层盲点,可以较好地弥补乡村两级管理上的不足和缺位,增强村民自治机制的活力,从而达到深化村民自治的目的和效果。

二、建立村落社区党组织的利弊分析

为切实明晰按村落社区设置党组织的主要优势以及存在的主要困难,上饶县对花厅、黄沙岭、煌固、石狮等四个乡镇建立村落社区党组织前后的情况进行了分析对比。

村落社区党组织建立前后的数据对比。表﹙1﹚数量上对比项目数量行

政村党支部村民小组村落社区党小组设置前43个43个387个0158个设置后39个39个387个132个132个表﹙2﹚活动上对比

项目数量电教播放点播放电教片培训班组织学习组织生活老年活动中心文体活动设置前39个156次117期167次78次27个196次设置后132个528次396期573次264次121个662次表﹙3﹚作用上对比

项目数量提供致富信息提供服务便利赠送科技书籍落实帮扶资金党员联系群众硬化维修道路维修水利设施提供就业岗位 义务投工投劳设置前374条195次813本56万元1254人64公里27处244个1763个设置后683条475次2621本124万元3258人115公里49处457个2696个

按村民小组设置党组织的不利因素

1、党员人数较少,设置上不够合理。设置前,四个乡镇共有43个行政村,均单独建立起了党组织,但行政村规模大小不一,党员数量分布差别较大。有20个村人数超过3000名,平均每村党员65名,最多的村有党员109名。设置前,党员最多的村党小组有21个,大的党小组有党员42人,小的党小组有党员2—3人,设置后共有39个行政村,村落社区党小组132个,平均每个党小组有党员24人。由于设置不合理,党小组大小悬殊,导致管理工作难以有效加强,特别是党员人数较少的党小组,一部分党员在外务工,平时组织学习也因为人太少缺少气氛,导致党组织活动无法开展。党员人数较多的党小组,又因为党员从事的行业、文化程度等方面的差异性,导致党员管理难以有效加强。

2、缺少有效平台,活动上难以开展。设置前,四个乡镇43个村党组织共开展各类活动741次,设置后,共开展各类活动1761次。由于缺少活动平台,党小组活动无场所,党员人数少甚至到不了,致使党小组无法开展活动,造成部分党员游离于组织,党小组在活动时间上很难求得一致,少数党支部长年不活动,即使活动也流于形式,削弱了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影响力。

3、行业呈现多样化,作用上较难发挥。设置前,四个乡镇3148个党员为群众办实事好事共813件,义务投工投劳1763个,落实帮扶资金56万元。设置后,为群众办实事好事共1615件,义务投工投劳2696个。落实帮扶资金124万元。市场经济的多样性,带来了行业的多样性,党员之间由于行业不同,村党组织难以统一组织活动,党员发挥作用难以体现。同时,由于绝大多数外出务工经商,留在家的基本是一些年老体弱或无一技之长的党员,缺乏开拓意识,导致党组织缺乏应有的活力。有的村甚至连党支部书记都没有合适人选,上级党委下达给村支部的任务不能及时落实,更不能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按村落社区设置党组织的主要优势

按村落社区设置党组织,实现农村党组织体系多元化,有效破解了农村党组织面临的村域面积变大、村组干部减少这道难解的“加减法”,给农村基层组织注入了新的活力。

1、由单一型向多元型的转

变,实现了党组织活动方式的灵活多样。合村并组后村域面积的扩大,给党组织开展活动带来了一系列难题。过去以行政村为单位召开党员大会,党员赶到会场一般需2-3个小时,远的需要凌晨三、四点钟就起床,下午才能赶到。同时由于农村客观存在的外出流动党员多、党员老化现象较为突出的问题,党员参会率较低,严重影响了党组织活动的质量和效果。按村落社区设置党组织,打破了单一的设置模式,党组织架构由过去的垂直式变为网络式,形成了以“乡镇党委→村党组织→村落社区党组织”为基本模式的党组织网络体系,党组织开展活动更加方便快捷,灵活高效。以煌固镇彭宅村为例,村落社区设置党组织前,由于党员居住分散,加之村级可支配财力的减少,支部每年只能保证在“七一”期间集中活动一次,平时党员学习、召开支部生活会很难集中,存在“开不起会”的问题,成立村落社区党组织后,以下设党小组为单位,召集党员开会比以

前便利得多,基本上可以保证每星期组织党员上一次社区夜校,每月开展一次党组织活动,每季度召开一次党员民主生活会,村组干部可以保证每月一次集中学习。

2、由地域型向功能型的转变,实现了党的建设与经济发展的有机融合。村落社区党组织设置,为党组织提高领导发展地方经济的能力提供了组织保证,增强了发挥自身作用的针对性。为了配合产业的发展,把产业做大做强,以村落社区为单位组织群众开展联片种植,形成规模化、集约化,在村党组织的协调下,相互依存、相互协作,某一个村落社区党组织开展活动,一般都邀请其他村落社区党组织负责人参加,做到了生产、加工、营销不同行业之间的信息、技术等资源共享。

3、由管理型向服务型的转变,促进了村民自治运行机制的不断完善。长期以来,村级组织的运作一直带有浓厚的“行政化”色彩,村组干部直接面对的是村民,农村各种繁杂事务要靠村组干部用“行政命

令”的方式“一竿子插到底”。通过推行村级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微观型的农村自治模式和多元的党组织设置模式,把村干部从直接面对千家万户农民的“风口浪尖”上解脱出来,以农村社区区域自治的形式,把村干部联合搭配到社区,让村干部腾出精力谋发展,使社区运行中的一些重大问题得到及时解决的同时,在社区内开展的党员帮、干部扶、能人带和互帮互助活动,又使一家一户的实际困难得到有效克服,实现了村干部工作方式由管理型向服务型的转变,从体制上缓和了干群矛盾,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4、由被动型向主动型的转变,实现了农村党员作用的有效发挥。发挥农村党员作用,必须依靠一定的组织形式,为他们提供发挥作用的舞台,否则,在农村党员独立分散的情况下,单纯强调发挥农村无职党员作用,便会存在一定的盲目性。通过村落社区,使党员能在特定的环境中相互学习,提高技能,带动群众,共同致富,使大量有“双

带”能力的无职党员成为“有职党员”,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看得见,摸得着,同时农村党员、干部和农村能人等先进群体力量的有效整合,使得党在农村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得到了巩固。

