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建设生态文明论文

2022-04-20

摘要草原生态文明建设是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的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中极其重要的一环。草原是中国坚固的陆地生态屏障,草牧业是牧区等草原生态文明建设的载体。草原生态文明建设既是解决民族矛盾,使牧民摆脱贫困,戍边维稳的必经之路,又是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五位一体全面小康的主战场。本文针对其建设中现状与不足,重点从科技支撑层面阐述了新的战略需求。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我国建设生态文明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我国建设生态文明论文 篇1: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及对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的启示

[摘 要]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极其丰富而深刻。其主要内容包括:人是自然之子,自然是人之无机身体,二者共生共荣,内在统一;劳动实践是人与自然之间物质交换的中介,这一物质交换必须以伟大的自然规律和人类本性的需要为尺度;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资本主义制度是导致生态环境严重破坏的根源;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途径在于依靠科学技术,扬弃资本主义主义制度,建立共产主义社会。这一生态思想对于我们理性分析中国当前生态危机,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美丽中国愿景,无疑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人;自然;生态文明;现实启示

继党的十七大之后,十八大报告再次论及“生态文明”,并将其提升到更高的战略层面。由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就拓展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然而中国作为一个后发国家,由于奉行赶超型发展战略,其发展之路在相当大程度上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环境受破坏的严重程度远远超过经济增长的速度。寻求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之道,我们需要向经典作家请教,汲取他们思想的智慧。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丰富而深刻,不仅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了辩证分析,而且指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现实路径,这对理性认识中国当前生态危机,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美丽中国愿景,无疑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一、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主要内容

尽管马克思恩格斯没有系统的生态思想的专门性著作,但是却有着丰富而深刻的生态思想,散见于其宏大的哲学、经济学等相关著作中。其生态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

1.人是自然之子,自然是人之无机身体,二者共生共荣,内在统一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逻辑起点。马克思指出,首先人是自然的产物。“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 。其次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而不是游离于自然界之外或凌驾于自然界之上。恩格斯说:“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界之中的”。再次自然是人的无机身体,人的生存与发展依赖于自然。“自然界,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处于持续不断的交互作用过程的、人的身体。”另一方面,“主体是人,客体是自然”,人与自然是能动性和受动性的统一。人作为对象的存在物,其活动无时无刻不受自然规律的制约。马克思说:“人作为自然的、肉体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同动植物一样,是受动的、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其二,人作为类存在物,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支配和利用自然。马克思指出,“正是在改造对象世界的过程中,人才真正地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这种生产是人的能动的类生活。通过这种生产,自然界才表现为他的作品和他的现实 。”人类正是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实践活动,充分发挥自身能动性和自觉性,利用和改造自然,从而保持发展的可持续性。

2.人与自然之间物质交换的中介——劳动实践

马克思恩格斯在阐述人与自然内在统一不可分割的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了劳动实践是人与自然物质交换的中介或纽带。恩格斯指出:“劳动和自然界在一起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自然界为劳动提供材料,劳动把材料转变为财富,但是劳动的作用还远不止于此。劳动是整个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而且达到这样的程度,以致我们在某种意义上不得不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正是通过劳动,人类创造对象世界,同时也改造着人类自身,从而确证自身的本质力量,体现人的主动性和能动性。他们还重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合理调节”。马克思说:“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中介、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的过程。人自身作为一种自然力与自然物质相对立。为了在对自身生活有用的形式上占有自然物质,人就使他身上的自然力——臂和腿、头和手运动起来。当他通过这种运动作用域他身外的自然并改变自然时,也就同时改变了他自身的自然。”马克思特别用“调整和控制”,说明这种物质交换过程并非随心所欲,而必须以伟大的自然规律和人类本性的需要为尺度,既充分考虑自然承受能力,又满足人类需要,造福人类自身。他们深刻指出:“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交换。”其中,“消耗最小”、“最无愧”和“最适合”的物质交换即不扰乱自然界的物质循环,将人类生产、消费和废弃置于自然生态系统所能承受的范围之内。

