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采购模式试析论文

2022-04-18

摘要:目前,名校集团化是区域内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一种实现形式,利用名校的资源优质优势和管理优势的辐射,通过名校输出品牌、管理、师资,促进弱校、新校的办学条件的改善和内涵式发展,特别是义务教育均衡化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一般采取名校设分校和联合办学等方式实现集团化办学。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政府采购模式试析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政府采购模式试析论文 篇1:

全面构建政府采购内控机制探讨

摘要:政府采购的购买力大,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政府预算中所占比例较大,政府采购的规模和结构的变化对社会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和公众生活都有十分显著的影响,也是国家在经济方面的重要宏观调控手段。政府采购代理机构是一种中介性质的服务机构,在政府采购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从政府采购代理机构的视角出发,通过分析政府采购代理机构内控机制的现状,探讨全面构建政府采购内控机制的方法。

关键词:政府采购;政府采购代理机构;内部控制

政府采购是指各级政府在财政的监督下,通过公开招标、竞争的方式,由财政向供应商直接付款购买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行为,其目的是为了各级政府日常政务和公共服务的正常展开,具有非盈利性、公开性、政策性和规范性。政府采购是国内最大的单一消费,有非常大的购买力,对社会经济有很大的影响力,政府采购也是一种重要的宏观经济调控手段。加强政府采购的内部控制,完善内控机制,加强对采购过程的监督管理,对提升财政支出资金的利用率和提升政府公信力都有重要作用。政府采购涉及资金庞大,流程较长且比较复杂,通常委托专业的政府采购代理机构进行采购工作,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政府采购代理机构也暴露出一些不完善的地方,加强采购代理机构的内部控制对于构建政府采购内控机制有重要意义。

一、采购代理机构的现状和内控问题

(一)现状

提供采购代理服务的机构数量不断增加,随着经济的发展,采购代理行业快速发展,在未来也会不断增多;随着代理机构数量的增加,想要提升市场竞争力,许多代理机构向着精细化的方向发展,对代理服务进行细分,增强专业性,同时,也诞生了许多行业标准,明确和细化了具体操作流程,促进采购代理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政府采购越来越透明化,其过程和结果受社会和人民的监督,因此要求采购代理机构提高专业性和科学性,其流程要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做到公平公开;随着采购代理机构不断做大做强,对机构的内部管理和控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增加盈利规避风险,必然要求加强内部控制,合理应对经营风险。

(二)内控问题

提高公众的监督检查。根据财政部关于政府采购监督检查实施“双随机一公开”工作细则的公告规定,政府执法检查人员以政府采购相关工作人员为主,政府采购的监督主要来源于财政部门以及其他相关部门,包括采购人员和供应商在内的政府采购体系内监督,从而提高了政府部门采购体系的透明度,加强了人民对政府的信赖。

(三)代理机构自身问题

随着各种资质取消,采购代理机构数量规模越来越庞大,代理机构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有些采购代理机构人员没有经过专业基础的培训就上岗,规则不明,编制招标文件错误百出,导致投标人质疑、投诉较多;有些代理机构不够专业,对法律法规的认识不足,立场不公正;有些代理机构为了自身的利益,放任和参与串标和围标等违法违规的活动,严重损害公共利益。

二、加强采购代理机构内控的方法

(一)明确、优化业务流程

对政府采购流程进行梳理,明确和优化业务流程,是保证政府采购代理机构科学规范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提升内控水平的重要方法,对于采购代理机构来说,采购的商品和提供的服务是其主营业务,围绕这两个方面进行优化,明确商品的种类、数量和质量,提高服务的品质,为业务流程的优化奠定基础。

(二)加强自身建设,提升核心竞争力

随着招标项目实施全过程系统管理要求的日益提高和招标代理业务市场的竞争和发展,单一的招标代理服务已难以满足市场需求,政府采购行业对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和服务能力提出更高要求。采购代理机构应该加强服务理念,拓展全过程系统服务,促进服务升级,转变服务方式,在行业市场上形成优胜劣汰的良性竞争模式,更好地为采购人和投标人提供公平、公开、公正的服务。“打铁还需自身硬”,采购代理机构应加强自身内部建设,提高专业技术能力,提高服务质量,为政府节约采购成本,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财务资金使用效益,更好地维护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促进国家廉政建设。

