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信息立法论文

2022-04-16

垃圾信息铺天盖地,敲诈勒索事件屡见不鲜,个人行踪被“私家侦探”了如指掌……调查显示,74%的用户有过个人信息被滥用的遭遇。而日前西安和北京破获的两起非法出售、获取公民个人信息案件,揭露出了泄露个人信息的幕后“黑手”,也暴露出一条以贩卖个人信息牟利的黑色产业链。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垃圾信息立法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垃圾信息立法论文 篇1:

论垃圾信息侵权行为及犯罪

摘要:垃圾信息是伴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而产生的、违背信息接收者意愿发送的非法电子信息,具有权益侵害的复合性。垃圾信息行为是在信息社会中制造、发送、传播垃圾信息,侵害民事权利和社会关系,被界定为非法的行为。垃圾信息行为,依据其社会危害性的大小,分别由侵权法和刑法调整。

关键词:垃圾信息;垃圾信息侵权行为;垃圾信息犯罪行为

垃圾信息(spam)是一股席卷信息社会的黑色风暴。过去十年来,垃圾信息已经成为信息技术用户最感烦恼和无奈的问题之一。仅以垃圾电邮为例,其占互联网电邮总量的比例从2001年的5%迅速发展到2004年的超过70%,至2007年,某些地区的垃圾电邮已占电邮总量的90%以上,每天有超过1000亿非经索取的信息阻塞世界计算机网络,使全球因特网使用者每年耗费100亿美元,这还不包括与垃圾信息有关的病毒和身份盗窃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和对生产力的负面影响。本文拟结合法学理论和各国立法实践,对垃圾信息及垃圾信息行为作一法律分析,为我国相关法律调整和参与国际反垃圾信息法律合作提供参考。

一、垃圾信息及其法律特征

垃圾信息最简单的定义是接收者收到的所有其不愿接收的信息。具有可操作性的法律概念应在此基础上增加一些技术、经济、社会和实践方面的内容。一是技术要素。垃圾信息的法律概念可以集中于特定的信息媒介,如电子邮件、即时信息、短信服务(SMS)、其它移动信息(如多媒体信息服务,MMS)、传真等,也可以采取技术中立模式。作出原则性规定,以便更广泛地适用。二是商业要素。大多数垃圾信息是为营利而发送的——通过销售货物或服务。或者通过某种形式的欺诈。由此,减少垃圾信息的一个有效办法就是减少行为人从发送垃圾信息中所得的经济收益。出于这一考虑。垃圾信息的法律定义应当强调其商业性。三是数量要素。多数垃圾信息都以其庞大的数量给通信网络、支持设备造成沉重的压力。当垃圾信息达到一定数量,将会成为一种拒绝服务攻击(DDoS),使服务器和通信网络瘫痪。垃圾信息的法律定义应对特定行为人在一定时段内发出的信息数量作出明确限定。四是内容要素。相当数量的垃圾信息含有违法内容。包括色情、非法在线赌博服务、传销、快速致富的骗局或者误导或欺诈的商业实践等。五是安全要素。垃圾信息可以作为病毒和木马程序的传递媒介。同其它与垃圾信息内容有关的要素相比,是否将这一点纳入反垃圾信息规范体系,最好取决于管辖权当地的法律环境。后两项要素已经属于既有法律的调整对象,可作为垃圾信息法律定义的补充。

垃圾信息最大的特征就是权益侵害的复合性,即冲击现行法律秩序的复合性或者说多重性。在实践中,垃圾信息极有可能侵犯不同的法律权益。如果垃圾信息作虚假表述,欺骗垃圾信息接收者购买无价值的物品或者含有其它各种欺诈内容,就违反了消费者保护法,严重的甚至触犯刑法。触犯刑法的情节还可以是使用电邮传播病毒,或将大量电子信息发往同一个账户或号码,使接收者的通信能力受损或丧失。如果垃圾信息行为人在接收者没有事先同意的情况下为营销目的而采取发送非经索取的商业信息等行为,其未经所有者允许擅自使用个人信息的行为就违反了数据保护法。如果信息包含错误的回复地址和误导性链接,或者未能提供信息退订服务或无视退订要求,则同时违反了电信法和数据保护法。这种多重违法性也意味着,传统的立法和执法模式如不作任何调整,将无法应对日益泛滥的垃圾信息。

二、垃圾信息侵权行为

垃圾信息侵权行为属于积极侵权行为,可以是共同侵权。

1,垃圾信息侵权行为的损害

损害是由一定行为或事件造成的人身或财产上的不利益,损害事实的存在,是构成垃圾信息侵权行为的首要的必要条件。垃圾信息侵权行为损害的是民事权利和合法权益。

对财产利益的侵害。信息社会中充斥着新形式的有价财产或财产权。面对垃圾信息行为,信息服务使用者需要耗费时间,有时还要支出接人费,以筛选、确定和删除有关信息或更新垃圾信息过滤软件。在AmericanOnline v IMS一案中。垃圾信息被视为可控告的转化(conversion)和侵入(trespass),即为自身目的未经许可占用计算机设施,阻塞了ISP的服务器,减损了其网络能力,剥夺了其他使用者合法使用系统的权利,这都属于直接损害、实际损害。英美法系的大量案例表明,只要对确定性(tangibility)、故意(intentionality)、干涉(interference)和损害的量化(quantification of injury)作出适当调整,承认无形财产也能被转化和侵入。或者明文规定侵权可以适用于信息系统,主要由成本转嫁(cost-shifting)导致的转化和侵入完全可以在信息社会的背景下适用,足以证明英美法系的侵权法可调整以满足信息服务提供者对其系统和经营损害求偿的需要。此外,垃圾信息行为影响信息服务提供商的商誉,导致消费者关闭信息服务商提供的充斥着垃圾信息的电邮账户,转投其他信息服务商;信息服务提供商被迫扩展资源以提高其网络应对垃圾信息的能力:合法营销者为适应不断变化的反垃圾信息规范而被迫调整自己的商业实践,这都属于间接损害、可得利益损害。对于间接损害,除法律另有规定外,行为人一般不承担民事责任;对于可得利益损害在某些情况下依法不予赔偿。如果要扩大对信息服务提供者的保护,可以通过相关法律的明文规定来解决,但需要考虑法律实践的技术成本。