3.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导致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与自然之间物质交换的破坏,其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马克思说:“资本主义生产使它汇集在各大中心的城市人口越来越占优势,这样一来,它一方面聚集着社会的历史动力,另一方面又破坏着人和土地之间的物质交换,也就是使人以衣食住行消费掉的土地的组成部分不能回到土地,从而破坏土地持久肥力的永恒的自然条件这样,它同时就破坏城市工人的身体健康和农村工人的精神生活。”可见,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导致人地矛盾和工人身心痛苦的罪魁祸首。再者,资本主义生产以资本增值为目的,资本唯利是图的本性导致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恩格斯指出:“在各个资本家都是为了直接的利润而从事生产和交换的地方……只要获得普通的利润,他就满意了,至于商品和买主以后会怎样,他并不关心。关于这些行为在自然方面的影响,情况也是这样。”

马克思恩格斯对当时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所引发的河流污染、空气污染、土地污染等给予了深刻的揭露。马克思说:“在伦敦,450万人的粪便,就没有什么好的处理方法,只好花很多钱用来污染泰晤士河。”恩格斯指出:“波尔顿算是这些城市中最坏的了……即使在天气最好的时候,这个城市也是一个阴森森的讨厌的大窟窿……一条黑水流过这个城市,很难说这是一条小河还是一长列臭水洼。这条黑水把本来就很不清洁的空气弄得更加污浊不堪。”“所有已经或者正在经历这种过程的国家,或多或少都有这样的情况。地力耗损——如在美国;森林消失——如在英国和法国,目前在德国和美国也是如此;气候改变、江河干涸在俄国大概比任何地方都厉害,因为给各大河流提供水源的地带是平原,没有像为莱茵河、多瑙河、罗纳河及波河提供水源的阿尔卑斯山那样的积雪。”

4.解决生态问题的途径——依靠科学技术和变革社会主义制度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解决生态问题,其根本出路在于改变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变革资本主义制度。“要实行这种调节,仅仅有认识还是不够的。为此需要对我们的直到目前为止的生产方式,以及同这种生产方式一起对我们的现今的整个社会制度实行完全的变革。”马克思从异化劳动角度分析了资本主义制度必然导致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自然由此蜕变为榨取剩余价值的手段。只有扬弃资本主义制度,建立共产主义社会,才能从根本上消除异化,实现自然主义和人道主义的真正统一。“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

需要指出的是,马克思恩格斯还主张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解决生产排泄物问题,实现生产过程的物质循环,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他们在《资本论》中用专门章节论述“生产排泄物的利用”。通过科学技术和新兴工艺去发现、揭示废料的新用途,不仅可以利用该行业的废料,而且可以利用其他行业的废料。化学工业就是废物利用的最显著例子。废物的减少,主要取决于所采用的机器和工具的质量,同时还与原料本身的质量有关系,这取决于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水平。而且他们还注意到科学技术在资本主义生产中成为人的异己的对立和敌视的力量。马克思说:“在我们这个时代,每一种事物好像都包含着自己的反面……技术的胜利,似乎是以道德的败坏为代价换来的……甚至科学的纯洁光辉仿佛也只能在愚昧无知的黑暗背景上闪耀。”因此,必须科学把握和规范科学技术发展和应用的正方向,努力克服其负面效应。

二、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启示

马克思恩格斯站在哲学的高度,深刻地论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及生态环境问题,将解决自然问题与解决社会问题相结合,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当前我国的环境污染问题,已严重威胁百姓的生存环境和生活质量。重温经典是为了更好地为现实服务。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极具丰富而深刻,对当前中国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美丽中国愿景,无疑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1.重新摆正人与自然的关系,敬畏自然,善待自然,彻底摒弃“人类中心主义”