(三)加强风险评估和应对机制

政府采购投入预算金额较大,流程长且复杂,具有较高的风险性,采购代理机构应该建立健全风险评估和应对机制,对业务流程中可能出現的风险进行评估和预防,合理规避风险减少损失。首先,要明确在经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包括经济政策、市场竞争以及企业内部重要事件等方面,根据实际情况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对风险进行评估。其次,要注意机构内部存在的风险,分析内部结构,为风险评估和应对机制的制定提供数据支撑。

(四)加强业务流程管理和控制

明确业务流程之后,就需要加强业务流程的管理和控制,提高内控水平,要有管理意识,领导层要意识到流程管理对内控的重要性,并加强整个采购代理机构对流程管理精神的学习,建立专门的管理部门,制定流程管理制度,确保采购代理服务的专业化、科学化和规范化。

(五)加强信息化建设、增强交流

通过搭建信息化交流平台,增强采购代理机构与政府部门之间的交流,同时也增加采购代理机构之间的交流,通过信息交换,获得更多资源共享信息,保证信息更加准确和完善。利用网络技术和信息化技术,建立信息化办公系统,可以采用购人和自主严防两种途径,提升内部信息的交流。组织专人对供应商、评审专家的信息进行收集和整理,建立健全供应商库和专家库,加强与政府部门的信息交流,建立现代化的科学信息交流平台,促使内控管理水平的提高。

(六)加强评审监督

通过加强评审和监督工作,提高内部控制水平。首先,要保证评审的专业性和公正客观,是评审管理多元化,涉及业务流程、服务效果和人员管理等多个方面。其次,要在过程、效果和内控这三个层面加强监督,促进采购代理机构的持续发展。

三、构建政府采购内控机制的措施

(一)熟悉相关政策法规

政府领导层要提高对政府采购的重视程度,深入学习贯彻落实相关法律法规,了解政府采购的流程和风险点,强化责任意识并组织全员学习,明确职责和奖惩机制,优化内控环境。

(二)加强预算管理和采购前期监督

进行科学的预算编制,对各项目进行细化,提高财政资金的利用率,避免资金的闲置和浪费;在进行采购前,要对采购项目进行论证和审批,明确采购需求,确保采购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相关采购信息应该进行公示,接受外部监督。

(三)加强采购过程的行为监督

刘评审专家进行严格的审核并抽选,保证专家评审的公正性和规范性;在评审过程中要加强现场管理,要求评审专家公正评审,不能有倾向性,期间要限制专家与外界接触,避免出现徇私舞弊的现象;对整个评审过程进行监督,确保评审的合法性与独立性,保证评审过程的可追溯性。在合同签署环节,要在相关财政部门指定媒体网上公式,对合同进行验收,加强对补充合同的监督管理,对合同总体情况进行评估,及时发现和规避风险,完善责任追究制度。

(四)加强政府采购监督机制

充分利用财务、审计和社会公众的监督能力,在采购业务的整个流程贯彻严格的监督,财务部门做好采购代理机构、评审专家和供应商的审查监督,审计部门要做好审计和检查工作,及时跟进采购项目的进展,排查隐患和风险,同时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设立举报信箱和热线,鼓励公众进行质疑和投诉,保证政府采购的公平、公正、公开。

(五)建立行业信用体系

通过行业信用体系搭建,建立政府采购行业各方主体信用征询系统,健全行业信用体系,制定有效可行的制度约束机制,加强对行业内各方主体违法违规的惩罚力度,促进政府采购行业更加健康稳定的发展。

四、小结

综上所述,政府采购的关系重大,构建和完善政府采购内控机制对社会和政府意义重大,政府采购代理机构是保证政府采购有效开展的重要机构,完善采购代理机构的内部控制,对于政府采购内控机制的构建有重要作用,对此,必须完善业务流程、加强风险评估,加强信息化建设和监督管理体制,不断完善政府采购的内部控制,促进政府采购代理机构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维峰,李春好,赵裕平等.促进我国“互联网+政府采购”发展的管理机制与管控流程构建[J].中国行政管理,2018,No.395(5):48-53.

