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高等物理教育论文

2022-04-20

摘要: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已经进入大众化阶段,在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格局中,精英高等教育作为整个高等教育体系的一部分,标志着高等教育发展的质量与水平。在分析大众化阶段精英高等教育的内涵及精英高等教育存在与发展的必然性与合理性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发展策略。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日本高等物理教育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日本高等物理教育论文 篇1:

美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进程中的阶段性特征探析

[摘 要]美国成为高等教育强国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历了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本文基于对美国成为高等教育强国历程的简略考察,重点探究其奠基阶段、兴盛阶段、繁荣阶段等三个阶段的发展特征,以期提供对我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启示。

[关键词]美国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强国 特征

[作者简介]朱淑华,浙江海洋学院发展规划处研究实习员(浙江舟山 316004)

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已成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衡量指标,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基本战略选择。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已经站到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也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必然。美国是国际公认的高等教育强国,具有很强的典范性,那么美国高等教育强国取得成功的奥秘是什么?其发展历程是否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是否对我国高等教育强国的建设具有启发性意义?对此,探究美国成为高等教育强国进程的阶段性特征是非常必要的,也是非常有价值的。

一、美国成为高等教育强国的历程简述

纵观美国高等教育史,我们可以发现,美国成为高等教育强国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历了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即美国成为高等教育强国奠基阶段(殖民地时期至二战结束)、兴盛阶段(二战结束后至20世纪70年代)、繁荣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内外部两种力量共同作用下,美国高等教育既沿着自身的发展规律前进,又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得益彰,最终发展成为世界高等教育强国的典范。

(一)奠基阶段(殖民地时期&--战结束)

美国建国后,联邦政府、高校、社会等都在为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积极探索。美国高等教育融合英式学院和德国大学模式,在探索与借鉴基础上实现了现代化转型与创新。第一,开展赠地学院运动。赠地学院的蓬勃发展,确立了美国高等教育的第三职能,现代化高等教育理念应然而生。第二,创立研究生院,发展研究生教育。它源于德国,又不同于德国,可谓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第三,初创两年制学院,设置副学士学位。由此,美国独特的现代化高等教育体系得以形成,建立了由大学、学院和社区学院构成的三级高等教育结构,形成了由副学士、学士、硕士和博士构成的完整的四级学位制度。在高等教育领域,学术自由和学术自治有了组织与制度保障。高等教育作为整个社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政治、经济等其他子系统紧密联结在一起的,从社会的边缘开始走向社会的中心,其功能得到进一步彰显,开启了美国走向高等教育强国的道路。

(二)兴盛阶段(二战结束后至20世纪70年代)

二战后,美国高等教育民主化运动极大地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发展,为全面提高国民素质起到关键性的作用。从20世纪30年代至70年代,美国高校在校生总数从110万增加到792多万,大约增长了7倍多。其中,两年制学院学生从5.56万人增至163万人,增长了29.32倍;四年制院校在校生约从1930年的99.8万人增至1970年的525.9万人,增长了5.27倍;研究生在校生数从1930年的4.73万人增至1970年的103多万人,增长了21.79倍。在1940—1975年这30多年期间,高校授予的学士学位数增长了5.25倍,而授予的硕士学位数增长了10.94倍,授予的博士学位数增长了10.36倍;1975年高校学士学位授予数近98万,硕士学位数29万多,博士学位授予数3.4万多。

在美苏的竞争中,美国的胜利无不得益于高等教育的大发展。20世纪50年代美国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美国的经济也得到空前的发展。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进入第二个“黄金时期”,率先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并稳步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为社会培养了数以千万计的各级各类专门人才,促进了社会和经济发展。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美国研究型大学得到繁荣发展,推动了研究生教育的迅速发展,培养了一批批高科技拔尖创新人才,并成为美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引领者,使美国高等教育开始走向世界前列,同时也为美国的科技事业的进步甚至为维持美国的霸权地位做出了不可代替的贡献。zO世纪70年代,美国率先实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向普及化的跨越。

(三)强盛繁荣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

二战结束后,美国高等教育进入了兴盛发展的阶段,尤其是高等教育规模有了突破性进展,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就进入了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但是,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社会动荡时期,美国高等教育的质量尤其是大学本科教育质量出现了严重下滑的现象。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美国的国际竞争力有所削弱的情况下,人们的解释点落脚在高等教育方面,认为高等教育质量的下降是美国综合实力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在这一阶段,如何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和竞争力成为美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向。

经过国家的宏观引导、高校自身的调整与改变以及社会各方力量的全方位参与,美国高等教育普及化进程继续推进,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80%以上;美国拥有世界一流的师资队伍,2007年,美国高校全职教师中的教授达到了17.34万人,占全职教师总人数的比例为25%,副教授13.37万人,助理教授16.85万人,讲师10.14万人,分别占全职教师的比例为20%、24%和14%;美国高校达到4 300多所,其中约有280多所博士研究型大学,代表着美国高校科研和教学的最高水平。根据2009年英国泰晤士报公布的世界大学排行榜数据,在排名前十所高校中,美国占8所,前20大学中有美国高校15所,前50大学中占29所;在世界百强大学中,美国占32个席位,约占总数的1/3,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美国一流大学的实力;美国高校尤其是著名的研究型大学在国家创新体系里居于核心地位,引领世界先进科技的创新与发展。

二、美国成为高等教育强国的阶段性特征

(一)奠基阶段的主要特征

1 创新高等教育理念是美国做强高等教育的先导

通过考察美国高等教育发展进程可知,以现代化高等教育理念为先导,美国高等教育实现了从传统学院到现代大学的转型,各类各层次院校都在不同程度的层面上实践着这种理念。按照史学家的划分,近代以来高等教育中心转移的顺序是:意大利(1410—1530年)→英国(1600—1750年)→法国(1650—1830年)→德国(1770—1830年)→美国(1830—?)。我们可以看出,在19世纪30年代,世界高等教育中心已开始由欧洲转移至美国,但这并不是因为当时美国的高等教育是多么强大,而是因为美国形成的现代化高等教育理念作为一种新的力量,不但是美国走向高等教育强国的基础,而且引

领世界未来高等教育发展的方向。事实证明,美国的高等教育理念对世界各国高等教育产生着深刻影响。因此,美国能成为世界头号的高等教育强国,无不得益于这一阶段创新的现代化高等教育理念的形成。

