杠杆加工艺术管理论文

2022-04-18

摘要:“精准教学”是基于斯金纳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提出的主张,精准教学包括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效果的精准,精准的课堂教学是解决过重课业负担、提高学习效率的基础条件。在教学实践中,以教学目标设定的精准、教学内容选择的精准、学情研判的精准、预设与生成处理的精准、学教方式选择的精准五个方面实践精准教学,探索初中科学从“经验”到“精准”的科学教学策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杠杆加工艺术管理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杠杆加工艺术管理论文 篇1:

王西京 心系艺术发展,两会真挚建言

王西京,1946年8月生于陕西西安,现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协中国画艺委会委员、陕西省文联副主席、陕西美术家协会主席、西安中国画院院长、西安美术家协会主席,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艺术学院名誉院长、教授,兼任中国艺术研究院教授、西北大学、云南大学、西安美术学院教授,第九届、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一级美术师,被国务院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荣获“中国时代先锋人物”、“第四届中国改革十大最具影响力新锐人物”、“陕西省红旗人物”、“陕西省行业领军人物”、“陕西省优秀共产党专家”、“劳动模范”等光荣称号。

四十多年来,他曾在国内外报刊、杂志发表作品五千余幅,先后出版作品集、论文集等60余种。

王西京曾先后在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英国、法国、泰国、韩国及香港、台湾、澳门、深圳、大连、北京、广州、郑州、合肥等国家和地区及城市成功地举办画展三十多次,被新加坡南洋美术学院、马来西亚艺术学院、泰国东方书院聘为客座教授。

王西京在2000年荣获日本政府“国际阿卡得密奖”和“教育文化勋章”;2002年荣获汉城国际书画大展“国际贡献奖”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奥林匹克运动”特奥金质奖;2003年获日、中、韩“国际美术节大展”金奖和“中国北京国际美术节”特等奖;2005年获“法国国际美术沙龙展”特别奖,是我国在海内外享有盛誉的艺术家。

为艺术品市场召唤“诚信”

王西京不仅在艺术市场上不懈追求,佳绩不断。作为第九届、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他一直心系艺术市场的健康发展,今年两会期间,他专门为此写了提案。

王西京认为,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可谓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当然,在这种快速发展的态势中,也不断积累了大量的问题。尤其是诚信机制的建构与培育方面,问题最为严重。可以这样说,中国艺术品市场的诚信问题,已成为艺术品市场发展过程中的“母”问题,也可以说是问题之“母”。

“我们知道,市场经济的健康而又快速的发展,靠的最为基本的东西就是‘货真价实’的信用,无论市场如何进化、如何发展,如果缺乏了这一基本信用的支撑,市场经济就会在高成本的交易中土崩瓦解。”王西京在提案中如是写道。

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信用的建立离不开诚信机制的建立。中国艺术品诚信机制的建设是一项工作量艰巨、困难重重的社会系统。这不仅仅是因为我们所面临的大的信用体系及信用环境存在问题,更为重要的是,中国艺术品市场在发展进化的过程中,商品化的进程不完善、不彻底,更多地依靠民间力量发展生长起来的艺术品市场,无论是从其历史传统还是当下的发展态势,信用缺乏问题从来就没有间断过,诚信问题、诚信机制的建设问题,也一直都是中国艺术品市场没有认真完成的课题。

可以说,诚信危机已经成为制约中国艺术品市场发展的关键问题,而信用及其体系的缺失是问题的核心,而建立以征信体系为核心的诚信机制,是突破艺术品市场发展瓶颈的重要举措与中心问题,是中国艺术品市场做大做强的最为有力的支撑,更是中国艺术品市场规范与有序发展的重要基础与保障,是进一步做强、做大中国艺术品市场的急迫的需要。

征信服务虽然在中国的发展仅有短短的十几年时间,但在世界上,它却是一个经过一百多年发展的成熟行业。征信是指依法收集、整理、保存、加工自然人、法人及其他组织的信用信息,并对外提供信用报告、信用评估、信用信息咨询等服务,帮助客户判断、控制信用风险,进行信用管理的活动。中国艺术品市场征信的概念可以概括为:依托相关法律法规,在征信业发展的基础上,艺术品征信机构收集、整理、保存、加工、管理自然人、法人及其他组织的艺术品市场信用信息,根据需求并对外提供艺术品市场专业化的信用报告、信用评估、信用信息咨询等服务,帮助客户判断、控制艺术品市场中的信用风险,对中国艺术品市场信用进行系统化、科学化、规范化的管理等一系列活动的总和。

“历史在召唤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品市场征信服务体系的建构。我国艺术品市场走向市场化,走向国际化,中国现代化的艺术品市场体系要快速发展,决定了建设现代化的艺术品市场征信管理体系不仅仅是一种选择,更是一种必然。随着中国艺术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中国艺术品市场的信用交易也会越来越频繁,并一定会成为市场交易的主要手段。面对这样的趋势,中国艺术品市场征信信用管理意识和信用管理水平急需要稳步提高。特别是中国艺术品市场征信体系能否迅速建立起来并不断发展完善,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关键的影响作用。所以,需要我们建立与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品市场征信管理体系,这就要求我们,在政府的主导和推动下,按照经济规律的要求,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将国外的先进经验创造性地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王西京说,正是在这样的文化产业背景下以及他那极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他在提案中提出了很多真知灼见。

对话王西京:

建构中国艺术品市场征信体系

《中华儿女》:在您的提案中,您提出要加快中国艺术品市场征信体系建设立法的进程,请问,这是基于什么样的考虑提出的呢?

