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网瘾与网络素养教育论文

2022-04-30

许多教师和家长在重视青少年的网络素养教育时,忽视了情感教育,这往往会造成网络素养教育的效果不尽人意。“网络素养”是指对网络的认知、运用的技能,以及使用网络的情感、态度等。“网络素养教育”是对使用网络者进行网络信息辨别能力、网络规范、道德修养等的教育,引导其理性地运用网络资源。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青少年网瘾与网络素养教育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青少年网瘾与网络素养教育论文 篇1:

试论青少年健康上网双效机制的构建

摘 要 如何帮助青少年健康上网,是家庭、学校和政府面临的重大挑战。可从两方面构建青少年健康上网的有效机制:提升网络素养,培养数字公民是根本途径;加强网络监管,预防网络成瘾是重要保障。

关 键 词 青少年;健康上网;网络素养;网络监管

文献编码 A

互联网已经成为当前我国青少年不可或缺的学习、信息交流和娱乐工具。截止2015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6.68亿,其中10-39岁的网民比例高达78.4%,20岁以下网民规模占比增长1.1%,呈现继续向低龄群体渗透的特点[1]。互联网作为重要的教育资源,能通过提供信息选择促进青少年自主,即时通讯提升青少年社会联结,知识汇聚和志同道合者的汇聚产生合力促进青少年创造性的发展,社群交流促进身份建构和职业兴趣爱好的发展等[2]。然而,互联网是把双刃剑,在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诸多消极影响。因此,如何促进青少年健康上网,成为政府、社会、学校和家庭面临的重大挑战。

一、提升网络素养,培养数字公民

我们认为,提升网络素养,培养数字公民是帮助青少年健康上网的根本途径。网络素养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学者McClure于1994年提出,认为包括学生正确利用与判断网络知识、有效使用网络技能等两个方面[3]。Art Silverblatt认为,网络素养成包括七个方面:可为自己的网络消费做决定;知道网络传播的基本原理;意识到网络对社会与个人的影响;有能力分析和探讨网络信息的策略;能解读网络文本、了解网络文化;对网络内容享受、理解和欣赏的能力;提供真实有效、负责任的网络信息。[4]国内学者自2004年开始关注网络素养的研究,陈华明等认为网络素养是正确使用并有效利用网络的能力[5];贝静红将对网络信息的批判和网络道德素养纳入网络素养的范畴[6];李春燕等则认为网络素养是对网络信息进行选择、理解、使用、质疑、评价、创造和制作、思辨等七种能力[7]。综合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我们认为青少年的网络素养主要包含青少年网络认识意识、网络信息区分意识、网络使用管理意识、网络自我发展意识、网络使用道德意识和网络使用安全意识六个方面。其中,网络认知和信息区分意识是网络素养的基础,决定了青少年网络使用管理和网络自我发展水平的高低,而道德意识和安全意识则是网络使用中所形成的良好习惯。

在中小学阶段开展网络素养教育,可以在如下两方面展开:

1.开设网络素质教育课程

我国网络素养教育课程尚处于探索阶段,对于课程目的、内容、教材和师资等问题都非常缺乏经验。为此,我们不妨借鉴国外比较成熟的做法。例如,新加坡中小学开设的网络素养课程,课程目的是保护学生免遭网络危害,养成理性使用网络的习惯和能力;核心内容在于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促进他们在网络中对自己的安危负起责任;具体教案题目包括:网络礼仪、网络安全、网络色情、网络成瘾、网络危险和网络欺凌等。在教学过程中倡导通过“辨识-思考-行动”的启发式学习模型来组织课堂教学[8]。美国网络素养教育的目标则放在培养儿童具备开放的视野、合作共享的理念、强烈的责任意识,让他们“会选择、会判断、会思考、会决策、会交流、会创造”上。在实践过程中,基于网络探究的理念,强调调查研究、对话与实践的过程,通过增强儿童的网络实践能力,使他们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提升自我发展能力。[9]