2 —美国现代高等教育体系的创新与超越

在这一阶段,美国率先实现了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建立了由大学、学院和社区学院构成的三级高等教育结构,形成了由副学士、学士、硕士和博士构成的完整的四级学位制度的具有美国特色的现代化高等教育体系。虽然这一时期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受到德国大学模式的影响,但这次学习的结果与殖民地学院移植英式学院不同,是在学习与借鉴德国大学模式的基础上实现了创新与超越,形成了美国独特的高等教育模式,影响了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就如哈佛大学校长艾略(C.W.Eliot)所说:“当美国新型大学降临时,它将不是一个德国大学的摹本,而是根植于美国社会和政治传统而逐渐地和自然地结成的硕果。它将是美国受有优良教育阶层的高尚目的和崇高理想的表现。它是富有开拓精神的,因而是举世无双的。”正是由于美国的创新和超越,美国独特的现代化高等教育体系才得以形成,这为美国迈向高等教育强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 学术自由和学术自治成为美国现代大学制度的精髓

美国特有的制度环境充分保证了学术自由和大学自治。美国大学选修制的确立以及1915年美国大学教授协会的建立,使美国大学学术自由和学术自治有了组织与制度保障。美国高校享有很大程度上的自治权利,确保了学术自由的实现。

美国拥有一批具有国际影响的大师和一批世界一流的研究型大学,这与美国注重学术自由和学术自治是分不开的。在这一阶段,美国一批卓越的大学校长脱颖而出,成为推动美国高等教育现代化转型的关键人物。例如,哈佛大学校长查尔斯·艾略特、威斯康星大学校长查理斯·R·范海斯、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校长丹尼尔·科伊特·吉尔曼、芝加哥大学校长威廉·哈珀等等。正是由于这一批卓越的校长不畏艰难,勇于创新的作为,影响着甚至引导着美国高等教育事业的现代化改革和发展,为美国走向高等教育强国的道路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二)兴盛阶段的主要特征

1 高等教育普及化是美国高等教育强国的应有之义

通过分析与探究这一时期高等教育的发展可知,在努力做强高等教育的进程中,美国高等教育关注的焦点不仅仅只是局限在研究型大学和研究生教育发展上,而是推动了整个高等教育系统的发展。美国通过不同层次、类型高校的分流发展,普及了高等教育,又做强了高等教育。二战结束至20世纪70年代,经历30多年的时间,美国高等教育稳步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高等教育普及化促使高等学校在办学规模、办学层次、办学类型、办学特色等方面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由此,高等教育的发展开始走向多元化。

美国的普及化进程与美国做强高等教育过程是融合在一起的,高等教育普及化是美国精英高等教育的基础,精英高等教育是美国普及高等教育的灵魂,以点带面,两者共同繁荣。美国成为高等教育强国,不仅仅是因为美国拥有一批一流研究型大学,也不仅仅是因为美国高等教育拥有许多一流的科学家或大师等,同是它也包括高等教育普及化这一成果。高等教普及化是美国高等教育强大的体现,而高等教育的强大是美国高等教育普及化的保证,两者相辅相成。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高等教育的普及化是美国高等教育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

2 高水平大学确保了美国高等教育的龙头地位

在美国高等教育普及化进程中,研究型大学迅速崛起,研究生教育发展速度超过了本科生教育发展速度,美国著名的研究型大学成为美国高等教育的骄傲。根据美国政府的统计,在1974年,全国科学家有40%集中在各个大学,尖端科学研究集中在少数著名大学。诸如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加利福尼亚大学和加州理工学院等著名研究型大学,已成为美国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研究型大学的发展日益成为美国科技事业发展的动力源泉,1941年至1978年美国共有97人获诺贝尔奖金,人数为各国获奖者总和;仅在70年代,美国就有30人获得这一奖项,同时期,英国10人,西德4人,瑞士2人,苏联、东德各一人,英国科学家斯诺称赞美国高等教育为“世界性真正成就。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甚至普及化阶段,美国通过联邦政府的立法与资助倾斜,使美国的研究生教育得到繁荣发展。例如,在1960年,高等学校(主要研究型大学)获得的联邦政府的科研经费,占当年所有大学研究经费的75%,主要研究型大学成为“联邦拨款大学”。充足的科研经费保证了美国著名研究型大学在竞争中处于优势的地位,并成为美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引领者,也使美国精英高等教育在世界上独占鳌头。美国精英高等教育的存在与普及化高等教育之间并不冲突,美国的精英高等教育发展的成果为大众化高等教育的发展不断注入新的力量,同时大众化高等教育的普及为精英高等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两者之间形成了一个动态的良性循环。

(三)强盛繁荣阶段的主要特征

1 提升高等教育质量是其保持世界领先地位的核心内容

这一阶段,美国高等教育由数量与质量并重型向重质型转变,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成为现阶段美国保持世界领先地位的主要任务。

第一,国家层面。美国联邦政府对高等教育的发展增强了宏观政策的引导,警醒美国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必要性。如,1981年美国教育部成立高等教育质量委员会以调查美国教育质量,1983年《国家处在危险之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向全国敲响了警钟,1984年的《投身学习:发挥美国高等教育的潜力》报告提出了改进本科生教育的27条建议,《目标2000年:美国教育法案》及《领导力检验:美国高等教育的未来走向》战略报告等等相继出台。第二,高校层面。美国高校自身不断地进行着调整与转变,注重学校内部评估,广泛应用科技革命的成果,改革教学方式和办学形式。同时,雄厚的师资队伍是美国高等教育软实力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美国提高与保持高等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第三,美国高等教育质量监控体系更加完善,评估更加专业化。高等教育质量评估工作由公认的非官方控制的社会组织机构或媒体来完成,如,美国高等教育认证委员会、《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高等教育问责委员会等等。

2 高等教育强国与经济强国、科技强国相得益彰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高等教育高程度的普及化,20世纪90年代末,美国与信息产业直接相关的部门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已达80%,信息产业正在成为美国最大的产业以及美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技术和知识密集型产业得到巨大的发展。美国高等教育与产业界乃至整个社会生活的关系越来越密切,高等教育在社会和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高等教育已经站在社会的中心,尤其是在世界全球化和多极化的背景下,美国

