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循环经济发展论文

2022-04-18

【摘要】循环经济发展机制是现代社会必须遵循的绿色发展模式。本文以湖南少数民族地区为研究对象,分析该地区在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多方面多角度提出相应的改善对策,以期能对该地区的循环经济发展之路奉献绵薄之力。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重视循环经济发展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重视循环经济发展论文 篇1:

甘肃省循环经济发展评价与实证分析

内容提要:在甘肃省循环经济发展定性分析的基础上,从资源效率、环境质量、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四个系统,构建包括13个一级指标、48个二级指标的甘肃省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对2000-2009年甘肃省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动态分析。同时,通过将甘肃省循环经济发展水平与东中西部地区、全国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比较,以期对甘肃省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准确判断和定位,探寻甘肃省循环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进而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循环经济;评价体系;制约因素

甘肃省是以能源、原材料工业为主的资源型省份,产业结构单一,重化工业比重大,资源利用率低,形成了典型的高能耗、高排放、资源密集型经济发展模式。资源的大量消耗和环境的急剧恶化,影响了资源优势的充分发挥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使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日趋突出,面临着比其他地区更为严峻的资源环境约束和更为艰巨的节能减排任务。

本文以甘肃省为例,在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定性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对甘肃省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定量分析,并通过与东中西部地区、全国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比较分析,以期对甘肃省循环经济发展作出准确判断和定位,进而探寻甘肃省循环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一、甘肃省循环经济发展现状

甘肃省循环经济发展起步较早,基础工作比较扎实。2004年以来,先后出台了《甘肃省资源综合利用条例》、《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地方性法规和政策措施。2005年,甘肃省确定了嘉峪关市、白银市、金川公司等9个市以及企业作为全省循环经济第一批试点单位。2007年12月,甘肃省成为全国第二批循环经济试点省份。2008年,甘肃省率先制定了《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并于2009年12月正式得到国务院批复,成为第一个由国家批复的区域循环经济发展规划。2010年,国务院办公厅出台的《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也把循环经济作为促进甘肃省加快发展的重要举措,标志着甘肃省正式迈入循环经济时代。

《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实施以来,甘肃省已经实施和正在实施的节能技术改造财政奖励项目和中央预算内资源节约环境保护项目每年将产生经济效益22.5亿元,节能194万吨标准煤,节水5567万吨,综合利用各种固体废渣790万吨。循环经济产业已经成为甘肃省新的经济增长点,有力地促进了全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二、甘肃省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甘肃省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指标构成

本文在借鉴高志刚、向来生、杨华峰、岳立等学者提出的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考虑甘肃省实际发展状况,构建包括资源效率、环境质量、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四个子系统的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鉴于指标数据的可得性、可比性和连续性,循环经济指标数据来源于2001—2010年《中国统计年鉴》和《甘肃统计年鉴》。经过对指标数据的筛选和处理,甘肃省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共包括13个一级指标、48个二级指标。

(二)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价方法

在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中,各个指标的权重确定十分关键。目前,指标权重确定有许多方法,大体上可以分为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两大类。本文采用主观赋权法的层次分析法和客观赋权法的主成分分析法所组成的综合组合评价法对循环经济发展情况进行评价,其目的是将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各自优点结合起来,从而提高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三、甘肃省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评价与分析

2000-2009年,甘肃省资源效率、环境质量、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数和变动趋势。

(一)甘肃省资源效率水平分析

甘肃省经济发展对资源特别是不可再生资源的依赖性较强,资源利用效率水平是决定甘肃省中长期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2000-2009年,甘肃省资源效率水平波动较大,从2000年开始上升,2002年处于最低水平,2005年达到最高水平,随后降低。近年来,随着甘肃省大力开展节能减排、清洁生产、推广关键性技术等活动,资源综合利用取得一定进展,2009年资源效率水平也回升至较高水平。2009年,甘肃省万元GDP能耗为1.864吨标准煤/万元,同比下降6.97%,为2009年全国各省区市万元GDP能耗降幅最大的省份。