参考新加坡、美国等在网络素养课程方面的经验,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1)学会保护自己应成为网络素养教育的重点内容。2014年5月27日,我国发布的首份《青少年上网安全分析报告》显示,我国互联网随处可见色情、赌博、暴力、代写作业等内容以及网络欺诈陷阱,网络欺诈受害者中,16岁以下的青少年占比1.8%[10]。在网络受骗用户中,“90后”比例高达49.2%,青少年是网购最易被骗的人群[11]。此外,近年来交友网站和微信等即时通讯工具的广泛应用,极大地增加了未成年人特别是女生网络性诱拐的风险。因此,教导学生辨识网络风险,学会保护自己和他人,面对网络欺诈懂得如何应对,都应成为网络素养教育课程的重点内容。

(2)将防止网络欺凌列为教学重点。自腾讯公司2011年推出微信以来,朋友圈越来越火。处于形成自我同一性关键时期的青少年,需要在同伴交往中寻求自我价值,因此,朋友圈对他们的影响尤其重要。微信朋友圈中同伴之间的相互评论、转发、点赞,都会搅动他们敏感的神经,而有时同伴有意无意间的留言、评论,或是恶意的造谣、羞辱或恐吓,很容易给青少年带来心理创伤。因此,教育学生在网络使用时自尊自重,不随意发布易对他人造成伤害的图片或文字,应列入网络素养课程当中。

(3)通过向社会教育机构和公益组织购买服务,解决网络素养教育课程的师资问题。在我国现有条件下,尚无法解决网络素养教育课程的师资问题。因此,可以学习新加坡的做法,通过聘请经教育部门认证的教师,向某一片区的学校开设网络素养教育课程,承担相应的教学任务。

2.将网络素养教育融入学科课程

网络为青少年提供了一个主动探究知识的广阔平台,为他们的学科学习提供了有力的支撑。青少年可以通过网络与合作探讨、交流分享、合作完成等,拓展学科学习的范围。课任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应有意识地为学生设计网络探究作业,使学生学会网络资源搜索信息、整理数据、分析判断等网络技能。

3.搭建网络教育平台

一方面,教育部门和学校应有意识地建立发布经过认证的权威信息的网络平台,另一方面,应大力促进专门针对青少年的积极网络内容的开发。当前我国专门针对青少年的积极网络内容非常缺乏,他们在搜索需要的、感兴趣的内容而无收获时,往往会漫无目的地在网上闲逛,从而接触到不良信息。因此,政府主管部门应大力扶持青少年网站的建设,与互联网服务供应商建立合作关系,积极开发适合青少年的网络信息。

二、加强网络监管,预防网络成瘾

网络监管主要包括国家法律监管和家庭父母监管两个方面。国家法律监管,主要在于网络安全立法和加强网吧管理两个方面:首先,国家应进一步加强法律监管,推进网络安全立法。目前,网络进安全法已列入今年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工作计划。其次,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大网吧管理力度。网吧往往是不良青少年的聚集地,大量研究表明,结交不良同伴是青少年身心问题的放大器,会使得青少年在短时内爆发大量的心理和行为问题(如抑郁、网络成瘾、烟酒使用/依赖等),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因此,相关部门有必要严厉取缔非法经营网吧,普及安装过滤软件,防止不良同伴集聚,净化上网环境。

对于家庭网络监管,我们建议:

(1)父母应适度限制孩子上网的地点、时间和内容。就上网地点而言,在家上网总体上可促进青少年积极发展,而在网吧上网总体上不利于青少年积极发展。就上网时间而言,父母有必要强调间歇性上网,以避免长时间持续上网引发干眼症、颈椎痛等疾病;按时休息,避免通宵上网等影响睡眠和身体发育。就上网内容而言,父母和教师要鼓励孩子与熟人在线交流,提醒孩子不与陌生人交流或约会。

(2)良好的亲子关系是预防网瘾的“心理疫苗”。当亲子关系具有暴力、专制、溺爱、忽视等特征时,孩子最易沉迷网络。可见,良好的亲子关系特别是父子关系是预防网络游戏成瘾的重要保护因素。“爸爸去哪儿”等电视节目的热播,折射出家庭教育中父亲的缺位的现实,也反映了孩子对父亲回归家庭的渴望。亲子沟通中,父母应注重孩子自尊等基本心理需求的满足。民主型的教养方式对孩子戒除网瘾最为有利。父母应多与子女沟通互动,用孩子的眼光看待问题,尊重他们的思想和意见,这样不但能获得他们的理解和信任,形成良好的亲子关系,也有助于解决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碰到的其他困扰。一旦发现孩子沉迷网络游戏,不妨淡化孩子的网瘾身份,渐进式限定上网时间和内容,以避免孩子因独自承担各方压力而转向不良同伴。

