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方法创新

2023-04-15

第一篇:小学语文教学方法创新

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创新

教学方法是教师为达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所采取的方式和手段,而创新教育在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反思传统教育存在的问题的背景下被赋予了新的内容;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和灵魂;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能力、创新个性为主要目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有采用科学的、合理的教学方法,才能实现上述目标。我觉得落实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实施创新教育,体现新的教学方法主要应努力做到以下五点:

一、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基本素质,更新教学观念与角色转变相结合

21世纪是一个知识和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的教育事业将面临着一场严峻的考验。互联网成为人们获得信息与知识的主要途径。显而易见,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网络时代的要求,那么要想使课程改革顺利进行,达到预期的目标,需要一些基本条件做保证,其中最主要的一个条件是教师的高素质。

课程改革主要是思想理念和教材教法的改革。有了好的教材以后,就要精心地钻研教材,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尤其是要通过更新教育教学思想,建立教育教学的新理念,使得我们的教育质量尽可能地提高。走进新课程,教师的角色将由传授者转化为促导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由独奏者转向伴奏者,由居高临下转向“平等的首席”。教师要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探究性学习,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教学策略也将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而对于一位语文教师来说,

1 应具备以下方面的基本素质:

首先,要对课程改革充满期待,倾注热情。现今,教师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执着地研究,不断地实践,立志在为课程改革作出贡献的同时,把自己锻造成新世纪的优秀的语文教师。

其次,要更新观念,对《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理念应准确理解,并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全面体现。第一,要求教师要重新认识语文教学资源,要有开发语文教育资源的意识,有整合包括教科书在内的语文教育资源的能力。教师不是照本宣科的教书匠,而应当是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者,语文课程的建设者。如,进行课文《四个太阳》教学时,光用你的三寸不烂之舌向学生讲述四种季节的太阳给大地带来的好处,是远远不够的,何不引导孩子在生活中,在自己的感知世界里去感受作者的心愿和四季美丽的景色呢?广阔的大自然就是最好的课堂。第二,要求教师重新认识语文教学模式。教师绝对应当是学生学习的伙伴,要与学生“亲密接触”,甚至融入学生的学习之中。这样,你才有资格做学习过程的指导者、引导者、辅导者。如在进行阅读教学指导时,教材作为阅读的范例,你是逐篇教会学生读,还是教给学生读的方式方法,在课堂上放手让学生去读:朗朗地读、默读、品读、美读、诵读呢?我认为 :前者走入了“高投入,低产出”的死胡同,滋长了学生学习的惰性,泯灭了创造性思维,束缚了学生的发展。后者则体现了“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

再次,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真正做到活到老,教到老,学到老。俗话说“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今天,已不是一支粉笔,一张嘴的时代了,信息时代的快节奏向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语文教师要不断提高政治和业务的理论修养,不仅要跟上时代的步伐,而

2 且要有与时俱进、创一流业绩的不懈追求,永操教育者的青春。要不断提高专业水平:广泛涉猎以求“博”,学习业务以求“专”,加强教研以求“精”,科研开路以求“新”。还要向我们的教育对象学习,以求师生共进,教学相长。

二、课堂教学中摒弃繁琐分析、串讲串问的旧模式,实现学习与创新相结合

繁琐分析把生动感人、充满情趣的课文肢解得支离破碎,使语文教学失去了情感、情趣和魅力,这样违背了语文教学的特点,也违背了儿童学习的规律。在阅读一篇语言文字材料时,老师提出“读了这篇文章你知道了什么?”这样一个问题后,放手让学生自己翻阅工具书,查阅有关资料,认真地阅读思考,梳理好自己读懂的内容;再提出“你还有哪些地方不懂?”这样一个问题,让学生自己通过仔细的阅读思考勾画和记录疑难问题,做好和同学交流的准备。不是有人说过“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吗?当一个语文老师在阅读教学的课堂上如果能够听到一个个学生经过独立思考以后对阅读材料的不同理解和感受,难道不是一件值得欣慰的事吗?例如我在教学《邮票齿孔的故事》这篇课文时,我就是让学生自己借助工具书和小组互帮的形式读通课文,然后让学生讨论:“这篇课文里你喜欢谁?为什么?”学生兴趣非常浓厚,大家就七嘴八舌地在小组内讨论开了,小组内讨论完再让他们在班上说,有的说喜欢阿切尔,因为他善于观察,肯懂脑筋,肯钻研,所以发明了邮票打孔机;有的说喜欢那个用别针给邮票刺孔的那个人,因为他遇到问题时肯动脑筋;还有的提出了很有创意的问题:为什么那个用别针给邮票刺孔的那个人没发明邮票打孔机呢?而在旁边观察的阿切尔反而发明了呢?顿时大家又展

3 开了热烈的讨论……整堂课学生兴趣浓厚,激情高涨,受益匪浅,有的学生说:“我今后一定也要多动脑多动手。”有的说:“其实发明创造一点都不神奇,就是从日常生活中受到启发的,关键是要多观察”

