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论文

2022-04-19

山西焦化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对煤进行深加工,集洗煤、炼焦、精细化工、化肥、建材、对外参股等为一体的国有大型一档企业。为国务院确定的520户国家重点企业、全国82家循环经济试点企业和山西省重点发展的优势企业之一,是山西焦煤集团的子公司。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论文 篇1: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着眼于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战略性目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途径,也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内容。海西要实现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战略目标,就必须坚持走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道路。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海西用大量的资源消费支撑了GDP的快速增长,如果今后海西的发展继续沿袭“资源—型—产品—废弃物”的经济增长模式,资源供给就很难持久。随着纯碱、氯碱、焦化、铁冶炼等一批大工业项目的相继建成和投产,工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将日趋突出。总体上看,当前,在海西投资的企业普遍存在4低问题。即:资源产出率低、综合利用水平低、科技含量低、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率低。这一问题在石油天然气、盐湖、有色金属、煤炭等行业和领域尤为突出,已成为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竞争力的重要障碍。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费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以最少的资源消耗,最小的环境代价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海西经济发展面临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作为国家第一批13个循环经济试点产业园区之一,已成为青海发展循环经济的主战场。与全国其他12个试点产业园区相比,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目前还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在发展的内外部环境上都处于明显劣势。作为全国面积最大、产业发育程度最低、基础条件最差的试点产业园区,如何从自身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扬长避短,走出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道路,已成为海西“十一五”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

“十一五”时期,海西必须坚持以建设国家循环经济试点产业园区和柴达木新兴工业基地为目标,以特色优势资源和现有工业基础为依托,加快推进资源的综合开发、有效配置和循环利用,着力提高资源型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推动资源开发向提高规模扩总量、综合利用上水平、精深加工上档次、产业聚集相融合方向发展,实现工业经济由原料输出型向精深加工型、由资源主导型向循环经济型转变,努力走出一条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的承载力和自然资源的约束力,牢固树立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意识,彻底抛弃以过度消耗资源和破坏环境搞工业化的“粗放式、野蛮式发展”道路、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即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要大力倡导有利于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美化环境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方式。必须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突破口,在发展规划、招商引资、工程配套、项目建设过程中努力体现循环经济的要求,加快循环经济示范企业建设和示范园区建设,切实加强对共生伴生矿产资源和尾矿废料的综合开发利用,积极发展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项目,搞好城镇污水、垃圾无害化处理工作,建立和完善财政税收、金融信贷、科技攻关、土地出让、资源补偿等方面的配套政策和保障机制,加快形成有利于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环境和社会氛围,力争到2010年初步建立起循环经济工业产业链,建成一批符合循环经济要求的典型企业和生态工业园。

一、用循环经济的理念和原则。规划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按照依托交通干线,围绕优势资源,培育特色产业,建设一区四园,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思路,组织专家学者认真研究海西发展循环经济的总体思路,从宏观方面制定切实可行的规划,统筹循环经济发展的全局。充分运用市场化手段,引导资源合理有效配置,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不断延伸产业链,合理开发各类资源,使石油、天然气、煤炭等能源工业和资源产业相互匹配、协调发展。大力倡导“环境友好”理念,引入环境友好技术(防治环境污染、生态环保与恢复技术,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清洁生产技术,“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循环利用技术等),建立资源二次配置机制,引导资源开发企业采取合作、联合经营等方式,由分散开发向集约开发、小型开发向规模开发转变,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进一步提升企业发展层次,拓展发展空间,提高发展能力,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二、强化政策导向,营造发展循环经济的法制环境。坚持鼓励与限制相结合的原则,在国家相关政策未出台之前,先行制定地方优惠政策,将发展循环经济纳入政策体系,努力形成循环经济发展的激励机制。一是用足用好用活国家有关发展循环经济的优惠政策,充分发挥政策的鼓励、引导和扶持作用对循环经济重大项目和技术开发、产业化示范项目,给予直接投资、资金补助和贷款贴息等支持。二是制定消费环境保护政策,完善消费税制,提高城市污水处理费征收标准,鼓励推广使用中水回用技术,开征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费,鼓励公众购买循环经济产品,推动政府绿色采购,引导消费者树立正确合理的消费观,促进社会化的良性循环。三是调整和完善有利于废旧资源再生利用的税收政策,加快建立废旧资源回收处理收费制度。四是完善资源综合利用优惠政策,尤其是针对尾矿、难采矿、低品位矿和伴生开发利用制定更加优惠的政策。五是研究制定适应新形势的政策体系,包括财政、税收、价格、金融、投资、技术等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经济技术政策。