王西京:中国艺术品市场征信体系建设涉及社会各方面,加快征信体系建设立法的进程,在已有《征信业管理条例》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一是信用信息数据的收集、公开、使用、披露,个人隐私、商业秘密和国家机密的保护,违反信用行为的处罚等问题都离不开法律的支持。为此,在艺术品市场征信体系建设之初,就应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对征信活动进行规范,完善有关征信问题的处理细则,制定配套的实施方法。征信立法是我国艺术品市场征信事业得以健康发展的一个根本措施。建立良好的社会信用体系,不仅要靠道义劝说,更要靠法律规范,要为形成健康的社会信用体系创造良好的法律环境。相关立法工作可以分成两部分来完成。一方面修改现行的相关法律和法规,为信用数据的开放做准备。另一方面尽快出台关于征信数据开放和征信数据使用规范的新法律。

《中华儿女》:您在提案中写道:以组建艺术品市场征信管理中心为契机,加快中国艺术品市场征信体系的建设,您认为,在当下,应当拿出什么样的举措来实施呢?

王西京:中国艺术品市场征信的管理,目前最合适、也是最主要的是采用集中式架构的管理模式,即是在全国艺术品市场征信体系中,仅设有一个集中的征信系统与管理中心,即建立全国艺术品市场征信系统数据与管理中心——中国艺术品市场征信管理中心,各分艺术品市场征信中心向该中心提供征信数据,全国艺术品市场征信系统数据中心统一面向全国服务。中国艺术品市场征信管理中心主要职责是依据国家的法律法规和人民银行的规章,负责全国艺术品市场统一的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和中国艺术品市场登记系统的建设、运行和管理;负责组织推进艺术品市场业统一征信平台建设。

在征信体系建设的初始阶段信息数据缺乏、信用查询需求较少的情况下,由文化主管部门出资建设艺术品市场登记认证的数据库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即建立对艺术品的创作者、价格和经营者进行登记的数据库,能够发挥数据库在较短时间内覆盖面广的特点,发挥国家文化主管部门对艺术品市场的宏观管理作用,以监控艺术品市场,抑制赝品,遏制恶意炒作。但中国艺术品市场征信体系的建设及征信产品的使用还是应该走市场化的道路,充分运用市场经济的杠杆作用,这样才有利于征信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中华儿女》:如何确保艺术品市场征信机制?如何能够保证征信机制的保障公平和效率的统一?

王西京:建立中国艺术品市场信用体系就是要解决艺术品市场参与者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使守信者获得惠顾,失信者付出成本,保证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公平和效率。因此,必须建立失信惩戒机制,保障艺术品市场交易中的公平性。一是由国家文化主管部门做出行政性惩戒,定期公布“黑名单”和“不良记录”;二是由艺术品市场信用信息监管部门做出监管性惩戒,主要有警告、罚款、吊销营业执照等;三是由社会服务机构做出市场性惩戒,主要是对信用记录好的机构和个人给予扶持,对信用记录差的企业和个人给予严格限制;四是通过信用信息网络传播达到社会性惩戒,主要是扩大对失信者的负面影响,让失信者一旦有失信记录,就处处受制约;五是由国家司法部门做出司法性惩戒,主要是依法追究严重失信者的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通过这一系列惩戒措施的实施,达到彰显诚信、惩戒失信、构建和谐社会的目的。

《中华儿女》:规范我国艺术品市场发展秩序,构筑我国艺术品市场信用体系,可以说是一项复杂而又艰巨的系统工程?如何建立有中国特色的艺术品征信行业管理体制,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您有何建议?