对人格权的侵害。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对隐私权等人格权的侵害变得愈发容易,且损害后果也更为严重。垃圾信息行为往往会侵害信息服务使用者的隐私权。国际上对隐私权的保护早有共识。1948年《联合国人权宣言》明确保护居所和通信隐私不受侵犯。其第12条规定:“任何人对其隐私、家庭、房屋或者通信均不受武断干扰……任何人均有权对这种干扰或者攻击获得法律保护。”众多的国际人权文件均将隐私权视为一项重要的权利,《公民与政治权利公约》第17条,《联合国移居工人公约》第14条,《联合国儿童保护公约》第16条都采用了相同的表述。《欧洲人权公约》第8条也规定,“每个人都有权使其私人生活和家庭生活、其房屋和通信受到尊重”,并得到欧洲人权委员会和欧洲人权法院一贯的扩张解释。垃圾信息行为人常常未经同意或授权而披露、传播、窃取、利用他人的个人信息或个人隐秘事项,主要是通过信息媒介的使用收集个人数据、比较使用者信息并分类列表。甚至转手出售,根据这些经过分析处理的个人信息和隐秘事项确定发送垃圾信息的目标群体,侵犯了隐私权所包括的个人信息的控制权,以及权利主体对其隐私的利用权。垃圾信息使得信息接收人阅读大

量自己不愿了解的信息或不得不从事繁琐的信息过滤、删除活动,侵犯了隐私权中的个人活动自由权。特别是通信自由权。在英美法系国家,法庭一再确认以下基本观点:家是免于不想收到的通信的避难地,“国家在保护家的安宁、宁静和不受干扰方面的利益肯定是一个自由和文明社会的最高秩序”,并由是判定录音电话营销等垃圾信息形式侵犯了隐私权中的私有领域的保密权。此外。非法控制他人电脑或智能手机实现垃圾信息转发目的也相当于非法侵入私有领域。人格权的客体是人的伦理价值,而人的伦理价值是基于伦理观念所产生出的道德判断,因而不像物权的客体那样具有客观性。所以,垃圾信息行为所侵害的人格权的客体不会因受侵害而毁损灭失。上述人格权的救济权也不需依赖于人格权而存在,其可请求侵害人承担的民事责任,分为非债权性质的退出式请求权(包括停止侵害、赔礼道歉和消除影响等)与债权性质的割让式请求权(即损害赔偿)两种类型。但因人的伦理价值与金钱之间丝毫不具有物与金钱在财产价值上的那种同质性。而且人的伦理价值也不会因侵害而受到减损。故而这种损害赔偿是针对于因侵害所导致的精神痛苦和由此产生的财产损失而设定的③。需要注意的是,隐私权仅限于公民享有,法人不享有。但垃圾信息行为人在冒用其他企业名称实施欺诈时。会侵犯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享有的名称权。

对商标权的侵害。垃圾信息对商标权的侵害主要表现为商标淡化(mark dilution)。商标淡化是非权利人在不相同、不相似、非竞争的商品、服务或其他领域擅自使用与驰名商标相同或近似的商标,从而削弱或降低了驰名商标的识别性和显著性,损害驰名商标良好信誉及其内在价值的行为。由于域名注册和商标注册是相互独立的,部分垃圾信息以冒充著名商标拼写的信头甚至在信息中冒充著名商标、提供链往冒充著名商标拼写的域名链接等方式,哄骗(spoofing)信息接收者阅读信息、前往假冒网站(phishing),寻求商业机会或直接骗取钱财,事实上减损了著名商标确定和区别其所属商品的能力,或者消耗商标的独特性或污损其声誉,破坏商标的广告宣传价值。

通过上述分析不难发现,在商品经济关系中,越来越多的人之所以为人的人格要素,开始具有了可以用金钱衡量价值的财产属性,从而呈现出伦理价值外在化的现象。同时,在德国民法上的“一般人格权”的创设过程中所采用的法律技术,使得基于基本法所引申出来的人格要素具有了“外在化”的特性,从而成为新的权利客体形态。而随着信息社会的成熟,信息收集、处理的不断便利化,具有财产价值的个人信息呈增多之势,其间的人格要素虽然逐渐递减,但仍未达到可以与权利人的人格、身份相分离(而独立为财产权)的程度。对于个人而言,一个垃圾信息行为会同时导致财产权益和人格权益的损害,我们可以将信息服务使用者在这一情境下的权益界定为兼具财产价值与其他价值且不可分离的权益;对于法人而言,财产权益必然受损,人格权益或然受损。

现实问题在于,在法律未明确承认信息权的情况下,是否只有当法律对上述财产和人身利益有保护的规定时,这些利益才成为法律所保护的利益。对于这一问题,法国民法侵权构成采取“非限定性原则”,对侵权法保护范围没有明确的限制,先天地不排斥任何利益;德国民法主张个人利益只有在法律有保护的规定的情况下,才能成为侵权行为法所保护的对象;日本学者主张以权利为侵权行为的要件,必须先有固有权利的存在。而后才有侵权行为可言。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第5条、第7条的规定,权利之外的合法权益也可以成为我国侵权行为法所保护的对象。根据民法通则第106条规定,我国侵权行为法所保护的对象包括未形成权利的合法的人身和财产利益。可见。与普通法国家判例差异带来的不可预见性一样。成文法系国家因侵权行为法的不同,对垃圾信息受害者权利的基本保护同样存在着天然差异。尽管如此,欧盟、日本等国家或组织均根据各自管辖权范围的实际情况和传统,对垃圾信息侵权行为作了明文规定。

