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探讨论文

2022-04-29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主体性及主体间性是相互联系又有区别的不同概念。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既要坚持教育的主体唯一性,又要认识教育主客体作为人的主观能动性,即主体性,还要正确理解主体间性作为实现主客体主体性的方式意义,从而构建一种将教育主体、主体性、主体间性三者内在统一的途径,使思想政治教育真正实现其应有的实效性。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探讨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探讨论文 篇1:

增强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的基本途径

【摘要】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是指以学生为主,让学生发挥自己主观能动性进行思想政治的学习。本文就以提高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的基本途径进行分析,给高职院校提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 基本途径

前言

高职院校学生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与客观性教育方式不大一样,这主要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来发挥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不再是学生被迫学习的状态,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提高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能够让学生适应时代的发展,满足社会的要求。

1.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的特点

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的特点是自主性和积极性,也就是教育者通过科学的方式进行引导,借助学生个体的特点和价值需求反作用于教育者,通过与教育者的互动来帮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进行新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发展、研究和创新。

2.增强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的基本途径

2.1明确主体性培养的目标,建立管理体系

在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目标,不仅是老师进行一些简单的政治理论知识和道德教育,还更加注重学生所处环境的变化和个性需求。主体性目标要求高职院校要积极地开展培养学生主体的思想道德素质,指导学生进行自主的思想政治教育选择和自我的学习,要做到学生主体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相协调,注重学生的个体需求和发展特点,这与过去高职院校只注重社会需要的教育目标有所不同。在明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目标后,高职院校需要通过一套完善健全的管理体系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体的途径可以是,依据目前国家的教育方针和相关的政策条例;结合高校自身的实际情况,这包括教育特点和教育的目标;参照学生的思想特点和思想意识状况;利用高职院校开设的专业特色,进行不同专业的特殊情况具体分析;了解目前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制定出一个科学、全面、合理的管理体系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

2.2进行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活动

利用学生主体的活动,让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进行自我的学习和管理。这种模式是以活动为载体,让学生自己参与进来,发挥主体性和以往都是客观教育有着实质性的不同,在这种模式中,教育者的角色进行了转换,是学生自我和相互教育的方式,老师和思想政治教育者是活动的设计者和发起者,学生是参与者,通过这些活动可以提高学生主体能力,让主体自己进行动手和动脑的学习。具体的途径是:高职院校的系学生会、院学生会以及各种学生社团。具体的活动可以是篮球、乒乓球比赛;春季运动会;“雷锋在我心中”-演讲比赛;辩论赛;心理绘画活动;手工艺品展示;“3.12植树”活动;看望敬老院孤寡老人等等。例如“雷锋在我心中”演讲比赛,学校的教育管理这进行题目、活动目的设定后,就让学生社团进行自我的组织,从海选到决赛,从活动组织人员分配到演讲比赛内容,从评选名次到进行表扬,在这一系列的活动流程中,全部都是学生进行组织和管理,在这个管理过程中不仅锻炼了学生的个人能力,还促进了团队的合作意识,同时也把雷锋精神在广大的学生群体中进行了强化,是学生们在自我、相互之间进行了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这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的具体表现和基本实现途径。

2.3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者团队建设,促进学生的现代化交流

在高职院校要增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者以及老师要有专业化的团队,自身具有專业的知识和良好的综合素质,高职院校在招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时候,要选用政治强、教学质量好、工作作风正、有严明纪律的,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达到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求的。高职院校还应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制度的建设和对于教育者的培训,制度上有定期的专家讲座、学校领导考核、工作技能评定措施。同时思想政治教育者还要有先进的科技观念,懂得借助互联网、新媒体技术对学生进行思想的引导和培育,利用使用微博、微信、贴吧、论坛等方式对学生进行思想动态的了解,这不仅符合现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方向,还可以有效的对学生进行监督。

三、结束语

要增强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体性,最基本的途径是利用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团队建设和目标确立,让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利用具体的活动来发挥学生主体性。综上所述,希望可以给相关的高职院校思想教育工作者一点启示,在工作中利用合理的途径实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

参考文献:

[1]王丽娟.增强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的基本途径探讨[J].时代教育,2015(22):70.