王西京:的确,规范我国艺术品市场发展秩序,构筑我国艺术品市场信用体系,是一项复杂而又艰巨的系统工程。这就需要从多方面采取措施,进行有效的综合治理。在我国征信行业发展过程中,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大力培育扶持以企业征信、个人征信、信用管理培训和信用管理咨询服务为主要内容的中国征信行业的发展。这是建立我国社会信用体系任务中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当前,为推进我国艺术品市场征信行业的发展,就是迫切需要建立有中国特色的艺术品市场征信行业管理体制。我国征信行业的发展是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诞生的,是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而发展成长的。因此,政府对艺术品市场征信行业的行为管理,完全有条件从一开始就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艺术品市场征信业的管理体制。即政府在艺术品市场征信行业管理中,并不直接参与到具体征信产品的生产与服务中,而是围绕艺术品市场征信监督管理为艺术品市场征信的发展建立和创造良好的环境。

作者:周建昌

杠杆加工艺术管理论文 篇2:

探寻从“经验”到“精准”的科学教学

摘 要:“精准教学”是基于斯金纳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提出的主张,精准教学包括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效果的精准,精准的课堂教学是解决过重课业负担、提高学习效率的基础条件。在教学实践中,以教学目标设定的精准、教学内容选择的精准、学情研判的精准、预设与生成处理的精准、学教方式选择的精准五个方面实践精准教学,探索初中科学从“经验”到“精准”的科学教学策略。

关键词:经验;精准教学;教学策略

教学中的“精准”指根据课标,教材和学生发展的实际情况,遵循学科教学规律、学与认知规律,聚焦课堂教学价值,准确把握教学目标、内容,构建合理的教学结构,使学生在“三维”目标上得到发展,是预期目标和教学结果完美契合的过程。笔者多年的课堂觀察发现,造成课堂教学不精准的原因很多,需要从对应的角度去改变,要对教育对象精透研究,教学管理精细操作上去下功夫。在科学教学中,笔者尝试从以下几个策略探究科学课堂,实现“精准教学”。

策略一:在设计上,目标精准研制

例如:九年级上册《简单机械》第一课时是科学概念的建构学习。杠杆概念的学习是在学生已经建立了力、功等物理学基本概念后,接触和学习的第一种简单机械。杠杆概念的建立需要对这些众多的具体实例进行抽象概括,特别是力臂在杠杆实物上并不能直接发现,这对学生的自主建构带来很大的困难。因此,笔者在内容上,将教学目标精准定位为以下几点。

1. 通过观察与实验,感知并寻找杠杆特征,完成由实物到模型的思维转变,提升建模能力。

2. 通过让杠杆动起来思想学会识别杠杆的支点,完成思维从静态到动态的升华。

3. 通过研究杠杆典型个例,学会区分动力与阻力,体会自然界的矛盾对立和谐。

4. 通过探究动力大小与作用的方向是否有关的实验,学会运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实验,通过对实验结论的分析思考,理解力臂存在的意义,逐步学会分析杠杆的五要素,培养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

教学目标定位意图是:目标1在充分暴露学生前概念的基础上,搭建脚手架为学生提供信息,让他在信息加工、知识建构的过程中得到充分的证据支持,驱动学生的归纳分析,自主建构杠杆概念。目标2、3在目标1的基础上,通过表征建模,科学方法应用(杠杆由静态到动态,完成思维从静态到动态的升华),对杠杆五要素进行典型个例分析,体会自然界的矛盾对立和谐。目标4建立在小学已经知道杠杆有动力点、阻力点的基础上,通过运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实验,然后对实验结论进行分析思考,理解力臂存在的意义,学会分析杠杆的五要素,培养分析概括能力。

策略二:在内容上,结构层次精准安排

在七年级上册《物质的构成》学习时,其中一条教学目标设计成:通过研究黄豆和芝麻之间存在空隙的活动,应用类比的研究方法进行实验类比设计,并动手制订方案、进行分子之间存在空隙的实验,能依据证据做出解释。目标制订后,笔者对教材的板块安排做了一些精准调整,在课堂结构上做了精巧的安排。设计了这样的学习路径来精准达成目标。

任务1:列举生活中的宏观物质有没有看起来紧挨在一起,其实他们之间是有空隙的事例,寻找证据支持自己的观点。

任务2:以小组为单位,根据提供的器材设计实验方案,然后动手做黄豆芝麻混合实验,观察并收集证明物体间(颗粒间)存在空隙的宏观有效证据。

任务3:小组归纳研究的关键点,推荐一个同学汇报。

任务4:小组讨论,尝试设计分子间有空隙的实验,体会研究微观分子间有空隙可以类比宏观世界两种颗粒间有空隙的研究方法。

任务5:观察演示实验,找出混合后体积减小的宏观证据。再通过模型形成更直观的感受,尝试利用证据解释原因。

笔者认为:精准之一:遵循学生的认知线。要从宏观世界走向微观粒子,需要一个建模的过程。我设计这些任务,意在要让学生带入已有的认识与观点,自己动手实验去验证与探究,通过类比的思想方法去迁移设计研究方案,收集证据,解释现象,自主发现与说明,实现对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的认识。精准之二:结构调整凸显方法线。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对看不见的微粒分子认识起来有一定的困难。所以突破认识微观世界的方法,也是本节课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目标。我将黄豆与芝麻混合实验提前,学生能客观直接地找到颗粒间存在空隙的直观证据,通过类比迁移师生共同梳理出研究微粒间有空隙的方法。

