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农牧循环经济初探论文

2022-04-23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政治领域的拨乱反正逐渐影响到经济领域,在这股思潮的促进下,内地经济逐渐实现跨越式发展,与此同时西藏的发展重心也渐渐向经济领域开始偏移,特别是1999年“西部大开发”的口号提出之后,西藏经济的良性快速增长更成为国家工作的重点。没有经济的发展,政治的稳定只能是脱源之水,不能取得长足发展。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发展农牧循环经济初探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发展农牧循环经济初探论文 篇1:

市场经济背景下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分析

摘要: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通过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我国的经济总量和社会发展都取得了极为瞩目的成就。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作为我国多民族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都远远落后于其他地区。在当前形势下,加快少数民族与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才是保持民族和谐团结与共同繁荣的根本举措。为此,研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进一步加快少数民族与民族地区发展的对策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市场经济;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我国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在经历三十多年的发展后已经初步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整个社会经济发展面貌焕然一新。然而少数民族与民族地区作为我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社会发展上却始终落后于其他地区,已经成为影响民族团结与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党的十八大对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明确部署,在此机遇下,如何抓住市场经济改革的方向、大力促进少数民族与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一、市场经济为少数民族与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

(一)市场经济带来的机遇。

发展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将是少数民族与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极好机遇,表现在:[1]

首先,市场经济将促进资源配置的优化。民族地区大多具有丰厚的天然资源,然而少数民族却在资金、技术与市场信息方面较为贫乏,这种状况导致了民族地区长期以来虽然具有资源优势、却无法形成以资源为基础的经济社会较快发展。在实施市场经济的背景下,随着东部产业向西部的转移,资金、技术与信息也将随之大量涌入民族地区,形成以资源为主要基础的产业发展模式,在此背景下,民族地区将获得快速的发展,但同时也要避免以低水平资源开发为主的高耗能、低产出项目的泛滥。

其次,市场经济还将拓展民族地区的市场规模。民族地区由于交通、人口、产业等各方面的限制因素,使得市场规模始终较为狭小,导致无法形成有效的资源与产品的流动性,阻碍了民族地区的快速发展。通过市场经济的改造,民族地区市场将与全国统一市场连接,市场容量与基础设施将逐步改善,从而形成良好的市场基础环境。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由于生产和竞争,不但会促进民族地区工、商业的发展,而且为民族地区乡镇企业的发展也提供了机遇。乡镇企业具有先天的市场特性,其最主要的特点是竞争意识强烈、市场规模适度、产品容量比较大、分布领域比较广、经济社会效益较高。民族地区乡镇企业的发展既能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农牧区思维观念的更新,提高广大农牧民群众参与发展经济的积极性,又能使大量的农牧民相对集中到城镇,靠自我积累,自我发展,形成完全市场经济形态的集约化经营,朝国际市场进军,以此来大大改变西部民族地区工业化的规模和进程。市场经济还可促进西部民族地区第三产业的兴起。但从西部民族地区的资源条件和发展趋势来看,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有潜力、有特色、有优势,是能够以较低代价和较高的发展速度摆脱封闭落后,加快形成具有市场化经济特征的社会化体系,同时也是形成这种社会化体系的希望所在。

第三,市场经济的发展将使西部民族地区变成对外开放的的前沿阵地。[2]我国全方位开放战略的实施和良好的周边环境为西部民族地区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我国五大民族自治区中,有四个自治区(内蒙、新疆、西藏、广西)和多民族聚住的云南省与十多个国家接壤,有20多个少数民族跨境而住,这些特点在我国全方位开放形势下,无疑将形成巨大的经济优势。从经济地理角度看,我国西部口岸的开通,以使西北民族地区从原来的“口袋底”变成了直接面对独联体、蒙古、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等广阔外部世界的“口袋口”。西北民族地区不仅有了跻身国际经济大循环,均等参与竞争的机会,而且一下子从国际贸易大后方变成了前沿阵地。例如:1996年国务院比准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提出的“向西倾斜、东联西出,全方位开放”的发展战略,并给了八条优惠政策。至此,新疆经国家批准的进出口岸有九个,成为中国向西开放的前沿阵地。

(二)市场经济带来的挑战。

市场经济虽然是机遇,但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由于少数民族与民族地区长期处于较为闭塞的市场环境中,受到计划经济的影响较深,因而在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必须会遇到重重困难。

首先是在市场环境、思想意识等方面远远落后于其他地区、经济发展差距越来越大、特别是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较,这种差距的弥补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这些差距主要表现:(1)经济增长速度差距。1992年,东部增长速度大幅度超前于中西部,中西部国民生产总值年增长率各为11.6%和9.2%,分别只有东部地区的63%和50%,发展速度上相对差距比八十年代又进一步扩大。(2)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差距。由于地区差距扩大,使中西部地区国民生产总值在全国所占比重呈不断下降趋势,总体经济份额进一步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3)城乡居民收入差距。(4)乡镇企业发展差距。1993年,全国乡镇企业总产值中,东部占65%,中部占30.2%,西部仅占4.8%。[3]我国许多少数民族思维方式落后,具有浓厚的封闭性和保守性,极大地妨碍了市场经济开放性原则的贯彻,尤其不利于生产资料的合理利用和优化配置,造成了一方面市场缺资源,另一方面资源缺市场的状况并进而发展为恶性循环,导致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与发达地区和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越拉越大。[4]

其次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计划调节的功能将减弱,国家的扶持力度虽然不断增加,但总体上将不再是主要的发展手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指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条件下,在社会主义国家的行政管理、政策约束和宏观调控下,以市场为资源的主要配置者,以市场为激励经济活动的主要调节者经济运行模式。人们的思想意识,既可以推动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又可阻碍科学技术、经济文化的进步。应当看到,我国长期的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和建国后形成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在人们头脑中形成的许多观念与建立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特别是民族地区除上述制约因素外,还有轻商、歧商和贱商的传统意识。改革开放以来,旧的传统观念虽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在经营中的市场观念、竞争观念和效益观念仍然淡薄。[5]

再次,民族地区人们的市场意识、营销手段等都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在民族地区加强培养广大农牧民的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并鼓励广大农牧民进行营销手段创新。