[2]薛玉梅.試析政府采购监督机制的完善[J].财会学习,2018,No.188(14):207+209.

[3]刘雨露.内控建设视角下高职院校政府采购的风险管控研究[J].纳税,2018,No.197(17):148.

[4]王荣.浅析如何有效加强事业单位政府采购内部控制工作[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7(12):41-42.

[5]刘长宏,许文一,赵虹,等.高校政府采购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的实践研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7(7):22-24.

[6]许良.关于加强事业单位政府采购内部控制的探讨[J].财会学习,2018,No.188(14)262-263.

作者简介:

李育青,广东采联采购科技有限公司,广东广州。

作者:李育青

政府采购模式试析论文 篇2:

集团化办学管理下的会计核算与监督

摘要:目前,名校集团化是区域内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一种实现形式,利用名校的资源优质优势和管理优势的辐射,通过名校输出品牌、管理、师资,促进弱校、新校的办学条件的改善和内涵式发展,特别是义务教育均衡化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一般采取名校设分校和联合办学等方式实现集团化办学。但是,名校集团化办学在发展过程中也会面临一些问题,如集团内学校缺乏共同文化、教师团队之间存在人为性隔阂、人事和财务管理制度贯彻不畅等现象,相应也带来的集团化会计核算和财务监督的思考。

关键词:教育均衡发展;名校集团化;会计核算与监督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指出:“均衡发展史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基石,均衡优质是人民对教育的现实需求与愿望。其中,义务教育的名校集团化办学模式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17年6月山东省平邑县人民政府宣布成立平邑一中教育集团和赛博中学教育集团,本文以上述两校为例,对名校集团化发展进程中面临会计核算与财务监督问题进行分析、探讨。

一、会计核算制度的统一

总校设立财务部门,统一核算各校区财务收支。每学期或年度,财务部门将各校区损益情况填制报表呈报校长,作为考核各校区经营情况的依据。

(一)收入核算

上述两校分别以设立分校和联合其他学校办学的方式实现教学管理集团化,统一以总校的名义对外招生,按照一个法人下设分校的模式收取学费和会计核算。在这种情况下,收取的学费以及义务教育阶段政府拨付的义务教育经费需要统一核算,各分校的会计核算集中在总校处理,总校设立统一的财务核算部门,收取的学费(或教育经费)统一在一个银行账户收取,对于各分校收取的学费(或义务教育经费)需要按校区设立二级科目核算。

高中阶段收费会计处理:

借:银行存款——某银行

贷:事业收入——第一分校

第二分校

第三分校

初中义务教育阶段国家拨付的义务教育经费

借:银行存款——某银行

贷:财政补助收入——第一分校

第二分校

第三分校

(二)支出核算

各分校发生财务支出时,也相应按分校设立二级明细科目

借:事业支出——第一分校

第二分校

第三分校

貸:银行存款——某银行

二、费用支出的控制

为合理控制费用支出,可以在总校校长和分校校长之间划定费用支出审批权限,或统一由校长审批。费用支出之前应实行校长审批制,费用支出审批单经分校校长和总校校长签字审批后,使用部门方可进行采购或缴纳,以避免使用部门擅自采购,事后汇报。

(一)以收定支,预算控制

每年度或每学期各分校填报本期财务收支预算表,以收定支。各分校校长组织本校区相关人员拟定本期财务收支预算,财务预算经学校决策机构审核批复后可执行。在预算内的支出按照正常的报批手续支出,预算外的支出需重新提报学校决策机构审批。

每年年底或期末财务部门将各校区财务预算执行情况做财务分析,并呈报学校决策机构,以考核各校区预算支出的合理性。

(二)严格执行政府采购支出相关规定,对于大型物资实行公开招标

每年年初结合本校财务预算将需要公开招标采购的项目或办理自行采购手续的项目上报到上级教育部门,上级教育部门汇总审核后转报到政府采购办。

当期需要发生支出时,事先按程序向政府部门上报政府采购申请表,需要公开招标的,政府采购办审批后,及时联系招标代理机构并结合招标项目的特性拟定评标办法,学校应设专人办理政府采购审批事宜。需要办理自行采购手续的,学校也应组织本校采购小组针对采购项目做市场价格调查和厂家生产能力调查,并组织三家以上厂家或供应商进行询价,经对比价格、质量等指标后,针对物美价廉的商品决策购买,并报将签订的购买合同、商品发票、验收手续、询价手续等报政府采购办备案,取得政府采购审批备案单后方可支付货款。