三、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实行学生主动参与的探究式学习,掌握学生年龄及心理特点与因材施教相结合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指出:“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既然“语文学习”是一种生活,学生便是学习的主人,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过程”。探究式学习,简言之就是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主动的探索,发现和体验,学会探究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增进思考力和创造力。而语文教学活动长期以来主要以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为主要的教学方式,强调记忆性成为语文教学的一大特点,教学中较少有学生的探究性、分析性的思维过程。这种重记忆轻理解,重灌输轻思维,单

一、被动以接受为主的学习方式往往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而且负担很重。这一状况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养成,而且严重影响到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影响着学生思维的发展。如有位教师在教学《司马光砸缸》一课时,引导学生探究当孩子掉进水缸爬不出来,情势十分危急时,司马光除了用砸缸的办法救伙伴以外,还可以有哪些办法使孩子获救?于是乎,学生想出众多的办法与司马光的办法相比较、选择。经过讨论探究,学生就会自然明白,在当时的特定形势下,只有司马光的办法才是最佳的。这样的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通过将众多的假设集中而求出解决问题现实方案的能力。

四、以趣为径,开发一些生动、活泼且开放的教学模式,引导学

4 生学会质疑,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和合作精神相结合

质疑是创新的起点,质疑是思维的火花,质疑是进步的阶梯,质疑是成功的关键。在语文教学中重视学生质疑是至关重要的。这决不是形式主义,也不是为了热闹而装点花瓶。读书有疑源于思,这是思维的结晶,也是智慧的明灯。小学语文课上,学生面对《海底世界》这一课的插图向老师提出疑问:“章鱼不是10条腿吗?怎么书上只画了6条?”还有的学生说:“书上说章鱼是软件动物,可是高级贝类科学界对此还有分歧呢。”这些难道不令人吃惊吗?我们都吃过章鱼,但从来没注意到它有几只触手,更不注重科学界对章鱼的分类还有分歧 。虽然学生的理解有失偏颇,但他能向教材挑战,这就难能可贵了。中国的语文教学这些年来,遭到非议不少,尤其形式主义现象严重,读书不给时,训练不落实,目标不现实,基础不扎实。因此,造成教学走入误区,陷入低谷。而诱发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注入学习情感,利用学习意志,这将是我们教育教学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注重质疑解疑能力的培养,留足时间,激励表扬,让学生由不敢问到大胆问再到善于问;长期以来,语文课堂只是教师的“讲坛”,学生习惯了做忠实的听众。在听讲和繁琐的一问一答中,学生慢慢地丢失了说的欲望、学的能力、合作的精神,形成了“死读书、读死书”,“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可悲局面。学生的实践能力也几乎为零。而当今这个“适者生存”充满机遇和挑战的21世纪,光有理论知识是寸步难行的,我们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所以,我们应从小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那就从母语课堂教学中开始吧!“抱着的孩子长不大!”我们要真正解放学生,树立正确的语文教学观,淡化语文教师的表演欲,从兴趣、情感的激活入手,培养学生的

5 表现欲。

五、合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语文教学与网络时代相结合

教育学家夸美纽斯说过:“教学艺术的光亮是注意力。有为注意力,学习的人才能保持心里不跑马,才能了解放在眼前的一切事物。”可见注意力是获得良好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前提。现代教育技术在吸引学生注意力方面有着所不可比拟的优势。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时,显现在显示屏上的课件不仅将学生从单调的“黑白世界”(即黑板和粉笔)带入了绚丽的彩色世界,而且图文声像并茂,直观动态,富有表现力,给学生以视觉、听觉等多角度的感官刺激,极易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我在教学《太阳》这篇课文时,就利用了多媒体为孩子播放了后羿射日的有趣传说。动画片的形式锁住了孩子的视线,也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所以,我们的教师要努力走在时代的前列,做信息技术的有力“推销员”,让学生轻轻松松的进行学习。

总创新教育已成为了当今教育的主旋律,小学语文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应是实施素质创新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所以我们必须从小学语文这门学科的特点出发,抓住契机,深入小学语文教学改革,通过自身素质,在教学中扎扎实实落实素质教育,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而努力,以迎接二十一世纪的挑战。上述仅是对语文课堂教学的一些肤浅认识与见解。

长沙航天学校 何群

2010年5月

第二篇: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创新

吴伟旦(西南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学号1010750143001)

内容摘要:小学写作教学方法创新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让学生明白写作的目的和意义。

二、从写话入手,降低写作初始阶段的难度。

三、加强观察、思考、想象、阅读、积累写作材料。

四、倡导个性化写作,有创意的写作。

五、提倡开放性写作,树立开放性写作。

六、重视习作的评改与交流. 关键词:小学;作文教学;方法创新;兴趣;想象

提起作文,很多学生叫苦,老师也叫苦。学生苦在搜肠刮肚而无文可作,教师苦就苦在挖空心思而“无题可出”。综观现状,当前作文教学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根据《标准》写作教学的理念和目标,结合写作教学实践,我就小学写作教学方法创新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让学生明白写作的目的和意义

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就是 要让学生具有初步的习作意识。我们必须让学生懂得,习作,有时是为自己而写,自我表达;有时是写给别人看,即为了与人交流。

二、从写话入手,降低写作初始阶段的难度

按照《语文课程标准解读》的说法,这里没有什么深意,无非是为了体现降低小学阶段写作的难度而已。我们的写话或者是作文,是我们用自己的母语来和别人进行书面交流,应该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按理来说,难度降低了,学生写起来该轻松了,但事实却不然。我们的孩子在写话面前依然兴趣不高,依然有畏难情绪,依然快乐不起来,这是为什么呢?

