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型企业的质量管理论文

2022-04-24

[摘要]文章从国内外马铃薯加工状况和目前市场对马铃薯加工产品的需求情况出发,探讨了提升我国马铃薯加工能力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分析了制约我国马铃薯加工业的主要因素,并就如何提升我国马铃薯加工能力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关键词]马铃薯加工能力淀粉马铃薯是农业上最具多功能性的作物。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加工型企业的质量管理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加工型企业的质量管理论文 篇1:

SA8000标准的中性分析及启示

在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加入WTO的形势下,我国的出口贸易和外向型经济越来越受到国际贸易规则的影响,SA8000标准正在逐步走近我国企业,企业社会责任已经越来越多地出现在许多跨国公司订单的附加条件中。在我国推行SA8000标准将会对我国外贸出口企业产生深远影响。如何认识SA8000标准及如何应对SA8000标准值得我国政府及企业深思。

SA8000标准含义及其主要内容

SA8000即“社会责任标准”,是Social&Accoutability8000的英文简称,是全球首个道德规范国际标准。其宗旨是确保供应商所供应的产品,皆符合社会责任标准的要求。SA8000标准适用于世界各地,任何行业,不同规模的公司。其依据与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及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一样,皆为一套可被第三方认证机构审核之国际标准。

SA8000涉及以下主要内容:①童工:企业必须按照法律控制最低年龄、工作时间和安全工作范围。②强迫性劳工:企业不得进行或支持使用强制劳工或在雇佣中使用诱铒或要求抵押金,企业必须允许雇员轮班后离开并允许雇员辞职。③健康与安全:企业须提供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对事故伤害的防护,健康安全教育,卫生清洁维持设备和常备饮用水。④组织工会的自由与集体谈判的权利:企业尊重全体人员组成和参加所选工会并集体谈判的权利。⑤歧视:不允许因种族、阶级、国籍、宗教、残障、性别、加入工会或政治倾向等产生歧视。⑥惩戒性措施:不允许体罚、精神上或肉体上的强制行为或语言攻击。⑦工作时间:企业必须遵守相应法规,雇员一周工作时不得超过60小时,加班必须是自愿的,雇员一周至少有一天的假期。⑧工资:员工工资不低于法定或行业最低报酬,必须足以支付基本需求,员工能自由处置收入。雇主必须发给津贴、代扣保险等费用,不得弄虚作假规避法律。⑨管理体系:企业(组织)必须制定一份公开的、切实可行的规定,以保证适用法律和法规的实施;确保管理层回顾反省过去的工作;指定代表监督执法情况;计划并实施控制;选择供货商时要考核对方执法情况;建立提出问题和建议的途径;与审核人员公开交往;提供依法办事的证据;出示支持文件的记录。

SA8000标准的中性分析

1、SA8000标准的合理性。SA8000标准将对推进社会文明进步,维护劳工权益做出重大贡献。SA8000标准不仅仅是社会良知对资本权力的一种制约,而是从基本人权和道义出发保护劳工,是消灭人类历史上曾经出现过资本家不顾劳工权益、残酷剥削工人现象的管理体制。它同我国的《劳动法》及相关的法规一样,宗旨是为了保护劳动者的权益不受侵犯。据中华全国总工会对广东省外资企业进行的一项调查发现,广东有一家电子塑料制品厂,这家工厂的管理层付给工人的小时工资平均是16.5美分,而中国的最低法定小时工资是31美分。此外,工厂还违反中国5天工作日的规定,强迫工人每周工作7天,每天工作最高达18到20个小时。厂方还违反规定,仅付工人的加班费每小时22美分,并常常迟发工资。在权益保障方面,工人没有合法的工作合同,没有社会保障和医疗保险等。这家企业严重违反我国《劳动法》每个月加班时间不超过36个小时的规定,工人在繁忙的季节的工作时间竟达到一周103个小时。在当今国际贸易中,国际进口商要求这些生产企业遵循SA8000标准,否则他们生产的产品将在国际流通市场上受到抵制。连西方资本主义社会都已废弃的那些残酷压榨盘剥工人的制度,中国政府也决不允许它在今天的中国死灰复燃。

2、SA8000标准的不合理性。SA8000标准的制定是为了在全球范围内保障劳工的权益,但如果发达国家以此为借口,不考虑发展中国家的现实情况,任意提高标准,SA8000就有可能成为一种新的贸易壁垒。例如要求发展中国家企业员工必须享有与发达国家员工同等的居住面积、工作环境、福利待遇,这就明显不考虑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情况,无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别,带有明显的歧视性,其目的就是为了削弱发展中国家的成本优势。实际上,已经有贸易保护主义者与人权组织联手对进口商施加压力,限制从某些发展中国家进口产品,并且还有一些社会团体要求对达不到劳工标准要求的企业征收社会反倾销税,限制其产品进入本国市场。

SA8000标准的微观启示

1、企业要树立社会责任感,以积极的态度承担起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企业首先是社会的企业,离不开社会提供的生存环境,因此企业不再是只对股东负责的独立实体,它更要建立和维持它们的社会责任,“利润最大化是公司的第二位目标,而不是第一位目标,公司的第一位目标是保证自身的生存”。换句话说,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也就是企业维护生存的基本前提。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认为,无论是生产三要素(资本、人力、土地)或生产五要素(人、财、物、信息、时间),人力资源都是生产要素中最主动、最积极并具有创造性的要素,而财、物、信息、时间都属于被动的、消极的要素。人力资源在生产过程中,通过对其它生产要素的加工改造和利用,使它们变成对人类有用的财富。可见,企业承担其基本的社会责任,善待员工,员工反过来更主动的、积极的发挥其能动性,创造更多的企业社会财富,实际是一个良性循环。