三、加强废物回收利用,积极开展城市循环经济点工作。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再生资源回收网络,全面推进居民特别是城镇社区生活垃圾的分类收集。规范再行资源回收市场,鼓励企业和个人从事废物回收,根据回收物分布情况规划建设新的加工企业,对其给予税费减免优惠,促进回收物资的加工使用和有效利用。各市县行委均应结合本地实情,开展单项或者多项的循环经济试验,用生态链条把工业与农业、生产与消费、城区与效区、行业与行业有机结合合起来。推行全社会节水、清洁生产、垃圾分类收集、绿色消费、城市交通使用清洁能源、居民和公共场所使用绿色照明设备、使用新型建材建设和改造住宅区,大力发展资源循环利用产业。

四、发展循环经济型生态农业,努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种植业、养殖业、农业品加工业以及新兴的旅游业、服务业等,都是发展农村循环经济的广阔天地。推进县域循环经济,要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控制化肥和农药用量,推广使用有机肥料,生产更多的安全优质农产品;要以县为单位,整合现有品牌,实施整体推动战略,对土壤、水、大气和主要农产品进行全面检测,以检测的数据为依据,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确定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方向,努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业循环经济发展。

五、加快建立循环生产技术体系,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技术支撑。没有技术支持,就不可能建立循环经济体系。循环经济技术就是把各种废弃物质都一用于再生产过程的技术。要采取措施,切实解决制约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瓶颈。一是加强循环生产技术的基础研究,包括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和专门技术,对重大技术项目要组织科研院所进行联合攻关,并在资金和人力上给予支持。二是对技术开发和创新者实行奖励政策。三是加快建立循环经济技术体系,加快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四是积极推进“产、学、研”相结合,不断探索和完善科研成果转化机制,加快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五是加快人才市场建设,围绕资源开发培养、引进、使用好各类人才。

六、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民发展循环经济的意识。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全社会特别是各级干部对发展循环经济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积极提倡绿色消费观和价值观,使公众自觉自愿的选择有利于环境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全面普及循环经济基本知识,将树立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意识的相关内容纳入教育范围。进一步统一思想,转变观念,把思想统一到科学发展观上来,统一到构建和谐社会上来,在发展思路上逐步改变重开发、轻节约,重速度、轻效益,重外延发展、轻内涵发展,一意追求GDP增长,忽视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的倾向。引导全社会树立起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增强全社会的资源忧患意识和保护环境的责任意识。

作者:海西州政协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论文 篇2:

积极实施节能减排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山西焦化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对煤进行深加工,集洗煤、炼焦、精细化工、化肥、建材、对外参股等为一体的国有大型一档企业。为国务院确定的520户国家重点企业、全国82家循环经济试点企业和山西省重点发展的优势企业之一,是山西焦煤集团的子公司。

公司筹建于1969年,1982年竣工验收,现有职工8473人,占地290公顷,总资产43.5亿元,主要生产装置37套,年加工煤焦油35万吨、加工粗苯2万吨,年产焦炭220万吨、合成氨8万吨、尿素1 3万吨、硫酸铵2.5万吨、改质沥青15万吨、软质炭黑2万吨、水泥20万吨等,生产50余种产品。1995年改组为国有独资公司,1996年募集设立山西焦化股份有限公司,成为全国焦化行业第一家发行上市股票的企业,2004年重组为山西焦煤集团的全资子公司。1997年12月、2000年2月和2003年4月率先在全国焦化行业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和OHSMS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九五”期间,投资9.07亿元建设了90万吨/年焦炉易地改造项目:“十五”期间,投资5.5亿元建设了30万吨/年煤焦油加工改造项目一期工程“十一五”期间,将重点建设150万吨/年焦炉扩建项目、20万吨/年甲醇项目、20万吨/年醋酸项目、10万吨/年苯精制项目、“1830”化肥易地改造项目等,形成300万吨/年焦炭、35万吨/年煤焦油加工、30万吨/年尿素、20万吨/年甲醇、20万吨/年醋酸、10万吨/年苯精制的生产能力,化工产品达60余种,总资产达80亿元。