高等教育的强大对保持美国世界领先地位的意义显得更加关键与重要。

美国强大的经济实力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相对充足的物质保障,为美国高等教育的强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例如,2003年,排名前100名的高校共拥有研发基金400.77亿美元,来自联邦政府的基金为247.34亿美元,州地方政府为26.53亿美元,也就是说,政府对高校科研的投入占这100所高校科研基金的68%。1993年美国共有科学家和工程师254万人,其中在工业界约为200万人,在联邦政府部门约20万人,在高等院校约为34万人。1995—1998年是美国战后以来技术发明专利增长最快的时期,年均增长率达12.5%;1999年美国申请专利数共3万项,大大超过德国(1万项)和日本(7 200项)。另外,美国是世界上获诺贝尔奖最多的国家,1950年-1990年全世界共有249人气科学家获诺贝尔奖,其中美国就有138人;1994年获得医学生理学、物理学、化学和经济学诺贝尔奖的共有8人,其中有美国科学家6人;2009年获得生理学或医学、物理学、经济学、化学诺贝尔奖的共有10名科学家,其中有美国科学家9名,这些证实了美国在数学、物理学、化学等基础研究方面在世界上具有一流的水平。同时,美国在信息、通信、生物工程、新材料、新能源等众多高科技领域处于领先的地位。

美国的大学成为科研的重要基地,成为世界先进技术的重要发源地,为美国的科学技术发展不断注入新的力量;科技的强大,使美国的经济发展保持着强大的发展劲头;经济的强大又为科学技术和高等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由此可见,高等教育强国与经济强国、科技强国相得益彰,对维持美国的世界领先地位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对我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启示

(一)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核心要素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实现了历史性跨越。2008年我国高等教育在校生已经达到2 900多万人,先后超过俄罗斯、印度和美国,成为世界第一。2010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6.5%,早已进入国际公认的大众化发展阶段,已成为名副其实的高等教育大国。但是,按照国民生产总值来算,2007年我国已经达到世界第三位;按照国际竞争力来看,我国的排名大致在20位左右;按照社会进步指数来衡量,我国在国际上的排名约在70余位;按照人类发展指数来衡量,我国在国际上的排名就会落到100位左右。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整体质量受到了人们普遍的质疑,与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战略目标比较来看,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还存在很大差距。

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核心要素,由此,我们在普及高等教育的同时,更加注重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建设一流的师资队伍,完善高等教育质量监管体系,引导高校发展的多元化分流等等方面,都是我们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尤其是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必要步骤。

(二)构建学术自由和学术自治的制度环境

学术自由作为一种大学理念已被世界大多数国家所认可,且已成为一种现代大学制度。学术自由是大学生命的真谛所在,是大学保持生机与活力的源泉。虽然我国中央集权制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与美国非中央集权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截然不同,但是追求大学自治和学术自由是任何一所大学发展中的应有之义。哈佛大学前校长博克曾指出:“当大学履行发展知识的义务时,学术自由是一种基本的价值前提。由于这种义务是大学的基本目标,因而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牺牲这种探究和表达的自由。”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需要以强有力的支持系统为物质基础,更需要构建学术自由和学术自治的制度环境,促进高等教育自身的发展。尊重学术自由和学术自治,是造就一批具有国际影响的大师和世界一流的研究型大学的必要条件。注重大学自治和学术自由转变管理体制,是我国建设一流师资队伍的要求,是建设高水平大学的要求,也是我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制度保障。

(三)创新与超越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必需元素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我们要勇于借鉴世界高等教育强国的经验,但不能盲目仿效他国的教育模式,更不能简单地把西方成功的理论与实践“克隆”到我国教育的发展道路上来。菲利普·阿特巴赫(Philip G.Altbach)教授谈中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时曾指出:不能生搬硬套西方高校的那一套做法,更不能以为照搬西方的就够了。中国需要尊重自己的高等教育文化,需要适应自己具体的高等教育环境,需要有自己的高等教育特色,特别是要建立起能够为中国人所广泛认同的“什么是优秀大学”的观念,特别是要建立起能够有效满足中国各个方面需求的高等教育体系。美国就是这方面的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在借鉴中有创新与超越,才能更进一步,否则将一直处于学习阶段。

创新与超越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必需元素,中国高等教育要想成为世界高等教育领域的一支奇葩,自身必需要拥有世界公认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元素。

(四)高等教育外部的支撑系统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保障元素

美国高等教育强国的形成是一个自然的过程,但并不是在没有任何外来力量作用的情况下自发形成的,而是高等教育系统的内外部两种力量的共同作用促成了美国高等教育强国的实现。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离不开强有力的支持系统,首先,建设高等教育强国需要各层面力量的支持,需要不断深化和提高社会对建设高等教育强国重要性的认识,引导全社会参与到这项事业中来;其次,我们应该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更完善的体制与机制保障,促进高等教育又好又快的持续发展;最后,加大高等教育经费投入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不可缺少的物质保障。我国高等教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不但要普及高等教育,而且要做强高等教育,因此,加大对高等教育的经费投入是我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重要物质保证。总之,以政府为主导、全社会参与的高等教育外部的支撑系统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保障元素。

注释:

①美国教育统计中心.Digest of Education Statistics(2008)[EB/OL].http://WWW.nces.ed.gov.

②于洋.我国距高等教育强国有多远——中美高等教育实力的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

③数据来源:刘念才.世界一流大学:战略·创新·改革[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

④⑩邬大光.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战略意义[J].教育发展研究,2008,(19):6—10.

⑤郭健.哈佛大学发展史研究[M].保定: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102.

⑥龚淑林.美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特点和趋势[EB/OL].http://WWW.uictorian.foruneciy.com.

⑦腾大春.美国当前高等教育[J].河北大学学报,1980,(8).