(二)甘肃省环境质量水平分析

甘肃省“两高一资”的产业结构对区域内生态环境影响巨大,区域性和行业性污染问题较为严重。2000-2009年,甘肃省环境质量水平波动较大,从2000年开始环境质量逐渐改善,2003年处于最低水平,2007年达到最高水平。近年来,甘肃省开展了大规模环境生态治理活动,森林覆盖率大幅提高,主要“三废”污染物排放量有所下降,环境质量状况整体上有所改善。

(三)甘肃省经济发展水平分析

2000-2009年,甘肃省经济发展水平呈现不断提高的态势。从经济发展水平指数上看,2009年比2000年提高了20.77。从具体指标看,甘肃省生产总值从2000年的1052.88亿元提高至2009年的3387.56亿元;人均生产总值从2000年的4129元提高至2009年的13269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00年的4916.25元提高至2009年的11929.78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2000年的1428.7元提高至2009年的2980.1元;最终消费率从2000年的60.38%提高至2009年的62.33%;资本形成率由2000年的43.07%提高至2009年的56.56%。

(四)甘肃省社会发展水平分析

2000-2009年,甘肃省社会发展水平波动较大。2002年处于最低水平,随后逐渐改善,2007年达到最高水平。近年来,甘肃省高度重视社会事业发展,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进一步加强教育、文化、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建设,推动了社会领域体制改革与创新,社会事业发展步伐加快,发展协调性明显增强。从具体指标看,甘肃省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占生产总值比重从2005年的0.55%提高至2009年的1.18%;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从2001年的13.83%提高至2008年的25.88%;科研、教育支出占地方财政支出比重从2000年的15.31%提高至2009年的17.37%;公有经济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数从2000年的40.44万人提高至2009年的50.28万人。

(五)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发展水平分析

综合考虑资源效率、环境质量、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四个方面,2000-2009年甘肃省循环经济发展总体水平呈现波动中上升的趋势。特别是随着资源效率、环境质量、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逐步改善和水平提高,甘肃省循环经济发展在2009年达到最高水平,总体发展势头良好。

四、甘肃省循环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

根据上述构建的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对2009年全国30个省区市(不包括西藏)的资源效率水平、环境质量水平、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发展水平和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和排序。通过将甘肃省循环经济发展水平与东中西部地区、全国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比较,以期对甘肃省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准确判断和定位,进而探寻甘肃省循环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一)甘肃省资源效率制约因素分析

与全国其他地区相比较,2009年甘肃省资源效率指数为97.46,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98.51,全国排名第24,也低于西部平均水平的97.66,西部地区排名第6。

从具体指标看,甘肃省是水资源严重缺乏的省份之一,人均水资源量和人均用水量分别位于全国第21和第17,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万元GDP能耗、万元GDP电耗和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则分别位于全国第7、第3和第5,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和“三废”综合利用产品产值也分别位于第26和第19。上述指标表明,一方面资源消耗速度较快,另一方面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废物回收利用率较低,致使甘肃省资源效率处于较低水平。

(二)甘肃省环境质量制约因素分析

与全国其他地区相比较,2009年甘肃省环境质量指数为89.18,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92.55,全国排名第22,而高于西部平均水平的88.76,西部地区排名第4。

整体来看,甘肃省有重工业分布的城市地区的空气污染普遍比较严重,黄河污染情况近年来呈现加重趋势,生态环境比较脆弱。从具体指标来看,甘肃省森林覆盖率、湿地面积占国土面积比重分别位于全国第26和第23,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工业废水排放量、工业废气排放总量分别位于全国第23、第26和第25,远远高于全国“三废”排放平均水平;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和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位于全国第27和第30,也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上述指标表明,甘肃省森林和湿地覆盖率较低,“三废”排放量较大,城市垃圾处理水平较低,致使甘肃省的环境质量也处于较低水平。

(三)甘肃省经济发展制约因素分析一

与全国其他地区相比较,近年来甘肃省经济发展较快,但仍处于全国落后水平。2009年,甘肃省经济发展指数为76.37,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84.19,全国排名第27,也低于西部平均水平的78.86,西部地区排名第9。