(3)营造孩子好的朋友圈。研究表明,父母的网络监管主要通过防止青少年结交不良同伴而对网瘾行为产生影响[12]。家长对孩子的网络监管,不应只是禁止、限制或隔离,而应把重点放在防止结交不良同伴上。首先,相似性是形成同伴友谊的基础性因素,对青少年而言,有着相同的兴趣追求或烦恼、相近的家庭住址或班级座位等相似因素,是青少年形成同伴关系的重要因素。而这些基础因素,都是在父母营造的成长环境中逐步形成的。父母给孩子营造怎么样生活环境、养成什么样的生活态度,对小孩结交什么样的朋友有直接的影响。其次,男孩间的关系是“肩并肩”式的,更多通过活动的共同参与而形成,他们受男性同伴的影响更大;而女孩间则是“心贴心”式的,她们的不良行为受男朋友的影响更大。因此父母对男女生同伴关系影响的特点应有所了解,注重采用不同的沟通方式。第三,很多网瘾青少年在学校常被视作不良少年,难以发展健康的同伴关系。父母和老师应注重教给他们如何加入一个群体,如何专心且友好地倾听,学会以正面形象吸引他人的注意,学会与他人沟通的技巧和原则。具体到父母身上,母亲应营造温暖、支持的家庭环境,及时回应孩子的情绪诉求,有助于孩子交往能力的提高;父亲则侧重于为孩子提供行为准则和需遵守的社会规范而树立的榜样上。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2015年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OL]. (2015-07-16)[2016-6-20].http://www.cnnic.net.cn.

[2]张卫, 胡谏萍, 甄霜菊,等. 网络游戏成瘾的心理与神经机制研究.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48-53.

[3] McClure C R. Network literacy: A role for libraries?[J].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libraries, 1994, 13(2):115.

[4]Art Silverblatt. Media Literacy in an Interactive Age[EB/OL]. (2006-4)[2016-6-20].http://www.readingonline.org/ne-wlitercies/silverblatt/index.html.

[5]陈华明, 杨旭明. 信息时代青少年的网络素养教育[J]. 新闻界, 2004 (4): 32-33.

[6]贝静红. 大学生网络素养实证研究[J]. 中国青年研究, 2006 (2): 17-21.

[7]李春燕, 陶喜红. 论当代大学生网络素养的缺失[J]. 教书育人: 高教论坛, 2007 (21): 38-39.

[8]王国珍, 罗海鸥. 新加坡中小学网络素养教育探析[J]. 比较教育研究, 2014, 6:99-103.

[9]李宝敏,李佳.美国网络素养教育现状考察与启示[J].全球教育展望, 2012, 41(10):69-75.

[10] 360互联网安全中心. 青少年上网安全分析报告[R/OL].(2014-08-05)[2016-6-20].http://zt.360.cn/report/.

[11] 奇虎360科技有限公司. 浏览器上网“防忽悠”研究报告[R/OL].(2014-08-05)[2016-06-20].http://se.360.cn/360se_2013report.pdf.

[12]宋静静, 李董平, 谷传华, 等. 父母控制与青少年问题性网络使用: 越轨同伴交往的中介效应[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4, 30(3): 303-311.

责任编辑 徐向阳

作者:苏斌原 张丽丽 喻承甫 张卫

青少年网瘾与网络素养教育论文 篇2:

青少年的网络素养教育应与情感教育同步

许多教师和家长在重视青少年的网络素养教育时,忽视了情感教育,这往往会造成网络素养教育的效果不尽人意。“网络素养”是指对网络的认知、运用的技能,以及使用网络的情感、态度等。“网络素养教育”是对使用网络者进行网络信息辨别能力、网络规范、道德修养等的教育,引导其理性地运用网络资源。“情感教育”是指教育者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通过情感交流增强被教育者积极的情感体验,培养被教育者丰富的情感,激发被教育者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促使被教育者形成独立健全的个性和人格特征的教育方法。

一、对青少年的网络行为和情感状态的相互作用要有认知

青少年的网络行为会对他们的情感状态有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是正面的,也可能是负面的,同样,青少年的情感状态也会作用于他们的网络行为。