⑧陈学飞.中国高等教育研究50年(1949—1999)

作者:朱淑华

日本高等物理教育论文 篇2:

论大众化阶段精英高等教育存在与发展的必然性及合理性

摘 要: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已经进入大众化阶段,在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格局中,精英高等教育作为整个高等教育体系的一部分,标志着高等教育发展的质量与水平。在分析大众化阶段精英高等教育的内涵及精英高等教育存在与发展的必然性与合理性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大众化阶段;精英高等教育;必然性

据教育部统计公报,2006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达530万人,2005年全国高等学校在校大学生已经达到了2300万人,高等教育规模居世界第一,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了21%。按照马丁·特罗的高等教育发展三阶段说,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迈进了大众化阶段,这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在高等教育发展的大众化阶段,要不要精英高等教育,精英高等教育在整个高等教育体系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它具有哪些新的内涵与特点,这些问题已引起学者们的普遍关注,并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一、大众化阶段精英高等教育的内涵

从语义学上讲,精是指经过挑选或提炼出来的精华;英是指杰出的人。所谓精英,就是精心选拔出来的具有杰出才能的人。英国学者德·朗特里在其编写的《西方教育词典》中指出,精英教育是根据下列设想(不论是否明确)而实施的教育:社会中一个少数人集团,通常特别称为学术尖子集团,应该得到与他们人数极不相称的庞大教育经费——既因为它们具有更大的内在价值,又因为通过对这些特殊尖子的培养领导和探索创新,能期望他们对社会做出更大贡献。[1]随着社会和高等教育的发展,人们对精英的理解也在发生变化,而培养精英的精英高等教育也表现出新的内涵与特点。

1.接受高等教育从某些人所具有的一种特权而转变为人们都享有的权利

我们知道,在精英高等教育阶段,高等教育只能满足少数人的教育需求,因此,上大学成为一部分人的特权,这是由精英教育的本质所决定的。但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后,特别是进入高等教育普及阶段,高等教育权利则经历了从贵族性、少数性到平等性、选择性的下移,大多数人不再受出身以及社会地位等条件的制约,可以选择性地进入高等学校接受高等教育。高等教育实现了由特权向权利平等和能力公平的过渡。从某种意义上讲,接受高等教育甚至成为公民的义务,尽管上大学仍需要接受严格的入学选拔。因此,克拉克-克尔在论述精英、大众和普及高等教育时采用了不同的表述方式,即高度选择型、选择型和非选择型的高等教育。[2]而现代精英高等教育就是以选择性为其主要特征的。

2.接受精英高等教育的主体有所扩大

在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社会对精英主体的确认比较简单,所有接受高等教育的人都可被视为精英。大学生被称作“天之骄子”,这既是自我的一种肯定,也是社会对高等教育所培养的精英的一种认可。而当今对精英的确定和评价标准则是多维度、多层次的。因此,精英不单指国家和学术专业领域的领导阶层,而是包括更广泛的群体,如技术、经济、管理、学术、政治等各个领域的专家和领导阶层。然而,无论精英主体的范围如何扩展,精英教育质的规定性是不变的,精英必须处于知识学习或研究的高端,即拥有高深的学问。因此,对精英的要求也在不断地提高,作为精英不仅要有优秀的品质与高深的学问,还要具有国际的视野,终身学习的能力,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不断发展和完善自我的能力。

3.精英高等教育主体的不确定性

对精英主体的确认由最初的“开始式确认”转变为一种“过程式确认”。在精英高等教育阶段,大学的淘汰率较低,所有进入大学者都可被视为精英。而当今,即使进入了一流大学,也需要经过严格的教育、选拔与淘汰,只有最终成绩优秀并为社会所认可者才可称之为精英。因此,在某种意义上,并不是每一个大学生都可以被称作“精英”。

4.大众化阶段的高等教育的职能有所增加

随着社会的发展,高等教育的职能由最初的传授知识、培养人才的一元职能扩展为当今的教学、科研、服务与国际交流的四元职能。作为高等教育一个层次的精英高等教育的职能更是得到了强化。其不但要通过教学为国家培养高级人才,更要担负科学研究,创新知识,发展技术,为社会服务和国际交流服务,同时还担负引领带动整个高等教育系统发展的职责。

根据以上分析,精英高等教育的内涵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它表示高等教育发展的阶段之一。西方一些学者于20世纪70年代初提出:高等教育可按其总体规模的发展依次分为精英、大众、普及三阶段。第二,它是国家培养英才的一种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这种模式存在于高等教育的所有阶段,既是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为了满足一部分人(特别是智力发展水平较高的人)的教育需求而设立的。其面向少数具有极佳天赋和潜质的学生,目的是让这些更容易成才的人尽早成才,尽可能成为高水平人才。[3]

在我国,精英高等教育主要由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来承担。这类大学通常具有高标准的培养目标,严格的入学选拔制度,高层次人才比例大,拥有高水平的大师,师生比较低,学科综合性强,科研成果丰富,学术水平高,研究生教育比重大,每年授予的博士学位多。今天,为了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进一步发挥科技进步和创新的重大作用,切实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就必须坚持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努力发展精英高等教育的原则,这是时代发展的需要,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

二、精英高等教育存在的必要性与合理性

1.知识经济时代需要精英高等教育

今天,人类社会已经步入一个以知识(信息)资源和智力资源的占有、配置、生产、分配、使用(消费)为主要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和科学技术在各种生产要素中的重要性越来越大,知识和智力成为重要资本,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知识经济时代各国竞争的实质就是知识创新以及能把创新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的能力。一个国家只有拥有强大的知识自主创新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把握先机,赢得主动。特别是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关键领域,真正的核心技术、关键技术是买不来的,必须依靠自主创新。为此,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决议。该纲要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把发展教育和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要加快科技教育发展,全面提高科技整体实力和产业技术水平,努力建设创新

型国家和人力资本强国。而创新的基础在于教育,在于高等教育能够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水平人才,即科技精英、文化精英等各个领域的精英。目前,发达国家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普遍达到70%~80%,而我国仅为30%左右。我国每万人口劳动力中从事研究与开发的科学家与工程师为8.4%,只相当于中等发达国家的1/5和发达国家的1/9;每10万人被收录的科技论文,发达国家一般在100篇以上,而我国不足3篇;高层次人才比例偏低,高级人才仅占专业技术人员的5.5%。[4]因此,我国应大力培养高科技人才,这是知识经济时代高科技发展的内在要求,是社会进步、参与世界竞争的必然要求。而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有赖于国家对精英高等教育的重视,有赖于精英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因此,培养一批具有世界水平的科学家和研究团队,形成比较完善的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是未来20年国家发展的重中之重。而要完成这些任务离不开一流大学所承担的精英高等教育的支撑。