2,垃圾信息侵权行为的因果关系

把民法上的因果关系置于垃圾信息的情境下,因果关系就是垃圾信息制造者的行为及垃圾信息与损害事实之间的因果关系。

3,垃圾信息侵权行为的过错和归责原则

过错在这里指垃圾信息行为人通过违反法律规定的对他人财产和人身的不侵害义务的行为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应受非难的心理状态。事实上。在以因特网为核心的当今信息社会情境下,确定垃圾信息侵权行为人的身份已十分困难。遑论确定行为人主观上是否具有过错。故而与控制垃圾信息的出发点最相契合的应当是奉行受害人保护主义的推定过错责任。即行为人致人损害时。如果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就要推定其有过错并承担侵权责任。推定过错责任原则可以将垃圾信息侵权纠纷中比较复杂的举证义务转到涉嫌侵权人一方,解决了信息接收者对于发送者主观过错证明难的问题,又强化了制裁不法行为并预防其发生的效果。还可以避免无过失责任单纯强调民事责任补偿功能对垃圾信息可能产生的助长作用,以及对合法通信行为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当然,“故意或过失本身并不具有非法性或非道德性,它只有和法律上所否定的行为结合在一起,才产生了法律上的可责性”。垃圾信息侵权行为的归责原则最终需要法律加以规定。

4,垃圾信息行为民事责任的竟合

实践中还存在垃圾信息引起的民事责任竞合的情况。包括垃圾信息侵权责任与违约责任的竞合。如信息服务提供商违反与用户、信息发送者违反与信息索取者的合同约定的保密义务,出售用户、信息索取者的电邮账户和其它个人信息,致后者隐私权受到侵害等。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受害人的违约责任或侵权责任主张都有法律依据,应允许其择一主张,并以正确适用民事法律和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为出发点,对受害人的选择权作必要限制。还有垃圾信息侵权责任与返还不当得利责任的竞合,如垃圾信息行为人非法使用或控制第三人的计算机转发垃圾信息并获得收益、未经商标权人许可在垃圾信息信头或链接中冒用其商标而获得利益等。由于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与基于侵权行为请求权在目的、构成要件、责任形式上存在着明显区别,不宜将两项请求权同时行使。可以从保护受损人(受害人)的利益出发,尊重当事人的个人意愿,允许受损人(受害人)就两项请求权择一行使。当其选择并开始实现一项请求权时,即意味着放弃了另一项请求权。

三、垃圾信息犯罪行为

不少国家(如西班牙、意大利、日本、美国等)对严重的垃圾信息行为追究刑事责任,因为这类行为已经具有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程度的社会危害性,其对合法权益的侵犯性已经达到了需要用追究刑事责任的方式来处理的程度。实践中,这种处理又有两种形式,一是对其适用现有的刑法规定,二是进行新的刑事立法,专门对其加以规定。这两种形式又可以结合采用。

1,客体

垃圾信息犯罪的客体即刑法所规定的,而为垃圾信息犯罪行为所侵犯的权益,可以是公共安全(主要是公共电信设施安全、信息交流的正常秩序)、市场经济秩序(主要包括国家对广告、合同、证券市场的管理秩序,市场竞争秩序,消费者、投资者合法权益等)、公民人身权利(主要包括隐私、通信自由等)和公私财产权利之间不同形式的组合。如果不适用现行的刑法规定,作专门立法,则立法者出于不同考虑,规定垃圾信息行为成立犯罪所必须侵犯并且已经被侵犯的合法权益。是垃圾信息犯罪客体要件。在实践中。垃圾信息行为唯一必然侵犯的是私人财产权利。但私人财产权利并不必然成为垃圾信息犯罪客体要件。欧盟、意大利就将公民人身权利确定为垃圾信息犯罪客体要件。也有国家的刑法规定垃圾信息行为侵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特定合法权益,如西班牙是公共安全和公民人身权利、美国是市场经济秩序和公私财产。在这种情况下,当垃圾信息行为同时侵犯刑法规定要件以外的其他客体时,可能对量刑产生影响;当垃圾信息行为没有具备专门规定的客体要件时,则可以适用刑法关于他罪的规定。

2,客观方面

即刑法规定的。说明垃圾信息行为对刑法所保护的合法权益的侵犯性,而为成立犯罪所必须具备的客观事实特征。

社会秩序不是天赋的,而是一种建构,是社会采用和执行的规则的产物。这些规则指导个人的行为,包括作为和不作为。所谓对规则的违反不是关于技术的,像所有刑事规则一样,它们是关于对特定的、社会禁止的致害行为的。滥用技术导致规则未曾涉及的损害,就有可能通过规则的调整成为新的犯罪:滥用技术导致刑法规则已规定的损害,就属于“新方式、老犯罪”。相应的。作为犯罪客观要件内容的垃圾信息危害行为也可以分为两种。

一是垃圾信息带来的新的危害行为,影响计算机数据和信息系统的可靠性、一体性和可获得性的行为。

比如,许多垃圾信息行为人利用邮件转发,即连接由第三方运营的简单邮件传递协议(SMTP)服务器,指示该服务器对一长串接收者发送同样的信息。对于服务器所在地而言,垃圾信息行为人和接收者都不是本地用户。垃圾信息行为人利用开放转送(open relays)隐藏信息来源、转移投诉目标、规避垃圾信息拦截措施、增加信息发送量。其危害结果是未经授权占用大量带宽、存储能力和其它计算机资源。导致执行能力降低甚至系统崩溃:其引发的反垃圾信息措施也会频繁干扰其它通信和合法信息使用者。严重危害信息流通的安全和可靠性。