三、会计监督与校产管理

设立分校后,因会计核算全部在总校财务室,而各校区和总校不在一个校区,各分校的校产管理应引起高度重视,为及时核对各分校资产使用、消耗、报废等情况,各分校设立专职或兼职校产管理员,及时登记新购置或调配的资产,定期盘点和核实资产使用情况。

1. 校产的范围为:财产物资所有权归属学校的一切公物,包括固定资产,低值易耗品,教学用品,生活用品等。上级部门调来的物资、外单位捐赠的物资也在校产管理范围内。

2. 各分校校产管理员负责登记以上校产物资,所有物资应先登记后使用,做到账物相符。

3. 各项财产物资的采购应办理请购和验收手续。

(1)各项财产物资的采购由使用部门提出申请,经校长审批后,由学校组织采购部门进行采购。其中对于固定资产的购建必须由申请部门做出可行性研究报告,并附具销售厂家所售设备价格、质量情况等说明。

(2)资产购进后应办理验收手续。

①存货(包括使用工具、周转材料、办公用品等)的验收由使用部门和采购人员、仓库保管员共同进行验收,并填制存货验收单,作为附件随同存货采购发票报账。

②各类印刷材料由使用部门、采购人共同验收,并填制验收单,作为附件随同存货采购发票报账。

③固定资产的验收。

固定资产,是指学校为开展业务活动或出租而持有的,一般设备单位价值在500元以上、专用设备单位价值在800元以上,使用期限超过1年的有形资产。单位价值虽未达到规定标准,但使用期限超过1年的大批同类物资,如馆藏图书,也可作为固定资产核算。

固定资产分类:房屋和建筑物、一般设备、专用设备、交通工具、陈列品、图书、其他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的验收按由采购人员、资产使用部门、校产办参加进行验收,并填制固定资产验收单,对于基建的验收由学校负责基建人员、校产办和施工方进行验收,财务部门根据验收单、基建决算书入账。

(3)上述所有财产物资验收后,由使用部门或报账人员持结算单据到校产办办理登记手续后方可使用。

4. 各类校产的使用和保管。

(1)各类校产的使用和保管应落实到责任人,即使用人或保管人。要落实到教室、教学功能室、职能科室和学生公寓,做好所有校产都有责任人。

(2)教室、教学功能室、职能科室、学生公寓等责任单位应详细登记本部门各类校产,登记的内容包括校产的名称、类型、购买年度、使用注意事项等。可建立台账,或将校产明细表张贴。

(3)分校总务处校产管理员负责发放日常办公用品,发放时及时登记台账。

5. 日常检查。

(1)各校区财产由本校区总务处统一安排使用,使用人到总务处办理领用手续。

(2)教职工因调动或退休离开学校,应按规定归还在学校所借全部财产后,方可办理离校手续。

(3)自然损坏和损耗须报损的物品,由使用单位管理人员填写报损申请表,由使用部门、学校财务室、校产管理员共同核实,报校长审批后,财务部门做报损处理。

(4)校產管理员、使用部门每学期期末对于各部门资产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和落实,凡是未达到使用期限而无故损坏的,按损失的大小由财务室、使用部门、校产管理员拟订赔偿意见报学校领导审批后,由使用部门责任人赔偿损失。

(5)校产管理员每半年与财务部门对账,对于出现的差异及时查找原因和调整、更正。

四、财务人员的任命与聘用

1. 财务人员由总校校长任命,并实行定期轮岗制。

各校区财务核算集中在总校财务室,财务室会计人员细化分工,分别设置各校区会计人员和出纳人员,出纳员收取的现金应及时缴存开户行,不得坐支,以下项目可用于现金支出。

(1)教师差旅费支出、教师外出学习备用金借款、零星性支出(1000元以下);