2.高等教育职能决定了精英高等教育的必然存在

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遇,同时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科学和技术从未像现在这样突显出他们的威力和价值。知识正以惊人的速度向前跃进,新知识数量呈指数上升,知识的增长、转化、更新以及老化折旧的速度加快,要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只有不断坚持知识创新,才能具有竞争力。历史经验表明,许多科学研究上的新进展与新成果是由高等学校,特别是由一流大学来创造和发展的。据统计,全世界75%的诺贝尔科学奖、60%的Nature和Science论文(第一作者单位)是由在全世界前200名的研究型大学供职的教授和科学家获得或发表的。因此,国际上通常把诺贝尔科学奖及Nature(自然)和Science(科学)等世界顶尖学术刊物上发表的论文,作为知识创新水平的重要标志。

在我国,大学承担了全国90%以上的研究生培养任务。其中大多集中在排名前50所大学里。大学获得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占基金资助总额的70%以上,发表的SCI论文占全国总数的3/4左右,其中排名在前50所的占大学发表总数的3/4以上,处在前lO名的著名大学占40%。可见,作为传承知识和创新知识的高等教育,特别是作为高等教育顶端的精英高等教育,在科学研究以及知识创新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它们是培养人才的摇篮,是科技创新体系的核心。

精英高等教育是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高等学校直接为社会服务是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一流大学为社会所提供的服务形式多种多样,教学服务包括人才的委托培养和培训;科技服务包括科技成果转让和技术咨询;信息服务包括数据库和图书资料的利用等;装备服务包括仪器设备、实验室、测试中心、计算中心的开放等;还有技术转让等诸多形式。一般来说,精英高等教育发达的地区也是经济发展快、人民生活水平高、高科技产业聚集的地区。例如,美国的硅谷早已世界闻名,类似的还有日本的筑波大学科技城、中国的中关村等。

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才需求的国际化不断加强,人才培养的国际化要求也空前提高,从而又一次掀起了教育国际化高潮。因此,培养国际化人才,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则成为高等教育的又一个重要的职能,而作为高等教育一部分的精英高等教育则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一方面,教育国际化的特征之一是合作办学。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这不仅有利于吸收先进国家的教育思想、观念和经验,而且还能够吸收国外教育资源,提高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级人才。而世界一流大学的办学特点之一就是广泛开展国际学术交流,并且在交流中一般总处于主导地位。因此,大学在国际合作办学中总是希望同世界一流大学联合办学。如果我们没有高水平的精英高等教育机构,就无法在合作中做到平等互利,更谈不上强强联合。另一方面,教育国际化也对发展中国家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二战后,发达国家国内资本严重过剩,随着其人口增长率的下降,教育资源逐渐过剩,于是资本的逐利目标驱使他们纷纷瞄准国际市场,特别是高等教育领域。发达国家通过提供较好的科研环境与优厚的福利待遇吸引了国外的大批精英,抢夺发展中国家的优质教育资源;与此同时,发展中国家不得不在较长时间内面临人才的流失。中国加入WTO之后,许多有能力、专业水平高、外语功底强的大学生和高校教师及科研人员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被西方国家挖走。据统计,1978年至1997年,我国有30万人出国留学,学成回国的人员不到三分之一。2001年,北京大学物理化学专业毕业32人,直接出国留学的达28人;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毕业15人,出国人数达13人,比例接近90%。[3]面对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我国只有加快办好一批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大学,才能提高教育质量,增强国际竞争力。从事精英高等教育的一流大学拥有学识渊博的教师队伍,具有先进的设备,宽松的学术环境,其不仅能够培养出具有国际素养的高级专门人才,而且还能吸引大量的国外优秀人才,取得具有较强影响力的科学研究成果。因此,精英高等教育不仅要保留,而且还应继续成为建设的重点,成为培养人才,吸纳人才,发挥人才创造力的高等教育“重镇”。

3.社会成员接受精英高等教育的需求决定了精英高等教育存在的必要性

教育的主要功能是满足人们的不同需求,使每个人的潜能得到最大程度地挖掘,从而促进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智力发展水平是有差异的。因此,按照现代教育理念,教育就是要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宜的教育环境和条件,为不同智力水平的人提供不同的教育,这是理所当然的。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人有机会进入大学,而受教育者在生活经历、兴趣爱好、个性、智力、能力以及追求目标等方面的千差万别使其对接受教育的期待也有所不同。因此,我们应该既要办好满足大多数人发展需要的大众高等教育,又要办好满足一部分人发展需要的精英高等教育。只有这样,才能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为其提供不同的学习条件,以保证每个人的天赋潜能得到最大程度地发挥。

4.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决定了精英高等教育存在的必然性

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决定了精英高等教育存在有其自身的合理性与合法性基础,高等教育的发展必然促使本系统的分化,这是由社会对高等教育需求的多样性决定的,也是各国实践经验的总结。

二战前后至20世纪7O年代,主要工业化国家对高等教育结构进行了较大调整,高等教育层次从传统的单一本科教育层次扩展为具有中等后教育(即短期大学)、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的多层次纵向结构。美国著名的卡内基高等教育机构分类法已为许多国家所效仿。它将高等教育机构分为

六类,既有培养各界精英任务的研究型大学Ⅰ类、Ⅱ类,也有承担普及高等教育、履行大众教育职能的社区学院和专业学院,其中的研究型大学Ⅰ类、Ⅱ类为美国培养出许多高质量的世界顶尖人才。法国的大学教育实行双轨制,作为其中一轨的大学校以少而精为特色,始终保持着精英教育的传统,成为高级官员、高级管理人才和高级科技人才的主要培养基地。可见,多层次、多样化是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之一,而作为其中一级的精英高等教育越来越受到广泛的重视。高等教育结构的层次化反过来又可以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每个层次的学校都有各自的历史传统、办学特色、师资力量等,各校根据自身的特点合理定位,这样既有利于高等学校自身的发展和竞争,也有利于政府根据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来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效益,办出各自的特色与水平,从而使高等教育为国家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在社会的各个领域,精英都起着中流砥柱的作用。精英人才辈出的时代也是社会快速发展的时代,社会对精英的需求不会随着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而消失,精英阶层的长期存在决定了精英教育也将长期存在,精英阶层的重要作用决定了精英高等教育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迅速推进的同时,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精英高等教育。

三、我国精英高等教育的发展策略

1.坚定创办世界一流大学的高等教育发展方向

一个国家是否拥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大学,是衡量该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该国综合国力的集中体现。只有一流大学才能培养一流的专门人才,才能够创造出一流的科技成果。因此,我们应该坚定创办世界一流大学的高等教育发展方向,进一步完善“211工程”和“985工程”,加大对一流大学的扶持力度,集中优势资源,进行重点建设,并在政策制定、资金投入等各方面给予强有力的支持,继续加强重点学科建设,形成一批处于学术前沿的新兴和交叉学科,构筑高水平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从而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