二是通过垃圾信息进行传统危害行为。

这其中有以垃圾信息为工具的危害行为,如情节严重的隐私侵犯、欺诈等。如果故意以垃圾信息实施欺诈行为。且有关欺诈达到了有悖于诚实信用的程度,不仅会因意思表示瑕疵而导致有关民事法律关系的设立、变更或终止无效,严重的。如果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构成诈骗罪。垃圾信息的最新用途之一是进行在线股价操纵(pump-and-dump)。垃圾信息行为人买入某公司股票后。即以垃圾信息大肆推销该公司。待股价因此上涨,抛出获利。上述行为情节严重的。构成操纵证券、期货交易价格罪。这类垃圾信息危害行为造成的危害结果属于构成要件的危害结果。

也有垃圾信息内容的违法。一些含有色情或赌博内容的垃圾信息,特别是在发送给未成年人时。容易造成恶劣影响。上述情况实际上是垃圾信息犯罪与已经概括得较为完善的各类传统犯罪交叉重叠,两个犯罪行为之间存在着手段和目的的牵连关系。应按牵连犯“从一重处断”的原则来处理。

垃圾信息危害行为可以表现为作为,也可以表现为不作为。不作为主要是行为人有排除垃圾信息导致的权益侵害危险的义务,但是行为人在履行义务条件具备的情况下拒不履行这种义务的行为。如ISP在能够履行自己应尽的法定防范垃圾邮件义务的情况下不履行该义务。

3,主体

垃圾信息犯罪的主体不是特殊主体,可以是达到刑事法定年龄、具有辨认控制能力的自然人以及法人、非法人组织。

4,主观方面

即刑法规定成立垃圾信息犯罪必须具备的,犯罪主体对其实施的危害行为及其危害结果所持的心理态度。

垃圾信息犯罪的心理态度是故意,即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间接故意多发于作为垃圾信息中转者的信息服务提供商。关于垃圾信息犯罪过失是否应该追究刑事责任,在各国刑事立法中鲜有规定。各国刑法通常将刺激、促使犯罪人实施垃圾信息犯罪行为的内心起因或思想活动规定为牟利。当然。应根据行为人在实施其行为时所认识到的一般人的评价结论来判断行为人是否具有故意。

5,共同犯罪

垃圾信息犯罪常有共同犯罪的现象。在垃圾信息共同犯罪中,相关规则可以如规范信息实际发送人一样,针对决定发送人、合作发送人作出规定。通常。垃圾信息行为被视为按“发送”键的人所进行的一种活动,但也可以对其作更宽泛的理解——实践中,垃圾信息往往是由希望向回信者出售货物或服务的第三方决定发送的。第三方在这里就是授意、怂恿、劝说、利诱或者其他方式故意唆使他人实施垃圾信息犯罪的教唆犯。而垃圾信息帮助犯即帮助实施垃圾信息犯罪的人,除应有帮助的故意外,帮助行为多表现为利用软件从互联网上收集联系方式和电邮地址、出售联系方式和电邮地址列表、运营“垃圾信息之友”(spammer friendly)ISP。

四、结语

本文所探讨的垃圾信息行为,简言之。就是在信息社会中制造、发送、传播垃圾信息,侵害民事权利和社会关系,被界定为非法的行为。垃圾信息行为依据社会危害性的大小,分别应由侵权法和刑法调整。刑法是在侵权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有些垃圾信息行为可能同时受刑法和侵权行为法的调整。但垃圾信息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中必须包括损害后果。而垃圾信息犯罪行为的构成要件中必须包括主观罪过,不一定须有损害后果的发生。对垃圾信息侵权行为适用不告不理原则。追究责任的主要目的在于补偿受害人所受的损害:而追究垃圾信息犯罪行为的刑事责任是主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制裁行为人,以达到一般预防和特殊预防的目的。在垃圾信息行为这个具体对象上,民法上因果关系与刑法上因果关系的表现形式和特征基本相同。二者影响垃圾信息行为定性的主要区别在于,刑法上的因果关系严禁推定。且必须是由危害社会的行为直接引起的,而且民事举证负担更容易达成。

(责任编辑 刘龙伏)

作者:李 昕

垃圾信息立法论文 篇2:

个人信息 黑色链条下的“公开秘密”

垃圾信息铺天盖地,敲诈勒索事件屡见不鲜,个人行踪被“私家侦探”了如指掌……调查显示,74%的用户有过个人信息被滥用的遭遇。而日前西安和北京破获的两起非法出售、获取公民个人信息案件,揭露出了泄露个人信息的幕后“黑手”,也暴露出一条以贩卖个人信息牟利的黑色产业链。究竟是谁让公民的个人信息成为“公开的秘密”?其背后又有着怎样的利益纠葛?个人信息保护的未来又将走向何方?

震惊

电信“内鬼”成“黑手”

赌博、黄色、诈骗等垃圾信息不厌其烦地找上你的手机,你的行踪、通话记录也被“私家侦探”盯上,不管你信不信,你的姓名、电话、通话清单……这些个人信息可能已被按条出售,成为某些违法犯罪之人的牟利工具,而电信公司员工就是“内鬼”黑手。

“曾经,在互联网上,没人知道你是一条狗。如今,在互联网上,你不知道你的个人信息已经沦为别人的赚钱工具”。日前,陕西省西安警方破获全国首例非法出售、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系列案件。

“内容涉及手机用户的性别、住址、出生日期、号码、话费量等大量个人隐私信息。”西安高新分局副局长孙平云介绍说,这一系列案件导致陕西省近1400万手机用户的个人信息被泄漏,这些用户个人信息被当作商品非法交易。

据了解,这起非法交易个人信息的案件已形成一条黑色产业链。“下线”是西安易联传媒广告公司领头人刘某,其为达到广告短信精确投放的目的,非法购买了600余万条手机用户的个人信息。而其手头的公民个人信息,则是从“中线”吕某和何某手上买来的。两人长期从事短信群发业务,以此获利。“中线”又供出了“上线”——某通讯运营公司的技术工程师周某。周某利用职务之便,多次侵入这家运营公司用户数据库,盗取手机用户个人信息再卖出。