2、出口企业为了扩大或保持国外市场,要积极进行SA8000标准的认证工作。从SA8000历史演进我们可以看出,虽然SA8000尚未转化为ISO国际标准,但它已得到国际认可,更为重要的是,该标准正在激起全球组织界的广泛关注和热情。很显然,组织经认证机构全面、独立的审核后,颁发的社会责任认证证书,将是对该组织道德行为和社会责任管理能力最为有效的认可。SA8000将是未来国际竞争中组织获得成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的国际化经营有很大的作用。因此,出口企业即便是出于自身利益要求,也应该尽快实施SA8000的认证工作,以当前暂时的成本付出和利益损失换取未来(甚至是现在)的竞争优势,切不可贻误商机。

SA8000标准的宏观启示

1、政府要组织专门机构研究社会责任标准,结合我国国情,建立相应的管理体系,改变我国企业社会责任问题主要由跨国公司推动的尴尬局面。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相关方面要加紧研究企业社会责任问题,深入进行SA8000标准的探讨,在此基础上,政府有关部门组织成立专门研究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的机构,向企业和地方政府宣传和培训企业社会责任标准,使政府和企业了解并树立危机意识,自觉提高劳工标准。

2、调整国内劳动法关于劳动时间的部分条例,使之可以被大部分企业所执行。一种方案是在出口加工型的企业中取消5天工作制,采取6天工作制加班时间可适当放宽至每月60小时。这样大部分生产型的企业都能够满足法律的要求,也能够扫除和SA8000之间的一个障碍。另外一种方案是政府、学校等组织实行5天工作制,出口加工型的企业可申请实行6天工作制。可以考虑根据行业特点制订劳动时间和劳动基本标准法。

3、建立新贸易壁垒的预警机制。国际标准化机构和各国政府及其标准化机构经常对其技术法规和标准进行修订。我国应建立国外新贸易壁垒的预警机制,负责收集、跟踪国外的新贸易壁垒措施,建立国外新贸易壁垒信息中心和数据库。研究新贸易壁垒对我国主要出口产品的影响,采取积极措施应对,创造良好的出口环境。

(作者单位:山东经济学院)

作者:牛建军 张力珂

加工型企业的质量管理论文 篇2:

提升我国马铃薯的加工能力

[摘要] 文章从国内外马铃薯加工状况和目前市场对马铃薯加工产品的需求情况出发,探讨了提升我国马铃薯加工能力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分析了制约我国马铃薯加工业的主要因素,并就如何提升我国马铃薯加工能力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马铃薯 加工能力 淀粉

马铃薯是农业上最具多功能性的作物。它不仅营养丰富,素有“地下苹果”和“第二面包”之称,而且是重要的工业加工原料,目前已有151个国家种植,主要分布在欧洲和亚洲。我国是马铃薯生产大国,但马铃薯的加工利用率、增值率非常低,这与其应有的经济价值差距非常大。因此,我国马铃薯的加工能力亟待提高。

一、国内外马铃薯的加工状况

国际上,马铃薯加工业大致分两种类型:一类主要是在大规模马铃薯精淀粉生产的基础上进行淀粉衍生物的生产,如波兰、捷克等许多东欧国家。另一类主要是薯条、薯片、全粉及各类复合薯片等快餐及方便食品的生产,如美国、荷兰、德国等西欧国家。虽然各发达国家马铃薯产量有限,但其大部分用于加工增值。美国的马铃薯食品加工率在85%左右,其中50%以上用于速冻薯条加工生产。冷冻马铃薯产品均为高附加值产品。2005年美国向中国出口32800吨左右马铃薯,大部分为加工后的冷冻马铃薯产品。荷兰80%的马铃薯深加工后进入市场。马铃薯从欧洲传入我国已近四百年,作为加工产业发展仅十多年。在这期间,马铃薯加工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加工产品主要有粗淀粉、粉丝、粉皮等初级产品,真正用于薯条、薯片和全粉等附加值高的产品很少。只有300万吨左右的马铃薯用于精淀粉、薯条、薯片和全粉的加工,占马铃薯总产量的5%。这与发达国家差距很大。

二、马铃薯加工产品的市场供求状况

1.马铃薯淀粉的市场供求状况

国际市场上,马铃薯淀粉供应将逐步趋紧。据悉,2006年国际马铃薯淀粉年产量约600多万吨,欧共体国家产量占85%。但从1998年起,欧共体国家逐步取消了补贴政策,导致马铃薯种植面积的减少,从而国际市场的马铃薯淀粉供应将逐步趋紧。在马铃薯淀粉供应逐步趋紧的同时,马铃薯淀粉的市场需求不断加大。中国农业科学院谢开云博士分析认为,亚洲是马铃薯淀粉国际市场的重要销售地区。中国目前年进口马铃薯淀粉20多万吨,日本需要进口15万至20万吨,韩国12万至16万吨,我国台湾地区8万至10万吨,东盟国家20万至30万吨,合计70万至100万吨。2006年国内马铃薯淀粉年需求量为70多万吨,市场缺口为40多万吨,缺口部分主要由低档产品或其它产品替代。同时,马铃薯淀粉的应用领域有食品、医药、纺织、造纸、石油钻探、铸造和工业用酵母淀粉等行业。发达国家80%的马铃薯淀粉用于医药、纺织、造纸及石油工业等领域。而我国90%的马铃薯淀粉用于食品工业,我国马铃薯人均消费淀粉量只有2.5公斤,欧洲、日本为10公斤以上。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人均马铃薯淀粉消费量将进一步增加,淀粉的应用领域也将进一步扩展。马铃薯淀粉市场的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都较大。

