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师院校创业教育论文

2022-04-19

摘要:“双创”战略为中职师范院校美术教育带来机遇和挑战,如何增强中职师范院校幼师生的美术学科领域核心素养,从而推动其自身素质提升,在创新创业大潮中具备良好的竞争力,本文针对上述问题从美术学科领域核心素养定义,“双创”型人才培育与核心素养的耦合联系,培养实施途径等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关对策。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幼师院校创业教育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幼师院校创业教育论文 篇1:

浅析幼师生学业拖延的问题

摘要:搞好社会主义建设离不开对人才的培养,而人才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学前教育是人才培养的基石,搞好学前教育,培养合格的幼儿园师资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大的意义,对幼师生的培养需要我们从日常教育教学的点滴做起。

关键词:幼师生;学业拖延;管理

前言

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经济的发展呼唤着教育的发展,学前教育是人生的基础教育,学前教育的质量对人才培养的质量息息相关,幼儿具有极强的向师性,老师的一言一行对他们影响极大,孩童时代形成的习惯和品行,往往跟随一生,幼儿教师的拖延、不严谨的不良行为,会严重影响对幼儿的教育,从这一角度来说对幼师生的学业拖延的研究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我们作为幼儿师范院校的师生都应该为之努力。

對幼师生的培养我们主要以培养合格幼儿教师、卓越幼儿师资为目标,推行技师导向的“双证书”制度。因此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师范生,我们除了注重对文化修养的培养,也非常注重技能培养,弹琴、三书、简笔画等之类的技能必须具备。现实社会,电子产品充斥,外在诱惑较多,特别是学校周围的娱乐场所的存在,让这些刚刚经过高考,埋头苦读的学子,有了已经考上大学,可以休息一下,娱乐娱乐了的思想,这些思想和现状的存在很难让所有学生静下心来学习,也就无法完成规定时间内完成的学业,从而导致学业拖延。

一、幼师生“学业拖延”问题的研究现状

国外对学业拖延的研究起步较早,大都是进行心理学方面的理论研究,已较为成熟,中国对"学业拖延"的研究起步较晚,以国外研究为基础,正在进行研究和实证研究。他们的研究对象一般都是中小学生,对幼师生的研究尚处于空白,而且研究都集中在成因和现状方面,关于解决对策仅仅作为研究补充,作为幼儿师范学校的一线教师,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是找到学业拖延的对策和解决学业拖延的措施。我们研究的路径是从对学生管理的视角出发,研究幼师生学业拖延的各种现象,然后从根本上去解决这种学业拖延的行为。

二、幼师专科学校解决学生学业拖延的途径及措施

在幼儿园普及的今天,需要许多合格的幼儿教师。贵州省各种类型的幼师院校特别重视幼师生的培养,幼师学院的教师除了对幼师生的教育教学外,还必须遏制他们的"学业拖延",在日常教学中我们注意了以下几点:

1.加强校园文化及校风的建设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环境的作用不容忽视。刚入校的幼师生,进入一个新的环境,对周围的一切都很感兴趣,他们远离父母的监管,没有初高中时的那种升学压力,难免对自己的学习有所放松,而良好的校风,以及校园文化,就会在适当的时候,对他们的学习以及生活起引导作用,让她们知道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能做,什么时候该完成学业,什么时候才可以放松。

2强化教学改革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刚进校的幼师生,要学琴、简笔画、幼儿舞蹈等技能。这些技能的学习占用了学生的部分时间。《教育学》《心理学》等基础课程都是在一年级完成,学习任务重。各种艺术节目的排练,也加重了他们的任务。他们每天早上6:00就要起床出操,中午有时练琴,休息时间减少,导致上课没精打采,学习效果差。晚上有时也要排练,预习新课的时间被占用,对老师新上的内容领会不透

在课程设置上,能够结合学生的接受能力,有所侧重地设置,真正做到合理有效安排学生学习时间,能够让他们在完成学业时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不是什么都懂一点,但其实什么都不会。

3.建立合理的学业考核评价体系

对不同类型的学业拖延,应采取不同的评价体系。对主动拖延的学生要培养他们与人交往的能力,缓解她们焦虑、紧张的情绪,让他们学会自主释压。对学业完成不理想的学生,要进行监督和催促,并且要引导他们学会管理自己的时间,从他们进校时就要指导他们规划好自己的职业,制定好学习计划,以保证时间的有效使用,从而顺利完成各阶段的学业。这样也会预防学业拖延。