整体来看,甘肃省的主要支柱产业是石化、有色、电力、钢铁、机械、食品和煤炭7个产业,属于典型的“两高一资”产业结构,新兴产业规模非常小,产业结构调整任务十分艰巨,产业竞争力也有待于进一步提升。从具体指标来看,甘肃省生产总值和人均生产总值分别位于全国第27和第3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均位于全国倒数第1;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和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最终消费率和资本形成率虽然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较低。上述指标表明,甘肃省属于典型的西部欠发达地区。

(四)甘肃省社会发展制约因素分析

与全国其他地区相比较,2009年甘肃省社会发展指数为79.52,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83.33,排名全国第18,而高于西部平均水平的77.86,西部地区排名第5。

从具体指标来看,甘肃省就业人数占地区总人口的比重和城镇登记失业率分别位于全国第17和第4,环境保护支出占地方财政支出比重位于全国第7,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位于全国第31位,科研、教育支出占地方财政支出比重、公有经济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数和大中型工业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项目数分别位于全国第17、第22和第24。上述指标表明,甘肃省城镇失业率较低,环境保护和教育在地方财政支出中的比重相对较高,甘肃省社会发展总体上处于中等水平。

(五)甘肃省循环经济发展制约因素分析

循环经济发展涉及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经济、社会等方面,是一个复杂的综合系统,需要多方面的保障支持。从2009年全国30个省区市(不包括西藏)的资源效率水平、环境质量水平、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发展水平和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价和排序结果表明,当资源效率、环境质量、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方面的协调性较好时,循环经济总体发展水平也较高,如天津、北京、上海;当资源效率、环境质量、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方面有个别或部分发展水平一般或滞后时,会形成相应的“短板”,影响到循环经济发展的整体协调性,致使循环经济发展水平一般,如浙江、广东、江苏等中东部地区;当资源效率、环境质量、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方面均发展滞后且缺乏协调性时,循环经济总体发展水平则处于较低水平,如新疆、广西、甘肃等西部地区。

2000-2009年,虽然甘肃省循环经济发展状况逐年好转,但与全国其他地区相比较,甘肃省资源效率、环境质量和经济发展处于较低水平,社会发展处于中等水平,表现为资源效率、环境质量、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四个方面的协调性较差,同时上述具体指标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为循环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致使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发展状况仍处于较低水平。2009年,甘肃省循环经济发展指数为75.01,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84.64,排名全国第25,也低于西部平均水平的76.54,西部地区排名第7。

五、促进甘肃省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循环经济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政府引导、市场机制、金融支持、技术创新、企业推动、公众参与等方面共同推进,以实现资源效率、环境质量、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协调发展,提升甘肃省循环经济发展水平。

(一)发挥政府引导和市场机制在循环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坚持政府引导和市场机制相结合,形成有效的循环经济发展的激励约束机制。一是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支持和监督作用,不断完善循环经济的宏观调控机制;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对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产业予以投资倾斜;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淘汰劣势产业,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循环经济发展。二是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完善能源和资源的市场价格体系,限制高能耗、高污染行业发展;实行排污收费制度,对已经实施循环经济的企业相应减少排污费征收,同时将排污指标在企业之间甚至区域之间进行市场流动,从而促进企业加快走循环经济之路的步伐。

(二)构建循环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体系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完善高效的金融支持体系是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一是加强人民银行的宏观调控和政策支持,实行有差别的存款准备金率,专门用于循环经济建设资金不足和环保、节能、产业链延伸中的新技术开发;对循环经济发展给予扶持性的再贷款和再贴现政策。二是进一步完善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商业性融资体系,对循环经济产业中的高新技术企业和优质企业的合理信贷需求给予有效支持,对废物资源化、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以及与循环经济相关的技术开发、设备制造等企业和投资项目贷款给予利率优惠。三是建立健全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性融资体系,重点支持发展循环经济的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和农业循环经济项目、环保类中小企业和高科技产业、循环型高新技术园区建设等。四是通过发展资本市场以拓宽循环经济融资渠道,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核准发展循环经济的企业公开发行股票和上市融资;鼓励和支持在循环经济发展方面优势突出的企业通过并购做大做强。

(三)加大循环经济发展中的科技创新力度

科学技术创新是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一是建立健全促进循环经济技术创新的保障体系,加强循环经济科研队伍建设,通过实施人才工程促进技术创新。二是加大对循环经济科技创新的资金支持力度,对循环经济领域中的资源节约和替代技术、延长产业链技术、污染物排放技术、废物综合回收利用技术、清洁生产技术等,形成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的资金支持体系。三是选择具有特色和发展前景的先进适用技术,加快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升资源利用和废弃物回收的技术水平。