作者:王磊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探讨论文 篇2:

也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主体性和主体间性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主体性及主体间性是相互联系又有区别的不同概念。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既要坚持教育的主体唯一性,又要认识教育主客体作为人的主观能动性,即主体性,还要正确理解主体间性作为实现主客体主体性的方式意义,从而构建一种将教育主体、主体性、主体间性三者内在统一的途径,使思想政治教育真正实现其应有的实效性。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主体 主体性 主体间性

DOI:10.3969/j.issn.1672-8289.2010.10.020

从教育学层面讲,主体、主体性和主体间性等概念都属于主体教育理论范畴。自20世纪80年代对教育过程中“师生主客体关系” 的讨论开始,到90年代“教育主体性”和“主体性教育”的深入探讨,再到近几年“教育主体间性”的热论,有关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主体性特别是主体间性等问题,已成为指导当今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核心理念,被人们广泛接受并付诸于实践。但在诸多研究中,似乎有这样一种误区,即主体、主体性和主体间性,它们的出现是一种否定性替代关系:主体性否定并替代主体、主体间性又否定并替代主体性,特别是目前对主体间性的理解,认为是思想政治教育实现有效性的唯一而且是最好的方式。出现误区的实质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主体性及主体间性等问题认识不清。不可否认,这些观点的存在都是为了强调思想政治教育某一方面的地位和功能,主体、主体性和主体间性概念的先后出现也是为了弥补前者的不足,特别是主体间性概念,它使主体性教育理论更加完善,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性发挥提供了更好的理论平台。但主体、主体性和主体间性三者之间绝非否定与替代那样简单,每一概念都有其自身活动的核心范畴,三者围绕思想政治教育这个中心形成了既有独立性又有配合性的有机整体。思想政治教育虽然具有教育的一般特征,但它更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如果仅仅从教育的一般性来理解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主体、主体性及主体间性,难免有些牵强。对它们的理解和把握,既要坚持教育的一般性,更要依从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认清三者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使三者有机统一,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与结果的最优化。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教育的承担者

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理论界有多种说法,如单主体说、双主体说、多主体说、相对主体说、交互主体说、主导主体说等[1]。单主体说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只有一个,要么承认教育者是主体,要么承认受教育者是主体;双主体说认为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互为主客体,在施教过程中教育者是主体,受教育者是客体,在受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是主体,教育者是客体;多主体说认为不仅教育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受教育者、教育的中介及教育的环境都能成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 相对主体说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和客体是相对于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而言的,在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关系中,主客体是确定的,脱离了这一关系后,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体就是不确定的;交互主体说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是作为平等的主体而存在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相对独立性是其相互作用、相互统一的基础;主导主体说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者是主导,受教育者是主体。以上几种说法,都有其合理性,但也有其不足。而对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认识,直接影响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方向、社会功能和社会价值。

科学定义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要考虑到几个方面的因素:一是要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论要求和辩证法思想,要遵循逻辑发展的原则;二是要分清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中人的不同地位和作用;三是重视思想政治教育鲜明的阶级性、意识形态性。从哲学角度来看,主体与客体是一对概念范畴,谈主体必然有客体的存在,否则便没有主体之说,作为实践的主体,对实践的客体起着认识和改造的支配作用;从教育学的角度来看,教育的主体是组织、实施、控制整个教学过程的人,对整个教学过程起着支配作用。[2]如果从这两方面讲,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就是教育的承担者即实施教育者。