学业考核评价的目的在于提升幼师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幼师生的发展。合理的指标,完善的学业考核评价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有效地减少学业拖延。对学业考核评价时,可以采用多种形式的综合评价,比如可以进行考试成绩、平时出勤、作业完成、技能比赛等各占百分比多少的形式纳入总体评价。我们还可以增加一些加分项的考核评价,以发挥学生的长处和优点,尽可能开发学生的潜在潜能,让他们从自己的特长优势中去感受成功的喜悦,以此增强他们的成就感,从而让他们变得自信、乐观,而不再拖延。

4.形成良好的习惯

良好习惯是做好一切事情的开端,要教会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管理好自己的日常生活,改掉拖拉的坏毛病。

这一时期的学生,心智还不成熟,容易受蒙骗,所以学校要开好每周一次的主题班会和团会,定期召开一些讲座,让学生在班会课和讲座的熏陶下,能明辨是非、分清美丑,自觉抵制邪恶,杜绝不好的行为,提高自身修养,提高做事执行能力,从而有效地减少学业拖延。

5.重视家庭教育和社会的影响

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也会影响学生学业的完成。社会和谐、进步、发展,会增强学生的幸福感、自豪感,存在感,从而激励他们更加努力地学习,从而减少拖延。父母婚姻美满,家庭稳定,会让学生感受到来自父母的爱,会增强学生的责任感,上进心,从而避免一些拖延。

6.搞好幼师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学业拖延”在1984年被作为专业术语提出后,国外的学者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做了大量的研究,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都较为全面,但是本土化程度不高。我们贵州省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有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和习俗,任何照抄照搬都不会取得预料之中的成果。

新生入校后,心理老师要为学生建立一套完善的心理健康档案。专职心理健康教师还将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讲座,有针对性的开展个体心理辅导或者团体心理辅导,尽量让幼师生适应大学里的生活,找到自己前进的目标,以积极的态度去学习。

人生百年立于幼学,学前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承担幼儿教育的幼师生,他们任重而道远。大国之间的角逐就是人才的角逐,人强则国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对幼师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师范院校的一线教师我们有责任和担当来完成这一任务

参考文献

[1]张芝.“90后”大学生的自我管理及培养 [J].创新创业教育,2001.

[2]赵婉黎.大学生学业拖拖沓及其影响因素模型的初步构建[D]. 重庆:西南大学, 2007.

(铜仁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贵州 铜仁 554300)

作者:龙世杰

幼师院校创业教育论文 篇2:

“双创”导向下中职师范院校幼师生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研究思考

摘要:“双创”战略为中职师范院校美术教育带来机遇和挑战,如何增强中职师范院校幼师生的美术学科领域核心素养,从而推动其自身素质提升,在创新创业大潮中具备良好的竞争力,本文针对上述问题从美术学科领域核心素养定义,“双创”型人才培育与核心素养的耦合联系,培养实施途径等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关对策。

关键词:双创;核心素养;美术学科教育;中职师范

近年来,笔者所在的湖南省芷江师范学校的幼师毕业生就业率持续走高。尤其是,具备美术学科优秀综合素质的幼师毕业生受到各方欢迎。一些极具美术专长的优秀幼师毕业生还走上自主创新创业的道路,成为“双创”型人才。基于此,笔者结合工作实际,对如何培育具备美术学科教育核心素养的“双创”型幼师学生进行了研究思考。

1.培育“双创”型高素养幼师美术人才的重要意义

美术教育范围较广,涉及绘画书法、雕塑创作、视觉传达、环境设计、美艺理论等多个方面,是鼓励和发挥幼师学生个人才华,实现事业发展创造性、创新性突破的基础学科。培育具备较强美术学科素养的“双创”型人才,具有以下三方面意义。

1.1 培育“双创”型高素养幼师美术人才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职业教育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化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6月23至24日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青年打开通往成功成才大门的重要途径,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必须高度重视、加快发展。习近平总书记点明了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进一步深化以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为主的“双创”型人才培养,是跳出传统中职师范院校师范生培育模式,服务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举措。在这个过程中,围绕创新创业这一“双创”导向,增强美术学科教育又是极为关键的环节和必须实施的步骤,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1.2 培育“双创”型高素养幼师美术人才是响应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号召,推动中职师范教育供给侧改革的必然要求