2.正确处理精英高等教育与大众高等教育的关系

当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阶段,但“大众高等教育的发展不一定破坏精英高等教育机构及其组成部分,或者一定要转变成大众型高等教育机构”,即在大众化阶段,精英教育依然存在,而且将更加繁荣。大众高等教育与精英高等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两个层次和两个体系。这两个体系应该是并存的,不可替代的。二者并不矛盾,其最终目的是一致的,都是为了满足人们继续接受教育的需要,使人的潜能得到最大程度地挖掘,使人成为“人”,都是为了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人才,增强本国的综合国力,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大众高等教育是社会发展也是精英高等教育发展的基础,其可以帮助鉴别哪些学生可以进入精英型大学,使精英高等教育更加优秀;而精英高等教育反过来又可以提高教育的质量,带动整个高等教育的发展。二者又是相异的,有其自身的特色,发挥着不同的功用,有着各自的发展方向。二者没有优劣的区别,只有分工的不同。精英高等教育和大众高等教育两种不同的系统各按其职能和特色来不断发展壮大,这也是目前大多数国家解决精英与大众之间矛盾和冲突的有效方式。大众高等教育与精英高等教育应该统筹规划,相互合作,优势互补,形成各具特色的办学模式。在教育评估过程中,采取不同的评估模式,以免造成盲目攀高、千校一面的局面。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同时要重视精英高等教育的发展,最终促进高等教育水平的整体提高。

3.合理控制精英高等教育的办学规模和办学层次

近年来我国高等学校连续扩招,其中重点大学也承担了繁重的扩招任务,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全日制学生平均规模由1998年的11025.30人/校上升到2003年的24 303.74人/校,增长了1.2倍,平均年递增率为17.13%。而我国的经济发展状况目前还不能满足高等教育大规模扩张的需要,扩招使原本紧张的办学条件更加紧张,如果让精英高等教育机构办大众教育,则会导致这些学校的优质教育资源分散,师资力量短缺,造成教育质量的下滑。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世界一流大学的精英性特征首先体现在规模的适中上。在美国,哈佛大学2000~2001学年在校本科生6660人,研究生9120人;斯坦福大学在校本科生6594人,研究生7625人:一些著名院校在校生数也都控制在几千人到一万多人,并在一定时期保持稳定。我国是在精英高等教育尚不发达的基础上开始大众化进程的,重点大学作为精英高等教育的主要承担者,只有控制办学规模,才能使有限的优质教育资源发挥最大的教育效益。而在办学层次上,重点大学应致力于高深学问的研究及相应人才的培养,不应过多地承担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这样的大众化教育任务。只有提高对精英高等教育重要性的认识,认清精英高等教育在大众化高等教育中的特殊地位和重要作用,确定与之相适应的办学规模与层次,才能保证我国精英高等教育的合理发展。

4。加强高等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面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趋势,我国应该积极应对国外高等教育机构带来的挑战。首先应该树立教育国际化的观念,确立教育国际化的培养目标,培养面向国际需要的人才。其次,开设关于国际问题的课程,或者在已有课程中增加一些国际方面的内容,推进国际上普遍关注的重大课题的研究,如环境、能源科学等等。再次,借鉴发达国家高等学校的办学经验。最后,要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扩大多种形式的国际和地区科技交流合作,有效利用全球科技资源。加强教师、学生之间的国际交流,支持和鼓励国内教师到国外学习、进修、访问、考察,同时聘请外国专家、教师到中国讲学、参加学术讨论。鼓励学生出国留学,对学成归国的留学生给予优惠政策。扩大国际间的高校合作办学,鼓励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与海外研究开发机构建立联合实验室或研究开发中心。要积极主动参与国际大科学工程和国际学术组织,支持我国科学家和科研机构参与或牵头组织国际和区域性大科学工程,充分利用国外教育资源,迅速提高中国高等教育水平和教育质量,推进精英高等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德·朗特里.西方教育词典[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

[2]克拉克·克尔.高等教育不能回避历史——21世纪的问题[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3]刘保存.大众教育与英才教育应并重——兼与吕型伟、王建华先生商榷[J].教育发展研究.2001,(4):58-59.

[4]张忠元,向洪.人才资本[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2.

[5]吕育康.非主流教育新视野——人才供给非稀缺阶段的中国教育[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王 雪(1981—),女,辽宁铁岭人,辽宁师范大学田家炳教育书院暨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

张桂春(1956—),男,辽宁大连人,辽宁师范大学田家炳教育书院暨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作者:王 雪

日本高等物理教育论文 篇3:

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历史沿革

摘 要:高等工程教育是培养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专门教育。它是近代以来为适应西方产业革命的兴起而产生发展起来的。中国的高等工程教育起步较晚,萌芽于19世纪末,形成于20世纪初,至今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它经历了开创、形成与发展几个时期。我国的高等工程教育之所以起步晚,是与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背景分不开的。着重对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产生与发展过程及其特点,做一粗线条的描述,这为民国时期的实用主义、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技治主义和当前的科学主义等工程教育理念的产生提供了时代背景。

关键词:高等工程教育;历史;工程教育理念

一“清末民初”的开创时期

(一)“重實轻理”的传统科技观

纵览我国科技发展史,可以发现农、医、天、算是少有的成体系的学科,这些成体系的学科中存在着一个共同的特点即都指向实际应用。从另一方面也反应出我国科学技术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浓厚的实用主义色彩,可以说这种实用主义的特点既构成了科学技术本身发展的动力,同时也制约了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1]。科学技术产生于实践,同时服务于生产实践,正是出于实用主义的需要,科学技术才能在实践中不断地发展。但是,在我国古代科技发展进程中,由于过分地重视这种实用性,忽视了科学技术本身的内在逻辑即对科学技术经验的理性总结。这样就导致了在我国科技发展中出现后劲不足的现象,使得我国近代科技的发展几乎是停滞不前,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这种现象的出现并不是偶然的原因,不仅仅有体制的原因,而且还有文化的因素。所以,在这种逻辑的引导下,西方的科学技术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其次,是体制层面上的原因,在古代中国,普遍盛行着“学而优则仕”观念,这样也就意味着在中国最优秀,最可能把经验升华为理论的知识分子,都选择做官而远离对科学技术的追求。这种现象一直到清末的时候的仍然很盛行,很多做官的人都把科学技术当作“奇技淫巧”而加以蔑视[2]。

