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和谐分析论文

2022-04-16

摘要:和谐型法治应该是和谐立法、和谐执法、和谐司法与和谐守法的有机统一,它体现在法律制定、法律实施、法律遵守的各个环节,贯穿于法治运行的全部过程。近代自然法学派倡导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社会契约、人民主权、分权制衡以及法治思想。这些思想虽然形成于几百年前的资产阶级革命时代,但其合理内核在现代社会仍然闪耀着理性的光芒。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立法和谐分析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立法和谐分析论文 篇1:

浅议法制与构建和谐社会

摘要:和谐社会是以人为本、以民为本的社会,法律制度的不和谐是最大的不和谐,构建和谐社会应是整个立法体系的实质所在。建立完善的法律制度与构建和谐社会两者之间密切相关,相互促进。和谐的法制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而构建和谐社会的途径是构建和谐的法制。

关键词:法制;和谐社会;和谐

著名作家张贤亮先生曾经用拆字游戏来揭示“和谐”的真谛:“和”,可拆分为“禾”与“口”,是指人人都能够有饭吃;“谐”,可拆分为“言”与“皆”,是指人人均可以自由的讲话。可以认为“和”是管人们吃饭的,是关于物质利益层面的;而“谐”是管人们说话的,是有关精神思想层面的。吃饭和说话都是上天赋予每个人生存的基本权利与保障,如果再结合和谐的、公正的、完善的法制。这样就会使整个社会置于一种和谐的平衡之中。建构和谐法制,需要我们实现宪法所规定的公民各项权利和义务,使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实现一致性、真实性。营造出真正公平、公正、平等、和谐的社会新秩序。

1 完善的法制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

法制和谐是指国家法律制度体系的完备、协调与统一。它要求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都必须符合宪法的规定,下位法必须符合上位法的规定;要求横向的法律规范之间不能相互冲突和抵触;要求调整社会生活的法律规范体系具有系统性、协调性、稳定性和权威性,没有盲区和空白。法制和谐是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制度基础。因而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前提和重中之重。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开始为自己的权利斤斤计较,开始学会利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司法实践中日益增多的公民维权案件以及公益诉讼案件既是明证。如何界定建设和谐法制呢?和谐法制应该是适应我国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的发展变化的,并且最终能够形成较为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以上的这4种机制均应该通过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形成较为完善的法制体系。以最终促进民主立法、科学立法、公开立法、有效立法、统一立法等有效机制的形成。可以说,和谐社会是一个人人公平、人人平等、人人自由的社会,在这种环境中,人与人之间相互信任、相互帮助,凭借法律这个媒介,可以满足人们对公平、正义、自由以及秩序、效率等价值的需求。

2 法制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逻辑起点

“民主法制”和“民主法治”的两次表述在逻辑上是一致的。“法制”是国家法律制度的总和。“法治”即“法律主治”、“依法统治”、“通过法律的治理”。法制是法治的前提和基础,法治是法制的体现与保障。法治必须通过法制即法律的形式化制度和运行机制予以实现,两者不可或缺。因此,民主法制的和谐完善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逻辑起点,而民主法治则是实现和谐社会的首要目标。

民主法治目标的最终实现不是一蹴而就的。社会主义的民主法治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由于旧中国留给我们的封建专制传统比较多,民主法制传统很少。解放以后,我们也没有自觉地、系统地建立保障人民民主权利的各项制度,法制很不完备,也很不受重视。因此,民主政治的建设需要进行长期的民主制度、民主机制、民主理念、民主监督等民主要素的培育;法治政治的建设需要进行长期的国家执政权法治化、立法权法治化、行政权法治化、司法权法治化和全社會法治理念的建设。

3 法制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制度保障

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依法治国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公平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安定有序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条件。

首先,依法治国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依法治国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保障。无法制则无和谐社会。法律作为一种社会规范,具有“硬性”的社会功能和规范功能。要维护社会稳定,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正常的社会、经济生活秩序,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社会和谐,就必须依靠法制作保障。

其次,民主法治需要和谐的法律制度提供保障。民主法治目标的实现,关键在于法制的和谐。民主之所以与法治相伴而生,是因为民主需要有其制度上的保证,没有法治的民主是缺少制度基础的“空中楼阁”,而法治必须以法制为基础和前提。

再次,市场经济需要和谐的法律制度提供规则。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市场经济在本质上是一种利益和谐、竞争适度、收益共享的资源配置状态和利益关系体系。市场经济客观上要求社会必须用法来确立“平等”、“自愿”、“等价有偿”、“公平竞争”、“诚实守信”等原则,并依据市场经济运行的要求将这些原则具体化、法律化,使市场秩序能够得到法律制度的保护和调控。

最后,社会矛盾需要和谐的法律制度加以化解。在推进改革开放的过程中,我们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矛盾。近年来,失业、贫困、公共卫生、社会保障、合法权益保护、突发事件等社会问题开始凸现。化解这些矛盾和问题,只有依靠完备的法律体系,进一步完善司法体制机制、公共财政制度、收入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建立法治化的社情民意反映渠道、社会舆情汇集与分析机制、社会预警体系和应急机制,建立起经常化的社会矛盾表达和调处机制,保障社会成员特别是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