策略三:在导学载体上,核心问题精准设计

苏格拉底说:“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精准的核心问题设计是实施精准教学的有效载体,一个具有统摄性的问题它能引领学习活动的走向,带领出往后其他学习问题。使整个学习活动都能围绕寻找这一问题的答案而进行,从而为达成或拓展个性化的精准教学提供可能。

在执教浙教版八年级下册《指南针为什么能指方向》时,以“指南针为什么能指方向”的一个上位问题,研究时用“可能是什么原因引起的”作为引导,以“性质决定用途”的思想方法来预见其原因,即“是否与材料有磁性有关”。这样,一个可操作的研究问题就确定了。然后在统摄性问题的引领下学生自然而然想到“磁铁到底有哪些特性”更具有实验操作下的问题。

笔者认为,学习过程不仅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也是一个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在解决问题中发表自己的观点,产生新的疑问,暴露学生各种困难、障碍和矛盾。所以精准的核心问题设计是精准教学的前提,问题激发问题,问题助推师生互助,敏锐、精准的导学是关键。课堂是师生交往、合作、互动的情感场、智慧场、生命场。

策略四:在导学处理上,机会精准研判

课堂的主体是学生,教师起主导作用。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安全自由的师生、生生关系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只有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让学生积极自主自发地去学习。在课堂教学中,在感受上师生能配合对位精确也是精准教学的保障。

在执教《浮力》这一节时,笔者给出软木塞、铁块、铜块、橡皮泥等物体让学生判断他们的沉浮。

师:“下面哪些会浮在水面上,哪些会下沉?”

生:“木头上浮,铜、铁等金属和橡皮泥下沉。”

师:“为什么铜、铁和橡皮泥会下沉,而木头却是上浮的呢?”

生:“因为木头轻(质量小),铜、铁和橡皮泥重(质量大)。”

我没有对学生的回答做出评论,继而把橡皮泥捏成一团放入水中,橡皮泥下沉了,而把橡皮泥做成碗状,再放在水面上,橡皮泥却能浮在水面上。

師:“同一块橡皮泥,没有改变它的质量,所受重力也相等,为什么捏成一团就下沉,做成碗状却上浮了呢?同样的,为什么铁块在水中下沉而用铁制造的,比这铁块质量大多的轮船却能浮在水面上?”

学生开始沉默,意识到仅凭质量的大小来判断物体的沉浮是不科学的。

这种现象与学生认为的铜、铁等金属要下沉的认识矛盾。于是,产生了问题情境,不是物体的质量大就一定会在水中下沉的。可见,要让学生认识问题,最好就是使学生在推理中发现矛盾,教师引导学生质疑。

精准教学的本质是因材施教,既要关注目标,又要精准到人,针对教育对象做出精准的研究,寻找更精准的教学方式。所以精准备课、精准教研、精准帮扶、精准评价是实现课堂精准教学的必备环节。教学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艺术。教学,并不断地研究,即,边教,边学,边研,唯有三者的高度结合,才能让我们的教学成为技术,进而达到艺术的至高境界。

策略五:在学法选择上,方式精准恰当

学习支架俗称“搭脚手架”,是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必要的框架、线索、路径、信息和资源,引导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引去开展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在支架的选择与设计上笔者认为要考虑两个方面:其一,支架选择:能从学生学习角度出发,把握教学重点和难点,选择或设计学习环境、课程资源、学具教具、教育技术等,能否有效支持学生的学习?其二,支架设计:是否有高认知水平的问题或学习任务的设计,问题或学习任务能否导引学习展开、深入思考?导学稿运用是否合理,能否有效支持学生的自学、合学、探学?

案例:在执教《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这一课时,借助iPad技术支撑教学。分为三步:

1. 课前学生收集大量的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现象,很多同学拍摄视频,记录过程,进行分析比较归类。

2. 全班同学在拓展课上先展示交流,形成一个庞大学习资源。教师组织学生对组内、组间资源进行评价,对信息进行筛选,形成他们自己小组的观点。提交最好的典型的资料图片、文字介绍、观点阐述给教师。

3. 课中,教师利用技术,将各研究小组的信息整合,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与方案。学生用电子板报、演示文稿、宣传海报的形式来表达自己对植物感应性与向性的理解与区分。

4. 课后,感兴趣的学生可以进一步观察各种植物的调节方式,还可以查询各种信息搜寻工具,在线资源、电子书籍、电子刊物、数据库。

精准教学和个性化学习指导是分不开的。例如在小组交流学习的“多师模式”分组辅导后,对考试思路进行错误归因,对老师辅导进行小结板演。个性需求解决后,主讲老师再次利用大数据,聚焦全班的共性问题,集中火力解决全班错误率最高的题目和知识点。之后,学生利用个性化学习手册练习推题,助教小组长再次下组辅导答疑,并将各组情况向主讲老师进行汇总,师生共同讲解落实。

综上所述,精准是教学的精华与价值所在,是效率的表征,是教与学、知识与技能、思维与习惯、内容与形式、目标与结果的“合拍”“匹配”和“对位”。所以,将精准教学加入初中科学教育中势在必行,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学生的发展适应社会的发展,成为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让我们孜孜不倦地追求着自己的教学能够成为技术,并逐渐地精准教学,向“教学是一门艺术”的最高的境界出发。

参考文献:

[1]冯卫东.为真学而教——优化课堂的18条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8.