从教师方面来说:

1、教师对写话教学不够重视。虽然“说话写话”等写作教材已经编入课本,但不少教师仍只重视识字、阅读教学,以任务观点对待写话教学,从而缺少有效的方法指导;

2、对低年级写话教学的训练目标把握不当,人为提高写话的要求。有时有的孩子一句话还没有写通顺,标点符号还没有使用正确,老师就要求写好一段话了。

3、对低年级的写话教学指导方法简单,单一。教师常用模仿范句,填空等形式进行写话教学,忽视了阅读积累,更不能把听、说、读、写有机结合。

4、没有形成有效的模式。教师们根据自己的理解与喜好各自为阵,对低年级写话缺乏正确认识,长此以往,也只能是重复过去的错误经验,教师的教学能力得不到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也没有长进。

5、教师要根据儿童的心理特征,精心设计和组织各种有趣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组织生动有趣的游戏活动。如组织“瞎子击鼓”、“贴鼻子”、“画嘴巴”等游戏,用较短的时间完成简单的游戏,然后指导说;可提示:游戏开始我们做什么?过程怎样?结果怎样?你觉得哪部分最有趣?为什么有趣?观众的反应怎样?

从学生方面来看:

1、写话兴趣不高。学生在写话时经常出现语言贫乏、用词不当、语句不通顺等现象,故对写话兴趣不高。

2、不知从何入手。一写话就有求助于家长或其他人的依赖心理。

(1)写话教学要以人为本,以学生的长远发展为本而不能为了某种功利目的而人为地抬高学生的写话要求。

(2)小学作文姓“小”,名“习作”,“写话”更是小中之小,是作文的起始阶段,是基础,因此更没有必要抬高写话的要求。

3、鼓励学生写放胆文,写真事诉真情。在学习写作的初始阶段,不必强调种种规矩,应让孩子放胆去写,就像初学走路的婴儿,首先是让他有迈开步子自己走路、不要人扶的勇气,这时候什么走路的规矩和技巧对他来说毫无用处。因此,在低年级不必过于强调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的差异,应鼓励学生把心中所想、口中要说的话用文字写下来。

4、写作精英或是作家,不是我们的培养目标。我们的目标是让绝大多数孩子能够正确、有效地使用母语与人交流。

在此基础上我们才能谈到如何进行我们的写话教学。抓好小学低年级学生说话和写话的训练,是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基础环节。要把握好这一环节,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拼音当拐棍提前写话

一年级新生识字不多,会说不会写,使表达能力受到了阻碍。为此,我教他们用汉语拼音做拐棍,要说的话用汉语拼音写下来,提高他们写的兴趣。首先介绍他们自己家庭的成员,在哪儿工作?家庭住址等等。班里很多同学都能介绍得很清楚。接着教他们讲心里话:“你喜欢我们学校和班集体吗?”“喜欢老师吗?”“你有什么话想对老师说?”等等。孩子们一看,汉语拼音用处真大呀!群情振奋,写的欲望强烈了,纷纷给老师写他们的心里话。我也顺着他们的情绪,因势利导,紧抓不放,也用拼音给他们写回话、评语等,促进了提前读写。别看他们小,写出的内容可丰富了。事实证明,这种做法为孩子们提前写话打开了闸门。

2、汉字夹拼音“扶”着写话

在孩子们学完拼音,利用汉语拼音识字教学时,为了巩固所学汉字,并同时巩固汉语拼音,我采取了这样的做法:用当堂学的生字先口头组词,再用组的词口头造句,然后将造的句子写出来。写句时,会写的、学过的字一定要使用汉字,不会写的字则用拼音代替。这种拼音夹汉字,汉字带拼音的方式孩子们很喜欢,写句的劲头很大,不但巩固了所学拼音和汉字,提高了造句能力,而且养成了学生动手、动脑的好习惯,为作文起步奠定了良好的基矗

3、激发兴趣爱说乐说作文实际上就是写在纸上的话。因此,要想写好作文,首先得学会说话。对一个一年级学生来说,说话并非一件简单的事。有相当一部分孩子,怕在老师、同学面前讲话,声音小得几乎听不见,有的紧张得结结巴巴„„。这就需要培养、扶植,给予引导。我的做法有三:

一是利用说话课,给孩子们提供说话的机会。例如让学生介绍自己身边发生的事。介绍时要求态度要大方,声音要响亮,要有条理。我班的小班长朱俊达同学人前不拘谨,讲话干脆、利落,我就让他先说。然后启发、调动不会说、不敢讲的学生,动员他们说。声音小的鼓励他放大声音重说一遍。第二遍明显就比第一遍声音响亮了,态度也大方了。这样,胆小的也敢说了,一个带动一个,课堂的发言逐渐踊跃起来。在此基础上,再紧紧抓装看图说话”等机会让学生练说,全班同学的说话水平便逐步提高了。

二是采用多样化方法,给学生创设说话的情境。在学生的生活里,看电视的机会很多,于是我就抓住 这一点,布置他们看动画片“成语动画廊”“人与自然”等电视节目,看后在班上利用课前的几分钟时间讲出来;再如:早上,让学生把自己做的梦有顺序、有条理的讲出来。你讲一个,他讲一个,同学们的说话热情也高了,说话也逐渐有条有理有顺序了。

三是训练学生学会说完整的话。在培养学生说话能力的同时,要逐渐培养学生会说完整的话。低年级的孩子不懂语法,更不能过早地向他们讲语法,那么怎样才是一句完整的话呢?我就告诉他们:完整的话就是说话的时候,一定要告诉别人,你说的是“谁”?是“什么?”“他(它)们怎么样了?”“干什么?”等等。在学生们明白了“完整话”的概念后,我就让他们在课堂上,大量地反复练习,并放手让学生评议。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普遍提高,个别同学还真有些“出口成章”的味儿。

4、写“诚实的自己话”,为中年级作文送一程

在学生说好一句完整话的基础上,还要逐步地让他们练习说好一段话,包括:叙述一件事;介绍一个人;谈自己的理想;说说自己喜爱的什么等等。学生张骞平时好惹事,在谈自己的缺点一段话中是这样写的:“别看我淘气,经常惹老师生气。可我在家里并不调皮,只是好吃懒做。妈妈叫我倒垃圾,我装作没听见,但如果有好吃的,我却一点儿也不放过。我以后得改正这些缺点,做个好学生。”我看后说他这段话写得很真实,提倡全班学生在写作文中都应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于是学生写“真话”的兴趣大增,纷纷交来类似的作文给我看。让学生写“诚实的自己话”是我们指导小学生作文的根本,也是作文教学的生命,应大力提倡。

三、加强观察、思考、想象、阅读、积累写作材料

1、要学会观察

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主要途径,是从事任何工作都不可缺少的一种基本能力,尤其对指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起到举足重轻重的作用。在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时,首先教师应教给学生观察方法、顺序,使他们学会有条理地观察事物。其次,教师要让学生明确观察的重点、目的。重点的要让学生仔细观察,次要的、跟观察的事情无关紧要的都不必多说。另外,还要经常引导学生留心观察身边的人和事、景和物,及时捕捉新鲜的有意义的目标。第三,实践告诉我们,小学生只有仔细观察,才能看细,看得全面,才能积累素材。

2.要学会思考问题

我们经常发现,优秀作文的闪光之处,往往不在语言方面,而在思想方面。比如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和体验,对问题的独特视角,对问题的独特见解,构思的巧妙等等。无不闪烁着思想的光辉,给人以启迪,甚至震撼。 3.学会开展想象

没有联想就没有创造,没有联想就没有创新。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观察时,应启发学生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进行积极地思维,展开丰富的联想,从而在脑海中生成种种画面。学生在习作中的想象分为细节想象和组合想象。细节想象,就是根据一定的生活环境,在头脑中对特定事物所进行的细致描绘;组合想象,就是根据多种事物的表象塑造自己头脑中对特点事物所产生的形象。如看图作文、扩写、缩写、想象描绘都是少年儿童把自己的愿望和理解加以具体化的一个思维过程。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对事物的再思考。学生对熟知的事件往往觉得无法入手。这时,教师应充分启发学生,“勾引”出他们的记忆资料,把内存信息转化为语言。

例如,我在教学《钓鱼》这篇课文时,是这样引导的:钓鱼前,你和谁钓鱼?你做了哪些工作?到了河边你做什么?别人在干什么?你下钓之前要做什么?下钓后出现了什么现象?钓鱼时你心里怎样想的„„通过这些问题的思考,他们在脑海中就会有许多的感性材料,在写作时才感到言物。

如《长相思》的教学片断:

师:你们都看到了,你们看到了跋山涉水的画面,你们看到了辗转反侧的画面,你们看到了抬头仰望的画面,你们看到了孤独沉思的画面。但是,同学们,在纳兰性德的心中,在纳兰性德的记忆里,在他的家乡,在他的故园,又应该是怎样的画面?怎么样的情景呢?展开你的想象,把你在作者的家乡看到的画面写下来。(生伴随着乐曲《琵琶语》,想像写话)