传统“人类中心主义”过分强调人对自然的绝对支配,将人的利益置于自然之上,无视自然对人类的承受能力以及各种协调的关系,忽视生态系统生存发展的需要及人类的长远价值。事实上,人首先是自然存在物,不管其能动性有多大,都摆脱不了对自然的依赖和被制约性。建设生态文明,必须重新摆正人与自然的关系,彻底摒弃“人类中心主义”,实现从传统的“向自然开战”观念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观念的转变。否则,“不以伟大的自然规律为依据的人类计划,只会带来灾难。”敬畏自然,善待自然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基础。无论人,还是动物、植物,都是生物链条上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当今社会人践踏动物、植物仍屡见不鲜。没有对生命的敬畏尊重,人与自然不可能和谐,生态环境问题将无法遏制。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一定要更要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当然,也不能陷入“生态中心主义”的泥沼中,过分贬低人的主体价值,主张回到原始的自然。这种想法和做法都是幼稚的。人是自然界中的人,而自然界也是人的自然界,只有打上人类实践的自然界才不至于变成空洞的抽象。人类应有目的、有计划、有节制地改造自然,利用自然资源,自觉担当起修复生态环境的责任,从而实现人的利益和自然的利益的统一。

2.改变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发展循环经济,倡导低碳生活,构建“两型”社会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经济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令世人瞩目,但却以牺牲环境和对能源的过度消耗为代价。GDP世界排名不断上升的背后,是令人触目惊心的高能耗、高物耗和对环境的高损耗。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与自然之间合理的物质交换的思想启示我们,建设生态文明,必须改变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发展循环经济,倡导低碳生活,建设“两型”社会。而传统工业文明由于奉行“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生产方式,自然界被迫吸纳了大量有毒、有害的废弃物,大大超过了自然生态系统自我恢复和自我净化的能力,生态平衡被破坏,人类生存与发展受到威胁。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为此,在生产方式上,坚持开源与节流并重,预防与治理结合,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产、流通、消费全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由“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向“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益”转变,构建生态化的工业体系、农业体系、服务业体系、科技创新体系以及绿色企业体系,真正走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发展道路。在生活方式上,摒弃把享受更多物质财富作为人生幸福的错误观念,倡导把追求更多知识和智慧、提高环境质量和生活质量作为人真正的价值追求;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追求绿色消费、合理消费、适度消费,倡导低碳生活,积极践行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社会风尚。

3.充分发挥科技的建设性功能,克服其负面效应,实现科技的“绿色化”转向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利用科学技术实现废物的资源化和循环再生产的思想既精辟又深刻。科学技术在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西方有些学者把资本主义制度下生态危机的原因归咎于科学技术本身,赋予科学技术一种“原罪”的性质。这是不可取的。就科学技术本身而言,它是中性的,是一把“双刃剑”,科学技术在西方国家出现的种种偏差,表现出来的副作用,从根本上说,仍然是其“资本主义应用”问题。我们不能因此而否定科学技术,抛弃科学技术。科学技术之所以引发生态环境问题,是由对其非理性使用造成的。因此,建设生态文明,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建设性功能,努力克服其负面效应,促使科学技术回归到其合人性的本然状态,实现科学技术的“绿色化”转向。为此,党和国家以及相关部门在制定科技政策时,应着力侧重引进和开发有利于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科技项目,充分估计科技活动可能带来的环境影响,并积极采取措施有效预防科技可能造成的对环境的负面效应;加大生态文明领域重大课题的科研经费的投入力度,注重协同创新,构筑生态科技研发体系;加大相关科技人才和队伍的培养,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对于致力于投资研发有利于环境和社会发展的科研项目的企业或个人,国家应在政策上给予支持,在全社会营造尊重科技人才的良好风气,使人们在享受现代科技成果的同时,逐步树立生态文明意识,积极践行生态价值观。

4.坚持社会主义,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制度支撑

马克思恩格斯深刻地揭示了资本逻辑主导下的资本主义制度是产生人与自然、人与人异化的根源,只有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之上的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实现人道主义与自然主义的高度统一。这为我们建设生态文明发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奠定了理论基础。社会主义为生态文明的实现提供制度保障。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才更能达到生态平衡,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与资本主义不同,社会主义的出发点不以利润为生产目的,其现实出现的环境问题并不是社会主义的内在本质所致,而恰恰是对它的违背。为此,建设生态文明,应发挥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坚持“制度自信”,通过行之有效的经济、法律和社会调控手段,在充分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下,抑制市场的趋利导向可能带来的生产与消费的恶性循环,引导市场在推动科技进步、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此外,还须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保障生态文明的健康发展。制度建设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保障。党的十八大报告鲜明提出“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把制度设计摆在至关重要的位置。为此,必须加强生态文明考核评价制度建设,将生态指标纳入各级政府和领导干部绩效考核体系,对干部的任用考核,实施生态环境“一票否决制”;强化政府责任,建立健全约束和规范环境行为的法律制度;充分运用市场手段,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进一步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建立健全公众生态权益保障制度,切实维护和保障公众的环境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参 考 文 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8〕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责任编辑:侯庆海〕