4 构建和谐法制的理念培育和制度建设

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很长,封建专制主义的传统根深蒂固,以言代法、以权压法现象严重存在,尤其在我国改革开放期间,腐败已构成对执政党的政治挑战。而构建和谐法制的根本意义,在于保障人民民主专政任务的实现,维护法制的统一实施和国家统一,惩治腐败和防止国家工作人员权力滥用,调节各种社会关系,平衡各种社会矛盾,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

4.1 构建和谐法制。重点在于立法权的法治化、民主化和科学化,需要广大公务员法治理念的增强和立法制度的设计

第一,法制和谐需要坚持良法善治原则。亚里士多德说过,法治应包含两重含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定得良好的法律。良好的法律应是国家和人民的整体意志和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体现,而不应是部门意志或地方保护主义的体现。

第二,法制和谐需要坚持法制统一性原则。这一原则要求上下位法律规范之间、平行横向的法律规范之间要保持协调统一,不能相互抵触,相互冲突。如果立法者们利益需求和价值选择相互冲突、相互矛盾,必然导致法律规定或规则的相互抵触。因此,必须规制和监督立法者的利益和价值取向,坚持走群众路线,扩大立法民主,进一步清理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建立科学民主的地方或部委立法制度,切实解决执法交叉、执法“打架”、“大盖帽”满天飞的问题。

第三,法制和谐需要建立完备的法律制度体系。经济市场化

和政治民主化的趋势,提出了不断完善法制的要求:要求通过科学民主的立法措施,坚持以经济立法为重点,同时兼顾其他方面的立法,通过立法推进改革、促进发展和维护稳定;要求坚持“不抵触、少照抄、有特色、可操作”的地方或部门立法原则。在维护国家法制统一的前提下,增强法规、规章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要求坚持数量与质量的统一,以确保法规质量为核心。努力提高立法效率,讲求立法的社会效果。

第四,法制和谐需要建立严格的违宪审查机制。依法治国首先要依宪治国,而依宪治国要求一切违宪行为都要受到追究。世界各国违宪审查制度對树立宪法的权威和维护国家法制的统一。对保障民主、法治与人权,对维护国家政治与社会的稳定,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其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4.2 建和谐社会的途径是构建和谐的法制

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建立能够与之适应的和谐法制,社会主义法制的本质是为促进全社会全方位和谐发展的。因为社会主义法制体现的是全体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和谐法制的标志是:法所调整的社会关系充分体现人民主权的实现,并且在此基础上强调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并注重和促进各民族之间、全体人民之间的和谐发展与进步,最终达到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目的。

“和谐乃真义”,和谐社会中人人和睦相处,“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使人们的性规范置于和谐的法制环境中。通过法律,人们可以获得对公平、正义、自由以及秩序、效率等价值的需求,因而也可以把和谐认为是法律之价值。和谐也能符合并满足人们的需要,没有公平、正义和自由的社会,会产生多重矛盾。在多重矛盾冲突达到并超过一定界限后,社会就没有秩序可言,这样的社会就不可能是和谐社会。

以和谐的理念来指导法制建设,需要重视两类问题:第一。法律体系内部的和谐,解决权力与权利、权力与权力、权利与权利之间的冲突,实现着这几者之间的和谐一致。第二,法律体系与其他相关体系的和谐,主要是司法体系与立法体系、执法体系的关系。使得这三者之间既能够有效地发挥各自的功能,又能实现彼此的有效监督及相互制约。

4.3 完善的法制与构建和谐社会之间相互促进

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是一完善的法律制度为基础和保障的,法制为实现和谐社会提供了一个基本的平台和手段,法律能够保证社会秩序的正常运转,保证人在有序的规则之内作出某种行为,当这种行为是违反法律之规定,触犯和谐的边界时,法定机关给予行为人相应的惩戒。相反,如果公权力机关如果滥用权力,导致当事人人身或财产的损害时,该机关也应承担相应的责任。如发生于2002年8月的“黄碟事件”,最终以公安部门向当事人赔礼道歉、赔偿损失告终。时至今日,公权力践踏私权利的时间还屡有发生,侵犯私权利的现象还很普遍,其思想根源主要在于现代社会的“天赋人权”、“有限政府”的观念在我国的薄弱,不少执法人员潜意识里残存着封建官僚的特权思想。随着法律知识的进一步普及,政府提倡的依法行政政策的贯彻执行,执法人员以及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此类事件会逐渐淡化出我们的视野。那么,完善的法制与构建和谐社会之关系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确立完善的法制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前提。在和谐社会中,法律是指导行为规范的准绳,规范社会秩序的规则,解决社会纠纷的天枰。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应当加强对于法律功能的认识并充分发挥其功能,使法律为社会和谐服务。

其次,完善的法制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需求。可以这么说,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和谐社会,一定是一个法律完备、法治良好的社会。我国预期在2010年建立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就应该是一个相对完善的法律体系。 最后,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完善的法制。因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法治社会,是需要以完善的法律制度和法律体系作为底限、作为基础的。凡是与构建和谐社会有关的法律、法规都应受到和谐社会宗旨的约束与指引,并不得与之相冲突。建议立法机关对现有法律之中有悖于和谐社会建设的恶法予以清除。

当代中国就是一辆高速行驶中的列车,一旦开动,就会勇往直前。相信在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构建和谐社会旗帜的指引下,构建和谐社会必然会实现。

作者:樊永强

立法和谐分析论文 篇2:

汲取自然法营养构建和谐型法治

摘要:和谐型法治应该是和谐立法、和谐执法、和谐司法与和谐守法的有机统一,它体现在法律制定、法律实施、法律遵守的各个环节,贯穿于法治运行的全部过程。近代自然法学派倡导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社会契约、人民主权、分权制衡以及法治思想。这些思想虽然形成于几百年前的资产阶级革命时代,但其合理内核在现代社会仍然闪耀着理性的光芒。汲取自然法营养,必将对我国和谐型法治的构建大有裨益。具体来说,近代自然法思想对我国和谐型法治的借鉴意义体现在:立法层面有利于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执法层面有利于执法的法定化、人道化、文明化;司法层面有利于司法的公正化、高效化、廉洁化、权威化。守法层面有利于守法的自觉性、自愿性。

关键词:和谐型法治 自然法 借鉴意义

中共十五大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要求,九届全国人大将其写进了宪法,从此我国踏上了法治建设的漫漫征程。中共十六大作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部署。胡锦涛同志用28个字概括了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即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谐语境不断赋予我国法治建设新的时代内涵。和谐型法治就是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的。笔者认为,和谐型法治应该是和谐立法、和谐执法、和谐司法与和谐守法的有机统一。它体现在法律制定、法律实施、法律遵守的各个环节,贯穿于法治运行的全部过程。和谐为我国法治建设增添了无限魅力。如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和谐法治呢?笔者以为,构建和谐型法治仍要从立法、执法、司法和守法四个宏观层面去着手。具体说来,就是要做到:第一,立法的科学化、民主化、程序化,法律必须由代表人民意志的有权机关严格依照法定程序制定。第二,执法的法定化、人道化和文明化。执行法律的机关必须是经过法律授权的组织或个人,有权的组织或个人在执行法律时必须严格依据法律的授权确定自己的权限和职责。执行法律的机关应当采取人道的而非残忍的,文明的而非野蛮的手段和方式。第三,司法的公正化、高效化、廉洁化、权威化。国家应加快推进司法体制改革,构建公正、高效、廉洁、权威的司法体系;司法人员要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不断提高法律职业水平和法律职业道德,增强廉洁奉公意识,切实做到司法公正与高效;积极树立、维护司法形象和权威。第四,守法的自觉化和自愿化。国家应加大普法宣传力度,努力提高公民法律意识,增强公民守法观念,使广大公民自觉守法,积极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并在其因违法而产生第二性义务时,能够主动做出有利于社会关系的善举。以格老秀斯、斯宾诺莎、霍布斯、洛克、孟德斯鸠、卢梭为代表的近代自然法学派围绕自然法提出了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社会契约、人民主权、分权制衡、法治的思想主张。这些思想虽然形成于几百年前的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有其历史局限性,但其合理内核在现代社会仍然闪耀着理性的光芒!汲取自然法思想的营养,必将对我国和谐型法治的构建,大有裨益!

本文拟从近代自然法思想的主要内容入手,通过价值分析和历史判断,挖掘其时代价值,并从立法、执法、司法和守法四个层面去阐释近代自然法思想对我国和谐型法治构建的借鉴意义。

一、近代自然法思想概览

(一)自然状态、自然权利、自然法学说

1.关于自然状态学说。近代自然法学派普遍持肯定态度。但是,对其具体描绘却不尽相同。例如,霍布斯认为,自然状态是一种战争状态,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狼与狼的关系。[1]洛克将自然状态描绘为一种自由平等、有规则可循的状态。[2]卢梭则将自然状态界定为人类的黄金时代。那里没有私有财产,没有国家、法律,也没有奴役,人们过着孤立、自由、平等的生活,人们普遍有同情心和怜悯心,这种怜悯心是维系人们的重要纽带。[3]

2.关于自然权利学说。近代自然法学派普遍认为,在自然状态下,人们享有普遍的自然权利,这种权利是与生俱来的,而且是不可剥夺的。[4]关于权利的内容,格老秀斯重视私有财产权;霍布斯关注人的生命和安全,[5]洛克则系统地提出了人类的三种重要权利:生命权、财产权和自由。同时,他还提出,自然权利还包括做他认为合适的,做任何事情的权利以及惩罚违反自然法的行为的权利。[6]

3.关于自然法学说。近代自然法学派认为在自然状态下,人虽然没有成文的法律,但人们却普遍遵循着一定得法则,那就是自然法。关于自然法的含义,格老秀斯将其描绘为:私有财产不得侵犯,不谋取不属于自己的利益,赔偿因自己的过错导致的损害和违法犯罪者应受到惩罚。斯宾诺莎认为是:两利相权取其大,两害相权取其轻。霍布斯则把自然法的内容详细总结后,得出的最一般原则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7]孟德斯鸠认为自然法原则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人的自卑感、寻找食物和互相爱慕。[8]在卢梭的意识中,自然法是人类固有的一种趋向完善的能力。[9]