二、少数民族与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条件

(一)发展的优势。

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大多位于我国广袤的西南地区。民族地区相比于东部沿海地区而言,也有其发展的比较优势,主要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一是具有突出的资源优势。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具有丰厚的天然资源,包括有色金属、天然气、煤等自然资源、水力资源与旅游资源;此外,民族地区的劳动力成本明显低于东部沿海,因此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也是一大优势。市场经济的发展为西部民族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提供了有利条件。[6]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国家对西部资源的探测和开发投入了大量资金,建成了很多大型项目,为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但由于受到资金、技术、交通、管理等方面的不足,民族地区对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以及经济效益水平不高,又没有把巨大的资源潜力转化为经济优势。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可为西部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某种契机。资源配置将进一步市场化,打破了原来区域间的分割和地区间的垄断,使原先存在着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各不相同的地区能够加强横向联系,为此将增强西部民族地区的经济实力。

二是具有区位优势。一方面民族地区的土地价格要远低于东部沿海,另一方面,从地区位置上来看,民族地区大多位于沿江、沿边,区位优势也较为明显。我国五大自治区中的内蒙、新疆、西藏、广西及多民族聚住的云南省与十多个国家接壤,有二十多个少数民族跨境而居,这些特点在我国全方位开放新形势下,将形成巨大的经济优势。[7]

三是政策优势。对民族地区的政策倾斜,一直是党的基本民族政策。包括财政支持、产业政策支持、税收扶持等各方面的优惠政策也是民族地区的优势之一。为了有效地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央政府应加强宏观调控能力,尽快制定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和规划,从现在起就应在产业政策、财政、金融、外贸等方面全面向民族地区倾斜,实行比特区还“特”的经济政策,从根本上改变少数民族地区依靠初加工和卖资源为生的经济格局,加快民族地区工业化的速度,使新疆这样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能够和全国大多数地区一样同步进入小康。[8]

(二)发展的劣势。

民族地区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劣势也是十分明显的,表现为:一是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投资能力不足,受经济发展水平影响,民族地区在道路交通、水电气配套建设等基础设施方面,以及在金融、医院、教育等公共服务方面的投入力度不足,使得这些地区对于高附加值产业缺乏吸引力;二是政府服务能力不到位,发展市场经济对民族地区的政府服务能力、服务态度有一定要求,如果当地政府服务能力不足、服务态度不佳,依然抱持着“官本位”的思想,甚至人为设置审批关卡、潜规则众多,也会影响经济的发展;三是劳动力素质不高与物流成本增加也严重制约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民族地区虽然劳动力成本低廉,但劳动力素质普遍不高,特别是技能型、管理型人才十分缺乏,加上道路基础设施不发达,使得企业产品辐射能力降低,阻碍了经济社会的发展。[9]

三、市场经济条件下少数民族与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对策

(一)把发展的思想摆在第一位。

从发展市场经济的角度考虑,最可能形成阻碍的就是人们的思想。尤其对于民族地区而言,长期受到国家政策的扶持,更加习惯于计划调整经济社会发展,要发展市场经济,就要转变这种习惯,要让人们参与竞争、在竞争中形成市场主体。因此改变“小富即安”、“求稳怕乱”的思想,改变“等靠要”的计划思维,从少数民族与民族地区良好发展的思维出发,大力推动市场经济建设是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思想。

(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市场经济的实行也需要国家政策的扶持,尤其对于民族地区而言,在市场基础环境方面远远落后于东部沿海,甚至不如中部地区,这方面的差距必须在依靠国家政策扶持的基础上,充分激发自身的积极性,因此国家的政策扶持不仅不能减少、反而要继续加大,特别是在发展的初期阶段。为支持民族地区发展,近年来国家还针对各民族省区制定实施了相应的扶持政策。2007年9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进一步促进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对加快新疆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提高新疆各族人民生活水平,进行了全面的部署。2008年以来,国务院又陆续制定出台了促进西藏、宁夏、青海等省藏区、广西、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国务院《关于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若干意见》也在制定之中。[10]在经济、法律、民族、扶贫等各方面政策相结合之下,民族地区形成了良好的市场环境之后,国家的政策可以转向某些特定领域,而在普遍扶持方面可以转为主要依靠地方政策扶持。

(三)多渠道增加筹资方式。

资金的缺乏是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障碍,也是民族地区发展市场经济的首要困难之一。解决资金缺乏的方法,就是广开资金筹集渠道,具体而言,一是依靠国家财政支持、二是发掘地方财力、三是广泛启动民间融资。通过完善股份制的筹资渠道,将民族地区的民间资本纳入到经济社会发展之中来,不仅可以改善民生、提高少数民族居民收入,而且将少数民族融入到民族地区发展的事业中来,又激发了他们作为市场主体的积极性,有助于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四)培育完善的市场体系。

市场体系是市场经济的载体,也是民族地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速度的主要基础建设。市场体系的培育包括方方面面的内容,市场法制、专业市场、市场环境、配套措施等等。法制、环境与措施是市场体系的软件建设,而专业市场则是硬件建设,在当前民族地区的发展条件下,优先发展硬件尤为重要。根据民族地区的特色,应当加快开发面向全国的开放性专业市场,如畜牧业市场、农产品市场、资源矿业市场等,专业市场的建设将推动市场软环境的不断调整完善。

(五)进一步完善法制环境。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所有的市场行为都将纳入法制的“囚笼”之中,不允许脱法行为的存在。只有在法制的约束下,市场经济的资源配置基础作用才能有效发挥其作用。这是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本质区别之一。因此依靠市场经济来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首先完善市场经济运行的基础法制环境。要通过逐步出台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来加强民族地区的法制环境建设,在此基础上,通过民族区域自治机关出台相应的条例、法规等,逐步完善民族地区市场法制环境。经济自治权的实质是中央或上级国家机关与民族自治地方基本经济权限的划分,是国家经济利益和各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利益的协调和平衡。具体详细划分中央或上级国家机关与民族自治地方基本经济权限的工作,还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就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看,中央与民族自治地方基本经济权限处于较大的变化和发展之中。[11]

(六)依靠科技提升资源利用效率。

加快民族地区科技创新事业的发展,必须把依靠加快科技创新事业发展与提高各族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民族地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以全球战略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稳步推进科技创新事业发展,中央和东部要继续从各方面给予支持,积极促进民族地区与港澳地区合作,共同推进科技创新事业发展,高度重视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和完善企业科技创新体系,提高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12]民族地区具有丰厚的自然资源,但发展经济不能以资源的破坏性开发与环境的恶化为代价。发展资源型经济,必须以民族地区的长期良性循环发展为基础,探索依靠科技提升资源利用效率、资源深加工、发展高附加值资源产业的路径。要逐步淘汰高耗能、低附加值、环境破坏严重的产业,尤其引导外资投向资源的深加工利用,并由此带动技术引进。