作者:江丽

我国建设生态文明论文 篇2:

我国草原生态文明建设对科技支撑层面的战略需求

摘 要 草原生态文明建设是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的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中极其重要的一环。草原是中国坚固的陆地生态屏障,草牧业是牧区等草原生态文明建设的载体。草原生态文明建设既是解决民族矛盾,使牧民摆脱贫困,戍边维稳的必经之路,又是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五位一体全面小康的主战场。本文针对其建设中现状与不足,重点从科技支撑层面阐述了新的战略需求。

关键词 草原生态文明建设 草牧业 科技支撑

Strategic Requirements for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Support

in the Construction of Grassland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n China

HU Guofu, ZHANG Pan, QIN Ligang, YIN Xiujie, CUI Guowen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Harbin, Heilongjiang 150030)

1 我国草原草牧业的战略地位

(1)草原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生态安全屏障。我国仅天然草原达3.928亿公顷,占国土面积的2/5,从东到西绵延4500余千米,,尤其是我国黄河、长江等几大水系的发源地。其中黄河、长江和东北河流的水量大部分直接源自草原。草原具有防风固沙、涵养水源、调节气候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生态功能。如果把森林比作立体生态屏障,那草原就是水平生态屏障。随着林草局等管理部门的成立,体现了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的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理念。

(2)草原是牧区社会发展的基础。我国草原具有“四区叠加”的特点,既生态屏障、边疆地区、少数民族和贫困人口四种情况叠加在一起。[1]所以,草原生态文明建设是解决民族矛盾,使牧民摆脱贫困,戍边维稳的必经之路。草原畜牧业是草原地区的传统产业和优势产业,但与世界发达国家水平相比相差数倍,但如果我们更新理念,提高整体科技水平,来加强草原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拉近与发达国家水平,可充分解决传统农业结构与国民膳食结构之间的不平衡、不协调的矛盾。

(3)草牧业是草原生态文明建设的载体。2014年首次提出“草牧业”新概念,所谓“草牧业”是通过人工种草等科学管理和可持续利用天然草地,来获取优质高产的饲草料,进行健康养殖和加工的链条式产业化体系。包括合理种草、和养畜(含畜产品加工)三个生产过程。[2]而在草原牧区,在保护好草地生态的基础上如何科学配置和利用草地,来健康养殖,来提高生产能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达到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统一和双赢的效果。

草牧业是在传统畜牧业和草业基础上提升的、协同饲草料生产和畜禽养殖的新型生态草畜产业。这种全产业链生产形式促进我国农业将逐渐进入以粮棉油生产为主的种植业与以肉蛋奶生产为主的草牧业并行发展、同等重要的新阶段,不仅符合草原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也恰恰为草原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出口。使草牧业将成为我国现代农业的半壁江山。

2 我國草原利用及保护现状

由于长期落后的思想观念及生产方式、乱垦或过度放牧等导致破坏草原较为严重,因管理不善导致草原鼠害虫灾严重,草原非法征占用问题尚未彻底解决。草原的不合理利用最终造成草原沙漠化退化,失去生态屏障作用。据统计,全国占九成的草地出现不同程度和不同类型的退化,只每年就有近250万hm2的土地沙漠化,形式十分严峻 。[3]

另外,十分规整的草原核心区比较容易界定,但往往在边界上较难划分,往往穿插在其他地域类型之间,造成界限模糊,使交界区的地域单元受到几个部门同时管理,造成在草原面积总数、草原类型划分、各类资源及草原的生态服务功能等方面的基础统计数据模糊,这也严重影响着草原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决策的制定。[4]

