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群众文化论文

2022-04-15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民众生活水平的日渐提升,民众对文化活动的需求愈来愈高,作为基层文化服务中心,一定要做好群众文化建设工作,不断去推广我们的传统民俗文化,才能满足群众文化需求。民族文化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若想全面提升群众文化建设成效,对传统民俗文化进行推广势在必行。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传统群众文化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传统群众文化论文 篇1:

浅谈传统中国画在群众文化中如何传承

摘 要: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离不开文化的繁荣建设。随着现代化文明的不断推进,人们对于精神文化的需求与日俱增,因此做好群众文化工作就迫在眉睫。传统中国画,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推动了群众文化的发展与建设,还加快了绘画艺术的传播。那么在今后的发展中,就要运用好群众文化这一平台与媒介,做好传统中国画的传承与弘扬。

关键词:传统;中国画;群众文化;传承

引言:群众文化是我国当代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群众文化的建设工作,能够提高全体国民的文化素养。因此就要在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中,做好传统中国画的传承与弘扬,将更多的价值与魅力,渗透在每一位基層群众的心中。

一、传统中国画在群众文化中的传承价值

纵观中国画的发展历史,它不仅是一种传统技艺,更是千百年来的人文思想与文化,彰显着时代的魅力以及民族的特色,是中华民族独一无二的瑰宝。传统中国画对于推动文化、经济、社会等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的形式多元,风格多样,意义显著,对于现代文明社会建设,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而群众文化,为传统中国画的传承与弘扬,提供了多元的途径与载体,加快了传承步伐[1]。因此在社会经济发展的今天,也要重视绘画艺术的传播与发展,促使我国实现长远持续发展。一方面,传统中国画在群众文化中的传承,可以将具有代表的绘画艺术与作品,深入更多人们的心中,博得大众的喜爱与追捧,实现绘画艺术的源远流长;另一方面,可以基于现代绘画的基础上,做到结合传统特色与经典,在创新的角度上,产生新的绘画艺术,彰显中国画的独特艺术魅力,将有意义的文化进行传播。绘画艺术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更是文明与文化的象征。

二、传统中国画在群众文化中的传承途径

(一)做好基层工作

群众文化,需要广大群众的积极参与,才能真正的服务于广大群众,做好我国的文化建设工作。因此传统中国画在群众文化的传承中,就需要文化部门做好基层工作,最终取得显著成效[2]。首先,基层文化馆的工作人员,要本着一切为广大群众服务的思想观念,将工作重心放在群众所需要的、满意的、欢迎的文化活动中。让广大基层群众既是传统中国画的参与者,又是传承与享受者,展开多元的文化活动,提升基层群众的满意度,才能促使广大群众积极踊跃参与。比如利用传统节假日,组织多元的绘画比赛活动,并提供丰厚的奖品,调动更多群众的积极参与。其次,文化部门还要组建一支高素质、全能型的基层工作人员,做好组织、协调、指导、帮扶等工作,才能加快传统中国画在群众文化中的传承。基层文化馆,不仅要加大专业技术人才的招聘,还要为广大文化工作者,提供多元的培训深造途径,全面提高其综合素质。还要鼓励其主动与基层群众保持密切的联系,在意见交换、经验分享中,为广大群众提供自由、开阔的展现自我平台,充实广大群众的生活。除了专业人员的组建,还要注重资金、设施的保障,才能为其传播提供完美的天然屏障,解决其后顾之忧。最后,还要尊重广大群众的主体与意见,让群众自主接受、品味,感悟传统中国画的魅力与特色。并且结合时代特色,进行创新与优化,融入摄影、书法、舞蹈等元素,实现真正的文化繁荣。

(二)善用信息技术

随着二十一世纪的快速推进,科学信息技术的出现与应用,逐渐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生产方式。传统中国画在群众文化中的传承,也需要善用科学信息技术,才能从高度、深度、广度三方面,加快传播力度,将中国画的灵魂与价值传承下去。首先,基层文化馆,要主动参与到传统中国画作品、技艺、类型等挖掘中,然后将其制作成电子资源,利用网络平台进行传播与弘扬,引起广大群众的情感共鸣。也可以进行传统中国画作品的修复,然后收纳到文化馆中,进行文化的传承[3]。其次,传统中国画还蕴藏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元素,因此在传承中,还要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因此就可以定期组织各种网络国画比赛活动、现场直播等活动,调动广大群众的参与热情,并结合当地的节日习俗、人文思想、经济历史等,展开绘画创作,追求更加优质的绘画艺术与生活,实现中国画的传承。最后,当地文化馆可以通过网站的设立,或者公众号的建立,定期进行优质绘画作品、技巧、类型的宣传与讲解,增强广大群众的认知,赢得更多大众的喜爱与追捧,在多元的文化活动中,实现中国画的无形传播。