(四)充分发挥企业的循环经济主体作用

企业是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主体。一是企业要自觉执行国家法律法规,提高社会责任意识,按照循环经济的理念和要求,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主动调整和优化产业、产品结构,加快技术进步,提高产品质量,降低资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二是企业要建立和完善资源消耗定额管理、生产成本管理和全面质量管理制度,加强资源消耗计量、物料平衡、统计、考核等基础管理工作,建立有效的内部激励和约束机制,推行循环经济型企业发展。

(五)努力提高社会公众对循环经济发展的意识和参与度

公众参与是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循环经济发展中的公众参与,既包括公众自身对循环型消费和生活方式的选择与实践,也包括公众以自身力量去影响、评价、监督政府、组织和企业行为。因此,一方面需要加强宣传教育,努力提高社会公众的循环经济意识,使公众自觉约束和规范自身消费观念和生活模式,避免资源浪费,注意保护环境。另一方面需要建立有效的公众参与的保障机制和信息交流机制,使公众能够及时获得循环经济发展的资料信息,以便参与循环经济发展有关的监督和决策过程。

参考文献:

[1]杨明基.循环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J].甘肃金融,2011,(8):13—18

[2]中国人民银行兰州中心支行金融稳定分析小组.2011甘肃省金融稳定报告[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11:8

[3]高志刚.新疆循环经济发展实证分析与模式构建[M].北京:石油工业版社,2009:59—70

[4]向来生,郭亚军.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7,(2):76—78

[5]杨华峰,张华玲.论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9):123—128

[6]岳立,高新才,张钦智.基于熵值法的区域循环经济发展评价——以甘肃省为例[J].软科~,2011,(10):74—77

[7]国家统计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能源局.2009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能耗等指标公报[R].http://WWW.stats.gov.cn/tjgb/qttjgb/

[8]王永龙.现代循环经济发展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224—226

责编:启方

作者:中国人民银行兰州中心支行课题组

重视循环经济发展论文 篇2:

湖南少数民族地区循环经济发展机制研究

【 摘 要 】循环经济发展机制是现代社会必须遵循的绿色发展模式。本文以湖南少数民族地区为研究对象,分析该地区在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多方面多角度提出相应的改善对策,以期能对该地区的循环经济发展之路奉献绵薄之力。

【 关键词 】循环经济;发展机制;湖南少数民族地区

一、前言

进入新世纪以来,知识经济发展和循环经济发展是人类社会出现的两大趋势,其中循环经济发展是人与环境和谐相处,开展绿色经济活动。世界上的一些发达国家比如美国、日本等都开始通过发展循环型经济、循环型社会来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循环经济在中国大陆的开展依旧处于起步阶段,作为经济相对落后的广大湖南少数民族地区依靠循环经济发展机制开创可持续发展之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循环经济相关理论探讨

(一)循环经济的内涵

循环经济也可以称之为生态经济。循环经济是以最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来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在这一过程中,自然生态系统和经济社会能够和谐共处,资源能持续利用不会枯竭。循环经济包含的内容可以归纳为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这9个字。减量化就是要以最小的资源投入获得尽可能多的利益。再使用原则即为合理利用废弃物来延长产品的使用周期。再循环则是将污染最小化作为目标,当产品彻底报废后能够通过加工重新成为可用资源。

(二)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性

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性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资源贫乏、环境污染严重的国家来说,显得格外紧迫和重要。我国的资源存量和生态承载力已经不起粗放型经济的一再折腾,如果还是放任高能耗、高污染的经济发展方式,势必会阻碍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前进步伐。

三、湖南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循环经济存在的问题

(一)湖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基本状况分析

湖南是多民族省份,有苗族、侗族、白族、瑶族等五十多个少数民族,现居的少数民族主要集中于湘南、湘西和湘中这几个地区,这些地区多为偏远和山区地带,交通不便,经济发展也相对迟缓。湖南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在很多经济和民生方面情况都不容乐观,这就使得当地政府和百姓发展经济的愿望非常急迫。而目前这些少数民族地区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循环经济发展体制并没有很好地建立,下文将会对这些问题作逐一阐述。

