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业道德素质研究论文

2022-04-25

摘要:旅游地理是一门研究我国各类优质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事业、建设旅游景区(点)等为主要内容的课程。本文从发挥地理教师主导作用的角度,探讨了如何优化中职学校旅游地理的教学,对提高旅游地理教学效果是十分有益的。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教师职业道德素质研究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师职业道德素质研究论文 篇1:

论高等职业教育教师职业道德素质提升对策

[摘 要] 近年来,国家和社会各界对高职教育高度关注,公民对高职教育的期望和热情更是不断高涨。介绍了高职教师职业道德素质建设中的问题,并提出了高职教师职业道德素质的提升对策。

[关 键 词] 高等职业教育;教师;职业道德素质;提升

众所周知,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技术人才的重要途径,而教师的职业素质高低,将直接影响人才的能力水平。基于此,本文特地研究高等职业教育教师职业道德素质提升问题。

一、高职教师职业道德素质建设中的问题

(一)不能全面认识职业道德素质的内涵

教师作为社会中教书育人的主要群体,担负着重要的使命与责任,正是因为这样,教师的“德”是他们必须注重的重要素质之一。想要提高高职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首先要明确教师职业道德素质到底是什么。通常来讲,职业道德素质作为一种品质,充分体现了高等职业教育教师所具备的专业素养、业务技能以及高尚的人格品质等,故而职业道德素质应当是表现在教师应具备高超的业务技能、渊博的知识和高尚的品德等多方面的要求。过去人们习惯性地认为思想品德就等同于职业道德素质,所以片面地认为只要教师在课堂上没有出现礼仪不当或者言行举止不恰当等行为,就具备了应有的职业道德素质。在对教师职业道德素质评价时,仅仅将几项空洞的指标作为测评标准,最终导致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建设流于形式,未能达到应有的效果。

(二)缺乏科学的考核内容和指标

教师职业道德素质建设的水平需要特定的评价指标来判定,但是当前许多高职院校的考核过程,实效性往往不高,评价的内容不能体现教师职业道德中深层次的品格,只是围绕一些个人品德问题[1]。这样的设计显然缺乏科学依据,也未能体现教师职业道德素质建设的真实水平,长此以往,许多高职教师将职业道德素质考核视为一种形式,大大偏离了高职教师职业道德素质建设的本意。

(三)考核结果没有导向性

科学合理地运用职业道德素质考核结果,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才能真正促进职业道德素质的建设工作。但是當前的情况是虽然将考评成绩与聘任教师、提升教师职位联系在一起,可是依然没有充分利用职业道德素质评价在考核中的作用,基本都是业务成绩主导一切,只要业务成绩好,达到晋升的标准,即便职业道德素质一般都可以晋升,这样职业道德素质考核起不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反而会产生一定的负面效应。

二、高职教师职业道德素质提升对策

(一)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

作为一个神圣的职业,教师担负着教书育人的使命,理应受到大家的关注与尊重。但是当前教师的地位及收入并不理想,这也间接影响了他们教书育人的热情,打消了他们的积极性,更不用说职业道德素质建设了。所以教育部门应鼓励全社会重新认识教师这一职业,重塑广大高职教师的地位,因为只有解决了教师自身的基本问题,他们才能有精力去不断提升个人的职业道德素质。

(二)建立政府对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评价机制

在建立高职教师职业道德评价标准方面,笔者认为政府应该在其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健全、有效的职业道德评价标准是维护道德规范的前提,也是将教师职业道德规定迅速转变为具体行为的关键[2]。在认定教师资格与聘用新教师的必需条件与考察范围中吸收职业道德,着重体现了加强建设教师职业道德重要性。因此,政府在制定、评价制度时,要充分考虑各因素对教师职业道德的影响,从多元化的角度,构建科学的评价理念,通过积极开展高职教师的职业道德评价活动,帮助高职教师形成积极的职业道德素质,最终推动教师职业道德素质的建设工作。