2.马铃薯加工食品类市场的供求状况

据预测,中国薯类食品具有上百亿元人民币的市场空间。虽然目前我国人均马铃薯食品年消耗量较低,仅为18公斤左右,远远低于发达国家人均马铃薯年消耗量(按联合国统计,人均马铃薯消费量以西欧国家居高,年人均约为90公斤左右,美国人均马铃薯食品年消耗量约为60公斤左右。),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马铃薯加工食品类市场需求将不断加大。据国家食品工业协会公布的统计数字和市场预测,我国薯条年需求量约30万吨,并且每年以20%速度快速增长,而国内每年加工的薯条量不超过3万吨,国内所需速冻薯条的90%靠进口,年进口量约20余万吨,表现在已占领我国快餐市场半壁江山的麦当劳、肯德基等国外快餐店,其所需的马铃薯制品如薯片、薯条土豆泥等绝大部分进口。

三、制约我国马铃薯加工能力的因素分析

1.加工原料供应紧缺

马铃薯加工业的健康发展,首先要有充足的原料供应。在欧洲,用于工业加工的马铃薯有严格的要求:用于淀粉加工的马铃薯,其淀粉含量均在18%~23%之间,早、中、晚熟分别供应;用于全粉及薯条、片加工的原料,要求还原糖含量低、纤维含量高、淀粉含量适中,并且薯形好、芽眼浅。所有加工薯,必须使用脱毒种薯,并有严格的田间管理,不带病虫害。但我国适于加工的马铃薯品质较差,品种很少,远远不能达到马铃薯加工工艺的要求。如我国用于马铃薯淀粉加工的产品绝大多数是普通菜用薯,淀粉含量和产量都低。西北、西南产区淀粉含量为14%~16%,华北产区为13%~15%,而东北产区仅为12%~14%。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我国马铃薯的育种工作多年以鲜食、马铃薯淀粉加工及抗病为主,忽视了加工品种的选育,导致品种单一,与国际脱轨。虽然我国从“九五”开始重视加工品种的选育,但目前适合加工的专用品种数量仍然有限,远不能适应马铃薯加工业的需求,比较畅销的加工型品种大多从国外引进。这些品种的病害传播和退化速度快,在不同气候条件和土壤种植的品质差距很大,不易贮存。加工型马铃薯在我国的种植面积不大,且产出率严重偏低,这是国内部分马铃薯加工企业开工不足的主要原因。

2.马铃薯的贮存、加工技术落后

马铃薯是一种鲜活、易烂原料。它的贮藏是马铃薯加工企业需要解决的一个突出问题。目前,我国加工型马铃薯原料的整体贮藏技术落后。其贮藏基本上是以农户为单位的分散贮藏。贮藏设施简陋、贮藏量小、贮藏技术水平低、损耗大,由于腐烂、发芽引起的损失占原料的30%。由于贮藏不当,块茎容易发芽、变绿。低温贮藏导致马铃薯块茎内还原糖含量显著增加。这增加了加工企业的成本,也使得马铃薯加工品质变劣。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可能是淀粉加工用原料薯价格低,种植者和加工者对其贮藏技术不重视。马铃薯贮藏技术落后已经成为当前马铃薯加工业发展中的瓶颈环节。我国马铃薯加工企业的加工技术普遍不高,如高温油炸工艺使马铃薯营养成分受到破坏,色、香味受到影响等,有限的科技水平使得其加工产品的质量差,技术含量低。

3.马铃薯加工副产物的处理有待加强

马铃薯作为农业上最具多功能性的作物,它也体现生态功能。马铃薯在进行初级加工和深度加工时,会伴随大量副产品的产生,主要包括马铃薯薯汁、湿渣、下脚料和废水。这些副产品中包括了马铃薯干物质的40%左右,若能对它们进行综合利用,将大大提高马铃薯的经济价值。欧洲加工产业对马铃薯加工副产物的综合利用已很成熟,废渣被加工成膳食纤维和牲畜饲料,废液用于提取植物蛋白,以及用作液体肥料浇灌农田。但国内马铃薯加工产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一方面,全国大部分淀粉加工企业环保设施配套不全,排污普遍超标,特别是中小加工企业污水处理能力差,随意排放废水,已经严重污染了环境。另一方面,马铃薯加工企业对其加工副产物的回收利用能力很弱,有的甚至没有利用能力。

三、提升我国马铃薯加工能力的路径选择

1.加大加工型脱毒种薯的开发和推广力度,提高种薯的普及率

加工型马铃薯的缺乏导致我国马铃薯加工业发展乏力。因此非常有必要从源头上加强种薯的研发、推广力度。相关机构应通过引进、选育、推广市场需求较好的马铃薯早熟和适于加工的品种。提高种薯的普及率。首先,国家要在脱毒种薯的选育和快繁方面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鼓励更多的科研院所和专业人员加入脱毒种薯的研究领域。其次,必须加强对种薯生产和经营部门的管理,规范无序经营的种薯市场。主要是健全种薯繁育体系和种薯质量管理制度。有关部门要定期对脱毒种薯进行常规检测,建立完整的种薯档案,确保种薯质量。种薯的生产和销售应实行统一合格证制度。具体做法可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

2.提升马铃薯贮藏和加工技术水平

提高保鲜贮藏技术,可有效延长马铃薯的贮藏期限,降低损耗,延长企业加工周期。目前国内对马铃薯贮藏技术的研究较少,如食用薯一般结合药物贮藏,抑制块茎发芽。国外相关研究有运用模糊控制器提高马铃薯贮藏的温度控制等。实践中,河北省围场县建有风机、主风道、分风道的水泥、砖石结构的大中型现代化贮藏窖。内蒙古集宁富广公司建成的10.3万吨大型马铃薯恒温贮藏库。马铃薯加工企业可引进发达国家先进的马铃薯种薯贮藏技术和窖藏设施,建设符合加工的马铃薯气调贮藏库,为企业提供合格和足量的原料。也可加强相关技术的消化,研制适合国情和企业实际的贮藏技术和设备。