2014年9月,李克强总理在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上首次提出“形成万众创新、人人创新”的新态势;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又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工作要求,同年1月28日,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提出,要培育包括大学生在内的各类青年创新人才和创新团队。因此,培育“双创”型高素养幼师美术人才,是顺应当前社会对高端教育专业人才的现实需求,是推动中职师范教育领域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内容。

1.3 培育“双创”型高素养幼师美术人才是增强中职师范院校幼师学生职业规划意识,优化其个人职业发展道路的现实选择

中职师范院校幼师毕业生的传统就业模式,基本局限于公办或民办的幼儿园和小学。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之下,打破陈旧思维定势,树立创新创业意识已经不只是大学生的事情,同时也是中职师范院校学生应该担起的责任和义务。因此,在“双创”背景下,增强中职师范院校幼师学生美术学科领域核心素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将为学生未来开拓多元化、宽广化的就业道路奠定基础,对于提高就业率,增强学校的品牌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2.具备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双创”型幼师人才的培育路径

结合美术学科核心素养构成,笔者认为培育“双创”型幼师人才要重点在教学中把握好以下四个方面:

2.1 树立“多元并重”的人才培育理念

在美术教学中,学生个性化差异明显,核心素养也存在明显差异性。要实现学生核心素养提升,增强其创新创造力,就必须注重因材施教,发挥个体最大优势。在核心素养为主的美术教学中,对学生心理发展阶段进行分析,进行分层教学指导,重点针对不同层次学生制定相应的美术课堂中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目标和方案,使得每位学生充分激发出对美术课堂的学习兴趣。同时,要根据美术学科教育特点,以及当前幼师专业就业发展趋势,认真研究人才需求特点,搭建好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架构,比如,对具有创新创业潜质的学生进行创业方面的引导培养,挖掘其潜能和潜力;对美术技巧能力较好,有志于从事美术创作及衍生工作的学生,鼓励其强化专业素质学习,提升能力素质。

2.2 探索“双创融合”的美术教学模式

具体从三个方面进行“双创融合”的美术教学:一是开展创意训练。结合教学内容展开延伸性的模拟实训。比如,绘画课达到一定课时后,开展以幼儿园墙艺绘画设计为主题的分组实践活动,以幼儿园内外墙设计为主题,开展创意实践。二是开展模拟创业评比。围绕美术学科领域,组织创业大赛,要求学生分组建立创业团队,研究制定模拟创业方案进行评比,从而使学生初步了解美术领域就业动态和市场动向,明确创业思路,在模拟创业过程中掌握所基本的素质和要求。三是从学校、系部、专业层面搞好创新创业文化建设,通过校园艺术节、创业社团、创业校友报告会等丰富、多元的活动,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文化氛围。

2.3 推动“彰显个性”的创意社会实践

要积极搭建以丰富核心素养,提升美术专业素质为目标的各种社会实践平台,推动“双创”型人才培育。笔者曾为2名有志于从事互联网自媒体行业的师范生牵线搭桥,促成其暑期前往湖南省某省级主流网站美编岗位学习实践,使其在开阔眼界的同时,掌握了H5网页设计制作、微视频制作传播等技巧。因此,根据美术学科教育的不同领域,采取校企结合、组团实践等方式,结合个人兴趣,从不同角度开展陶瓷制作、书画装裱、美术培训等各类极具创意的社会实践活动,在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推动“双创”型人才培育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克強出席第九届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并发表特别致辞[N].人民日报,2015-09-11.

[2]林崇德.21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3]黄哲.渗透数学思想,提升核心素养——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J].新课程,2017,第7期.

作者:陈兰

幼师院校创业教育论文 篇3:

全程实践理念下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师资队伍面临的困境与应对

一、引言

新时期下,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师范教育逐渐受到社会和公众的高度重视,对其教育质量和人才数量也提出新要求。由于学前教育专业在我国起步较晚,其师资团队结构不合理、教育更加倾向于理论教学,缺乏对实践知识的运用,在教学课程、实践教学、基础评价等方面均存在诸多问题,难以充分满足教学的实践需求。在此背景下,针对学前教育专业师资队伍进行优化和建设,是提高其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以及关键措施。