(2)电话费、水费、电费的缴纳。

2. 各校区会计人员负责本校区的会计核算及记账凭证的录入,财务室设置专职会计稽核人员,负责稽核各校区会计凭证。

3. 各校区会计每月或定期将本校区财务收支损益表呈报分校校长,财务总监定期汇总各校区财务收支损益表并作财务分析报告呈报校长。

4. 各校区之间不得擅自相互拆借资金,如特殊情况需要内部调剂资金,必须经校长审批后方可办理。

5. 总校财务室主任由校长任命,对校长负责。财务室主任负责各校区财务人员的业务管理,所有报账原始凭证须经财务室主任审核后方可支出。

参考文献:

[1]胡晋湘.普通高中财务会计核算需重点关注的几个方面[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5(11).

[2]高雯.中小学推进资产与预算管理结合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2(20).

[3]孙德芳.试析名校集团化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基于杭州名校集团化的分析[J].中国教育学刊,2011(09).

(作者单位:山东省平邑赛博中学)

作者:郭庆君

政府采购模式试析论文 篇3:

浅析基于节约原则的事业单位财务报账管理

摘要:财务报账管理是事业单位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随着《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的出台,事业单位财务报账管理应予以改进和完善。文章分析新形势下事业单位财务报账管理存在的困难,并提出改善的对策。

关键词:事业单位;厉行节约;财务报账管理

财务报账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基础工作,是确保经费合理支出的重要环节,对于规范财务行为,保证财务信息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2013年11月中央发布了《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随后中央机关和地方政府相继出台具体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体现了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基本原则,这一条例的出台对事业单位财务报账管理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一、事业单位财务报账管理存在的困难

(一)业务活动内容多样且特殊

事业单位范围广泛,涉及教科文卫和经济建设各个方面,分布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多个行业领域。事业单位业务活动多种多样,其支出也围绕各项业务的开展呈现出特殊性。某些有特殊要求的采购项目,因专业性较强只能采取单一来源采购。某些业务活动开支较复杂,加大了财务人员报账审核的难度,如召开某一学术领域的小型研讨会,本应按会议费管理办法报销活动经费,而研讨会确需邀请著名专家参加,支付专家讲课费和交通费的标准又只能参照培训费管理办法执行。

(二)资金逐年增长且来源渠道多元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事业单位资金量逐年增长,报账审核工作量不断增大。事业单位资金来源渠道也逐渐多元化,既有财政预算拨款,又有上级主管单位补助、附属单位上缴收入、其他单位或个人捐赠,还有开展业务活动、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各类项目资金性质各不相同,财务人员如不熟悉各项目资金的使用范围及项目实施的进度,就容易造成报账审核的失误。部分项目负责人仍持项目经费可随意使用的传统观念,也增加了财务人员报账审核的解释工作,影响了工作效率。

(三)报账时间分布不平衡且报账要素不完备

事业单位部分项目历时较长,如课题研究、编辑出版类项目,报账通常集中在年底;某些年中追加的项目启动时间晚又要求限期结项,也造成财务人员年底工作压力剧增。同时,报账要素不完备又影响了报账审核的通过率。财务报账除凭真实完整的票据外,还需附相关附件,如合同、审批文件、通知、人员名册、结算明细单等。部分报账人员对报账要素内容不了解,当报账审核不通过时,往往需往返多次补充相关附件,这样就容易造成报账人员与财务人员之间的矛盾,报账人员的指责往往会影响财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四)财务人员有限且素质参差不齐

事业单位虽专业技术人员集中,但因编制有限,会计专业人员较少。财务工作繁琐细致,人员严重不足,为了保证日常工作正常进行,只能聘用工作人员。新聘入的财务人员一般是刚毕业的年轻人,其对会计业务不熟悉,素质参差不齐,对财务报账审核流程和规定不了解,遇到问题时不能及时应对。当其会计实践能力逐渐增强后,又会发生岗位变动,容易造成财务报账审核工作的不连续,加大财务风险。