(三)注重思想转变

传统中国画的传播,还要从思想观念上进行转变,才能不断推陈出新,最终迈向世界舞台。首先,基层文化馆要吸纳更多优质的绘画爱好者与专业人才,进行中国画的深入研究与感悟。不仅要将传统中的优秀与精华融入其中,还要结合时代发展进行不断创新。要敢于透过表面看到本质,去深刻体会其精华与魅力,才能创作出独特的绘画艺术。其次,加大与高校等培训机构的联系,组织形式多元的文化活动。如现场写意、技艺讲解、思想交流等,既为中国画提供了多元的传播途径与平台,还实现了艺术的创新,符合当代人的审美需求。最后,要组织适合不同年龄段人群的文化活动,才能实现文化繁荣。如老年人群,定期组织回顾过去、展望未来的绘画比赛活动;青年人群,定期组织多彩生活的绘画比赛活动。调动广大群众的参与积极性,拓宽传播途径,营造热爱生活、热爱国家、热爱文化的和谐社会。

结语:综上所述,本文针对传统中国画在群众文化中的传播价值与途径,展开了详细深入的分析,希望为后续的实际工作,提供坚实可靠的依据。那么在今后的传播工作中,就需要做好基层工作;善用信息技术;注重思想转变等策略,加快中国画的传播步伐。

参考文献:

[1]李晨.中国画在基层群众文化工作中的传承与创新[J].参花(下),2019(12):159.

[2]梁海利.书画辅导在群众文化推广中的作用和地位[J].参花(上),2019(10):158-159.

[3]葛明栋.群艺馆在城市群众文化建设中辅导培训工作的重要性[J].大众文艺,2019(16):197.

作者:蒋献仁

传统群众文化论文 篇2:

传统民俗文化在群众文化建设中的应用分析

【摘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民众生活水平的日渐提升,民众对文化活动的需求愈来愈高,作为基层文化服务中心,一定要做好群众文化建设工作,不断去推广我们的传统民俗文化,才能满足群众文化需求。民族文化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若想全面提升群众文化建设成效,对传统民俗文化进行推广势在必行。本文将从实际角度出发,侧重阐述群众文化建设主要价值,研究群众文化建设中传统民俗文化活动推广方案,借此供同行借鉴与参考,共促国家文化大繁荣、大发展。

【关键词】 民俗文化;群众文化;建设;应用;分析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离不开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群众是当前社会主义各类事业建设的主干和中坚力量。文化源于生活,群众文化亦如是,群众文化建设的目标就是反哺民众、为民服务。组织和开展群文工作过程中,一定要基于群众对文化的基本需求,让大众文化变得更加有意义、有内涵,不仅要发展传统民间文化,还要将诸多民间技艺传承下去。

一、群众文化建设价值分析

第一,会提升全民道德修养。若想促进社会持续发展,必须要有先进科技助力,同时还要提升全民素养,如此才能实现物质和精神的双进步。无论是社会主义哪项事业的建设,自始至终都是以群众为主体的,所以群众在文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当群众参与活动、接受文化熏陶后,慢慢地就会改变传统理念和思维模式,道德修养不断提升。群众文化活动开展后可以发挥出凝聚人心的作用,还可以让人与人之间更懂得相互帮助,提升集体意识。群众文化建设活动组织和开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人们提升身心素养,助力社会主义各项事业有序有效进行。

第二,有利于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在群文活动开展的整个过程中,立足于民众的基础性文化需求,让他们在参与活动后可以愉悦身心、缓解压力,并且不断接受先进文化的洗涤、传统文化的陶冶,继而便会形成和谐友爱的社会环境。群众文化活动通常表现形式都是以社区为单位,主要是服务于民众,保障人们参与相关文化活动,并且可以继承和发扬民间艺术。

第三,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群众文化建设过程中,一定要不忘发扬和继承优秀传统文化。文化源自生活,最后要为生活服务,民间文化更是和大众生活相贴近,对群众来说也很容易接受,因此作为文化服务站和相应的活动组织人员一定要大力发扬我们的民俗文化,期间不仅仅要丰富群众的日常生活,创建出一个和谐的文化氛围,还要以群文活动为载体,让本土文化传播出去。群众文化活动开展中融入传统民俗文化,不仅可以激发民众参与热情,还有益于打造专属于地区的文化品牌。民族文化传承过程中,使得文化活动表现形式更加丰富多样,推动文化多元发展。