但近些年,国家对草原关注和投入力度较大,草原保护力度逐渐加大,草原生态建设速度明显加快,全面实施草原生态补奖机制,推行禁牧、休牧制度,确保草畜平衡,推动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新兴的草牧业产业链条式经营理念和生产模式带动牧区经济发展迅速。草原生产力持续提高,科技支撑力不断增强,在人工种草基地建设、资源整理与新品种选育、品种、行标和国标的撰写、以及新品种、新技术推广等均取得了較好成绩。实施退牧还草工程不断的修复草原,使其生态功能稳定,同时还提高的草原的生产力,经济效益显著提高,惠及广大牧民,实施退牧还草工程提高了草原对社会的影响力和草原文化传播的效率,在牧区覆盖面达到180个旗县,使500万农牧民得到了切实的好处。但和发达国家相比,无论从制度体系建设层面、科学管理层面和科技支撑层面等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

3 我国草原生态文明建设中科技支撑方面的不足

3.1 我国草原类专业科研教学工作起步晚

草业科学的概念是钱学森先生于 1984 年提出的。1997 年,教育部修改专业目录,将草原科学正式更名为草业科学。目前,全国草原专业研究机构只有中国农科院草原研究所等 5 家,开设有草业科学本科专业的高校有兰州大学等30余所,拥有草学一级学科博士点的有 16 所高校,独立成立草类研究学院的大学也只有8家。

3.2 针对草原类专业和草业类的行业各种投入不足

首先,人才队伍建设规模与水平有极大提升空间。与其他专业相比,草业研究力量十分薄弱。开设历史较长的,如内蒙古农业大学的草业科学专业,拥有教职工不足百人,有的学校草业科学专业教职工更少,甚至不足10人。而全国从事草业的科学工作者也不足千人,尤其领军或高端人才少之又少,目前,只有院士2 名、长江学者 2 名、优青2~3位;而国家级奖励也只有2~3项。

其次,对草原科技重视不够。比如,在筹集科研经费方面,我国草原科研经费以政府投入为主,投入量有限,是其他学科投入的十分甚至不足百分之一。而发达国家经费筹措渠道较多,如新西兰规定,草业科研项目的科研经费可由各行业生产者提供,比如从事羊毛生产的生产者要从卖羊毛的总金额中拿出 0.5% 提供给草业科学作为科研费。我国草原监测等基础性工作方面精细化程度需进一步提高,比如像美国一样,增加草原普查次数、增设固定或遥感监测点、细分草场生态分类单元等,才能更好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草场资源,生产出更多的生态产品,为人类社会服务。

最后,草原科技产业化程度待进一步提高。国外草业较为发达的国家,其科技成果转化达到70% 以上,而我国尚不足 30%。虽然我国新形成的草牧业链条式的产业结构强调生产功能和生态功能的统一和双赢,但整个草业行业研究的三个层面,即基础理论研究、应用技术与高效转化研究及产业化开发研究尚待进一步提高,缺乏能够综合解决重大技术问题的科技创新体系,来为草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保证。

4 我国草原生态文明建设中科技支撑方面的新需求

在我国新历史发展时期,草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物质基础,其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日益提高。所以如何保护和恢复草原、如何利用好草原等都要依托科技的支撑,同时也对科技支撑层面提出新理念和新要求。

(1)扩大草业科学专业人才队伍规模,提高其专业水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人才作为科学技术的载体。全国草业人才培养规模、尤其高层次人才数目更少,很难满足草原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度和广度的需求。鉴于草业科学专业具有综合性、交叉性、应用性较强的特点,我们需要抓住机遇,革新理念,学习和借鉴外源的教学改革经验,优化整合课程教学体系,突出草业专业特点,分类培养,加大创新型人才培养力度,满足草原生态文明建设的需求。

(2)加大对草原科研的扶持力度。首先,加大对草原相关科研机构的资金投入,特别是科研设施设备、科研经费、人才政策等方面的投入,为其提供可靠的物质保障;其次,建立各项鼓励机制,稳定和培养人才,激发科研人员创造力,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三是完善推广机制,建立“生产中发现问题,生产者提供经费解决问题,成果应用于生产实践”的循环科研机制,健全草原技术推广长效机制,促进成果及时转化和推广应用。