多年来,公司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以科技为先导、以市场为导向、以管理为主线、以效益为中心、专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的工作思路,持续强化基础管理,稳步推进内部改革,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调整产品结构,依法治企,规范运作,各项工作先后受到省和国家的表彰,获得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现场管理先进企业”、“全国环境保护先进企业”、“全国化工清洁文明工厂样板厂”、“中国AAA级重质量守信誉企业”、“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优秀企业”、“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和“山西省管理示范企业”、“山西省最佳企业”等荣誉称号。

明确总体战略目标

一直以来,公司在节能降耗、环境保护、发展循环经济等方面,走在行业的前列,大力实施节能减排,认真推行清洁生产,采用先进、适用的环保、节能等新型清洁工艺技术,充分、合理地利用煤炭、煤气、粉煤灰等资源,将产业链向煤焦油深加工、焦炉煤气及固废综合利用方向延伸,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为此,公司结合实际制定了总体发展战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为内涵,以延伸产业链、扩大规模为基础,以焦炉扩建、煤焦油深加工、甲醇生产等项目建设为载体,通过重构优化炼焦、化肥、精细化工流程系统,构建内涵式与外延式扩张并举、集约化与规模化有机结合为主要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致力于建设生态型焦化工业园区。2005年被确定为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单位、山西省”清洁生产”和“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示范企业。

高度重视节能减排工作

经常开展环保、节能宣传与培训,利用广播、电视、报纸、黑板报、班前班后会、公司内部网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相关法律法规和节能减排的重要性、紧迫性,提高全员资源忧患意识、节约意识和环境意识。成立了专门的领导机构,加强组织领导,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有关能源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条例,落实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公司各基层单位设有专职人员,工段班组设有兼职人员,管理网络健全,形成了层层抓、人人管结构体系。2006年开展了能源审计,编制“十一五”节能规划,并认真组织实施,万元产值综合能耗由“十五”初期的9.8吨标准煤下降为3.3吨标准煤,降幅高达66.3%。在环境保护方面,公司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遵章守法、持续改进”的环境方针,强化环境管理,以ISO14000标准为主线,大力推行清洁生产,认真推行清洁生产,积极开展“无异味车间”、“无泄漏工厂”、“清洁文明工厂”和“花园式工厂”的创建工作。2000年在全国焦化行业率先取得ISO14001认证,使公司的环境管理的思想实现了由末端治理向全过程控制转变,对污染源的控制实现了程序化、规范化管理,赢得了产品走向世界的绿色通行证。

高度重视科技工作

公司筹建了省级技术中心,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400余名,技术带头人19名,其中14人入选山西省专家库,技术力量和创新能力较强,在节能减排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的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方面力度大,促进公司生产工艺的优化和产品结构的升级。新建的30万吨/年煤焦油加工项目的核心装置从法国引进国际先进的专利技术,一改国内通用的循环水冷却热焦油工艺为导热油冷却焦油,年节水160万吨,自产蒸汽1.2万吨;自行研发了焦粉配煤技术,采用廉价的焦粉替代5%的瘦煤作原料炼焦,年节省购煤成本3000万元;一举攻克了酸焦油和焦油渣难以回用的技术难关,6000余吨酸焦油、焦油渣全部用于配煤炼焦,年节煤200余万元:同时在运用煤岩分析理论,优化炼焦配煤:采用溴化锂制冷技术将焦炉退水送至初冷器复用;采用入炉煤调湿技术,降低炼焦耗热量,采用闭式冷凝器回收装置回收冷凝液等方面均取得了突出成绩,公司自行研发专利技术10余项。