(二)社会契约论、分权制衡、平等自由、人民主权、法治

1.关于社会契约论。近代自然法学派普遍认为,社会契约在人类从自然状态过渡到文明社会的过程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人们订立契约的主要方式就是将自己在自然状态下的全部或部分自然权利让渡给某一个集体或某一个具体的人,由此形成主权。而主权的所有者就是这个接受人们权利的集体或个人。在此基础上产生了国家、政治体。但是,在自然权利让渡的程度、政体构建的方式以及民主的程度方面,格老秀斯等思想家门之间却存在着较大差异。格老秀斯认为,人们应让渡自己的全部权利,实行君主制,国家或政府可以要求人民绝对服从。斯宾诺莎认为人们应让渡自己的部分权利,實行民主制,人民有反抗权。[10]霍布斯主张人们让渡全部权利,实行君主制,人民无反抗政府的权利。[11]孟德斯鸠把政体分为三种:共和政体、君主政体和专制政体。同时,他主张共和制。

2.关于分权制衡原则。近代自然法学派从防止权力滥用、保障人民自由平等和权利出发,认为无论人们采取何种政体都应坚持分权原则。其中,洛克提出了权力分立原则,孟德斯鸠则提出了完整意义上的三权分立理论。洛克将权力划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对外权。[12]孟德斯鸠将司法权单独分立出来,形成了既相互独立又相互牵制、相互制衡的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

3.关于平等自由原则。近代意义上的自由意义的开创者是洛克。他从国家和个人的关系以及人们订立契约组织国家的目的的角度对其进行了深刻阐述。他认为,国家和政府权力来源于人民权利,保护人民的权利是国家和政府的天然的职责。他将个人利益置于国家利益之上,并且提出人民在国家或政府未履行保护人民职责时有权推翻旧政府重新签订契约组建新政府。斯宾诺莎钟情于思想、言论、信仰、集会和结社的自由。卢梭从人类经历的平等-不平等-平等阶段的角度对其进行了阐述。[13]

4.关于人民主权学说。近代自然法学派对主权的归属以及是否可以让渡问题存在重大分歧。其中,格老秀斯、霍布斯主张主权属于君主,并且可以让渡。洛克和卢梭确认为主权只能属于人民,但两者又有不同。洛克认为主权可以分割,而卢梭对此持激烈的批评态度。在卢梭看来,主权具有不可转让性,不可分割、不可代表、主权至上的特征。[14]

5.关于法治原则。洛克是近代西方法治主义的创始人。他主张,政治统治应以法律为基础,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必须是明确的,正式颁布的法律的执行应有严格的法律依据,法官的自由裁量权应受到限制。在法律没有明确规定的地方,法律的执行者应依照人民的意志和利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二、近代自然法思想的价值评析

(一)近代自然法思想的历史局限性

近代自然法思想形成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因此他不可避免地被深深打上了资产阶级的烙印。它反映了经济地位得到提高的资产阶级迫切变革封建生产关系、推翻封建势力构建资产阶级统治的愿望。因此,它具有天然的阶级局限性。在资产阶级社会里,近代自然法思想家门所倡导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分权制衡和人民主权是建立在资产阶级私有制基础上的,人权、自由、平等只具有形式上的意义。即使后来的资产阶级国家纷纷将其上升为一系列宪法原则或法定权利,但在现实中却很难实现。特别是对于广大的下层劳动人民来说,那些权利只不过是水中花和镜中月,徒具象征意义罢了。

(二) 近代自然法思想的历史进步性

正如马克思所描述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那样,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是历史的必然。近代自然法思想正是适应这一需要而产生的。而它的产生,无疑为资产阶级最终战胜封建势力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武器。同时,它唤起了广大人民的反抗意识和革命精神,对于动员广大人民积极参加资产阶级革命起到了极大地舆论宣传作用。近代自然法思想的许多原则成为后来许多资产阶级国家的政治法律原则,为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的最终确立作出了贡献。尽管其存在着阶级局限性,但其毕竟打破了封建专制夜空的宁静,打响了人类追求自由、平等、公平正义和人权的“第一枪”。尽管受时代局限,他们主张的自由、平等、公平正义、人权不可能得到真正实现,但它毕竟装饰了封建社会的夜空,如皓月一般照亮了人们前行的道路。它以极大的勇气向世人宣布:专制独裁与残暴统治已被历史和人民所抛弃。近代自然法思想的基本精神对现代国家,包括社会主义国家的法治建设都有极大地借鉴意义。

三、近代自然法思想对我国和谐型法治的借鉴意义

近代自然法思想在当代中国仍有吸收借鉴的空间和可 能。近代自然法思想对我国和谐型法治建设的借鉴意义主要体现在立法、执法、司法和守法四个宏观层面。

(一)立法层面--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

近代自然法学派崇尚理性,认为凡是符合人类理性的法律就是正义的法律,否则即为非正义的法律。对于正义的法律,人们有守法的义务,而对于“恶法”,人们有“违法”的自由。因此,自然法学派要求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必须是符合理性和规律、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利益的“良法”。它应该能够反映人民的意志和要求,体现尊重和保障人权、保护公民平等自由,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等价值理念,为公民基本人权以及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提供法律保护,为和谐社会构建提供法律保障,为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保驾护航。要做到这点,我们必须坚持民主立法、科学立法和依法立法。具体来说,民主立法,要求立法机关在制定法律时,要广征民意,广集民智,通过各种形式倾听和接受群众建议和意见。科学立法要求立法机关在立法时要立足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尊重法治发展规律,使制定的法律既具有现实可行性又具有适度前瞻性,能够满足当前和以后相当一段时间内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立法要建立在深入研究、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充分听取专家学者的建议。依法立法要求立法机关在立法时要严格遵守宪法和《立法法》的规定,立法主旨不得与宪法原则和精神相违背;立法主体、程序、立法技术合法。