[2]盛群力.《操练技能、策略与过程:熟能生巧的方法》精准教学系列丛书[M].郑州:大象出版社,2018.

[3]盛群力.《加工新知:参与学习的方法》精准教学系列丛书[M].郑州:大象出版社,2018.

作者简介:

彭海华,浙江省嘉兴市,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新丰镇中学。

作者:彭海华

杠杆加工艺术管理论文 篇3:

中国传统筷箸设计研究

摘 要 筷子是由“两根棍子”组成的简单工具,但是这两根经过中国人上千年设计与改造的棍子包含了中国人对宇宙、自然界最质朴的认知,无论是在功能上还是在材料、造型等方面,都展现出了一项优良设计所应该具备的因素。通过对筷子的选材、造型、功能以及中国传统筷子的象征意义等方面的研究,揭示日常用具的设计与制造的要求,解释了筷子为什么能够成为中国饮食文化的代表性工具,同时也说明了筷子这种工具在各方面的先进性。

关键词 筷子;设计;传统文化;功能

引用本文格式  陈圣鋆.中国传统筷箸设计研究[J]. 创意设计源,2019(3):67-71.

世界上的用餐工具主要有三种:刀叉、手拿以及匕箸(勺子和筷子)。这三种工具的使用者都在极力证明他们用餐方式的合理性。但是在理性思考全球人类饮食结构的研究者看来,餐具只是民族饮食文化的外延和具体化,体现的是当地的文化传统。只要健康、安全、无害,几乎所有的餐饮方式都可以被认为是人动作行为开发的起源。(图1、2)

筷子是中国饮食方式在华夏文明上辐射的结果。目前已经发现的最早的筷子文物是云南祥云大波那出土的春秋时期的青铜箸三支,长24cm~28 cm,圆柱形[1],这一文物的发现有力地证实了中国至少三千年的用筷文化,而中国人使用筷子夹食物的行为可以向前推测至一万年前。随着生产力水平的发展以及朝代的更替,箸在中国的社会文化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有些筷子是贵族穷奢极欲使用贵重材料制成的,有些筷子被作为嫁妆礼器,还有些筷子被用作试探臣子心智。如此简单的“两根木棍”为何能够有这么多的文化遗传?本文以中国人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竹木筷子为例,对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中的餐具文化进行设计角度的研究。选用日常使用的筷子主要是因为作为艺术品的筷子一般都经过了过度的装饰,与传统的餐具所表达的语言有所差距,且日常使用的筷子更符合使用功能的需要,其整体设计造型简洁、尺度合理、功能复杂、文化意蕴深厚,体现了中国古人的生活智慧与造物巧思。

一、质朴自然的材料选择

中国人在造物材料的选择上具有很高的要求。《考工记》中总结道:“想要得到工艺精良的器物,必须要顺应天时,适应地气,使用上佳的材料,制作者的手艺要达到精巧的水准。”这说明“材美”在造物领域是可以与“天时、地利、人和”相媲美的,可见选用合适的材料对于中国传统造物来说是多么重要。

中國传统筷子的常见材料有:木或竹。《考工记》中的要求是:“一者,以为媺(音美)也;二者,以为久也;三者,以为利也。”[2]原文意为:第一点要求是木理均匀,没有结节和伤疤;其次要质地坚韧,保证使用时间长久;最后材料之间的结合要紧密且要打磨滑润。这个评价标准运用到材料选择的要求上,就是材质均匀美观,无明显损伤;质地优良,坚固耐用;材料光滑圆润,便于与制成的配件进行搭配。

木质或竹质拥有天然的纹理,无论是简单地打磨之后涂上无色的保护层,还是涂上颜色进行装饰,都是非常美观、适用的原材料材质,特别是一些贵族使用的乌木筷子,兼具木的深沉雅致与石的厚重凝实,在造型上又纤巧精致,搭配金银丝线镶嵌,达到了非常高的造物艺术水平,且竹木耐磨损,不怕摔碰,不易损坏。此外,木头与竹子的打磨加工难度比较低,能够达到光滑不伤人的使用要求,再加上外面保护层具有隔离作用,便于加工与长期使用。