为了提高马铃薯的加工技术,国家应继续将马铃薯深加工技术与设备开发列为科技攻关项目,并积极从国外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加强吸收消化。这一方面有待于科研院所和企业自身的研发和创新,另一方面,通过外国公司在马铃薯主产区独资或合资办厂,间接地学习马铃薯的加工技术。荷兰考森·艾为口集团在甘肃合作投资建设的中外合资项目——艾为口中国张掖马铃薯全粉项目,该项目采用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进口马铃薯全粉生产设备及工艺技术和管理方式。这无疑将促进甘肃马铃薯加工业的发展。

3.用农业循环经济理念指导马铃薯加工副产物的处理

农业循环经济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在资源投入、农产品的生产、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农业资源消耗的线性增长的经济体系,转变为依靠生态型农业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体系。农业循环经济已逐渐成为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主潮流和趋势。用农业循环经济理念指导马铃薯加工副产物的处理,首先政府有关部门要对规划建厂和已经投产的企业,加强环保管理,从源头上减少环境污染。其次,政府要鼓励、筛选对马铃薯加工副产物循环利用的项目,如淀粉污水处理、粉渣二次利用等项目,解决环境污染和资源循环利用问题。当然,如果能够利用先进的加工设备,将有利于减轻马铃薯加工业对环境的污染。如采用无废料马铃薯淀粉加工设备,可完全利用马铃薯有用成分,同时对环境没有任何负面影响,彻底解决马铃薯淀粉厂的环境污染问题。

参考文献:

[1]赵瑛赵萍:《我国马铃薯产业化概况及我省马铃薯发展现状》[J],《兰州理工大学学报》,2004(1)

[2]周庆锋:《中国马铃薯淀粉产业发展报告》[EB/OL].http://www.cpsss.org/index.htm,2007.2.5

[3]谭飞屠国玺:《我国马铃薯淀粉业外扩好时机》[N],经济参考报,2006.11.27

[4]赖圣化林月杨:《商品马铃薯的贮藏技术》[J],农村天地,2001(11)

[5]Klaus Gottschalk, László Nagy and István Farkas:《Improved climate control for potato stores by fuzzy controllers》[J] Computers and Electronics in Agriculture,Volume 40,Issues 1-3,October 2003,Pages 127-140

作者:庞芳兰 肖春生

加工型企业的质量管理论文 篇3:

论服装业转型突破中的市场作用

[摘要] 我国服装业突破当前的转型困境,需要尊重市场,在经营各环节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要号准市场脉搏,严格管理,着力提升产品品质;加大研发投入,运用互联网整合生产、管理和销售;走以市场为导向、短周期、有文化特色的设计之路;增强服务意识,推进线上线下一企一策;构建体现扁平化管理的市场服务平台;加强以文化为引领的品牌建设。政府和社会组织各方面应协力营造有利于服装业转型突破的市场环境。

[关键词] 服装业 市场 转型 突破

[作者简介] 刘众(1979—),湖北荆州人,复旦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服装艺术设计、美学。

曾经为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作出重大贡献的服装业,近些年来转型升级步履艰难,总体上仍然维持基本依靠增加生产要素投入来扩大生产规模的现状,面临着迫在眉睫的严峻挑战。在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新形势下,深入剖析服装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准确把握行业整体转型突破的着力点,对于破解服装业创新发展难题,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深化我国供给侧改革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市场倒逼着服装业加快转型

服装业是改革开放后蓬勃发展起来的,与市场有着天然的联系。分析服装业转型的由来和破局,不能须臾离开市场的因素。

(一)市场决定服装业的兴衰

服装业是一个充分竞争的行业,市场因素在其发展中有着决定性作用,行业的兴盛和衰退,都与市场密切相关。改革开放初期,有着短缺经济特征的市场,以旺盛的需求向服装业的发展敞开了大门,一时间,服装企业和大大小小的服装作坊迅速兴起,似乎随便开个服装店就可以赚钱。服装热销,质量不讲究也顾不上,有了款式就有生意,知识产权问题也提不上日程,假冒伪劣、“假冒不伪劣”的服装到处可见。监管部门职责不明晰、不到位,专业水平和实践经验的欠缺,助推了服装业这种红火的发展。中国很快成为世界最大的服装生产国,产量已超过全球服装总产量的一半,生产加工能力始终位于世界前列。

然而,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对市场反应迟钝的服装业败相渐露。不少地方粗放型出口增长方式难以为继,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后,大量缺乏自主技术创新能力的企业,出现了严重亏损。产品滞销、库存高企已经成为行业随处可见的现象,库存积压10亿甚至几十亿元的不在少数。自2014年开始,头顶库存大山的不少服装企业陆续倒闭,为数众多的品牌店纷纷关门歇业,产生了灾难性的连锁反应。服装业的此番景象,可谓成也市场,衰也市场。受市场的倒逼,庞大的服装业不得不开始艰难而痛苦的转型。

(二)转型较为成功的都是顺应市场的结果

我国服装业体量庞大,面临转型升级的历史使命,大中小企业形态各异,一小部分企业敬畏市场,顺应市场,走在转型前列,创造了难得的经验。其主要做法有如下几种。

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转型之初,出现了向下游延伸的企业,主要流向产业链上的物流、零售、服务等环节,全产业链抱团创新发展的迹象显现。有一定条件的地方则开始向产业链的上游攀登,如憑着对市场的先知,紧贴市场需求,延伸并加强服装制造的创意成分,向文化创意产业方向发展,为打开行业新局面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向中高端推进品牌建设。有的地方提出并实施了增品种、提品质和创品牌的“三品”战略,打造以名企、名牌、名师、名模、名店为内容的“五名工程”,开启了服装业的品牌之路,并得到了市场的认可和回报。

选择跨界多元化发展。一些经营主体在市场的迅速变更中另辟蹊径,有的以文化创意模式为思路,融入动漫、游戏等现代元素, 创立了独特的品牌;有的走跨界融合的路子, 与体育、运动、旅游活动相结合, 研发设计出有功能性特点的服装;有的则采用网红营销, “限量定制+红人效应+粉丝营销”营销,形成设计、生产、销售的集成;也有的是选择“ODM智造”模式,凭借较低的来料价格和总体运营开销成为自己的优势。