二、民俗文化和群众文化发展现状分析

中国属于多民族国家,有着十分丰富的历史文化,也有诸多珍贵无比的历史遗产和文物,这些宝贵财富中蕴藏着极为浓厚的人文精神。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实现民族统一大业的难度可见一斑,所以传承和发扬民族文化可谓任重道远。民俗文化多样性特点存在,在如此复杂的工程建设必然困难重重,因此做好民俗文化的继承发扬工作就显得十分关键和重要。当前时期的文化传承,各民族文化、民间文化、民俗文化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所以发展民俗文化的关键就在于得到国家和政府以及人民的支持。国家与政府要提倡民俗文化大发展,即便是现在取得了诸多可观成就,但仍需要得到群众的积极配合,如此才能促进民俗文化大发展。社会不断发展的今天,民俗文化也在不断变迁与更替,内容方面也表现得更为复杂,再加上民俗文化开采严重,导致很多民俗文化濒临灭绝,因此不仅要倡导民俗文化,还要大力保护我们的民俗文化,不能让破坏大于保护。

因为国家各级文化机构以及社区等都在响应国家精神文明建设号召,经常性的组织一系列的文化演出活动,人们的业余生活愈加丰富多彩,这便大幅度推动了群众文化工作的开展,群众在工作、生活之余可以放松身心、缓解压力。尽管说群众文化活动在各地区拓展开来,但在后续发展中仍遭受重重阻碍。随着民众物质水平日渐提升,群众工作开展也在不断深入,这对于传承和发扬民俗文化、发展群众文化以及帮助国民树立正确价值观、构建和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言,有着十分深远的意义。

三、群众文化活动中民俗文化功能之体现

民俗文化是社会文化的基础,所以一定要了解文化功能,这样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建设群众文化。民俗文化功能主要表现在如下两方面:

第一点是社会认知功能。群众文化的社会性特点、大众性特点突出,民俗文化则是一个地区历经不断发展所形成的文化体系,由人民所创造。由上可知,民俗文化具备着明显的社会认知功能,最为典型的案例就是春节年画多为龙凤呈祥,象征着美好和幸福,再如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等习俗,这无疑不反映了社会文化。民俗文化中的社会认知功能,对群文事业的发展而来至关重要,其民俗性特点突出,并且具备着很高的社会价值。

第二点是道德规范功能。群众文化满足了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并非低级趣味型的文化,具备着巨大的道德规范作用。国民世代崇尚真善美,比如说诚实待人、拾金不昧、孝顺老人、尊师重道等,这些都属于群众文化中的精华部分。

四、传统民俗文化在群众文化建设中的应用方案

分析

(一)打造民俗文化基地

为了全面发挥传统民俗文化在当今群众文化建设中的作用,相关部门一定要积极创建民族文化基地,加大對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财力资源的投入,加强民族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文化服务中心更应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将服务中心的作用发挥出来,认真履行各项职能,凭借物质基础和有效宣传等,传承和发扬好民俗文化。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连年提升,民众对生活品质的要求开始不断增加,各式各样的业余活动相继涌现,大家不仅追求物质满足,更加注重精神满足。国内很多文化场所普遍存在着基础设施落后的情况,这不利于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和开展,还会大幅度降低民众参与群文活动的兴致。

为了促进传统民俗文化活动正常、高效进行,作为文化主管单位一定要发力,应致力于示范性民俗文化基地建设,并且还要做好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财力资源的投入,顺势加强场馆建设、场地建设力度,优化民俗文化馆的软件、硬件。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让民俗活动组织中的很多问题迎刃而解,还可以为其他地区的文化基地建设提供可行性建议与经验。当务之急一定要遵循本地区特点和发展现状,针对性的创建文化基地,如此方可有力发挥出传统民俗活动该有的价值。

(二)加大力度去发展地方文化

传统民俗文化实际上很是依赖于地方文化,由于民间文化形式过于单一,因此大家对它的敏感度不高,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不高,难以满足他们的实际文化需求。因此作为文化服务中心,一定要发挥出该有的作用,深度挖掘地方文化,引发大众共鸣的同时还要让文化活动形式、文化活动内容更为新颖,如此方可激发出民众的参与热情。如河南地区流行的豫剧,在整个河南地区的受众群体比较庞大,并且也被列入到了非遗名单中,近年来省内多地开展了“豫剧下乡”活动,大家可在民俗艺术中接受民间艺术熏陶,以戏曲演唱的方式将民俗文化传承下去,如此不仅可以发扬我们的传统文化,还可以让广大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变得更为丰富多彩。