1.网络行为对情感状态的影响

(1)网络行为对情感状态有正面影响。青少年在网上查找学习资源、阅览各类有益图书、浏览世界各地、涉猎未知领域,不仅满足了他们的知识需要,开阔了他们的视野,还陶冶了他们的情操。网络环境为青少年的情感需求提供了新的场域,青少年可以通过网络认识和结交朋友、交流思想,借用网络抒发情感、排解不良情绪。比如,上网聊天、听音乐、玩游戏、观影等,可以有效避免因情感障碍而导致心理问题的出现。这样的网络行为让青少年的学习有乐趣、生活有幸福感,有利于促进他们良好情感状态的形成。

(2)网络行为对情感状态也有负面影響。网络中有许多新奇、有趣的游戏,但也有很多低俗、暴力的游戏,对于自控力比较差的青少年来说,容易产生“一网情深”。如果借用网络来逃避现实、发泄情绪,往往会出现“借网消愁愁更愁”的情况。网络的隐蔽性使得少数青少年可能浏览黄色或非法网站,或利用虚假身份进行恶意交友、聊天,或信谣传谣、传播病毒等。这样的网络行为无疑影响了少数青少年的道德观和情感。

2.情感状态对网络素养教育的影响

(1)良好的情感状态有利于网络素养教育。有良好情感状态的青少年一般会利用网络查找学习资料,或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或在无限广阔的网络环境中阅读经典、看新闻、了解时事等,有时也借用网络与人交流沟通,适度地消遣娱乐;会按照教师和家长的要求做到理性、文明上网;会接受、遵守校纪班规中对手机的管理规则,会接受家长对使用手机的时间、内容、场合的建议和提醒,遵守与家长的约定。

(2)不良的情感状态不利于网络素养教育。当青少年处于不良的情感状态时,就倾向于上网寻求精神安慰和寄托,更容易沉迷网络。往往会在网上放纵自己的坏情绪,没有底线地交友、聊天、玩游戏等,或者在网上滥发观点和评论,或转发不当信息,很难接受教师、家长的教育管理。如果教师、家长收缴其手机,他们就可能会与教师、家长产生矛盾、对抗,甚至做出一些极端行为。

二、青少年的网络素养教育要与情感教育同步

既然青少年的网络行为与情感状态相互作用,那么,教师在对青少年进行网络素养教育的同时,必须与对他们的情感教育同步。

1.要充分发挥学校在青少年网络素养教育和情感教育中的作用

(1)对青少年进行正向网络素养教育和情感教育。教师应主动占领网络阵地,因势利导,加强对青少年的网络素养教育。培养他们高度的上网自觉性、自律性,以及网络信息辨别能力,抵制有害信息的侵蚀,防止对网络的痴迷,理性地运用网络为自己和他人服务。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副教授童小军指出:“学校应该开设专门的网络素养课,并将这门课纳入常规教育之中。”[1]同时,教师要对青少年进行尊敬教师、孝敬父母的教育。教师还应“及时掌握学生思想情绪和同学关系状况,积极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2]。比如,通过开展读书活动、体育活动、科学技术活动、社会公益活动等满足青少年的情感需求,丰富他们的生活,分散他们对网络的注意力,保持良好的情感状态。

(2)做好网络素养教育和情感教育示范。首先,教师自身要不断提高网络素养,不能成为网瘾的示范者。教师在校园行走、上自习课、集体活动时,尤其是有青少年在场的时候,尽可能不玩手机。在上课、教研、共读及会议期间,要将手机调至静音或振动状态。其次,教师对青少年实施的一切教育活动都包含情感因素,都需要发挥情感因素的作用。教师不仅仅要有渊博的文化知识、丰富的教学经验、严谨的治学态度,还“需要教师具有对学生情绪、情感识别的敏感性和判断力,需要教师自身是情感经验比较丰富和饱满的人”[3]。

(3)构建良好的师生情是网络素养教育的保证。教师开展工作的最好抓手便是与青少年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只有具有了良好的师生情,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育。

教师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要倾听青少年的心声,深入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要关注他们的兴趣爱好、情感状态等,减少他们成长中的烦恼。对待学困生,要有耐心、恒心,照顾好他们的自尊心,要搭建平台让他们也有表现机会,满足他们的存在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评价每一位青少年,让他们有稳定而积极的情感状态。