走线上渠道销售。有的行业集中地,着力推进“互联网+服装制造”,电子商务发展势头迅猛,服装电商产业园区不断涌现,行业地位与影响力持续扩大,将服装加工制造的集中地,变成了电商集聚区。

推进个性化定制。有的企业先人一步,打造的个性化服装定制平台,主体为智能制造云工厂,两翼则是大数据云平台和私享定制云平台。紧贴市场需求,对接消费者个性化,充分发挥营销管理中大数据的作用,以销售来确定生产,产销真正实现了有效对接,走出了成规模个性化定制的新路子。

一些经营主体在转型路上的探索,创造了难得的新鲜经验,然而,其在整个服装业所占份量过少,服装业整体转型艰难的状况尚未从根本上改观。

(三)服装业转型总体上仍陷困境的现状

产业转型升级提了多年,除了少数先行者的有效探索外,我国服装业整体的转型至今仍然步履维艰。其表现主要有:

库存量巨大,资金积压严重。不少经营主体仍然依赖传统的连锁加盟模式,结果是库存积压的问题愈来愈严重,一些企业每季的服装大约只能售出70%。有的企业一年卖15个亿,积压的服装却达到3亿元以上。一些门店开得多、销售链条长的品牌,货品积压则更为严重。库存难题已经成为连锁服装品牌共同的危机。有专业机构的人士分析,即使全国的服装企业全部停产,目前的服装库存仍然足够供应13亿人口穿两年。

产品品质差,品牌水平低。尽管这些年服装的品牌数量有很大增长,但大多数产品的品质较低,设计能力不强,不少品牌的设计模仿抄袭痕迹过重,同质化严重成为非常明显的短板。品牌创新、品牌管理、品牌传播、品牌服务都在低水平徘徊,附加值不高,在国际上拿不出几个像样的品牌。更多的是有商标之名,无品牌之实。

渠道陈旧落后,营销陷入低水平竞争怪圈。囿于传统的经验,服装的营销渠道,仍然是批发+零售,中间则有经销商。产品出厂,即走向分销渠道,企业对商品的销售对象即顾客到底想要什么,往往茫茫然一片。这种传统的渠道营销,在目前产品过剩的年代,其结果可想而知。长时间来,一些经营主体做产品和搞研发,常常窥探别人在做什么样的东西,而不是注意力放在顾客放在市场上。为了销售,则频繁靠打折、促销“打鸡血”,在低水平竞争中无法走出恶性循环。

(四)忽视市场是服装业转型难以突破的根本原因

当前,我国服装业转型困境,有外部环境发生变化的客观原因,如原材料价格坚挺,税费压力过大,出口不景气,企业经营和销售成本显著增高等。同时,服装的营销和品牌,处于价值链微笑曲线的下端,其技术和资金的门槛很高,众多企业缺乏这样的条件,转型之路困难重重。

但是,面对同样的客观环境,为何有的企业转型风生水起,成效卓著?关键在于有没有树立正确的思维方式,有没有突破传统思维桎梏与经验轨迹。转型艰难,要害是缺乏对市场的敬畏,对市场的深入研究。

一些经营者似乎忘了,那些年服装业的红火,是市场需求决定的。如今,发生巨大变化的市场,早已走出物质匮乏的经济环境,全球商业模式均集体转型,互联网经济和文化的挑战就在眼前,而我们的经营模式,仍然沿袭短缺经济时代的做法,能转型成功吗?

服装业大量的库存,产能过剩是表象,产品结构不合理才是成因。近些年来,只要下游销售环节疲软,资金则必然转化为库存。我国地域辽阔,东中西部经济发展很不均衡,不可能有一统的市场需求,多样化是客观存在的。而我们不少管理者和经营者,缺乏对存有差别的市场进行深入研究,企业生产销售粗放,结果出现的怪象是,数额巨大的库存和服装消费的落后同时存在,賣衣难,买衣也难。可见,没有描准中产阶级消费需求的战略和策略,在过剩产能的压力下,形成库存积压问题是必然的。

市场是把“双刃剑”。挑战,还是机遇;振兴,还是衰退,就看如何对待市场。

二、当前服装业转型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市场的昭示

我国服装业转型升级到了一个分水岭,挑战与机遇并存,充分地审时度势,把握市场的需求,是突破转型困境的重要前提。

当前,服装业面临的挑战,主要表现为劳动力市场的深刻变化,和国际销售市场的风云变幻。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中国的人口红利正在滑落。服装业近两三年工资翻了倍。1985年底我国单位纺织服装业劳动力成本为0.2美元/小时,相当于同期瑞士的1.8%,美国的2.3%,巴基斯坦的40.8%,印度尼西亚的86.9%,有着明显的比较优势。而如今中国的制造成本已渐与工业发达国家扯平,高出东南亚、非洲一些国家不少,如越南的劳动成本只中国的25%。与高成本相关联的是我国出口数据不容乐观,而同时,一些国际性服装品牌,如西班牙的ZARA、日本的优衣库、无印良品等品牌却在中国加速扩张布局。

在经济发展和消费理念急剧变化的今天,市场对服装的设计、营销及品牌的需求已远非往日,一旦我国的原材料优势和劳动力优势不再,设计研发及营销品牌等又无增色,那么,深陷困境就难以避免了。低端的加工制造环节将不可阻挡地流向成本更低的东南亚和南亚地区,而设计、营销与品牌优势则继续为欧美市场所占据。此种“内忧外患”,对于缺乏竞争力的中国服装业必然成为严峻的挑战。