(二)北洋大学——我国现代工程教育的肇始

近代以来,中国教育的宗旨不断演变,随着洋务学堂的兴办,张之洞在《劝学篇》中,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概括了办学的指导思想,1906年,中央学部明定教育宗旨为“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它保留了中国传统的封建主义旧学,要求学生为清政府学习操练,学习科学技术,以适应半殖民地半封建军事、经济的要求。它同样体现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精神实质。为近代工程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北洋大学建立于1895年,也就是中日甲午战争的第二年,建校的初衷旨在通过学习美国等西方先进国家的工程教育经验,来拯救笼罩在危机之中的中华民族。作为中国兴办的第一所新式工科为主的大学,北洋大学分设头等和二等学堂,其中,头等学堂相当于本科,二等学堂相当于预科,修业年限均为四年。头等学堂设有工程学、冶金、采矿等;二等学堂设英语、哲学和各国史鉴等课[3]。聘美籍专家为总教习,并以美国的哈佛大学、耶鲁大学为蓝本参照办学。

作为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由传统教育转向现代教育的重要里程碑,北洋大学为我国高等学校初创时期体系的建立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在当时,北洋大学的学生可以获得去世界名校留学的机会,可同美国的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媲美,被誉为“东方的康奈尔”。

(三)起步中的民国时期工程教育

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成立,著名的资产阶级民族教育家蔡元培任教育总长,对封建的旧教育进行了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造。4月,蔡元培在《关于教育方针的意见》中提出新的教育方针,指出要通过注重道德教育来促进实利教育的发展,其中实利主义教育系指智育,进行生产和知识技能的教育。新方针是对半封建半殖民地教育宗旨的否定,是中国教育的一大进步,也是资产阶级反对封建教育的一大胜利。而实业教育的发展,也推动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民国初年的工程教育改革,是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主义的第一次系统的改革,也是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史上的一大进步。但它也存在不少缺点:首先,它仍保留有封建主义的因素,如技术科和工学科还演习封建礼仪;其次,它与国民经济还不相适应,许多方面并不适合中国实际,而且受日本和德国影响较大。但是由于军阀混战,工程教育的发展并无多大转机。

这一时期的国内的工程教育水平虽然并不发达,但国外留学生却以习工程者最为之多。在民国时期,学习实科成为一种潮流。1920年留美同学录曾统计中央经费、省费、清华官费及自费学生,共914人,其学科分配以工科为最多。留学欧洲、日本的学生也以学工程者最为之多,这对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影响极为深远。同时,这也是本时期的一大特色。实科类新生百分数逐年增加、并开始超过文科新生的百分数,在这一时期,工科招生跃居第一位,理工科升至第二位。国民政府提倡理工的政策,在客观上促进了工程教育的发展。

二“新中国”的发展时期

(一)改造和建设中的工程教育体系

从1952—1957年,是新中国工程教育的调整改造时期。在这一时期,我国依照苏联的模式,对全国高等院校和工学院内部进行了调整,改革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制定了一系列发展中等技术教育的措施,从而奠定了新中国工程教育的基本格局。

这一时期,与经济建设相适应,工程教育出现了一次大的发展。从1953年起,我国进入了经济建设新时期,开始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是以苏联援建我国的156个项目为中心,建立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实现“一五”计划需要大批工程技术人才。1953年4月,国家计委向中共中央的报告《关于工业、运输技术人员的现状和培养方法》中指出:1952年全国国营工业、运输及地质、建筑、工程系统的职工总数为331万人,其中见习技术员以上的技术人员149 040人,占职工总数的4.6%,技术人员不足的状况很严重。按五年建设需要计算,共需工业、运输、地质及建筑方面各级技术人员约30万人,需增加技术工人105万人。为适应上述需要,报告指出,技术人员要靠学校培养,所以,“一五”期间高等教育以发展高等工科学校和综合大学理科为重点,同时适当地发展农、林、师范和其他各类高校。在专业设置和发展中,注重以机器制造、土木建筑、地质勘探、矿藏开采、动力冶金为重点。这就大大推动了工程教育的发展。

(二)苏联工程教育模式的哈尔滨工业大学

在俄国十月革命后,随着中东铁路的俄国侨民越来越多,铁路职工子女也亟须进入高等院校深造,1920年春,随着负责中东铁路监管的美英技术专家撤离,中东铁路及其管辖地区的工程技术人才不足的矛盾突显出来,就在这个关键时刻,一大批俄国学者来到哈尔滨,哈工大作为高等技术学校应运而生。在建校伊始,哈工大就把目标制定为“为中东铁路及其附属地培养工程技术人才”,建校之初,只有铁路建设和电气机械工程两个学科建校,旨在培养中俄铁路工程技术人才。其中建筑铁路课旨在培养建筑工程师,电气机械工程科旨在培养机械工程师。这样的办学理念,决定了当时的哈工大面向社会需求,学校所教授的课程与学生所学到的课程与市场和中东铁路建设更为紧密。这使得当时中东铁路周围的建筑物与工厂成为学生进行实践的大课堂。

1951年,教育部提出哈尔滨工业大学要仿照苏联工程教育的具体办法:即培养重工业部门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专业的高校理工科教师,并决定每年选拔200名优秀的一线教师,参加苏联工程教育研修班,在苏联师资的帮助与指导下,加强对高等理工科知识的掌握,促进国内理工科教师的整体水平的提升[4]。自此,哈尔滨工业大学正式成为了我国践行苏联工程教育经验的高等工科院校,也因此迎来了它发展的第一个春天。1952—1957年的五年间,苏联专家大力对哈工大进行支援与建设,先后有69位苏联高级工程师被聘作我校教师。到1961年,受聘的苏联工程师人数达到78人[5]。

这一阶段,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主要靠苏联供给,这些技术人员主要从事勘察、机械、建筑等方面的工作,而在那个时候,苏联工程教育的显著特点是:重视教授系统理论知识;重视基本工程实践活动与实际操作能力;以培养高级工程师为宗旨。这种工程人才的培养模式对哈工大的建设和发展带来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在那一阶段,哈工大成为了极具特色的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之典范。