(4)在情感德育时对青少年进行网络素养教育。教师要注重培养青少年正确的荣辱观和是非观,培养他们爱国、爱乡、爱校、爱家的情感。要在深入了解青少年情感的基础上,督促他们克服情感的随意和惰性,培养自律和自控力;要积极开展挫折教育,让青少年认识到经受挫折的普遍性和必然性,培养他们坚强的意志力;要关注青少年面对的各种压力,帮助他们排解和释放心中压抑的情绪,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生活的热情,培养他们的自信心。特别要关注特殊学生的情感状态和具有特殊情感状态的学生,要让这部分青少年也能感受到被重视、被信任、被温暖。

(5)在情感教学中对青少年进行网络素养教育。在教学中,首先,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以积极的情感状态投入教学,这样才会与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相互触动,进而培养青少年良好的道德情操。其次,教师要借用网络助力教学,把文本、图片、影像、声音等融合在教学中,营造特定的教学氛围和展示特定的情景,也可把一些演示性强、试验效果好的内容模拟出来,创造一种身临其境之感,这样青少年就能在课堂中有更加愉悦的情感体验,也能正确认知网络的意义和作用。此外,教师还要引导青少年利用网络来帮助学习,除了教会他们如何利用网络查找资料,也要借用网络与他们交流互动,了解他们当前的学习状况,激励他们努力学习。这样既增进了师生情感,也督促青少年正确使用网络。

2.通过家校合作开展青少年的网络素养和情感教育

家校有共同的目标和情感基础,开展有效的家校合作对青少年的网络素养和情感教育有着重要意义。

(1)家长做好示范是家庭网络素养教育的关键。家长的以身作则是家庭网络素养教育的关键。青少年在家里有更多的空闲时间和更大的自由空间,要想让他们文明上网,能控制好上网的时间,家长就要做好示范,理性上网;要不断自我提升,学习网络知识,掌握网络技术;要做情绪的主人,加强自我情绪管理。如果家长自身就是一个手机依赖症患者,或者网络游戏的沉溺者,或者经常把坏情绪带回家的人,又怎么教育自己的孩子呢?

(2)建构良好的亲子关系是家庭网络素养教育的基础。亲子关系是家庭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关系,具有极强的情感亲密性和渗透性,是家庭网络素养教育的基础。“很多研究表明,亲子关系对孩子的网络使用习惯、网络素养有明显影响,亲子关系融洽的家庭中,孩子的网络素养更高。”[4]家长要学会与孩子一起上网,交流上网的功能和网上新闻故事,这是建构亲子关系和培养孩子网络素养的好时机。同时,要向孩子讲清上网的利弊,要给孩子提出上网的具体要求。切忌对孩子娇惯溺爱,没有原则地放纵上网,或滥用“上网”作奖励;也不可只要孩子上网,就对孩子横加指责。

(3)培養孩子良好的情感状态是网络素养教育的前提。家长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良好的情感状态,只有当孩子有良好的情感状态和情绪表达时,孩子才能遵守与家长约定好的上网内容和时间,规范上网。第一,要营造温馨的家庭环境,要有同理心,保护好孩子对父母信任、依赖的美好情感,要平等真诚地倾听孩子描述自己的感受,学会接纳孩子的情绪,引导他们正当、正确地表达情感。第二,要客观看待和尊重孩子的网络行为,加强与孩子之间的思想、情感交流沟通。第三,要科学看待孩子的学习成绩。一定不能以学习成绩作为评估和对待孩子的唯一标准,不能把孩子培养成为缺乏道德、情感淡漠的冷血动物。

在网络环境中成长的青少年无法与网络绝缘,教师和家长要在重视对他们进行网络素养教育的同时,还要注重对他们的情感教育,并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让青少年在林林总总的网络环境里不至于迷失自己,才能保证青少年在网络时代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蒋小天.《未成年人保护法》7年来首次修订,对校园欺凌将有新规:学校应建立防控制度 对欺凌行为应当及时制止和处理[N].南方都市报,2019-10-19(7).

[2]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教育引导工作的紧急通知[EB/OL]. (2018-04-20)[2020-4-20]. http://www.moe.gov.cn/srcsite/A06/s3325/201804/t20180424_334106.html.