按村落社区设置党组织的主要困难。

实践证明,推进村落社区和村落社区党组织建设,为欠发达地区加快构建和谐农村社会,找到了一条切实可行、值得借鉴的有效途径。但是上饶县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一是“无心干事”的问题。一些乡镇党委和村党组织还没有充分认识到建立村落社区和村落社区党组织的重要性,在推进村落社区和村落社区党组织建设中应付了事,致使村落社区和村落社区党组织建设仍然停留在村民小组建设上。二是“无人管事”的问题。建立村落社区党组织的一个关键因素,是要选好一个品德较高、乐于奉献的党小组长或支部书记,目前农村一些素质较好的年青党员要么已进入村级班子,要1 2 下一页

篇2:村落社区建设简介

刘志珺

在最近召开的瑞金市民政工作会议上获悉,瑞金今年将围绕“紧扣一个主题,围绕一条主线,坚持一个主旨”的总体思路,着力打造农村新型村落社区。紧扣一个主题即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村新型社区建设,必须紧扣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主题,围绕新农村建设抓农村新型社区建设,以社区建设的新成效推进新农村建设。围绕一条主线就是搭建新农村公共服务平台。建立政府引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的农村新型社区服务发展机制,完善社区服务设施,健全服务网络,拓展服务领域,增强服务功能,进而形成广覆盖、多层次、社会化的服务体系。致力于解决农村和农民群众生产生活中最迫切、最急需解决而又能解决的基础性问题,致力于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对新生活的多元化、多方面的需求。

坚持一个主旨是培育新型农民。农村新型社区要设立农民教育室,以实施“农民知识化工程”为载体,以集中授课、现场实践教学和农民互相交流等多种形式灵活开展,以先进实用农业技术、务工技能和三产服务技能培训为主要内容,使农民基本掌握一门农业实用技术,外出务工农民基本掌握一门实用职业技能。围绕着农村新型村落社区建设的总体思路,今年新型村落社区建设具体内容包括三个方面:

1、以公共服务为中心,在农村新型社区建设中普遍实施“1234”服务工程。即:建好一个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做到服务项目明确,服务设施到位,服务制度上墙。设立两个阵地,一个宣传栏,一个文体活动场所,组织社区村民开展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文体娱乐活动,形成社区文化特色。培育三支队伍,即自主管理队伍、专业服务队伍和志愿者队伍,开展政策法律宣传、卫生保洁、维护社会稳定、民事调解、扶贫帮困等服务。开辟四个室,社区服务中心内均设置老年人

妇女残疾人活动室、图书阅览棋牌室、司法信访调解室和多功能教育室。

2、以共建共享为重点。加强与辖区单位的共建,促进资源共享。以“盘活资产、共建共享”为原则要求,统一合理调配闲散国有资产。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充分发挥辖区单位的资源优势,用活用好社区的各类广场、学校等场所,采用多种形式的共建方式,如文化共建、治安共建、环境共建、村校共建等,延伸和拓展社区活动场所空间。

3、以搞好结合为切入点。农村新型社区建设要与当前我市农村中心工作、已取得实践成果的特色工作紧密结合。具体地说,要做好三个结合:一是与和谐生态村建设相结合。和谐生态村建设是我市“三农”工作的特色和亮点,是我市农村工作的重头戏,农村新型社区建设必须与和谐生态村紧密结合,赋予农村新型社区实实在在的内容。二是与推进村务公开民主管理 相结合。坚持“六规范一满意”的工作要求与“三三三四”村务公开模式,不断丰富和创新农村社区村民自治工作。三是与中心村建设相结合。将农村社区公共服务活动场所的建设列入中心村建设规划,完善基础设施,提高社区整体水平。

篇3:江西现代生态村落建设初探

关键词:江西,生态村落,农村自建房、民居、绿色新农村

一、引言

江西村落住宅建设往往是以自建为主,它不同于城镇住宅有更合理的规划与设计。在乡村建筑的研究上,基于对村落的保护,我国对传统民居的研究较多,而对如何使建筑更加绿色、更加生态化相关的研究较少。随着生态思想的深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从多角度对乡村建筑的生态建设方面进行了思考与探讨,这些成果对我国的农村建筑建设有着重大的帮助与指导意义。

二、国内外的学术现状概述

(一)国内的学术研究现状

国内的乡土建筑生态学的相关研究在20世纪90年代初就已开始。如《生态及其与形态、情态的有机统一》(单启德1992);《生土建筑》(荆其敏1995);《为拥有可持续发展的家园而设计》(王竹等,1996);《乡土建筑———跨学科研究理论与方法》(李晓峰2005)。这些研究成果对于我国在乡土生态建筑学研究的初期,重新认识乡土建筑生态价值,借鉴乡土建筑生态设计原则以及倡导乡土建筑生态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此外,还有直接关于乡村住宅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对一般性的农村住宅进行调研并提出建议,引导乡村居民建立自建模式。如重庆大学金观强在其硕士论文《城乡统筹下农村住宅自建引导策略研究———以 鄂东南、川渝的村落调研展开》中,通过对新农村建设现状的研究探讨,提出一种有目的的农村住宅引导自建模式,建立农村住宅自建引导框架,形成一套面向农村现代化转型及解决农村住宅建设现状问题的农村住宅建设的可实施性策略。[1]

2针对当地的乡村环境、地域特征及文化来进行村落的住宅设计。如刘翔的硕士论文《欠发达地区新农村住宅设计研究———以重庆市潼南县为例》中,将焦点放在了欠发达的地区潼南县,从住宅类型、面积、户型、结构等方面深入分析当地的农村住宅设计,并且从使用对象、建造方式、文化特征、功能空间等方面将潼南县农村住宅与发达地区农村住宅进行比较和归纳,针对问题提出解决措施。[2]

3结合当地地域对农宅节能、材料、建造等技术方面的研究及探索。孙佳媚、张玉坤等在《绿色建筑技术在村镇住宅建设中的探索与应用》中介绍了贵阳市花溪区石板镇山新村绿色住宅示范工程,该工程主要从节约用地规划和住宅单体设计的角度,进行了建设低价、节能、环保的村镇住宅的实践,为大规模的村镇绿色住宅打下了良好的基础。[3]