在節能降耗“三废”治理上进行了大量投入

“十五”以来,公司累计投资8500余万元,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围绕生产系统节能,完成了53项技术改造项目和55项技术攻关项目;累计投资2亿元实施了100余项污染治理措施,形成了年处理废水175万吨,废气30亿立方米,固废3万吨和综合利用生产10多种产品的污染防治能力。在废水治理方面,逐步从治理污染减少排放为重点,向提高水资源循环利用率、全过程削减废物排放过渡。累计投资9000余万元,完成了生化改造、清污分流、蒸氨脱酸、循环水工程等重点治理项目,实现了焦化废水达标排放,水的循环利用率达85%以上。在废气治理方面,以提高废气排放达标率和废气的综合利用率为重点,累计投资4800余万元,先后完成焦炉集气管微机调节、合成氨回收、氢回收、焦炉装煤、推焦地面除尘站等改造和建设。在固废处理方面,突出废物的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累计投资800余万元完成了萘渣生产升华萘、粉煤灰制免烧砖、利用粉煤灰生产水泥、型焦项目、干渣场建设等治理工程,使固废利用率达到85%以上。多年来,公司依靠技术革新、管理创新,加大科技、资金投入,完善的环保设施、规范的环境

管理,确保了公司生产经营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实现了各项污染物的达标排放,达到节能、降耗、减污、增效的有机统一。

从源头上消除污染

公司新建项目严格执行环保法律法规及要求,选择技术起点高、设备效率高、物耗能耗少、污染物产生量少的清洁生产工艺,严格执行环保“三同时”。公司“九五”期间建设的90万吨/年焦炉易地改造项目选用了JN60-89型大容积焦炉,在当时代表着90年代领先水平,工艺先进、机械化水平高、自动化程度高、能耗低、环保设施齐全。“十五”期间建设的30万吨/年煤焦油加工改造项目是国内工艺最先进、单套加工能力最大的装置,装置采用常减压蒸馏工艺,蒸馏效率高,馏份切割细,萘回收率高,节能和环保效果好。正在实施的列为第三批国家重点技术改造“双高一优”项目导向计划的焦炉扩建工程和20万吨/年甲醇项目,符合国家发展规模经济的产业政策,从产品生产经济规模。工艺技术、生产设备、资源和能源综合利用等方面对工程进行全面分析,选择了清洁的生产工艺,装备了先进的污染治理设施,多项技术在国内领先。

延伸产业链,发展循环经济,实现资源综合利用

公司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产业延伸、综合利用、清洁生产、持续发展”的原则,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产业链已由简单的“煤-焦”,延伸为了“煤-焦炭-焦炉煤气-合成氨-尿素”、“煤-煤焦油-煤焦油深加工”、“煤-粗苯-粗苯加工-顺酐”、“煤-焦炉煤气-发电”等多条产业链条。2005年11月,公司被列入了全国第一批循环经济试点企业之一、山西省清洁生产示范企业。公司制定了《循环经济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循环经济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推进计划》,坚持采用高新技术,加大投入,改进和提升传统产业,延伸产业链,形成规模经济,建设生态型焦化工业园区。“十一五”期间,将投资43亿元重点建设150万吨/年焦炉扩建项目、20万吨/年甲醇项目、20万吨/年醋酸项目、10万吨/年苯精制项目、“1830”化肥易地改造项目。目前,150万吨/年焦炉扩建项目一期工程已投产,20万吨/年甲醇项目年底建成。公司通过发展循环经济,调整产品结构,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在企业做大做强的同时,实现了经济效益、環境效益、社会效益“多赢”的战略目标。

作者:山西焦化集团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论文 篇3: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抓住资源利用这个源头,推进资源总量管理、科学配置、全面节约、循环利用,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发展循环经济可以实现资源的闭路循环,有效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循环利用。在当前党中央作出碳达峰、碳中和重大战略决策的背景下,循环经济作为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路径,更需加大力度深入推进。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了《“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发改环资﹝2021﹞969号,以下简称《规划》),对“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作出了总体部署。《规划》以“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目标,以再利用、资源化为重点,部署了三大任务、五大工程、六大行动和四项保障政策,对保障国家资源安全、支撑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高水平建设生态文明,具有重大意义。

一、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将为国家资源安全提供重要保障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显著提升。但同时长期粗放的经济发展方式也加剧了资源的消耗,近年来我国铬、钴、金、锂、铜、镍、铁矿石、石油等重要矿产品对外依存度不断攀升,亟需建立多元化供应保障机制,筑牢资源安全屏障。