(三)加强教师职业规划管理

当前国家正大力支持高职教育的发展,所以高等职业教育正处于一个资本积累阶段,无形之中决定了其规模效应与运行成本。除此之外,高等职业教育还非常重视实用主义,所以十分强调对师资的使用,忽视了对教师的合理培养与规划,致使学校师资建设速度较慢,许多教师也感到发展空间不足[3]。然而教师的职业发展特点决定了必须通过长期的积累才能获得一定的成绩,这也正符合百年树人这句话的寓意。所以高等职业院校若想要获得长足发展,必须沉得住气,目光放长远,努力加强教师的职业规划建设,借助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来培养具有过硬职业道德素质的教师。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观念的进步,人们越发觉得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对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性。高职教师作为为祖国培养一线技术人才的中坚力量,具有过硬的职业道德素质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介绍了当前高职教师职业道德素质建设中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参考文献:

[1]孙梦阳.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教育管理,2014(8):86-90.

[2]杨浩,李建兴,解建宝.高等职业教育教师能力素质及“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J].教育与职业,2013(11):69-70.

[3]戴春平.提高高职教师职业道德培养水平对策研究[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2(4):50-52.

作者:郭艺琳

教师职业道德素质研究论文 篇2:

优化中职旅游地理教学的探索

摘要:旅游地理是一门研究我国各类优质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事业、建设旅游景区(点)等为主要内容的课程。本文从发挥地理教师主导作用的角度,探讨了如何优化中职学校旅游地理的教学,对提高旅游地理教学效果是十分有益的。

关键词:旅游地理;民主;实践;职业道德素素质;教法

旅游地理是一门研究我国各类优质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事业、建设旅游景区(点)等为主要内容的课程,它为正确评价我国优质旅游资源做依托,为建设旅游景区(点)做依据。可以说,它是中职学校旅游专业的基础课,那么,如何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优化旅游地理教学,提高旅游地理的教学效果呢?

一、创设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

旅游地理教学内容有很大一部分是关于对旅游资源的介绍,如地貌、水景、动植物、气象气候、园林、建筑等,这些内容知识性较强,尽管从旅游资源角度来说,它们都是客观存在的,但对学生来说却是抽象的。如果仅凭教师的一本书、一本教案、一张嘴很难化抽象为形象,很难实现深入浅出,很难激发学生学习旅游地理的积极性。因此,教师要创设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引起师生之间的互动、生生之间的互动,激活旅游地理的课堂。

例如,教师可以适时播放有关我国著名旅游景区(点)的光盘、视频、幻灯片等等,通过音频、视频、图片等冲击学生的视觉与听觉,使学生间接地接受旅游地理的教育,感受我国著名旅游境地的美,从而在宽松的教学环境中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激发他们渴望求知的乐趣。

二、重视理论联系实践教学,开辟第二课堂

中职学校旅游地理教学目标之一,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而能力培养的主要途径或者载体是教学活动、教学实践。所以,笔者在教学过程,认真反思自己的教学方式,认为除了课堂教学之外,还应该开辟第二课堂,把课堂搬到旅游景区(点),使学生实地参观、考察,把书本上的理论和社会实践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亲自感受旅游地理教学魅力所在。

例如,河南的黄帝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它包含了祖根文化、文化祖根、龙文化等方面,涵盖了建立邦国、巩固了统一、和谐社会等社会文化设想。旅游地理要弘扬黄帝文化,就需要组织学生到河南新郑皇帝故里景区、河南新密黄帝宫景点、河南郑州邙山黄河游览区炎黄二帝像景点,甚至陕西的黄帝陵等著名景区(点)去实地参观、考察,在实地参观中,让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思考,把书本上的理论与具体的社会实践充分结合起来,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地理教师职业道德素质的提升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思想保证