服装业转型的机遇,主要反映国内市场上。

一是中产阶级的崛起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展现了服装消费的巨大市场。据预测,中国中产阶级及富裕消费者的数量2020年将增加至1.4亿。可以预见未来5年,中国老百姓拥有财富的程度,可能将达到美国1988年时的水平,中产阶级的人数在未来20年可能将增加到6.3亿。按照国家制定的“十三五”规划,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水平,都要比2010年翻一番。这就揭示,到2020年,我国将形成7500亿元服装类消费的增量。目前,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例约为3:1,服装消费也同样有3倍的距离。这种差别的缩小和消除,是中国消费进步的方向,也是服装业发展的巨大空间所在。

二是网络经济蓬勃兴起所产生的积极影响。如今,网络经济已经成为社会生活中愈来愈重要的内容。其中服装业引领功不可没,不少有实力的企业都为此作出了重要的贡献。2015年,服装业全部的电子商务已达3.7万亿元。预计到2020年整个网上购物规模将达到1.6万亿美元,将为服装业带来新的发展空间。

三是我国活跃的资本市场成为服装业转型发展的有利因素。目前,主板、中小板、创业板、新三板在资本市场各显身手。互联网金融,加上海外市场,约有200多家上市公司。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为服装业转型对资金的需求提供支持,展示了良好的前景。

四是更加开放的对外格局,为服装业发展获取国内外资源提供了良好条件。全国各地众多的自由贸易区建设,以及酝酿中的自由贸易港,都将成为新时代新的经济增长点。国家推动全面开放的新格局,为服装业获取国内外更加有利的条件奠定了基础。正在全面深化的供给侧改革,业内实施的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战略,已成为服装行业转型发展的良好机遇。

当前服装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都是市场提出的课题,要交出合格的答卷,需要尊重市场,顺应市场,着力按市场经济的规律办事。

三、服装业转型突破中

发挥市场作用的着力点

服装业转型中存在的困难非一日之寒,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要紧的是以市场为本,把市场作为转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服装业发展的各个重要节点,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

(一)产品:号准市场需求脉搏,实施严格的管理,切实提升产品品质

品质是品牌的核心,是企业安身立命的根本。转型升级,首先是品质升级。提升服装品质水平需要从思想、定位、制度、标准、管理等方面综合发力。

1. 深切领悟供给侧改革的形势和根本要求,树立强烈的品质意识。要视品质如生命,视品质为企业的根基,老老实实地把产品做深做细做扎实。要认识到,社会生产力在我国持续发展的今天,人们对衣着消费的期待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过去着重考虑价格,到转变为现在更加关注质量,甚至品牌的状况。商品质量好不好,品牌影响力大不大、美誉度高不高,都成了深刻影响消费者的因素。着力打造质优的产品应作为企业最基本的要求。

2.号准服装需求市场的脉搏,在专业化细分市场中进行恰当的定位。服装业从总体上应是向中高端发展,促进产业迈向中高端。不同阶层的人有着不同的消费需求,以消费需求划分的市场是个动态发展的过程,相对应产品的品质也需要不断提升。用“萝卜快了不洗泥”作法生产的产品,今天城市中的外来务工人员也是不会青睐的。经营者必须熟悉商道的操作方式,弄明白自己产品的消费群体是谁、消费者为什么要买你的产品。做产品,需要对消费者投其所好,但必须保证相应的质量。

3.制定和实施严格的质量标准。品牌需要质量,质量要靠标准。提高质量,必须要推行更高的质量标准。要着力解决标准滞后老化缺失、重复交叉、体系欠合理、机制不健全等问题。要推动服装业与国际国内标准的接轨,更要鼓励支持企业制定高于国内国际标准的企业标准。有高的标准才有高的质量,才有好的品牌。

4.严格加强质量管理。产品的品质需要用精细化的管理来保证。要建立和健全严密的管理制度,运用导向、考核、经济等各种手段,把保证质量的所有事情都做到位。工艺水平、操作能力达到了,才会有好的产品品质。要创造弘扬工匠精神的氛围,培养有良好人品有精湛技艺的产业工人队伍,为不断提升品牌的质量提供人力资源支撑。

(二)技术:加大研发投入,运用互联网思维和模式,整合生产、管理和销售各环节

从过去重视有形创新到如今提倡重视无形创新,服装业要围绕与科技的关系、与消费的关系来探讨发展路径,发展成为创新驱动的科技产业,让传统产业迈上产业价值链的高端。

1.切实加大研发投入,变劳动密集型产业为资金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根据国际上通行的一般标准, 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5%才有一定的竞争力,我国服装业大多数企业达不到这个要求。加大研发投入,是任何企业都不能回避的一个坎。要下决心调整企业投入结构,逐步将研发投入提升到位,致力于引进新技术,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产品的质量档次和附加值。要建立和健全研发机制,更紧密地开展与科研机构的合作,提高新技术的转化率。

2.运用大数据,建立自己产品的数据库。“互联网+定制”已成服装业转型的一个重要特征。实现这种转型,离不开大数据。基于数据库,企业与顾客可以实现真正的互动,提升企业的服务水平和效率。客户根据自己的品味和喜好,远程进入数据库进行检索,选择自己中意的款式、配色,提出个人的需求。企业则可在全数据设计平台上展示自己的优势产品,以产品全数据设计平台为基础,根据客户的体型身材、性格爱好及职业特点等,开展虚拟量体试衣,并以主导产品为基础,按照科学的审美观,同步推荐相关搭配服飾,顺理成章地形成有个性有品位的服装产品系列推介。

3.在计划、设计、生产、销售、服务全产业链上充分运用互联网技术,建立包括智慧设计、智慧产品、智慧供应链体系、智慧全渠道SPA体系以及智慧管理在内的体系。将声、光、电、视觉识别,以及WIFI和远程控制等应用于产品实践,为客户的生产和管理提供更多便捷、高效的解决方案。我国服装业从加工型、劳动密集型为主转向技术密集和资金密集型为主,有一个过程,应积极创造所需的各种条件。