(二)发展循环经济的问题剖析

1.少数民族地区循环经济发展机制不平衡

和我国其他地区一样,湖南少数民族地区在进行循环经济发展的道路上也存在不平衡现象,一方面政府对循环经济发展的热情和重视程度非常高,当然这其中也有当地政府出于政绩考虑的因素,总之,目前这些少数民族地区的政府主导性较高;另一方面,作为循环经济的主体,广大企业的积极性相对较低,当地很少有企业能通过循环经济的运作方式进行生产经营。

2.少数民族地区循环经济发展机制缺乏相关的理论指导

俗话说理论指导实践,虽然循环经济发展机制并不缺少相关理论,但是这些理论大多是从国家或者区域角度进行阐述,而目前针对湖南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的理论阐述还没有,至少笔者查阅大量文献后依旧没有找到此类的资料。单纯的“拿来主义”来指导当地的经济发展很容易引发“水土不服”。

3.少数民族地区循环经济发展机制法律保障不健全

我国是法治国家,任何事物都要讲求依法办事,法律制度是循环经济发展机制最基础内容,也是将循环经济发展提升到新高度、真正落实新政策的前提条件。但现有的法律体系中显然缺少对绿色技术和产业支持的条文,对循环经济中将重点放在污染治理上,忽视了更为重要的预防污染的法律法规。

四、完善湖南少数民族循环经济发展机制研究的对策

(一)重塑少数民族地区循环经济主体的观念体系

作为湖南少数民族地区循环经济发展的主体,重塑企业积极主动发展循环经济不能仅仅依靠企业自身的自觉性,而是要让企业在发展循环经济的同时能够切实体得到循环经济带来的经济效益。众所周知,很多清洁生产和循环利用机器等绿色经济虽然大大减少了生态破坏程度,但成本很高,因此很多企业都不愿意发展循环经济。鉴于此,笔者建议当地政府应大力支持企业进行循环经济建设,从生产、税收等方面对这些企业给予适当补贴,此外对企业高新技术人才的培养和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方面也需要政府的大力扶持。让企业从开展循环经济中得到实惠,这样才能转变企业的观念,积极参与到循环经济的发展中去。

(二)构建当地循环经济发展机制的理论研究

每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自然禀赋都是不一样的,因此如何在当地发展循环经济,不能照搬其他地区的经验。湖南少数民族地区有其自身的特点,该地区的循环经济发展机制也应符合实情。湘江和沅水是湖南境内的两大河流,也是少数民族较为集中地区域,可以说该地区的循环经济发展和水域密不可分。在国内外,对于内河流域的循环经济发展,成果颇多。比如莱茵河地区的《莱茵河行动计划》对该区域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都做了详细的说明。再如我国的渭河流域,当地政府也对该地区的生态和工业进行了发展规划。湖南少数民族地区也可以从这些具有相似的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机制中获取宝贵的经验,结合本区域现实状况来构建适用的循环经济发展指导体系。

(三)建立循环经济发展机制的法律体系

湖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关于环保、生态的法制建设相对来说还是不够完善的,而法律的重要性又是不言而喻的。因此针对目前欠发达的少数民族区域,应尽快建立起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区分和界定政府、企业和民众等社会多方各自的权利和义务,使该地区的利益相关者都能规范各自的行为。在法律法规的制定应从源头上预防污染,而不是目前的末端污染治理为主。通过分阶段方式构建完整的循环经济发展基本法。(作者单位:吉首大学)

【参考文献】

[1] 叶明霞民族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措施[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7(9):23-24.

[2] 徐琳. 我国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探索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0.