(七)建立人才培养体系。

民族高等教育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为民族地区输送了大量各级各类优秀人才,为民族地区的各项事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以及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少数民族人才的数量和质量与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还存在一定差距。因此,必须大力发展民族教育特别是民族高等教育,进一步培养适合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精英型人才。培养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应用型、精英型人才是民族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13]针对民族地区劳动力素质普遍不高的问题,要加大对民族地区人才培养的力度,尤其是培养少数民族科技人才、管理人才,通过引进与培养相结合的方式解决民族地区人才短缺的问题。同时要依靠大力发展高等教育、技术转移、订单培养等方式来形成民族地区人才培养的循环体系。

少数民族与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是加强民族团结、促进民族繁荣的重要工作。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加快全方位改革步伐,必将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大飞跃。

参考文献:

[1]魏峻表:《浅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问题》[J].《天山学刊》1994年第1期。

[2]郭华:《市场经济与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的加速发展》[J].《青海民族研究》1996年第1期。

[3]侯长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几点思考》[J].《新疆社会经济》1995年第5期。

[4]蒋红、王传发:《市场经济与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初探》[J].《西南林学院学报》2002年12期。

[5]李竹青:《民族地区发展市场经济的思考》[J].《黑龙江民族丛刊》1993年第3期。

[6]郭华:《市场经济与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的加速发展》[J].《青海民族研究》1996年第1期。

[7]郭华:《市场经济与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的加速发展》[J].《青海民族研究》1996年第1期。

[8]侯长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几点思考》[J].《新疆社会经济》1995年第5期。

[9]陈雷:《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繁荣[J].》,《黑龙江民族丛刊》1994年第3期。

[10]魏后凯、成艾华、张冬梅:《中央扶持民族地区发展政策研究》[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12年第1期。

[11]匡爱民:《民族自治地方经济自治权及其行使探析》[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12]顾华祥:《关于加快民族地区科技创新事业发展的战略思考》[J].《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

[13]土登、耿亚军、汪卫琴:《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应用型、精英型人才培养必要性分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9年第12期。

[14]郑长德:《中国西部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J],2009年。

[15]马江:《西部民族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对策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

[16]冯等田、何欣:《中国西部民族地区市场化进程与经济增长》[J].《兰州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

[17]张细移:《制约我国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非正式制度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6年第8期。

[18]奂平清:《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因素》[J].《甘肃社会科学》2007年第6期。

作者:李向

发展农牧循环经济初探论文 篇2:

西藏经济的良性增长与柔性发展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政治领域的拨乱反正逐渐影响到经济领域,在这股思潮的促进下,内地经济逐渐实现跨越式发展,与此同时西藏的发展重心也渐渐向经济领域开始偏移,特别是1999年“西部大开发”的口号提出之后,西藏经济的良性快速增长更成为国家工作的重点。没有经济的发展,政治的稳定只能是脱源之水,不能取得长足发展。2001 年 6 月,中央就及时召开第四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明确了新世纪初西藏工作的指导思想和促进西藏经济社会从加快发展到跨越式发展,促进西藏社会局势从基本稳定到长治久安,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的历史任务,制定相关政策措施,加大了对口援藏的力度,为西藏在新世纪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提供了有力保证。

一、西藏发展取得的成就及背后的问题

“2009年西藏国内生产总值首次突破400亿大关,预计达到437亿元,同比增长12.1%,连续17年保持两位数的增速,截至2008年底,西藏人均生产总值超过14000元,连续7年保持两位数的增长。”[[ 欧珠.《中央第四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召开以来西藏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丰硕成果》[N] 《日喀则报》(B04)2010-11-03-]]农牧业基础地位得到巩固,以民族手工品加工业、藏医药业、畜产品皮毛纺织业、矿产采掘与初级加工为代表的第二产业发展迅猛,第三产业,尤其是旅游业,逐渐成为西藏地区支柱产业,与旅游业相关的附带行业也得到相应的发展,西藏地区逐渐形成了以第三产业为中心,第一产业为基础,第二产业为补充产业的发展格局。虽然这种发展格局很适合西藏作为以旅游观光为主导的区位优势,但是放眼国内外,以第三产业为依托,第一产业小规模反哺第三产业,第二产业发展贡献率极低,不能有效地反哺第一、第三产业的发展模式都是比较罕见,这种畸形发展虽然短期内解决了相当一部分人的就业问题,为地区经济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但是其结果直接造成经济发展的后劲不足。“虽然西藏的国民经济在今年的上半年已呈现出期盼已久的跨越式发展的良好态势,但并不等于说,这种积极的局面在今后就会自然而然地延续下去。”[[ 狄光耀 杨慧. 《西藏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态势初步形成及对今后持续发展的思考》--《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11月第25卷第6期]],为解决这一担忧,“积极发展旅游业,因地制宜,走适合自藏情况的工业发展路子”[[ 狄光耀等.《试论西藏社会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内含、背景及可能性》--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2004年3月]],超脱西藏依赖式发展路子的制约,把希望重点开始往西藏本身所具有的优势开发上倾斜,发展西藏以旅游消费为带动的良性经济,对于走“营造自己创新血液的路子”显得尤为必要。

那么,如何“营造自身创新血液,发挥自身资源优势”,树立西藏经济自主发展意识呢?“我们认为,援藏工作要进一步取得突破,关键在于如何通过援藏,启动西藏经济内生发展的活力与动力”[[ 赵锦辉. 《化资源优势为可持续发展优势—关于西藏经济发展的调查与思考》--《经济研究参考》 2010年第63期]],“西藏有着丰富的水资源、地热资源、光能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等各种资源,目前已发现101种矿产资源,矿产资源潜在价值在万亿以上。”[[ 数据来源于西藏自治区政府网站 http://www.tibet.gov.cn]],面对如此大的市场潜力,将资源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必须将西藏的资源和环境优势与内地的人才、资金、技术等优势结合起来,解决教育和基础设施建设两大瓶颈问题,“合理布局,根据西藏一市六区的不同自然条件和资源禀赋,对农牧业、工业、服务业科学布局,统筹兼顾,实现优势互补”[[赵锦辉. 《化资源优势为可持续发展优势—关于西藏经济发展的调查与思考》--《经济研究参考》 2010年第63期