有学者认为,接受教育的人由于其具有主观能动性,也是教育的主体,教育的对象是人,而人是具有自我思维意识的,教育者在对受教育者实施教育时,可能会考虑到受教育者人的主观能动性而改变支配方式,实施互动,所以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单单是实施教育者有些不够全面,认为受教育者也是一种主体。这种认识有一定道理,打破了以往一元论、二元论中简单区分主、客体的思想,变强调单向沟通到强调双向互识,但这种观点从哲学矛盾层面来看,削弱了矛盾的主要方面的地位,忽视了双方的主次性,也忽略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即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具有特殊的意识形态功能,没有看到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支配地位和客体的从属地位。由于教育的特殊性,即教育的对象是有思维的人,思想政治教育的承担者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肯定会有所考虑,面对不同受教者会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但这不能说受教育者是主体,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是既定的,受教施教过程也是由施教者来确定,受教育者在这个过程中对这种教育的接受也是必须的,也就是说,不论受教育的客体怎样变化,以及不论客体愿意与否,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不会变,教育过程不会变,变的是相对不同客体的施教方式。对受教育者来讲,它只能是客体,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受教内容及过程不具备主导作用,自然不能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只有一个,那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承担者、发动者和实施者,它是与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相对应的,是相对于一定客体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而这个客体就是受教育者。当然,主客体的界定只能设定在一定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中,离开特定的实践活动,就不能简单定义为教育者或受教育者,也不能机械划分为施教主体和受教主体,更不能将主体泛化或不分主次地混淆主、客体。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性:主客体的主观能动性

人的主体性是哲学中的一个基本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的主体性是指人作为活动主体在同客体的相互作用中所表现出来的功能特性,是相对于消极、被动、盲目的客体性而提出的,并在与客体的对比中揭示主体的规定性。严格意义上的主体性不是一个本体论概念,而是一个认识论概念,特指人的活动的自主性,或称自觉能动性。主体性是自立的人所具有的独特本性,是人以外的事物所不具备的。

教育活动中,提倡主体性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在教育过程中,根据受教育者内在的教育需求,通过启发、引导的方式,在和谐、民主、宽松的教育环境下,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各种教育活动,从而使受教育者在活动中成为具有自主性、能动性、选择性、创造性的社会主体。简言之,主体性教育是一种启发、培养、发展、建构学生主体性的教育活动,它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样,思想政治教育也要重视教育过程的主体性,倡导主体性教育。

从作为“人”所具有的自主特性出发,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性研究范畴,自然分为教育主体的主体性和教育客体的主体性两部分。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根本特征是主体性,即主体的能动性,具体表现为主动性、主导性、创造性、前瞻性等特点。主动性是指主体在从事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积极能动性;主导性是指主体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的支配导向性;创造性是指主体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探索创新性;前瞻性是指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预见未来性,既来自现实又超越现实,既从客体的实际思想政治状况出发,又要放眼于未来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主体性作为主体特有的性质,是在主客体相对立的关系中显现出来的。虽然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和客体是不同的,但由于其客体是具有自我思维意识的能动的人,而主体性是自立的人的独特本性,所以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同样具有主体性。比如在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学生在由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环境等各要素所组成的育人系统中,作为主观能动性个体,在教师引导下处理同外部世界关系时会呈现出一种特殊的功能性质,具体外化为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选择性和创造性等,实际上,这就是学生的主体性表现。教育客体的主体性表现与教育主体的主体性表现之间,既有相同的地方,如能动性、创造性,也有区别之处,如教育主体的主导性、前瞻性与学生的自主性、选择性,它们在某些时候是重合的,但有的时候是相冲突的,教育主体的主导性与教育客体的自主性之间的张力、教育主体的前瞻性与教育客体的选择现实性之间的张力,在现实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时有发生,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缺失的重要原因之一。

从哲学上讲,主体性内在地包含着 “为自”、“自为”和“自由”三个环节。[3]“为自”以自身为目的,意识到自我的存在和需求,是主体性得以确立的依据和首要环节。“自为”即自主的行为,是按照自己的需求与能力来进行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为人所固有,是人主体性体现的重要标志和中心环节。“自由”即自我目的性的实现,是在了解和掌握对象世界的性能基础上,达到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成为主体性的最终归宿点。经过三个环节的循序性渐进,主体性就逐步实现。由此可见,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性不仅存在于教育的承担者之中,而且也存在于教育的受教育者,这是两者作为“人”所特有的性质。如果单纯地认为主体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才具有的,则是没有认请主体性的本质,即人的主观能动性,是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自然客体相混淆。而正因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具有作为人所具有的主体性,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所以教育过程中,仅以主体客体间的主动与被动来解释,则难以使思想政治教育真正有效。那么在认清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基础上,在认识到主客体的主体性基础上,怎样使主客体间更好地配合,发挥双方最大的主动性,就需要提出主体间性概念。