三个环节链为牟利紧密合作。据悉,通过这种违法途径,周某、何某等人得到的是数万,甚至上百万元的利益,而送给手机用户的,则是不胜其烦的垃圾短信骚扰。

其实,像这样通过“上、中、下线”完成非法买卖公民个人信息的例子并不罕见。此前的8月5日,北京一起最大的非法出售、提供、获取个人信息案被揭开,23名被告被依法判罚。23名罪犯中包括江湖上的“私家侦探”,1名中国移动授权单位的职员,5名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的客服人员和电信营业厅的服务员。

“没有哪家企业和机构能像通信运营公司和银行等机构一样,大量而全面地拥有公民的个人信息资料。”知名互联网专家谢文对此深有感触,他这样对《网络导报》记者表示。

中国电信等通信运营公司拥有大量的用户资源,保存有用户较为全面的个人信息资料,而且,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它们可以将LBS技术应用于发展移动定位服务业务,可以对用户进行定位并进行实时监测和跟踪。所以,发生在电信、移动等通信领域的个人信息泄露事件最为频繁。

其实,蹚非法买卖、收集个人信息“浑水的”又岂止是通信运营商,发生在互联网领域的泄露公民个人信息、侵犯公民隐私权的实例亦不少见。而西安和北京非法买卖、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案件,揭开的不过是这个隐秘市场的冰山一角。

无奈

个人信息网上“裸奔”

不管是通信网,还是互联网,只要你是网中人,便没有绝对的隐私权。网络招聘、网络购物、动车车票……如此多的泄露源头,随时有可能让你的个人信息“裸奔”,而你对此你却防不胜防。

有数据显示,在被泄露的信息中,42%是因网上注册而泄密,找工作投简历泄密的为25%,16%用户则是因为买车、房、保险等泄密,另有10%的用户在医院看病时泄密。在这些泄密方式中,网络无疑是最隐秘最快捷的渠道。

“招聘网站、网络购物、网站注册、网上报名、社交网站等渠道最容易被‘偷走’隐私。”中国电子商务中心分析师姚建芳向《网络导报》记者透露,日前 “中国电子商务投诉与维权公共服务平台”就接到网友侯先生对杀价帮的投诉,称其个人信息遭到泄漏。

记者了解到,侯先生在国内团购网站杀价帮以货到付款的方式购买了一款三星手机。在收到货后的半个月里,侯先生接到无数陌生电话骚扰。“有的自称是北京手机售后服务中心,有的自称是淘宝客服,打电话的目的是引导我在他们那里消费。”侯先生怀疑自己的个人信息被泄露是杀价帮网站搞的鬼。“为什么确定是他们泄漏的个人信息?因为骚扰电话对方可以直接说出我购买的这款商品名称,收货地址和付款方式,而这些信息是我在杀价帮购买手机时填写的。”

“网上购物交易,买家留下的都是最真实、准确的姓名、地址和联系电话,有些诚信恶劣的卖家将买家的个人资料随意散布,将给买家造成极恶劣的影响。”在记者的一份关于“网购诚信”的调查帖中,有网友如此反映。

其实,这样的例子还有更多的人经历过:四川何先生因在网购时给了卖家“中评”,竟收到卖家寄来的一沓冥币;因给网店卖家“差评”,浙江丽水某幼儿园的王老师收到了一个包裹,里面是用爆米花纸杯装好的粪便……

如果说以上这些网络卖家只是利用个人信息实施打击报复,那么有的网店靠出售个人信息资料牟利引发的后果则更令人害怕。在百度贴吧“新郑吧”,一个“求购身份证”的帖子吸引了记者的注意,更令记者惊讶的是,下面居然有很多“本人长期出售绝对真实的身份证号码及姓名,有要的可以联系”的回复,并留下了QQ号等联系方式。不仅如此,在一些交易网站上,卖家不但自称有真身份证出售,而且还贩卖身份证复印件以及二代身份证生成模板软件。

身份证信息被买走,将被用作什么用途不得而知,想起媒体频繁报道的犯罪份子从网上购买身份证信息,骗取银行的信任,恶意透支巨额财产的案件,就不寒而栗。

电子商务网站非法利用个人信息打击报复和牟利,招聘网站也不例外。

“智联招聘让我找到了工作,也差点让我丢了工作。”在北京一家传媒公司任职的周文君向《网络导报》记者反映,她在公司总是接到猎头公司打来的电话,被公司主管察觉,差点将她“扫地出门”。她说:“上班的时间总是有人打电话让我去面试。时间一长,主管竟然认为我有另谋出路之心,对我冷落了一段时间,我再三解释之后才保住饭碗。”

“电子版简历因为其可复制性、易传递性等特点,一旦不留意保护,其泄露概率更大。”清华大学就业指导中心副主任王丹认为,许多招聘网站需要求职者填写较详细的个人信息,而且这些简历可以随意被他人浏览,成为求职者个人信息泄露的一大隐患。

不仅如此,随着科技的发展,许多先进窃密手段也让人防不胜防。比如动车车票就难逃被窃隐私的阴影。“只要通过手机或电脑上安装的读取软件,就能从实名制火车票上的二维码中查到购票者的身份证号码。”有网友爆料,高铁及动车车票实施实名制,增加了泄漏旅客个人信息的风险。记者上网查找后发现,适用于电脑及手机的免费二维码扫描软件确实比比皆是。

“有些信息是普通手段做不到的,只有通过非法的渠道才能获取。”瑞星安全专家王占涛向《网络导报》记者表示,论坛、微博上时时出现的所谓“人肉搜索”,互联网上随处可见的“富翁通讯录”、“购房者通讯录”、“公司高层通讯录”等,都属于非法获取、利用个人信息的产物。

有需求才有市场,如此多的信息究竟是谁在“消费”?