]]。与此同时借鉴内地走传统“先污染后治理“的粗放式经济发展道路的教训,偏向集约式发展,以保护环境为首要立足点,保护西藏这片自然环境极度脆弱的高原环境。

从近年来拉萨市的发展情况来看,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环境代价却是历历在目,大量汽车尾气的无节制排放导致拉萨空气污染逐年严重,拉鲁河在内地进藏工作人员的生活污染下已经变成臭水沟,拉萨河西郊段已经污水积存等等环境污染问题都在昭示着西藏脆弱的生态环境对于不堪经济快速发展的重压。如何避免西藏经济发展重回内地经济发展老路子,从原有的重压型经济发展向良性增长、柔性发展的转变,笔者认为这是以后建设“绿水青山西藏”的关键所在。

二、西藏经济的良性增长与柔性发展

所谓“良性增长、柔性发展”,即在环境资源相对脆弱,不适合发展重工业的地区,不强求GDP片面增长,充分发挥地区区位柔性优势,以保护环境为目标,量力而行地发展经济与文化。该文原载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主办的《环球市场信息导报》杂志http://www.ems86.com总第539期2014年第07期-----转载须注名来源对于西藏这片人文历史悠久、以旅游资源为凸显,环境资源又极度脆弱的高原地区,笔者认为,没必要强求其大力发展中大型工业,对其下达硬性发展指标只会适得其反,造成历史文化资源、自然资源的破坏。“在西藏,具体来说,就是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子。必须树立人是价值的核心,担不是自然的主宰,人必须和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牛治富.《中国特色 西藏特点发展路子研究》西藏人民出版社 2012年9月第1版P505]]在民族文化盛行的地区,一切发展都应意在保存其原始文化、保护原生态环境,以保证国家完整统一的前提下,适度地发展当地经济,弘扬民族特色文明,至于经济发展的硬性指标,没必要太过强求。那么,是不是这样就会直接导致西藏经济发展减速?答案是否定的。“加快发展绿色能源,构建西藏生态屏障,建设生态西藏。形成农牧业区域化布局,为此要推动小水电、太阳能、沼气等绿色能源建设“[[牛治富.《中国特色 西藏特点发展路子研究》西藏人民出版社 2012年9月第1版P506]]。可见,西藏经济的发展方向应该是建设生态西藏,作为我国天然的生态屏障与战略大后方,应该建立以发展绿色生态经济为工作坐标的,绿色农牧业附加产品加工、民族手工艺品出口、藏药适度产业化、特色旅游、绿色能源开发、优势矿产业、建材业相互协调发展的西藏特色新经济格局,走良性增长、柔性发展的路子,而不是为了单纯增加GDP而发展西藏经济。对于西藏矿产业来说,“只能抓重点,抓大放小,限制那些污染严重的产业进入。对那些规模小、成本高、重复建设的项目,要坚决关、停、并、转。对那些附加值高的矿产品,可采取大出、大进、大循环的方式来生产,也就是开矿在西藏,粗放工放到内地,然后将半成品运回来再精加工,这样既可避免环境污染、也可创造更高的产值。”[[牛治富.《中国特色 西藏特点发展路子研究》西藏人民出版社 2012年9月第1版P241]]。

旅游业的发展,在今天乃至以后都应该是西藏经济的重中之重,合理大力地发展西藏旅游业,对于带动西藏整个绿色经济发展模式起着至关重要的意义。“西藏应独辟蹊径,创造出张扬其优势的发展道路。这就是依托其自然与人文景观发展其旅游业,而且整个西藏经济应以旅游为主。”[[ 徐嵩龄《旅游业应是西藏经济的主导产业》 --《西藏研究》 2001年第1期]]

三、新时期西藏经济增长方式的内生动力

西藏经济增长方式长久以来都是外部投资拉动型,借助这种外部投资拉动,西藏经济应该不断转变自身经济增长方式,增加内生动力。“市场经济的利益驱动原则告诉我们,在全国实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大背景下,西藏如果不实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不在被动中寻求主动,则现有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将严重阻碍区外资金向区内流动和西藏经济的外向性发展。因此,经济横向联合与经济援助,也迫切要求西藏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肖传江《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提高西藏经济质量》--《中国藏学》 1997年第2期]]

新时期下,西藏经济的增长方式转变在分阶段进行,然而作为经济增长的另外两个重要拉动因素—外贸与金融,却发展缓慢。具体来说,西藏企业发展外向型经济,积极出口发展并不理想。

“西藏企业要想走向国际,就必须通过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自身经济、技术素质和产品质量。否则,我们将被来自国际国内的市场竞争冲击得“体无完肤”,难以生存。“[[肖传江《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提高西藏经济质量》--《中国藏学》 1997年第2期]],因此,提高西藏本土企业自主竞争力对于西藏地区对外贸易发展有着决定性意义,从次生作用看,这又会带来西藏地区附带行业的发展。

至于西藏金融业的发展,更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良性效应。“在其他条件保持稳定的情况下,西藏地区各类金融机构各项贷款实际余额每增加1%,则西藏地区实际生产总值将会增长约1. 91%,西藏金融机构信贷投放对于地区生产总值的弹性系数大致为1. 91。可见,从长期来看,银行信贷对西藏经济增长具有比较显著的杠杆效应,银行贷款投放的增长强有力地促进了西藏经济发展。“[[ 丁业现 彭克强 《改革开放以来西藏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方式的实证研究》--《西藏研究》2011年8月第4期]]

西藏银行信贷满足或部分满足了各类经济主体对于生产经营资金的迫切需求,使其生产经营活动能够正常进行,从而促进了西藏特色优势资源开发;另外,金融机构在与公司企业等各类借款主体发生借贷关系的过程中,通过信贷机制强有力的约束作用,促进了各类借款主体治理结构的逐步完善和经营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从而推动了各类惜款主体生产经营效率的提升和西藏特色优势产业经济的发展。