(二)执法层面——执法的法定化、人道化、文明化

立法层面的人权、自由、平等、公平只是纸上的权利,它还处于宣示阶段。要将其从纸上搬到现实中,让人民真正感受到权利的存在,就需要法律的执行,将良法运用到现实生活中,而执法正是从国家履行保障公民权利和自由的职责角度展开的。近代自然法学派主张社会契约原则和人民主权原则。根据该原则,国家权力来源于人民权利,人民组成国家的唯一目的乃是国家能够保障其安全和利益。而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国宪法也规定了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因此无论是立法权还是行政机关的执法权都根本上来源于人民。因此,行政机关执行法律也要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也就是说,不仅制定法是善良之法,而且执行这一善良之法的手段和方式也应该是善良的。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然要求执法的法定化、人道化和文明化。执法的法定化要求行政机关、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个人,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和个人在作出影响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具体行政行为时,要坚持法律优先和法律保留原则,执法主体、执法权限、执法事项、执法程序都必须严格依照法律(也包括法规),否则即为违法。人道化要求行政主体在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时要坚持适当性原则和比例原则,即行政主体的执法目的、手段要适当,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可为公共利益而损害公民个人私益。文明化要求行政主体在执法过程中要尊重他人,切实维护执法队伍的形象。但是,令我们遗憾的是,现实生活中还存在着大量的任意执法、粗暴执法、野蛮执法现象。其中,最典型的莫过于暴力强拆了。许多地方政府官员出于追求政绩和经济利益,不顾党纪国法,不顾群众利益,视法律程序如空气,视人民生命如草芥,勾结房地产开发商在手续不齐全、补偿不到位、人民不同意的情况下动员行政力量甚至社会闲散人员即对群众进行暴力强拆。由此导致了一些列自焚等恶性群体事件。这一方面严重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另一方面也严重破坏了党和政府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更为长远的是它损害了整个执法体系的权威。还有现实中频繁出现的钓鱼执法案件更是将法治原则破坏殆尽。再如,在扫黄打非中,公安人員为了展示战绩和增强效果,对抓获的卖淫小姐戴上手铐、脚镣游街示众,执法的人道性和文明性被推到了反面的极致。当前,我国正处社会矛盾凸显的转型期,如果这种恶性执法现象仍然得不到遏制,势必会加剧这一矛盾,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和谐法治更是无从谈起。

(三)司法层面--司法的公正化、高效化、廉洁化、权威化

司法是守护社会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立法上的缺陷,执法上的错误,都可以而且应该通过司法来予以纠正。虽然我国司法机关不可能获得近代自然法学派们所倡导的那种司法独立,但其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的责任是无法推卸和无法替代的。而司法要承担其如此重任就必须做到司法的公正、高效、廉洁、权威。这几个方面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司法只有获得足够权威才能解决社会纠纷、化解社会矛盾。因为没有权威的判决是得不到当事人、社会的认可和自愿履行的。司法只有廉洁才有公正,因为司法腐败是对司法公正的最大威胁。司法只有公正才会高效,因为一个不公正的判决不仅不能解决原有矛盾而且还会滋生新的社会问题。例如,无休止的申诉和上访。同样,司法只有做到了公正、高效、廉洁才可能不断获取人民和社会的信任,司法的公信力才能不断增强,司法的权威也才能最终树立。近代自然法思想中包含着自由、人权、平等、公正,闪耀着理性光芒,司法人员在办案中,除了要秉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还要树立自由、平等正义观念,切实尊重和保障人权,不断增强司法为民意识,廉洁奉公意识、依法办案意识,努力提高司法职业道德和司法职业水平。切实发挥司法保稳定、保增长、保民生、促和谐的作用。在严格依照法律将导致审判不公的情况下,要敢于运用自然法思想,凭借知识、经验和良心道德去实现个案公正。例如,前几年发生的二奶状告妻子侵犯财产权案、许霆盗窃ATM机案件,以及最近发生的李昌奎案件都很好的体现了自然法帮助司法实现个案公正的理念。

(四)守法层面--守法的自觉性、自愿性

守法是法治运行的最后一个环节,法律不管制定的多么完善,如果不被人们遵守,那么都将没有任何意义。公民守法程度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法治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因此,守法环节可谓是法治运行过程中的“惊险一跃”,跃过去,意味着公民自觉守法,法的价值目标得以实现,法治秩序得以形成并巩固,法的效益也随之得以体现。跃不过,意味着公民被迫服从法律甚至公然违反法律,法的价值目标没有实现,法治秩序遭到破坏,法的效益也随之降低甚至为负效益。守法的自愿性表明公民不是慑于政府权力抑或强制而去遵守法律,而是基于内心对法律的信仰。守法的自觉性表明公民不是被动地承受法律,而是积极地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公民采取适法行动的动力主要不是来自于外部而是公民的一种习惯。近代自然法学派的思想中内在地包含了守法的精神,只不过它强调的是公民仅有遵守“良法”、“善法”的义务。笔者以为,要实现公民守法的自愿性和自觉化,首先是要确保公民所要遵守的法律是善良之法,这个在立法层面即可解决。其次,还要保证执法手段是善良的、人道的、文明的。否则,一部制定的良好的法律也可能因随意、残忍、野蛮的执法而失去效果。第三,它还要求,司法裁决公正权威。因为只有公正、权威的判决才能使当事人和其他公民意识到守法的必要--遵守法律的安全和利益以及违反法律时的危险和惩罚。后两个问题也可以在上述执法层面和司法层面得以解决。由此观之,立法层面、执法层面、司法层面和守法层面是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离开了任何一个部分,法治的齿轮都将无法运转,法治的车轮也将无法前进,法治的秩序更将荡然无存。