4结合新农村建设的农村住宅环境、设施改善及建筑组合模式的探讨。容咏勤在其硕士论文《绿色村镇住宅建设模式研究》中,将绿色村镇住宅、绿色建筑和传统农村住宅的对比分析,归纳出其特点及影响因素,提出了适宜我国村镇发展现状的三种绿色村镇住宅建设模式;还从政府政策、财税优惠、监督管理三方面,提出了开展绿色村镇住宅建设的对策建议。[4]

此外,与生态化乡村有关的文献还有生态美学、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城镇生态建设发展等方面。如曾繁仁在《试论生态美学》中提出生态美学是在新时代经济与文化状况下提出的人与自然、社会达到动态平衡、和谐一致的处于生态审美状态的存在观。[5]王广军、赵志忠在《生态城镇建设理论探究》中在总结、分析了目前我国生态城镇建设现状与趋势,研究和探索在我国进行生态城镇建设的途径和内容,并分析了我国生态城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措施。[6]

从上述的理论研究现状可以看到,我国对于乡村住宅的设计研究、绿色生态农村住宅建设方面的研究正在稳步前进中,也越来越受到相关领域的关注。这些理论大多是集中在有规划或有条件的村镇,针对于很多规划不完善、条件欠缺的乡村地区,如何将生态的自建房引入其中,需要我们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二 )国外的学术研究现状

英国在1990年颁布的《办公建筑环境负荷评估法》成为第一个绿色建筑评估办法。英国的绿色建筑以住宅建筑为主,近几年来,英国的绿色建筑建设实践呈现出“自然化、简单化、低科技化、低成本化、庶民化、建造本土化、因地制宜化”的新趋势。[7]这种趋势也正是绿色乡村住宅的趋势。

在这方面,国外强调的是地区的整体建设,对自然、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将经济的开发与其文化、城市发展相结合,并提倡公众参与其中。国外前沿研究和成功经验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公众参与到村镇规划和建设中。如法、德等欧洲国家强调以人为本的制定规划;村镇建设中居民互帮互助。另一类是在不同经济条件下,促进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结合当地文化,关注乡村自然环境,在建设规划中可持续发展经济。如日本的村镇综合建设示范工程、韩国的新村运动、英国的中心村建设等。

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差异,在设计理念、建造水平和施工技术等方面发达国家的乡村建设相对于我国成熟很多。在这些地区的建设中,政府的政策引导和农民的积极配合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更值得我们学习的是他们对自然环境和原有乡村空间形态的尊重,还有成熟的建造经验和高度的环保意识。

在建筑实践方面,有以探索自然通风为主要特征的管式住宅建设模式的印度建筑师查尔斯·柯里亚; 毕生都在为印度的贫民们研究、设计和建造具有本土特性建筑的建筑师劳里·贝克; 为便利穷人和灾民建造房屋而创造的低造价房屋建造系统的伊朗建筑师纳德·哈利利等人。[8]这些设计师的研究及实践都是基于当地的地域和人文背景,以乡村建筑的建构体系为主要内容。在经济水平较低的地区从实际出发,以合适当地的建造技术来建造当地建筑,对我们在建构方面的研究很有借鉴作用。

但值得注意的是,乡村的绿色建筑是靠其自身的人文和环境而发展起来的,其技术的采用和体系的形成都需要因地制宜,建立在本地区的自然条件和人文环境结合的基础上。

三、江西乡村住宅建设的前沿问题

(一 )江西乡村住宅的普遍现状问题

由于长期受到城乡二元结构的限制,江西乡村住宅建设水平远远落后城镇住宅建设水平。江西农村同我国其他农村住宅现状类似,都长期受城乡二元结构的制约,乡村住宅的发展相对于城镇是大为落后的, 除了存在建筑模式单一、房间空置、坐落无序等现象,还存在诸多的普遍现实问题。

1乡村建设不规范。村庄规划、建筑设计、施工队伍资质、监管机构等基本欠缺。大部分建设法规、规范、标准等对于当下的农村建设并不适合, 使农村住宅建设处在无章可循、无人管理状态。村庄日益外延,居住人口日益减少,既浪费大量土地,公用设施又止步不前。

2住宅存在安全隐患。究其因主要是农宅墙体承重、结构跨度等不科学、不规范,还有多变的气候,农宅抗灾能力相当脆弱。

3住宅节能效益低。江西村落住宅结构目前多为低层的砖混结构,门窗也不保温不隔热。赣北冬天室温低,赣南则夏季闷热潮湿。

4住宅设施配套不齐或无。乡村建筑除墙体结构和外观造型不科学外,设施配套几乎没有。储水喝水靠水缸和压水机,旱厕与畜圈在一块,烧饭及采暖多以煤、柴为主,配套匮乏。

5乡村景观风貌较乱。很多村落的住宅存在窝棚乱建乱搭、柴草堆放无序、污水随意倾倒、垃圾堆随处可见、禽畜多为放养等现象。

(二 )江西乡村住宅建设发展中的问题

1在乡村住宅的建设上没有配套的设计和规划,相应的公共服务设施更是无从谈起。缺相应的技术规范和规划,农村住区土地的有效利用甚微;缺乏低造价特点的建筑设计标准和指南。因此,虽然乡村住宅在人均面积上高于城市,但在居住质量上却落差巨大。

2在住宅结构、施工、质量和建筑材料方面,缺乏针对农村资源条件、经济水平和施工能力的标准结构体系,也缺少对现有农村住宅功能、质量、能源消耗、安全性的评估体系,缺乏技术措施解决相应问题。

3多种形式的能源利用还较为空白。在农村住宅建设中能源利用如太阳能、地热能、沼气、雨水回收等利用形式,及其相应的技术标准和设备还是有待研究。

4现阶段乡村在垃圾、污水方面处理效率还较低。在垃圾处理和污水方面处理率在现阶段较低。目前,我国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技术发展刚刚起步,生活垃圾处理还处于由堆放到处理的阶段,虽然焚烧、填埋和堆肥等技术已经得到一定程度的应用,但是还远远没有覆盖广大农村地区。[9]

四、江西乡村住宅建设的发展趋势

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推广,以及现今村落住宅大量的新建、扩建、翻新,许多致力于乡村住宅建设的研究者正在寻找新的建设理念和方式, 以推进现代生态村落建设的发展。总的来说,主要有以下的发展趋势:

1.建立适宜的自建模式引导农村住宅建设。目前 ,江西村落不仅住宅、构件标准化程度低,更为严重的是住宅建设的专业化分工水平较低。现今,需要适当的用产业化的方式建立起一套适宜的自建模式,来引导农村住宅建设,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和推进乡村住宅健康发展。