那么如何充分利用金融资本在深化市场程度,促进经济转轨中保证金融体系占有主导地位,从而取代政府在储蓄—投资转化过程中的决定意义呢?“1、争取和利用中央政策对银行的扶持,进一步强化商业银行的市场功能。2、进一步减少对商业银行经营行为的行政干预,确立其独立决策和经营的市场地位。3、扶持西藏地区性国有银行的建立和民营金融的发展,提供更具针对性的金融服务。4、充分利用内地的资金优势和西藏的政策优势,引导、扶持创新性科技中小企业利用创业板融资。“[[ 贡秋扎西 杨斌 《西藏经济增长方式初探》--《西藏研究》2006年第1期]]

综上所述,西藏经济的发展已经步入单纯靠投资拉动到充分利用援藏外资增强自身内生动力的转轨时期,在这一过程中,立足生态西藏的发展目标,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资源带动西藏特色经济,坚持“良性增长、柔性发展“的战略路线,不断挖掘西藏各类市场潜力,才能为西藏经济的进一步腾飞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韩自闯 徐士杰

发展农牧循环经济初探论文 篇3:

多维贫困视角下青南藏区产业扶贫路径探析

青南藏区作为全国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和藏区纯牧业区,其偏僻程度高、少数民族人口多、生态地位重要和属于跨省边界聚居区,属于集中连片的特殊贫困区域,既有贫困地区的普遍性,也有高原地区的特殊性。南藏区由于是藏族聚集区,且生态地位的重要性和特殊性,决定了必须以生态文明的理念统领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在整体脱贫上需要国家层面的政策扶持和生态补偿长效机制的建立,但更要结合青藏高原独特的地理环境及其优势资源条件,选择合适的扶贫产业。

青南藏区地处三江源核心区,是全国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和自然保护区。特殊的地理位置、恶劣的生存环境、较单一的民族构成、浓重的宗教文化特点、重要的生态地位,使青南藏区成为中国地势海拔高、少数民族人口比例高,贫困人群比例高,返贫率高,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低的“四高一低”地区,也是全国范围最广、程度最深、类型最典型、扶贫成本高、扶持难度最大的一个特殊贫困区域。其脱贫问题与生态文明、民族团结、民生改善等问题紧密相联,既有贫困地区的普遍性,也有高原地区的特殊性。产业扶贫不仅是青南藏区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解决保护与发展、稳定与发展之间关系的最佳路径,也是当前青海青南藏区实现精准脱贫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面临的重点工作。

青南藏区发展特点与贫困现状

青南藏区泛指昆仑山以南、唐古拉山以北的藏族自治区域,包括青海南部的黄南、果洛和玉树三个藏族自治州全部行政区域的16个县共120个乡镇,806个行政村(含社区),俗称“黄果树”地区。青南藏区有着极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西与西藏自治区、南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阿坝藏族自治州相邻,是青海省面积最大,经济、文化、交通相对落后的民族自治区域。2016年,青南藏区总人口约91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15%,其中藏族人口约占当地人口的95%左右,约占全省藏族总人口的60%左右;土地总面积29.74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41.24%①。

(一)青南藏区发展特点

1、从经济发展总量看,青南藏区经济发展水平整体落后于同期青海藏区平均水平

2016年,青南藏区16个县(市)地区生产总值为172.61亿元,仅占全省和青海藏区生产总值的6.71%和18.2%;人均生产总值为1.96万元,仅占全省和青海藏区人均生产总值的45.37%和44.04%。从青南藏区内部结构观察,16个县(市)的地区生产总值清晰地呈现四个层级。其中,第一层级为地区生产总值在20亿元以上的县(市),仅有同仁县1县,主要是第三产业发展相对较好;第二层级为地区生产总值在10-20亿元间的县(市),分别为尖扎县、泽库县、河南县、玛沁县4个县;第三层级为地区生产总值在5-10亿元间的县(市),分别为玉树市、称多县、囊谦县、杂多县、治多县、曲麻莱县共6个县(市)全部分布在玉树地区;第四层级为地区生产总值在5亿元以下的县(市),分别为班玛县、甘德县、达日县、久治县、玛多县共5个县,全部分布在果洛地区。可以说,青南藏区经济发展水平不但远远落后于全省平均水平,也整体落后于同期青海藏区平均水平,特别是果洛地区班玛、甘德、达日、久治、玛多5个县是全省经济发展最落后的地区。(各县(市)主要经济数据详见表1)。

2、从产业发展程度看,青海南藏区三次产业发展水平整体落后于同期青海藏区平均水平

青南藏区发展主要依靠一次产业,特别是畜牧业支撑。青南藏区16个县(市)三次产业结构为30.21∶35.04∶34.74。其中,一产增加值为52.15亿元,仅占全省和青海藏区一产增加值的23.58%和39.98%。二产增加值为60.49亿元,仅占全省和青海藏区二产增加值的4.84%和11.89%,其中工业增加值仅为全省和青海藏区工业增加值的1.96%和4.73%。三产增加值为59.97亿元,仅占全省和青海藏区三产增加值的5.45%和21.89%。从产业发展整体而言,青南藏区三次产业发展不但远远落后于全省平均水平,也整体落后于同期青海藏区平均水平。(各县(市)三次产业发展情况详见表1)

3、从农牧民收入水平看,青南藏区农牧民收入水平整体落后于青海藏区平均水平

2016年,青南藏区16个县(市)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2666元,仅为全省和青海藏区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的73.21%和82.49%。從青南藏区内部结构观察,青南藏区三州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平均值全部低于同期全省和青海藏区平均水平,按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列,分别为黄南州人均5875元,玉树州人均4805元,果洛州人均4646元。16个县(市)农牧民收入水平也清晰地呈现四个层级。其中,第一层级为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在7000元以上的县(市),分别是河南和玛沁两县,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均高于同期全省和青海藏区平均水平;第二层级为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在5000-7000元之间的县(市),分别是同仁、尖扎、玉树、治多、曲麻莱5个县(市);第三层级为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在4000-5000元之间的县(市),分别是泽库、杂多、称多、班玛、玛多5个县;第四层级为农牧民人均纯收入4000元以下的县(市),分别是囊谦、甘德、达日、久治4个县,除囊谦县以外,其余3个县均位于果洛地区。从收入角度而言,青南藏区农牧民收入水平不但远远落后于全省平均水平,也整体落后于青海藏区平均水平。