(三)设计:以市场为导向,以短周期为基本要求,凸显我国文化特色

设计则可称为服装业的核心和灵魂。我国服装设计总体上特色欠鲜明,创意显不足,一直是品牌的软肋。提升服装设计水平,需要充足的经济扶持和文化储备,尤其一定要贴近市场的需求。

1.坚持以市场导向,正确处理设计师理念与满足市场需求的关系。设计理念是品牌的语言,好的设计理念是提升品牌水平的基础条件。现在服装设计领域或面临着一个两难选择:不主张自己的个性,设计师的才华都将无用;主张自己的个性,如何在大众中筛选出精准的小众顾客,并且形成批量生产,又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解决这个矛盾的关键,还是要转变观念,真正以市场为导向,将满足市场需求与体现设计理念统一起来。服装是用来穿的,不是放在展柜里看的。设计产品只有为顾客所接受,才能将商品转化为货币,完成像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说的“惊险的一跃”。

2.将以市场为导向与导向市场结合起来。一个优秀的设计师,应该通晓市场需求,同时又能发挥过人的设计才能,用自己富有创意独具特色的作品吸引顾客,帮助人们提升审美水平,激发潜在的消费能力,对市场需求产生引导作用。苹果创始人乔布斯曾说,消费者没有义务去了解自己的需求。他认为消费者自己认为的需求是很抽象的,而企业则应把这种抽象需求具体化,使需求由局部走向全面,由潜在走向显性。可见,对待中产阶级的消费潜力,需要经营者进行充分了解和主动引导,这也是服装业转型的重要内容。

3.适应市场的快速变化,在新产品短周期中以快制胜。我国服装业带有传统模式烙印的产业链条,设计管理环节的周期比较长。而在一些工业发达国家,从设计研发到进入销售,新产品的周期一般为2周,快时尚类最快则只需要4天。我国却平均需要约10周的时间。这种显著的时效差距,是适销对路产品开发难,库存积压严重,资金周转缓慢的一大原因。服装业设计环节,务必要保持对市场的高度敏感性,提高效率,快速反应,在其他企业还未开始模仿之前,以更有利的销售价格来获得高额利润和附加值。

4.融入我国灿烂的文化基因,彰显精彩而富有神韵的民族特色。我国民族众多,有着几千年累积的丰富的文化宝库。然而服装业对我国传统优秀文化的应用有欠深入。破解同质化竞争困境,刷新品牌特色,一定要善于从我国的优秀文化宝库中汲取营养,提炼精华,兼收并蓄民族特色与世界风格,从本质上体现中式的风格和韵味,从设计思想上去研究现代中国风格服装的内涵,并产生表现中国风格的成熟的手段,形神兼备,设计出精彩而富有神韵的,经得起市场检验的服装精品。

(四)渠道:贴近消费者需求,增强服务因素,推进线上线下一企一策

不少企业在转型中遇到的困扰是,线上还是线下?渠道下沉还是不下沉?实践表明,营销方式的选择没有绝对的好孬之分,要害在于要从市场的实际出发,从品牌定位出发。

1.着眼于在营销中提供精细化服务,打造满足智能化、个性化和定制化需求的“服务型企业”。今天的营销已远不是粗放式经营意义上的“卖东西”了。人们的消费需求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谁能向客户提供良好完善的服务,谁就能占领营销的高地。服装企业渠道端需要逐渐步入产品和服务驱动、以消费者为核心的精细化变革阶段。如果服装店将不只是简单地售卖产品,而是在有声有色地演译故事、售卖文化,转型成功即指日可待。要明确转型就是要增强服务型企业意识,明确服务就是竞争力,有针对性地与自己定位的消费者互动,向其提供优质的服务。

2.充分运用新技术手段,建立计划、生产、批发和销售为一体的流通渠道。随着新零售时代的到来,以往经常用性别、年龄、职业、收入等因素划分消费者的方法,将愈来愈显得陈旧,“代际”将可能成为区分人群的指标。目前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广泛运用,全域营销、大数据驱动研发、共创供应链、全渠道融合、智慧门店和品牌大数据,已为服装业营销,提供了大展身手的渠道。要将精准的用户分析数据作为企业最宝贵的资源,高度重视消费者需求动向的分析,用计算机系统保持流通渠道的通畅。

3.全面比较当前渠道销售的特点,选择适合自身品牌的营销方式。目前服装业营销一个较普遍的问题是,线下太贵,线上太乱。线下渠道成本走高,网上开店引流成本也不低,非常容易产生库存问题。同时,是固守一线城市,还是下沉二三线城市,也不能一概而论。线下应该成为智慧门店;线上也应是可以与智慧门店相融合的网络销售。为避免冲击实体店业绩,可以采取线上、线下不同款的销售策略。要从自身的能力和特点出发,一企一策,致力于创新渠道的方式。走快批模式,恰当整合渠道,仍然可以是满足中低端阶层时尚需求的形式;有自主原创能力的企业,则要把审视重点放在满足快速成长的中产阶层的需求上。

(五)管理:推进扁平化,构建大平台,形成和完善市场供应服务体系

服装业转型需要管理的不断创新,不断提升其现代化水平。

1.实施扁平化是管理体制创新的重要方向。要减少管理层次,打造富有成效的制度系统,最大限度地调动从业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以客户需求为中心,可以实行反向整合组织资源、以节点管理为核心的高效率、扁平化组织再造,按照供应链条、生产制造、客户服务、财务管理、信息处理、人力资源等功能,组成精干的、反应灵敏高效的管理中心。将企业目标化解,全员对应目标,目标对应全员,高效协同。使各个节点成为具有相对独立客户服务能力的单元,享有充分的自主权和决策权。以这种各方共同创造价值的价值链和网络协同,着力提升管理运转效率。