2.建立生态化的村落住宅。当前 ,住宅建设都在追求者居住环境的生态化, 它不仅包括对人与自然的生态平衡的理解,还有对各种自然能源的节约和利用。住宅环境的生态化应包括以下特征:一是注重居住环境的绿化;二是注重新型建材饰材的采用;三是注重水资源的节约;四是注重利用自然能源;五是注重对小区生活垃圾的分类处理。农村住宅同样如此。台湾建筑师谢英俊近年来一直对低造价可持续发展的建筑进行探索,他组织居民“协力造屋”,建筑材料很多是利用身边的自然资源,追求建筑材料的完美发挥,以达到结构、材料、空间、美学和可持续建筑理念的和谐统一。[9]

3.建立多元化的农村建筑风格。由于江西经济 、社会、文化发展的差异,不同建筑风格、技术、工艺和建材的住宅种类较为丰富。从江西传统人居、乡土住宅中提炼精华融入进现代创新潮流的住宅,从而衍化出更多适合本地人居住的住宅类型。这能体现江西乡村住宅的地域化的个性特色,从而使江西的乡村住宅发展焕发出更持久的生命力。

4.建设科技化的乡村住宅。在推进城市化的进程中 ,我国面临着人口多、资源短缺等问题,农村住宅建设需要科技力量来促进。将可持续发展运用在建设领域中, 朝着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生态绿色的住宅建设发展。杨伟菊和吴绍翰等人对低能耗的生态村镇住宅设计进行相关研究,归纳出始于村镇住宅的节能低碳技术,包括外墙围护结构、通风采光技术、地下室蓄热蓄冷、太阳能热水系统、地下水调温系统、太阳房与蓄热墙系统、水资源回收等等。将绿色生态化住宅从理念转为实际,为乡村建筑的生态化做了较好的示范。[10]

5.农村住宅的低技术高生态化。江西农村住宅由于条件有限,高科技化的建设或高造价的建设在乡村中实现的可能性较小,只有立足于当地的环境和条件,利用低技术高生态化的建设方式,才能将乡村建筑的生态建设最大化。如吴恩融及其团队于2007年在甘肃省东部地区一座落后的村落毛寺村中设计了“毛寺生态实验小学”。就体现了“高科学,低技术”的设计理念,他们在设计时根据当地的气候环境,尽量利用天然光和自然通风,并就地取材,以土胚、毛石、茅草、芦苇等蓄热和隔热性能都好的自然材料作为主要建材,所有边角废料均循环再用。在施工时指导村民用简单的工具并采用当地传统建造技术进行。

当前,我国一些因地制宜的建筑策略和提倡住户参与的互动建设模式值得借鉴和推广。然而,有的研究实践还限于技术层面以及地域范围,有的还在试验阶段,并未推广开来,且有的建筑生态化方式在很多欠发达的乡村建设中可行性显得局限,可实行性有待研究。江西现代村落建设要朝生态化方向迈进,融入这些新的建设方式及理念是探寻生态化乡村建设的必经之路。

三、结语

篇4:村落社区建设简介

广西防城港市簕山古渔村建于明朝时期,古渔村出于防范海盗、据险自保之需要,以八卦之玄理建筑成方形,周围有一条一丈多高的围墙环绕,东西南北有四个岗楼(炮楼)和四合大门,村内有四条巷子纵横贯通,青砖古墙,曲折回旋,进入者能进难出。是广西现存最完整的古渔村村落之一,具有较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北部湾沿海渔村历史发展的一个缩影,对研究古渔村历史文化具重要参考价值。

图1簕山古渔村大门效果

随着全国兴起的新农村建设热潮, 簕山古渔村投资建设基础设施,改善村居环境。村民们要求村内景观要新旧结合,既不破坏原有的民居风味,又能使古村焕发新的光彩,适应开发旅游的需要。为此,必须对原有村庄环境和布局进行详细调查研究,采取科学的方法实施建设。

一、簕山古渔村景观规划设计的理念

在对簕山古渔村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新农村建设中古村落的保护和发展问题进行了探讨,在簕山古渔村景观规划设计中,强调以下几个理念。

1、社会主义新农村—簕山新村的建设必须建立在“旧”的基础之上,没有历史就没有未来,对国家、城市来讲是这样,对农村来讲更应该是这样,民族的传统文化更多的是沉淀在乡村之中。新建的簕山新村严格按照新村发展要求来进行建设,将其定位为古村商业街,沿街建筑将开发为具有传统特色的店面,建筑风格以具当地传统建筑风貌为主,建筑材料尽量采用传统木石、砖木结构形式。

2、旅游区的开发建设要围绕“北部湾风情古渔村”的旅游形象品牌建设,准确把握地方文脉和古渔村主题,每栋村舍都有自己的特点和历史文化根源,当对古渔村进行改造建设时,需要有科学的态度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功底。否则,随意进行土方改造、景观和建筑安排,其结果很可能适得其反。

图2古渔村房舍改造方案

3、以人为本,开发建设应兼顾周边群众利益,得到当地群众的配合支持,动员群众参与旅游项目开发,增加群众收入,带动周边群众致富。做好调查研究,充分利用原有资源和本地材料,以较低的成本建造高质量的乡村景观,实现生态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共生共荣。

二、簕山古渔村景观规划设计的要点

1、大环境和小环境的协调

簕山古渔村的古民居是防城港市特色的亮点之一,也是环北部湾滨海跨国旅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簕山古渔村景观规划建设的目标是突出古渔村特色,使之成为具有全国性影响力和地方文化特点的古村落。鉴于建设资金短缺,整体建设应该按步骤来进行,分期打造景点和改良、保护原有资源。

大环境的营造——在大环境上主要考虑的是古渔村所处的地理环境区位。簕山古渔村处于中越跨国旅游的重要节点城市—防城港市,是环北部湾滨海跨国旅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西“桂林、贺州—柳州、河池—来宾—南宁—钦州、防城港(东兴)—北海”南北黄金旅游带上的重要节点,地处环北部湾滨海跨国休闲游“北海—防城港—东兴—芒街—下龙”这条精品跨国旅游线路上,接受防城港市旅游中心城市幅射,具有良好的地缘优势和旅游经济组合优势,旅游区位优势明显。