四、结语

近代自然法学派们已然远去,然而他们留下的思想宝库却依然为人类储存着一笔文化财富。几百年前,资产阶级开启宝库用思想的钥匙打开了资产阶级统治和繁荣的大门。今天的我们,仍然可以跨越历史的长河,超越阶级的差别,寻找那束智慧的灵光,为我们照亮和谐法治的远方。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矛盾凸显的激烈转型期,这对我们构建和谐法治提出了更为迫切的要求。汲取自然法思想的营养,不断提高立法水平,推动立法科学化、民主化;加快社会管理创新机制建设,不断提高 执法文明程度和人性化,加快司法体制改革,打造公正、高效、廉洁、权威的司法体系;加大普法宣传力度,不断提高公民法律文化素养,培养公民对宪法法律信仰。总之,用自然法的思想去滋润我国法治建设的各个环节,必将开出美丽动人之花,结出诱人惊人之果!

参考文献:

[1]法.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2][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M].下篇.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3]英]洛克.政府论.下篇.[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4]徐爱国等.西方法律思想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5]英.霍布斯.利维坦.黎思复等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6]荷.斯宾诺莎.神学政治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注释:

[1] [英] 霍布斯.利维坦.黎思复等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P94.

[2][英]洛克.政府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版,1995.,P5.

[3][法]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P111.

[4]后人将这种权利称为天赋人权。

[5][英]霍布斯.利维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P97.

[6][英]洛克.政府论.下篇.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P6.

[7]徐爱国等.西方法律思想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P68.

[8][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篇.[M].张雁秋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P45.

[9][法]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M].1986,P109.

[10][荷]斯宾诺莎.神学政治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P22.

[11][英]霍布斯.利維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P18.

[12][英]洛克.政府论.下篇.[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P122

[13][法]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P146

[14]徐爱国等.西方法律思想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P77-78

作者:王忠良

立法和谐分析论文 篇3:

2007年中国法治前瞻

法治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文明支柱,和谐社会必然是崇尚法治的法治社会,构建和谐社会也就是一个不断彰显法治力量的法治进行时的过程。2007年,也是一个法治进行时的时间段。

尽管法治建设是一个纷繁复杂的系统工程,但立法和司法永远是法治建设的两大核心。因此,笔者主要围绕立法和司法这两大核心对2007年中国法治前景作展望。

立法 多部重量级法律有望出台

2007年,备受关注的物权法、企业所得税法、反垄断法、突发事件应对法等多部重量级法律将有望出台。因此,2007年中国立法蓝图的主色调可以用“恢弘大气、大手笔”来形容。

2007年依然没有任何一部法律的立法能够像物权法那般牵动人心。物权法是一部明确物的归属,保护物权,充分发挥物的效用,呵护民生,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民事基本法律,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起支架作用的重要法律,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法律制度。

物权法绝对是当代中国立法精雕细琢的典范。不断地精雕细琢,物权法草案有望提请2007年3月的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之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已经对物权法草案进行了七次审议。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安排,近三千名全国人大代表将提前研读、讨论物权法草案,提出进一步的修改意见。物权法立法依然无可争辩地成为2006年最受关注的立法。这部法律草案是于2002年12月提请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31次会议进行初审的。对一部法律草案进行7次审议并将提请全国人大继续审议,并且曾经向社会公布草案、征求全民意见,这在中国立法史上是绝无仅有的。自2002年以来,物权法草案反复修改,历经7次审议,文本日臻完善,草案已经比较成熟,可以说,物权法已经到了瓜熟蒂落、呼之欲出之时。

作为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的一部“支架性”法律,物权法具有保护物权,明确物的归属,发挥物的效用,体现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作用,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采光权、拾金有偿、小区车位优先……一个个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制度将通过物权法的制定而逐渐成熟。随着物权法的出台实施,这些都将成为中国老百姓日后定纷止争的基本准则。

物权法的制定之所以如此审慎,还是因为物权法所保护的物权本身具有非同寻常的现实意义。物权的确立是人类创造物质财富的第一推动力,对物权的保护可以最大限度地释放公众创造财富的智慧和热情,进而推动社会的文明进步。从这个意义上讲,物权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强大推动力。英国法学家布莱克斯通在其名著《英国法释义》中精辟地指出:“没有任何东西像财产所有权那样如此普遍地唤发起人类的想象力,并煽动起人类的激情;或者说,财产所有权是一个人能够在完全排斥任何他人权利的情况下,对世间的外部事物所主张并行使的那种专有的和独断的支配权。”在英美国家,财产法的立法主旨就是保护私有财产权不受侵犯。美国法学家波斯纳在其名著《法律的经济分析》中生动地诠释了保护私有财产权的极端重要性,“试想一个全部所有权都被废除的社会:农民种谷物、施肥、立吓鸟的稻草人,但谷物成熟时他的邻居却将之收割后据为己有。由于农夫既不拥有他在其上进行播种的土地,也不拥有庄稼,那他就无权对其邻居的行为提出法律救济要求。……在经历几次此类事件后,人们就会放弃对土地的耕种,而社会将设法寻找很少要预先投资的方法(如打猎)来维持生计”。可以说,没有财产权为依托的生存权是空洞的权利,没有财产权的其他任何权利都是空虚和漂浮不定的。没有财产权的生存意味着“通向奴役之路”,对财产权的侵蚀、剥夺、践踏乃是一种与现代文明格格不入的野蛮行径。