师:(在学生写话过程中插话)那可能是一个春暖花开的日子,在郊外,在空旷的田野上„„那也可能是几个志趣相投的朋友围坐在一起,一边喝酒,一边畅谈着„„那也可能是在暖暖的灯光下,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喝着茶,拉家常„„还可能是„„(生继续在想像中写话。) 4.加强阅读

多读、熟读,广记这是积累写作素材的有效方法。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既是事实,也是法则。教师要引导学生们走向社会,走向大自然,让他们在更大范围的实践中,学会全方位地接受信息并养成认真思考的品质和习惯。所以,我们要解放学生,到大自然和社会生活中去放飞“小鸟”,充分利用多种感觉器官对事物进行全方位的感触,让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因此,我很注重指导学生写好读书笔记,如:可以让学生摘录好词佳句、优美片段等。对于学生摘抄的内容,我采取点名背诵、同组互背等方式,让学生摘抄的内容牢固地储存到记忆的仓库里。当然,也可以让学生谈读书体会,让学生从内心深处得到感受。

四、倡导个性化写作,有创意的写作

有意识的模拟思维训练。模拟思维指的是摹仿原来创新者的构思方法或者写作技巧等进行写作的思维方式。模拟思维训练不是写作的模仿,它只是创新写作训练的一种方式,是创新写作的前提和基础。在我们的小学语文课本中有很多体裁不同、内容丰富的文章。这些文章在描绘生活、塑造形象、状物写景等方面都是摹仿训练的对象。对学生进行联想思维训练。写作就是要注意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写出来,反映周围所发生的事物。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之间又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我们在写作教学中可以培养学生运用联想的思维方式进行写作。联想思维是由某一种事物而想起其他的人或者事物的思维方式。如:

培养思想情感的个性化。鼓励学生说出自己想说的、要说的、非说不可的、真正属于自己的个性化话语,将假话、套话、空话拒之门外;鼓励学生真正说出从自己心里悟出的道理,将大话拒之门外;鼓励学生抒发自己真正感动着,感动了自己而又非抒不可的真情实感,将空话和虚情假意、无病呻吟拒之门外。

培养行文构思的个性化。写作心理学家认为,写作动笔前是思维最活跃的阶段,是训练学生思维的最佳时段,一篇文章有无创新,多半取决于动笔前的构思。教师在学生写作前应给他们一个宽松、自由的心理环境和广阔的构思空间,不要让我们教师的思想限制学生的思维,还学生一个主体地位。

培养语言风格的个性化。语言的鲜活和个性化可以让学生从词语生动、句式灵活、善用修辞、意蕴深厚方面下功夫。词语的灵活搭配需要打破常规,大胆想象,敢于创新,这样就可以把静态的事物写活,把动态的事物写得更加逼真,把平常的事写得形象动人。句式灵活,常常表现为长句与短句、整句与散句、语序的选择等多种形式的灵活安排。修辞可使文章语言有色彩,能让读者产生种种感受,甚至调动想象和联想,在心中唤起某种影像。

五、提倡开放性写作,树立开放性写作

1.《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教材要有开放性和弹性,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2.拓宽写作的时空

让写作与语文其它内容的学习,与综合实践活动,与其它学科的学习结合起来,加强写作和生活的联系,使课内写作和课外练笔相结合。

3.尽量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写作知识的教学,力求精益求精应抓住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让学生在写作环境中学会写作。

4.注重作文内容、形式的开放性和灵活性

比如,准备阶段的口头日记,绘画日记,起始阶段的每日一句或两句;图文结合的周末日记,自由灵活的想象作文,幻想作文、童话创作、甚至合适个别孩子的科幻小说,结合生活需要的使用作文;结合学生感兴趣话题进行小练笔。

六、重视习作的评改与交流

1、教师评改方式要灵活多变

作文批改也应是这样一个过程。把作文批改看作是学生再次完善,再次写作,再次创造的过程。把作文批改看作是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使学生萌发写作欲望,让学生体验写作成功的过程。《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对学生作文评价结果的呈现方式可以是书面的,可以是口头的;可以用等级表示,也可以用评语表示;还可以综合采用多种形式评价”。在学生作文交流时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给予公开讲评。不公开批评差生作文,以免伤害其自尊心。对于作文中精彩片断可让学生自读、议读,再感情朗读去体会感悟;还可将一些的好的作文装订成册,在班级传阅。让学生充分感受写作的成就感,从而唤醒写作的欲望。

2.学生自改互改要形成习惯

叶圣陶先生说:“文章要自己改,学生学会了自改的本领,才能把文章写好。”学生自评自改习惯很关键。此外,学生自改和互改的过程,实际上是习作中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一篇作文可由多人批改,也可由多人批改同一篇作文。同伴评价时首先要肯定他人作文成功之处,向同学们推荐精彩段落、优美词句,当然也可谈要改进的地方。同伴之间相互启发,集思广益,促进“集体创造力”的发展。