小环境的营造——在小环境上主要考虑景点所处的位置和要求。项目区位于防城港市港口区企沙镇簕山古渔村,属南亚热带季风带,阳光充足,由于其独特的气候与位置条件,因此古渔村内的植物也具有当地特色,主要植物有车辕树、红树林、银榕树、木麻黄、相思树、马尾松等,植物特色品种资源较好,这些都是规划当中可以挖掘的景观资源。所以,小环境的景观营造应根据古渔村的气候与区位条件,以滨海植物为主,突出南亚热带季风带植物特色的基础,通过对防风林的景观改造,植物景观在各功能区景点也突出各自的植物景观主题特色,达到功能性与美观性的和谐统一;景观亮化突出簕山古渔村的特点,运用具有海域特点的景观灯,以及在具有簕山当地风情的景观小品上进行亮化。由于古渔村自身的特点,小区照明应以简、少为主。

2、研究村庄的环境和地形布局,尊重和保护历史文脉。

簕山古渔村作为建筑格局、风貌和主体结构保存尚好的传统民居,其中有些建筑质量已经相当破旧,难以适应现代生活需要。这些建筑及其组合构成村落历史环境的基质,古渔村的修缮规划在保持原有格局、结构和风貌的基础上予以修复,充分挖掘古村景观资源,确定主要节点(如小巷、卷门、石踏步、石坎阶、青石路面、探过墙头的花藤果树等)的更新改造方案,营造意境幽远的景观空间,并增加水电及卫生等设施,满足村民现代生活的基本要求。

3、设计上强调以人为本,充分利用资源节约成本。

响应党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号召,簕山新农村的建设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兴建。随着人口的增加和村落规模的扩大,必然要新建大量新的村落建筑,新村建筑单体满足建筑布局、道路与停车场、休憩场地的规划设计要求。新村建筑的建筑方案,立意于符合桂东南地区的内院式居住模式,在结合项目所在地簕山古渔村传统建筑风格的基础上,空间的布局设计适应新时期农民生活所需要的时代生活特色,设置堂屋、居室、厨房、存放间、晒台等,以引导和灵活适应农民生活方式的转变。

调查中发现项目所在地的古树名木较多,以车辕树、银榕树、相思树等古树为主,这些树至今长势良好,枝繁叶茂,形成一个绝佳的绿荫环境。规划中把这里作为一个以休憩为主的村场,以“村前小憩”为主题组织景观。建成后的小广场,面向大海,背靠古民居,与周围景色融为一体,在大树底下垫砂干铺青砖,既不影响树木生长,又可以提供给人们在烈日底下有一片绿荫的环境,使这里成为新民居群当中最主要的公共社交场所。

图3树池围边效果

4、利用本地材料形成独特的景观效果

根据本地材料特点设计景点和小品,以当地仿古特色的青砖来铺设人行道和广场,与古渔村整体的仿古风格相协调;局部采用铺设滨海特色的礁石肌理片石,中间嵌以沙虫、海鱼、虾、蟹、蛤贝等样式的图案,放置一些海鲜生物的立体雕塑小品,丰富了古渔村的海滨气息;充分保护和利用古渔村海边常见的褐红色沙页岩,这些石头经过海水的冲刷和风化,有丰富的表面形态,观赏价值高。营造的景观从海上看过来,在古朴的古村背景前,茂密的银榕树、银白的沙滩、古朴的礁石、各式的海洋小品与过往的渔船,构成了一幅充满自然天成的中国山水画。

三、结语

综上所述,簕山古渔村的规划在古代在现代看来都是合理的,无论各项指标都是符合当代人的需求,给居民带来舒适环境同时,创造了新的居住方式,保存了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传统的栖居方式在现代眼光看来也有很多可取之处,给后代人留下了深刻的启示。

今天我们在做景观规划设计的同时,应该更多的注重以人为本,人和自然环境的和谐相处,我们今天的景观建筑设计如果能吸取古人的精华,对自然环境认识观的营养,或许能减少破坏生态环境的病症,保持传统美的风格,建造更加适合人类居住的环境。

参考文献:

(1)陈友华等,城市规划概论[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70

(2)李秋香,中国村居[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OO2.352—354

(3)计成著、陈植注释.园冶注释[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8

(4)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5)周乾松,《古城镇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考》,2003

(6)赵鸿韬,《中国第一山水古镇——桂林兴坪古镇景区策划案》,2005

篇5:村落社区建设简介

建设农村美好家园

徐磐石

在市、区两级领导高度重视和市农委的指导下,松江区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积极探索、有序推进了以自然村落综合整治试点为重点的新农村建设,这是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升农业基础设施水平的需要;是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松江区自然村落综合整治试点(简称自然村落改造),聚焦新浜试点镇和“三农”工作综合试点区,2007年推进试点的村有:新浜镇林家埭自然村225户、新浜许三沿线许家草和南杨二个行政村中4个自然村735户,泖港镇黄桥村12个自然村571户、曹家浜村3个自然村514户,总计涉及5个行政村中20个自然村落、农户2045户,占全市的30%。试点村投入市区财政资金近4000多万元,完成了村内道路改造16.69万平方米、河道疏浚3.64万米、危桥改造21座、农民住宅外墙整修57.80万平方米、宅前屋后绿化3.3万平方米、自来水管网改造6.41万米、住宅环境整治2045户、拆除破旧房屋和违章建筑1.51万平方米、以及完成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处理等。通过试点,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改善了农村的生态环境、农业的生产环境、农民的生活环境,目前已建成的区域初步展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形态和风貌,深受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和社会的好评,为全市的推广做出了松江的贡献,市委、市府主要领导到松江调研时给予了充分肯定。

一、自然村落改造的基本原则

1、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自然村落改造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切实加强规划工作。一是坚持科学规划。把新农村建设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自然村落改造要规划先行,统筹考虑,区别对待,逐年推进。对规划保留的村进行改造;有历史价值的村修缮保护;房屋破旧、宅基分散、空置农宅的村拆除归并;“城中村”重新规划建设;二是坚持人与环境的和谐。以生态环境建设为主线,整体搞好村庄布局和建设规划。实行田、林、路、河、住房、供水、排污等综合治理,做到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相结合,实用性和前瞻性相统一。体现文化内涵,反映区域特色,形成各具特色的自然村落、田园农庄和农村社区;三是坚持传承历史文脉。保护村落历史文化遗迹、古树名木。规划突出江南水乡特色、田园风貌和民居特点,风貌各异,类型多样。