4、从基础设施建设看,青南藏区基础设施建设整体水平落后于青海藏区平均水平

随着《三江源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总体规划(一期)》的实施和全省基础设施投入不断增加,青南藏区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有所加快,但青南藏区基础设施历史欠账多,交通网络通达程度低,电网运行安全可靠性不高,城乡居民饮水难、用电难、出行难、通讯难的瓶颈制约十分明显,基础设施面貌仍明显落后青海藏区平均水平。一是在水利建设方面,近年来利用黄河上游骨干水利工程开展土地整理工程,进行灌区节水改造,灌区主要分布在黄南州同仁县、尖扎县,果洛州玛沁县、班玛县和玉树州称多县、囊谦县也有部分零星灌区。二是交通建设方面,以公路为主,省会西宁到4个州府所在地县通油路、乡乡通公路,玉树和大武机场建成通航,西宁至玉树高速已建成通车。三是能源建设方面,青南藏区农牧区能源消费仍以传统能源为主,其中畜粪、农作物秸秆以及薪柴等消费量约占总能源消费量的60%。110KV、35KV电网已覆盖海南州、黄南州、玉树州玉树县以及果洛州的玛沁、甘德和达日县,果洛州的久治玛多和班玛县以及玉树州大部分地区已拉通电网,目前靠当地企业自备电厂、地方小水电以及光伏电站供电。

5、从社会事业发展看,青南藏区在教育、医疗、文化、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明显落后于青海藏区平均水平

青南藏区公共教育、就业服务、医疗卫生、人口计划、社会保障、公共文化、住房保障等公共服务供给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矛盾突出,城乡居民收入总体水平偏低,就业供需矛盾凸显,实现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难题突出。一是教育方面,与人民群众对更加公平、更高质量、更加多样化教育的新需要尚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学前教育和职业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教育体制机制不活,总体办学质量不高;学生适应社会和就业创业能力不强,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紧缺;教育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区域教育发展不均衡。二是医疗卫生方面,医疗服务路线长、成本高、费用大,各项医疗保障措施尚未完全覆盖;卫生资源总量较低,配置结构性矛盾仍较突出,城乡间、区域间、卫生事业各领域间发展不平衡;州县级骨干人才、基层全科医生紧缺,诊疗设备陈旧简易,乡村医疗卫生人员编制紧缺,区域性医疗中心、防病中心的作用和区域辐射覆盖的功能发挥不充分。三是文化方面,文化发展水平仍处于较低层次,与所拥有的丰富文化资源优势不相称;文化资源挖掘利用程度低,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不高,整体实力和市场活力不足,公益性文化单位人才和文化传承艺人紧缺。四是社会保障和就业方面,青南藏区城乡社会保障发展不平衡,禁牧、退牧和生态搬迁牧民等群体的户籍和社会保障问题比较突出,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青南藏区生态移民、禁牧牧民和大量农牧业富余劳动力向城镇和二、三产业转移,由于技能单一和无技能人员所占比例很高,就业压力进一步加大。五是社会服务方面,地方政府对社会服务事业的投入受到限制,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难度较大;社会救助标准相对较低,覆盖面小,目前仍有部分低保边缘群体未纳入政府救助范围,社会服务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与全省平均水平和人民群众的服务需求相差较大。

6、从生态环境保护看,青南藏区生态保护与建设中所担负的責任明显大于其他藏区

青南藏区地处青藏高原腹地,地域辽阔,物产丰富,且多处于尚未全面认识和开发的原始状态,地质和地理单元独特,不仅是研究全球变化的野外实验室,而且位于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域,长江、黄河、澜沧江、黑河发源于此,素有“江河源”、“中华水塔”之称,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湿地生态系统,世界上高海拔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区域,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也是全国乃至全世界最重要的生态功能区之一,有着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生态地位。由于海拔高,空气稀薄,气候寒冷、干旱,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的转换过程缓慢,致使青南藏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植被一旦破坏很难恢复。总体而言,长期以来受发展基础薄弱,发展与保护、发展与稳定的矛盾凸显等多重因素制约,青南地区的发展呈现“五落后一重大”的特征。

(二)青南藏区的贫困现状

青南藏区做为青海省扶贫开发的重点地区,按照2300元的贫困标准,目前尚有贫困户3.94万户,贫困人口13.76万人,分别占全省的26.4%和25.5%,分别占青海藏区的63.9%和65.6%,贫困发生率为15.79%,分别高于同期全省和青海藏区6.49和5.57个百分点,是青海贫困发生率和返贫率最高的地区。按贫困发生率的高低排列,玉树州为19.98%,黄南州为12.74%,果洛州为12.32%。

青南藏区的贫困呈现以下特点:第一,贫困面比较广,贫困人口众多。虽然青南藏区的扶贫工作取得了不小的成绩,农牧民收入在不断增加,但是我国的贫困定义已由过去的绝对贫困逐渐变为相对贫困,故贫困线也在不断向上调整。总的来看,贫困户收入与贫困线都处于动态调整中,青南藏区的贫困人口将近占了总人口的一半。第二,贫困程度深,脱贫难度大。藏区贫困形成的要素众多,自然条件恶劣,给生产生活带来十分严峻的挑战;人均接受教育年限低,使农牧民缺乏经营致富的本领;基础设施落后,资金缺乏,技术落后,使脱贫缺乏必要的支持要素,因此许多农牧民贫困程度深,也难以脱贫。第三,生态与经济双重压力,返贫率高。青南藏区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是世界上影响最大的生态调节区和高寒生物自然物种资源库,也是控制西部荒漠化向东蔓延的天然屏障,自然条件十分恶劣,生态环境恶化趋势明显,农牧业发展困难,且自然灾害多发,如“4·14”玉树大地震给当地藏区的发展带来了几近毁灭性的打击。自然环境对脱贫的影响十分显著,使农牧民生存空间越来越小,加之人均占有草地资源量急剧减少,草畜矛盾十分突出,使众多牧民时刻面临着返贫的威胁。第四,整体性和民族性特征明显,自我发展能力弱。青南藏区贫困人口中藏族人口所占比例高达90%以上,由于主要以畜牧业为主,草场是赖以生存的主要资源,生产生活方式落后,有相当数量的贫困人口仍未实现定居,处于逐水草而居的生活状态,无法享受到现代社会的公共资源和社会文明,农牧民技能单一,增收渠道非常有限,发展能力弱。