总之,作文教学要以“学生为本”,贴近学生实际,将作文教学溶汇于自然、社会、生活当中,采取灵活多样的训练形式,运用多元的评价方法,增加学生的写作兴趣,燃起学生的写作欲望,让学生想写作,会写作,乐写作。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作文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陈佳:《浅谈作文教学中学生感受生活能力的培养》新教育论坛2008年第5期 [2]张化万:《小学作文教学心理学》

[3]殷淑平:小学作文教学生活化研究《成功(教育)》2008年12期 [4]郑以丰:《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有机地结合》 [5]与爱同行:《农村小学作文教学有效性的思考及对策》 [6]许丽:《研究学生习作心理,培养作文创新能力 》

第三篇: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创新思考

摘 要:现如今,小学语文写作教学质量普遍较低,学生缺乏写作兴趣。为了解决此种教学问题,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必须不断进行教学反思和总结,完善和创新作文教学途径,培养学生作文写作兴趣,使学生掌握更多的写作技巧和知识量,从而提高学生的作文写作能力,使文章更加的真情实感。此次研究主要是针对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创新展开分析,希望能为教学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 作文教学 创新

引言

小学语文作文是教师和学生公认的难点内容,同时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教学对于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培养至关重要。因此,为了提升作文教学质量,教师需要创新教学方法,强化作文教学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作文写作能力。[1]

一、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小学生尚没有形成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对于事物的认识和理解,主要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喜欢接受直观、生动的事物。因此,为了激发小学生作文写作兴趣,在作文教学中,教师有必要引入多媒体技术,营造出富有趣味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体会到作文学习的乐趣。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师可以播放相关的视频、动画、以及音乐等内容,刺激学生的视觉和听觉感官,使学生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中产生思维活动。比如说,在指导学生进行景物描写时,教师可以在屏幕上,向学生展示世界各地优美的图片、视频资料,让学生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同时,引导学生认真细心观察,能够对景物的特点做到准确把握;将自己欣赏时的心得和感受,及时记录下来,由此融入到作文写作中,提高文章质量。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

小学阶段学生缺乏良好的自控能力和自律意识,无法有效的约束自己,没有形成良好的作文写作习惯,如字迹潦草、语句不通、错别字等等,均会影响到学生作文整体质量。因此,为了提高小学高年级学生写作能力,有必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作文写作习惯。其

一、鼓励学生在完成作文之后,认真检查文章,避免出现错别字、语句病等;其

二、在平时学习中,注重累积,不断提高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使文章更有深度、更有真情实感。此外,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养成每日写日记的习惯,将自己每一天的所见、所想、所闻、所感,详细记录下来,为以后的文章写作提供素材。

三、丰富教学方法,拓宽学生的写作途径

在以往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主要是采取讲评式的方法,此种教学过于枯燥,形式单调简单,学生只能被动的学习和听讲,不仅会打击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也会限制学生想象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发展。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的教育背景下,教师需要创新作文教学方法,丰富作文教学方法,拓宽学生写作途径。比如,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取寓教于乐的形式,组织学生展开游戏娱乐活动,如才母语、成语接龙、传话游戏等;在游戏结束之后,让学生将自己在游戏中的所见、所思描写成一篇作文。此种结合学生真情实感的文章,最能够打动人。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将自己前一天写的日记,在课堂上分享出来,一方面有利于激发学生写作热情,另一方面也可以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写作习惯,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四、引领学生观察生活,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

很多小学生不喜欢作文写作,追究根本在于学生缺乏丰富的写作素材。因此,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要为学生营造出轻松愉悦的写作环境,另一方面要带领学生走出教室,接触社会和自然,亲自观察和体验生活,在充分接触大自然,产生愉悦感受的同时,也累积了大量的写作素材。比如,在指导学生描写秋天的景色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来到公园中、田野中,切身感受到秋天的美丽景色,有泛黄的树叶、万里无云的天空、随风舞动的麦田、洋溢着喜悦笑容的农民伯伯等等。通过此种形式的作文教学,让学生感受到秋天除了?瑟的一面,还有丰收快乐的一面。每一位学生对秋天的认识和感受都是不同的,由此在写作时,也会自然流露出自己的情感,每一篇文章都各具特色。

五、结合阅读与写作,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在如今的小学语文教材中,文章都是经过精挑细选,内容丰富、富有情感,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因此,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有必要将作文与阅读有效的结合,从而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首先,在文章教学中,教师鼓励学生将自己喜欢的语句、段落挑选出来,或者是摘录下来,或者是背诵下来,以此在日后的写作中灵活运用,提高文章的整体美感。比如在《可爱的草塘》、《美丽的张家界》等文章教学之后,学生便可以针对文章中景色描写的内容,认真阅读和品味,借鉴其中优美的语句。其次,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对文章的写作手法进行模仿,也可以对文章进行续写、或者是写出自己的阅读心得,对于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同样具有帮助。比如,在《桂林山水》文章学习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文章中的对比、排比等手法,描写一下生活中常见的景色。又比如说在《十里长街送总理》文章学习之后,学生容易被本章中饱含的深情所打动,此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写一篇亲情方面的文章,如将自己对父母的尊敬和热爱之情,融入到作文中,从而使文章更加的真情实感,细腻动人。[2]