据北京市检察院第二分院检察官孙威介绍,涉案的部分信息主要用于婚姻调查、债务纠纷、商业信誉调查、个人背景调查等民事维权,也有部分信息被用于违法犯罪活动,例如用于不正当商业竞争、打击报复举报人、敲诈勒索,甚至故意杀人等严重暴力犯罪行为。

个人信息泄露后果难料,轻者会使网民接到大量的垃圾信息,骚扰电话,影响正常生活,重者会给信息泄露者的财产甚至生命造成威胁。那么,谁才是信息泄露的罪魁祸首?

追问

谁才是“裸奔”元凶

在经济利益的促使下,信息在更多的情况下成为商品,对个人隐私材料的搜集也越来越变成一种有利可图的事情。其实,网络只是一种工具,是某些人的贪婪和邪念强加给了它们丑陋的灵魂,个人信息的“裸奔”其实就是一场利益推动下的人祸。

“有的企业很清楚出售个人信息会为公民带去这样或那样的困扰,却明知故犯,这背后其实有着利益的考量。”谢文如此告诉记者。

以北京判罚的首起非法出售、提供、获取个人信息案为例,其背后隐藏的利益纠葛证据确凿。

在这起案件中,北京京驰无限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运维部经理谢某,因其公司获中国移动北京授权从事手机定位业务,而将定位软件和手机用户的定位信息卖个“私家侦探”,先后获利9万余元;“二道贩子”刘某和程某,出售座机或手机通话清单、座机名址、车辆档案信息等;中国移动10086客服、中国电信客服部投诉处理中心的职员,以及中国联通营业厅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把办公系统上的手机用户信息,以短信的方式直接发给朋友或者亲戚等关系人,通过这些人群将信息出售,价格是每条信息50元。

“个人信息非法买卖有其市场需求,对倒卖方来说,通过倒卖个人信息获取相应的利益,对于买方来说,获取个人信息,达成相应的目的,这是一个供求关系。”姚建芳认为,用户的个人信息通过一条黑色链成为了“生钱的金蛋”,利益是这条产业链形成的“推手”。

“开会的时候,半夜的时候,垃圾短信响个没完。记得在我办理手机号时填写的表格上,清楚地提到了保密协议。一旦我的个人信息被泄露了,运营公司就应该承担责任。”北京的小阮因难堪垃圾短信的骚扰对通信运营公司提出了质疑。

“电信运营商或者互联网最起码在管理上存在漏洞,或者监管不严。”在采访中,北京市亿达律师事务所律师师国荣告诉《网络导报》记者,此案中电信运营商中被追究刑事责任的,均是具体涉案的基层员工。这些员工在入职时,大多签署有《保密承诺书》。根据承诺书,员工必须严守保密义务,不得随意透露客户保密信息,更不允许出卖这些信息。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客户保密信息分别存储于电信运营商的多个系统,包括BOSS系统、网上营业厅系统等35个系统或平台,在这些系统或平台工作的人员,都有相应的权限接触这些信息。

“由于客户信息存储涉及的链条很长,接触泄密信息的人员众多,加之层层利益关系,很多时候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相互吃回扣’,监管容易落空。”一位中国移动前员工透露的情况,让人不得不怀疑,相比于唾手可得的利益,这些内部协议和管理规定实施起来并不得力,反倒可以成为公司面临相关案件时的“挡箭牌”。

“收集、控制个人信息的是企业本身而不是企业的员工,因此,公民的信息被泄露,犯罪的员工承担刑事责任,但没有尽到信息安全保护义务的企业不能因此免除其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广西创想律师事务所律师覃达艺认为。

当然,网络上的信息泄露也逃不脱这样一个“利”字。为了能牟取更多利益,网络上的黑手们一次次将魔爪伸向毫无防范的网友,他们的利欲熏心,也成为原罪的一部分。

但时至今日,并未有电信运营商对公众作出任何道歉或者承担单位违法的责任。这种中国电信企业对客户隐私泄露事件的惯常态度,这种为了牟利不惜牺牲别人利益的态度,不仅是对个人隐私权的漠视,同时也在考验着法律的底线。

探求

建立个人信息保护体系

公民的个人信息遭滥用,遭遇向谁提出诉讼,如何取证的难题,而提出诉讼后,对侵权人或单位的惩罚力度也难以界定。目前,我国急需建立一套个人信息保护体系,而这需要国家立法和业界自律相结合,共同推进。

根据调查显示,74%的用户有过个人信息被滥用的情况。但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些人中,仅有4%左右的人进行过投诉或提起过诉讼。

公民的隐私权受到侵犯却不乐意提出诉讼,是因为相关法律不健全?还是另有隐情?

“其实,关于隐私的保护,我国法律是有明确规定的。”师国荣律师认为,法律对隐私的保护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表述,比如以侵害他人名誉权和精神损害处理,而2009年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则明确规定了出售公民个人信息、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以及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三项罪名。

但是,这三项罪名在法律和实践层面上仍存在诸多问题。例如,如何界定“个人信息”和“隐私”。

隐私一般是指不愿为他人所知晓的私人生活、私人信息、私人空间。这个概念大家都认同,但在具体行为上或内容上会有不同观点。比如,前不久深陷侵犯“隐私门”的名片网,人们认为其专门刊登公民名片的行为是非法搜集、交易个人信息,而名片网方面则认为,名片是基于社交需要而产生的,其信息是公开的,并不属于隐私。法律在实践中遇到的难题,无疑阻碍了对此类现象的打击力度。

“除此之外,不乐意诉讼还另有隐情。”师国荣律师进一步解释到,“明明知道自己的个人信息,比如手机号,未经自己同意被泄露,但第一给自己造成的损失不大;第二,无法确定哪些机构应承担责任、无法确定向什么机构投诉或者以谁为对象提起诉讼;第三,取证难度大,投诉或者诉讼成本过高。”