在过去的十多年时间里,发展循环经济对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做出了突出贡献,已成为保障我国资源安全的重要途径。据测算,全国城市主要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率约80%,再生资源已成为钢铁、有色金属、纸等产业的重要原料。2020年,我国利用废钢约2.6亿吨,相当于替代62%品位铁精矿约4.1亿吨,再生有色金属产量1450万吨,占国内十种有色金属总产量的23.5%,相当于减少开采原生金属矿产7.03亿吨。“十三五”期间,我国累计利用大宗固废超过130亿吨,规模接近全国同期水泥产量总和。

“十四五”时期,我国资源能源需求仍将保持刚性增长,同时我国资源能源利用效率总体上仍然不高,大量生产、大量消耗、大量排放的生产生活方式尚未根本性扭转,资源安全面临较大压力。《规划》聚焦我国面临的资源供需矛盾,以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升再生资源利用水平为目标,部署了若干重点任务:一是构建资源循环型产业体系,在推行绿色设计、清洁生产和园区循环化发展的基础上,强调要加强资源的综合利用,进一步拓宽粉煤灰、煤矸石、冶金渣、工业副产石膏、建筑垃圾等大宗固废综合利用渠道,扩大在生态修复、绿色开采、绿色建材、交通工程等领域的利用规模,提升大宗固废对原生资源的替代比例;二是构建循环型社会,在完善废旧物资回收网络的基础上,提升再生资源加工利用水平,建设现代化“城市矿产”基地,提出建立再生原材料推广使用制度,拓展再生原材料市场应用渠道,强化再生资源对战略性矿产资源供给保障能力;三是建立循环型农业生产方式,在推行循环型农业发展模式的基础上,强调农林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推动农作物秸秆、畜禽粪污、林业废弃物、农产品加工副产物等农林废弃物的高效利用,鼓励开发秸秆产业化利用新材料新产品,鼓励利用次小薪材、林业三剩物进行复合板材生产,推动农林废弃物对原生资源的替代。

二、《规划》的实施将为实现双碳目标提供重要支撑

发展循环经济可以实现材料和产品的循环利用以节约能源,有效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并提升产品的碳封存能力。

从国内实践看,发展循环经济对减少碳排放的支撑作用十分显著。据初步测算,“十三五”期间,发展循环经济对我国碳减排的综合贡献率超过25%。从国际社会看,循环经济对减少碳排放具有广泛协同作用已成为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研究表明,通过发展循环经济,有望在2050年前减少全球水泥、钢铁、塑料和铝等材料生产过程中40%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约37亿吨,为实现碳中和目标提供重要支撑。

“十四五”是碳达峰的关键期、窗口期。《规划》作为“十四五”时期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指導性文件,将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作为“十四五”时期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目标之一,提出进一步降低单位GDP能源消耗和用水量目标。在重点任务部署上,提出在重点行业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推动石化、化工、焦化、水泥、有色等重点行业高质量发展;推行园区循环化发展,促进废物综合利用、能量梯级利用,推动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促进园区实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切实降低工业领域碳排放强度等任务。

三、《规划》目标实现需要各部门各地区协同发力

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需要全社会共同行动,需要不断完善支持政策,需要各部门和各地区共同努力。《规划》提出,进一步优化循环经济推进机制:一是推动修订循环经济法律法规,鼓励各地方制定地方性法规,完善循环经济标准体系并深化标准化试点工作等;二是通过统计制度的完善、统计核算方法的优化,提升统计数据对循环经济工作的支撑能力,同时鼓励第三方开展循环经济评价;三是统筹现有资金渠道,加强对循环经济重大工程、重点项目和能力建设的支持;四是强化行业监管、强化市场监管、环境监管。

《规划》的出台,为各地区、行业、企业发展循环经济提供了指引。随着《规划》的实施,“十四五”我国循环经济发展必将再上新台阶,进一步缓解我国资源安全压力,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推动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

(作者为中国循环经济协会会长)

作者:朱黎阳

上一篇:公司发展循环经济论文下一篇:行政伦理问题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