六、开展作文精心批阅

作文批改,是提高学生作文写作能力提高的有效手段。现如今,很多小学生只会如何写作文,但是却不知道如何修改作文,由此影响到学生写作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关注作文批改,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修改作文的习惯。作文批改的方式有很多种,可以是教师批改、可以是师生共同批改、也可以是学生相互批改。作文批改必须及时,教师可以与学生面对面批阅,重点指导。此外,针对学生写作出普遍存在的问题,教师应当统一进行讲解,展开专项训练,切实解决学生的写作问题。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写评语时,应当有意识的激励学生,肯定学生,让学生不断提高作文写作积极性,产生写作兴趣。

结语

总而言之,作文教学属于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语文综合素养方面至关重要。因此,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将作文教学与阅读教学合理的结合,精心创建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感悟生活,从而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不断累积写作素材,最终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参考文献

[1]杨津.浅析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的创新途径[J].作文成功之路:上,2016(1):10-10.

[2]胡丽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创新思考[J].小学生:教学实践,2014(8):24-24.

第四篇:如何实现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创新

付永德

一、强调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法国著名教育学家卢梭曾提出了这样一个教学观点:“学生中心论。”该观点指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来开展教学活动,通过学生自己的主导,一方面来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另一方面也通过自觉来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让学生自愿融于语文教学中,顺利延续语文教学工作的开展。此外,还要通过开展一些教学实践活动来不断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在以学生为中心的基础上真正实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教育理念。在学习《只有一个地球》时,首先通过检查预习,学生知道这是一篇科普文,然后不断地引发学生质疑,比如:为什么地球只有一个呢?地球有没有什么“亲戚伙伴”呢?地球上存在哪些生物呢?通过问题让学生自主思考,表达自己的看法,从而不断地提高学生探求知识奥秘的兴趣。以此为契机让学生自主阅读这篇课文,并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再以小组合作的形式交流自己的看法以及合作解决遇到的问题,最后以小组的形式汇报。在此过程中教师做好及时的引导与鼓励,并对相关的问题做好及时的补充与点评。这样的教学方法,充分给予了学生一个自由的学习空间,对自己所感兴趣的段落有着更深切的体悟。大家一起合作探究,激发学习热情和兴趣。小学语文教学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学生不断地积累,这就需要不断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学会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这也极有利于教学的顺利开展,提高课堂效率。该教学方法的使用,既实现了新课改的要求,也是成功而有效的创新。

二、采用生活化教学模式,培养学习习惯

语文是一门极强的综合性学科,它将语言和文字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因此,它也是一门极强的实践性学科。在增长学生知识的同时,也是一种语言的学习,从而在语言能力的运用方面不断得到提高,也更好地适应生活中的语言交往,更好地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知识的学习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用生活中的经验来解答书本知识中的疑虑,用生活中的乐趣来化解课本的枯燥,让课本上的静态文字活跃为生活动画,让教学更生活化、形象化,也在生活化的学习中体验语文学习的乐趣。学习《华北明珠白洋淀》这篇游记文时,在上课初始教师播放课件激趣引入:有人去过白洋淀吗?请到过此处的学生给大家介绍美景和感受,随后老师带领学生进入课文学习。品字、品词感悟语言,从不同方面了解作者描写景物的特点:美丽的荷花,绿色的芦苇、碧绿的荷叶,感悟作者从一年四季设喻的妙处。学习作者由远及近、一年四季的描写顺序的写法,为以后写作做好铺垫。节假日期间,孩子们跟随家人去了白洋淀等旅游胜地,学生在游览中用课堂上所学习的方法,对景点的景物有所观察。游玩后安排他们完成一篇“配画习作”。学生不仅画出了自己心仪的美景,兴高采烈地交流了自己的游赏感受,而且他们带着独特的体验,应用移步换景法描述了所见景物,饱含真情地表达了自己对家乡的热爱。在交流课上,学生将自己的习作与课文作比较,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真实理解。这样将生活活动与语文学习相结合,不仅培养了他们的观察能力,也锻炼了他们的习作能力。与此同时,在学生真切的体验中,使他们的情感得到了升华,也是教学情感目标上的实现。而且这样的教学方式,也更符合小学生学习上的认知水平,更能满足他们的认知需要。同时,也让语文知识的学习转化成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不仅收获了知识,也享受了生活,并对生活产生了热爱之情。