(3)恰当整合国内外科研资源,提高草原科学研究的整体实力。首先,整合人力资源,除了加大本土的人才培养,还要加强与美国、澳大利亚等草原畜牧业发达国家的科研合作,引进先进技术、吸引海归人才,壮大科研队伍,提高创新能力,以确保科研技术利用程度最大化。其次,居于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全局的考量,从“山水林田湖草”统筹治理的理念出发,整合各相关部门、各行业的资源,搭建综合科技创新平台,提高解决重大技术问题的整体科研实力,提升行业竞争力。

(4)建立草原国家级生态试验区,充分探索草原生态文明建设体系的内涵。着眼于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针对不同成因的草原生态环境退化,建立草原国家级生态试验区,从生态单元的角度摸索出一条因地制宜的生态修复新路径;同时,充分考虑到生态安全与养殖安全并举,生态建设与社会、经济和文化建设等相和谐等因素,突破草原牧区生态文明建设的瓶颈,将会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做出重要贡献。

(5)搞好草原文化研究与建设。草原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还是草原保护与建设的精神动力。挖掘整合各地区文化资源,积极培育和发展重点文化产业,最终促进草原文化产业建设,通过创造和提升草原文化的影响力,从而实现草原文化推动经济发展、经济实力提高文化水平的良性互动,达到推动草业经济与草原文化共同发展的目的。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教育厅规划课题:《饲用植物分类学》的慕课体系建设与教学实践效果研究(GJC1215007)

参考文献

[1] 刘加文.新时代草原保护的新任务新策略.中国畜牧业,2018(18):66-67.

[2] 方精云,海振英.论草业的理论体系及其实践.科学通报,2018.63(7):1619-1631.

[3] 袁芳.我国建立草原大学的必要性与政策建议[J].安徽农业科学,2017.45(18):227-229.

[4] 马林.中国草原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路及对策探讨.财经理论研究,2017.6:64-71.

作者:胡国富 张攀 秦立刚 殷秀杰 崔国文

我国建设生态文明论文 篇3:

我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问题与原因研究

摘要:目前,随着生态环境的形势日趋严峻,关于生态文明的建设的已经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随着生态危机的爆发,探讨生态文明建设也成了目前学术界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在党的第十七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中国共产党人首次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这一伟大的战略部署,党的第十八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更是把有关生态文明的建设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形成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布局”。本文针对目前我国农村高消耗、高污染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剖析我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深究其形成的原因 ,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体系

农村拥有土壤、水源、森林、草地等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曾经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19世纪到20世纪工业革命大发展时期,农村地区为工业、科技和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如今农村生态环境每况愈下,雾霾、水土流失、水源污染等生态问题给农民的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危害,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当今社会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胡锦涛强调,科学发展观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及可持续的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精神保持一致。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城镇生态文明相比,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开展的时间较晚,基础相对薄弱,资金等各方面投入力度较小,因此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已经阻碍了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因此,必须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才能拉动全国生态环境的整体改善,完成加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

二、我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耕地面积不断减少。目前我国水土流失和耕地的严重退化导致了我国耕地供需矛盾突出,人均耕地面积不断的下降,根据资料显示,“1985年,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将近0.12公顷,比1949年人均0.18公顷下降了0.06公顷,截止到目前为止,人均耕地的占有量仍在逐年下降”。另外全国每年因灾害而损毁的耕地面积约13.3万公顷以上,全国超过五分之一的耕地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这也就是说抛开其他外在因素,仅仅是土地自身的损耗,每年造成的减少面积已经相当庞大[20]。

(二)乡镇工业能源消耗过大。根据国家环境保护部、农业部、财政部、国家统计局联合组织的“全国乡镇工业污染调查”结果显示,从1995年至2011年,全国乡镇工业能源消耗结构中,燃料煤用量为4.32亿吨,占能源消耗用量的47.73%,电能源消耗为17565亿千瓦时,占消耗总量的41.72%[16]。与此同时,我们对比世界上主要发达国家在重化工时代乡镇工业发展的基本状况,他们大多以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为主要特征,这与我国目前的状况大同小异,可是我们的人均占有资源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许多矿产资源不足世界人均水平的一半,因此我国并不具备这种发展模式的基本条件。