“我国针对个人信息保护的专门法规尚未出现。《个人信息保护法》从2003年开始立项,到现在还处于痛苦分娩期。”覃达艺律师表示,“个人信息的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当务之急是尽快建立一套个人信息保护体系,而这需要立法、技术、管理、网民自我保护意识的齐头并进。”

而企业方面,其作为个人信息资料的“管家”和发源地,在对个人信息的监管力度上并不给力。不管是移动、联通等通信运营商的《保密承诺书》,还是新浪、开心网等网站上张贴的隐私政策公告,不仅公告内容简单,在实施过程中并不得力,相反,还附上了许多免责条款,让这些隐私承诺在多数情况下无异于画饼充饥。

对此,谢文认为,保护个人信息和隐私权,因为有利益的考量,所以单纯靠企业自律,不足以遏制,关键还是在监管力度上。而监管力度要提上去,最有效的方式是加大惩罚力度。“让他们知道危害的后果,才能起到遏制作用。”他说。

其实,惩罚不是目的,而是推动个人信息保护体系及早建立的助力。“一定要国家立法和业界自律相结合,个人隐私保护与技术相结合,才可以达到政府、企业、个人隐私保护的问题。”正如电子商务专家梅绍祖所说,所谓打蛇打七寸,及早健全我国个人信息保护立法是关键,而让企业主动意识到个人信息保护体系建设的重要性,愿意为建设个人信息保护体系投入,堵住个人信息泄露的漏洞,斩断借用公民个人信息牟利的“黑手”,才是治本之策。

当然,个人信息裸奔的真正解决之道,还需要全民防范,以及公民道德素质的提升。个人要增强自己个人信息的保护意识,不随便将自己的个人信息提供给他人,增强维权意识。只有个人、企业、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从根本上杜绝个人信息泄露,隐私遭侵犯等恶性事件的发生,才能让人们在网络中自由畅游,而不会遭遇到“裸奔”的尴尬。

相关链接

国外个人信息保护掠影

美国

美国是世界上保护隐私权起步较早的国家之一。1974年美国颁布的《隐私权法》,可视为美国隐私权保护的基本法。之后,《财务隐私权法》、《录像带隐私保护法案》等不断补充进来。

美国对网络隐私权的保护更是非常重视。早在1986年,美国国会就通过了《联邦电子通讯隐私权法案》,规定了通过截获、访问或泄漏保存的通信信息侵害个人隐私权的情况、例外及责任。1997年,美国政府公布了《全球电子商务发展框架》报告,把保护网络隐私权作为一项基本原则提了出来。

美国还非常注重儿童隐私。1998年,美国商务部发布《儿童网上隐私权保护法》,禁止网站从业者诱导未成年人填写个人信息,包括姓名、生日、住址、消费习惯、产品偏好,甚至父母年薪等资料。

英国

英国1984年制定的《数据保护法》规定,不允许以欺骗手段从数据主体那里取得信息,搜集取得个人信息必须征得有关个人的同意;只有为了特定和合法的目的,才能持有个人数据;必须采取安全措施,以防止个人数据未经许可而被扩散、更改、透露或销毁;对于用户遗失、毁坏有关数据,或者未经许可而透露有关数据的,数据主体有权请求赔偿。之后,英国陆续通过了《调查权法》、《通信管理条例》等一系列旨在保护公民个人信息的法律。此外,英国贸工部和计算机协会还制定了专门的信息安全认证计划,得到了全球主要软件商的承认。

日本

在上世纪80年代,日本就颁布了保障用户个人信息的相关法案,对个人信息泄露和买卖等行为加以约束和限制。不过,由于没有明确的处罚规定,个人信息外泄事件仍然屡禁不止。直到2003年,日本出台了包含具体细则的《个人信息保护法关联五法》,规定如果企业没有采取有效地防范个人信息流失的措施,将依法受到刑事惩罚。法律出台后,日本企业泄露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得以约束。而日本保护个人信息安全的根本法律——《个人信息保护法》则在2005年4月生效。

在健全法律的同时,日本政府同样注重提高公民的个人信息保护意识。如在手机维修点,工作人员会在顾客的监督下删除送修手机内的电话号码、邮件等个人信息。如果顾客把淘汰下来的手机交给零售店回收,店员当着顾客的面用专用工具在手机上打4个孔,消除个人信息。

作者:邹春蕾

垃圾信息立法论文 篇3:

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摘要】经济发展,科技发达,网络环境的维护从根本上需要全社会公民从思想道德水平上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因此得出结论: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建设精神小康势在必行,也是全面小康社会的强大动力和保障机制。

【关键词】网络时代 垃圾信息 精神小康 教育

随着科技、经济的不断发展,物质小康建设的加强,人们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生活条件大大改善,网络无处不在,沟通了全球各个角落,为人们生活提供极大方便,然而同时也带来了新的“网络污染”,给人们带来了精神和物质及社会安全方面的极大危害。《诗经》中最早提出“小康”,到十六大报告之前的有关表述,“小康社会”总是偏重于物质指标,党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十六次会议上,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丰富了“小康社会”的界定。所谓全面小康,涵盖了物质小康、政治小康、精神小康和生态文明小康四个方面的内容。保护网络环境的文明健康,根本问题在于实施公民思想道德教育,建设“精神小康”,这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 网络环境污染,侵害大学生的精神安康

毫不夸张的说,手指娱乐时代已经到来,网络已经大大改变了我们的生活。见面打招呼从“吃了吗”而改为“今天你上网了吗”、“给你发短信收到了吗”如此细微之处即可反映出来。网络无处不在,为我们的生活交流提供极大的方便。然而不知何时,短信诈骗时有发生,黄色短信泛滥成灾,色情网站、低级趣味游戏屡禁不绝,侵害了大学生精神生活的安康,严重扰乱了社会秩序,向大学生的社会公德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