地理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包含思想品德素质和专业道德素质,前者包含教师的师德意识、教育理念、职业态度和人格水平,后者包含教师正确的地理观、爱国主义情感、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地理的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以及地理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和地理审美等方面。只有地理教师对地理教学的痴爱,对地理教学的负责,对地理教学的认真,才能提升教学效率,培养对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保证基本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如果把地理教师的业务能比做“硬件”的话,那么,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就是名副其实的“软件”,要重视软硬件的开发,尤其是地理教师软件方面的提升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下一番功夫。

四、敢于改革教材、大胆取舍教学内容

由于我国旅游事业的蓬勃发展,旅游地理教材总显得滞后,内容更新特别慢,缺乏时代感,缺少创新性。旅游地理教学内容,应该突出时代性,适应我国日益变化的旅游事业。另外,中职学生的求知欲很强,他们对教材中落后的教学内容不感兴趣,因此,作为教师,就应该大胆改革教材,取舍教材,使教学内容及时得以更新,引入适应时代发展的新内容,增强教材的活力,开阔学生的视野,从而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对我国旅游事业的需要。

五、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使地理课堂充满活力

旅游地理涉及的学科很多,例如经济、天文、人文、宗教、旅游等。掌握众多的知识点,就需要教师高超的教学艺术。只要因材施教,对症下药,运用有效多变的教学方法,教学就可以做到事半功倍。笔者运用的主要教学方法有:

挂图教学方法,可以节省教师很多口头语言,提升教学实效。可以说,地图是地理教学的第二语言。利用挂图教学,可以有效地把旅游景区(点)的时空有机融合在一起,有利于扩展学生的知识量,有利于学生科学掌握旅游地理特定的教学内容。例如,地理中的名山、江河、珍贵动植物、古都、故里、故城、名城等等,其教学内容复杂,记忆的知识点非常多。利用挂图教学进行趣味教学,使学生非常明确地标记出所要学习的内容,可以化抽象的教学变为形象的教学,可以将凌乱、繁杂的教学内容概括化、归纳话、系统化,更易于学生掌握和理解。

研讨教学方法,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为了解决教学重点和难点,可以展开研究和讨论,使问题越讨论越明白,越讨论印象越深刻,也易使师生之间形成一种平等、民主的人际关系,学生会真实体验到自由、尊重、信任、理解、宽容、快乐的学习氛围。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之间团结合作的精神。

角色扮演教学方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教学互动,提高学生参与积极性的教学方法。它使学生可以全身心投入设定的特有场景中,设身处地地体会角色的心理状态,加深对所学内容的印象,尽量理解所学内容的内在意义。例如,在讲《旅游线路及其组织》时,先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设计一条旅游线路,然后各小组自行选出一名学生扮演导游员,其他人扮演游客,沿着本组设计的旅游线路游览,“导游员”沿途介绍各地风光特色。在班级每个学生都参与的情况下,它必能推动课堂气氛达到高潮,每个学生都能如鱼得水地徜徉在知识的海洋中。

总之,中职学校旅游地理课程,需要地理教师优化教学,加大改革的力度,创设民主氛围,提升教师职业道德素质,大胆取舍教材,运用灵活多样的手段和教法,适应我国迅速发展的旅游事业对旅游地理教学的实际需要。

参考文献:

[1]魏晓丽.中职学校《中国旅游地理》教学改革思考.《新课程学习(综合)》,2010年第10期.

[2]覃世尚.浅谈素质教育下中职旅游地理教学的改革.《教育实践与科研》,2011年第06期.

[3]黄尔孝.运用角色扮演法提高《中国旅游地理》教学实效.《福建教育》,2013年第21期.