[3]刘胡权.关注教师情感人文素质,提升教师教育质量—北京师范大学朱小蔓教授专访[J].中国教师,2015(1):85-88.

[4]牧海,张旭东. 亲子沟通质量越好 孩子网络素养越高 [N].中国教育报,2018-11-01(10).

(作者单位:重庆第四十二中学)

责任编辑:孙昕

heartedu_sx@163.com

作者:马良

青少年网瘾与网络素养教育论文 篇3:

网络素养视域下 中小学生网络行为特点及引导策略

[摘要] 本研究基于对目前中小学上网行为现状分析,以中小学生网络素养为标尺,拟从学校、家庭与社会三个层面探究引导策略,并提出规范中小学生的网络行为指南,为网络环境下中小学行为规范培养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 中小学生;网络行为;网络素养;引导策略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曾经在《2017年世界儿童状况:数字时代的儿童》报告中强调:“网络化、数字化塑造着儿童与青少年的生活,同时也让他们的安全、隐私与身心健康面临巨大风险,如网络欺诈、网络依赖与‘屏幕成瘾’等问题。”可见,网络渗透在中小学生教育生活的方方面面。心智不成熟、好奇心强的中小学生处在互联网教育启蒙阶段,如何帮助他们鉴别内容的优劣,规避网络带来的风险,成为家庭、学校及全社会的共同使命。在此背景之下,网络素养的概念逐渐走入人們的视野。那么何为网络素养?网络素养是互联网环境下学生发展的核心要素的延伸,是一种基于信息素养、数字素养、媒介素养,再叠加社会性、交互性、开放性等网络特质而构成的一个相对独立的概念范畴。由此可见,网络素养即是标准,可以对中小学生的网络行为加以引导和规范化处理。基于此,本文调查分析中小学生的上网行为现状,探讨引导方式,为中小学生规范自身网络行为提供参考。

一、中小学生网络行为特点分析

目前,中小学生对互联网的使用率非常高,其使用情况有所相同,但不同阶段仍不尽相同。依据2020年《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调查报告》及各类调查结果,笔者对中小学生网络行为展开了统计分析。

(一)中小学生网络行为特点

1.中小学生使用网络目的调查

当前,中小学生实际的网络行为目的主要是为满足自身生活与学习的需求,详见图1所示。网络已逐步成为中小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的重要方式及自我建设的必要途径。

2.中小学生网络行为现状

与其他年龄段的网络使用者的网络行为不同,中小学生具有一个显著的共性:网上学习是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小学生的网上学习可以与学校课堂教育深度融合,是线下学习的补充。然而,网络学习行为与普通的教学存在一定差异。二者之间并非只有传播途径有所差别,网络学习中,教学者与学习者之间的距离与联系被严重削弱。同时,学习者在网上学习时,极易“迷失方向”,线上学习成效往往难以预估。

除此之外,中小学生之间也存在一定区别。由中小学生从事各类网络活动的统计对比图(见图2)可以看出,小学生在网上从事聊天、使用社交网站、逛微博、逛论坛、看新闻、购物等各类社会化活动的比例,均明显低于初中学段。此外,随着时代发展,中小学生的网络使用频率与时长在逐步增长。

通过对全国中小学生抽样调查结果分析发现:其一,当前小学生使用网络的情况随着年龄的增长逐年上升。其二,网络使用从初中开始显著增加,初中是网络社会属性形成的关键期。其三,小学阶段缺乏正确的引导,会导致部分学生这一关键期的失调。其四,需要强调的是目前中国小学生网络成瘾逐步低龄化,并呈逐年增高的趋势。

(二)中小学生网络行为分析

1.中小学生网络行为问题分析

针对中小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使用网络的实际情况,本研究分析总结出三点关于网络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网络使用技能欠缺。中小学生缺乏系统的网络操作技能培养。虽然中小学生在校园中学习了一些基本技能,但主要通过自我摸索来学习网络及相关软件的使用。目前,大部分的中小学生未能熟悉网络信息技术和工具软件。

(2)信息甄别能力薄弱。中小学生缺乏对虚假信息的甄别能力,网络安全意识薄弱,对于网络上不当言论,缺乏批判意识,极易被煽动与教化。中小学生还未建立健全的人生观、价值观,网络上的言论对他们的影响相对成人来说更为强烈。他们还不能辨别网络信息,缺乏安全信息常识,易受不良信息干扰。