三、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间性:发挥主客体主体性功能的一种方式

“主体间”概念是由德国现代哲学家胡塞尔提出来的,原本属于认识论范畴,后来在很多领域都得到较大反响,并在人际交往活动中,成为交往关系的典范形态,所以又称“交互性”。“主体间”指的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其着重点在于强调他们之间的相互协调与相互合作,而不是突出其对立与冲突。从思想政治教育层面来讲,主体间性体现的是一种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间的和谐共在、民主平等。在主体间性观点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从人的主观能动性层面来讲也被作为教育主体来看待,其主客体间应遵循平等对话和交往的交互主体性原则,主客体之间不再是“我”与“它”之间的简单生硬的二元区分关系,而是平等、共生、理解、对话、交流的相联相融的主体关系。

主体间性的提出,是针对以往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片面地强调主体的主导作用而忽略了客体作为人的主观能动性事实,构建了一种新的共主体性或互主体性交往关系模式,但“主体间”并非是否定和取代原有主客关系,而是为了使主体性能在思想教育过程中得到充实和完善,可以说,主体间性是实现主体性的一种手段和方式。主客关系的实质在于目的与手段的配合。主体在日常生活中尤其是具有功利性的实践活动中,都受到自身目的的制约,并因此有意识地考虑并实施一定手段来实现自身目的,而主体的主导能动性正体现在这里,所以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关系仍然存在。只是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将其片面化、单一化了,将教育过程等同于人们改造客观自然的过程,只看到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自我”目的性,看不到思想政治教育客体作为人的“非我”目的性,而一概将教育客体视为实现“自我”目的的被动对象,于是教育主客体间的能动性博弈就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弱化。所以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倡扬“主体间”,是要求教育主体注意到作为教育客体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在教育过程中,将对方作为一个具有自我意识的主体,从在特定教育目标的指导下,通过构建对话、疏导、沟通等一系列具有人性的互为目的的手段方式,使教育客体对教育主体所施教内容主动性地接受,从而转化为自我的思想动力,而不是强迫式的被动灌输,引起教育客体的逆反心理,其结果适得其反。

实际上,主体间性是一个包含社会性、个体性双层含义的概念,“主体间性并不是反主体性,反个性,而是对主体性的重新确认和超越,是个性的普遍化和应然的存在方式”[4]。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对主体间性的肯定不是对主客体概念的否定、也不是对主体性的否定,它是主体性在主客体间的延伸,是在主客体关系基础上发挥主体性的更好创造。所以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主体性和主体间性概念的出现,并不是后者否定前者,而是在现实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要求下,对前者的进一步补充、发展和完善。[5]

正确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主体性和主体间性概念对我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它使我们明白,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依然存在,并且在新时期还要继续坚持教育主体的主导者作用,用主流意识形态来教育教育客体,只不过在施教过程中,要意识到作为人的教育客体和教育主体一样都具有主体性,即主观能动性,并具有自我性和可选择性,所以要构建一定的教育方式和教育手段来体现主体间性,使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体间的主体性都充分发挥,达到主客体联系的最优化。

参考文献:

[1]骆郁廷.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客体及其相互关系[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2 年第4 期;赵文钊.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对“教学主体”的再认识[J].新课程研究,2010年第9期.

[2] 魏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第1期.

[3] 陈伯海. “自我”与“非我”: 关于主体性的思考提纲[J]. 中州学刊,2009年第2期.

[4] 钟启泉.教师“专业化”:理念,制度,课题[J].教育研究,2001,(12).

[5] 汪建兵.主体间性视阈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J].思想教育研究,2009年第2期.