(作者单位:河南省新郑市中等专业学校451100)

作者:刘新周

教师职业道德素质研究论文 篇3:

如何加强师德修养

师德就是指教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积极性的总和。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职业道德素质修养的高低,直接关系到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现在,绝大多数教师教书育人、无私奉献为社会和人民所称道。但是在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下,有些教师思想道德修养有所放松,出现了一些教师道德意识淡薄,思想行为偏离师德原则和规范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敬业意识淡薄

在市场经济的大潮冲击下,由于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影响,部分教师过分看重个人利益,把教师工作仅仅当作一种稳定的谋生手段,敬业精神不足,部分教师在从教过程中敷衍了事,无心钻研业务,备课不认真,教案缺乏创新。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不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2. 育人意识淡化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有个别教师满足于课堂教学,只顾完成教学任务,而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不闻不问;只注重传授知识,片面认为教师的职责就是教书,没有把育人作为应尽的责任。由于一些教师平时与学生接触交流时间少,很难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和他们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因而不能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引导。

3. 重业务轻师德

由于学校在师资队伍建设上注重教师业务素质和学历层次的提高,而忽略了思想素质、职业道德的培训。学校在职称评定、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教学新秀等评审中,一般只注重教师的研究成果、学历情况,很少把教师个人的政治素质、师德、师风方面的内容列入考核范畴,这无形中助长了教师重业务轻师德,重科研轻教学的倾向。

4. 缺乏示范作用

有些教师因自身缺乏师德修养,师表意识淡薄,难以起到表率作用,有的教师不拘生活小节,或衣冠不整,或穿着过于艳丽花哨;有的教师纪律观念差,上课接打手机或发送信息;有些教师重言传轻身教,在对学生“说教”时,自己却不能身体力行,有的甚至将一些不健康的思想带进课堂,不注意自己言论的导向性。

常言道,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是教师之灵魂。教书育人,教书者必先学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世范。面对教育的新形势、新任务,面对课程改革的新标准、新要求,作为一名教师,加强师德修养应做到:

1. 加强理论学习

学习是师德修养的前提和必要途径,加强理论学习,是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必要方法。首先,教师要认真学习政治理论,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以坚毅不拔的精神,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困难,为教育事业而努力奋斗。其次,教师要学习现代教育科学理论,掌握教育规律,按教育规律办事,更好地完成教书育人的职责,这本身是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一个要求。同时,通过学习教育理论,教师能进一步明确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起到重要作用,使教师进一步严格要求自己,加强职业道德修养。第三,教师要博学多才,认真钻研业务,丰富科学文化知识,掌握教书育人的本领,这是教师完成教学工作的重要条件,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内在要求。教师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深入探索研究教育教学规律,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在教书过程中育人。

2. 明确师德标准

师德主要从教师的人格特征中显示出来,历代的教育家提出的“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循循善诱”、“诲人不倦”、“躬行实践”等,既是师德的规范,又是教师良好人格的品格特征的体现。孔子提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注重为人师表,言传身教,强调教师热爱学生要“有教无类”;汉代董仲舒提出教师要“下其谊,不谋其利,明其理,不讲其功”,强调教师要勤奋学习,加强道德修养,不求名利;唐代韩愈指出教师以“传道”、“授业”、“解惑”为职责,道是师的灵魂,他还提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提倡能者为师、师生互学、后来居上的育人观念;宋代教育家朱熹把教育看成高于一切的事业,“一日不讲学,一日不自在”。教师要明确历代教师道德规范,吸取精华,剔其糟粕,以古为镜,从而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躬行实践。

3. 增强敬业意识

爱岗敬业是师德之本。托尔斯泰说过:“如果一个教师把热爱事业和热爱学生结合起来,他就是一个完美教师。”热爱学生与热爱事业的结合,正确人生观与教育观的结合,那就是教师最高层次的精神境界。教师的人生就应该是一部爱的经典,爱教育、爱学校、爱岗位、爱学生,只有倾注了全部的爱,师德修养才能在爱的奉献中得到提升,才能真正做到为人师表、教书育人。

作者:吕 阳

上一篇:法制现代国家主义障碍论文下一篇:大学图书馆科学发展观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