(三)政府管理水平不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整体布局之下,一些地方政府、乡镇政府管理意识薄弱,管理能力不足,没有履行好源头预防、过程控制、损害赔偿、责任追究的职责,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效影响了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的进程。任晓东、高新才在《中国农村环境问题及政策分析》中提及“中国农村生态环境政策沿用了城市环境治理的思路”,在制定政策过程中,由于政府管理意识薄弱,“缺少村民参与,在实施过程中忽视了环境与社区发展的有机结合、资源投入没有考虑到村民需求等问题”,虽然采取一些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措施,却收效甚微。同时,政府在管理过程中没有起到约束、监督作用,一些基層政府对农村生态污染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对一些乡镇企业的违规排污情况听之任之,甚至有的基层政府把生态文明建设视为对乡镇企业的处罚,认为处罚了乡镇企业违规排放,就是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对于目前已经造成的生态污染,一些政府部门“踢皮球”,不承担相应责任,互相推诿,这些错误的观点都导致了政府管理水平难以提升。

三、我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产生问题的原因解析

(一)农民环保意识不强。农民,是我国广大农村最主要的人口组成,他们的文化程度决定了我国农村整体的精神风貌,因此农民对环境保护的认识不足是我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随着“以人为本”的思想不断的深入人心,一些人将这一理念错误的理解为对自然的任意勒索,农民对自然的敬畏荡然无存,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相当薄弱。与此同时,我国农民受教育的程度偏低,多数人不能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问题,对于马克思主义提出“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理解不够深入,对于国家的政策方针难以全面的理解和执行,甚至有些人认为自然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没有认识到自然资源和再生资源是有限的,过高的估计了自然环境对废物有限的降解能力,因此有意识或无意识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时有发生。

(二)传统二元制结构导致农民文化水平不高。我国农村平均每一百个劳动力中文盲或半文盲的人数从2003年的7.39人降低到2011年的5.5人,小学程度从2003年的29.94人下降到2011年的26.5人,大专及以上学历略有提升,可是截止2011年农村平均每一百个劳动力中初中程度以下为85人,高中程度及以上仅有15人。村民的文化素养偏低,是传统二元制结构带来的弊端,也是制约我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进程的重要原因。

(三)法律法规有待进一步完善。目前,我们需要的是一个包含污染防治、资源开发、生态保护三位一体紧密相连的法律保障系统[29],可是现有的立法是割裂的、分散的、单独的。目前我国在生态文明预防方面的法律几乎空白,关于如何预防生态环境破坏,依据何种法律作为基础,预防以什么样的结果为标准等问题,在立法上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例如,针对我国关于乡镇企业污染物排放治理情况的法律条文较多,可是关于如何预防乡镇企业污染物随意排放的法律条文较少,在某种意义上,使乡镇企业错误的以为,不必关注预防企业污染物排放,只需要及时发现和治理企业污染物排放总量,就能够有效的保护环境。

四、结论

没有美丽乡村就没有美丽中国,建设“美丽乡村”已经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人们已经意识到,只有妥善解决农村生态问题,农民的生活水平才会显著提高,才是发展农村经济的最终目的。因此我们要落实好“统筹城乡发展战略”,以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为基点,以全面建设生态文明为目标,确保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者单位:东北电力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参考文献:

[1]柯珍堂.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关系探讨[J].企业经济,2008(11)

[2]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12

[3]李光全.中国农村生活能源消费的空间格局变化[J].农业发展,2014.(3)

[4]刘某承.区域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综合评估指标[J].资源科学,2015(3)

[5]卢珍秋.乡镇工业能源消耗及其对农村生态环境的影响[J].农业研究,2015(3)

[6]金钟燮.韩国的农村开发事业及其影响[J].North east Asia forum,2009(3)

[7]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代表大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04.

[8]中国共产党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四次会议与政协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三十八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2016.

[9]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国家统计局,2016.

作者:许思铭

上一篇:席勒喜剧美学理论论文下一篇:我国外贸体制改革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