一言以蔽之,物权是宪政的基石、人权的屏障、市场经济的核心、社会繁荣的枢纽,是人类谋求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权利,也是维系人类自由与尊严的根基,物权堪称孕育人类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温床。

值得一提的是,在物权法起草过程中曾经出现过不同的立法争议,有学者甚至对物权法草案提出了措辞激烈的反对意见。笔者认为,任何一部法律的起草都可能出现不同的立法声音,立法本身就是一个充满博弈、交涉、讨论、协商的过程,物权法这样重要的法律出现意见分歧也完全是正常的,事实上立法机关也始终欢迎不同的建议,但需要指出的是不能从根本上否认物权法的价值,不能动辄以“违宪”等为由阻止物权法的立法进程,任何违背立法规律的反对声都是苍白的。

人民期待物权法!期待在物权法的呵护下,我们的社会呈现“有恒产者有恒心”的安居乐业的新气象。

和物权法一样,企业所得税法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可或缺的重要法律制度,也将提交3月的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安排,近三千名全国人大代表也将提前研读、讨论企业所得税法草案,提出进一步的修改意见。

对于广大求职者而言,自身的劳动权益如何保障,劳资纠纷如何处理等等,往往是格外关心的问题,而这些问题的解决根本上寄希望于劳动方面的法律给予更多的保障,劳动合同法将有望成为劳动者权益保障的“保护伞”。2006年3月20日,立法机关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草案)》全文。希望这部已经过全国人大常委会两次审议的法律草案,能够在2007年尽快通过并施行;希望雇主不给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随意解除劳动关系、滥用试用期等侵害劳动者权益的现象能够得到法律的遏制。

突发事件应对法将有望出台。突发事件应对法是应急管理的“龙头法”,对有效预防和减少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等突发事件引起的严重社会危害,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将发挥重要作用。

反垄断法将有望出台。这部有“经济宪法”之称的重要法律将对维护市场竞争秩序,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产生重要影响。形形色色的垄断行为,正在损害着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也在损害着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不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已经全国人大常委会一次审议的反垄断法草案,对三大类最主要的垄断行为分别以专章的形式予以具体限制,加大反垄断的力度。我们期待反垄断法在2007年得到通过,期待这部“经济宪法”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竞争的良性循环。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有望出台。国务院正在抓紧制定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该条例的出台将有力推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目前,全国已有80多部法律、行政法规包含有关政府信息公开的规定,12个省(区、市)和16个较大的市制定了专门规范政府信息公开活动的地方性法规或规章。

《食品安全法》将有望修订。全国人大常委会对食品安全卫生问题高度重视,已将修订《食品卫生法》列入立法计划,而且先后多次组织专门的调研,召开座谈会,做了大量立法前期的准备工作。目前,国务院法制办也将修改《食品卫生法》问题纳入正在起草的《食品安全法》草案

中。我们期待,《食品卫生法》的修改会让我们的餐桌更安全。

民事和刑事两大诉讼法的修订将进一步提速。法律专家的修改建议将进一步丰富两大诉讼法的修订思路。如何在制度设计上对刑讯逼供进行防范,充分保障被告人和被害人的诉讼权利,专家们普遍认为应成为刑诉法修改的重点。超期羁押涉及人权的基本保障问题,事关重大,刑诉法修改也应对刑事诉讼强制措施加以完善,杜绝超期羁押问题。此外,刑事辩护律师权利、证据制度、审判效率等问题也应进入刑诉法修改的视野。“牙防组”事件、雀巢奶粉事件、火车票强制险之诉,让公众更加关注公益诉讼制度。专家建议,民诉法的修改应当明确确立有关公益诉讼制度,让公共利益的保护渠道更加畅通。

笔者认为2007年立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在立法理念上,将更加突出以人为本,更加关注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直接相关的民生型立法项目,将更加关注以立法促和谐。更加注重立法的实效,在立法决策上将更加重视引入立法成本效益分析和立法后评估制度,立法的实效将进一步提升。在立法程序上,立法的透明度将进一步提升,将更加注重吸纳民意,集中民智,公众有序参与立法的机制将进一步健全。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环境立法问题对于当前我国的行政立法和部门立法具有比较普遍的警示意义。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曾经毫不留情地说:“在各部门中环保的法律是最多的,但管用的最少。”诚然,与其他方面的立法相比,我国的环境立法的确是最多的。到目前为止,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或修订了环境保护法律9部、自然资源管理法律15部。此外,国务院制定的环保法规50项、国务院环保部门单独或与有关部门共同发布的规章(包括规范性文件)200余项、军队环保法规规章10余项、国家强制性环境标准120多项、批准和签署多边环境条约51项;各级地方人大和政府制定的环境保护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更多达1600余件。我国环保领域的立法之多令人称道,但环境立法存在诸多问题,如地方保护干扰环境执法的问题被列为首要问题;现行法律法规中对政府及其部门可能影响环境的决策行为,缺少可操作性的约束性规定;对环保违法惩罚力度弱,造成企业“违法成本低”;有关法律对某些基本制度重复过多,且存在矛盾,不少环保法律制度的内容相互重叠、交叉甚至矛盾;立法操作性差,导致环境执法难,立法与基层执法能力建设严重脱节。环境立法的资源主要掌握在政府行政部门手中,社会参与不够。在这种模式下,在法律起草和审议中往往主要是平衡行政部门之间的关系,平衡后的立法也就主要反映了行政部门和一部分大企业的意见,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却没有很好的体现。立法博弈的结果是管用的没了,磨平了法律草案的棱角。