中国古代还出现过金、银、铁、铜、象牙、玉、陶瓷等材质的筷子。木与竹在选材上与之相比更具优势,一方面,筷子是日用品,损耗较大,且中国古代在消毒杀菌方面的能力非常低,往往一次伤口感染就能够致命。所以普通百姓会要求使用无害且廉价的材料制作夹食入口的筷子,即便是贵族家庭,也不会天天使用需要经常保养的金筷、银筷、象牙筷,而是使用一次后便妥善清洁保存了。另一方面,木头与竹子来自大自然,制作筷子的过程虽有加工,但并没有添加有害成分,最后回归自然的时候可减弱对环境的压力。而其他的材料都或多或少地添加了化学成分,与自然状态下的天然成分相差较大,且中国古代的建筑和家具陈设的用材皆以竹木为主,使用竹木做筷子更容易使整体环境融为一体。其次,木与竹本身属于安全无毒的材料,虽然会滋生细菌,但是短期使用(三个月左右)是没有问题的,铜和铁会生锈,不但会影响食物口感,经常食用还会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再者轻便木头与竹子做成的筷子不怕摔,不像陶瓷怕摔怕撞。

综合以上种种考虑,中国历史上虽然出现过各种材质的筷子,但是最后留在广大百姓厨房里的还是用竹木制作的筷子。这不仅仅是受古代中国人顺应自然的生活理念影响,还是在选材上进行设计与再设计之后的完美成品。这样完美设计的结果契合了中国传统造物观念中顺应天时,适应地气的要求,对现代设计中的绿色设计方面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二、极简造型与多重功能的设计

全世界筷子的造型相差不是很大,除了国外的部分中餐厅出现的一种将叉子与筷子结合到一起的筷子以外,所有的筷子都是一对儿大约5mm宽的“木棍”。不过,这个“ 木棍” 是经过设计的,分别表现如下:中国的筷子七寸六分长(22cm~26cm),上方下圆(象征天圆地方);日本的筷子更短,末端较尖便于剔鱼骨;韩国的筷子呈扁平状,上宽下细。区分人与猿的标志是旧石器时代人类将石头加工成了工具,与此相类似,将木棍加工成筷子标志了中国饮食文化的开端。因为有了筷子,远古时代的中国先民们才适应了吃被切成小块烧熟的食物,这是中国美食与西餐最大的区别。

在最原始的筷子使用者眼中,筷子就只是筷子,是吃饭夹菜的工具而已,不方便的时候随便两根竖直的细棍子都是可以的。所以他们的筷子有长有短,有钳手型执筷,也有剪刀手型执筷。但是筷子能够在中国传承这么长时间,在中国文化中已经取得了“合法”的地位。中国筷子的造型上方下圆,象征着天圆地方,是中国古人对宇宙的朴素认知;标准尺寸为七寸六分,象征着人类的七情六欲,是饮食男女的俗世欲念;筷子必须要两个才能搭配使用,象征着阴阳转化才能够达到世界的和谐稳定,是一种阴阳五行学说,也是中国人传统的世界观。礼仪中的钳手型执筷方式中,大拇指与食指象征天,最长的中指象征人类,无名指和小拇指象征大地,代表了天地人三才。筷子原来叫“箸”,吴中的水上人家认为与“住”同音,于水上交通不吉利,因而改用吉利的“快”的谐音称“筷子”,他们用筷子而不用刀叉或手拿,是因为筷子功能更加强大,更加符合中餐饮食的礼仪规范,这样,筷子就完美融入中国的天人合一、阴阳五行的思想中了。

这些说法有些是出自于中国的传统文化,有些是后人在为迎合学说而牵强附会,有些带有强烈的中国式宗教色彩。但是这些解读语言都是“仓廪实且衣食足”的文人和贵族制定的,不过无可否认的是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筷子本身就带有中华文化的烙印,是设计中的文化功能的体现。只可惜由于竹木不耐腐蚀,中国有没有出现过其他款式的筷子,那些筷子长什么样子,有什么特殊的用途,又为什么消亡了,这一切我们目前都没有资料。不过,从另一方面说,仅仅从现在我们能够看到的筷子来说,其设计应算得上是真正的多功能设计。

中国人的筷子最主要是用来吃饭的。由于中国筷子的长度,执筷的方式可以分为两种:钳手型和剪刀手型。(图3)钳手型执筷时两根筷子上下并列,不相交,夹菜的时候下面的一根筷子不动,上面一根筷子以中指为支点转动,以筷尖夹住食物。而剪刀手型执筷时两根筷子内外并列,在筷子的中部相交,握筷的食指与大拇指控制靠外的一根筷子转动,内侧的一根则不动,夹菜的时候,两根筷子相交的位置和角度会发生变化,以这个夹角对食物施力,可以夹住食物。看上去如此简单的动作可以对食物进行夹、挑、挖、拌、壓、钻、插、分离、包裹等一系列动作,从功能上完全覆盖了西方餐具中的刀和叉的功能。