2、统筹谋划,配套推进。按照统筹城乡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明确推进自然村落改造的思路、目标和工作措施,统筹安排各项建设任务。一是聚集浦南,统筹谋划。自然村落改造集中浦南、集中“三农”工作综合试点区,系统谋划区域功能布局,统筹协调,整合资源,突出重点,成片建设;二是项目聚焦,配套推进。防止资金、土地、人力的浪费和重复建设,做到项目聚焦、政策聚焦、资金聚焦和工作聚焦,整体配套推进;三是建立工作协调机制,加强统一领导,明确职责分工,搞好配合协作。整合各部门力量,根据各自的职责,结合自然村落改造的内容和要求组织实施,确保自然村落改造工作又好又快的推进。

3、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坚持从实际出发,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逐步推进。一是加强分类指导。根据各村不同的自然条件、资源禀赋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充分考虑区域的人口变化、土地变化、城镇化发展 和产业结构调整等因素,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量力而行,不照搬照套,不强求一律,不包办代替;二是突出产业特色、区域特点、文化特征。注重实效。打造特色产业型、旅游观光型、生态自然型等新农村建设模式;三是坚持注重实效。因地制宜,不贪大求洋;量力而行,不盲目攀比;节约用地,不滥占耕地;积极扶持,不借债改造,不增加基层和农民负担。

4、农民主体,多方参与。广泛宣传实施“自然村落改造”是党和政府的利民、惠民之举。深入细致地做好思想工作,强化农民的主人翁意识,引导和发动农民群众积极参与投工投劳,形成“农民家园农民建设”的浓厚氛围。把农民赞成、高兴、满意作为衡量工作的标准,充分尊重农民意愿,改造方案需经村民大会讨论通过,加强民主讨论,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坚持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积极引导社会各界支持参与,形成城乡联动、整体推进的合力。

5、健全制度,长效管理。坚持建设与管理同步推进,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同步落实。明确村级组织的管理职能,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健全和制订日常管理制度,修订村规民约,落实卫生保洁、道路绿化养护等管理队伍,开展文明家庭评比,加强检查考核等,建立长效机制。

二、自然村落改造的主要内容

1、农宅墙体整修。根据农民的意愿和计划方案的要求,对村民住宅外墙进行整修,达到房屋外立面色彩统一、实用美观。

2、村庄环境整治。统一进行环境整治,拆除危房、破旧房屋和违章建筑,清理零乱堆放的建材、建筑垃圾和杂物,做到无乱搭、无乱建、无乱堆现象,常年保洁,堆物整齐。

3、农村道路改造。对村连接交通网主干道的道路和村内主要通道是泥路和砂石路的,改建为不同宽度的硬化路面的道路。村内路网布局合理,主次分明,实现户户通路,改善村民交通条件,主要行政村实现公交村村通。

4、桥梁修缮改造。完成规划需保留但已属危桥的修缮和改建。加快危桥改造,方便农民出行。注重建筑风格与周边环境的融合性,营造“小桥、流水、人家”的田园乡村风貌。

5、河道疏浚净化。保护好村域内现有的水面,实行常年保洁,对频临废弃、垃圾杂草滋生的黑臭河道进行疏浚、填堵,改造后河道水面清洁,水体流动,水质达标,“水清岸绿”。河道堤防和排涝设施建设符合国家规定标准。

6、生活污水处理。给水、排水系统完善,管网布局规范合理,自来水入户率达到100%。农村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试点村与上海交通大学合作,建设DeWaCHfs 分散式生物膜法污水净化处理设施项目,使生活污水有净化和无害化处理,无污水直排河道。

7、村庄环境绿化。主要道路和河道两侧实现绿化,住宅之间有绿化带,农户庭院果树绿化,种植四季不同品种果树,村庄中有休闲健身公共绿地。搭配具有点缀色彩的长绿树和花卉,营造绿色家园。

8、生活垃圾处理。保洁制度健全,生活垃圾集中存放、及时统一收集,进行无害化处理,基本消除垃圾及废水污染。

9、农民住宅改厕。积极推进农村卫生厕所改造,农宅改厕率100%,村有公共卫生厕所并达标。

10、村内照明装置。村内主干道和公共场所有路灯照明装置,布局合理,环保节约。方便村民晚上出行,点缀乡村夜景,提升农村品位。

11、公共服务设施。改善农村生活条件和公共服务。建设深受农民欢迎的社区卫生室、便民小超市和文化活动室等村公共服务设施和群众健身活动场所。

三、自然村落改造的主要做法

1、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工作机构。区委、区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新农村建设,纳入重要的议事日程。成立由有关部门参加的领导小组,负责自然村落改造工作的统筹、协调、指导、推进和检查验收,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目标,加强分工协作,落实工作责任;各镇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确保有分管领导、有专门职能部门,负责自然村落改造工作的计划安排、落实配套和组织实施;各行政村成立了相应的工作班子,负责自然村落改造的具体实施;区农委、规划局和相关部门,按职能分工,明确职责、各司其职,分工合作、密切配合,强化服务、注重实效,齐抓共管、形成合力。简化工作流程,确保工作到位。把这项工作列入各级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的重要内容,建立奖惩制度。保证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2、认真制定方案,细化工作计划。牵头部门区农委和试点镇共同制订、反复修改自然村落改造的实施方案和细化工作计划,并为全市的推进工作提供示范文本。工作方案包括改造方案和工作计划。改造方案以设计文本为主,详细说明基本概况、改造项目、空间布局、功能结构、配置标准、投资预算等。工作计划包括宣传发动、组织实施、资金使用、时间节点、总结评估和有关建议等内容。坚持从当地实际出发,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确保方案的科学性、可行性和实效性。

3、广泛宣传发动,村民主动参与。试点镇村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发动,召开村民座谈会和村民代表大会,发放村民告知书、拉设横幅、开辟宣传栏,向村民宣传新农村建设的方针、政策。营造良好的氛围。实施方案广泛听取村民的意见和建议,将整治内容中的若干项确定为村民参与的内容,村民主动参与修建道路、修建污水排放明沟等工程,主动拆除破旧房屋和违章建筑,发挥了农民群众参与新农村建设的自我建设、自我管理、自我监督的主体作用。

4、加强组织协调,因地制宜实施。加强对相关部门的组织协调,从农民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出发,因地制宜实施。一是坚持质量标准。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工程严格按照工作方案、设计图纸和施工要求,组织规范施工;二是讲究工作效率。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下,对各单位、部门所承担的工作和项目排出完成的时间节点,落实责任,突出重点,确保按质按时完成;三是加强监督检查。加强业务指导和施工质量监督,实行工程建设督理制度和村民自治相结合,定期不定期进行督促检查,组织统一评审验收。