作者:欧阳开怀

重视循环经济发展论文 篇3:

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绿色转型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做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战略部署,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把依法治国战略贯彻到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加快经济转型,提升生态文明水平的全过程。中国循环经济协会举办“2014中国循环经济发展论坛”,希望与会者深入探讨如何发挥法制的引领和规范作用,推动循环经济发展。

一、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中国经济绿色转型的必由之路,也是现实可行的选择

党的十八大做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部署,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十八届三中全会从完善体制机制上作了进一步部署,要求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这些重大决策的本质,就是要改变长期以来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解决发展过程中的资源约束和环境污染问题,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绿色转型。

循环经济可从源头和生产过程解决我国可持续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由之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目标,破解资源环境约束的最佳路径是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其中循环发展与绿色、低碳发展有很高的协同效应。循环发展,就是通过发展循环经济,最有效节约和利用资源,实现“资源-产品-废弃物-资源”的闭合式循环,变废为宝、化害为利,少排放或不排放污染物,其基本理念是没有废物,废物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实质是实现资源永续利用,解决资源消耗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可以说,如果整个经济实现了循环发展,绿色发展、低碳发展的水平会大大提高。

循环经济是实现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经济增长有机统一的经济发展模式,是适应新常态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呈现出明显不同于以往的阶段性特征,经济增长逐步由高速发展阶段向中高速发展阶段减速换挡,进入新的发展常态。习近平总书记最近指出,“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在战术上要高度重视和防范各种风险,早作谋划,未雨绸缪,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尽可能减少其负面影响。”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提升发展的质量,实现“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的综合效应。发展循环经济,可培育新的产业,增加就业,实现经济与资源环境效益的统一,是经济转型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的必然选择。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发展循环经济。习近平总书记在武汉视察循环经济示范试点企业时指出:“变废为宝、循环利用是朝阳产业。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把垃圾资源化,化腐朽为神奇,是一门艺术,你们要再接再厉”。李克强总理在北京视察循环经济企业时强调,“发展循环经济,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的重大任务。通过发展循环经济,推动生态化、绿色化改造,把资源吃干榨尽,使废弃物变废为宝,对企业来讲,可以促进产品结构调整,推动技术进步,提高市场竞争力;对全社会来说,可以优化产业结构,提升经济素质和发展质量,以尽可能少的投入创造尽可能大的经济社会效益。”李克强总理多次批示要求,研究完善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机制。张高丽副总理指出“中国这么大,特别是实体经济也达到一定规模,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的经济非常重要。”他多次指出,“当前我国发展面临的很多问题,都可以通过发展循环经济来解决。”

二、十年来我国循环经济发展取得重要进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党中央、国务院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一项重大战略。国家采取一系列强有力的政策措施,推动循环经济从理念变为行动,得到迅速发展,不仅为经济绿色转型探索出了有效模式和实现路径,也培育了新的产业。据不完全统计,我国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年产值超过1万亿元,就业人数超过2000万人,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总结十年来我国在推动循环经济发展方面的成功经验,深刻体会到,正是有了循环经济促进法和相关法规、政策、规划、标准的正确引导和有效规范,循环经济才得以全面、深入、可持续发展,有效作法大概有五条:

一是法律规范,强化制度约束。要把循环经济从理念向实践转化,需要强化法律法规建设,使循环经济成为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普遍遵循的行为规范。国家颁布实施了《循环经济促进法》,这是世界上第三部专门的循环经济法律,将“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和“减量化优先”作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条重要原则。公布实施了《废弃电器电子回收处理管理条例》、《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办法》、《粉煤灰综合利用管理办法》、《煤矸石综合利用管理办法》等法规规章,发布了200多项循环经济相关国家标准。我国循环经济法律法规体系初步形成,循环经济已经进入法制化轨道。

二是统筹规划,做好顶层设计。循环经济与经济结构、产业布局、资源环境禀赋密切相关,科学规划是更好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前提。国家“十一五”、“十二五”都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一项重大任务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十二五”规划首次提出资源产出率提高15%的目标。2013年,国务院印发了《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及近期行动计划》,这是我国制定的第一部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就构建循环型工业体系、循环型农业体系、循环型服务业体系和推进社会层面循环经济发展等进行了全面规划,实施循环经济“十百千”示范行动,提出了8个方面共计26项保障措施。

三是政策驱动,建立激励机制。要实现循环经济动态稳定和长效发展,必须在充分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的前提下,建立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激励政策。中央财政设立了专项资金,支持实施循环经济重点项目和开展示范试点。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实行了差别电价、惩罚性电价、阶梯水价和燃煤发电脱硫、脱硝、除尘加价政策,煤矸石、余热余压、垃圾和沼气发电的优惠政策。制定了鼓励生产和购买使用节能节水专用设备、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和劳务等的税收优惠政策。出台了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投融资政策措施。