总之,青南藏区不仅贫困问题突出,而且还面临着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严峻挑战,全面小康和整体脱贫压力大、任务重。

青南藏区产业扶贫面临的主要困难

青南藏区长期处于相对封闭环境中,生产力发展严重滞后,社会发育程度极低,以农牧业为主的地域分工使其仍然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主,不少村落仍处于极为落后的游牧状态。可以说,青南藏区集中了西部地区、民族地区、高原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所有特点和困难。由此,制约青南藏区产业发展的因素很多,既包括内部因素,也包括外部因素。我们认为,内部制约因素主要体现为自然条件恶劣、生产要素支撑薄弱、体制创新滞后、贫困文化束缚等等;外部制约因素主要体现为政府的扶持功能弱化、生态环境保护约束等等。具体分析如下:

(一)地处行政、市场区划的多重边缘地带,市场发育缓慢,且难以承接发达地区产业发展的扩散效应

青南藏区由于地处青藏高原南部边缘地带,长期以来,远离全省行政、经济发展中心区域,临近地区没有带动能力较大的中心城市,信息相对闭塞,接受经济辐射和产业扩散的优势先天不足,严重缺乏产业起步发展必须的资金、人力、制度等综合配套能力。近年虽然出台了一系列藏区扶持的优惠政策,也加大了招商引资力度,但由于自然条件恶劣,市场机制发育较为缓慢,产业发展环境不理想,加之生产要素缺乏,发展掣肘因素较多,无法发挥将特色资源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力,常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无所适从。

(二)自然条件恶劣,产业发展的生产成本、交易成本偏高

自然条件是影响青南藏区产业发展的基础因素,直接影响到当地企业的生产成本和要素集聚能力。青南藏区地处高寒牧区,地震、干旱、雪灾、冻害、病虫害等自然灾害发生频繁,平均海拔3000米以上,冷季长达八到十个月,加之电话、电视、电力、互联网、交通、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建设虽然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整体水平仍然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公共服务设施供给不足,加之远离市场和我国经济核心区,导致青南藏区产业发展的生产成本、运输成本和交易成本总体偏高,直接影响了当地产业竞争力和市场开拓能力的增强。

(三)生态环境约束明显,优势产业的发展空间受限

青南藏区地处国家三江源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的核心地区,98.9%的国土面积被划分为禁止和限制开发区,在其重点保护区和一般保护区内,严格限制资源开发和生产经营活动,这使得青南藏区在维持其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功能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牺牲了很多自身产业发展的利益,放弃了诸多的发展机会,缺乏长效性、市场性、公平性的利益补偿和生态补偿。与此同时,由于生态环境保护的特殊责任,青南藏区的区域产业发展、原始资本积累和工业化进程被完全打断,在产业选择过程中,生态型产业链短,产业间协作配套能力差等问题也较突出,产业在区域内的同质化竞争较为激烈,可持续发展面临诸多挑战。

(四)社会公共服务水平和城镇化发展水平相对滞后,产业发展的基础支撑薄弱

近年来,青南藏区社会事业建设步伐有所加快,面貌显著改观。但由于幅员辽阔,历史欠账多,财政能力有限,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发展滞后,部分乡镇不通等级公路,大部分地区没有污水处理、垃圾处理设施,教育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专任教师数量,特别是骨干教師和学术带头人明显不足,医疗保健水平提升速度缓慢,群众享受的基本公共服务远远低于其他藏区平均水平。与此同时,青南藏区每平方公里城镇数仅为1个,城镇间距离远、关联性差,行政型城镇为城镇的主要设立方式,绝大多数城镇海拔超过3000米,生产生活条件较差。仅玉树市为新设城市,城市数量少、规模小、要素集聚能力弱。城镇的集聚发展能力弱,许多城镇发展水平层次较低。区域中心城镇未形成,主要城镇对周边地区经济拉动能力弱,没有形成城镇框架体系,除玛沁县有一些铜矿产业外,多数城镇工业几乎空白,各城镇未形成明确的产业定位,城镇化缺乏产业支撑,限制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

(五)产业体系尚未建立,缺乏长效产业支撑,自我发展能力弱

青南藏区的产业发展总体仍处于初始培育阶段,产业结构单一层次低,传统畜牧业为主导产业,工业和服务业滞后,产业体系尚未完全建立,产业的良性运行和发展道路较为艰巨和长远。在生态畜牧业发展方面,草场退化趋势与单一产业结构形成的畜草矛盾突出,基础设施滞后与消费市场边缘的双重瓶颈突出,组织化转型与产业化发展的基本要素缺乏,影响现代畜牧业的组织化、产业化发展。在生态旅游业发展方面,基础设施薄弱、环境制约性明显,市场化推进步伐缓慢,产业链条不完整,高原特色旅游业发展缓慢。在中藏药材加工和民族手工业等优势产业发展方面,产业整体处于规模小、比例低、产能低的民间作坊式加工状态,工艺传承、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缓慢,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匮乏,同时,药用植物自然生长存在极大的脆弱性,且对藏药药用植物濒危状况的研究与保护措施不够,影响了产业的良性发展。

青南藏区实现整体脱贫的产业选择和发展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地方的发展,关键在于找准路子、突出特色。欠发达地区抓发展,更要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做好特色文章,实现差异竞争、错位发展。”②青南藏区由于是藏族聚集区,且生态地位的重要性和特殊性,决定了必须以生态文明的理念统领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在整体脱贫上需要国家层面的政策扶持和生态补偿长效机制的建立,但更要结合青藏高原独特的地理环境及其优势资源条件,选择合适的扶贫产业。

(一)青南藏区整体脱贫的产业选择

习近平同志提出,“贫困地区发展既要靠政策扶持,也要靠内生动力。”“要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瞄准特困地区、特困群体、特困家庭,扶到点上、扶到根上、扶到家庭,力争用五到十年时间实现民族地区贫困家庭和困难群众稳定脱贫。”③青海省委省政府提出提前一两年实现全省脱贫目标的实现,关键在于精准扶贫和产业扶贫,而根据青南藏区特点,选择适宜的特色产业加快培育,才能提高农牧民自身素质,才能培育当地自我发展能力,最终实现人的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同步推进。