作者简介:

张群梅(1973-),女,河南三门峡人,河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作者:张群梅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探讨论文 篇3:

论高校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塑造

一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内涵界定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指影响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运行的一切外部因素的总和。相对于人的主观世界和思想政治教育系统而言,它是思想政治教育所面对的外部客观存在。”[1]既然是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切外部客观条件的总和,其中必然也包含着消极不利因素。本文的研究视角则是如何充分调动其中的有利因素,克服不利因素,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塑造一个有利于其主体性发挥的外部环境。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主体性是指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基于其主体地位而表现出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所谓自主性,是指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能够独立自主地参与教育活动,自主选择、意志自由、行动自觉,并能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保持个性;所谓能动性,是指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不仅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而且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所谓创造性,是指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发挥创造精神,培养创造思维,锻炼创造能力。这三者互为前提,紧密相连,完整、和谐、统一地构成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包括教育者主体和受教育者主体两个方面,因此进一步讨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主体性也要从这两个方面展开。

(一)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主体性

1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这是思想政治教育者主体性最为重要的体现。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即为思想政治教育者所从事的劳动。马克思认为,人的类特征就是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如果没有这种自由自觉,人就不能从他所从事的劳动中感到幸福,就像他在阐述异化劳动时讲到的那样:“他在自己的劳动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不是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折磨、精神遭摧残。”[2]“这种劳动不是满足一种需要,而只是满足劳动以外的那些需要的一种手段。”[3]

2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中的教育者主体,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扮演好教者的角色,承担好育人的任务,就必须自觉地继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

(二)受教育者的主体性

1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受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作为教育对象,其主要任务是接受教育。但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角度讲,接受教育也必须是自由自觉的活动。在这种活动中,人的主体地位要被承认,人的主体性要得到尊重,受教育者不应是被动、勉强地接受教育。

2教育他人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受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主体性的充分体现,不仅表现为其接受教育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也表现为其积极的实现角色转换,以教者的姿态自主、能动地去影响、教育他人,并能从中体验到劳动和创造的幸福与满足。这是受教育者主体性更高层次的体现。

二高校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塑造

塑造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一个系统工程。本文所探讨的“高校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塑造”问题,是从主体性视角致力于高校内部环境因素及客观条件的分析与塑造。结合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特征要求及高校自身的客观条件和现状,笔者从以下三个方面对“高校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塑造”问题进行分析。

(一)建设高校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物质环境

“学校物质环境并不是一种纯粹的自然环境,而是经过一代又一代的教育工作者精心设计和改造的一种具有教育性作用的教育性环境。”[4]因此,高校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物质环境是经过精心设计并营造的一种对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主体性具有提升作用的教育环境。那么,如何去塑造这一环境呢?

1确定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物质环境建设的主体。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应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物质环境建设的主体。传统观念认为,高校的物质环境建设并非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所需承担的任务,它通常由学校主要领导负责,由校园管理部门等后勤机构具体落实实施,这一切似乎与思想政治教育毫无关联。但是,脱离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物质环境建设就可能失去其育人功能,而变成缺乏内涵的纯粹的自然环境建设。

2设计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物质环境建设的内容。设计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物质环境建设的内容要以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主体性需求以及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特征为其客观依据。一方面要体现互动;在这种环境中,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可以自由而轻松地沟通、对话,以行为的互动达到精神的互动。另一方面要体现自律;在这一环境中,人的自律性、自觉性能够得到体现和培养。

(二)营造高校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环境

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环境是指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主体性发展的各种管理条件的总和,包括高校的组织结构、领导方式、规章制度等。从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角度考虑,高校应该塑造一个什么样的管理环境呢?