(3)自我管理与保护意识淡薄。中小学生使用网络的目的主要是学习、生活、提升自我,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表现出易偏离主题,形成网瘾状态,深层问题在于缺乏自我管理与自我保护意识。数字化、网络化的时代,网络适应与发展是中小学生必不可少的学习内容。学会自我保护、自我管理、学会学习,是使用网络的必修课。当下,部分中小学生无法察觉自身不当的网络行为,缺少自我控制的能力。

2.中小学生网络行为问题的原因分析

针对中小学生网络行为存在的问题,本研究由浅入深地挖掘原因,整理出以下三点原因。

(1)网络意识淡薄,认识不足。中小学生对网络的认识还比较浅薄,缺乏判断意识,对信息泄露等安全问题认识不足。网络意识形态相对杂乱,缺少社会常识、社会经验,易受网络思潮影响,其原因在于自身的网络意识与认识不全面,尚未建立网络意识形态安全体系。

(2)缺乏正确引导。中小学生在建立健全良好网络行为习惯的过程中,亟需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引导。在中小学生网络行为养成阶段,学校缺乏正向引导,家庭缺少网络行为教育,自媒体时代社会网络平台乱象丛生,是当前中小学生网络行为不当的直接原因。

(3)自身网络素养薄弱。网络素养是儿童青少年网络生存与发展的综合能力。中小学生对于信息的判断和理解能力相对薄弱。数字素养需要个人领会全部技术潜力,学会运用能力,具备批判精神与判断能力,这是当前绝大部分的中小学生无法做到的。

综上所述,中小学生在互联网的使用过程中,亟需加以引导,中小学生网络素养的培养还需从各个层面逐步加强。

二、网络素养视域下引导学生网络行为策略

基于中小学生自身心理与认知层次,本研究结合中小学生网络行为特点、存在问题及其原因剖析,以培养中小学生网络素养为目的,提出了中小学生网络行为策略与网络行为指南。

(一)引导学生网络行为策略

如何让学生成为网络的主人而不是被网络支配,这需要学校、家庭、平台和社会的共同引导,培养中小学生网络素养,规范其网络行为。

1.学校。其一,加强网络相关知识学习,开设相关课程,从信息、数字、媒介层面全面培养网络素养。首先,学校在中小学生的网络行为教育方面,应加强网络操作技能、预防网络沉迷、网络相关法律知识等教育。其次,学校应重视学生上网技能与学习渠道的指导,并引导学生自主控制上网时长与规范网络行为。最后,学校应开齐开足体育课,开展健康教育。现有研究表明,高强度、高密度的体育运动和有效的体育课、健康教育可有效改善儿童网络成瘾问题。其二,挖掘学生网络行为数据,以期促进学生高效学习。学校可以在保护学生隐私安全的基础上,基于学生的网络行为,对学习者个性化信息进行实时建模,实现对学习状态的评估、预警和干预,引导学生网络行为的同时,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2.家庭。用爱引导,以身示范。其一,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人的需要由生理、安全、归属与爱、尊重、自我实现五个等级构成,孩子无法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容易出现极端行为,良好的家庭环境可以减少中小学生对网络的依赖。其二,家长应以身为范,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认知。

3.社会。社会的正向引导,影响范围广、力度大,是营造绿色网络环境的重要保障。其一,相关平台应重视网络对中小学生的影响,强化责任意识,加强行业自律,加强内容的审核。其二,各大平台应遵从国家网信办的指导,开发并完善“青少年防沉迷系统”,对青少年的学习、社交、娱乐与购物等时长和内容进行监管。

(二)中小学生网络行为指南

结合中小学生网络行为特点与现状,本研究拟定从自我保护、自我约束和监督他人三个维度制定如下中小学生网络行为指南(如图3所示),以期帮助学生明确文明上网的相关要求,掌握操作方法,养成良好网络行为习惯。

学校、家庭、社会等需共同努力,为构建网络环境下中学生行为规范培养体系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邬盛鑫,吴键,王辉等.中国小学生网络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20,41(05).

[2]王伟军,刘辉,王玮等.中小学生网络素养及其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60(01).

作者:刘亚昭

上一篇:美国高校课外活动道德教育论文下一篇:生活与教育下初中英语教学论文