除了饮食之外,中国人手中的筷子也有千奇百怪的作用,如厨房里的打蛋器、搅拌棒、代替蒸笼的篦子等。在餐饮之外,筷子可以用来穿插收集东西,代替织毛线的针,盘发、刮痧、甚至可以用来挠痒痒。中国的传统文化对于如何使用筷子有明确的规定,但是没有人对如何使用两根木棍有要求。当人们离开了餐桌,筷子就不再仅仅是“筷子”(那些专门用来祭祀,或者作为嫁妆礼器的特定筷子除外),它们可以是与筷子相似的任意事物。这种极为简单且又随手可得的工具极大限度地延长了我们双手的“长度”,在人类双手与一双筷子的长度之和范围内的事情,都在筷子的“管理”范围之内。

但是,离开了餐桌的刀叉依旧是刀叉。作为餐具的刀与普通的刀不一样,它没有锋锐的刀刃,与其说西餐中的牛排是用餐刀切开的,不如说是用餐刀上的锯齿锯开的。这种刀的宽度又比较狭窄,就连吃饭的时候给煎蛋翻个面都显得颤颤巍巍,随时可能会掉下来。而叉子的功能更加狭窄,除了插住柔软度与韧性在一定范围内的物体外,叉子的功效大概就是可以被当做武器了。对于中餐美食中的豆腐、鱼冻、汤包、火锅等,刀叉实在是无能为力,但是对西餐来说,使用筷子除了显得不那么符合西方人观念中的用餐礼仪外,进食至少是没有问题的。

世界上有部分国家和地区的餐具就是他们的手,这是源自于他们的文化根基,这些国家的历史上并不是完全没有出现过用工具代替手来进食的尝试,但是这些工具并不符合他们的饮食文化和宗教信仰,因而被抛弃了。这一现象就像在中国,并不是没有出现过叉子这种餐具,比如清代的统治者们就使用过黄金的叉子,这是由于满族是一个游猎民族,肉食在他们的饮食结构中占主导地位。但是叉子一方面不方便随身携带,另一方面满族入关后接受了汉族的烹饪方式,其是在厨房里将肉食分割成适合入口的大小,这样他们就不需要在餐桌上分割、戳刺食物了。在现代游猎部落中,人们就餐时会使用小刀割肉然后直接送入口中,这样的就餐方式所使用的餐具其实就是一套完整的西餐餐具:刀和叉。

筷子就是中国人的手的延伸,大多数不能够用手直接完成的动作,人们都能够靠这两根筷子的辅助来实现。但是功能语义更加明确的刀子和叉子却难以实施,其原因很可能在于对大多数的设计完成品(这一项设计已经结束,设计品已经达到了完美阶段,没有继续再设计的可能性或必要性的设计)来说,其功能语义愈加明确,其功能就愈加单一,反过来说就是功能语义越模糊的设计品,其使用功能往往就越复杂。因此单就在使用功能和神经肢体语言等方面,筷子胜过刀叉许多。

三、高效的“费力”设计

器具在设计和制作的过程,包括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创作。[3]古代中国人很早就掌握了杠杆原理,从扁担到脚碓等都是使用杠杆原理制造的,但是大部分工具使用杠杆原理是因为可以节省力气,提高工作效率,筷子却是其中的“反派角色”,它用的是费力杠杆原理。

杠杆原理是物理学中的一种简单的力学原理。当杠杆中部有了一个支点,杠杆就可以围绕这个杠杆进行圆周运动。因此,当这个支点偏向一端的时候,短边杠杆末端的运动长度就小于长边杠杆的末端运行长度(用完整的圆来类比:当这个杠杆转动了完整的360°,短边杠杆末端运行的轨迹是一个小圆,而长边杠杆末端画的是一个直径更大的圆,因而短边杠杆末端运动长度小于长边杠杆)。根据能量守恒定律,杠杆运动中短边杠杆的功与长边杠杆的功是一致的,因而在短边杠杆上施加的力就要大于长边杠杆。根据这个原理以及众多的试验结果,力学研究者得出了一个公式: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这就是杠杆原理。对于这种支点不在中间的杠杆来说,在长边杠杆一方施力比较少,可以称作“省力杠杆”,在短边施力会比较多,称为“费力杠杆”。(图4)

筷子就是使用的这个原理。无论是中国人,还是亚洲其他使用筷子的国家,手执筷子的位置都是中部以上,这是为了防止锅里的热气烫手而定的。如果手的位置太低,会碰到筷子夹菜的地方,筷子和手就都被弄脏了。于是手的位置在筷子的中上部逐渐变成了各个国家使用筷子的一种餐桌礼制。从用筷子夹食物这个过程的受力分析图可以看出,在这个杠杆系统中,阻力与施力处在支点的同一边,且人手握的长度(动力臂)短于支点到筷子夹菜一端的长度(阻力臂),这就是日常生活中最典型的费力杠杆原理。古代中国的先民们最初笨拙地用细长的木棍到陶锅里面挑出食物的时候,并没有将这两根木棍当作经过思考然后制作而成的工具,也没有考虑过是否需要省力,它很可能只是随手捡来代替手的功能的“物件儿”而已。但是,当陶器制作的工艺愈发成熟,以火煮熟食物成为这些人的主要进食方式,当分割食物在文化、礼仪上被认为是粗鲁的,不适宜在庄重场面出现的时候,箸就成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使用工具。