尽管在调研中发现,青南藏区扶贫产业选定较难,好的特色产业非常有限,传统产品升级换代难度大,加工增值的制约因素多,不少青南藏区都在不同特色产业培育方面做了很大努力,但收效甚微,真正做大做强的不多,少数项目收效明显,大多数产业项目收效甚微。但因地制宜选择扶贫产业,分析产业发展的市场竞争优势,合理选择产业布局,特别是发展独一无二的特色生态产业,是青南藏区扶贫产业选择的优胜原则。

青南藏区扶贫产业定位——生态型产业。发展生态经济是青南藏区重要生态地位所决定的,也是转变发展方式的根本路径。生态经济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尽管青南藏区“未富先转”,构建生态经济体系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更多,付出的成本会更大,但今天的发展就是未来的市场竞争力,青南藏区扶贫产业只有定位在生态产业上,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才能真正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与扶贫开发相结合的最佳脱贫路径。

青南藏区扶贫产业选择——以生态畜牧业发展为核心,结合优势资源发展特色种养业、高原生态旅游业、民族手工业、畜产品加工业,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坚持市场导向与政策扶持相结合,是加快青南藏区产业选择的现实选择。

(二)青南藏区扶贫产业发展的主要路径

1、加快畜牧业转型发展路径

青南藏区畜产品资源丰富且特色鲜明,具备开发和培育有机产品、绿色产品的资源基础,大力发展以生态畜牧业为主导的生态型产业体系,是保护生态环境前提下既减轻草场压力又提高畜牧业效益的最佳发展路径。一是提升农牧业集约化水平。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大力推进联户联牧经营方式,发挥龙头企业、国有农场和专业大户的带动作用,促进农牧业产业化发展,创新股份制经营、租赁经营、委托经营和联合经营等农牧业经营体制,提高农牧业生产效率和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二是转变草食畜饲养方式。加快推进传统粗放型游牧向舍饲、半舍饲和划区轮牧、季节性休牧相结合的科学饲养方式转变,合理利用草原资源。广泛推广牲畜分种、分群、分草场饲养,以及补饲育肥、“西繁东育”(在西部牧区繁殖,到东部农业地区集中贩运、销售)和“牧繁农育”(在牧区繁殖幼畜,到农区育肥出栏),缩短饲养周期,提高出栏率和商品率。三是提高农畜产品加工能力。依托当地农牧业资源,积极培育绿色、有机农畜产品,重点发展肉类、乳品、绒毛、青稞、果蔬、饲草饲料等精深加工,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支持加工企业技术改造和规模化经营,开展有机食品认证。

2、产业适度聚集和融合发展路径

在青南藏区重点城镇布局有一定数量的产业园区,增强产业集聚发展能力。已建成的工业园区,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加快园区内企业引进。结合各地资源优势、发展方向,建设旅游商品加工产业园、畜牧业经济区、格萨尔生态文化产业园、现代农业科技观光示范园、牦牛繁育示范园、草产业示范园等产业集聚区。注重农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加快乳制品、藏服、石雕、木雕、矿泉水、民族工艺品等产品加工发展,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大力发展特色种养业、农产品加工业、农村服务业,扶持发展一村一品、一乡(县)一业。积极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生态休闲、旅游观光、文化教育价值。扶持建设一批具有历史、地域、民族特点的特色景观旅游村镇,打造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休闲产品。

3、建设青南藏区生态文化旅游集散地的路径

青南藏区中突出打造惟一的城市——玉树市,作为我国藏区的交通枢纽和民间贸易集散地。2010年4月14日,玉树发生地震后,经过五年多的灾后重建,目前玉树市的总体布局、功能、设施等硬件水平得到极大提升,生态畜牧业高效发展,通过深入挖掘康巴文化资源,打造以唐蕃古道、高原湿地草原、康巴民俗风情和宗教文化旅游带为支撑,以观光、体验为主体的集人文景观、自然景观、民俗风情为一体的具有高原特色的旅游目的地,玉树市第三产业在经济总量中所占比重不断提高,未来以高原生态型商贸文化旅游城市、三江源地区及青藏川接壤地区的中心城市、藏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先行地区、藏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城市作为发展目标,将玉树市打造成为青南藏区乃至青海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带动青南藏区发展。

4、建立和完善生态经济服务体系的路径

一是推进草场资源流转。积极引导和鼓励牧户改变传统畜牧业生产方式,按照依法、自愿、公开、有偿的原则,积极探索规范有序的草地流转制度,建立健全州县乡三级土地(草场)使用权流转交易市场,加快土地流转信息服务系统建设、农产品信息化交易平台建设。二是以传统农产品批发市场为现实载体,去除中间商环节,构建新型的“生产者——电子批发市场——(网上)零售商——消费者”电子商务流通链,减少农产品流通环节,加速商品和信息的流动,降低农产品流通的运输保鲜成本和时间成本。三是扶持发展商贸流通服务业。进一步完善市场体系,以县城和中心城镇为重点,建设和完善农畜产品交易市场、商业零售网点、配送中心、物资仓储等农牧区综合服务设施。大力扶持各类服务业发展,拓宽就业渠道。

参考文献

[1]苏海红、杜青华.中国藏区反贫困战略研究.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2]吴大华等.反贫困社会可持续与环境可持续.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年版.

[3]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4]张晓山等.中国农村发展的历史跨越.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5]张忠孝.青海地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6]李勇等.青藏高原三江源地区可持续发展公共政策研究.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7]赵兴玲等.可持续生计视角下失地农民长远生计问题探究.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9.21(1).

[8]王晓毅.扶贫、环境保护与可持续生计.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8期.

[9]刘娟.贫困县产业发展与可持续竞争力提升研究.中共中央党校,2008.

[10]牟秋菊、潘启龙.“政府-市场”双导向扶贫开发机制初探——以贵州为例.农业经济,2015.9期.

[11]何通艳.藏区参与式反贫困研究.西南财经大学博士论文,2013.4月.

[12]廖桂蓉.四川藏区贫困状况及脱贫障碍分析.农村经济,2014.1期.

[13]覃建雄.我国限制与禁止开发区旅游扶贫创新发展研究.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6期.

注释

①根据2017年《青海统计年鉴》相关数据测算。

②习近平同志在山东考察时的讲话(2013年11月24日-28日),《人民日報》2013年11月29日。

③摘自习近平同志在2014年5月28日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作者简介

杜青华 青海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与贫困经济

作者:杜青华

上一篇:信息经济企业知识管理论文下一篇:初中化学素质教育研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