(三)发扬传统文化

文化代表着一个地区特色,是一个地区的精髓所在,通过传播文化可以提升地区影响力。群众文化的魅力主要体现在思想和文化两个层面,所传递的价值观理念会影响世人,让人们更加认同传统文化,并且传统文化不会遭受时代变迁的影响,依然会长存在人类文明的整个发展史中,所以也需要对其不断继承和发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高速发展,传统文化面对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开始黯然失色。所以经济虽在发展,但期间不能遗忘民族和民俗文化,我们要从中不断汲取精神养分和吸收文化经验。

民俗文化活动开展前需要设置好相关主题,活动主题务必要彰显民族文化,并且还要和地方特色相关联,全方位、多角度保障群众文化和民族文化之间高度融合,并和社会主义文化、群众文化活动相融。由上可知,将群众文化活动与传统民俗文化相融,可以让群众文化活动更具感召力,从而保障群众融入文化活动期间可以学习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大家在参与文化活动的整个阶段中,还可以提升文化自信与加强自我文化修养。

(四)群众文化发展与创新

群众文化就是借助继承、创新、去糟取精等手段所形成的一种文化體系,对社会活动做出反应,因此进行群众文化创新时是要实现活动内容和活动形式的双创新。群众文化形式是一类动态发展过程,但内容却稍显陈旧,像是划龙舟、舞狮子等文化活动多年来还是老样子。所以一定要进行群众文化活动形式创新,由此去反映出活动主题思想。思想内容表达也很重要,要不断创新活动表现形式,因为继承与创新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继承是创新的基础和关键,在群众文化建设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五)工艺品制作

当代人生活富足,但是很多民俗活动开始退出历史舞台,有的甚是消亡不复存在,民间工艺品由于不能满足时下市场需求,慢慢地就会被市场所淘汰掉。民间工艺品是民族文化和群众文化二者相融的体现,在群众文化建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是民俗文化的代表。所以文化服务中心一定要发力,鼓励地区恢复民族工艺品,保护非遗传承人和手艺,给他们提供良好的平台,根据民俗文化发展需求,推行和创新传统民俗工艺品,由此不仅可以传承传统技艺,还可以提升地区经济发展效果。

五、结语

现代社会节奏加快,传统民俗文化日渐被商业化产品替代,当务之急就是要立足于民众的文化需求,组织和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由此去弘扬我们的民俗文化、传统文化。要通过打造民俗文化基地、发展地方文化、发扬传统文化、促进群众文化发展、工艺品制作等手段,盘活待消亡的民俗文化、民间技艺,保护我们的传统文化,并且促进群众文化活动有效开展,继而提升全民素养和文化自信。

参考文献:

[1]李建丽.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与基层群众文化[J].艺术家,2019,(01):164-165.

[2]周海阳.传承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与发展群众文化的思考[J].时代报告:学术版,2020,(002):146-147.

[3]刘琳.群众文化创作与地域性文化研究[J].北方文学,2018,(11):189-189.

作者:杨春丽

传统群众文化论文 篇3:

传统管理模式下群众文化团体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 要:随着社会整体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也随之进步,但物质条件的改善不足以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需求,所以越来越多的自发性群众性文化娱乐团体开始形成,如老年合唱团、广场舞队、戏剧团、朗诵沙龙等。各种团队的极速增长也随之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而群众文化团体的发展必须基于政府文化行政的有效管理。本文阐述了在传统管理模式下群众文化团体发展的现状及政府管理活动的分析,从多方面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完善群众文化团体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群众文化团队;管理模式;公共文化服务

1 群众文化团队的特点分析

群众文化传播的重要媒介是群众文化团体,基层群众文化团队的发展对现阶段精神文明建设的影响重大,为了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要求,越来越多的自发性群众文化团体开始形成,群众文化团队推动了社区文化的发展,随之也推动了社会文化事业的发展。群众文化团队的建设成员多为中老年人,大多集中在城市社区和乡镇村落,他们的共同特点是自发形成的且是以非营利性为目的的群众文化团队。这些团队从事文艺活动范围广泛,形式多种多样,如老年合唱团、广场舞队、戏剧团、朗诵沙龙等。这种文化团体少则五六人,多则三四十人,他们可独立承包各项演出活动。