从造型、装饰等角度来说,筷子是一件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事物了,简直称不上是“设计”。但是从其使用功能来说,这样两根可以并列、可以交叉,能够完成很多动作,同时又精简了其他所有不必要成分的小棍子可以说是最完美的设计。荀子在其《劝学篇》里说:“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4]中国先民假借木枝夹住食物,不是因为用工具替代手拿方便,而是使用木枝代替人手的人善于假借外力,利用了木枝不惧高温水煮的特性。因而即便使用筷子夹食比直接动手更费力,但是筷子能够让手不被烫伤,保持手和食物的洁净,同时又可以做出多种复杂动作,完全符合中国人的饮食要求。可见,设计中使用的科学原理并不都是为了表面上使器物的使用更加方便简洁,而是需要对使用者的实际需求作出妥协。费力并不一定就是坏的,只要工具能够方便人使用就是好的工具。正与反,好与坏,中国传统思想中的“对立统一”思想在筷子的设计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四、中国传统筷子的新语义

在筷子所使用的费力杠杆原理之外,筷子还有一个“费力”之处表现在:用筷子夹食物比直接用手拿取食物使用的神经反应、关节肌肉动作更多。现代的研究者研究筷子的功能当然不仅仅局限于筷子是如何将人类的简单动作复杂化,如何能够避免人类的手被烫伤的。他们对于使用筷子所牵动的神经反应、肌肉关节协调能力,以及这些原理在人习得动作、语言等方面的影响力也同样关注。(图5)

根据国内外的专家实验发现,使用筷子时人类至少有50块肌肉、30个关节同时运动[5],而在这中间一起工作的神经元更是不知凡几。从将筷子尖抵到桌面将筷子对齐,到夹住食物放入嘴中,这是一個精细动作的组合,需要大脑、眼睛、口、手、手臂、手腕协调工作。因而在康复治疗和儿童精细动作习得等领域,使用筷子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项目,而在机器人设计项目中,机器人能否用筷子夹取物体也是一项灵活度方面的测试标准。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健康与教育研究所曾经做过一个实验,考察了儿童学会筷子使用技能这个过程的发展规律和儿童使用筷子的熟练程度与他们的学习成绩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学习成绩的好坏与使用筷子的技能的稳定性有一定的关联,且学习使用筷子比较快,使用稳当的儿童的语文成绩比较好,但是使用筷子的能力与数学学习的关系不大。[6]从这个实验我们能够看出,使用筷子锻炼的是人的手脑协作能力,特别是用手指控制工具,完成精密度比较高的工作。动态系统理论认为,儿童的动作发展被视为是儿童(肌肉成熟度)、环境和动作任务的共同约束。使用筷子的锻炼培养提高了儿童手部肌肉的稳定性,且集中对前臂、手腕和手指的关节以及手指间的协调配合能力的训练,与儿童学习书写有非常大的共性,因而在提高儿童书写能力的训练上,可以考虑适当增加筷子使用能力的培训。[7]

总体来说,无论是作为古代的器具设计,还是作为现代启蒙锻炼的一种工具,筷子的价值都是毋庸置疑且难以否认的。这样一种功能辐射老幼病残,生命值贯穿古今的设计可谓是成功的设计完成品。

结语

一件传承上百年,甚至超过千年的工具如果看上去过于简陋,那就代表着它背后有强大的文化语境,或者有你不曾看见的功能。像筷子这种多功能积聚、精简材料、造型凝练、文化语境深厚的设计可以算得上是世界餐具设计中的精品,对于设计的至臻阶段、多功能如何无冲突地添加、日常使用器具的设计方向、绿色设计等设计领域有很大的借鉴价值。通过对筷子的研究,希望可以让更多的人正视设计文化,正视设计背后的文化。工具有难易等级高低,但是工具背后的文化是没有的,筷子可以很小,但是筷子的“功能”很强大。

参考文献

[1]刘智鹏,姜秀玉.中日筷箸历史演变[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8,39(7):136-140.

[2]余婷.编译.古法今观——中国古代科技名著新编:考工记[M].南京: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33.

[3]张明山.明清木作压榨器具设计研究[J].包装工程,2015,36(18):131-134.

[4]王先谦.荀子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2009:4.

[5]王琥.中国传统器具设计研究[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6:67-82.

[6]边玉芳.儿童精细动作的发展——儿童筷子使用技能对学习的影响实验[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4(4):34-35.

[7]Newell K M. Constraints on the development of coordination[J]. Motor development in children: Aspects of coordination and control,1986,34:341-360//张义宾. 从用勺用筷到书写[D].金华:浙江师范大学,2014.

陈圣鋆

南京艺术学院

作者:陈圣鋆

上一篇: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论文下一篇:减负增效素质教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