(三)新中国成立时期的工程教育政策

1955-1956年,党中央、国务院制定了《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修正草案)》,对推动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对高等工程教育提出了要求。为了实现这个计划,政府下决心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校集中人力增设新技术专业。新设专业主要集中在原子能、喷气技术、计算机、遥感技术等。如1955年清华大学增设了工程物理、远距离自动控制、水动力装置等新专业。总之,从1952—1957年,经过院系调整、增加学科、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新中国工程教育体系基本上建立起来了。

1956年1月,周恩来总理宣布国务院将组织编制《1956至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指出在这12年,我国要注重把西方最先进的科技成果应用到我们国家科技建设中最需要的部门中来,使我国社会主义工业体系更加健全,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科学技术的长足发展。随后,国务院成立了科学规划委员会,组织600多位科学技术专家制定我国第一个长期的科学技术发展规划。

1961年前后,国民经济处于困难时期,根据中共中央关于“调整、巩固、充實、提高”的方针,对教育事业进行了全面的调整和必要的压缩,纠正了1958年后出现的“左”的做法,1961年9月,中共中央批准试行教育部拟定的《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草案)》(简称“高教十六条”),它比较系统、全面地总结了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高等工程教育建设的经验,强调高校要以教学为主,建立教学、科研、生产劳动三结合的新体制[6]。然而在这一时期,工程教育指导思想上“左”的错误并未得到根本的认识和转变。

三、“改革开放前后”的调整时期

(一)改革开放前后的“供不应求”

“文革”的混乱局面,使中国科技人才在那段时期的发展陷入了停滞状态。1966-1978年间,高等学校毕业生累计数比照1949-1965年这段时期有减无增,仅为138.21万人(而1949-1965年的累计数为152.34万人)其中,工科毕业生累计数为52.39万人,理科毕业生累计数为11.7万人,对上一时期基本没有任何进展;1978年,全国工科研究生“毕业生数量”甚至戏剧性地骤降至7人,工程人才发展停顿的恶果直接体现在国民经济的方方面面,这一时期中国整体经济的发展基本也陷于瘫痪状态。“文化大革命”期间,工程教育受到了很大的破坏。许多高等工业学校被撤销或被合并搬迁,教学工作完全背离教学过程的客观规律,造成了学校教学质量严重下降。

1978年以后,工程技术教育进入了一个改革与发展的新时期。高等学校拨乱反正,进行了初步调整、整顿,有了恢复和发展。高等工业学校的专业设置,也不断地做了局部调整。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首先表现在高等工业院校与学生数量的增加。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到1990年,全国的高等工业院校已经达到了288所,约占高校总数的28%,我国内地和边远省份都建立了高等工业院校,布局趋于合理。工科大学生人数也大大增长,1990年工科在校大学生74.6万人,毕业生19.7万人,招生20.9万人。

综上所述,新中国的工程教育经历了一个曲折发展的过程,有经验,也有教训。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建立中国特色的工程教育体系,这是历史赋予的使命。

(二)“中间大,两头小”的工程人才结构

随着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体制的改革进程的加快,我国的高等工程教育培养模式和结构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同时,在我国建设研究型大学的进程中,也有一些高校在教育改革中迷失了办学的方向,很多高校为了盲目攀比,无所不用其极,追求所谓的“扩建,扩招、综合化”。其中高等工科院校更是在这一过程中受到严重威胁,有些工科院校为了加快“综合性”大学建设的进程,在专业的设置和学科发展上盲目地追求“前瞻性”而忽视了自身的传统优势,造成了独具特色的发展性专业被忽视,造成了在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潜在人才的大量流失。其后果十分严重,首先,导致了这些高校办学特色的消退,背离了教育的本质与社会的真正需求;其次,造成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人才培养结构的严重失调,人才队伍状况呈明显的“中间大,两头小”趋势,与国家的产业结构严重不符,在工科毕业生群体中,具备创新能力的技术人才与中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奇缺,而大量不具备研发能力的中间部分毕业生数众多,这就造成了当今我国毕业生社会性的就业困难。

(三)20世纪末21世纪初的高等教育改革

20世纪末,随着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经济全球化迅速蔓延,世界各国的竞争愈来愈转向知识和人才的竞争。国家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确立了科技和教育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要地位。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离不开发达的高等教育,特别是一批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重要支持。

针对我国高等教育起步晚,总体发展水平偏低的国情,国家决定集中有限的力量,重点支持若干所国内顶尖高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使它们以良好的实力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成为高等教育服务国家战略的中坚力量。在这种思路下,经国务院批准,原国家计划委员会、原国家教育委员会和财政部于1995年11月联合下发了《“211工程”总体规划》,开始实施“211工程建设”,“211工程”是我国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高等学校和以一批重点学科的建设工程[7]。经过211工程建设,国内高水平大学的办学条件显著改善,学校整体实力明显增强,更为重要的是,它唤醒了我国高校参与国际竞争、冲击世界一流、服务国家战略的意识。但是与世界一流大学相比,我国的高水平大学在人才队伍、科技创新能力、高校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上仍存在较大的差距。

1998年12月24日,教育部正式制订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对世纪之交我国教育的发展和改革进行了全面的部署。该计划历史性的提出重点支持部分高等学校创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即“985”工程)。自主创新能力快速提升,产出了一批代表国家水平的重大科研成果,获得的国家级科技奖励的数量和层次都显著提升。此外,自我国开始关注一流大学建设开始,上海交通大学、清华大学等校成立的课题组在研究时所选取的研究对象,即一流大学建设的参照系,都是美国模式的。

参考文献:

[1]N. Sivin, Why the Scientific Revolution Did Not Take Place in China-Or Didn’t It[C]//.Nathan Sivin. Science in Ancient China.USA, Voment:VARIOR,1995.

[2]J.Nedham.Science and Society in East and West[J].Science and Society.1964:28.

[3]汪广仁.近代中国前期的工程技术教育与技术发展[J].自然科学史研究,1988(7):72.

[4]何维民.哈尔滨工业大学大事記[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0:17-20.

[5]马洪舒.哈尔滨工业大学校史[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0:39-40.

[6]王铁.中国教育方针的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2.

[7]“211工程”部际协调小组编:“211工程”发展报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2.

作者:毕佳荣

上一篇:跨线桥景观设计论文下一篇:历史教学人格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