2 传统管理模式下的群众文化团队

近年来,我国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益完善,群众文化团队是公共文化事业的典型代表,政府也越来越重视群众文化的发展。但如今政府对群众文化团队的干预还处于传统的管理模式下。何为传统管理模式?即政府全盘式、全包揽式管理,所有部门工作皆服从政府,政府为团队设置发展目标,管理发展进程,规范各项制度,提供资金扶持,策划活动甚至是指定节目形式和内容。政府近些年来一直在采用这种管理模式去维持社会公共文化的发展,以行政化的手段对群众文化团队进行管理,政府需要时会以相对低廉的价格或义务方式要求群众文化团队向社会提供公共文化服务。

3 群众文化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

伴随着政府传统的管理模式,群众文化发展形势对政府文化行政管理模式日益提出挑战。社会的文化资源增长远远跟不上团队发展的需求,各种群众文化团队之间发展的程度也参差不齐。

3.1 过于依赖政府

目前我国的公共文化事业的投入主要还是依赖政府,公益性文化活动节目编排与组织人员基本全依靠政府,群众文化团队的创新意识太弱。虽然完全依赖政府可以使得团队短时间内有所进步提高,但不适于团队的长期发展。政府过多地介入限制了团队的自主发展的积极性,也会导致负责人的威信不足,不利于团队成员的团结,团队开始走下坡路。

3.2 资金欠缺

群众文化团体具有一定的社会活动能力,具备这种能力且能长久发展下去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资金支持。但如今大部分的群众文化团队在经费投入方面仅仅是依靠政府的财政拨款,政府的拨款也是非常有限且微不足道的,这使得团队建设在资金使用方面难以与社会资源相契合。

3.3 缺乏管理

大多数的团队组织者和参与者是同一群人,各位成员在团队中的职责分工不明确,导致团队管理混乱、组织松散,参与的过程中没有明确的责任义务,离开团队也没有一定的限制。甚至一个成员可以同时参加多个群众文化团队,大家的参与度与积极性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慢慢降低。

3.4 不专业性

由于群众文化团体面向的是基层人民,入队的门槛较低,几乎是零门槛,且缺少专业人士的指导,所以大部分群众文化团队的专业性在平均水平之下,他们自身所具备的专业知识较少,各项技术薄弱,难以将群众文化引领到更高的层面上,活动方式也都是以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为主,自娱自乐的成分更大。

4 促进群众文化团队发展的政策建议

4.1 增加财政拨款

群众文化团队的发展资金主要依赖于政府的财政拨款,所以最直接有效地促进团队的发展的办法就是加大政府财政对公共文化事业的扶持力度。充分利用政府的专项资金,加速群众文化建设的进度,落实有关规章制度,健全有关团队经费管理制度,让团队经费更加合理地使用。

4.2 专业人士融入群众文化团体

群众文化团队的发展还存在着不专业性,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地方高校的地域优势,将专业人士融入群众文化团体中,通过系统性的培训、教学,提高团队的整体专业素养。一方面,为高校师生提供社会实践平台,使其在活动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另一方面,加强了高校师生的社会服务意识,把专业的高校音乐资源注入公共文化服务的建设中,让群众文化团体也能时时刻刻感受到专业的知识,加强群众文化建设。

4.3 提高政府对群众文化团队的重视程度

群众文化团队的建设的好坏关乎群众对于政府的看法,所以政府应尽一切努力把公共文化服务做到位。虽然工作的开展具备了一定的复杂性,但是国家的综合实力的提升依赖于民智的开发,更依赖于文化事业的有效发展。只有将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落到实处,才能更好地发展我国的公共文化事业。

5 结语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要支持群众依法兴办文化团体,精心培育植根群众、服务群众的文化载体和文化样式,引导群众在文化建设中的自我表现、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总而言之,群众文化团队对整个社会的文化事业推动还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保障,政府部门应该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如何履行公共文化服务义务上,基层群众文化团队也应该从建设到后期组织更下功夫,采取科学的管理方法和有效的措施,提高团队的凝聚力与专业水平。

参考文献:

[1] 梁颖.基层群众文化团队建设与发展[J].黄河之声,2014(5).

[2] 杨珺.群众文化团队的政府管理模式研究——以奉贤区南桥镇为例[D].华东政法大学,2014.

[3] 陈瑶.公共文化服务:制度与模式[M].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

[4] 方秀云.社區文化建设中政府推动问题[J].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03.

[5] 刘庆龙,冯杰.论社区文化及其在社区建设中的作用[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05).

作者:刘潇璐

上一篇:包装设计探究论文下一篇:武术教育改革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