5、落实管理队伍,探索长效机制。正确处理好集中建设与长效管理的关系。坚持建管结合,建管并重,协调推进,长效管理。试点村制订村规民约,列为文明家庭评比内容。建立了垃圾收集、宅前屋后保洁、河道和道路清理等管理队伍,有的还建立了卫生志愿者队伍和卫生监督队伍,探索长效管理机制。

四、自然村落改造的主要成效

1、美化农村生态环境。自然村落改造坚持以人为本,着力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实际问题,切实让农民得到实惠。通过综合改造和建设,实现了“村落绿化、墙壁白化、道路硬化、河道净化、环境洁化、路灯亮化”,彻底改变了昔日道路坑洼、河道淤塞、污水横流、垃圾乱倒、环境脏乱的现象,使试点村呈现了水清岸绿、村容整洁、鸟语花香,黛 瓦白墙、环境舒适的的新气象。

2、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加大公共财政对新农村建设投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农民屋前文明沟、宅后卫生沟,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统一处理;自来水管网换管改造,村民饮用水质量显著提高;新建的卫生室和农家小超市,方便群众就近就医购物,建设文化活动室和安装健身器材,丰富精神生活;臭水塘改造后种上了荷花、睡莲等水生植物,四旁果树成荫,农民高兴的说,我们好象住在公园里。

3、改善农村基础设施。自然村落改造注重从群众最急需、最关心的事情着手,积极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文化休闲、信息网络、治安联防、环卫保洁、社区服务进村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加强农村道路建设和危桥改造,水泥路浇到农民家门口,方便了村民出行;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 提高农村供水质量;河道疏浚和河堤加固,提高了农村防灾能力。

4、提高农民文明素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改变村容村貌,使人与自然、人与环境更加和谐,而且通过自然村落改造,促进了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和农村生活方式的转变,使农民思想观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农民十分珍惜来之不易的改造成果,农民文明素质大大提高,村风民风有了新的转变,崇尚科学,抵制迷信,移风易俗,破除陋习,树立先进的思想观念和良好的道德风尚。农民群众积极配合,自觉维护环境卫生,垃圾入箱、家禽圈养、菜园围栏,环保意识、卫生意识、健康意识有了较大的提高。逐步形成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和文明向上的社会风貌。

五、自然村落改造的长效管理

1、加强宣传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召开现场会、组织参观、新闻报道等多种形式进行广泛宣传发动,提高农民的思想认识,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充分发挥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积极引导农民群众广泛参与,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创造美好家园。加强农民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使农民变“要我建设”为“我要建设”。加大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农民的思想道德建设,塑造良好的村风和民风。

2、健全管理队伍。按照长效管理的要求落实管理队伍,一是垃圾收集的保洁员队伍,二是河道整治的管理员队伍,三是绿化管理的养护员队伍,四是治安管理的巡视员队伍,五是全面检查的监督员队伍。实行定岗定责、分片包干、签订管护合同,做到分工明确,奖罚分明,责任到人。

3、完善管理制度。健全村民管理机制。建立健全村规民约,制定长效管理制度。一是健全和制订日常管理制度。研究制定绿化管理、垃圾收集、道路清洁、养护维护等制度,建立与新农村日常管理相适应的投入机制;二是加强自然村落改造的项目管理制度。从项目计划、物资采购、工程监督到资金结算,规范管理;三是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议事制度。推进村级财务规范化管理,实行村民自治、财务公开、民主监督制度。让农民群众真正享有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

4、组织评比考核。开展积极有效的创优评比考核竞赛活动。一是文明村的创建评选活动;二是文明家庭、五好家庭等评选活动;三是“星级文明户”、宅前宅后整洁小红旗流动评比制度。四是加强考核。严格实行量化考核,责任落实到人。通过评比考核,激励先进、鞭策后进,以精神奖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对常年成绩突出、有特色的村和村民年 底进行表彰奖励。引导村民向文明和先进村民看齐,做到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养成文明生活的良好习惯。

作者单位:松江区人民政府增加农民收入办公室

篇6:浅谈新农村建设中的传统村落保护

[摘要]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随着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调整和城市化浪潮的加剧,广大农村正在进行城乡一体化的改造和建设,这样的历史背景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面临巨大难题。经过近十年普查整理和抢救的成果很有可能因为村落的不存在而导致非物质文化遗产无处落脚,被迫上楼的村民们失去了文化空间的同时,丰富而多样的民间文化也会随着传统村落的消失而消失,这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是巨大损失。中国村落文化研究中心研究人员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就开始着手对我国“江河流域”(即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以及其他广大地域的传统村(镇)落的政治、经济、文化情况开展田野调查。特别是2009年至2010年间,中国村落文化研究中心20个课题组267人集中对我国长江、黄河流域以及西北、西南17个省113个县(含县级市)中的902个乡镇传统村落文化遗存进行了为期25天至30天不等的综合性复查。据“遗存实情”记录统计数据显示,传统古村落生态状况令人堪忧。这些地域中,颇具历史、民族、地域文化和建筑艺术研究价值的传统村落,2004年总数为9707个,至2010年仅幸存5709个,平均每年递减7.3%,每天消亡1.6个传统村落。

[关键词]传统村落;新农村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早在上世纪50年代,我国对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就已经开始,而真正对传统村落进行保护还是上世纪90年代才开始的事情,进入21世纪后,先后分五批将181个建制镇和169个村庄公布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①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行了近10年的今天,行走在一线的保护工作者发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历史环境已经发生了变化,“非遗后时代”②给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出了严峻的考验。如果任民间文化赖以生存的传统村落继续衰败下去,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而且在2006年和2007年的政协会议上,冯骥才先生先后提出两个提案:《关于规划新农村建设要提前注重文化保护问题的提案》和《关于建议重要的古村镇抓紧建立小型博物馆的提案》,在提案中,他已经前瞻性地意识到古村落或者传统村落可能遭受到的命运,尤其是文化遗产保护的艰巨性。2011年9月6日上午举行的纪念中央文史研究馆成立60周年座谈会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同一直致力于民俗文化研究的国务院参事冯骥才共同对话古村落保护问题,冯骥才先生关于紧急抢救和保护传统村落的呼吁得到了总理的高度重视,2012年4月16日,国家三部一局发布《关于开展传统村落调查的通知》。