二、全程实践教学的主要含义

在学前教育专业中,引入全程实践教学是专业发展的趋势,其强调以提高人才专业技能为基础,在加强理论知识传授的同时,充分突出教学的专业性、实践性以及开放性,通过教学实验、专业实训的情景,完成对专业知识的重新构建,并且强调各个知识点的联系,保证学生在步入社会后,可以充分胜任本职工作,完成工作与学校的完美对接。在全程实践指导下,其教学要贯彻于大学教学体系中,强调第二课堂、专业实习的作用,以顶岗锻炼、学习研究、理论学习以及教育实践为具体形式,将专业知识与岗位实践完美结合,通过学习实践、反思再学习的循环过程,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以及专业水平,进而帮助学生成为一名优秀的现代化智慧型幼师。

三、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师资团队存在的主要困境

1.师资结构不科学

当前,我国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师主要由本校教师组成,从事幼教工作一线的教师极少参与到教学中。同时,师资队伍主要是由音乐教师、美术教师和理论教师所组成,而大多数音乐教师和美术教师都缺少幼教经验,对幼教需要具备的态度、能力以及知识结构一无所知,在人才培养方面缺少引导意识和职业意识,培养目标偏离了职业轨道。同时,理论教师由于缺少实践经验,导致课堂沦为单纯的理论讲授;没有将实践与理论充分结合,导致学生对知识一知半解。

2.缺乏实践指导能力

随着时代的发展,学校教育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热门专业,逐渐受到教育行业的关注和重视。但是其教师普遍为青年、高学历教师,其在学校毕业后就开始从事相关专业教育,本身不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实践基础以及实践经验,难以对学生开展针对性的实践指导,在缺乏正确指导的前提下,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难以获得发展。

高校教师缺少与幼儿园一线教师的交流与沟通,在实践指导方面依然停留在理论阶段;而幼儿园也缺乏对实习生的指导意识,认为实习生就是过来帮忙干一些零活,在教学繁忙的时候不愿意对其开展实习指导。

3.缺乏现代化的人才培养观

知识时代下,学前专业教师更加侧重于理论教学,而缺乏必要的实践经验以及教学基础。在幼师人才实践锻炼方面,笔者认为本科教育与职业教育存在本质的区别,本科教育更加重视理论教学研究,其在儿童观、教育观等方面缺少正确认识,不了解当前幼教行业的人才需求,导致教学成为一种漫无目的的行为,对人才培养十分不利。

4.高层次人才严重匮乏

学科带头人的综合素质以及教学能力与专业的发展具有直接联系,但是当前,我国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严重缺乏高层次人才,而在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中也存在一定的困难,例如,很多高学历毕业生都选择去有实力、大城市的高等院校,导致教学资源分配不均衡。

四、解决高校学前教育师资队伍困境的相关措施分析

学前教育展业的目的是为社会输送大量的高素质、高技能的现代化幼师,因此,高校要以全程实践理论为科学指导方针,加强对师资团队综合素质、教学经验以及实践能力的培养。为了提高师资团队的综合能力,高校要与社会幼儿园形成教育合力,将重点放在师资队伍的建设方面,吸纳具有丰富经验的幼师参与到人才培养中,结合高水平幼师、高校教师的教学以及经验优势,组织学生开展针对性的集中训练,提高师资团队的综合素质、教学经验以及教学水平。

1.加强幼儿园与高校的协同合作

高校要加强与社会幼儿园的合作,建立双师型学前教育师资队伍。新时期下,随着公众和社会对幼儿教育的高度重视,对幼师的综合素质和教学能力也提出新要求,而幼师职业又具备较强的实践性和操作性,当前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难以满足时代的要求。高校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自身教学理念,在实践中不断改革教学模式,加强对基层幼儿园的合作与互动,构建高校教师、专业优势以及高校管理者所组成的现代化教学团队。

高校要邀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幼师、教研机构成员以及相关学者到学校开展讲座,向学生传授教学经验,并且聘任其作为兼职教师,积极参与到专业教学体系中。高校還要对幼教职业发展进行分析和调研,加强与基层幼儿园的合作和互动,并且建立稳定而长期的合作关系,给予资金、制度以及组织方面的保障,进而全面落实人才培养目标。