二、事业单位改善财务报账管理的对策

(一)强化预算管理

部门预算是财务报账的起点,事业单位各项业务活动都应在预算管理的约束下开展。财务报账审核要严格遵循先有预算,后有支出的原则,这就要求进一步做好预算编制工作,并增强预算执行的严肃性。一方面,在编制部门预算时,应按照综合预算的要求,将各类资金的收支全部纳入部门预算。严格控制和压缩“三公”经费和会议费、培训费等一般性支出。细化项目支出,并且严格按支出范围和标准编制各项经费。做好项目评估和可行性研究,提高预算的科学性和精确度。另一方面,在预算执行过程中,要保证支出的时效性、均衡性和有效性。对于超预算或无预算安排的支出不予报账。要根据年度预算安排和项目实施进度做好分月支出计划,各项业务活动结束后及时报账,避免前松后紧,年底突击花钱现象,有效缓解年底财务报账工作压力。

(二)规范财务报账程序

事业单位财务报账是十分严谨的工作,具有很强的程序性和法规性。从事前审批、票据取得、原始凭证汇总、经办人填报、相关负责人签字到最后的资金结算,整个过程都必须在财经法规的规定下进行。

1. 事前审批控制。事业单位应建立健全公务差旅、公务接待、会议培训等活动审批控制制度,对于需经外事部门审批的因公临时出国、短期出国培训活动应按规定程序报批。从源头上控制公务活动的数量、时间和规模,杜绝与公务活动无关的各种名义的考察、学习、培训和研讨活动,防止变相公款出国旅游。

2. 报账凭据审核。财务人员应提高对旧、伪发票的鉴别,对不真实、不合法的票据不予受理。保证受理的原始凭证应具备相应的要素,对记载不准确、不完整的,应要求报账人员予以更正、补充。严格按照经费开支的范围和标准报销,还需注意审核相关辅助性说明材料,如报销会议培训费需附审批文件、通知、实际参加人员签到表、原始明细结算单;报销公务接待费需附公函及接待清单;报销出国费需附出国任务批件及护照复印件等。

3. 政府采购业务。事业单位涉及政府采购的项目,须按政府采购程序办理。采购需求应与资产存量、业务活动相结合,配置标准需符合规定,采购合同需完备,验收要严格。确需单一来源采购的,也应公示和审批。财务人员应加强政府采购业务审核,对属于政府采购范围而未执行政府采购的支出不予核销。

4. 资金结算方式。严格控制现金结算,“三公”经费、差旅费、会议费及培训费等经费支出,应采用银行转账或公务卡方式结算。

(三)提高财务人员综合素质

财务报账管理工作的优劣直接取决于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因此事业单位要加强财务人员的学习培训,全面提高其专业水平,增强自身服务意识,以改进财务报账管理工作质量。首先应对财务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增强其对各种最新政策法规制度的理解和运用,切实提高财务报账工作效率;其次要加强财务人员的政治理论学习,提高其政治思想素质,要求财务人员进行换位思考,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最后应建立激励机制,在各种评优上优先考虑财务人员,鼓励其不断深造,充分调动财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四)加强财务信息沟通传递

事业单位财务报账理念的转变和报账环境的优化,离不开财务信息的有效沟通和及时传递。财务信息可分为核算信息与管理信息。核算信息反映出一定期间预算的执行进度及取得的成效,及时将核算信息反馈给各项目负责人,有利于其做好项目资金使用安排。管理信息包括国家政策法规、财务制度、经费管理办法、报账指南等,通过单位网页发布及更新管理信息,有助于报账人员随时了解财经法规的新变化和报账业务的新要求。完善的财务信息共享机制,将有利于增强报账人员对财务工作的理解,缓解报账人员与财务人员之间因财务信息不透明而导致的矛盾,营造和谐的报账环境,必将提高财务部门的工作效率。

三、结语

改善财务报账管理是事业单位践行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原则的必然要求。当前事业单位财务报账管理的困难客观存在,通过强化预算管理,规范财务报账程序,提高财务人员综合素质,加强财务信息沟通与传递,将有利于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整体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赵育林.建立节约型财务报账体系的思考[J].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03).

[2]龚运芳.浅谈高校财务前台报账问题及规范措施[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04).

[3]罗伟峰.试析高校财务报账审核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商业会计,2013(20).

[4]周银建.高校财务报账管理模式的现状及优化建议[J].中外企业家,2013(13).

(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作者:吴燕云

上一篇:基础管理企业会计论文下一篇:民办大学组织文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