1要体现民主。学校的管理部门在对学校的各项事务实施管理的过程中要充分体现民主,避免官僚作风,这样才能保护被管理者的主体性。例如,管理部门在制定学校的各项方针政策、管理制度时,一定要充分征求并认真对待全校师生的意见和主张,充分发挥全校师生的主动精神。

2要体现效率。这要求高校的组织结构必须精简、高效,组织内信息传播渠道通畅,信息传递快速,信息反馈及时。高效的管理可以提升人的主体性,而低效、拖沓的管理必然会挫伤人的主体性。

3要体现公平。作为高校的管理主体,管理部门和管理者手中握有一定的权力,如果不能公正、负责地行使这些权力,势必造成管理过程中的不公平。而无论对于教育者主体还是受教育者主体,不公平的对待都会降低其实施、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性。

4要体现修养。在高校,相对于学生来讲,管理者也承担着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所谓言传身教,管理者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具有教育意义。如果管理者不注重自身修养的提升,在与学生的交往中表现得缺乏教养、素质低下,这必然会引起学生对学校教育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反感甚至抵触。

(三)创造高校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环境

文化环境是一种精神氛围,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环境是指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主体性发展的各种精神、文化条件的总和,包括高校的风气、人际关系、舆论导向等等。相对于物质环境和管理环境而言,高校文化环境的育人功能、教育意义更加突出,因此文化环境的塑造应成为高校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塑造的重点内容。

1树立主体性校风。校风是校园中流行的习惯和爱好。作为一种精神的范畴,校风无形地渗透于人的思想和行为之中,对人的思想和行为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和作用。从人的主体性出发,校风建设应把握好这样两点:一是明确主体性校风的基本内容。校风可以有三个研究维度,即学风、师风、领导作风。从这三方面考虑,以主体性为特征的校园风气应具有如下内容:(1)主体性学风。即积极强烈的求知欲望,勤奋求实的求知态度,不断进取的求知毅力,灵活创新的求知方法。(2)主体性师风。具体体现为教师在育人过程中表现出的主动、热忱、真挚、诚信、负责以及创新的作风。(3)主体性领导作风。领导作风也就是管理作风,它最主要的特征就是正义和民主。二是整合各方面力量、资源进行主体性校风建设。(1)制度的设计要体现出高校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制度的执行要严格认真,借助制度建设树立良好校风。(2)要借助课程树立校风。课程学习是学校最具特色的育人方式,将高校所推崇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渗透于各门课程的设计和教学当中,潜移默化地对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施加影响。(3)要将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渗透于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之中。借助校园活动对师生进行思想上的熏陶和启迪,树立起积极健康的校风。

2营造主体性人际氛围。主体性人际氛围是使人的主体性能够充分发挥的人际环境,具体而言,营造主体性人际氛围要从以下三方面入手。一是要着眼于师生关系。对思想政治教育发挥积极作用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和谐、互动的师生关系。在这样的师生关系中,教师和学生心灵相通,彼此尊重,相互理解,交往积极以至达到“和而不同”的和谐状态。这既需要师生双方各自提高觉悟、增强修养、学习方法,也需要学校从多方面引导、支持和促进。二是着眼于教师之间的关系。和谐、互动的教师关系是提高教师育人积极性的重要保证。在这样的和谐关系中,教师能够认清自己的使命,正确认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正确处理彼此之间的矛盾,正确对待利益得失。而要建立起教师之间的和谐关系首先需要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觉悟以及道德水平,当然,也需要社会、学校以及家庭对他们在物质上和精神上的关怀、帮助和支持。三是着眼于学生之间的关系。大学生之间和谐、互动的关系具有重要的育人作用。鉴于大学生自身的特点,他们之间和谐关系的建立除了依靠大学生自身的主体性自主协调外,还要依靠学校、教师以及家长的引导与帮助。教育者既要鼓励大学生积极主动交往,保护大学生的交往热情,给予大学生充分的交往自由,同时也要给予大学生最大的关怀,引导、帮助他们创造性地为自己营造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氛围。

以上,笔者从物质环境、管理环境、文化环境三方面讨论了高校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塑造问题。其中物质环境是基础,管理环境是保证,文化环境是灵魂。因此,上述三方面环境建设不能孤立地进行,必须在正确把握三者内在统一关系的基础上,对三方面环境建设作系统、整体、全局性的思考。

参 考 文 献

[1]张耀灿,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4]佘双好.隐性德育课程设计与开发的基本构想[J].当代 教育论坛,2003(12).

作者:马慧婷

上一篇:音乐公共选修课素质教育论文下一篇:桥梁施工机械技术及运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