那么什么样的传统村落值得保护,该怎样保护,冯骥才先生经过长时间的田野考察做出了自己的回答。他认为,关于古村落或者传统村落的标准有四条:第一,有悠久的历史,而且这个历史都被村落记忆着;第二,应该有较完整的一个规划体系,比如较完整的村貌、建筑、街道以及庙宇、戏台、桥梁、水井、碑石等,应该是一个基本完整的体系;第三,应该有比较深厚的非物质文化遗存,包括各种民俗、民间文学、民间艺术等;第四,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有它的独特性。独特性就是不可替代性、不可替代的价值。如果按这些标准确定是古村落了,就一定要保护,绝对不能破坏,这是原则。③这个标准基本上涵盖了传统村落的重要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审美价值,而且重要的是过去的古村落保护着重村落的文物保护价值,这次的传统村落扩大其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也是为了防止在对村落进行保护中导致村落的“空巢化”现象。④因为,中国的传统村落千姿百态,要想对每一个地方的传统村落采用统一的保护方法是不科学的。所以,需要政府和专家学者要经常亲临现场,掌握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调研,从而为当地规划出切实可行的保护措施。“后沟古村位于山西晋中市榆次区东赵乡,因浓缩了黄土旱塬农耕文明的传统,保存了中国北方汉民族自给自足的传统文明,2005年成为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古村落调查保护示范基地。”⑤经过学者和政府的合力,一个几乎被遗忘的村落获得了新生,这就是一个成功的典范。而后沟村保护的经验也同时启发我们,实地考察和科学规划的重要性。

不关心村落中的人和他们的生存及相关民俗文化,是传统村落保护之一弊。“把关注焦点放在古村落的物质遗存上面,不关心与古村落物质遗存密切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关心古村落居民的思想观念、风俗习惯、发展利益等,这种兴趣和思路显然是有偏颇的,按这种思路进行古村落的保护则是有严重缺陷的、不完善的,不能使古村落获得可持续发展,实际上也不能对古村落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完备的开发和展示。完善的古村落保护,不应只重视保护、修复古建筑的物质层面,也应该完整展示、合理传承与古建筑密切相关的传统文化。”⑦学者在对著名传统村落浙江落苍坡村的田野调查发现,因为着力于对建筑本身的保护而忽视其中的人的生存以及整个村落的传统文化,导致了保护工作的不利。

虽然有很好的文化遗产,但缺少持续不断的保护资金投入是保护工作第二大弊。本来作为传统村落保护成功典范的山西榆次后沟村 2011年仅参观的中外游客达8万多人次,后沟古村旅游有了收益,村民生活也有了改善,但新的问题出现了:每年文化遗产的维修费用没有着落。尽管政府分20%的收益,个体老板有60%,村里有10%,但实际上村里拿不到。“政府如果不增加投入的话,就把开发古村落的初衷给忘了”。

更有虽然挂了保护的门牌,却不加保护或者空置的村落,此为保护的第三弊。这实际上更是对传统村落保护的渎职。比如“当前徽州古建筑情形最切实的描述就是人走楼空:随着居民的离去,房屋就丧失了其使用价值,建筑就逐渐失去了生命力。

没有经过专家学者的论证和科学规划,随便拆迁和重建导致传统村落面目全非,此为第四弊。过去因为穷,楠溪江古村落被保存了下来;但随着经济发展,当地人富了后开始拆旧屋建新屋,导致一些本来整齐划一的传统村落建筑中时常出现一些小洋楼和其他现代建筑,破坏了整个村落的格调和风格。另外,一些被拆除重建的房屋完全被设计师按照自己的理念规划,完全不考虑该建筑过去的风格和风貌,用个人的眼光取代历史。真正的传统村落保护应该是修旧如旧,是不断地加固,防止倒塌和继续破坏,不是制造假古董、假村落或者假的历史。

明白了目前传统村落保护中存在的问题,那么如何解决呢?“以人为本”应该成为传统村落保护的基本原则,应尊重村民权益,充分调动村民的积极性。保护传统村落要让村民们意识到,保护它是为村落今后的发展提供平台,会为未来村落发展带来收益。不仅能为当地村民开辟财源,同时也能使当地村民对传统村落资源的价值和资源保护有新的认识。只有让村民主动地参与到村落的保护行动中去,才是村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持续发展的可能。

在村落保护工作中,让村民们享受到保护工作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变化,并从中获得实惠是很重要的。在保护他们村落的时候,应该让他们成为保护工作中积极的参与者,要多方征求村民的意见,不能让村民的村落成了知识分子或者政府想象中的样子。其次,在抢救和保护的同时,还要兼顾村民今后的生活出路,不能在挂牌和论证之后一走了之,那样的论证并不能对传统村落保护的持续发展有任何作用。再次,要调动村民的积极性,从内心深处唤醒他们对自己文化的感情,让他们自觉参与到传播和保护生养自己土地的工作中,并成为常态。

作为拥有7000年农耕文明史的国度,我国各地遍布着各具地域与民族特色的古村落。不同历史时代和不同地域、不同民族所形成的传统村落,大量地承载着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和不同民族的文化信息,是宝贵的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在世界人类文化遗产中也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在现代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形势下,特别是在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有效保护、深入研究幸存于世的形式与类型丰富、地域与民族特色突出、历史文化信息承载厚重的古村落,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注释]

①③冯骥才:《古村落是最大的文化遗产》,《灵魂不能下跪——冯骥才文化遗产思想学术论集》,宁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②这是2011年11月在中国木版年画国际论坛上,冯骥才面对媒体提出的一个新的概念:即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近10年后的新时期,这个时期将面临着新农村建设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带来的强烈冲击。

④冯骥才在《文化空巢及其对策》一文中指出:在我们为那些不知不觉就会被推土机推去的古村落与城市的历史街区心怀忧患之时,是否知道它们已经出现了可怕的“文化空巢”?这些历史形态犹存的村落与街区,远远看去,似是不错,古建筑一幢幢优美地立在那里,可是如果穿门入户就会发现,历史只是在它的躯壳上,并不在其中。里边的家具什物早都面目全非,看不到任何地域特色和文化细节。历史内含已然不存。

上一篇:从认知语言学视角看古典爱情诗歌里的隐喻下一篇:生殖医学年会上的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