1.1 精神鸦片,毒害大学生心灵

据有关杂志报道统计数字显示,春节被网民发送次数较多的拜年短信多与男女关系有关,尤其和“小蜜”有关,迎合低级趣味,搞性暗示,内容越来越“黄”。然而最令人感到可悲的还是那些心智尚不完全成熟的青少年,他们对性话题敏感而无知,充满好奇,色情网站和色情游戏毫无疑问会导致他们走上歧途。另有一些游戏宣扬金钱至上主义,三国里的战役全部是用金钱买通将领来夺关取胜的!在青少年的价值观尚不定型的时候宣扬金钱至上,定会导致肮脏的拜金主义!另外还有一些宣扬暴力的游戏,同样会给青少年尚不成熟的心灵留下消极倾向的阴影。

在一些大中城市,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相对较高,相当大部分大学生配备了手机,为他们成为黄色搞笑短信的积极传播者和主要消费群体提供了便利。收发短信,手指按键,轻松传给了同学、朋友。他们的防范意识薄弱使他们助长了不法者的威风,导致了不正之风的盛行。所有这些内容不健康的短信、网站信息,无形中毒害了人们的精神健康,久而久之,会导致大学生消极应付生活工作,无上进心,沉迷于网络上低级趣味的东西,人们不再追求事业进步,大学生无心顾及学业,整个精神生活处于瘫痪状态,危害性不亚于吸食鸦片造成的严重程度,可称得上精神鸦片。

1.2 垃圾息骚扰,影响大学生生活,扰乱社会秩序

少数不法分子利用网络之便,发布中奖、征婚、办证、恐吓等诈骗信息,以谋取金钱利益。例如,中奖信息,收到短信,拨打联系电话,对方声称要先寄邮费方可得到奖品,接着又要求交个人所得税等等,真正按要求寄出钱后却发现上当受骗。再比如,恐吓短信,2003年3月12日,韶关市广客隆连锁店经理黄某收到短信,威胁其说三家连锁店安置炸弹,要钱20万元……诸如此类,不仅给大学生精神生活造成了很多麻烦,若上当成为受害人,还要损失经济利益,严重扰乱了社会秩序,侵害大学生利益。

2 会诊网络污染,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仔细思考,制定相应的立法固然可以制止,但是,强制总是只能解决表面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高度精神文明建设势在必行。全面小康社会,不仅应当有繁荣的经济,也应有繁荣的文化,即不仅应当有充裕的物质文明,也必需有高度的精神文明。和平年代,立国安邦,主要靠的是公民的基本素养和文明。试想,当公民的素养都达到了较高层次,即使有少数不法分子制造信息垃圾,他们的“商品”也没有市场,无法盛行。因此,当物质文明取得一定成果的今天,更加呼唤高度的精神文明,它同时也是小康社会的强大动力和保障机制。

2.1 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抵御信息侵害

大学生的价值观念、道德品质、行为规范都处于尚不成熟阶段,具有极强的可塑性。要想防止垃圾信息污染大学生的心灵和精神健康,并且能够防止垃圾信息的盛行,使其没有市场,自生自灭,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大学生在良好的思想道德教育下,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崇高的理想,标准的行为规范,主动意识到不应传播垃圾信息,从而不助长坏风气的盛行,且能够珍惜时间,不再沉迷于网络虚拟世界,而是把时间用在学习有用的科技文化知识上,专心于增强自身素质,让垃圾信息低级趣味的东西由于没有市场而自行消失。

2.2 对大学生加强社会公德教育,抵御信息侵害

在垃圾信息的消费者中,也有大部分大学生,他们意识不到传播垃圾信息对社会及其自身造成的危害性之大。这些传播者包括一些电信和网络运营商,在没有受到技术约束的情况下,为了自己的经济利益而不对垃圾信息进行监控,有助纣为虐之嫌疑。这无疑与公民的社会公德水平有关。社会媒体应广泛关注大学生社会公德教育,使大学生齐心协力对付垃圾信息侵害。传播者的社会公德水平的提高,有助于切断了垃圾信息的传播途径,会有力的阻止垃圾信息的传播。

2.3对公民实施职业道德教育,消灭垃圾产生源

垃圾短信来自哪里?色情网站由谁运营?虚假信息由谁发布?报载有职业短信写手,兼职或全职,这些人中不乏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他们思维活跃,文笔优美,然而为什么有些短信的内容与色情有关,具有挑逗性?一方面由于“市场需要”,利润丰厚;另一方面,短信写手和网络运营商的职业道德没有得到很好的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的普及落实,可以大大减少“垃圾信息”的“产量”。色情网络运营商应该是计算机高手,虚假信息的发布者也不都是地痞无赖,他们有时只是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同时不具有高水平的职业道德情况下,做危害人们的事情。在制定立法,对其进行刑事制裁的同时,也会深深体会到职业道德教育实施不力、精神小康建设尚欠的危害。

我们的物质生活实现小康后,公民的思想道德水平的高低成为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关键。网络时代,物质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的同时,倘若精神小康的建设不能迎头赶上,社会公德、职业道德、青少年思想道德能随着物质小康的建设而加强,就给全面小康社会制造了障碍。因此,网络时代,网络环境的维护,迫切需要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引导人们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遵守基本行业规则,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做到最终杜绝垃圾信息,清除网络污染,营造良好的网络和社会环境,向精神小康社会迈进,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参考文献

[1] 赵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理论思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J].2003.(1).

[2] 谢鸿光.文兼武.罗建国.严建辉.中国小康之路.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M],2000.

[3] 高继辉.钱可铭.中学德育理论与实践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M],1994.

[4] 刘立新.会诊短信污染.焦点[J],2003(05).

[5] 龚安.遏制短信诈骗,警方“DX”行动. 焦点[J],2003(05).

作者:张 奎 牛翔宇

上一篇:大学生与诚信论文下一篇:立法和谐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