三、恰当运用现代教学技术,培养注意力

在时代的日益发展下,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已成为这个时代的主流,所以,以多媒体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已逐渐走进了课堂,成为教学过程中的重要辅助教材,它完美地将文字、声音以及图像融合成一个画面,图文并茂地展现出来,将学生从黑白的书本世界带到一个多彩的动态乐园,通过多媒体采用直观的教学手段来呈现给学生,并通过图像的视觉效果、声音的听觉效果等来刺激学生不同的感官,以此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从而也使课堂效率得以提高。以《鲁滨孙漂流记》为例。这是一部外国名著,文章涉及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都是比较陌生的,这就需要教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文章中涉及的内容以课件的形式展示,并结合地图为学生讲解文章涉及的地理知识,从而不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另外,为了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以及提高学生对外国名著的阅读兴趣,教师可以选取与其相关的影片来播放给学生观看。这样的名著教学在多媒体的应用下,不仅让学生看了一个喜爱的视频动画,也将名著梗概放大化,让小学生完整地看到一个名著故事,既学到了知识,又学得有趣。通过这样的教学形式,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了学习兴趣,同时也化解了阅读名著的困难,增加对名著阅读的喜爱。小学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的教育学科,它的重要性是可想而知的,也因为这样,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以更适合小学生的发展需要。因此,一个好的教学方法既能体现出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也能在丰富小学生语文知识的同时,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第五篇: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的创新策略

长期以来,针对小学学习阶段的学生来说,学生僵化地去模仿写作的能力还是比较强。但是一旦谈到作文写作的创新,却仍需要进一步努力。究其原因来说,是因为我国语文作文教学手段滞后所导致的。

一、小学语文作文教学面临的困境

目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未能建立科学的教学目标,再加上陈旧无序的教学手段,学生的写作兴趣很难得到有效激发。传统的授课模式是,由任课教师在课上选读优秀范文,继而将其中的关键点与写作技巧生硬照搬的传授给学生,在这种缺乏层次性的讲解中,学生很难真正接受写作新知,也根本无法实现高效的教学效果。小学生还处于喜好玩耍的阶段,大多数不愿阅读课外书籍,思维阅历不够丰富,词汇量较少,加上年纪尚轻,社会阅历也不够丰富,因此写作中可投入的情感有限。

另一方面,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在写作上最大的感受恐怕就是当面对脸上了无生趣的小学生们,那心中闪过的无奈之情了。尤其是在教室布置下写作作业后,听到大家在说“到底怎么写啊”、“要写什么啊”或者“不是才写过,怎么又要写,烦不烦啊”等等住于此类的话语,老师的内心更是深深地无奈与心酸。而对传统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进行革新是改善这一作文教学困境的主要途径,由此可见,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的创新具有一定的迫切性以及必要性。

二、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的创新策略

1.不断提高小学生的写作实践能力。为了进一步提升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效果,任课教师应让小学生在语文课本所接触的伟大人物,如鲁迅、毛泽东等的思想中有所启发,使小学生的思想境界有所提升,开拓自己的视野,提高自身的品德修养及道德素质,并逐步健全人格,在良性方向发展自我个性,培养小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带来一定的写作灵感。在作文教学中,任课教师可把教学任务分成写作素材教学、写作技巧教学和写作情感教学三部分,在写作课中给予小学生充足独立思考作文命题的时间,并培养学生的写作实践能力,使学生的写作水平得到全方位的提升,并促进其全面发展。

2.坚持增强小学生的感知能力。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不仅要停留在“写”的层面上,更要注重写作灵感的来源――对于周围事物的感知能力。孩子们的心是稚嫩而又敏感的,他们能够感受到一些细微的环境以及情感变化,我们应该鼓励小学生们充分发挥他们的感知能力以及想象力,对周围的事物进行观察,并用自己的话语表达出来,一片叶子的凋零、一朵花的绽放、一条无家可归的流浪犬,都可以是孩子们灵感的来源,在孩子们的笔下,演绎出一个不一样的故事。此外,鼓励孩子们阅读中外名著,引导他们进入书中的世界,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也是增强小学生感知能力的重要方法。

3.建立一个开放的交流环境。一味沉浸在自己的内心世界中,写出的文章只能是孤芳自赏,只有在与他人的沟通交流中获得灵感,写出来的文章才能是获得大众认可的,真正优秀的作文。教师有义务为学生创造一个平等的,安静的交流环境,让他们说出自己心中所想,并了解别人的想法,从而获得更深刻的认识,对于写作文来说,是非常有益的。譬如,任课教师可以在课上,利用多媒体等手段,播放一段短片,让学生们在看完之后轮流上台发表自己的看法,并允许其他学生点评,而自己要作为一个观察者,弄清孩子们心中所想,及时的给予建议和意见,起到引导的作用。这样,他们的作文水平才会取得进步,感染力也会更强。

4.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在传统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所设置的作文主题,主要以课程标准为指导思想紧紧围绕着教材内容来进行。习惯是一个人最大的财富,为此,习惯所造成的影响总是潜移默化的,一旦学生们养成了记日记或者写随笔的良好习惯,这种习惯就会伴随他们终生,帮助他们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绪,提高写作水平。教师们不应该仅停留在教材内容,应该在日常的作业中有意识的布置随笔或者日记,对于年级较低的小学生来说,也可以是一段话,循序渐进,日积月累,这种习惯的积累在学生未来的作文表达中会有极大的裨益。

(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坪市乡中心小学)

上一篇:小学语文教学片段案例下一篇:小学优秀教师个人述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