四是科技支撑,注重技术引领。发展循环经济,科技创新是支撑,链接技术是关键。国家启动了“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关键技术与示范”和“循环经济决策支持与系统构建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等国家科技支撑重大项目。批准建设了机械产品再制造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发布了电力、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等十个重点行业循环经济支撑技术和《国家鼓励的循环经济技术、工艺和设备名录》。我国循环经济一些共性关键技术已取得重大突破。例如,装甲兵工程学院研发的再制造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实现产业化应用。

五是示范试点引路,带动全面发展。国家在重点行业、重点领域,从省、市、园区、企业等多个层面开展循环经济示范试点,探索出了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总结凝练了60个循环经济典型模式案例。2006年以来,国家累计支持了900多个循环经济示范试点项目,支持建设了45个“城市矿产”示范基地,20个循环经济教育示范基地,75个产业园区进行循环化改造,83个城市开展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这些项目全部实施后,每年可资源化利用各类废弃物约2亿吨,与利用原生资源相比,相当于节能近1亿吨标煤。

三、贯彻落实依法治国战略,加快构建循环经济发展的制度、政策和技术体系

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循环经济理念并未在全社会得以普及,法规约束力不强,配套政策不完善,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统计、服务等基础能力薄弱。循环经济规模有待扩大、水平有待提高,实现“十二五”资源产出率提高15%的目标,难度很大。发展循环经济任重道远。下一步,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改革创新精神,贯彻依法治国战略,发挥法制的引领和规范作用,加快健全循环经济发展的制度、政策、机制。

一是要加强制度建设。建议抓紧修订《循环经济促进法》,增强法律的约束性。加快建立健全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推动生产者落实废弃产品回收、处理等责任;建立废物、垃圾分类制度,对一些低价值、难回收的废弃产品要建立押金回收制度,提高回收率;建立生产企业强制使用一定比例再生资源(再生原料、产品)的制度,完善再生产品标识管理制度,加大推广力度。

二是开展循环经济评价。建立以资源产出率为核心、反映循环经济发展成效的评价指标体系。把资源产出率作为发展循环经济的综合性指标,完善统计核算方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之中,开展对政府、园区、重点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评价,推动责任的落实。

三是完善政策机制。发展循环经济,必须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有效的市场机制是循环经济可持续的核心。研究完善资源综合利用的增值税和所得税优惠政策。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理顺再生资源与原生资源的比价关系。研究建立建筑垃圾、餐厨废弃物排放收费制度,改革生活垃圾处理收费方式,提高征收率。研究进一步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融资政策。加大各级财政资金对循环经济重点工程、项目的支持力度和引领作用。

四是强化技术支撑。把共性关键技术研发、示范推广作为发展循环经济的支撑。组织实施一批循环经济关键和共性技术开发、重大技术装备产业化示范项目;发布国家重点推广的循环经济技术、装备目录,加快循环经济先进实用技术推广;支持有关方面建立循环经济共性关键技术装备产业化开发中心;支持建立循环经济技术服务体系。

五是加大示范推广。实施园区循环化改造、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建筑垃圾资源化、餐厨废弃物资源化、生产过程协同处置废弃物、农业循环经济等示范工程。继续开展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建设工作。组织开展循环经济示范企业创建工作,选择1000家企业开展示范并实施资源产出率提升工程。组织实施一批产品生态设计示范工程。不断总结示范试点经验,加大推广力度。

发展循环经济是一项伟大而崇高的事业,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共同行动。协会是政府与企业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具有贴近市场、服务企业的优势。希望中国循环经济协会、中国物资再生协会、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等协会能够发挥各自优势,密切协作,形成合力,更好地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政策、技术、信息服务等支撑。也希望大家在这次论坛上发表真知灼见,深入讨论,进行思想碰撞,为推动循环经济加快发展贡献智慧。

(摘自作者在中国循环经济发展论坛上的讲话)

作者:解振华

上一篇:化学学习兴趣培养论文下一篇:大学文化精神探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