2.贯彻“小企业、大平台”的管理理念,接入互联网平台,探索实施具有新时代特色、可以推广的先进管理模式。对内以扁平化组织管理模式不断扩大公司内部規模,对外不断形成和完善市场供给服务体系,推进具有鲜明互联网时代特征的管理创新。要向生产智能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人性化、产品绿色化、组织运行柔性化要竞争力。通过强化有效劳动、重组生产流程、加大员工培训、合理利用信息化手段等措施,使每一个生产环节精细化、数字化,有效提升劳动生产率。

3.制定行之有效的措施,践行品质化、精致化、高端化的工匠精神。要学习供鉴德国和日本的工业管理经验,改革分配等激励机制,把培育一大批精通服装工艺技术的产业工人,作为管理的重中之重,通过管理创新创造行业最好的用工水平。

(六)品牌:以文化为引领,在经营的各个环节落实品牌建设的要求

“二八定律”的市场竞争现象,在服装业同样见效,20%的强势品牌,就能够占据80%的市场份额。当今的经济强国都把品牌建设提升到战略层面,全力占领品牌制高点,品牌的力量不断彰显。我国服装业品牌建设长期处于较低的水平,加强品牌建设,扩大品牌影响刻不容缓,是转型非走不可的路径。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品牌建设的状况,是转型升级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志。服装业品牌建设涉及的问题众多,当前要着重抓好以下几件事。

1.讲好品牌故事,挖掘品牌的文化底蕴。一边是我国的传统文化享誉世界,一边是服装品牌的苍白,这意味着重视品牌后面的文化,讲好品牌故事,我们还任重而道远。加强品牌建设,提升品牌水平,一定要高度重视文化在品牌打造中的作用。要视品牌故事为品牌的无形资产,是加强与消费者情感沟通的纽带。不仅要讲好服装品牌创业、创新的故事,也要讲好故事背后展现的中华民族勤劳勇敢的品格,历史悠久的中国文化,与世界合作共赢的中国情怀,揭示故事中沉淀的品牌精神,把故事讲得动听而直抵人心。

2.在传承中坚守,从计划、投入、制造、制度各方面为品牌建设提供支撑。品牌建设绝非一朝一夕之功,要有历史和文化的沉淀,要有品质和信誉的积累,更要有一颗永远追求精益求精的工匠之心。品牌建设一代一代传承,才能打造百年老店,才能使品牌建设之路走得更加踏实更加有力。品牌建设,是企业转型发展的要害,需要有清醒的思考,缜密的规划,有长远的眼光,舍得掏口袋,不怕下功夫,为品牌的管理、传播、维护提供必不可少的条件。

3.坚持诚信原则,实现品质和口碑的统一。品牌建设和营销,首先要有经得起市场检验的好品质,有与众不同的受到消费者欢迎的特色,这需要扎扎实实地下功夫,做产品做精做好。同时,也要做好品牌的传播工作,形成广泛的口碑。这两方面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也就是把“做”与“说”结合起来,做到“言行一致”,形成品牌持久的影响力和美誉度。

4.从舆论、制度等各方面,激励、保护创造品牌的企业家精神。一个好的品牌背后,往往都有一个优秀的企业家。把一个品牌立起来,并长久地扎根于消费者心中,没有企业家的作用是完全不可能的。国际国内的许多知名品牌,都凝聚着企业家的心血和智慧。在服装业转型突破的今天,应更加重视和发挥企业家的积极性、创造性和聪明才智,要广泛传播企业家先进典型,激励企业家们在国际上唱响更多中国自主的服装品牌。

服装业转型升级,以市场为本,企业要成为当仁不让的主体,同时也要社会各方面力量为转型突破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四、營造有利于服装业转型突破的市场环境

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是服装业转型升级的根本,同时也要看到,市场并非万能,在一定的条件下,市场是会失灵的。因此,着眼于市场,推进服装业转型,也需要政府、社会组织各方面力量提供必要的支持。

1.以政府部门为主体,切实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维护良好的法治环境。品牌权益维护难,是服装业转型的一大瓶颈,假冒伪劣行为屡禁不止,极大地伤害了服装业的品牌建设。政府相关部门要守土有责,动员和组织各方面力量,严厉打击一切侵害服装品牌权益的行为。

2.继续深化政府部门改革,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目前正在推进的政府部门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体制机制改革,对进一步优化服装业转型突破的市场环境有着重要的意义,削减不合理的前置审批和许可上,也还有不少的空间,需要持续深化改革,真正降低服装业转型突破的制度性交易成本。

3.以打破地方保护主义为突破口,维护公平的市场秩序,营造良好的经营环境。要加强和完善市场的监督与管理,破除行业壁垒和地方保护,对各类垄断行为和不正当竞争行为,应发现一起,坚决查处一起。同时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保障服装业在公平的市场环境中加快发展。

4.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鼓励创新的生态,保持良好的社会环境。要创造有利于服装业转型突破的舆论条件,尤其要形成传播品牌、爱护品牌的浓厚氛围。同时广泛运用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导向市场,因势利导地提升消费者的审美能力和水平,为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做出有益的贡献。

推进服装业的转型升级,国家应该加强顶层设计,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作用、企业的主体作用、政府的推动作用和社会的参与作用,解决服装业转型中的突出矛盾和困难,使国民经济这个重要的支柱性产业,通过转型焕发生机和活力,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新华社.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D/B]. http://www.gov.cn/xinwen/2017-12/20/content_5248899.htm.

[2] 王映雪. 广东省纺织服装业出口贸易现状及对策分析[J].商情,2017(32).

[3] 吴郑宏.中产崛起与服装业的供给侧改革[J].商场现代化,2017(14).

[4] 赵瑞希.服装业华丽转身后面临渠道尴尬[N].经济参考报,2017-09-08.

[5] 刘众. 我国服装业转型的难点与思路[J].开放导报,2013(4).

[6] 马培华.推动中国品牌实现新飞跃[N]. 人民日报,2017-12-23 .

作者:刘众

上一篇:高职创业教学工商管理论文下一篇:企业服务体系失效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