2.对青年教师开展继续教育

当前,在我国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中,很多教师都是毕业于高等师范院校的硕士生,但是在硕研阶段,其人才培养重点倾向于理论研究,导致青年教师的实践经验以及教学能力严重匮乏,缺少基层实战能力和研究能力。同时,青年教师在走出校门后,就直接胜任教育岗位,缺少实践教学等中间环节,难以对学生开展有效的教学和指导。青年教师是学前教育专业的师资主体,在此背景下,如何针对青年教师开展继续教育,是高校急需解决的问题。

因此,高校要为青年教师提供继续教育的机会和空间,并且从专业中挑选出能力较强、素质较高、经验丰富的资深教师作为专业指导教师,具体负责青年教师的指导、辅导等工作。高校还要从基层幼儿园中聘任教龄较长的专业幼师作为实践导师,负责具体的实践以及指导工作。高校还要鼓励青年教师主动以及积极地深入到教学一线,通过实践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

3.鼓励教师深入到幼儿园中

高校要组织教师深入到一线教学中,在基层幼儿园中锻炼自我,丰富自身的实践经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同时,高校还要制订科学合理、具有较强操作性的入园计划,给予其经费、制度以及组织方面的支持,通过顶岗锻炼、参观听课以及参加教学互动的形式,有秩序、有目的地参与各种实践活动,深化对幼儿教育的理性认识。通过与一线教师近距离的交流和接触,高校教师可以全面而及时地了解幼师岗位对技能和知识的要求,进而在回到高校后,对学生开展针对性指导,优化自身的知识结构以及提高自身的能力水平,在未来的教学中实现实践与理论的有机结合,调整教学形式以及授课内容,做好教学与岗位的无缝对接,满足当前幼教行业对人才的需求。

4.完善教师职业能力评价体系

现代化的教师评价制度,能够对师资团队的合理建设起到引导以及指导作用,在教育新局势下,高校要进一步健全教师能力评价制度,发挥其引导以及指导作用,通过评价提高教学质量,进而实现学前教育人才培养目标。

第一,为了全面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以及实践能力,要构建职业能力管理以及监督体系,对以往测评方式进行创新和改革,将过去重视工作量的评价方式,转变为重视学生能力培养的方式,深化教学质量改革,帮助教师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认识和重视。

第二,高校实行专职教师负责制度,由一名教师或者多名教师具体负责一组学生的未来职业发展,并且将学生在校的整个学习过程,作为教师的评价依据。

第三,高校要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到高校与幼儿园合作、课程改革以及专业建设中,参加职业能力培养以及企业实践,并且将实践成绩作为评价的关键内容,实现能力与知识并重,切实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以及职业素养。

五、结语

在我国新教育形势下,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效率与师资队伍建设具有直接关系,只有保证师资队伍的综合素质,才能切实提高其教学质量。因此,我国各大高校一定要给予师资队伍建设以充分重视,提供给教师参与到实践的空间和机会,鼓励教师不断提高自身、完善自身,进而推动我国学前教育专业的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王小鹤.全程实践理念下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师资队伍面临的困境与应对[J].教育与职业,2015(2):90-91.

[2]李小毛.中等师范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可持续发展:内涵、问题及现实策略[J].职业教育(中旬刊),2014(4):14-19.

[3]王亚娟.师范院校开办学前教育专业:面临困境与破解之策——以渭南师范学院为例[J].价值工程,2012(11):248-249.

[4]吴伟俊.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初探——以武汉城市职业学院为例[J].职业时空,2012(1):13-15.

[5]张树永,王玉枝,苑世领.国内外高校化学专业师资队伍状况的比较与对策研究——高等化学教育咨询评议项目系列之三[J].大学化学,2014(3):9-12.

[6]柯 亮.加强特色行业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探索——以陕西学前师范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为例[J].新西部(理论版),2014(10):45.

[7]苏 春,苏 兰,邹作帆.江西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美术手工师资建设现状及对策探析[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14(4):112-116.

[8]吴文辉. 高校工程教育特色专业创新型师资队伍建设[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129-131.

[9]向海英. 农村学前教育师资队伍发展现状研究——以山东省17地市农村幼儿教师为例[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4):82-90.

[10]蔡龙湖,陈 璐. 论“新常态”下高校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的专业素质要求及提升路径[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3):50-52.

[11]王洪波,刘继成.江苏省中等师范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现状分析[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7(6):8-9.

[12]金長泽.师范教育与师资队伍建设[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作者:李焕英

上一篇:全媒体时代电视剧论文下一篇:班级人本教育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