“立法虽多但管用的少”,其实是当前立法领域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并不局限于环保立法。笔者希望环境立法问题能对其他部门、其他领域的立法带来可资借鉴的警示效应。

司法 缔造和谐的司法环境

新年伊始,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肖扬在第七次全国民事审判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司法和谐”理念,并要求全国各级人民法院努力创建和谐的诉讼秩序,着力维护和谐的司法环境。首席大法官首次提出“司法和谐”理念,表明缔造和谐的司法环境正在成为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司法机关的努力方向。另据报道,最高法院正在研究建立刑事被害人国家救助制度,进一步完善司法救助制度。笔者认为,探索建立刑事被害人国家救助制度也是最高法院倡导和践行“司法和谐”理念的具体表现。“司法和谐”将有望成为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司法工作的一项主流司法政策,坚持司法和谐的政策,就是为了实现和谐司法的目的。

和谐社会建设是一个结构庞大、内容繁多的宏大系统工程,涉及国家政治活动和公民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利益”问题是一切和谐问题最核心的焦点。“和谐”之“和”首先是调和不同利益冲突之“和”。和谐社会就是一个有能力解决和化解利益冲突,并由此实现利益均衡的社会。司法主要是通过个案裁判解决矛盾冲突的活动,是维护社会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司法在消解社会冲突、妥善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上,可以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和谐社会建设这个系统工程中,和谐的司法环境无疑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

司法其实就是一套依法解决社会纠纷的权威机制,司法工作通过个案的形式“定纷止争”,化解矛盾和解决纠纷,进而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诉讼是司法的主流表现形式,诉讼并非是充满火药味的急风暴雨式的对抗,也可以是和风细雨式的以理服人的司法调解。“司法和谐”理念的提出,就是要求人民法院践行和落实司法为民、司法民主、司法公开的理念和措施,构建和谐的诉讼秩序,缔造和谐的司法环境。具体而言,就是要求法官坚持“能调则调,当判则判,调判结合,案结事了”的原则,准确适用法律,及时化解矛盾,做到效率与公正的统一、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的统一。正如肖扬所说,“民事诉讼应当是和谐的、有利于纠纷及时了结的诉讼,不应当是相互顶牛的、没完没了的诉讼”。进一步重视司法调解,探索司法调解与人民调解、行政调解等之间的衔接关系,形成和谐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进一步完善司法救助制度,通过司法救助彰显人民法院的社会责任。在被害人诉讼权利的保障方面,过去法院多是将犯罪者定罪量刑,很少考虑被害人或其家人所受损害的赔偿问题。在倡导司法和谐的理念后,法院将更加注重发挥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民事调解的重要作用,对因婚姻、家庭等民间纠纷引发的刑事案件,如果被告人积极赔偿、真诚悔罪,法院将对其从轻处罚,以减少对抗,促进和谐。笔者非常赞赏首席大法官肖扬的观点:如果没有对困难群众、困难群体特殊的制度保护,法庭就容易变成诉讼技巧的竞技场,强者和弱者在形式正义面前会很难获得实质正义的平衡,这绝对有违我们的初衷,我们要提倡更耐心一点地倾听弱势一方的声音。

从法治的视角看,和谐社会必然是法治社会,要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社会和谐,就必须努力完善司法体制机制,加强社会和谐的司法保障。司法要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推进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发挥司法维护公平正义的职能作用。完善诉讼、检察监督、刑罚执行、教育矫治、司法鉴定、刑事赔偿等制度,加强司法民主建设,健全公开审判、人民陪审员、人民监督员等制度。加强司法救助,加强人权司法保护,维护司法廉洁。

笔者认为,由最高法院首倡的“司法和谐”理念完全可以在整个司法系统推而广之,而不必局限在法院的范畴。

和谐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主旋律,“司法和谐”将是2007年中国司法工作的主旋律。让我们共同关注、共同期待、共同参与“司法和谐”的建设。

笔者曾经提出过“法治亚健康”的概念,也就是说当前中国法治系统整体上是健康的、良性运行的,但依然存在立法部门利益垄断、立法冲突、司法不作为、司法裁量权滥用、诉讼权的滥用和恶意使用问题、少数司法人员的腐败问题、司法公信力信任危机等诸多问题,对于中国法治的亚健康症状是要通过理念的改良、制度的改革来进行逐步调理的,这需要智慧,也需要时间。在2007年,“法治亚健康”问题将有望逐步得到改善。

2007年中国的法治进行时已经启程,让我们共同关注、共同期待、共同见证、共同参与……

作者:刘武俊

上一篇:自主探索政治论文下一篇:药品营销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